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什么是文学解析
文学作品分析教案

文学作品分析教案一、教学理念文学作品是文学创作的核心,也是文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文学作品分析教学主要通过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使学生能够领略作品的精神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使学生掌握文学作品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和解读。
3、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文学作品分析的基本理论文学作品分析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分支,它包括文学作品的形式分析、内容分析、语言分析、风格分析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既保证知识质量,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文学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文学作品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主题分析、人物分析、情节分析、语言分析、风格分析、意象分析等。
在教学中,应选择与文学作品相适应的方法进行详细解析,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文学作品解读的实践操作文学作品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探究作品背后的深刻含义和创作意图。
在教学中,可以选用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教材,在教学中设置分析和解读的实践任务,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任务合理选择。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客观检验和评估,它应当既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专业水平,又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创新思维。
在评价中,应选用多种测评方式,如作品分析报告、小组讨论、写作作品、网上课堂等多种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解析外国文学《傲慢与偏见》不同的婚恋观解析

解析外国文学《傲慢与偏见》不同的婚恋观摘要通过各个文献对于傲慢与偏见的婚恋观的不同解析以及借鉴各个名著加以对比指出,爱情与婚姻必须是双赢的模式。
关键词婚姻观财富地位爱情一、引言本小组通过对该篇小说的学习,以及对多个材料的加以调研,最后总结了各个文献对于《傲慢与偏见》各种婚姻观所持有的不同态度。
英国杰出女作家简.奥斯汀在其传世代表作中《傲慢与偏见》不仅仅描述了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之间的唯美爱情,更深入的探讨了四种不同的婚姻观揭示了那个年代背景下,财产、地位等客观条件对人们婚姻观念和命运的深刻影响。
而本篇文章正是基于对这几种婚姻观的不同认识而提出了自己的婚姻观见解。
本篇文章解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四对男女主角的婚姻观是为了引起更广大的未婚女孩的注意,要万千未婚女孩持正自己的婚恋观。
同时,给她们指明一条明确的道路。
正如简.奥斯丁倡导理性的婚恋态度并且推崇爱情与物质双赢的婚姻模式。
通过各个文献对于傲慢与偏见的婚恋观的不同解析以及借鉴各个名著加以对比指出,爱情与婚姻必须是双赢的模式。
我还是比较欣赏那些剩女敢于被剩下来的勇气,就像钱钟书先生在《围城》“围城里的人想要出来,围城外面的人想要进城。
”当你真的想要走进婚姻时,你必须对之报以慎重的态度,爱情里没有谁将就谁,一定是完美的在一起无论是爱情还是面包都要共有。
但是所幸运的是我们还有追求我们自己幸福的权利。
但是既要做到不像夏洛克和卢卡斯也不能得到伊丽莎白和达西这样的婚姻,我们也许该退下来好好地想一想,生活在现实,就要为现实而活,婚姻是要权衡的。
也许以后将会有更深入的探讨什么才是最完美的婚姻?二、参考文献【1】《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汀1.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Shanghai World Books Press, 2007.2.Gao Jiayong. Today’s Most Popular Study Guides: Pride and Prejudice. Tianjin:Tianjin Technology Translation Press, 2003.3.Li Weiping. A History of the Art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Novel.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4.Shell,A. Black Cat有声名著阶梯阅读: Pride and Prejudice. Huado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4.1.首先要说的是迪利亚和贝内特的婚恋观他们可以说是一对绝对的“狼才”和“女貌”,是这四对中最荒唐的婚姻。
我们为什么要学外国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学外国文学?从专业来看,新闻专业对文化素养要求还是挺高的。
学习外国文学,可以开阔视野,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学习外国文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必要的。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还是挺喜欢看书的,无论是国内的书,还是外国的著作。
相比之下,看的外国文学的书可能还要更多一些。
我是一个崇拜知识的人,非常羡慕那些学识丰富,谈吐不凡的人。
可能是这个原因吧,喜欢读书,喜欢提升自己。
我看外国文学主要是兴趣为主,感兴趣才去看。
所以说,很多外国文学中的名著可能没有看过,却看了不少很冷门的书。
比如宫本武藏《五轮书》,当时在玩王者荣耀,里面有这个角色。
在豆瓣读书上看到了他的书,就想去了解一下这个人,在历史上,在武道修为上是什么样的情况,就购买了这本书。
当当网,豆瓣读书,微信读书的推荐书籍,榜单都是我选择书籍的来源。
想仔细看看的就购买纸质书,一般的就看看电子书。
相比电子书,我更喜欢纸质书,可以更安静,更专注的独处。
