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切除术椎前血管损伤并发症的文献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提 出相 应 的 防治 措 施 。
1 临床 资料
现)0例 ; 3 晚期并 发症 ( 后 2周 以后 出现 )2例 。并 发症 的 术 4 类型及发生时 间见表 1 。
13 并 发 症 的 原 因 . ① 并 发 症 与 腰 椎 发 育 异 常 的 关 系 : 位 定 错 误 1 , 生 率 为 0 9 % 。其 中有 9例 存 在 腰 椎 骶 化 或骶 0例 发 .8 椎 腰 化 , 管 术 前 已行 穿 刺 针 定 位 C型臂 x线 机 透 视 ; 用 尽 1例
示结肠膨胀 , 胃肠 减压 4天后好转。②晚期并发症 : 经 椎间盘
突 出复 发 ( 括 其 他 节 段 )0例 , 中 1 再 次 手 术 治 疗 症 状 包 2 其 5例
胀 , 胃肠减压 4天好转 。该病 人可 能为慢 性便 秘加 上麻醉 经
剂 影 响 或术 中腹 膜 刺 激 所 致 , 外 肥 胖 等 也 是 促 发 因 素 。 主 此
系: 本组 3例继发性腰 椎滑脱 , 中 1 为中央型 突出, 其 例 2例为
中央型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 手术方式均为全椎板减压术 , 发生 时间为术后 平 均 5 4个月 , 为 【~椎 体 I度 滑脱 , 2例 45 1例为
~
4
椎体 I 度滑脱。并发症类型与原发的关 系见表 2 。
1 浙 江 中 医 药 大 学 2 浙 江 省 富 阳 市 中 医 骨伤 医院
综 合 征 8例 、 颅 压 综 合 征 6例 , 尾 神 经 损 伤 2 。③ 椎 间 低 马 例 隙感 染 与 手 术 难 度 的关 系 : 间 隙感 染 多 与无 菌操 作 不 严 格 , 椎
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症的相关分析及其预防处理

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症的相关分析及其预防处理闫志刚;施建锋;刘壮;刘松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处理方式.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10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因素予以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共出现8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62%,其中神经损伤2例(1.90%)、硬脊膜撕裂1例(0.95%)、椎间盘炎1例(0.95%)、术区出血3例(2.86%)、术后复发1例(0.95%);经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术中组织损伤范围同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性(r=0.528、0.823,均P<0.05),术者年资、术后监测时间同并发症发生率呈负相关性(r=-0.319、-0.479,均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存在并发症发生风险,其相关影响因素较多,手术应当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减少术中损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做好并发症预后及处理.%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evant factor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s of the complication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Methods 105 case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underwent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were enrolled as research sub -jects.Th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the relevant fators were analysed.Results There were 8 complications (7.62%)in 105 cases.Among them,2 cases had