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电站仿真培训系统
2024年供电调度仿真培训系统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复杂化,供电调度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调度人员的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发一套供电调度仿真培训系统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套专为2024年设计的供电调度仿真培训系统,旨在为电力行业提供高效、专业的培训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述该供电调度仿真培训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构建了一个高度仿真的电力调度环境。
系统以实际电力系统为蓝本,包括发电机组、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络等各个环节,能够模拟各种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
调度人员通过该系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系统特点1.高度仿真:系统基于实际电力系统数据和模型,提供高度仿真的调度环境,包括电网结构、设备参数、运行方式等。
2.多种培训模式:系统提供模拟训练、应急演练、竞赛等多种培训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
3.故障模拟:能够模拟多种电力系统故障,如短路、断线、设备故障等,提高调度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数据分析:系统内置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对调度人员的操作进行评估,提供操作效率、正确率等指标,帮助调度人员改进操作技能。
5.交互式学习:系统提供交互式学习功能,调度人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6.实时反馈:系统能够实时反馈调度人员的操作结果,帮助调度人员及时调整策略。
三、系统功能1.电网监控:调度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
2.调度操作:系统支持调度人员进行各种调度操作,如线路开关、变压器分接头调整等。
3.故障诊断:当系统模拟电网故障时,调度人员需要迅速诊断故障原因并采取正确措施。
4.负荷预测:系统提供负荷预测功能,调度人员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合理安排发电计划。
5.安全评估:系统能够对调度操作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操作不会引起电网不稳定。
6.培训评估:系统能够对调度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后续培训提供依据。
四、系统应用1.新员工培训:新入职的调度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快速熟悉电力调度流程和操作规范。
水电站仿真培训系统

华胜FS系列水电站仿真培训系统一、华胜FS系列水电站仿真培训的意义水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真实水电站的生产过程,并提供真实的培训环境(水电站中央控制室)的现代化数字仿真培训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对学员进行:水电站正常工况运行操作过程培训;水电站异常工况运行操作过程培训;水电站紧急事故工况处理操作培训;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培训;水电站生产过程运行知识与专业理论培训。
学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并熟悉水电站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
多年来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利用仿真培训手段对电力生产过程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仿真培训,可使被培训人员在几乎与实际工作环境一致的条件下,接受实际运行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各种训练,特别是进行异常运行和事故处理技能及快速应变能力的训练,从而迅速提高被培训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力和技术素质,其直接效果就是保证电厂及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从而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大批大中型水电站将相继建成投产,从而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运行技术人员。
同时,由于我国电力工业结构中水电比重较大和水电站运行的特点,使得水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对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对水电站运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实现这一要求,迫切需要采用现代化培训手段,对水电站运行技术人员进行更全面更有效的培训。
