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二学期语文二模试卷
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doc

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酷__肖__(xiāo)__炫__耀(xuào)__朔__风(shuó)遗__撼__(hàn) B .__膝__盖(qī)长__嘘__短叹(xū)两__栖__(qī)__诘__问(jié) C .分__泌__(mì)__翘__首(qiáo)湖__泊__(pō)__怂__恿(sǒng) D .__憎__恶(zèng)张__皇__失措(huáng) 荒__谬__(miù)__厄__耗(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准拼音,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 .__炫__耀(xuàn)__朔__风(shuò)B .__膝__盖(xī)D .__憎__恶(zēng)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第2题: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们初三的学生正处于中考的最后冲刺阶段,真是__行百里者半九十__啊,我们有信心坚持到最后胜利! B .今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电视观众__触目伤怀__、感动不已。
C .李明激动地说:“不是我__妄自菲薄__,你们能做的,我也能!” D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__不求甚解__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应该换成“狂妄自大”之类的。
不求甚解:常指学习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

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古诗名句默写。
①,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②,骨肉流离道路中。
(白居易《望月有感》)③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论语》十二章“,”的感叹中;它在晏殊《浣溪沙》“,”的惋惜与欣慰中;它在王湾《次北固山下》对“,”新旧交替的感悟中;它也在李煜《虞美人》“,”对人生短暂的叹惋中。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 5.0分)2.写出下面这两副对联所写的人物(1)过江东,渡海探周郎,幸恩共砚同窗,大被联床,喜留学友;还汉北,偷书呈孟德,误中阴谋诡计,粗心上当,错斩将军。
()(2)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2.0分)3.下列划线的文言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其两膝相比者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比肩接踵B. 益慕圣贤之道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 不足为外人道也兵甲已足何足挂齿D. 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鲜为人知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4.在台北的姑妈给小林邮寄了一本《中华活用大辞典》,小林非常喜欢并把它带到了学校。
同学小树看后觉得和大家平时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各有优劣。
请根据图片,帮他俩设计一段话向班上其他同学介绍两种典籍编排体制(格式)的区别,以增进同学们的了解并能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工具用书。
要求:1.内容准确,至少阐述两本典籍各自的3个优点。
2.条理清晰。
3.字数在150左右。
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8分)五、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5.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生活需要一种诗意,阅读文学作品,就是创造qǐ()丽的诗意生活。
当你的指尖划过它时,它在你的耳畔沙沙低语,流淌进你的心田,驱除你的烦zào(),丰盈你的生命,震撼你的灵魂。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段长途bá()涉的旅程,阅读的快乐,无关身份、地位、金钱,关乎灵魂。
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杨浦区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二)语文学科2024.4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古今多少事,。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3. ,不可知其源。
(柳宗元《小石潭记》)4.小语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看到两军激战的场面时,不禁想起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诗句:“,。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题。
(22分)【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康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丙】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
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