nerveinjury(1.90%),1 case had dural tear(0.95%),1 case had Intervertebral disc inflammation(0.95%),3 cases had local hemorrhage(2.86%)and 1 case ha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0.95%).Pe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perative time,the extent of tissue injury(r=0.528,r=0.823,P<0.05)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urgeon experience,the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time(r=-0.319,r=-0.479,P<0.05).Conclusion There is a risk of complications of lumbar interverteral disc herniation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and there are many relevant factors.Therefore,we should grasp the indications strictly,master the operation skillfully,reduce the intraoperative injury,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do well in the prognosis and treatments of complications.【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18(021)001【总页数】3页(P120-122)【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经皮;内窥镜检查/副作用【作者】闫志刚;施建锋;刘壮;刘松洋【作者单位】北京市隆福医院骨科,100010;北京市隆福医院骨科,100010;北京市隆福医院骨科,100010;北京市隆福医院骨科,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3.1对于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抢救一例椎间盘手术并发大血管损伤的护理体会

抢救一例椎间盘手术并发大血管损伤的护理体会作者:汪步春胡铭庆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总结一例椎间盘手术致大血管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重点在于人员统筹安排,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分工协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为病人抢救成功赢取宝贵的时间。
【关键词】椎间盘手术;并发;血管损伤;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63—0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脊柱外科常见手术之一。
手术并发症包括感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
但大血管损伤发生率极低,很容易被忽视而导致严重后果。
大血管损伤早期发现和及时手术止血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1 病历介绍病人女性,在硬膜外麻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手术进行至四十分钟时,病人椎间隙出现渗血,术者用棉片压迫未太在意。
随即麻醉医生及巡回护士发现病人血压下降,病人主诉腹痛,头晕。
麻醉医生询问术者术中出血情况及手术情况,并告知血压下降情况。
术者立即查找原因,怀疑操作过程中损伤大血管,立即关闭切口改平卧位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止血术。
术中见椎前大血管约6mm左右撕裂口。
立即行损伤血管缝合术。
手术历时7小时后送至ICU病房。
2 急救护理:巡回护士迅速评估,做出判断并上报科主任护士长。
立即启用手术室抢救预案,在护士长的的指挥下及时配备护理人员,合理分工,争分夺秒,将人员和抢救物品准备到位。
我们将人员实行定位分工,统筹安排。
一组为手术配合人员,另一组为抢救人员。