二、华胜FS系列水电站仿真内容一)、水轮机系统1.最低水头和最高水头之间任一水头均能仿真;2.引水系统:引水管道、闸门、液压启闭机控系统;3.水轮机:混流式水轮机或其它类型水轮机;4.调速系统:调速器机调控制系统、调速器电调控制系统、压油装置系统、分段关闭、漏油泵控制系统、过速限制器及接力器;5.水导轴承冷却系统:轴承瓦温、、水压、油温、油位、冷却油盆中油混水监控部分;6. 顶盖排水系统: 顶盖排水控制系统;二)、发电机系统1. 制动系统:2号发电机制动混合制动、机械制动控制系统; 4号发电机制动方式为混合制动、电制动、机械制动控制系统;2. 推力、上导轴承冷却系统:轴承瓦温、、水压、油温、油位、冷却油盆中油混水监控部分;3.顶转子操作系统:手动操作顶转子操作系统;三)、励磁系统发电机励磁系统励采用自并激励磁方式,包含励磁变、可控硅整流装置、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发电机转子灭磁装置、起励设备等部分组成,四)、主变压器主变系统包括主变压器本体、主变压器冷却系统、主变冷却系统控制系统、主变中性点等设备。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简介

1、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简介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变电站主要设备及其运行工况目的:学习对变电站运行状况的监视和控制,✧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巡视,✧电气倒闸操作和运行方式调整,✧事故过程的处理及恢复供电。
2、仿真对象集控站:集中监控多个无人值班站。
一般按地理位置、电压等级划分,几个或十几个站设置1个集控站。
控制模式:地调集控站1 。
集控站M变电站1 ~ 变电站N1 变电站M1 ~ 变电站Mn仿真的集控站规模:1个220kV站,1个110kV站,集控中心站设在220kV站内仿真的集控站接线和正常供电方式见“集控潮流图”(清河变电站也是集控中心所在地,注意了解管辖了几个站,站之间、与集控中心管辖范围外的联接情况,运行方式)3、仿真站的全站平面布置图(1)220kV仿真站的平面布置图(2)110kV仿真站的平面布置图(清河变电站?室内、室外的场地,每个地点摆放的设备)4、220kV仿真站设备介绍4.1 室外220kV和110kV一次设备一次设备:参数作用结构重点:看图(实物)-> 设备种类、作用-> 部件名称、作用作用型号参数(查规程)4.1.1 主变(参数作用结构)1号变压器型号为SFPSZ9-180000/220,额定电压为220±8×1.25%/121/38.5/10.5k kV4.1.2 220kV母线:铝管硬导体母线接地刀闸4.1.3 2511和2512母线侧隔离开关:单柱垂直伸臂式2511隔离开关与25117接地刀闸组合成1个设备,设备型号为GW16-220DW。
2512隔离开关上没有接地刀闸,设备型号为GW16-220W。
4.1.3 251断路器HPL245B1,L表示灭弧介质用SF6,254表示额定电压是254kV。
4.1.4 251电流互感器,L表示是电流互感器,220表示是额定电压220kV。
内部充油。
LB7-220GYW2操作机构: 弹簧4.1.5 2516出线侧隔离开关:双柱水平伸臂式GW4/A-252DW4.1.6 阻波器电感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串联在高压线路始端用于高频保护和高频载波通讯,阻止高频信号进入变电站(阻抗约大于1000欧),不影响工频电力的传输(一般小于0.04欧)。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许 少伦 , 3 孟凡青 , 姜建艮 电力 系统变电站仿真 系统的研 究与设 计 田.中国电力教育 , 0 ,s l 2 9 (2 0 【】李梅 兰 变电站仿真 实训设 计思路和 运行 效果 【.中国 4 7 ]
电力教 育,09 ( 3 . 20 ,2 )
当教员为1 个或多个学员机进行故障设置后 ,相应
孵
曝
要 素 性质 及 其 相 互 关 系 的 基 础 上 ,建 立 能描 述 系 统 结
构或行 为过程的、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 的
仿 真 模 型 , 据 此 进 行 试 验 或 定 量 分 析 , 以获 得 正 确 决 策 所 需 的各种 信 息 。
和巡视 中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和虚拟现 实技术 ,将 各种
学 习兴趣 。 ( ) 员机 a教 ( 学 员机 b)
图 3 变电站仿真 系统操作 菜单
学 员 进 入 系 统 后 ,可 以进 入 图3 ( )所 示 菜 单 各 b 个 子 项 进 行 相 应 的操 作 。模 拟 操 作 室 中 学 员 可 以先 在 系 统 一 次 接 线 图上 完 成模 拟 操 作任 务 , 由系 统 根 据 操 作 产 生 操 作 票 , 并进 行 打 印 输 出 。 学 员 利 用 已开 好 的 操 作 票 在 系 统 一 次 接 线 图上 取 得相 应 开 关 、 闸 刀 的 钥 匙 后 ,进 入 相 应 的开 关 室和 控制 室 ,通 过 计 算机 鼠标 对 变 电站 一 次 和 二 次 设备 进 行仿 真 操 作 。 通 过操 作 记 录 每 个 学 员 可 以查 询 自己 的操 作 记 录 ,对 照操 作 票 检 查 自己是否 正 确 、完 整 的完 成操 作任 务 。 变 电站 仿 真 培 训 系 统 采 用 三 维 虚 拟 现 实技 术 , 在 液 晶 显 示 器 上 进 行 监 控 系 统 、控 制 屏 、保 护屏 和 操 作 屏 等 的 各 项 操 作 。在 液 晶显 示器 上 进 行 就 地 操 作 、 设 备 检 查 和 巡 视 ,并 采 用 三 维 虚 拟 技 术 模 拟 变 电站 现场 的运 行 环境 和操 作 对象 。 在 变 电 站 仿 真 软 件 中 ,对 变 电站 的二 次设 备 仿真
变电站仿真模拟培训系统技术报告

变电站仿真模拟培训系统技术报告一、概述众所周知,大型变电站所承载的都是超高压电,这些超高压电经过变电站输送到周边各个地区。
如果变电站出现了问题,将对周边地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变电站工作人员的操作将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所以就需要他们都能非常正确的执行每次操作,不能犯任何可能导致变电站出现问题的错误。
要做到这样,则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与培养。
早期的培训大都是经过理论讲解和现场实习,通过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来完成的,这种培训方式因是在实际运行的系统上进行操作,不仅培训成本高、培训时间长,而且有些故障只能在实际发生时才能得到实际操作的机会,致使一部分知识只有感性认识,得不到实际操作的锻炼。