我喜欢看神话故事,所以看了希腊神话故事,北欧众神,美国众神等。
克苏鲁神话,日本神话,印度神话还在购物车躺着。
当然也会有买了书却阅读不下去的情况。
例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我喜欢心理学,但是读起来难度太大了。
梭罗《瓦尔登湖》,不喜欢或理解不了那种人生境界,颇为无趣。
《全民自黑的英国》无法理解英国人的那种幽默。
看外国文学,有时候能够感受不同于本国作者的那种民族特性,比如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描写人物心理的细腻。
有时候能够深深的被触动,他们为什么能写到心理的最角落处。
都说看书是在经历不同的人生,多经历一些人生也是一件乐事。
文学赏析第一课

文学赏析第一课文学赏析是一门让人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内涵与艺术魅力的课程。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作品的内在美,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文学赏析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文学作品的背后故事,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文学赏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
首先,文学赏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文学赏析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从而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同时,文学赏析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增强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在当今社会,文学赏析已经成为了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进行文学赏析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在进行文学赏析时,我们首先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其次,我们要善于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揭示作品的内在意义。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于一些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来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学解读。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学赏析,领略作品的魅力。
在进行文学赏析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
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它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是我们进行赏析的重要内容。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感受,来体验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命题,来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在文学赏析的课堂上,我们还可以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学体验。
00540《外国文学史》试题+解析

《外国文学史》(视频弹题)知识点测验试题汇总第一编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第01讲古代文学(一)知识点测验一:30.38古代文学概述1 、不属于古希腊文学三个时期的是()A. “荷马时代”B. “悲剧时期”C. “古典时期”D. “希腊化时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52 、下列不属于古希腊文学的特征的是()A.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B.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C.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D. 展现了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3 、《新约》共27卷,有()四种文体。
A. “福音书”B. “劝勉书”C. “史传”D. “书信”E. “启示书”【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4知识点测验二:43.06古希腊神话1 、关于希腊神话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具有高度人格化的B. 希腊神话中的神世俗化的色彩较淡C. 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D. 希腊神话的文化心理背景是乐观主义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72 、希腊神话包括()两大部分。
A. 鬼怪的传说B. 神的故事C. 英雄传说D. 魔幻故事E. 动物的起源【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5第02讲古代文学(二)知识点测验一:14.09荷马史诗(一)1 、下列关于《伊利昂纪》表述错误的是()A. 《伊利昂纪》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B. 史诗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篇C. 全诗在赫克托耳的葬仪中结束D. 阿喀琉斯没有将赫克托耳的尸体归还特洛伊老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2 、下列作品属于史诗的是()A. 《伊利昂纪》B. 《摩诃婆罗多》C. 《奥德修纪》D. 《吉尔伽美什》E. 《罗摩衍那》【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史诗是西方文学中出现的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除中国文学之外其他几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中出现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
