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酒理化指标

合集下载

DB511500T10-2010.宜宾酒(浓香型白酒)

DB511500T10-2010.宜宾酒(浓香型白酒)

X61备案号:B510000(备)-001-2010 DB511500 四川省宜宾市地方标准DB 511500/T/10—2010前言宜宾酒(浓香型白酒)是在宜宾市区域范围的特殊气候及地理条件下,以川南地区出产的糯高粱、小麦、大米、糯米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采用传统固态法发酵酿制为成,具有浓香酒风格和特点的白酒。

宜宾酒(浓香型白酒)在酒类产品中拥有特殊地位,为加强对这一产品的保护和管理特制定本地方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GB 17924—1999《地理标志产品通用要求》、GB/T 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宜宾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公室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宜宾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宜宾市科学技术局、宜宾市酒类协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凤翔、简晓平、任小刚、彭礼群、王鸿、陈琳、兰国宾。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0年06月1日。

宜宾酒(浓香型白酒)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宜宾酒(浓香型白酒)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列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宜宾酒(浓香型白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351 小麦GB 1353 玉米GB 1354 大米GB 2757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T 5009.48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231 高粱GB 10344 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T 10345 白酒分析方法GB/T 10346 白酒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GB/T 15109 白酒工业术语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2009年第123号令《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GB/T 1510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白酒的标准

白酒的标准

白酒的标准发布:四川川沱酒业有限公司来源:添加时间:2008-10-29 16:29:31 浏览次数:55 次白酒的标准??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2、浓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3、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4、白酒检验规则第一节?GB2757-81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蒸馏酒是指以含糖或淀粉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得的白酒。

??? 配制酒是指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配制而成。

1、感官指标透明无色液体(配制酒可有色),无沉淀杂质,无异嗅臭异味。

2、理化指标? 注:以上系指60度蒸馏酒的标准,高于或低于60度者,按60度折算。

?第二节 GB10781.1-89 浓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浓香型白酒产品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

本标准不适用于40度以下的低度浓香型白酒。

2、引用标准GB10345 白酒试验方法GB2757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3、感官要求4、理化指标注:(1)酒精度允许公差为±1.0%(V/V)。

(2)酒精度40.0-49.0度,固形物可为0.50g/L。

(3)优级、一级、二级酒均不得加入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

5、卫生指标按GB2757 执行?第三节? GB11859.1-89 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40度以下的浓香型白酒产品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

本标准不适用于40度以下的低度浓香型白酒。

2、引用标准GB2757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5009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10344 饮料酒标签标准 GB10345 白酒试验方法 GB10346 白酒检验规则 3、感官要求白酒的标准发布:四川川沱酒业有限公司 来源: 添加时间:2008-10-29 16:29:31 浏览次数: 56 次4、理化指标注:酒精度允许公差为±1.0%(V/V)。

《桂花酒》团体标准

《桂花酒》团体标准

《桂花酒》团体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桂花酒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桂花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蒸馏、调配等工艺制成的桂花酒。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5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酒类产品标准三、术语和定义1. 桂花酒:以桂花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蒸馏、调配等工艺制成的酒类产品。

2. 桂花:由木樨科植物木樨(Olea europaea)的干燥花蕾或花朵组成。

四、分类桂花酒按照加工工艺和酒精度数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 高度桂花酒:酒精度数在60度到这个区间内。

2. 中度桂花酒:酒精度数在40度到这个区间内。

3. 低度桂花酒:酒精度数在20度到这个区间内。

五、要求1. 原料要求:桂花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使用任何添加剂。

2. 感官要求:桂花酒应具有独特的桂花香味,色泽金黄或淡黄,口感醇厚,无异味。

3.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理化指标项目指标酒精度数(°)/总糖(g/L)≤这个数值总酸(g/L)≥这个数值挥发酸(g/L)≤这个数值游离二氧化硫(mg/L)≤这个数值总二氧化硫(mg/L)≤这个数值甲醇(mg/100mL)≤这个数值氰化物(mg/L)≤这个数值铅(mg/L)≤这个数值4. 安全要求:桂花酒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不得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5.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细菌总数(CFU/mL)≤这个数值大肠菌群(MPN/100mL)≤这个数值致病菌(不得检出)。