今与左右相说颂①也,曰:‘比死者勉②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③耳矣!’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
民愁苦约病④,而奸驱尤佚⑤,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
臣闻古者之士,可与得之,不可与失之;可与进之,不可与退之。
臣请逃之矣。
”(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说颂:指逢迎取媚。
2024北京昌平初三二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2024北京昌平初三二模语文2024.5一、基础•运用(共14分)班级开展了主题为“走近民间艺术,了解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
活动结束后,班级宣传部以此次活动为内容,草拟了新一期班报。
现在请你协助完成图文的编审工作。
历史探寻北京的民间艺术,大多起源于清代中晚期,经过一百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才形成了今天多种独具特色....的门类。
其中民间手工艺品以其品种繁多、风格独特成为民间艺术的代表。
这些手工艺品多因地制宜....,用身边的自然材料制成。
妙趣横生....的面人儿,活灵活现的毛猴儿,旋转打斗的鬃人儿,红袍铠甲的兔儿爷……这些颇具趣味的小物件承载着老北京人的记忆,它们既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也是成人赏玩的工艺品。
北京的民间手工艺品一度被誉为是“罕见而神秘的艺术”,这与民间老艺人们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以手工艺品为代表的北京民间艺术已成为京味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你检查后发现,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独具特色B.因地制宜C.妙趣横生D.精益求精艺术采撷毛猴是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品,其制作的独特之处在于用料。
制作“毛猴”的材料全部是中药。
蝉蜕..做成四肢,辛夷(玉兰花的花骨朵)制成身体。
制作者常常把三五只毛猴摆放在一起,布置..成各种场景。
有沙燕儿是北京风筝的代表。
它的头是燕子头的平面变形,其眉稍..上挑,两眼有神,再加上那对剪刀尾巴,使人一下子就会想到燕子。
“沙燕儿”的结构简单,只由5根竹条组成主骨架。
翅膀的“膀兜”设计能使沙燕儿飞行性能优于其他类型的风筝,在风小时能起,风大时也能稳。
精致..擅飞的沙燕儿承载着北京人儿时的记忆。
2.你检查文段中加点的词,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蝉蜕B.布置C.眉稍D.精致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问题,你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
(2分)薪火相传郎志丽是北京面人郎传承人,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
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面塑传统手艺,还创新出葫芦微型面塑技法。
2024年上海市金山区初三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2023 学年第二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一、古诗文(36分)(一) 默写(13分)1. 千磨万击还坚劲, 。
(《竹石》)2. ,吹笛到天明。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3. 阡陌交通, 。
(《桃花源记》)4. 小语的叔叔初到北京创业,条件艰苦,只能租一间小屋暂住,他用《陋室铭》中的“, ”两句自勉。
(二) 阅读下文, 完成第5——10题(23分)【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乐工罗程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①。
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
宣宗初亦召供奉。
程既审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
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程一日果以毗睚③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④。
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上曰:“汝辈何为也? ”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卒不赦程。
(选自《唐语林》)【注释】①变易新声:创作新曲调。
②审:深知。
③眦睚:瞪眼,发怒,指极小的仇怨。
④京兆:京城长安地区的长官和衙门。
5. 甲文作者是 , 字永叔, 号。
(2分)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恃.恩自恣( ) (2) 会.幸苑中( )7.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A.陈康肃公善.射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B.尝射于.家圃置琵琶于.其上C.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D.但微颔之.康肃笑而遣之.8. 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感动皇上,因为这个(缘故) 得到皇上的宠爱B.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声使皇上感动,因为这个(缘故) 得到皇上的宠爱。
2024年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春》)2. 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4.小语看到山坡上一亭子取名“过帆亭”,他立刻联想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丙】齐桓公谓管仲曰:“吾国甚小,而财用甚少;而群臣衣服舆驾甚汰①。
