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孩子们》课件2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优秀PPT课件
快乐读书吧
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我们从出生起,就踏上了成长 之旅。很多作家的作品讲述了成长 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 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他们的生活, 有欢笑和喜悦,也有磨难和痛苦。 这些或甜或苦的经历,教他们一步 步向前,勇敢地面对未来。
作品梗概
《童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 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 生活经历,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 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 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 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 )的色彩。
小说生动故事情节会给我们 留下较深的印象,这些情节让我 们记住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
作品梗概
《小兵张嘎》是一部脍炙人 口的革命战争题材的儿童文学佳 作,讲述的是一个出生在冀中平 原的十三岁少年英勇抗日的故事。 作品中流淌着激昂的革命英雄主 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旋律。
作者简介
徐光耀,1925年生,中国 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 1945年起,先后发表、出版的 作品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 中篇小说《小兵张嘎》,短篇 小说《周玉章》等。
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后,随母亲投 奔外祖父。外祖父粗野、自私,经常毒打孩子们, 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除了脾气暴躁的外祖 父,这个家庭里还有两个为争夺财产整日争吵、 打架的舅舅。阿廖沙经常惊惧不安,还好有慈祥 善良的外祖母安慰他、保护他。
“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 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 的地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 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是 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 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翻译;多次随队参加战斗,缴获敌人的武器;在养伤 回队途中被捕,在敌人的据点里配合游击队拔掉敌人 的炮楼,救出了锺排长。经过多场战斗的磨炼,张嘎 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小侦察员。在阅读小说 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会被字里行间那令人忍俊不禁的 儿童情趣、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和紧张激烈的战斗生 活深深吸引,更重要的是会觉得找到了一个终生难忘 的亲密伙伴——他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张嘎。

给我的孩子们基础课件

给我的孩子们基础课件

阿宝:给凳子穿鞋子 软软:拿爸爸的长锋羊毫。 详写:瞻瞻 略写:阿宝、软软 好处:详略得当,突出了较小的孩子瞻瞻 的可爱。
3.孩子们拥有这么好的童心,大 人们能理解吗?运用文中的事例来 谈谈。
如:破坏阿宝的杰作; 我呵斥孩子聪明的学习我裁纸; 我不准软软弄我的毛笔等等都扼杀 了孩子的天性。
4.那么孩子们眼中的大人又是怎样的呢?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
投我以桃李,报之以 琼瑶,小姐弟之间的绝不 是交易。不给她打扇,姐 姐削好瓜也会分给弟弟, 还很可能是大的一半;没 有瓜吃,弟弟也会这样认 真地用两只手给姐姐打扇, 不会有半分勉强。
《给我的孩子们》是《子恺画集》的代序。 文中记叙的内容正是画集的内容。主要题旨有三:
①是赞美孩子,主要赞美孩子们天真纯洁的本性 和他们活泼的创造力。这是文章最主要的思想。 ②是对病态的现实社会不满,这是和上述思想紧 密相联系的。 ③孩子天真纯洁的本性在现实中将会失掉,使作 者感到悲哀。
孩子们眼中的大人是没有
生气的动物,因为他们会终
日闷闷地坐在窗下做事。
5.结合文章创作背景谈一下丰子恺 眼中的大人是怎样的?
• 丰子恺眼中的大人是没有出肺肝相示 的,以自己为例说明人与人之间没有 了“彻底的真实和纯洁”,作者特别 写到自己为了谋生而到上海上课,这 些都看作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 “无聊”的事,而孩子们的生活才是 真的生活。
瞻瞻的车----脚踏车
这是丰子恺最广为流传的 一张画,主人公是他的长 子丰华瞻。幼年的瞻瞻就 表现出这样的想象力,无 怪长大成为著名的教授。 当成名后的丰华瞻到国外 的大学演讲时,礼堂上就 悬挂着这张图片。
花生米不满足 花生米的分配低于 自己的期望值,便皱着 眉眼表示抗议。儿童就 有这样赤裸裸的真率, 哭与笑,满足与不满足 就是这样的简单,毫不 矫作,难怪丰子恺一生 都对儿童的世界羡慕不 已。

高中语文《给我的孩子们》教案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语文《给我的孩子们》教案北师大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给我的孩子们》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冰心的写作风格和文章主题。

(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节和主题,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期望,培养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青春,努力成长。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给我的孩子们》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

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节和主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冰心的写作风格。

2. 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给我的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合作探讨。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给我的孩子们》的主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期望。

