从言后效果对等角度浅谈幽默翻译——以伍德豪斯《春日里的弗莱德

合集下载

关联理论视域下《唐顿庄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

关联理论视域下《唐顿庄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

《关联理论视域下《唐顿庄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摘要:文章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并结合《唐顿庄园》中出现的幽默言语,阐释幽默言语的认知理解过程及其生成机制,Liverpool on the 15th, so shell be here the day before the wedding.,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r mother again. When Im with her, Im reminded of the virtues of the English.耿艺源摘要:作为日常交际中频繁出现的语言形式,幽默言语能够让交际锦上添花。

关联理论中提出的认知语境、关联性和最大关联最佳关联等概念能够很好地诠释幽默。

通过选取《唐顿庄园》的中的言语幽默为语料,并在关联理论的照关下,从认知语境的差异和最大关联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两个方面分析幽默言语的生成机制。

关键词:关联理论;幽默言语;《唐顿庄园》一、引言“幽默”最早可以回溯到古籍《楚辞·九章·怀沙》中的“煦兮杳杳,孔静幽默”,意为一片沉静,万籁俱寂。

而现代意义上的“幽默”则是在二十世纪20年代林语堂由“humor”音译而成。

从表现方式上看,幽默可分为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情景幽默)两大类型。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言语幽默的研究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从语言自身结构出发研究,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层面探讨构成幽默言语的要素;另一类是从语用认知角度着手,从合作原则、预设原则、概念整合和最佳新奇假设等角度来探讨言语幽默成因。

文章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并结合《唐顿庄园》中出现的幽默言语,阐释幽默言语的认知理解过程及其生成机制。

二、关联理论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斯铂泊和法国学者威尔森在格莱斯的会话含意理论基础上,发表著作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首次提出关联理论的概念,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描述了翻译过程中的动态性,并阐释了语用认知和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浅谈字幕翻译中的幽默元素翻译

