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年版本) - 副本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年版本) - 副本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版本)目录第1课跳起来《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设计《那不勒斯舞曲》教学设计巴赫《小步舞曲》教案设计《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设计《土风舞》教学设计第2课少年的歌《小小少年》教学设计《牧羊姑娘》教学设计《小小少年》教学设计《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设计第3课水乡《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采菱》教学设计第4课童年的音乐《彼得与狼》教学设计《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红蜻蜓》教学设计第5课风景如画《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教学设计《西风的话》教学设计《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第6课摇篮曲《摇篮曲》教学设计《摇篮曲》教学设计《摇篮曲》教学设计第7课回声《羊肠小道》教学设计《回声》教学设计《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第8课向往《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设计《种太阳》教学设计《小纸船的梦》教学设计第1课跳起来巴赫《小步舞曲》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题的内容。

本课题通过对于莱茵河畔的德国这个国家音乐家巴赫的了解,从而感受巴赫的经典作品《小步舞曲》的旋律,并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这首《小步舞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以级进与跳进交替、连音与顿音相间,十分生动活泼;第二段与第一段没有大多的对比,只是音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

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虽然简单,但由于曲调动听,不少乐队把它编成管弦乐或轻音乐曲演奏,还被填上歌词演唱,成为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初步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

3.通过欣赏和亲身体验感受相同乐曲不同乐器带来的不同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巴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评价任务】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篇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篇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标:1.用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的方法,了解什么是音色。

2.了解人声的分类,通过聆听与对比,听辨出人声的类别。

3.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初步掌握基本的持笛、吹笛方法;能用适中的力度、均衡的气息吹奏短音和连音。

教学内容:1、学习音色的概念,感受乐器的音色。

2、了解人声的分类。

3、欣赏5首歌曲,分别听辩出人声的分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音色(乐器与人声)的概念与竖笛入门。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知识:美好的音色——人声的分类。

2、欣赏歌曲:《牧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老人河》、《夜莺》。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教学:1、自画秋天的色彩:下面请同学们用颜色来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秋天,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行(还可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随意画)。

2、联想乐器的色彩:启发学生把美术表现的秋天色彩,牵引到乐器音色的听辨上,由视觉到听觉加以感受,播放大提琴、双簧管、小号、三角铁等乐器的声音和图片,师小结“什么叫音色?”3、听辨乐器的音色,让学生为形容音色的两个形容词“嘹亮”、“清脆”找到合适的乐器(小号和三角铁)4、人声的美妙:音乐中使用的乐器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而人的歌喉也是一各最为自然的`特殊的乐器,它也有着美妙的音色。

请同学欣赏纯人声演绎的一首无伴奏合唱《牧歌》,真切地感受到人声的美妙与魅力,激发学生对合唱和人声的兴趣,同时又自然过渡到本课音乐知识“人声的分类”的讲解。

5、了解人声的色彩:童声、男声(高中低音)、女声(高中低音)。

为避免枯燥,每讲解一种都配一个演唱片断,使学生真实体验而又记忆深刻。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版本).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版本).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孙祥)第1课跳起来《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目标】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

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

(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

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

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

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

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

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

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

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

①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2/4拍变为6/8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

最新2015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2015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_2014—_2015__学年度第__2__学期学科教学计划科目__音乐___班级___四_授课教师:__xxx___制定时间:2.28___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已经有了三年多的时间,能够了解了一些乐理知识,学会了一些儿歌的唱法,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依旧很浓,了解了一些音乐故事,音乐名人和简单的乐理知识,认识了一些常见乐器同时也学会了音乐欣赏并能够从音乐中得到快乐,增强了对生活热爱和情感。

逐步培养了爱国之心和音乐素养。

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为四年级下册简谱版。

以系列单元编排。

2.由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出版。

“听”“唱”“动”“奏”“认”等音乐实践活动贯穿全书。

3.总共分成八个单元,有口琴、竖笛等乐器的教学内容。

4.有音乐故事、音乐小书夹、旋转舞台、补充歌曲、配乐故事。

5.图文并茂,好学易懂。

6.遵循学生音乐审美发展规律,精选音乐作品和音乐素材,构建梯度渐进的审美体验与文化认知的发展平台,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中获得审美享受与有效发展。