随着系统规模的加大、复杂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造价日益昂贵,训练时因操作不当引起的破坏而带来的损失大大增加,因此,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可靠性事关重大。
为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培训仿真系统,模拟实际系统的工作状况和运行环境,以避免运用实际系统时可能带来的危险性及高昂的代价。
500KV变电站仿真模拟培训系统集仿真技术、3D图形图象技术、数据库等技术于一体,依据变电所电力设备实物、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进行设计,如主控室、继保室、控制屏、保护屏及设备连接状况,可在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以及监控画面上进行相应操作,采用鼠标和键盘相结合的操作方式,简单、直观、易学。
由于是在3D的虚拟环境中操作,操作人员能很快熟悉要操作的实际设备,提高了培训效率,缩短了培训周期。
结合仿真系统中3D角色的动作,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人员实际操作的能力,避免产生误操作以及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从而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二、设计思路由于该系统是一套完整的3D仿真系统,所以第一步工作是要把整个变电站场景模拟出来。
这一步可以分成2部分,一部分,是做出一个完整的变电站模型,这部分工作主要靠美工来做;另一部分,是选取并使用合适的工具把美工做的模型表现出来,这部分工作则需要程序员来做。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设计(正文)

(首行缩进2字符)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朝多功能,数字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由于其功能强大,结构复杂,难以学习和快速掌握。
研发一种基于实时仿真技术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系统,模拟真正变电站各种运行工况,对大中专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和变电站运行人员进行实验培训。
本文首先综述了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和基本功能,研究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仿真的两种传统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方案,分析了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结构和原理。
该方案将数字仿真的一、二次系统设备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放置于同一个仿真系统中,有机连接,灵活配置,营造了逼真的运行环境;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由一、二次仿真信号源系统(包括一、二次信号生成系统及电力网信号模拟软件系统)和真实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微机保护、测控系统及Centra2000 监控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TQWX-II 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设备产生一、二次信号,可以输出一定幅值范围内任意大小和相位角的电流电压二次信号;研究Centra2000监控软件在数字物理仿真中的应用,功能和通讯协议。
取消了复杂庞大的一次实验设备,由组态软件灵活方便直观地组建任意结构的变电站一次系统设备,输入实际的设备参数,并配置了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软件,可以任意设置故障点和故障类型;最后,进行了线路保护实验、主变压器差动及高低压侧后备保护测控装置测试实验和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测试实验。
数字物理仿真培训系统变电站环境模拟逼真,人机界面友好,组态灵活,培训人员动手操作性强,功能强大,成本较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系统;仿真;监控系统The size of a modern power grid, increasing capacity and coverage, and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t present, China's electricity supply network in the major cities to the main 10KV distribution lines, accounting for the number of users throughout the supply more than 90%. 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 10KV distribution network of relay protection and automation level of the lower, in the long-neglected state.This will cause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affecting the normal life of residents of electricity. In order to adapt to market economy, to strengthe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10KV line of research of relay protection has become imperativ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10KV distribution line relay protection, power system will be safe, reliabl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a very good help.