浅谈字幕翻译中的幽默元素翻译

浅谈字幕翻译中的幽默元素翻译
曹华径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0(000)036
【摘要】当前影视交流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此同时,影视翻译也变得日益重要,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幽默是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视作品中的幽默成分翻译的成败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剧作的成功与否.因此,在影视翻译这一文化领域,幽默元素的翻译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总页数】1页(P531)
【作者】曹华径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人人都爱雷蒙德》幽默语字幕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J], 范小丽;田翠芸;
2.字幕翻译中的幽默元素:英式幽默的翻译策略 [J], 乐迁
3.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影视字幕翻译中幽默的传达——以热播美剧《灵书妙探》为例 [J], 覃芳芳
4.《唐顿庄园》中幽默对白的字幕翻译 [J], 朱蕾;张尚莲
5.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生活大爆炸》中幽默对白字幕翻译 [J], 王红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手法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手法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的婚姻观2 对《愤怒的葡萄》中圣经原型的分析3 浅析美国慈善捐赠的文化动因(开题报告+论)4 浅析目的论下宣传标语的英译失误5 简析《雾都孤儿》中善与恶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6 英汉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7 论旅游英语的语言学特征8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95 80 35 6409 《一件小事》三种英译本对比研究10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11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12 谁在说话?——论作者-叙述者和译者-叙述者在原本和译本中的叙述声音的不同处理13 王尔德《温夫人的扇子》中女性的道德观分析14 中西方快餐的文化差异15 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及翻译16 浅析商务谈判中非言语交际的核心地位17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18 浅析《蝇王》中的人性黑暗19 经贸翻译中英汉词汇研究20 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21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22 双关语在广告英语中的语用分析及其运用23 浅析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策略24 激励小学生积极说英语的教学法25 礼貌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26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in Wuthering Heights27 二元对立下人性的扭曲:读雪莉.杰克逊小说《抽彩》28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29 谈丽莉的悲剧--不够懦弱到随波逐流,又不够勇敢到逃离反抗30 《蝇王》主题之原型解读31 英语习语非稳定性结构特征研究32 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33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34 言语幽默的功能对等翻译35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36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预制类导游词的汉英翻译策略37 田纳西•威廉姆斯《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38 论《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误读39 由国内“外语早学潮”看关键期假设40 《愤怒的葡萄》里人性的光辉41 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以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例42 服饰语的认知凸显:认知语言学角度43 控制学对英语家教影响的实证分析44 An Analysis of Mulan's Character in Moment in Peking45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研究46 《红与黑》中司汤达的爱情观47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48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49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50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51 An Analysis of 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Theory52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53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54 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国网络新词翻译策略55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56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57 《呼啸山庄》中爱与恨的冲突与交融5859 《屋顶上的女人》和A & P 中的人物比较及分析60 On Loss of Fidelity in Translation61 “适者生存”——从社会达尔文主义看《热爱生命》62 逃离——解读爱丽丝•门罗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63 国际贸易中付款方式的比较分析及发展趋势64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美国女性--《律政俏佳人》65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看英国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以《IT狂人》为例66 金融英语术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6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68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69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70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rketing71 《麦琪的礼物》的叙事技巧分析72 黑暗中的光明—《蝇王》的主题探析73 An Analysis of Marguerite’s Tragedy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74 An Imitation of the Primitive Society: Evil of Human Nature in Lord of the Flies75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76 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77 浅析英语外加状语的语用功能78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79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80 简析诚信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81 从《悲悼三部曲》看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性超越82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83 Hawthorne’s Feminism Consciousnes s in The Scarlet Letter84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85 《飘》两个中译本人名地名翻译对比研究86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87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8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89 女性主义视角下《小妇人》中四姐妹的人物分析90 语法翻译法视角下的中学生英语家教辅导91 中译英口译活动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实证研究92 从《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与《水浒传》比较分析西方骑士精神与中国侠义精神93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94 “适者生存”——浅析飘的主题95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9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97 Influence of Western Food Culture upon Chinese People98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99 Hip-Hop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100 浅析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现象101 从数字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102 论直译与意译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103 中英基本颜色词比较和翻译104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105 《傲慢与偏见》基本婚姻观背后的世纪英国社会历史因素106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107 商标的特征及其翻译的分析108 英汉动物词语隐喻意义的对比分析109 从小说人物分析简奥斯汀的情感智慧110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111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112 论网络自主学习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契合113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优衣库创意营销策略114 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研究115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116 自然会话中会话结构的分析117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118 异化理论在汉语成语英译中的应用119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2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121 视频辅助和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作用122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习得123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12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25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126 《瓦尔登湖》生态批评视角分析127 Whose Portrait Is This—Exploring Oscar Wilde’s Complex Personality128 Differ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s of Think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College EnglishWriting129 论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两次选择130 乔伊斯的生活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他是怎样刻画人物的131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自我矛盾及其成因132 《紫色》的妇女主义浅析133 国际商务合同的英语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探析134 The Oral Error Correction Func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Us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135 安妮•普鲁《断背山》:同性恋的存在与否定136 从顺应论角度看劳伦斯小说中关于心理动机的语码转换137 探究《紫色》中的妇女主义者形象13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39 从自然主义角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140 觉醒的女性意识:《嘉莉妹妹》中女性主义分析141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浅析网络书店的营销策略—以当当网为例142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143 Slips of Tongue in English Learning as a Second Language144 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和西奥多•德莱赛《美国悲剧》的相似性145 论《白鲸》主角的悲剧实质146 从后殖民主义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成功147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148 《榆树下的欲望》卡博特的悲剧分析149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150 归化和异化策略在《红楼梦》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151 日用品广告语言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比较研究152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觉醒》中爱德娜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153 从《通往雨山之路》看美国印第安文化的逐渐衰落154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155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156 从卡明斯的L(a 看视觉诗的可译潜势157 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看《简·爱》158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159 Investig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in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Rhetoric Perspective160 试论英语中的歧义与翻译161 英语中无意歧义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162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163 会计英语缩略词特点及翻译研究164 从谭恩美小说中“家”的概念看其文化身份认定165 从跨文化角度看中西方商务交际的差异166 从《嘉利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167 中英动物习语的跨文化分析16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169 The differences o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s under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170 中英酒俗对比171 论“看,易,写”方法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172 论《献给爱米莉的玫瑰》的艺术创作特征173 爱伦坡侦探小说中恐怖气氛的营造方法174 Two Trapped Roses—A Comparative Study on Emily and Miss Havisham175 商务英语报道中的情态意义分析176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177 麦当劳法则及其在美国社会的影响178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179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18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181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182 成长于丧失童真与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爱丽丝漫游仙境》之后现代主义解析183 An Analysis of Youth Subculture through the Movie--Trainspotting184 大学生上网调查185 考琳•麦卡洛《荆棘鸟》中麦琪悲剧命运的成因186 从意象的角度看劳伦斯短篇小说中女性的婚姻爱情观187 《蝇王》的现代性启示:人性的自赎188 从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看恋母情结189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手法190 认知语境与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基于《红楼梦》英译文的个案研究191 鲁迅对翻译理论的重大贡献192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193 Black Women's Searching for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Sula194 浅析美国慈善捐赠的文化动因195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196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197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层反讽198 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悲剧之源199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分析200 网络表情符号的分析。