(2)解析课文中的形象和情节,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

4. 案例分析:(1)选取课文中的典型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强调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作业布置:(2)选取其他文学作品,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分析方法进行鉴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回顾课文《给我的孩子们》的主要内容,加深对作者冰心写作风格的理解。

2.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精美课件(共65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精美课件(共65张PPT)

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 务教育法》,判断下列关 于我 国义务教育的说法是
否正确。说法正确的在括 号里画 “√”,说法不正确 的在括号里画“×”,并 尝试说一说理由。
二、专门法律来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近年来,我国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 些事件在拷问社会道德的同时,也暴露出未成年人权利保护 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A.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B. 义务教育法
C. 未成年人保护法
D. 收养法
3.1993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 )为国际家庭日。
A. 5 月 14 日
B. 5 月 15 日
C. 5 月 16 日
四、简答题
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有哪些?
一、填空题
1. 18 周岁
不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们受 特殊保护
我们是 未成年人
专门法律 来保护
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
我国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未 成年人、不同国家的法定成 年年龄不同
制定专门法律、保护未成年 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注重家庭对未成年人的管教和 保护
一、填空题
1. 在我国,未满 _________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 周岁以上的公 民为成年人。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______的,未 满成年年龄的就属于未成年人。 2. 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 的法律。 3.______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 要场所。 4.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 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责任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PPT课件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PPT课件
第23页/共25页
第24页/共2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5页/共25页
“结尾”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
正文写完后,再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 勉励的话,如:“祝你学习进 步!”“身体健康!”等等。
“署名”是署上写信人自己的名
字。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 行的地方。在自己的名字前可加上“同 学”、“朋友”等字样。
“日期”用以注明写信的时间,写
在署名之后或下一行。有时还可以加上 自己的所在地点。
第10页/共25页
(一)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 在信中,可以把我们所在的学校情况作一介绍,把自
己所在的班级及自己学习情况作一介绍,以便对方了 解你,增强双方的亲近感。如在信中写道:“我是甘 肃省金昌市实验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生,我们学校是 甘肃省实验学校,在当地享有一定的名声。我们的校 园很美,如果你能到我们学校做客,相信你一定会被 我们美丽的校园所吸引。我所在的五(1)班在学校的 教学楼,走进教室,你一定会有一种走进家的感 觉……”这样的介绍让读者感到亲切、坦诚,会留下很 深的印象。 (二)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邀请远方小朋友来家乡 玩。
2.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我
最介喜绍欢自和己小伙伴们一起玩战斗游戏
了 3.你知道吗?我喜欢看书,无论是 漫画书,还是古典名著
第9页/共25页
介绍自己时,选择其中的一到二 点进行具体的描述
(一)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 (二)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邀请远方小朋友来家乡玩 (三)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四)介绍自己的个性爱好 (五)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六)写写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趣的、开心的、 烦恼的等。
记得写今回晚信就哦先!写到这儿吧,我还要预习课文呢!要
祝你
学习进步!

《论教养》课件(共24张PPT)

《论教养》课件(共24张PPT)

向“风度”,二者有什么内在联系?
风度优雅是有教养的具体表现,也可以
说是有教养的最高境界;风度优雅必须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5.分析作者在文章中围绕“论教养” 阐述了什么观点?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和“无教养”
的现象,探究了真正“有教养”和
“优雅风度”的本质。作者认为“教源自2现.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 “么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
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3语.文作•选者修\中是国如小说何欣赏批•(配驳人教这版一)◆ 错误观点 的?①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
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明的表现和“有教养”的要求会更高,希望我
们从作者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学会做一个“有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板书设计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1.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 养成得之于自身。
论 2.分析问题:真正教养的 教 表现。 养
3.解决问题: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连续提出三个问题,引起读者对“养成优雅风 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的思考。
5.从16段可以看出,“优雅”和“教养”是 怎“有样教的养关”才系能?养成“优雅风度”。 6.第17段中作者为什么列举这么多生活 突中出的“一不切良优现雅象风?度的基础”是“切记不要互相
妨碍”,便于读者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
7.阅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 总用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
从内心深金品处质尊•高重追求别人我,们让对你人更放们心的! 谦让和礼返让回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大伞和小伞》课件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大伞和小伞》课件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大伞和小伞》课件一、内容综述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是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课程《大伞和小伞》。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讲述大伞和小伞的故事,帮助孩子们学习语言,并培养他们对大小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将会利用一些直观且有趣的方式来讲述这个充满童趣的故事。