2.1手术配合人员为开始参加手术的人员不变,继续负责手术的供应和配合工作。
这样在手术配合上更为主动及时,避免对手术过程不了解配合配动,也避免人员多乱而引起器械敷料管理不当,异物遗留体腔等。
2.1.1手术配合人员立即配合手术医生关闭手术切口,将患者由俯卧位转为平卧位。
改行插管全麻并立即会同普外,胸外,血管外科会诊行剖腹探查术。
根据病情迅速作出判断,立即备齐手术所需物品。
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摘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研究

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摘除术 后早期并发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
项 征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5085 ( 2008) 07 - 0043 - 02 【摘要】 目的 :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髓核摘除手 术并发 症的发 生原因 ,并提 出相关 防治措 施 。方法 : 自 1998 年 6 月 - 2008 年 5 月 ,我院共有 213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髓核摘除术 , 其中 椎板 间开窗 186 例 , 半椎 板切除 29 例 ,全椎板切除 8 例 。 结 果 :有 12 例出现早期并发症 ,包括椎间隙感染 4 例 ,血肿压迫 5 例 ,残留再突出 3 例 。 结论 : 详细检查 ,无菌操作 ,规范操作 ,加 强管 理是 减 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 髓核摘除术 ;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1umber disc herniation ,LD H) 是骨科临床 治疗 ,做到心中 有数 ; 术中应严 格止血 ,骨创 面用骨 蜡封闭 ,硬 膜 最常见的疾 病之 一 , 手 术是 治 疗 该症 公 认的 行 之有 效 的 手段 。 外血管丛破裂处除止血外 , 要用明胶 海绵压 迫止血 ,软 组织创 面 自 Mixter 和 Bar r 首次切除腰间盘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 症以来 , 椎 可用生物胶涂抹 ; 术中 可酌 情补 血 , 全身 或局 部应 用止 血 药 ; 术 间盘切除技术得 到了广 泛的 应用 ,随 着近 几年 脊柱 外科 迅速 发 后保证引流管通畅 。 展 , 基层医院现已普遍应用此项技 术治疗 腰椎间 盘突出 症 , 解除 3. 2 椎间隙感染 了大量病人的痛苦 ,但术后出现的 并发症 及其相 应的治 疗 , 仍是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术后并发 椎间隙 感染的 诊断主 要依据 临 广大医生比较关心和棘手的问题 。 床表现 ,如 果在术后 1~ 2 周 时已 经缓解的腰 腿痛又突然 加重 , 现就我院自 199 年 6 月 - 2008 年 5 月手术治疗 腰椎间 盘突 病人突发剧烈难忍 的腰痛 ,并 出现 突发 性 腰及下 肢 痉挛性 抽 搐 出症 213 例中 ,出 现早期并发症的 12 例 , 进行讨论分析 。 痛 ,低 、 中度发热 , 椎间 隙压 痛 , 血沉 快 , 则 应考虑 椎 间隙感 染 的 1 临床资料 可能 [2] 。一般在术后原有症状消失后 1 周 ~3 个月突然发生 , 是 1. 1 一 般资料 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国内文献报 告发病 率为 0. 8 % J , 国外文 献 收集我院 1998 年 6 月 - 2008 年 5 月期间 ,采用 经皮穿 刺腰 报告发病率高达 3. 2 %[3 ] 。 多与无菌 操作 不严格 , 手术器械消 毒 椎间盘 髓核 摘除术 治疗 腰椎间 盘突 出症 213 例 , 男 134 例 , 女 不合格和手术时间 过 长 , 切口 裸露 时问 过久 有关 。椎问隙 感 染 79 例 ,年龄 23 ~74 岁 。 平均 年龄 44. 62 岁 。没有死亡 病例 。发 后果严重 ,应高 度重 视 。有学者认为 一旦发 现椎间 隙感染 ,应 及 生各种早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下 : 时、 足量 、 有效地使用 敏感 抗生 素控 制病 情 , 必要 时 再次手 术 清 1. 2 手 术方法 除病灶 。 椎板间开窗 176 例 , 半椎板切除 29 例 , 全椎板切除 8 例 。手 治疗上 首先 制动 , 静卧 ,必 要时 应用 外固定 ,如 石膏围 腰 或 术节段 :L 324 26 例 ;L42 5 114 例 ,L5S1 73 例 。 支具 。