浅析文化与幽默翻译

浅析文化与幽默翻译

浅析文化与幽默翻译
江春花
【期刊名称】《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英语幽默是英语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了英语语言的精华,体现了英关文化的习惯。

然而,正是因为幽默存在着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社会环境文化、习俗文化、政治文化等差异,使得在翻译时不免要损失大部分的精华。

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无法将幽默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

本文先谈到了影响幽默翻译的文化因素,进而论述了凼默的翻译策略,如直接翻译法,间接翻译法包括功能翻译法、注释法、补充法、译出隐合法等。

【总页数】3页(P191-193)
【作者】江春花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076;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浅析文化与幽默翻译 [J], 江春花
2.浅析«老友记»中的幽默及其翻译 [J], 吕素娟
3.浅析德国功能派在影视剧翻译中的应用r——以德国情景喜剧"丝女士"为例说明
幽默的翻译策略屌 [J], 张家瑞;关玉红
4.文化语境对幽默语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J], 刘文硕
5.浅析《围城》英译本中的幽默翻译 [J], 张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傲慢与偏见 翻译批评与赏析

傲慢与偏见 翻译批评与赏析

王科一的翻译特点
王科一翻译文学作品,
有一个指导思想, 即以传达境界为 主, 在神似与貌似之间 力求矛盾的统一, 既不能迁就中文以削 足适履, 也不能破环祖国语言的规范化。 他的译文不仅能较忠实地传达作者的精 神实质, 而且往往像原文一样通顺流畅, 读起来很少有生硬拗口的痕迹。
发挥译语优势再现原作风 每逢遇到难译的词语, 他从不死抠字眼, 而能在充分领会 原文精神的基础上, 尽力摆脱字面意思和表层结构的束缚, 以将自己的译笔纳入地地道道的汉语的轨道。 例 :Mrs Hurst and her sister scarcely opened their mouths except to complain of fatigue, and were evidently impatient to have the house to themselves. ( chapter 18) 王译: 郝斯脱太太姐妹俩简直不开口说话, 只是嚷着疲倦, 显然是在下逐客令了。 在深入把握原文的基础上, 摆脱了原文表层意思的束缚, 充分发挥想像力, 大胆地采用中文俗语, 创造性地把这个短 语译为‚下逐客令‛, 从而使译 文生动形象, 语言言简意 赅, 读来朗朗上口。

饶有家资的单身男子必定想要娶妻室,这 是举世公认的真情实理。

6、赵琪,1996。青海人民出版社。 单身汉如果手中拥有一笔丰厚的财 富,必定会考虑去房妻室,这已成 为众所公认的真理。
2、罗良功,200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
单身男人一旦有了钱财,必定想要寻妻觅 偶,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真理。

3、段鸿欣,2010年。中国国际广播出 版社。
傲慢与偏见翻译鉴赏
——第三小组(王莹 李嘉欣 贺明远 )
简.奥斯丁简介

浅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幽默翻译

浅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幽默翻译

浅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幽默翻译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 幽默的定义幽默是人类社会交流的普遍社会现象,它不仅给人们带来笑声,而且丰富了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内涵。