二、课件内容概述欢迎来到《大伞和小伞》的课件世界,小班的宝贝们,你们准备好探索这个充满色彩和想象力的故事了吗?我们的课件封面是一把大大的彩色雨伞,背景是蓝天白云和彩虹。

点击封面会听到温馨的声音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大伞和小伞之间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哦!”课件将大伞和小伞作为主角,创造出一个温馨而有趣的场景。

内容主要讲述大伞和小伞在雨天相遇,共同帮助小动物们避雨的故事。

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让孩子们理解大伞和小伞的特点和重要性。

课件中设计了许多互动环节,如点击不同的角色,会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的动作。

还有找不同、拼图等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除了故事本身,课件还会引导孩子们了解伞的构造、功能和种类。

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解说,让孩子们轻松掌握相关知识。

课件的结尾,会再次强调大伞和小伞的重要性,以及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主题。

同时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也要像大伞和小伞一样,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1. 故事引入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分享一个关于大伞和小伞的有趣故事。

你们知道吗?在这个故事里,有大大的伞和小小的伞,它们将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爱与友情的世界。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太阳露出了微笑的脸庞,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这时小兔白白兴高采烈地出门玩耍,突然天空飘来一片乌云,看起来要下雨了。

白白急忙跑到路边的蘑菇下避雨,不一会儿雨真的下了起来,嘀嗒嘀嗒地落在地上,汇成了一条条小溪。

白白心想:“要是有一把伞就好了。

”就在这时一只大松鼠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把大大的伞。

他看见白白在蘑菇下避雨,便大声喊道:“白白,你需要伞吗?我这儿有大伞可以借给你。

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课件音频(课件)

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课件音频(课件)
憬(jǐng) 龌(wò)龊(chuò)
惊骇(hài) 惭(cán )愧 a
精品
新知讲解
理解词语
憧憬:向往。 龌龊:不干净,脏。 考妣 (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D
A
刬袜:只穿着袜子着地,刬 ,只,光着a。
鞠躬尽瘁: 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端相:正视,仔细看。
放怀:纵情,尽情。
精品
新知讲解
归纳段落大意。
新知讲解
课文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01
写出版这本《子恺画集》的目的;
D
A
02
再次表达对孩子的世界的憧a憬及对成人世界
的悲哀,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使文章结构更
严谨,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精品
新知讲解
为什么文章开头、结尾都写到“这是
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D
A
“伤感”是全文的基调,作者想把自己的内心话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D
(1——7),写孩子们率真自然的性格。
A
a
(8——11),抒发自己失去了童真的 悲哀。
精品
新知讲解
概括段落大意
疑难探究