7.教科书选材具有时代感、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时代气息。

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乐理知识。

2.了解一些音乐故事。

3.学会使用口琴与竖笛的演奏技巧。

4.学唱一些经典少儿名曲。

5.学会如何进行音乐欣赏。

6.学编创作音乐曲目7.学会从音乐中寻找快乐等。

提高质量的措施1.听音乐故事。

2.唱少儿歌曲。

3.学会音乐欣赏。

4.观看音乐剧(CCTV15;CCTV3)_2014—_2015__学年度第__2_学期学科教学计划科目__音乐_____班级___四(1)(2)(3)_授课教师:_ __制定时间:2.28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 3.2---3.7 第一单元《舞起来》2 3.2日上课2 3.8---3.14 第一单元《舞起来》 23 3.15---3.21 第二单元《田野在召唤》24 3.22---3.28 第二单元《田野在召唤》25 3.29---4.4 第三单元《四季放歌》 26 4.5---4.11 第三单元《四季放歌》 2 清明节放假7 4.12---4.18 第四单元《甜甜江南》 28 4.19---4.25 第四单元《甜甜江南》 29 4.26---5.2 音乐欣赏1 2 期中考试10 5.3---5.9 音乐欣赏2 2 劳动节放假11 5.10---5.16 第五单元《唱游森林》 212 5.17---5.23 第五单元《唱游森林》 213 5.24---5.30 第六单元《月亮的故事》214 5.31---6.6 第六单元《月亮的故事》215 6.7---6.13 第七单元《奇妙人生》 216 6.14---6.20 第七单元《奇妙人生》 2 端午节放假17 6.21---6.27 第八单元《地球妈妈》 218 6.28---7.4 第八单元《地球妈妈》 2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19 7.5---7.11 音乐欣赏3 2 暑假时间待定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舞起来》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花之圆舞曲》《跳吧!跳吧!》教学目标 1.欣赏“花之圆舞曲”,体验孩子在大自然欢笑的情景。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小纸船的梦》(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小纸船的梦》(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小纸船的梦》(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纸船的梦》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

歌曲以轻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小纸船在海上漂泊的梦想。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洁;第二乐段节奏稍慢,旋律优美。

整首歌曲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小纸船的梦》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童趣。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歌曲情感的把握和表现。

3.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童趣。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主题,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和伴奏音乐。

2.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小纸船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小纸船的梦》,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小纸船梦想的舞蹈或故事。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体会歌曲的童趣。

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元素,如音高、节奏、旋律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介绍。

2. 音乐元素的学习和练习。

教学活动:1.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节奏、旋律等。

2. 通过听力练习,让学生辨别音高、节奏等音乐元素。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分析歌曲的风格、节奏等。

第二章:音阶与和弦教学目标:1. 掌握大、小调音阶的构成和唱名。

2. 了解和弦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教学内容:1. 音阶的构成和唱名。

2. 和弦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教学活动:1. 讲解大、小调音阶的构成和唱名,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 介绍和弦的基本概念,如三和弦、七和弦等,并进行练习。

第三章:节奏与拍子教学目标:1. 掌握各种拍子的特点和节奏感。

2.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演奏不同拍子的节奏。

教学内容:1. 各种拍子的特点和节奏感。

2. 朗读和演奏不同拍子的节奏。

教学活动:1. 讲解各种拍子的特点和节奏感,如2/4拍、3/4拍、4/4拍等。

2. 让学生朗读和演奏不同拍子的节奏,进行实践练习。

第四章:歌曲学习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够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2. 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分析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活动:1. 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并掌握旋律和歌词。

2. 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第五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 学会分析和评价音乐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 音乐评价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1. 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引导学生讨论和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3. 教授音乐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六章:打击乐器演奏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打击乐器,如鼓、铃鼓、木鱼等。

2015年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15年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第一课时《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唱《彩色的中国》教材分析:这首歌的歌词从环保的角度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

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并警醒地告诫祖国儿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学唱这首歌,不仅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一举两得。

教学目标: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教学重难点: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为大家演唱《爱我中华》。

先给老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好吗?谢谢!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刚老师唱的这首歌《爱我中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一下!生:(师引导)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师:嗯,是的,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真切的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那么,类似这种情感的歌曲很多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这就是我们彩色的中国。

)二、新授部分:欣赏视频:(直接播放)师:好,同学们,歌曲已经欣赏完了,那么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歌词描绘的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生:(师引导)……师:嗯,不错,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欢快、旋律优美,好似同学们在边歌边舞,亲切的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那么,这首歌的节拍是什么?它的节拍特点或者说强弱规律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再来感受下这首歌曲。