不同的著作和专家学者对幽默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朗文当代高级词典》(2004年版,第796页)对幽默定义为:让人发笑的东西或是人的一种情绪状态。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1988年版,第558页)则这样定义:幽默是一种引发娱乐和笑声的能力。

中国《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第1395页)认为幽默是指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很有趣。

虽然对幽默的定义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幽默的本质是通过诙谐的言语和行为举止在一定语境和时空中产生“笑”果的情绪状态。

2 幽默的主要表达方式反讽(Irony)反讽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往往是指在一定语言背景下和语境中言语者陈述或强调的事实和实际内容与表面含义相反。

比如,Barbara, my ex-best friend, came to my house tolook after mychildren. She helped things out and took my things out. She didhelp!此句中的“She did help!”用的就是反讽的修辞手法,其隐含的真实意义是“她根本没帮到我”。

双关(Pun)Chris Baldick在其编撰的《牛津文学用语词典》中对双关的定义为: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相同的词或两个发音类似的词使语意表达或具有两种含义,起强调和幽默效果(2000:181)。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双关分为同音异形(homophones)和同形异义(homographs)。

例如:Six- year- old Linda returned from her first day atschool. Asked how she got on, she replied,“Every morning, we allhave to sit at our desks and when the teacher calls our names, wehave to answer‘prisoner’”.通常情况下,老师点名时,学生一般会回答“到”(present),但上句中学生Linda,并没有说“present”,而是回答“prisoner”(囚犯)。

从言后效果对等角度浅谈幽默翻译

从言后效果对等角度浅谈幽默翻译

从言后效果对等角度浅谈幽默翻译言后效果是指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在读者或观众的心理上与原文产生相似的效果。

言后效果对等是幽默翻译的目标之一,即使翻译的译文与原文在表面上有所不同,但读者或观众在阅读或观看时能够体验到相同的幽默效果。

幽默翻译的难点之一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于幽默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着不同的规则和习惯。

翻译人员需要在保持原文幽默效果的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一个成功的幽默翻译需要考虑到译文的语言逻辑和文化逻辑之间的对等关系。

语言逻辑是指语言的结构和规则,而文化逻辑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

在幽默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以保持原文的幽默效果。

在幽默翻译中,有时候词语的字面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出幽默的效果。

这意味着翻译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意译或者修改结构,以适应目标语言的习惯和文化。

尽管这可能会导致与原文在表面上有所不同,但只要能够产生相同的幽默效果,就可以实现言后效果对等。

除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外,幽默翻译还需要考虑到时效性的问题。

幽默往往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有关,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受众的背景和文化认知,以及当前的时事热点。

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人员才能够准确理解幽默的内涵,并进行恰当的转换和呈现。

幽默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翻译人员在语言表达和文化背景之间进行巧妙的平衡。

通过言后效果对等的方法,翻译人员可以在保持原文幽默效果的将其传达给目标读者或观众。

这不仅可以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还可以提升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篇章——杰里·斯塔克豪斯

第二篇章——杰里·斯塔克豪斯

第二篇章——杰里斯塔克豪斯
张丽娜
【期刊名称】《当代体育:扣篮》
【年(卷),期】2017(0)16
【摘要】杰里·斯塔克豪斯这个名字,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很久了,但他并没有在退役之后就去挥霍职业生涯赚到的大把美金,而是开启了人生的新方向。

如今。

褪去球衣的斯塔克豪斯有了个新身份——教练,而且已经小有成就。

【总页数】1页(P91-91)
【作者】张丽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3
【相关文献】
1.第二篇章杰里·斯塔克豪斯 [J], 张丽娜
2.对"所有人"都有意义的景观访杰弗里·杰里科爵士终生成就金质奖章获得者贝尔纳·拉素斯 [J], 王向荣;朱建宁;何昉;朱红
3.从言后效果对等角度浅谈幽默翻译——以伍德豪斯《春日里的弗莱德叔叔》为例[J], 雷思雨
4.言语幽默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研究——以伍德豪斯《春日里的弗莱德叔叔》为例 [J], 雷思雨
5.杰弗里·豪访华后在港发表的谈话 [J], 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言后效果对等角度浅谈幽默翻译收稿日期:2019-05-24作者简介:雷思雨(1993-),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研究。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讲到,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由此可见,文学翻译在帮助传播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翻译则是承载着不同语言、文化的媒介,是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桥梁。