对 症联 合应 用 静滴 , 肌注 , 口服 适当 抗生 素 , 2 周更 换 一 2 结果 次 ,以防产生耐 药性 ,对症应 用解痉 、 镇 痛药物 。如 感染严 重 , 保 发生早期并发症的 12 例 ,总手术例数的 5. 6 % 。 守治疗无效 ,可 切开 清创 ,同 时抗生 素液体灌 注冲洗 治疗 。术 后 椎间隙感染 4 例 :2 例出现低热 ,震床诱发疼 痛 ;2 例 出现 39 椎间隙感染给患者带来 很大的 痛苦 , 而且预 后并 不满意 。故 对 度体温 , 呈弛张型 ,持续 3 天 ,白细 胞计数 升高 , 血沉加 快 。3 例 本病应着重预防 。 经卧床休息及对 症 处理 后症 状好 转 , 1 例 经 皮穿 刺椎 间 隙冲 洗 术前应全面 检查 , 认真准备 ,待口 腔 、 呼吸 道 、 特别是盆腔 炎 (均 给予 石膏固定和对症治疗 , 虽然症 状反复 出现 , 全部 于 10 个 和腹腔器官的感染控制后才 能手术 。术 后椎间 隙感染 与术中 污 月后缓解) 。血肿 压迫 5 例 : 清除血肿 , 彻底止血 , 留置硬膜 外引 染有直接关系 , 手术 过程 中必须严格 无菌操 作规程 ,本 手术需 要 留管 , 顺利康复 。残留再突出 3 例 :l 例不 同意二 次手术 ,保 守治 的设备较多 ,手 术器械 也较 多 , 因此 ,重 视 手术各 个 环节的 消 毒 疗症状缓解不满意 ;2 例行全 椎板 切除 髓核摘 除术 , 术 后均出 现 或无菌操作对于预 防 感染具 有 重要 意义 。动 作应 轻柔 ,尽 量 减 腰椎失稳及瘢痕粘连 。 少损伤 ,术中切 口用 生理 盐水 反复 冲洗 。如能切 实 执行各 项 预 3 讨论 防措施 ,可使感 染率 降至 最低 。 3. 1 血 肿形成 3. 3 残留再突出 硬脊膜外血肿最早是由将 Ja kso n 于 1869 年报告的 , 该病起 残留再突出也是椎间盘突出 症常规 摘除术 早期常 见的并 发 病急 、 发展迅速 , 处 理不 当 , 愈 后较 差 , MR I 是 最有 效 的诊 断 方 症之一 。分析其原 因为 : ① 髓核 遗留 过多 : 适 应症 过宽 ,未 经 系 法 。由于椎内静脉丛位于硬 膜外疏松 结缔组 织内 , 无静 脉瓣 , 咳 统保守治疗 ,髓 骸属 于幼 弱型 “开窗 , ” 摘除不彻 底 ; 认识不 足 , 仅 嗽、 排便时 胸 腹压 增 大 使 血 液 逆 流 入椎 内 静 脉 丛 , 容 易 引 起 摘 除髓核突出或脱出 部分 “有 , 意” 保留 椎间隙 退变 髓核 ; 经 验 出血 。 不足 ,技术不熟 ,担 心 损伤椎 前 大血 管 , 不能 彻底 摘除 髓核 。 ② 由于椎间盘突出症一般 病史较 长 ,经 历了复 杂的治 疗过程 , 切开纤维环的方式 不当 : 采用 沿突 出的 边 缘环形 切 开后纵 韧 带 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消药 、 按摩 、 封闭 、 骶疗 等 , 使椎管 内本已 十分 及纤维环 ,由于 纤维 环被一 并取出 , 致使 此处 更加薄 弱 , 为间 盘 丰富的血管网增 殖 、 静脉丛 曲 张 , 神经 根周 围粘 连 , 手术 操作 易 再次脱出大开方便 之门 。 ③ 病 人下 床过 早 : 纤维 环 切开处 尚 未 引起静脉丛破裂 ,影 响手 术操 作或 术后 形成 血肿 压迫 。血肿 形 “ 愈合 ” ;年轻病 人活动 量过 大 , 造成 纤维 环再 次破 裂 , 使残 留 髓 成的原因多来源 于硬膜 外血 管丛 破裂 和骨 创面 的渗 血 , 个别 病 核再次脱出 。 ④ 腰椎 失稳 : 手 术对 脊柱 骨 性结构 和 软组织 破 坏 例处理 起 来 非 常 困 难 , 血 肿 较 大 的 可 再 次 压 迫 硬 膜 囊 及 神 过大 ,椎间压力 不平衡 ,加 上术 后腰 背肌 锻炼 不够 , 致使腰 椎 失 经根 [1] 。 稳 ,椎间活动增 加 ,继发残留髓核变位 ,再次脱出 。 其出血原因 包括 : ( 1) 手术 直接 损伤 ; (2) 自 发性 硬 脊外 血 原间隙 髓核 再突出 ,由 于瘢 痕粘 连 , 手术有 一定 难度 , 有 作 肿 , 是指病理基础与发病原因不确 定的硬 脊膜外 血种 , 可能 与高 者主张从未手术间隙进入 , 切除半椎 板甚至 全椎板 ,切 除瘢痕 组 血压 、 动脉硬化 、 妊娠 、 血液病 、 肿瘤 、 椎间 盘突出 、 胸 腹腔压 力突 织 ,摘除髓核 ,但此法易致腰 椎失稳 和瘢痕 粘连 。也有 人[ 4] 则 主 然增高等因素有关 ,多系静脉出血的观点 。 张原位显露扩大开 窗 摘除髓 核 , 以 避免 以上 并发 症 。系术 前 适 预防血肿形成 ,术前应对全身 各重要 脏器功 能检查 要仔细 , 应证掌握不当 , 手术时 间距初 次发 病不 到 3 个月 且 未经非 手 术 对肝功能障碍 ,高血压 ,糖尿 病 ,血 液系统 疾病等 ,术 前积极 病因 治疗 ,这样手术 中摘除 的是 退变 不完 全的 椎间 盘 , 较难 除 净 , 而
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并发症分析

