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共点力平衡(1)
【K12学习】共点力平衡学案

共点力平衡学案§X3.7【教学目标】.知道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理解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能灵活的利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及推论解答平衡问题..进一步熟悉受力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技能.【重点难点】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概念和平衡的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课前预习】一、基本问题什么是共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知道了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那么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又是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到两个或多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物体,其受力各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三角形法则整体法与隔离法正交分解法【例题分析】如图右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T和球对墙壁压力F的大小分别是A.G,G/2B.2G,Gc.D.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和的物体在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已知和的动摩擦因数为µ¬¬1,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未知,求和之间,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A.µ¬¬1g,0B.µ¬¬1g,Fc.0,µ¬¬1gD.0,F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A.F1B.F2c.F3D.F4【巩固练习】如图所示,物体A重GA=40N,物体B重GB=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

相互补充。
板书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 现,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 本廿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 目标,掌握共点力平衡的解 决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科思 维。
情感
拓展
教师展示宇宙以及自然 界的广义的平衡图片和 相关知识,介绍第62届 奥斯卡最佳短片"平衡
II
O
学生观看,发表
内心感受。
拓展学生对宇宙平衡的了 解,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 然平衡以及保持人的内心 平衡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 所学内容与自身生活、周囤 世界、终身发展的关系与价 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程
作业
布置
1.ppt作业题。
2.观看第62届奥斯卡最
佳短片"平衡"。
课后完成作业,
观看影片。
课后作业是针对本节难点 的练习题,可以有效的反馈 学习效果。观看短片可以帮 助学生思考在得与失、爼和 利面前如何维持内心的平 衡。
教师进行纠错、点评 、总结归纳。引导启发 学生进行思维的递进及
拓展。预计学生在问题7中对静摩擦力大小和 方向可变性解决有困 难,以及问题8中推力F的动态分析有困难,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先眾 露问题,然后引导和指 导,并全班点评。
敎
学
课堂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 结解决平衡问题的一般 思路,用思维导图的方 式板书。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兰州新区舟曲中学王海生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能列出平衡方程。3.初步能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生活实例中构建物理模型,并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初步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意识。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和 展示,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信息交流、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物体的平衡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一导学案

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一)【知识要点梳理】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的问题一般都是求物体所受到的外力。
运用正交分解法求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选取研究对象。
2.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
3.对研究对象所受的力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对各力按坐标轴进行正交分解。
4.建立平衡方程。
若各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直接用F合=0的代数式列方程;若几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可用F x合=0与F y合=0联立列出方程组。
5.对方程求解。
必要时需对解进行讨论。
正交分解法是一种经常用到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还经常用到:正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法、合成与分解法、极限分析法等。
【典型例题剖析】【例1】沿光滑的墙壁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在A点(如图4-2-1),足球的质量为m,网兜的质量不计,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α,求悬绳对球的拉力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
【分析与解答】解法Ⅰ:合成法取足球(包括网兜)研究(如图4-2-2)力平衡条件可知,F1和F2的合力F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F1=Ftanα=mgtanαF2=F/cosα=mg/cosα解法Ⅱ:一般分解法图4-2-1 BF1F2图4-2-2 F2取足球(包括网兜)研究,受到重力G ,墙壁支持力F 1, 悬绳的拉力F 2,如图4-2-3所示,将重力G 分解为F 1′ 和F 2′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F 1与F 1′ 的合力必为 零,F 2与F 2′ 的合力也必为零,所以:F 1=F 1′ =mgtan α F 2= F 2′ =mg/cos α 解法Ⅲ:正交分解法取足球(包括网兜)研究,受力分析如图4-2-4示。
取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方向为y 轴,将F 2分别 沿x 轴和y 轴方向进行分解。
由平衡条件可知,在 x 轴和y 轴方向上的合力F x 合 和F y 合应分别等于零,即F 1-F 2sin α=0…………………………①F 2cos α-G=0…………………② 由②得:F 2=mg/cos α,代入①中得F 1=F 2sin α=mgtan α【总结与提高】本题用了不同的方法求解,目的在于启发读者在解题过程中,按自己的认知水平,灵活选择解题方法。
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导学案1