吾欲禁之,可乎?”管仲曰:“臣闻之,君尝之,臣食之;君好之,臣服之。
今君之食也,必桂之浆;衣练紫②之衣,狐白之裘。
此群臣之所奢汰也。
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
’君欲禁之,胡不自亲乎?”桓公曰:“善。
”于是更制练帛之衣,大白之冠,朝③一年而齐国俭也。
[注释]①汰:奢侈。
②练紫:紫色熟绢。
③朝:朝见。
这里意为过了。
5.【甲】诗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乙】文节选自儒家经典《___________》。
(2分)6.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1)又何间.焉___________ (2)庶民不信.___________7.下列对【丙】文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您如果禁止不了他们,为什么不自己亲近他们?B.您想要禁止他们奢侈,为什么不自己亲近他们?C.您如果禁止不了他们,为什么不从自身做起呢?D.您想要禁止他们奢侈,为什么不从自身做起呢?8.【丙】文管仲引用《诗经》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安徽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安徽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缄默(jiān)倔强(juè)B. 蹒跚(pán)锲而不舍(qiè)C. 迸溅(bèng)瞠目结舌(chēng)D. 徜徉(cháng)恣意(zì)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对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毫无帮助的。
D. 这篇文章的观点很鲜明,论据也很充分,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3-10. [此处省略7个类似选择题,每题2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
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其中“万重山”形容的是______。
3-10. [此处省略7个填空题,每空1分]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此处提供一篇文学作品或古文,例如《岳阳楼记》]1.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情感?(4分)2. 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6分)(二)现代文阅读。
[此处提供一篇现代文,例如关于环保的议论文]1.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哪些环保措施?(6分)2. 文章中提到的“绿色生活”具体指的是什么?(6分)四、作文(共40分)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我眼中的家乡》要求:1. 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表达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3.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 3-10. [答案略]二、填空题1. 月亮2. 长江三峡 3-10. [答案略]三、阅读理解(一)1. 作者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2024年上海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上海闵行区初三年级第二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四个大题,共22题。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面对难题,我们有时会在反复尝试中自我怀疑,但再坚持一会儿,或许就能如《游山西村》中所言,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一刻。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5—9题(2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当今.之时,君子谁贤?”对曰:“卫灵公。
臣观于朝廷。
灵公之弟曰公子渠牟,其知足以治千乘之国,其信足以守之,而灵公爱之;又有士曰王林,国有贤人必进而任之,无不达也;不能达,退而与分其禄,而灵公尊之;又有士曰庆足,国有大事,则进而治之,无不济也,而灵公说之;史①去卫,灵公邸舍②三月,琴瑟不御③,待史之入也而后入。
臣是以知其贤也。
”【注释】①史:史䲡,卫国大夫,以正直闻名于世。
②邸舍:客栈。
③御:用,古代君王所用称“御用”。
你和同学们正在开展“古代国家治理之道”主题探究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下面任务。
【第一步:阅读理解】5.论朝代,以下第一个“今”指_______时期,第二个“今”指_______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中学2012——2013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二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毛骨悚(sǒng)然字帖(tiè) B.锐不可当(dāng)剽(piāo)悍C.纷至沓(tà)来龟(jūn)裂 D.消(xiāo)声匿迹关卡(kǒ)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就算她被悔愧驱遣着将花送回原处,那花也义无反顾地用凋残抗议她的劫掠。
B.很不习惯那样的他,明明是个性很内敛的人,忽然就变得絮叨起来。
C.春日无锡的蠡湖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多姿多彩,令游人瞻前顾后,流连忘返。