中 图分 类号 : 8 . R6 71 R6 15, 8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4 4 6 2 0 ) 0 — 3 5 0 1 0 — 0 X( 至 2 0 0 5年 1 2月 应 州 内窥 镜 下 椎
布区域的疼痛 , 8例患者有持续性下腰部疼痛 ; 9例有患侧
踝或 趾 背 伸 力 减弱 , 腿 外 侧 及 足 背 第 l 2趾 问 麻 木 : 小 、 6
例小腿后 侧及足跟部麻 木. 腱反射 减弱或 消失 , 跟 足跖 屈 力 减 弱 ; 腿 抬 高 试 验 均 为 阳性 。经 腰 椎 正 侧 位 X线 片 及 直 C T扫 描 , 5例 患 者 行 腰 椎 M I 查 ,45椎 问 盘 突 9 R 检 L/ 例 .5 l 间 盘 突 出 6例 : 中 旁侧 型突 l L/ 椎 S 其 0例 , 中 央 旁
发 腰 椎 间盘 突 症 术 后 疗 效 不 佳 及 复 发 冈 素很 多 , 游 但
离 髓 核 组 织 未 取 出或 椎 间 隙 内 残 留髓 核 再 次 突 出是 其 主
术托 架 上 . C型 臂 X线 机 透 视 定 位 后 常 规 消 毒 , 无 菌 巾 。 铺 沿 病 变 椎 问 隙 棘 突 旁 纵 形 切 开 皮 肤 约 I c 将 导针 插 入 . m, 6 上 位 椎 板下 缘 骨 质中 。逐 级 置 入 扩 张 管 , 置 丁 作通 道并 放 固 定 清 理 椎 板 外 组 织 , 装 内窥 镜 , 安 显露 上 位 椎 饭 下缘 及 黄 韧 带 。用 弯头 刮 匙 剥 离 黄 韧 带 存 上 位 椎 板 下 缘 的 附着 点 , 除 部 分 椎 板及 黄韧 带 , 离 并 牵 开 神经 根 , 开 纤 维 咬 分 切 环 , 除 髓 核 。 术后 卧 床 3 , 脉滴 注 广 谱 抗 菌 素 3 5 。 切 d静 ~ d
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4例分析

开神 经根 , 纤维 环 已破 裂 , 大 纤 维 环裂 口, 出 见 扩 取 变性 髓核 后见 神经 根 已松弛 , 合切 口。手术顺 利 , 缝 术 后 左 腿 症 状 缓 解 。术 后 第 3天 出现 腰 痛 , 热 发 3. 3. 7 3~ 8 5℃ , 间腰痛 剧 烈 不 能入 睡 。查 切 口无 夜 红肿 及 分 泌 物 , 肌 僵 硬 有 深 压 痛 。WB 0 2× 腰 C 1. 1 L, S 5mm h MR 显 示 L 0/ E R 6 / , I ~L 椎 间隙 及 上 下终 板 T 1加 权像 信 号减 低 , 加 权 像 呈 高 信 号 改 T 变 。临床 诊 断 : ~L L 椎 间 隙感 染 。 即行 腰 部 支具 制 动 , 氏芬 2 0 甲硝 唑 0 2每 日一 次 静 点 , 静 罗 .、 . 镇 止 痛等对 症 治 疗 。3周 时 腰痛 减 轻 , 查 血 常 规 正 复 常 , S 5m / 。改 为抗 生素 口服 , 6周 E R 1 E R2 m h 第 S 0 m / , m h 腰椎 X线 片示 椎 间 隙模 糊 变 窄 , 床 治 愈 出 临
针 固定 于上位 椎板 下缘 骨质 中 , 级 置入 扩张 管 , 逐 放 置 工作通 道并 固定 。清 理椎 板外 软组 织 , 安装 内镜 , 调 整焦距 及监 视器 图像 。显 露上 位椎 板 下缘及 黄 韧 带 , 弯 头刮匙 剥 离 黄 韧带 在 上 位 椎 板 下 缘 的 附 着 用 点, 咬除 部分椎 板 及 黄 韧 带 , 显露 硬 膜囊 , 离 并牵 分
近 年 来 , 微 内 窥 镜 下 腰 椎 间 盘 切 除 术 显 ( i on oe pcdset , E m e e d so i i co r c my M D) 我 国 广 泛 开 在 展 , 并发 症报 道屡 见不 鲜 , 院 2 0 年 9月 ~ 但 我 01 20 0 5年 8月 应 用 R d l显 微 内 镜 行 腰 椎 间 盘 切 除 uo f 术治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2 6例 , 中 4例 出现 术 后 3 其 严重并 发 症 , 道如 下 。 报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分析及治疗探讨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分析及治疗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的病因及治疗对策。
方法:针对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0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情况分别采用单纯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神经根管扩大减压加髓核摘除术,术后随访1个月~2年,平均10个月,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坐骨神经痛症状不能缓解或加重,脑脊液漏者经置管引流7~10天后自然闭合,马尾神经损伤1年治疗后恢复正常。