同学们,可以边听着歌曲边用手打着节拍.(播放音频)师:好!刚才啊,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通过大家刚才对这首歌曲的陶醉和投入,大家齐声告诉老师,这首歌的节拍是几几拍啊?生:3/4拍师:嗯,对的,那么谁能告诉我3/4拍的节拍特点或者说是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呢?生:强弱弱师:嗯,很好!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3/4拍的节奏(打四小节)。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摇篮曲(舒伯特)》(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摇篮曲(舒伯特)》(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摇篮曲(舒伯特)》(教案)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舒伯特)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经典曲目。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抒情,富有感染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歌曲的节奏较为简单,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西方音乐的基本知识,拓宽音乐视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西方音乐的了解较为有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情感的把握,培养音乐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摇篮曲》(舒伯特);2.了解西方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增强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音准、节奏问题;2.对西方音乐的了解和认识;3.情感的把握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2.讲解法:老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西方音乐知识等;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演唱水平;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提高;5.情感引导法:老师引导学生把握歌曲情感,增强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西方音乐知识等;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唱等;3.乐谱:分发给学生,方便学习与练习;4.教室布置:营造舒适、温馨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讲述《摇篮曲》的由来,引导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播放《摇篮曲》(舒伯特)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美感。

同时,老师简要介绍西方音乐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拓宽音乐视野。

3.操练(1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注意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音准问题。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借鉴、提高。

4.巩固(10分钟)老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付湾中心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学期)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所以我将在课堂中结合视听,所向他们推荐与学习好的音乐作品,在音乐视听的基础积累下,结合歌曲的演唱方式来引导学生提高鉴赏、主动创作,从而不断提升此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于能力。

教学目标1、小学音乐教育是普通音乐教育,而不是专业音乐教育。

其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兴趣,逐步发展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

2、四年级是改革实验教材,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为基础不断学习巩固学生的音乐技能与音乐表现能力。

所以四年级我将继续巩固以往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建立更好的的课堂常规、音乐鉴赏与表现的基础才能。

如:在唱歌时,继续巩固气息的控制,发声、咬字、吐字的正确方法、逐步做到音色统一,声音自然、优美、明亮而圆润。

让学生逐渐适应不喊唱、会运用中等音量或轻声发音,能按老师的指挥,有表现力的歌唱。

3、在器乐教学中,通过各种乐器让学生了解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还要让学生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和换气记号。

4、在欣赏中扩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与表现能力、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延伸与扩展。

教材重难点:从四年级教材的总体内容来看,包含了大量的音乐知识,主要有各种音乐标记:各种节奏(包括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切分节奏等组合而成各种节奏)速度、力度标记、演唱形式、曲式结构演奏形式等方面。

其中主要以继续培养他们的歌唱训练,发声方法以及表情训练,获得自然优美的声音。

具体教学措施1、从行为习惯养成开始,养成他们良好的常规与音乐素养,如:通过听音乐进教室,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课堂组织纪律。

2、在唱歌时,巩固呼吸不出声、不耸肩,逐步做到音色统一,获得自然而优美、明亮而圆润的童声。

注意吸气的方法,口形要正确,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发音,能按老师的手势,整齐的歌唱。

3、在教学中,通过各种乐器让学生了解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还要让学生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和换气记号。

4、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

5、多给学生一些视听结合的机会,都给学生提问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有一定知识扩展后逐渐学会举一反三的良好学习方式。

预期教学目标1. 通过歌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2、让学生多唱歌、唱好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3、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总课时:1 彩色的中国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这首歌的歌词从环保的角度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

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并警醒地告诫祖国儿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学唱这首歌,不仅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一举两得。

教学目标: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为大家演唱《爱我中华》。

先给老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好吗?谢谢!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刚老师唱的这首歌《爱我中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一下!生:(师引导)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师:嗯,是的,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真切的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那么,类似这种情感的歌曲很多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这就是我们彩色的中国。

)新授部分:欣赏视频:(直接播放)师:好,同学们,歌曲已经欣赏完了,那么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歌词描绘的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生:(师引导)……师:嗯,不错,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欢快、旋律优美,好似同学们在边歌边舞,亲切的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那么,这首歌的节拍是什么?它的节拍特点或者说强弱规律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再来感受下这首歌曲。

同学们,可以边听着歌曲边用手打着节拍.(播放音频)师:好!刚才啊,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通过大家刚才对这首歌曲的陶醉和投入,大家齐声告诉老师,这首歌的节拍是几几拍啊?生:3/4拍师:嗯,对的,那么谁能告诉我3/4拍的节拍特点或者说是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呢?生:强弱弱师:嗯,很好!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3/4拍的节奏(打四小节)。

很好,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首歌曲。

课堂小结总课时:2 彩色的中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学唱歌曲:学唱高声部歌谱师:首先请同学们端正坐姿,肩颈放松;两眼平视,在演唱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好甜美的微笑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来,同学们,在唱歌之前先给老师一个最最甜美的微笑!生:(微笑)师:嗯,很好,希望大家保持好这种状态。