为一些小小的失意(如花生米翻落、小猫不吃糕、打 D
破小泥人)大哭。

做脚踏车、火车、汽车。
A

要上月亮上去。
a

疑心剃头的爸爸是和尚。

疑心爸爸腋下的长毛是黄鼠狼。
话憧憬
孩子们的世界是怎样的? 为什么让作者憧憬?
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 真率、自然、热情, 自动的创造创作生活,
A 创造力比大人强盛,
出肺肝相示的人 彻底、真实而纯洁
a
率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生米不满足 花生米的分配低于自 己的期望值,便皱着眉眼 表示抗议。儿童就有这样 赤裸裸的真率,哭与笑, 满足与不满足就是这样的 简单,毫不矫作,难怪丰 子恺一生都对儿童的世界 羡慕不已。
要!
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还要跟上一个坚定的惊叹 号。那样明亮有趣的月亮, 没有理由不拿在手中把玩把 玩,至于上天捉月是坐火箭 还是架梯子,这却不在他们 思考的范围里。
写作背景
《给我的孩子们》是丰子恺先生为《子恺 画集》写的序,作于1926年圣诞节,寄托了 对儿童的爱和对儿童率真天性给予高度的肯 定,表现出对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悲哀。 这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名作,所包含的主题意 义重大。
掌握下列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1、憧憬 (chōng jǐng):向往(理想、美好 的境界)。
划分文章段落,理清作者思路。
从全文来看,以孩子为核心内容, 贯穿着孩子与成人间的问题,以对孩子 的感情为线索,编织结构框架。 第一部分(1-7):写孩子们率真自 然的性格。 第二部分(8-11):为孩子们终会 失去童真而悲哀。
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 括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感情并说明理由; 此段中两个“憧憬”如何理解?
1、课文写了哪些事来表现儿童的童真、 童趣?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瞻瞻: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小猫不肯吃糕 了,都要哭的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抱泥人,喂泥 人。模仿爸爸用小刀裁开线装书。 阿宝:给凳子穿鞋子。 软软:摆弄爸爸的羊毫笔。等等。
直率、自然、热情、富有想像力。
2、孩子们拥有这么好的童心,大 人们能理解吗?运用文中的事例来谈谈. 6-9段归纳爸爸妈妈抹煞孩子童心的几 件事,可以看出大人不能理解孩子的童心, 如:妈妈破坏阿宝的杰作;我呵斥孩子聪 明的学习我裁纸;我不准软软弄我的毛笔 等等都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3、对大人们的行为反思中表达了作者 什么态度?文中哪些语言可以反映出来? 父亲是一位具有反思意识,又特别富有爱 心的人,同时也对成年人丧失童心童趣真心真 性情而痛心,为人的不得已的成长感到无奈。 “愧死”,“摧残”,“不安心得很”, “野蛮”,“最不安心”
4、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的生活与孩 子的生活的?
在作者的眼中,孩子们的表现是“出肝相 示”的,而在成人的世界里,有的只是俗务, 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彻底的真实与纯洁”。 作者特别写到自己为了谋生而到上海上课, 这些都看作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无聊” 的事,而孩子们的生活才是真的生活。
5、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么?
是因为想到了孩子们的未来。一想到“你 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想 到“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 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 更想到自己也曾有阿宝这样无拘无束的童年, 有过纯真的快乐,眼看着孩子们会和自己一样 被俗务缠身,失去自我,不禁悲从中来。看见 自己心爱的孩子还不能体会幸福,而幸福时光 就要结束,这种伤感是难以克服的。
许多的饭店 开着,他们 为什么不去 吃?
小 妹 妹 的 大 疑 问
给我的孩子们
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哪些事表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表 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2、孩子们拥有这么好的童心,大人们能理解 吗?运用文中的事例来谈谈. 3、对大人们的行为反思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态 度?文中哪些语言可以反映出来? 4、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的生活与孩子的生活 的?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么? 5、赏析课文中的精美语句。
当堂训练: 1、你有自己的童趣小故事吗?父母是 怎样对待你的童趣的?把它拿出来与同 学交流。 2、你能选择其中的一则,学一学丰子 恺,用简单的漫画描画出来吗?
丰 子 恺 漫 画 作 品 欣 赏
瞻瞻的车----脚踏车
这是丰子恺最广为流传的一 张画,主人公是他的长子丰 华瞻。幼年的瞻瞻就表现出 这样的想象力,无怪长大成 为著名的教授。当成名后的 丰华瞻到国外的大学演讲时, 礼堂上就悬挂着这张图片。
“憧憬”、“悲哀” 因为作者在文中写的是孩子们的童真、童趣, 表达的就是对儿童率真、自然的天性的向往和赞扬, 写大人们对孩子的种种干涉,表现的就是对人生不 可避免的逐步丧失率真、自然的天性的极大的悲哀。
两个“憧憬”指的是向往,用在这里写 出了作者对孩子身上体现出的可贵品质的向 往和害怕它们丢失的悲伤。
2、龌龊 (wò chuò):不干净,脏。 3、刬袜 (chǎn wà):只穿着袜子着地。 刬,只,光着。 4、端相:正视,细看。
5、放怀:纵情,尽情。 6、真率:真诚而坦率。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写了些什么?表现了 什么?作者要抒发的是怎样的心 情?
主要写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几件事, 表现了孩子们率真自然的性格,抒发了 自己失去童真的悲哀。
给我的孩子们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文中生字词。 3、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 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作者简介
丰子恺 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 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1925开始文学 创作并发表漫画。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 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 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抗战爆发后,在任教的同 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 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 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 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 《子恺画集》。
星期日是母亲的烦恼日
母亲是矛盾的。星期日 里,孩子们肆无忌惮地打、 闹、叫、嚷,她便觉得心烦, 便要阻止;但是,若她的孩 子们不这样健康活泼地打、 闹、叫、嚷,她仍要觉得心 烦,并且担心。于是,她半 真半假地喝骂,心甘情愿地 替他们收拾残局。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
投我以桃李,报之以 琼瑶,小姐弟之间的绝不 是交易。不给她打扇,姐 姐削好瓜也会分给弟弟, 还很可能是大的一半;没 有瓜吃,弟弟也会这样认 真地用两只手给姐姐打扇, 不会有半分勉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