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分别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治疗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9例,其中男65例,女44例。
年龄23~61岁,平均47.2岁。
病程1~6年,平均2.5年。
主要症状:主要是腰痛伴下肢后侧放射性疼痛,小腿外侧皮肤麻木不适和灼痛,少数伴有间歇性跛行。
体格检查:患侧小腿或足背皮肤痛觉障碍,肌力减弱,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及屈髋伸膝试验均阳性。
109例CT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存在不同程度的硬膜囊或神经根受压,中央型突出67例。
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全胸X线片、腰椎正侧位片及骨盆片。
1.2 治疗方法1.2.1 手术方法:本组109例患者中,采用单纯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47例,椎管、神经根管扩大减压髓核摘除术62例。
1.2.2 术后并发症:47例采用单纯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出现坐骨神经痛复发5例,神经损伤2例,脑脊液漏3例。
62例采用神经根管扩大减压加髓核摘除术患者术后出现坐骨神经痛复发3侧,脑脊液漏2例。
均无椎间隙感染和马尾神经损伤。
2 结果本组10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5例,其中坐骨神经痛症状不能缓解或加重8例,此8例术后并发症患者全部随访,平均12个月,经保守治疗痊愈;5例脑脊液漏均置管引流7~110天后自然闭合,无椎间隙感染;马尾神经损伤2例经长达1年治疗后恢复正常。
腰椎手术失误和并发症分析

2 .Hu t o 4 n o n EA, c mi t CK , i a i S g fc n l fwe e r c S h d S n k M. ini a t e r r fa — i y t r s a e e t b o l sy i a i n s u e f r v re r p a t n p t t t e wh e g g n b c —e — o n a e i a k x
段开窗 ) 压 3 减 0例 , 椎 板 切 除减 压 l 半 9例 , 椎 板 切 除 减 全
隙 相 关 的 神 经 根 被 致 密 的瘢 痕 包 绕 . 连 严 重 , 经 根 无 粘 神
松 动 , 除瘢 痕 、 解 神 经 根 。 后 加 强 直 腿 抬 高 锻 炼 , 切 松 术 症 状 有 所缓 解 。另 1例 术后 1 转 外 院 再 手 术 治 疗 , 果 不 年 效 佳 , 腿麻 痛 加 重 , 侧 下 肢 肌 力减 退 医 源性 腰 椎 失 稳 致 腰 一 顽 固性 腰 痛 4例 , 后 腰 椎不 稳 并 出现 顽 固性 腰 痛 , 中 术 其 3例 为 全 椎 板切 除减 压 术 式 , 例 为 多 节 段 开 窗 减压 术式 : l 经动 力位 X 线 片 检 查 均 提示 手 术 节 段 或相 邻 节 段 不 稳 , 其
中 图分 类 号 : 8 . R6 9 R6 15, 1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4 4 6 2 0) 2 0 7 — 2 1 0 — 0 X( 01 一1 — 9 4 0
我院 自 19 9 2年 2月 至 2 1 0 0年 2月 手 术 治 疗 腰 椎 疾
血, 2例行 手术 清 除 血 肿 、 大 减 压 . 扩 2例 2周 内 完 全 恢 复 . 1 术 后 半 年 大 部分 恢 复 。 例 神经 根 瘢 痕 牯 连 2例 , 1例经 保 守 治疗 8个 月 无缓 解 而 再 次 手 术 . 经探 查 原手 术 间 隙未 见 突 出 椎 问 盘 . 未 发 现其 他 间 隙 突 j 椎 问 盘 , 手 术 间 也 廿的 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0・
医学研究 生学报 2 0 1 3年 6月 第 2 6卷 第 6期
J Me d P o s t g r a , V o 1 . 2 6 ,N o . 6 , J u n e , 2 0 1 3
论
著
( 临床 研 究)
腰 椎 间盘 切 除术 椎 前 血 管损 伤 并 发 症 的文献 分 析
c e c t o my, f o r whi c h t he r e a r e va r i o us me t ho ds o f t r e a t me nt . The a ut h o r s r e v i e we d t h e l i t e r a t ur e r e l a t i ng e a r l y a nd l a t e v a s c ul a r