我国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如《围城》很早就被翻译成英文介绍到西方英语国家,其中幽默语言的翻译早已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但是由于幽默翻译所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较深、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引进的外国幽默作品还相对较少。

笔者认为,在传播我国经典著作的同时,也应该大力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大众的跨文化意识。

因此,笔者选取英国著名幽默小说家佩勒姆·伍德豪斯的中长篇小说《春日里的弗莱德叔叔》[1]为研究对象,在言后效果对等理论指导下进行幽默翻译对策研究。

一、言后效果对等Hickey 提出的言后效果对等是由英国哲学家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演化而来。

言语行为理论主要指讲话者在语言表达时展现出来的三种言语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是指讲话者的言语具有一定含义或有具体的指称对象;言外行为是指讲话者言语中附加的意图,话外之音、言外之意;言后行为是指通过讲话者的语言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2]。

例如坐飞机时空乘人员和乘客间的对话,空乘人员:“Coffee or tea ,sir ?”乘客:“Hot water ,please.”在这段对话中,乘客言内行为中的指称对象就是hot water ,言外行为就是coffee 和tea 都不要,言后行为引起的结果就是“请给我一杯热水”。

在翻译中,如果译者过度强调原文中的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译文就会显得生硬、不自然,甚至会曲解原作者的本意。

为了让原文和译文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对等”的状态,Hickey 将言后行为的概念引入翻译理论,提出原文和译文应该到达言后效果对等,即原文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应该与译文对目标语读者产生的效果相似[3]。

言后效果对等理论非常适合幽默理论的原因在于:幽默很难被人定义,但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幽默产生的言后效果是一致的,都是给人带来快乐。

在言后效果对等的指导下,幽默翻译就是要使译文读者收获和原文读者同样快乐的体验。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为实现译文与原文间的“对等效果”,译者可以结合本国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历史地理环境等特征,灵活采用各种翻译策略。

本文拟从言后效果对等角度探讨幽默翻译的难点,并尝试以伍德豪斯《春日里的弗莱德叔叔》为例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二、幽默翻译的难点1.表现方式不同。

不同于美式幽默的直白、夸张、肤浅和捧腹大笑,英式幽默侧重于低调、含蓄,引人深思。

英国人十分擅长用自嘲的方式来展现幽默,他们敢于嘲笑一切来赢得对方的好感。

英式幽默中,含蓄、克制的表达是不可或缺的特点,然而中国文化对幽默的表达并不收敛,这一点在中国相声和小品中均有体现,因此英式含蓄幽默常常无法被中国读者所接受。

2.语言结构不同。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语法、语序、一词多义、同音异义词等雷思雨(信阳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河南信阳464000)摘要:幽默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幽默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

然而,由于语言表达方式、语言结构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幽默翻译总是很难还原本来的效果。

文章在Hickey 提出的言后效果对等理论指导下,对幽默翻译进行研究,并以佩勒姆·伍德豪斯的《春日里的弗莱德叔叔》为例尝试提出最佳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言后效果对等;幽默翻译;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2-0078-02———以伍德豪斯《春日里的弗莱德叔叔》为例A Study on Humor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locutionary Equivalence—Taking Wodehouse's "Uncle Fred in the Springtime"as an ExampleLEI Si-yu(College English Department,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Henan 464000,China)Abstract :Hum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culture which can reflec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a country.However,due to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expression,language structur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translation is difficult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humorous effect.Under the guidance of Hickey's perlocutionary equivalenc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humor translation.P.G.Wodehouse's "Uncle Fred in the Springtime"is used as an example to propose the best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Key words :Perlocutionary Equivalence;humor translation;translation methods的使用上也不尽相同。