韦勒克的文学研究解析

外国文学研究韦勒克的文学研究解析王立u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F WX014)阶段性成果。
一韦勒克独创性地把文学作品划分为/外部研究0和/内部研究0,整部5文学理论6就是按着这种切分来展开的。
这种划分应该追溯到韦勒克用现象学方法对作品所作的分析。
一方面,文学作品是意向性的客体,是经验的事实,必须经过具体化才可以显现。
另一方面,作品又不等同于/经验的客体0,任何单独的经验都是尝试,无法改变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
所以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与言语0的对立,韦勒克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归结为/语言结构0和/经验存在0的对立。
因此,文学研究就不得不划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划分标准是本体结构与经验存在的区别。
重建文学批评的秩序是韦勒克自认的历史使命,他提出并充分论证了/文学研究应该绝对是文学的。
0这也正是他倡导/内部研究0而忽略/外部研究0的立足点。
韦勒克决意改变批评界众声喧哗的混乱局面,向传统的/历史和传记的批评0模式发起了强大的攻击,把以往的种种文学研究方法称为/外部研究0加以批判:/虽然-外在的.研究可以根据产生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和它的前身去解释文学,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研究就成了-因果式的.研究,只是从作品产生的原因去评价和解释作品,终至把它完全归结于它的起因(此即-起因谬说.)。
0[1]65因此,他竭力主张用/内部研究0来代替那种强调创作意图、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外部研究0。
/内部研究0就是对这一现象学意义上的/本体结构0的研究,而/外部研究0主要涉及文学作品的/经验存在0,如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作家的心理状态、读者的接受情况等。
可见,这种二元区分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文学作品这一超越一切经验现实的/本体存在0,即由语言符号构成的/结构0。
二/外部研究0立足于经验来研究文学,努力挖掘文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是对作品具体存在的原因、效果和环境的研究。
在形式派到来之前,外部研究在文学界一直独居尊位,文学社会学派、文化史派、心理学派等都带着自己特有的不同程度的优点和局限,申述对文学的理解。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所创造的车轮子却 不像一条腿。这样,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创造 出超现实主义。”
• 基本特征: • 强调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境,追求现实和
梦幻的统一 ; • 提倡“自动写作法”; • 主张语言的自由联用。
一、含义及发展概况
• 是一种现代心理描写技巧。抛弃传统小说 结构,以时间、意识作为小说中心,将飘 忽不定、流动不已的心理活动作为基本内 容,刻意表现个人精神生活和内心隐秘的 意识活动。
• 最早的尝试是1887年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杜 亚丹的小说《月桂树 被砍掉》
• 意识流流派的开创作 品,是1913年法国作 家普鲁斯特发表的 《追忆逝水年华》第 一卷。
•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诗歌意境,把迷蒙纯净、幻觉梦 境作为象征主义艺术审美的追求,把直觉、梦幻、暗示、象征、 音乐性等熔于一炉;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秘之 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神话、宗教与象征 融于一体。
基本特征
• 强调世界是人的心灵的象征,广泛使用象征、 暗示、隐喻等方法;
• 阿兰·罗伯-格里耶: 《窥视者》《橡皮》 《嫉妒》
垮掉的一代
•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流派。 • 基本特征:自称是“神圣的野蛮人”。打
着“反理性主义”旗号,他们的生活准则 是“沉沦就是出路”。在艺术上力求突破 各类文学体裁的限制,否定一切。
• 代表作家、作品: • 凯鲁亚克 《在路上》 • 金斯堡《嚎叫》
• (二)确立期:19世纪70至90年代 前期象征主义
• (三)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
后期象征主义(由法遍及欧美)、未来主 义(以意为中心)、表现主义(以德为中 心)、超现实主义(以法为中心)、意识 流文学(以英为中心)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 小说(Novel):一种长篇故事性的文学形式,通常以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为基础。
2. 诗歌(Poetry):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表达深层意义为特点的文学形式。
3. 戏剧(Drama):一种以对话和行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学形式,通常在舞台上演出。
4. 散文(Prose):一种不受特定韵律和节奏限制的文学形式,通常以故事、评论或描述为主。
5. 自传(Autobiography):一种以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文学作品。
6. 传记(Biography):一种以某个人的生平事迹为基础的文学作品。
7. 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学术研究领域。
8. 现实主义(Realism):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和真实性。
9.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种文学流派,强调个人情感、幻想和想象力。
10. 象征主义(Symbolism):一种文学流派,强调使用象征和隐喻来传达深层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文学何为?