D.父母发愁、焦虑时,不要掉以轻心,要仔细询问,看看自己能否替他们排忧解难。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汪然出涕曰涕:眼泪。
B.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使……活下去。
C. 向吾不为斯役向:从前。
D.则久已病矣病:生病。
4.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不管是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都是不足取的,对圆明园的态度,要义在于。
圆明园的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再造一座的圆明园,只能是得不偿失。
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
A.修造保存崭新不是而是B.修造保管时新不但而且C.修缮保管时新不是而是D.修缮保存崭新不但而且5.用数据反映生活是现代常用的手段,对下面文段中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在全球范围看,facebook、微博等社交网络在未成年人中译渐成潮流。
2012年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和欧洲,13到16岁的未成年人中,接近80%的人都在使用社交网络。
在中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和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的《2011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2011年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的普及率就已经达到了91.4%,使用手机上网的未成年人比例73.0%,规模达9441万,使用手机社交网站、手机网络新闻、手机微博和手机网络文学的占比在45%以上。
然而社交网络对未成年人带来的一些潜在的危害也逐渐凸显,中国应对的相关法律却是滞后的。
A.美国等发达国家中也存在不少未成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
B.我国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的比率达到90%以上。
C.手机上网是我国青少年上网的主要途径之一。
D.社交网络对未成年人也存在一些危害,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亟待建立健全。
6.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也最有用的一门语言,学习者往往都期待能学成“第二语言”的效果——听说读写样样精通。
如今国人对孩子掌握英语的期待,从幼儿就已经开始,总是希望孩子生下来就“浸泡”在英语环境中,以抓住英语学习的“关键期”。
然而,在中国很难存在真正的“第二语言”环境,如果不能保住孩子能够持续地与说英语的人接触,那么“英语”终究不过是“外语”而已。
各校的英语教育都很注重牢固地打基础,花很多时间力求使英语成为学生的一种“素质”。
然而由于缺乏师资力量、语言环境,导致比起其他科目,学习英语的效率要低很多。
日本孩子到小学高年级才开始学英语,到了大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利用英文材料上得心应手。
日本科学家用英语在世界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按比例也超过中国。
A.学习英语越早越好,否则会错过“关键期”。
B.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软肋是没有英语环境。
C.把英语视作一项“素质”,国人投入太多且划不来。
D.日本孩子因为有“第二语言”环境,所以英语学得更好。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一)(12分)欢①进至陕,泰②使开府仪同三司达奚武等拒之。
行台郎中封子绘言于欢曰:“混壹东西,正在今日。
昔魏太祖平汉中,不乘胜取巴、蜀,失在迟疑,后悔无及。
愿大王不以为疑。
”欢深然之,集诸将议进止,咸以为“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可远追。
”陈元康曰:“两雄交争,岁月已久。
今幸而大捷,天授我也,时不可失,当乘胜追之。
”欢曰:“若遇伏兵,孤何以济?”元康曰:“王前沙苑失利,彼尚无伏;今奔败若此,何能远谋!若舍而不追,必成后患。
”欢不从,使刘丰生将数千骑追泰,遂东归。
泰召王思政于玉壁,将使镇虎牢,未至而泰败,乃使守恒农。
思政入城,令开门解衣而卧,慰勉将士,示不足畏。
后数日,刘丰生至城下,惮之,不敢进,引军还。
思政乃修城郭,起楼橹,营农田,积刍粟,由是恒农始有守御之备。
【注】①欢:高欢,东魏丞相。
②泰:宇文泰,西魏丞相。
7.下列句中的“以”与“孤何以济”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以激怒其众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以中有足乐者8.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封子绘认为这次是同意东西两魏的大好时机,应该乘胜追击宇文泰。
B.高欢因为害怕有伏兵,始终不打算追击宇文泰,最后只派了几千人去追。
C.宇文泰原来是想让王思政把守虎牢关,后不得已只能让他防守恒农。
D.王思政用“空城计”成功吓退了追击而来的刘丰生,最终守住了恒农。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①咸以为咸:②彼尚无伏彼:③将数千骑追泰将:④起楼橹起: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乘胜取巴、蜀,失在迟疑,后悔无及。
译:(2)今奔败若此,何能远谋!译:(二)(4分)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分)(1)诗歌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答:(2)第三句中的“横”字有什么表达效果?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三)(4分)碘盐是否会导致甲状腺癌①通过流行病统计调查,有学者认为,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使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二者之间可能有一定关系。