学习内容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课时数 1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2)掌握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3)能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处理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的物理现象,认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2)能从简单的二力平衡设计实验,得出三力的平衡,总结推理得出共点力的平衡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从简单的问题出发,善于思考,从中发现规律性的知识的能力,认识生活中的平衡也是一种美.重点: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难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一、组织教学(一)师(生): 抽查上堂课知识、复习与本堂相关知识。
(二)、师:展示学习目标、提出学习要求二、协作学习(一)、自主学习,完成填空1.平衡状态: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或做运动的状态。
2.平衡状态与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为零。
(填:“一定”或“不一定”)3. 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即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F合=(二)、新课教学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1平衡状态: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讨论交流1:“保持静止”与“V=0”的区别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1、静止在粗糙平面上的物体()2、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的物体()3、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木块()4.“神舟”七号的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后减速下降()讨论交流2:p94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2.1 回顾二力平衡条件2.2实验探究: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共点力的平衡条件(P94)实验结论: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 、方向 ,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即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推广:多个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在n 个共点力同时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力在任何一个方向上的合力均为零。
学案2.5共点力的平衡

使用时间:年月编辑人:刘瑞琴【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考纲要求】共点力的平衡Ⅱ类要求【学习内容】1.共点力:2.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思考: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单摆运动的最高点时是平衡状态吗?(2)平衡条件:(3)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①当一个物体受n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可看作是任意一个力和其余(n-1)个力的合力应满足平衡条件,即任意一个力和其余(n-1)个力的合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撤去这个力,余下的(n-1)个的合力失去平衡力。
物体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获得加速度。
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任意方向的合外力均为零。
③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除三力一线外),这三力必构成三角形。
3.求解共点力平衡的问题常用法:(1)分解法: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则其两个分力和其它力在所分解的方向上满足平衡条件。
(2)合成法: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通过合成的方法将它们简化成两个力,这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3)正交分解法:将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正交的两组,每一组的力都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在建立坐标系时,要考虑尽量减少力的分解。
(4)图解法:物体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而平衡时,将这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得到一个闭合三角形;反过来,若这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一个闭合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必为零.(5)相似三角形法:物体受到三个力而平衡状态,若已知条件中涉及三角形的边长,则利用力的三角形和边的三角形相似,用相似比求解5.三种特殊的平衡问题(1)动态平衡问题: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的变化(包括曲线),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a近似为0,故可认为始终处于平衡状态.(2)临界问题: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文字.(3)极值问题: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达标检测】13. 5.宇航员乘坐的载人舱在将要着陆之前,由于空气阻力作用有一段匀速下落过程.若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载人舱的质量为m ,则此过程载人舱的速度为 。
学案 共点力的平衡

学案 共点力的平衡[学习目标]1. 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以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知识梳理]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 状态或 状态.2.平衡条件: 。
. 正交分解后:⎩⎪⎨⎪⎧F x 合=0F y 合=0 3.平衡条件的四个推论(1)二力作用平衡时,二力 、 .(2)三力作用平衡时,任意两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 .(3)多力作用平衡时,任意一个力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 、 .(4)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上分力之和 .[课堂探究]一、平衡问题计算。
例1 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为20 N ,绳AO 与天花板间的夹角为45°,绳BO 水平,求绳AO 、BO 所受的拉力的大小.例2 轻弹簧AB 长35cm ,A 端固定在重50N 的物体上,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手执B 端,使弹簧与斜面平行,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变为40cm ;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变为50cm ,试求:(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取10 N/kg.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小结:四、力的动态问题分析例4如图5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当墙与薄板之间的夹角θ缓慢地增大到90°的过程中()A.小球对薄板的压力增大B.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图5 C.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对薄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的重力针对训练:细绳AO、BO悬挂一重物,BO水平,O为半圆形支架的圆心,悬点A和B在支架上.悬点A固定不动,将悬点B从图8所示位置逐渐移到C点的过程中,试分析OA绳和OB绳中的拉力变化情况.例5.如下图所示,当人向右跨了一步后,人与重物重新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针对训练:如图7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壁之间放一光滑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墙的压力减小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图7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D.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课后练习]1.(摩擦力的计算)如图6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A.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图6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可能等于F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且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且表面光滑。
35共点力的平衡导学案(2)人教版高中物理(1)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3.5 共点力的平衡1、会用正交分解的方法进行力的分解的方法。
2、共点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一、(1)共点力: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有些情况下这些力共同作用在________,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交于________,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
(63页)(2)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_____ ___或状态,我们就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87页)(3)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用式子表示为或者F x=0 (水平方向合力为零)F y=0 (竖直方向合力为零)(4)物体“保持静止”这种平衡状态的条件是。
(5)二力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共点力作用下,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力一定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当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而(物体处于)平衡时,这三个力之间的关系是: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然与第三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物体受到多个共点力作用而(物体处于)平衡时,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它力的合力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力的正交分解法1.概念:将力沿着两个选定的相互垂直的坐标轴进行分解,再在这两个坐标轴上求合力的方法,叫力的正交分解法。
2.优点:正交分解法是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其优点有以下两点:(1)可借助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对力进行描述。
(2)分解时只需熟知三角函数关系,几何关系简单,容易求解。
3.适用情况:常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合成。
4.坐标轴的选取:建立坐标轴时,一般选共点力作用线的交点作为坐标轴的原点,并尽可能使较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这样可以减少需要分解的力的数目,简化运算过程。
共点力平衡_学案(修改版)