“文学不是一种消遣,也不是一种逃遁,而是一 种或许可称得上最完整、最深刻地审视人类本性的 方式。”
[阿根廷]埃内斯托· 萨瓦托(Ernesto Sabato,1911-2010)
10
文学帮助我们感受、体认人生况 味
人生的短暂与时间的永 恒 命运多舛 理智与情感(责任与情 感的矛盾) 愿景与现实的冲突 成长的烦恼
子曰:“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 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 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 侍坐》
文学的“无用”之用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文学与我们
22
文学性的表现之一: 语言的格调、意蕴
文学不仅是一个学科、专业,而是理想人生的一种生
活状态和生活方式。 文学所要揭示的固然有一定限度的社会历史内容,然 而更是广阔的内心世界和人心的深层结构。 我们学习文学的目的:从作品中了解人类对精神世界 和心灵的认识和尊崇,并且在作品的烛照中认识自己。
5
文学,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心理力量, 获得心灵世界的丰盈和优美
16
什么是文学?
一、“文学”的界定
二、文学的特质
三、文学性(literariness)
17
一、对“文学”的界定
(一)文学的传统定义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 文等。 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再现,作家通过 形象思维,用语言作手段,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 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
12
人文情怀:罗素(Bernard Russell,1872-1970)
罗素因其“捍卫人道主义理想而 在 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种单纯而无比强烈的 激情,一直支配着我的生 活: 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 求,对人类苦难的巨大悲 悯。”
13
文学与人生境界
文学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灵境界引导人生的追求,
20
对“文学性”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梨花体: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
(问题:语言通俗、简淡、质朴、口语化,是否就不 能成为好诗?)
21
余光中:《乡愁》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8
二、文学的特质
高尔基:“文学是人学。” 章培恒:“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以感情来
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钱中文: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特 质)。
文学的特质,即“文学性”(literariness)。
19
文学性(literariness)
通常我们借助文学阅读经验和审美体 验,来感悟作品的“文学性”及其高 低。
14
诗化人生
“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
15
没有文学,人生多寂寞
“我们写文章,初或以无为无用之心情为之,终 将及于有为有用。文学是藉文字以表达个人经验 感思的;然而透过文字,我们都留驻了许多感思 经验,以与无限的人交往沟通,共享世事人生的 许许多多欢乐与伤悲。没有文学,人生多寂寞!” (林文月)
7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8
文学之于人生的意义
“文学是人学” 文学不为人生提供直接的答案,但能给予启悟、 感思、感怀。 文学扩大了我们的经验世界 文学扩大了我们的心灵世界
爱情:甜蜜的忧愁 创伤记忆 伤逝 孤独 乡愁 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磨损
11
文学扩大了我们的心灵世界
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 “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 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文学 作品,不管是小说、戏剧还是历史作品,都是许多人 物的描绘,表现了种种感情和思想。……清楚地向我 们揭示出某一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人们内心的真 实情况。”
文学何为?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文学的“无用” 之用
2
Medicine,law,business,engineering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beauty,romance,love…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Dead Poets Society
激发自己的潜能,调动生命的精华,创造美好,成为 一个美好的人。 人生境界 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和人生追求的层次。 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和人格风范。 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决定了一个人生活、人生的品质。 决定了一个人在事业道路上能走多远。 决定了一个人在人生困顿之际的精神气度。
融融春日,读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 四月的黄昏,读婉约词,读华兹华斯、屠格涅夫、沈从文; 初夏的傍晚,读汪曾祺; 静寂的秋夜,读东坡,读济慈; 冬雪飘临的日子,读杜甫、陀思妥耶夫斯基; 狂风暴雨的夜晚,读狄更斯、哈代、《呼啸山庄》。
6
莱蒙托夫:《帆》
茫茫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在闪耀着白光! 它追寻什么, 在这遥远的异地? 它丢下了什么, 在那可爱的故乡?
课程介绍
教学内容和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扩大人文视野,提升文学修养 ,培养跨文化比较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比较 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文学研究方法;通过大量 比较文学研究事例,在跨文化的文学视野中,揭示 中外文学的异同和特点,进而探寻其深层的文化原 因。 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辅之以专题讨论 课程考核方式 出席、参与:30%; 开卷考试: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