九粮馥郁芝麻香型白酒(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九粮馥郁芝麻香型白酒(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九粮馥郁芝麻香型白酒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九粮馥郁芝麻香型白酒的原料和辅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糯米、小米、豌豆、荞麦、沙米九种粮食、纯净水为原料,经制曲、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过滤、灌装而制成的九粮馥郁芝麻香型白酒。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351 小麦GB 1353 玉米GB 1354 大米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27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配制酒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48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231 高粱GB 8951 白酒厂卫生规范GB/T 10345 白酒试验方法GB/T 10458 荞麦GB/T 10460 豌豆GB/T 10462 绿豆GB/T 11766 小米GB 20824 芝麻香型白酒GB/T 24694 玻璃容器白酒瓶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3.1.2 小麦:应符合GB 1351的规定。

3.1.3 大米、糯米:应符合GB 1354的规定。

3.1.4 高粱:应符合GB/T 8231的要求。

3.1.5 豌豆:应符合GB/T 10460的规定。

十二香型白酒国标及介绍

十二香型白酒国标及介绍

中国十二种香型白酒工艺特点及香味特征中国白酒是以富含淀粉质的粮谷类为原料,用大曲、小曲、麸曲及酒母等作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固态(个别酒种为半固态或液态)发酵,经蒸馏、贮存和勾调而成的含酒精的饮料。

中国白酒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到目前为止,已形成十二种香型白酒。

一、中国十二种香型白酒及其相互关系关系图如下:从图型看出:1、酱、浓、清、米香型是基本香型,它们独立的存在于各种白酒香型之中。

2、其它八种香型是在这四种基本香型基础上,以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香型,在工艺的揉和下,形成了自身的独特工艺,衍生出来的香型。

①浓酱结合衍生兼香型(酱中带浓,浓中带酱)②浓清结合衍生凤型③浓清酱结合衍生特型或馥郁香型④以酱香为基础衍生芝麻香型⑤以米香为基础衍生豉香型⑥以浓酱米为基础衍生药香型⑦以清香为基础衍生老白干香型二、中国十二种香型白酒工艺特点及香味特征不同的香型白酒体现着不同的风格特征(或称典型性),而这些风格的形成源于酿酒各自采用的原料、曲种、发酵容器、生产工艺、贮存、勾调技术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从而形成了中国白酒的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现就各香型分别介绍如下:浓香型国标:GB/T10781.1-2006定义: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

按酒精度分:高度酒:41%vol~68%vol低度酒:25%vol~40%vol高度酒感官要求高度酒理化指标要求低度酒感官要求低度酒理化指标1、原料:单粮:高粱多粮: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2、糖化发酵剂:中偏高温大曲[大曲]3、发酵设备及其型式:泥窖、固态发酵[泥窖]4、发酵时间:45—90天5、工艺特点:[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6、评语[主要感官特征]:无色(微黄)透明、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尾味净爽。

[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7、香味特征:已酸乙酯为主,辅以适量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

九粮香型白酒(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九粮香型白酒(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九粮香型白酒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九粮香型白酒的原料和辅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高粱、小麦、沙米、大米、糯米、黄米、黑米、绿豆、豌豆九种粮食、纯净水为原料,经制曲、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过滤、灌装而制成的九粮香型白酒。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351 小麦GB 1354 大米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27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配制酒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48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231 高粱GB 8951 白酒厂卫生规范GB/T 10345 白酒试验方法GB/T 10460 豌豆GB/T 10462 绿豆GB 10781.1 浓香型白酒GB/T 11766 小米GB/T 13356 黍米GB 17324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T 24694 玻璃容器白酒瓶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3.1.1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13.1.2 小麦:应符合GB 1351的规定。

3.1.3 大米、黑米、糯米:应符合GB 1354的规定。

3.1.4 豌豆:应符合GB/T 10460的规定。

3.1.5 绿豆:应符合GB/T 10462的规定。

白酒的标准

白酒的标准

白酒的标准发布:四川川沱酒业有限公司来源:添加时间:2008-10-29 16:29:31 浏览次数: 55 次白酒的标准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2、浓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3、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4、白酒检验规则第一节GB2757-81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蒸馏酒是指以含糖或淀粉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得的白酒。

配制酒是指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配制而成。

1、感官指标透明无色液体(配制酒可有色),无沉淀杂质,无异嗅臭异味。

2、理化指标注:以上系指60度蒸馏酒的标准,高于或低于60度者,按60度折算。

第二节 GB10781.1-89 浓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浓香型白酒产品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