共点力平衡 专题学案平衡状态: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处于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共点力平衡条件:合力为零扩展: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且处于平衡状态,则____________2、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力,且处于平衡状态,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物体受到四个或者四个以上的力,且处于平衡状态,则使用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三力平衡及正交分解 例题部分:1、已知光滑小球的质量为G ,半径为R ,用长度也为R 的绳子悬挂在竖直墙上,求绳子的拉力和墙对球的支持力。
2、如图,两个斜面上的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 和B 的重力为G ,两个斜面的倾角为θ,A 的挡板竖直,B 的挡板垂直于斜面,不计一切摩擦,求:A 和B 受到的两个弹力是多大?3、(1)如果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已知物体重力G ,斜面倾角θ,求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2)如果给物体一个初速度,物体能够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倾角为θ,求斜面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4、在力F 作用下静止水平面上的物体,已知物体重力为G ,外力大小为F ,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5、如图,质量为m =5.0 kg 的物体P 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0,现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大小为20 N 的恒力F 拉物体,5秒后,F 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5N ,若物体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物体P 在0-10秒内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g 取10 m /s 2)A作业:1、下列各组的三个点力,可能平衡的有[ ] A .3N ,4N ,8N B .3N ,5N ,7N C .1N ,2N ,4N D .7N ,6N ,13N2、.如图,在水平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
若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0≠F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专题3、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考要求]
1、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
2、解够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
[学习内容]
一、矢量和标量
1、物理量有两种:一种是矢量(既有______又有______方向的量),如______等,一种是标量(只有______的量),如:________等。
2、矢量的合成按照____________法则,标量运算用________。
3、用一直线上矢量的运算法则:先规定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和分力
____________________为几个力的合力,________________为这个力的分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的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的分解应严格按照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不能随意地进行力的分解
B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都是一种运算手段,一道题既可以用力的合成解答,也可以用力的分解进行解答
C 、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互为逆运算,能用力的合成求解的题一定不能用力的分解进行求解 3、两个力F 1、F 2的合力大小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三个力的合力大小范围如何求解,如大小为4N 、7N 、9N 的三个力的合力范围________。
例1、三个力的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B.合力可以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
C.合力之方向可以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
D.两个力的夹角越大,它们的合力也越大 想一想:
若两分力F 1、F 2夹角为α(α≠π),且α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 C.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 D.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不变
4、力的分解:同一个力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但通常是根据力的____________进行分解才有意义。
例2、将下图中所标的力矢量按效果分解,并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1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水平恒定的推力F 物体所受的合力。
2、图解法
例4、重G 的物体系在OA 、OB 两根等长的轻绳上,轻绳的A 端和B 端挂在半圆形的支架上(如图),若固定A 端的位置将OB 绳的B 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 的过程中( ) A.OB 绳上的张力先减小后增大 B.OB 绳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⑵ ⑴ ⑶
2 C.OA 绳上的张力先减小后增大 D.OA 绳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四、力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的规律
1、当已知合力F 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方向与F 夹α角时,另一个分力F 2的最小条件是:两个分力垂直,最小的F 2=Fsin α。