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on microprocessor-based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for the relay protection 10KV distribution lines, and the device should be implanted with a very stro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arameters of the distribution lines to protect the device's hardware and software parameters of the minor setting changes,you can debug the application,greatly improving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of the automation level of relay protection, and low cost, efficient, flexible and easy. This paper described a hardware system is provided by the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microprocessor-based protection control module and a number of external commands and the switch input and output modules, communications modules. The software algorithm is designed mainly to protect the use of Fourier algorithm constitutes the basic algorithm.Key words:distribution line PC protection hardware Software目录(自动生成,目录不要出现摘要)摘要 (II)Abstract (III)第 1 章绪论 (1)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其发展 (1)1.2 变电站自动化仿真培训装置研究现状 (2)1.3 本文研究课题的背景、概述和意义 (2)1.4 本文所作的工作 (3)第 2 章培训系统构成原理与功能 (5)2.1 仿真培训系统基本结构 (5)2.1.1 一次主接线图 (5)2.1.2 一次设备 (5)2.1.3 二次设备 (6)2.2 数字物理仿真系统组成 (7)2.2.2 一、二次仿真信号源系统组成、功能及工作过程 (8)2.2.3 真实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组成、功能及工作过程 (11)2.3 仿真培训系统的功能 (13)2.3.1 仿真正常情况下的运行行为 (13)2.3.2 仿真异常情况下的运行行为 (13)2.3.3 保护测控装置RS-485 通讯中断仿真功能的实现 (15)第 1 章绪论(1绪论,所有章节按这个格式写。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使用方法((一体化))

四、变电站仿真系统使用方法 主要组成:教员台, 主要组成:教员台,学员台
教员台:系统运行的平台,教师可以进行倒闸操作, 教员台:系统运行的平台,教师可以进行倒闸操作,设置 故障,删除故障,查看记录等等。 故障,删除故障,查看记录等等。 学员机:学员查看变电站信号,进行抄表,倒闸操作, 学员机:学员查看变电站信号,进行抄表,倒闸操作,判 断事故等。 断事故等。
删除所有故障
主菜单中的查看可以查看故障信息, 主菜单中的查看可以查看故障信息,操作 信息等。 信息等。
方便使用的快捷键: 方便使用的快捷键: I = O= 放大图形 缩小图形
F1=
学员台( 学员台(GRAPH)的使用方法: )的使用方法:
运行程序
连接服务器(教员台) 连接服务器(教员台)
•可以通过右上部的菜单来选择 可以通过右上部的菜单来选择 监控): 控制屏 (监控): 变电站控制屏或 计算机监控 索引: 索引:变电站保护屏索引 主接线: 主接线:变电站主接线 多媒体:开关, 多媒体:开关,刀闸就地操作台及进行 设备巡视
变电站/ 变电站/地调仿真系统使用方法介绍
一、变电站/地调仿真系统简介 变电站 地调仿真系统简介
变电站/地调仿真系统是重庆电力公司投资 万元经清华大学 变电站 地调仿真系统是重庆电力公司投资360万元经清华大学 地调仿真系统是重庆电力公司投资 和重庆市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历时近2年开发完成 年开发完成, 和重庆市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历时近 年开发完成,是迄今规模 保护种类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变电站/地调仿真系统 地调仿真系统。 最大 、保护种类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变电站 地调仿真系统。 变电站仿真系统按电压等级分别选取500KV(一个)、 )、220KV 变电站仿真系统按电压等级分别选取 (一个)、 二个)、 )、110KV(三个)和35KV(一个)的典型接线变电站作为 (二个)、 (三个) (一个) 变电站仿真的对象,另外增加了其它12个变电站的主要保护 个变电站的主要保护。 变电站仿真的对象,另外增加了其它 个变电站的主要保护。 变电站仿真系统基本含盖了重庆市大部分变电站的接线形式和 主要保护。 主要保护。 地调仿真系统以重庆长寿供电局的地区调度作为代表, 地调仿真系统以重庆长寿供电局的地区调度作为代表,根据该 地调管辖的实际电网进行仿真。 地调管辖的实际电网进行仿真。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

武汉世纪华胜科技有限公司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
∙产品标准: DL/T 849.4—2004
∙试验标准: DL/T 596-2005
∙产品概要:电力电缆、电机等耐压试验最佳产品!