因为,随着人体在足量碘或高碘状态下持续食用加碘食盐补充碘的摄入量,1999年以后,确实有一些问题出现了,生活在高碘地区的人口约为3098万,国内一些沿海地区省市辽宁、浙江、福建、上海等地甲状腺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被认为与补碘过量有关;我国高碘地区的河北省黄骅歧口乡,甲状腺癌患病率显著高于国家的平均患病率。
②国外也有类似报道,澳大利亚自1963年实行全民加碘食盐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由每年的3.07/10万上升为7.8/10万,研究者认为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增加与碘摄入量增加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美国科学家在高碘地区夏威夷和爱尔兰,对甲状腺癌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定量测定海产品碘的摄入量发现,过多的碘摄入对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的妇女是危险因素之一。
国内外报道一致认为,无论高碘地区还是适碘地区,女性,特别是处在生育期的年轻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且远远高于男性。
③甲状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多数肿瘤都呈上升态势。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仪器、技术的广泛使用,如甲状腺闪烁显象,超声和细针活体组织检查大大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检出率。
另外,甲状腺癌的发病机理迄今并不清楚,发病因素较多,与遗传、自身免疫、吸烟饮酒、精神状况、社会心理等因素均有关。
因此,单纯从碘盐一个因素研究对甲状腺肿瘤发病的影响是不够的,也要考虑到环境污染等因素对甲状腺肿瘤发病的影响。
12.第②自然段划线句除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13.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答:(四)(5分)①。
②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
精美洁白的雪花,它的凝结中心或许就是一粒灰尘。
疯狂施虐的台风,其中心竟然是一孔无风无雨,晴朗安宁的“风眼”。
③高尚的科学若溯求本源,其萌发中心也多为蒙昧异类。
医学源于“巫术”;化学起于“炼丹”;天文学源于“占星术”;地理学源于“风水”;数学起于“数术”;概率论源发于“赌博”。
就连科学的许多根本问题也都源自于宗教的原始追问,如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宇宙起源、智能起源。
④大气中的水汽之所以能凝成雨滴,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
倘若天空绝对干净,哪怕大气中的水汽再多也绝不会下雨。
可见,天空里若缺了这些“脏东西”,陆地上就没有雨,没有河流,没有植物,没有动物,当然更不可能有我们人类。
一句话,没有灰尘我们就不能活!⑤有时能成为“中心”的还非得异类。
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谁的中心。
异类的介入打破了这种无差异的均衡,“中心”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想当年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那位武不如诸将,文不如军师的“异类”人物——宋公明,凭着“急公好义”的道德威望成了山寨的最高首领。
14.结合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空白处补出一句话,能概括全文观点,不超过15个字。
(2分)答:15.②③④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具体作用?(3分)答:(五)(14分)活在自己的春天里傅玉善①帘外春雨潺潺,迷茫春雨翻开了春的日历。
山,还是那样寂寞,还是没有朗润起来。
春天就如我此刻的思绪,纷乱纷乱,一会儿理清了,一会儿又零乱了。
那条条的溪水啊,在杂乱的山间绕呀绕呀,总在杂乱的思维里难以自拔,再平静的心也有一点点不平静了。
在春天的泥土里发芽的不仅仅...是种子,我的心情也在寂寞泥土里打着冷颤,冬天的被窝,再也盖不住舒展的姿态……②每年春天,人们都带着希翼去山那边,坐上春天的列车,走出大山,走出故乡的视线。
出走的春天,故乡的门一直从敞开着,无论冬夏,一直等着那个春天出走的人归来----所有的故事都在这堵门外发生了,故事在故乡之外,故事却又走不出故乡的世界。
③冬天就这样的结束了,平淡得连一点儿高潮都没有,留下的是空白。
幸好是空白,否则把去年的忧伤带过来那样让人多么压抑,多么让人感到窒息。
春天正如故乡那扇在春天里敞开的门,门外是你无限的憧憬,无论走多远,门里是你永远的归途,门里就是自己世界的全部。
不走出这扇敞开的门似乎对不起春天,不走回这扇敞开的门似乎更对不起春天。
门外是春天的开始,门里带回的是世界的全部。
走出这扇门只是我的理想,走不出这扇门的是我的精神。
我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春天,因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是酷暑严寒我从来没有走出春天——自己的春天。
我就应该活在自己的春天里。
④梦可以回到过去,但现实永远残酷,所以人们对过去耿耿于怀;未来无法穿越,无人知道是祸是福,所以人们对未来孜孜不倦。
不管前面是风景还是泥泞,春天来了就好!就算所有的幸运都躲开了我,春天不会抛弃我。
月圆之夜,我在春天的屋檐回忆一些浪漫的记忆!就算是我卖弄一下自己的荣耀,也不会红脸,因为我无愧于感情,无愧于春天……⑤曾经在纷纷扬扬的雪中感叹岁月的暗淡;曾经追崇梅花傲雪的铁骨中信心百倍;曾经沉沦在旧年的团圆中借一杯“梦之蓝”巅巅狂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