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通用10篇)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通用10篇)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复习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抽生回答。

2.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一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

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4.如果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5.动手实践(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总复习—小数乘、除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总复习—小数乘、除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总复习—小数乘、除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总复习—小数乘、除法》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复习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除法,通过系统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主要包括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和除法两章。

小数乘法主要学习了小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以及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小数除法主要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小数以及小数除以小数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回忆和梳理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提高学生小数乘除法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难点:小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2. 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回忆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在黑板上展示重点公式。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小数乘除法运算中的心得体会,互相纠正错误,提高运算准确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小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重点公式,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1)2.5 × 0.4(2)3.6 ÷ 0.2(3)1.25 × 0.8答案:(1)2.5 × 0.4 = 1(2)3.6 ÷ 0.2 = 18(3)1.25 × 0.8 = 1(1)一瓶饮料5元,现在买3瓶,需要多少钱?(2)一件衣服120元,现在买4件,需要多少钱?答案:(1)5 × 3 = 15(元)(2)120 × 4 = 48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复习小数乘除法复习内容:复习小数乘除法复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取积的近似数。

2.能熟练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有关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正确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重点: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循环小数。

复习过程:课件依次出现下面各题一、基础知识填空1、小数乘法的计算先按整数乘法算出(),在给()点上()。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点上()。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补足,再点小数点。

2、积的近似数可以根据需要,按()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0.367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5.999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二、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号的要保留两位小数。

0.86×7= 3.5×16=12.5×42= 0.56×0.04=*0.049×45≈ *0.86×1.2≈*2.34×0.15≈ *0.36×0.24≈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8×0.25 2.33×0.5×41.5×105 1.2×2.5+0.8×2.5四、计算72×0.81+10.4 7.06×2.4-5.73.76×0.25+25.8五、解决实际问题。

1、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8千米,计算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每天往返两次),一周(按5天计算)要走多少千米?3、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4、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走到学校吗?六、全课总结七、作业 1. 创新学习 p120 1 2第二课时复习小数乘除法复习内容:小数乘除法的复习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数学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数学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数学篇为了让小学五年级学生更好地复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们设计了一份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这份教案主要涵盖了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详细而全面地为学生们复习巩固所学过的内容。

一、整数的概念和意义1.定义: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三部分组成的数集。

2.比较大小:(1)相同部分比较大小;(2)正整数大于负整数;(3)正整数间、负整数间比较大小,绝对值越大的数越大;(4)正整数和零之间,零和负整数之间无大小关系。

3.数线上表示整数:引入数轴,数轴上将整数0为中心,向左向右建立左右两个方向的尺度,把整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便形成了用数轴表示整数的图形。

4.表示负整数:负整数-2表示为正整数2左侧,以-2表示;负整数-2表示为正整数2右侧,以+2表示。

5.负数的绝对值:负整数的绝对值是它对应的正整数的绝对值。

二、加法和减法1.加法:相同符号的两个数相加,取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异号的两个数相加,取正号,绝对值相减。

2.减法:本质上是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三、算式及其变形1.算式:由数、符号和运算符号组成的一条数学式子。

2.变形:改变算式的形式,保持等式成立。

(1)移项变形:移动算式中的数项或字母项使其移到等式的另一侧;(2)合并同类项:将两个或多个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合并成一个式子;(3)去括号:将括号中的式子按照运算法则计算,并把括号去掉;(4)分配律:一个数分配到两个或多个数上时,可以在这些数中的每个数前面加括号,然后再将其相乘。

四、约分与通分1.约分: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公因数,使其变得更简单,分数保持不变。

2.通分: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数的分母都变为相同的数。

五、小数1.小数的定义:分数的将分母改为10、100、1000等形式得到的数,即只有有限位小数的分数。

2.小数的读法:先读小数点前面的数,再用读法点读小数点后面的数。

3.小数的比较:小数点相同时,从左到右逐次比较小数位数,比较出位数不等时,应在短数后面补零。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小数及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与名数的换算、可能性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2.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小数及分数的加减法1.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混合运算。

第二部分:几何图形的认识1. 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2. 立体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3. 图形变换。

第三部分:计量单位与名数的换算1. 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基本计量单位。

2. 名数的换算方法。

第四部分:可能性与概率1.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概率的计算方法。

第五部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数据的收集方法。

2.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

3. 数据分析方法。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练习。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2.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全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全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全套]一、知识点回顾1. 整数理解整数的概念,会用正数、零、负数表示数的大小,能背诵并应用整数的数轴表示法。

2. 分数理解分数的概念,认识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会简单的分数拆分和合并,能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3. 小数理解小数的概念,认识小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会简单的小数拆分和合并,能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4. 分数和小数的比较认识不同分母的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大小符号比较分数的大小,会各种方式比较小数的大小。

5. 空间图形与观察认识二维图形的基本形状,认识几种对称方式,掌握反射对称和轴对称的转化,会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几何图形,能通过比较和测量尺寸,判断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关系。