2、当已知合力F 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力F 2最小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 2与合力F 垂直,最小的F 2=F 1sin α。
3、当已知合力F 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 2最小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 1与合力F 同方向,最小的F 2=|F —F 1|。
例5、将一个20N 的力进行分解,其中一个分力的方向与这个力成30°角,试讨论: (1)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不会小于多少?
(2)若另一个分力大小是20N ,则已知方向的分力的大小是多少? 想一想:
两人沿河岸拉一船使船沿河中央行驶,大人的拉力F 1=400N ,方向与河岸成30°,如图所示,为了保持行驶方向不变,求小孩施加最小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应用创新]
图为工人利用斜面顶升物体的示意图。
A 是倾角为θ的斜面,放在水平面上。
C 是下端带滑轮的轻质硬支承杆,B 是固定的导轨,只允许支承杆C 沿竖直方向运动。
P 是被顶升的重物,重力为G 。
当在斜面的右侧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 时,重物P 就可以被升高。
不计一切摩擦阻力。
(1)试求重物P 从静止开始被升高时,水平推力F 至少必须多大? (2)根据(1)的结果说明重物P 的重力G 一定时,利用斜面升起重物省力的条件。
专题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高考要求]
1、掌握共点力的概念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并以熟练运用。
2、学会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
[学习内容]
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称共点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_______或_______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______的状态。
3、平衡条件:
∑F =0或x
∑F
=0,
y
∑F
=0
[问题磁场]
1、⑴—⑶小题是关于质点(或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论述或判断,请选择正确答案 ⑴质点处于平衡状态时……………………………………………………………( ) A 、一定没有速度 B 、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一定没有加速度 D 、一定保持静止 ⑵以下四种情况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 ) A 、竖直上抛物体达到最高点时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C 、单摆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 D 、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
⑶图中五幅图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s 、速度v 、加速度a 、动能E k 、动量p 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能够反映这个问题的图象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t t
t
t
t ①
②
③
④
⑤
3
C 、①②⑤
D 、①②④⑤
二、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
1、对于两力平衡问题用二力平衡条件
2、对于三力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常:①力的合成、分解法 ②矢量三角形法 【例1】如图所示,用三根细绳将质量为m 的物体挂起,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OB 沿水平方向,绳AO 、BO 对O 点的拉力分别多大?(分别用三种上述三种方法解答)
想一想: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球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挡板OA 与斜面间的倾角β,如何求AO 所受到的球的压力。
③相似三角形法 【例2】如图,重为G 的小球用L=1m 的细绳挂在A
点,并靠在半径R=1.3m 的光滑大球面上,A 点在球心的
正上方离球心距离为2m ,小球半径不计。
则绳子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小球对大球压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
想一想:如图所示,已知物重G 处于静止状态,试求轻杆P 点受到的作用力大小。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三个不平行外力的作用而平衡,线必须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必为共点力。
例3、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A 、B 圆环上,中间用长为2R 质量不计的细棒相连,静止时如图,若圆心O 与A 球连线与竖直方面成30°求,求:⑴环对A 、B 两球作用力之比;⑵A 、B 两球质量之比。
想一想: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 、4m 的质点A 、B 之间用轻杆固结,并通过长L 的轻绳挂在光滑的定滑轮上,平衡时OA 、OB 段绳长各为多少?
⑤正交分解法 【例4】如图所示,OA 为一遵从胡克定律的橡皮条,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对上能下的O 点,另一端与静止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A 相连,当绳处在竖直位置时,滑块A 对地面有压力作用,B 为紧挨绳的一光滑水平小钉,它刻天花板的距离OB 等于弹性椽皮条的自然长度,现用一水平力F 作用于A ,使之向右做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不超过橡皮条的弹性限度),作用于A 的磨擦力应: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四、用整体法和隔离进行受力分析 【例5】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所示,今对小球a 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对小球b 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样大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A B C D
例2想一想图
例4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