v a s c u l a r i n j u r y ,i n c l u d i n g a r t e r i o v e n o u s t e a r , a r t e r i o v e n o u s i f s t u l a , a n d p s e u d o a n e u r y s m, i s a s e r i o u s c o mp l i c a t i o n o f l u mb a r d i s —
剧烈疼痛等症状 时 , 应考虑到血管损 伤的可能 , 及时处置。
[ 关键词】 血管损伤 ; 血管并发症 ; 腰椎 间盘手术 ; 椎间盘突出 [ 中图分类号】 R 6 8 1 . 5 3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1 9 9 ( 2 0 1 3 ) 0 6 - 0 6 1 0 - 0 5
Y AN Yu n — f e i , Z HA O J i a n — n i n g ,X U B i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O r t h o p a e d i c s , N a n i f n g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fN o a n j i n g Mi l i t a r y R e g i o n ,P , N a n j i n g 2 1 0 0 0 2 , J i a n g s M .C h i n a )
闰韵 飞 , 赵建 宁, 许 斌
[ 摘要 ] 目的 后路椎 问盘切除术是 当前脊柱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 , 而椎前腹部血管损伤( 动静脉撕裂 、 动静脉瘘 、 假
性动脉瘤等 ) 是腰椎间盘切除术 的严重并发症 , 此种并发症有多种治疗方法。文中 回顾 后路腰椎 间盘 切除术椎前血管并 发症 的相关文献 , 总结其治疗方法 ,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方法 在P U B ME D数据 库中检索 2 0 0 0年 1 月至2 0 1 1年 3月所有后 检索
f o r a l l r e l e v a n t Eng l i s h l i t e r a t u r e o n t h e v a s c ul ar c o mpl i c a t i o ns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s ur g i c a l e x c i s i o n o f t he pr o l a p s e d l umba r di s c v i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P o s t e r i o r d i s c e c t o m y i s a m o s t c o m m o n p r o c e d u r e i n s p i n a l s u r g e r y , w h i l e a n t e r i o r v e r t e b r a l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o f l u mb a r d i s c s u r g e y r a n d s u mma r i z e d t h e i r t r e a t me n t me t h o d s .
Me t h o d s We s e a r c h e d t h e P u b Me d d a t a b a s e
路腰椎 问盘切除术椎前血管损伤并发症的英文文献 , 结合临床 1 例分析该并发症 的发生原 因及相关解剖因素。 结果
到相关文献 2 6篇 , 共报告 2 3例 患者 出现椎前血管损伤 , 损伤类型包括血管撕裂 、 动静脉瘘 、 假 性动脉瘤 。血管撕裂主要通过 手术修复损伤 的血管 , 修复方式包括缝 补 、 结扎 、 断端 吻合等 , 而 动静脉瘘 及假 性动脉 瘤则 主要 通过 腔 内血管移植 治疗 。 结论 腰椎 间盘手术椎前血管损伤属医源性损伤 , 虽然 发生率不 高 , 应 引起 高度重视 。当出现血循环 显著改变 、 腹部 异常及
An t e r i o r v e r t e b r a l v a s c u l a r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s u r g i c a l e x c i s i o n o f he t p r o l a p s e d l u mb a r d i s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