本标准不适用于40度以下的低度浓香型白酒。

2、引用标准GB10345 白酒试验方法GB2757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3、感官要求4、理化指标注:(1)酒精度允许公差为±1.0%(V/V)。

(2)酒精度40.0-49.0度,固形物可为0.50g/L。

(3)优级、一级、二级酒均不得加入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

5、卫生指标按GB2757 执行第三节 GB11859.1-89 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40度以下的浓香型白酒产品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

本标准不适用于40度以下的低度浓香型白酒。

2、引用标准GB2757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5009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10344 饮料酒标签标准GB10345 白酒试验方法GB10346 白酒检验规则3、感官要求白酒的标准发布:四川川沱酒业有限公司来源:添加时间:2008-10-29 16:29:31 浏览次数: 56 次4、理化指标注:酒精度允许公差为±1.0%(V/V)。

实验报告(成品白酒总酸,总酯,总醛的测定)

实验报告(成品白酒总酸,总酯,总醛的测定)

生产实习报告(化学分析)班级应用化学132班姓名林可学号201306015206 指导老师申屠超/蒋益花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2015年7月9日成品白酒的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白酒中总酸、总酯、总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练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滴定。

3.熟练掌握碱式滴定管的操作,掌握中和法的滴定,熟悉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方法。

二.实验原理(总酸)白酒中的总酸包括甲酸、乙酸、丁酸等脂肪和乳酸等。

酸类是构成脂类的成分之一,它不仅是酒的呈味物质,而且酸对产品的质量关系甚大,酸量过大会使酒发酸、发涩,用化学分析法测得的白酒为白酒中的总酸,常以乙酸计,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标定的氢氧化钠进行直接中和滴定,其反应式为RCOOH + NaOH ──RCOONa + H2O总酸的计算公式为:总酸= [C NaOH·V NaOH·MCH3COOH/50000] ×100(总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白酒中的游离酸,再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使酯皂化,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标准的硫酸溶液进行返滴定,依据反应所消耗的标准硫酸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总酯含量。

第一次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是中和样品中的游离酸:RCOOH + NaOH →RCOONa + H2O第二次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是与样品中的酯起皂化反应:RCOOR′+ NaOH →RCOO Na + R′OH加入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是中和皂化反应完全后剩余的碱:H2SO4 + 2 NaOH →Na2SO4 +2H2O总酯的计算公式为:总酯(g/100ml)=[(C NaOH×25.00-CHClVHCl) ×M乙酸乙酯/50000] ×100(总醛)白酒中的醛类包括甲醛、乙醛、糖醛等。

醛类毒性较大,但适量的醛类对酒的香味起到一定作用。

甲醛、乙醛沸点比乙醇低,故去掉酒头能出去大部分醛类。

用化学分析法测得的为白酒中的总醛,常以乙醛计,反应式如下:CH3CHO+NaHSO3=CH3CH(OH)(SO3Na)剩余的NaHSO3与已知过量的I2作用,其反应式为:NaHSO3 + I2 +H2O == NaHSO4 + 2HI用Na2S2O3滴定剩余的碘,便可以测出白酒中的总醛量:2Na2S2O3 +I2 == Na2S4O6+2NaI最后从空白试验值与酒样值之差求得醛含量:总醛(g/100ml)=1/2×CNa2S2O3(V Na2S2O3酒样-V Na2S2O3空白)·M乙醛×100/50000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碱式滴定管、电子分析天平、三角瓶、玻璃棒、量筒、试剂瓶(500mL、1000ml)、称量瓶、移液管、烧杯、滴管、妍钵、冷凝管试剂:固体NaOH(AR)、邻苯二甲酸氢钾(AR)、酚酞指示剂、白酒、无水硫代硫酸钠、浓盐酸、碳酸钠、重铬酸钾、碘化钾、浓硫酸、亚硫酸氢钠、0.1mol\L Na2S2O3溶液、1:1HCL、固体KI、碘标准溶液(0.05mol·L-1)、淀粉溶液(0.5%)、NaHSO3(0.05mol·L-1)、锥形瓶、碘量瓶四、实验步骤总酸1、0.1 mol·l的NaOH溶液的配制:用干燥的小烧杯称取2g氢氧化钠,置于烧杯中,溶于水并稀释至500ml,配制成溶液,贮于具橡皮塞的细口瓶中,充分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