6. 时间掌握时间的单位和换算,会算出世界各地的本地时间,会解说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和时间间隔。

7. 数据的处理会选择和检索有关的图表资料,阅读并记录所需的基本数据,并进行简单的分析,绘制所需要的图表,能用频率表示事件的发生频繁程度。

二、复总结1. 个人研究情况在本学期的数学研究中,我已经掌握了以上各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其中尤以分数、小数、时间和几何图形的研究收获最大,对于数据的处理和整数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复建议为了更好地备战期末考试,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复:- 夯实基础知识,透彻掌握各个知识点的相关定义和概念;- 做好复计划,安排好每天的复进度和时间,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梳理知识点间的联系,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联系;- 多做练,从基础到难度递进,提高自己的解题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 勤于总结,对于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问及时进行总结和整理,提高自己的研究效率和思考能力。

三、研究记录时间 | 研究内容 | 研究收获---- | -------- | --------xx月xx日 | 整数 | 掌握整数的概念和数轴表示法,能简单计算加减法xx月xx日 | 分数 | 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数轴表示法,能简单拆分合并和计算加减法xx月xx日 | 小数 | 掌握小数的概念和数轴表示法,能简单拆分合并和计算加减法xx月xx日 | 几何图形 | 掌握基本几何图形的变换和绘制方法xx月xx日 | 时间 | 掌握时间的单位和换算,能计算世界各地的本地时间xx月xx日 | 数据处理 | 掌握基本统计技巧和图表绘制方法四、期末考试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将囊括以上各个知识点,我将在考试前认真复习、充分准备,全力以赴,争取取得好成绩!。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4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4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4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教具和实物图进行演示,对分数问题要找出标准量。

分析数量关系,在解答。

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怎样把立方厘米化成升?二、练习1、做“练一练”的。

第4题。

读题理解题意用实物演示这个长方体油桶的形状,再让学生讨论解答方法。

2、做第6题,要学生先估算,再计算。

对学困生要进行指导。

3、学生自己做出第7题、第8题、第9题。

交流时,要说出等量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4、解方程,先指名说一说解方程的步骤,再解方程,也可让学困生板演。

5、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估计下列学生分别占本班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再进行调查。

各类学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情况单位:%各类学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情况估计调查结果男生近视眼的学生睡眠时间不到10时的学生喜欢唱歌的学生三、。

板书设计:与复习(二)发芽率ⅹ-5/8=15解:(1-5/8)某ⅹ=153/8ⅹ=15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篇二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分数加减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揭题:明确复习内容和要求。

这一节课,复习分数加减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通过、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同学们的运用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分数加减文字叙述题1、出示选择题。

4又2/15减去1又3/10的差,加上2又1/3的和是多少?算式:①4又2/15—1又3/10+2又1/3②4又2/15—(1又3/10+2又2/3)(1)让学生自己轻声读题思考后选择答案(用手势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如果选择算式②,那么文字叙述题该怎么改?有困难,可以同捉商量,然后交流说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P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1.展示问题:①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顺式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师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体、提出问题。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3.出示例题:“体积单位的改写”4.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小结。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1.出示教材P51第一题2.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2题。

3.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1.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2.布置课外预习:教材P54-55:有趣的测量。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2教学内容:书第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想一想、试一试第1、2题,练一练第1、2、3、4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推导,使学生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常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 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 3.636363是循环小数。

4、 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3.25×
4.8 3.6÷0.25
四、简便计算。

0.25×32×1.25 2.85×5.2+2.85×5.8-2.85
3.6÷0.25÷0.4 3.69-(1.69-5.8)
五、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六、作业。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课题:简易方程
复习目标:
1.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

能解方程并验算。

3.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
复习过程:
一、概念回顾。

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用字母表示数应该注意什么?
3.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二、基本练习:
1.方程0.6X=3的解是()
2.a与b的和的一半是()。

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4.判断。

(1)a×b×8可以简写成ab8。

(2)x+5=4×5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

(4)a的立方等于3个a相加。

(5)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5.解方程。

10.2-5X=2.2 3×1.5+6X =33 5.6X-3.8=1.8
3(X+5)=24 600÷(15-X)=200 X÷6-2.5=1.1
6.解决问题。

(1)一个三角形的高是6米,底是20米,求面积。

(用公式计算。


(2)妈妈有200元钱,是小红的4倍多20元,小红有多少元?
(3)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4)学校买10套课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凳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三、作业。

课题: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

复习目标:
1、能从观察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

2、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3、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时间:二课时
复习过程:
一、基础再现:
二、基本练习
1.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不变,()变小。

2.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它的底边等于梯形的()。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米,底边是12米,高(),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边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5.想法计算图形的面积。

6.一块梯形的果园,上底是250米,下底是350米,高100米,平均每公顷收苹果2.5吨,这个果园可以收多少苹果?
三、作业
1.总复习第6、7、8题。

2.P 124第7、8、9、10、1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