许多双关词、谐音词造成的幽默无法在中文中找到对应的翻译,若直接生搬硬套则会造成幽默效果的流失,这在无法直译的幽默例子中无疑对译者造成了极大的挑战[4]。

3.文化背景不同。

幽默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一个国家特有的社会文化。

幽默之所以被认为是不可译的,往往是因为大多数目标语读者不理解源语言文化的背景。

因此,译者在翻译幽默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缩小目标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陌生感,又要尽可能地承担起作为跨文化交际者的任务,努力把源语文化传播给目标语读者。

三、幽默翻译的方法本文在样本中选取以下几个典型案例进行翻译策略分析:1.补偿法。

例:Between trying to extract some meaning from the rambling writings of the Messrs.Coke and Littleton and teaching dancing to Horace Davenport there was a substantial difference.译:虽说从漫无边际的法律文本中总结一些精髓很难,但教贺拉斯跳舞简直比登天还难。

主人公贺拉斯作为一个高个子男人,他跳舞的姿态十分笨拙难看。

这里的幽默效果源于鹏哥对贺拉斯学跳舞的嘲讽。

此处的典故Messrs.Coke and Littleton 在源语中的含义是指法律文书,但是如果直译这个典故的文本效果就无法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而且一旦采用生硬的直译,原文中因两者对比所产生的趣味性就会随之消失。

因此,笔者建议尝试在目标语文化中选取一个用来形容任务十分艰巨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进行补偿翻译,并试图模仿伍德豪斯原句中的文体风格,用“比登天还难”替代在翻译中缺失的源语典故———Messrs.Coke and Littleton 在句子中起到的文体效果。

“比登天还难”是中文里常用的带有典故的夸张表达,在译文中也起到保留原文幽默言语效果的作用。

2.明晰法。

例:she 。

译:她/它。

在选段中,当男主角埃姆沃斯伯爵称呼他心爱的宠物猪时,他使用的第三人称代词是she (她),此处使用直译法即可。

为了突出埃姆沃斯伯爵对宠物猪的特殊情感,加剧荒谬幽默的喜剧效果,当其他人嘲讽埃姆沃斯伯爵的母猪时,第三人称代词she (她)可以被翻译成“它”。

这种称谓上的对比一方面显示出埃姆沃斯伯爵对宠物猪的重视,把她视为掌上明珠;一方面也体现了旁人对这头又肥又胖的老母猪的鄙夷和不尊重,选段中幽默笑柄的戏剧性也随之加强。

3.增译法。

例:...in a few weeks ’time she will be a different creature...译:只需几周的时间,它就会改头换面,重新做猪。

故事中邓斯特布尔公爵实在无法忍受埃姆沃斯伯爵整天痴迷于他的猪,围着臭烘烘的猪圈无所事事,于是公爵威胁他要把猪带走,并声称“in a few weeks ’time she will be a different creature ”(只需几周时间,它就会被我改变成另一种生物)。

译文“改头换面,重新做猪”改编自俚语“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并加入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宠物猪比作有头有脸的人。

把目标语文化中的俚语主语“人”替换成“猪”,这种碰撞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喜剧感,同时句子中拟人的用法也加强了幽默对象的荒谬程度。

四、结语在言后效果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以伍德豪斯幽默小说《春日里的弗莱德叔叔》为例,就幽默翻译的问题和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笔者针对选段文本主要提出了三种有效的幽默翻译方法,即补偿法、明晰法和增译法。

由于幽默翻译的难度相对较大,国内引进的相关文学作品屈指可数,笔者希望国内翻译界能好好研究习总书记提出的“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多多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学著作,加深中西文化的交融互通,为更好地“出口”中国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1]Wodehouse,P.G.Uncle Fred in the Springtime [M].London:Arrow Books,2008.[2]潘静.言语效果对等理论与对等翻译原则[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8):166-167.[3]Hickey,L.'Perlocutionary Equivalence:Marking,Exegesis and Recontextualisation'[A]//In Hickey,L.(ed.)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C].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8.[4]胡君.笑话翻译浅析[J].考试周刊,2012,(85):28-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