下面我们先用“la”一句句的来学唱这首歌。

师:(教唱一遍至B段)这首歌曲共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两大段,刚刚我们唱的是这首歌曲的第一部分也就是A段,A段表达我们青少年的好动、好奇。

后面就是第二部分也就是B段,歌曲在这里形成了高潮。

同学们,看一下我们这首歌后面的这部分出现了11:这个记号是什么记号啊?生:重复记号师:嗯,是的,所以说这两句是重复乐句,从而巩固了歌曲的主题,所以我们刚刚唱的时候应该从这句重复一遍到第二段的结束句。

好,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大体熟悉了这首歌的旋律,让我们共同用“la”完整的齐唱第一遍。

生:。

师:好,同学们,刚才大家唱的不错,但是有个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看这里,这是刚才我们唱的第一乐句,这是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第四乐句,这四个乐句当中频繁的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音符,它可以渲染歌曲的感情色彩,大家看它是什么音符?生:休止符师:没错!休止符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使旋律增加了流动感,这种音乐表现作用重点是一个“情”字,达到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那么,1.第一乐句“轻轻打开地图册”的休止符,我们应该把它空出来、放在心里,大家跟着老师用“la”唱一遍(师用“la”教唱两遍,引导学生带有感情演唱)2.然后,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中的休止符,我们要唱出“声断气不断”的效果。

来,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3.“弯弯的是黄河”2、3、空4.用“la”齐唱第二遍2)学唱歌词:师:恩,不错,同学们唱的很好,熟悉旋律过后,让我们看一下这首歌的歌词。

歌词是一首歌的灵魂,它为歌曲注入了浓厚的感情,那么这首歌的歌词也是非常优美的,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轻轻打开地图册”1、2!生:“。

”师:嗯,同学们朗读的很好,当我们轻轻打开地图册,我们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有碧绿的(草原),金黄的(沙漠),还有长长的(长江),弯弯的(黄河)。

嗯,是的,我们的祖国是如此的美丽,就让我们跟着伴奏轻轻的把这优美的歌词填上。

生:(跟琴填唱歌词,师加入二声部演唱)师:恩,同学们唱的非常好,那么刚才这一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有何变化?生:老师唱了,和我们唱的不一样师:恩,是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二声部”,它使歌曲的旋律更加的丰富多彩。

下面让我们一起用“la”来学唱第二声部的旋律。

(唱毕)让我们跟着伴奏轻轻地把第二声部的歌词填上。

恩,很好,下面我们来分声部合唱这首歌,我给大家分一下声部,这边的同学是第一声部,这边的是第二声部,请大家端正好自己的坐姿。

现在我们就是一个专业的合唱队,我们为自己的合唱队起一个响亮而又文雅的名字。

生:。

师:好,我们请我们班的音乐课代表起立,为我们担任主持人来报一下幕生:下面请欣赏由“。

”合唱队为大家带来的合唱《彩色的中国》,掌声欢迎!师:(弹伴奏生唱,帮助第二声部同学演唱,根据情况,换组再来一遍)师:恩,真是唱的太好了,大家再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好吗?!(三)、拓展与延伸分析讲解演唱形式:我们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齐唱、合唱)其实这首歌曲是由齐唱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

那么,刚才老师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独唱)2.常见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欣赏合唱视频《走向复兴》(四)、主题升华1、师:我们把这首《彩色的中国》唱的很美很美,你们希望我们彩色的中国什么颜色可以再多一些,什么颜色可以再少一些呢?生:(分别交流自己的想法)2.师:那么怎样就能使你们喜欢的颜色更多呢?生:(再次交流)师:(小结)大家说的很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相信大家喜欢的颜色会越来越多,彩色的中国会越来越美。

好,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五)、课堂小结总课时:3 《歌唱祖国》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这首歌曲诞生于1950年5月,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奋进的步伐。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也是一首既有进行曲风格又富有抒情性的群众歌曲。

歌曲有主歌和副歌组成,在号角式的引子之后,副歌从弱拍开始,有分解的主和弦音构成的上行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给人以豪迈雄壮的感觉。

主歌包含三段歌词,在雄壮有力的音调中,糅合了真挚深切的赞美之情。

主歌与副歌在节奏、音调、结构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歌曲在主歌副歌交替后,以副歌结束全曲,构成了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雄浑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熟悉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具亮点:三疑三探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要求学生在气息控制下快速有弹性的演唱。

同学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说说感受。

生:我有一种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师:国歌是我们人人必唱的歌曲,今天再来学习一首国歌《歌唱祖国》。

我们先来听一听感受一下。

播放《歌唱祖国》音乐。

设问:1、你听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2、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生:每当我们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的时候唱这首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