(一)仿真系统的功能
1.生产过程仿真
本仿真机站在运行人员角度对整个变电站的生产过程全范围全过程的仿真。
过程仿真数学模型以变电站电气原理为基础,参考典型变电站运行资料,采用直流网络拓朴分析算法,精确地描述了220KV变电站动态、静态全工况行为;故障计算采用直流快速算法,机理反映故障时全网络各点电气参数的变化过程;全部控制、信号、测量及保护部分的数学模型及逻辑模型与现场设计一致。
仿真系统通过控制表盘、主控室、设备区等仿真环境,全面完整地反映了变电站运行人员的设备起停、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的全过程和现象;能完成变电站运行的各种正常操作培训,进行变电站多种故障处理的训练。
本仿真机模拟各种故障共500多个,加上复合故障,隐型故障(如故障时保护拒动、开关拒动、直流消失等),故障数量巨大。
2.仿真形式全面
独立开发的图形仿真支撑系统,具有画面生成、动态数据库管理、网络通讯、实时运行等功能。
操作员站、设备区、主控室、保护室在同一台机上,形成独立完整的软仿真环境,运行形式非常灵活。
本仿真机图形共680多幅,控制监测点共达17348个,不仅完整再现变电站的各个设备运行控制及信号、保护功能,还模拟了事件记录、故障录波等设备功能。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电站仿真系统
随着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DCS的大量应用,机组运行人员的操作量显著减小了。
但同时对热控人员在DCS的运行、组态与调试能力的培训方面日益重要起来。
电站仿真除了满足机组运行人员的培训外,还能热工人员的组态培训。
一、功能
该仿真系统除了可以对运行人员和热控人员进行培训外,还具有对系统进行调试与优化的功能。
1.1运行人员培训
由于DCS的应用,机组运行人员的操作减少而导致对机组操作的生疏感,使得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迅速正确处理。
所以,对他们而言,利用仿真机进行定期的仿真培训并非不重要了,而是更加必要了。
因此,新型仿真机首先应该继承传统仿真机的所有有用的功能,包括启停操作、事故处理等,并在此基础上将新的功能增加进来。
也就是说,其对运行人员培训的功能不是减弱了,而是应该增强了。
1.2热控人员培训
与传统仿真系统相比,新型仿真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对热控人员的培训。
该系统应该提供以下功能以满足DCS的运行与组态培训:
1. 真实的DCS仿真模型:DCS仿真模型不再是简单的黑匣子模型,而是应该能够对实际DCS系统进行完全的仿真。
只有这样,才能使热控人员对实际DCS 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培训熟练掌握DCS的运行与组态。
2. 廉价的实现方案:由于实际DCS硬件的价格非常高昂,如果将实际DCS 设备照搬到仿真系统中来,价格是难以承受的。
所以必须采用廉价的软件方案实现真实DCS系统的仿真。
1.3系统调试与优化
既然新型仿真系统包含了真实的DCS系统的仿真,就可以通过这一功能对实际系统的启动、运行进行调试与优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仿真数学模型应为高精度的机理性模型,并能真实
地反映单元机组的全工况运行过程。
1.4与实际机组连接
既然新型仿真系统从对象、DCS和内部结构能够完全实现对真实机组的仿真,也就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与实际机组的连接。
这样,不但可以利用仿真机实现对实际机组的监视,而且可以将通过仿真得到的优化方案下载到实际机组上。
1.5性能计算与故障诊断
由于新型仿真系统从对象到DCS都完全实现了全仿真,并且可以与实际机组连接,利用这些特性能够方便地实现机组的性能计算与故障诊断,从而为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二、硬件构成
新型仿真系统硬件构成如图1所示,实际系统通过网关与两台实际机组相连,组成两机一控的仿真实时仿真系统。
实际机组的数据既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仿真服务器中,仿真服务器中存储的的系统优化也可以传送到实际系统中去。
图1 新型仿真系统硬件构成
2.1仿真服务器
仿真服务器负责整个的仿真系统的控制和调度,其上运行有仿真支撑系统、锅炉、汽机和电器的模型,以及指导教师软件。
2.2虚拟DCS站
虚拟DCS站上运行有软件组成的DCS系统的全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通过网络与对象模型打交道。
2.3工程师站
工程师站用来完成对模型的修改和维护、DCS的组态、运行参数的设定与画面的组态等工作。
2.4就地操作站
就地操作站计算机上运行有模拟实际机组就地操作的就地操作软件,通过
网络与服务器上的模型软件打交道。
2.5DCS操作站
DCS操作站运行有与实际机组的DCS操作画面完全相同的软件,通过网络与服务器上的模型软件和虚拟DCS站上的DCS模型打交道。
2.6大屏幕投影
大屏幕投影可以用来显示任一台计算机上的就地操作或DCS画面,尤其适用于教学讲解和演示。
三、软件构成
3.1对象数学模型
同传统仿真系统一样,单元机组全范围的仿真数学模型是必需的。
而且与传统仿真系统相比,该模型应该具有机理性强、精度高的特点。
为了便于软件的维护,对象模型软件应该具备模块化的结构,并采用图形化建模的方法完成。
3.2DCS仿真软件
为了突出DCS培训的特点,单元机组控制系统的软件必须能够真实地仿真实际的DCS。
要做到这一点,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3.2.1翻译实际DCS系统
通过一定的软件手段,将实际DCS系统的控制方案翻译为可以在仿真计算机中执行的软件,以仿真实际DCS的运行。
这种方案需要与DCS厂家密切配合,有一定的难度。
3.2.2使用专有仿真组态软件
根据机组DCS控制方案,利用专有仿真组态软件实现对实际DCS的仿真。
只要资料齐全,这种方案实现起来难度并不大,但所需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
3.2.3使用厂家实际组态软件
有些厂家的DCS产品具有虚拟DPU功能,用其软件组态出来的DCS仿真软
件可以直接用于仿真系统,且可以保持与实际硬件的完全一致性,并可以完美地实现软硬DCS的双向数据传递,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案。
3.3仿真支撑系统
本系统采用当前在国内外具有先进水平的实时仿真平台,它运行于微机系统Windows 9x/ME/NT/2000/XP平台。
该系统具有界面友好、功能齐全、实时性强和开放度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 采用了为实时系统专门设计的网络数据库,支持多人在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开发和多台计算机的分布式仿真运行。
● 高精度的仿真周期,最小仿真步长可以达到10个毫秒。
● 具有多种数据显示方式,且可以对显示画面进行方便地在线组态。
● 可以对数据库中的任意数据进行在线修改。
● 提供对仿真全过程的支持,且具有完整的指导教师工作站功能。
● 提供了先进的多任务实时调度功能。
● 在Windows NT/2000/XP操作系统中支持在多CP环境下的运行。
● 具有多流程支持功能,可以在一套硬件系统上同时开发或运行不同的仿真系统。
● 提供了方便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为用户基于SE2000的软件开发提供了手段。
3.4图形组态软件
利用图形化自动建模,用户可以方便地将实际物理设备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用图形化的手段描述出来,然后自动生成对应的仿真系统模型。
在此过程中,模型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系统静动态特性的研究都是以可视化的方法完成的,简单而快捷。
目前该系统既可已用于过程工业系统的建模,也可用于控制系统的组态,且二者可以在同一组态画面下完成。
流体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和仿真模型则是在后台自动完成的,完全不需要人工的干预。
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3.4.1图形化自动建模环境
图形建模平台的核心软件部分,使用它可以完成控制系统、过程工业系统、流体网络等的组态工作。
3.4.2模块资源管理器
用于模块资源的管理,用户可以使用它增加、管理自己的模块和算法。
3.4.3模块资源库
包括用于过程工业系统模块的模型算法库、用于流体网络实时仿真的模型算法库和各种主要控制模块的算法库。
3.5就地操作软件
就地操作软件采用通用的图形组态工具完成,可以逼真地完成就地操作的仿真。
3.6DCS操作员站软件
仿真系统将采用与实际机组完全一致的DCS操作员站界面。
四、总结
本文所介绍的仿真系统除了可以满足传统电站仿真系统所具备的各种培训功能,包括对锅炉、汽机及电气人员的正常运行、启停、事故处理等功能外,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 由于采用了与实际一致的DCS仿真系统,可以很好地用于热控人员进行DCS运行与组态培训
2. 由于系统具有高精度的模型、真实的DCS仿真软件和先进的仿真支撑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对机组启动过程的调试,以及系统运行方案的优化。
3. 通过与实际机组联网,可以实现机组的性能计算、故障检测以及DCS 数据的双向传递。
由于微机和运行于微机的支撑平台、以及图形化建模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具有技术先进、投资小、开放性高、维护方便、功能齐全等特点,是未来我国仿真技术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