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可爱的气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气球》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气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气体”,具体内容为“可爱的气球”。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幼儿将了解气球的制作过程、特性以及与气体相关的简单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球的制作过程,知道气球是由气体充填而成的。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球的制作过程和特性。
难点:气体对气球形状、大小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打气筒、彩带、胶水、剪刀等。
学具:手工纸、彩笔、固体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气球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2. 制作气球(15分钟)a. 教师讲解并示范气球的制作过程。
b.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制作气球。
c.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气球会鼓起来?”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得出答案:气球鼓起来是因为打气筒将气体注入气球内,气体把气球撑大了。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东西是由气体充填而成的?”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b. 教师分发手工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气球。
a.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欣赏。
b.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制作气球的步骤:a. 拿起一个气球。
b. 将气球放在嘴边,用打气筒将气体注入。
c. 捏紧气球口,防止气体泄漏。
d. 气球制作完成,可以用彩带装饰。
2. 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打气筒将气体注入气球内,气体把气球撑大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气球,观察气球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气球的制作过程和特性,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气球优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气球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科学》第四章《空气的力量》,详细内容围绕可爱的气球展开,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气球的制作原理,观察气球的变化,探索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气球的制作过程,知道气球是由空气充满而成的,培养幼儿对空气的感知。
2. 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气球是由空气充满的原理。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打气筒、彩带、胶棒、剪刀、挂图。
学具:每组一套气球、打气筒、彩带、胶棒、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颜色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2)让幼儿观察气球,讨论气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示范吹气球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气球由小变大的过程。
(2)讲解气球是由空气充满的原理。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观察气球的变化。
(2)讨论为什么气球会变大,引导幼儿理解空气的力量。
4. 动手操作(10分钟)(1)让幼儿用彩带、胶棒、剪刀装饰气球。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气球作品。
(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气球作品,分享制作过程。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气球2. 板书内容:(1)气球的制作过程(2)空气的力量(3)气球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气球作品,并与家长分享制作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气球的制作过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在引导幼儿理解空气的力量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如塑料瓶、纸杯等)制作气球。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可爱的气球》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可爱的气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气体》,详细内容为“可爱的气球”。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气球的制作原理,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探索气球的充气与放气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气球的制作原理,知道气球是由气体充成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气球形状变化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球的制作原理,观察、描述气球形状变化。
难点:动手操作气球充气与放气过程,理解气体与气球形状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打气筒、沙包、各种形状的气球模具。
2. 学具:气球、打气筒、沙包、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形状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气球的形状和颜色,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气球的制作原理,通过示范操作,让幼儿了解气球是由气体充成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操作练习,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观察气球形状的变化。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描述气球形状变化,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5.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用沙包模拟气体,将沙包放入气球模具中,观察气球形状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气球》2. 内容:气球制作原理气球形状变化气体特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气球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气球,家长协助完成。
2. 作业题目:描述气球形状变化的过程答案: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气球形状变化的过程,家长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气球在风力作用下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气球的制作材料与形状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相符合,同时与教材章节内容紧密结合。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可爱的气球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可爱的气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可爱的气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气球的外形特点、色彩搭配以及绘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气球的基本形状和颜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气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激发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球的颜色搭配和绘画技巧。
重点:掌握气球的形状、颜色及绘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画纸、彩笔、水粉、调色板、画架等。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气球,引导幼儿关注气球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见过的气球,讨论气球的形状、颜色及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气球的图片,讲解气球的形状、颜色及绘画方法。
(2)教师示范绘制一个气球,边画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观察和示范,独立绘制一个气球。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互动环节(10分钟)(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绘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对每个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气球的颜色和形状。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继续练习绘制气球。
六、板书设计1. 气球形状:圆形、椭圆形、心形、长方形等。
2. 气球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自己喜欢的气球。
2.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形状、颜色进行绘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气球的形状、颜色及绘画方法。
但在互动环节,部分幼儿表现不够积极,教师应加强对这部分幼儿的关注和引导。
2024年中班可爱的气球科学活动教案

2024年中班可爱的气球科学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气球的制作方法和气球的性质。
学习气球的吹气、释放和漂浮等基本操作。
1.2 技能目标学会如何制作简单的气球装饰品。
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材料准备气球、气球棒、胶带、剪刀、彩纸、颜料等。
2.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
适当的光线和温度,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阶段通过展示气球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向学生介绍气球的基本知识和今天的活动内容。
3.2 实践阶段分组进行活动,每组由一名组长带领。
学生按照指导手册或老师的示范,制作气球装饰品。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寻求组长或老师的帮助。
3.3 展示阶段活动结束后,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老师对每个组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四章:活动拓展4.1 气球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气球实验,如气球浮力实验、气球爆炸实验等。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分享和交流。
4.2 气球艺术创作学生利用气球和彩纸等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学生评价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2 老师评价老师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
老师给予鼓励和建议,提出改进的方向。
第六章:安全注意事项6.1 学生安全学生在活动中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得随意离开活动场地。
学生应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避免受伤。
6.2 场地安全活动场地应保持宽敞无障碍,避免拥挤。
活动场地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绊倒学生。
第七章:活动指导手册7.1 制作气球装饰品提供详细的制作步骤和图示,引导学生逐步操作。
提供不同难度的制作项目,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可爱的气球》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可爱的气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空气与我们的生活》,详细内容为“可爱的气球”。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气球的制作原理,认识不同类型的气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气球的充气与放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气球的制作原理,知道气球是由气体充填而成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气球。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为气球充气和放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球的制作原理,不同类型气球的识别。
教学重点:学会为气球充气和放飞,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气球、打气筒、气球充气模具、气球放飞棒。
学具:每组一套气球、打气筒、气球充气模具、气球放飞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解气球的制作原理,让幼儿了解气球是由气体充填而成的。
b.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类。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如何为气球充气,并讲解注意事项。
b. 幼儿分组操作,为气球充气,并在教师指导下放飞。
c.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气球制作原理2. 气球类型3. 气球充气与放飞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气球,并写一篇关于气球的短文。
2. 答案示例:我制作了一个红色的气球,它是由橡胶制成的。
我用打气筒为它充气,气球变得鼓鼓的。
在放飞气球时,我感受到了气球的升力。
我喜欢这个气球,因为它让我知道了气球的制作原理和飞行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掌握了气球的制作原理和充气放飞技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幼儿的安全指导,避免意外发生。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气球》教案

一、活动目标:1. 了解气球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和大小。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气球的外观和变化。
3.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气球若干个。
2. 准备一张白纸、记号笔、胶棒等绘画材料。
3. 准备一个大的塑料袋,用于吹气球。
4. 准备一些问题卡片,用于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气球,引导他们说出气球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 气球探索:分发气球给每个幼儿,让他们触摸和观察气球。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气球的特征。
3. 气球绘画:发给幼儿白纸和绘画材料,邀请他们用记号笔在气球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4. 气球吹胀:邀请幼儿用塑料袋吹气球,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
讨论吹气球时,气球的变化原因。
5. 气球问题卡片:出示问题卡片,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问题,如:“气球为什么会爆炸?”“气球能飘起来吗?”等。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气球制作活动,与幼儿一起制作气球玩具。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气球世界”,展示幼儿制作的气球作品。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气球探索区,提供不同材质的气球供幼儿操作和观察。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观察、描述和操作气球时的表现。
3. 收集幼儿在绘画气球和回答问题时的作品和反馈。
4. 结合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气球的不同特征,以及通过操作体验气球的膨胀变化。
难点: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气球的变化,并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理解气球爆炸的原因。
七、活动步骤:1. 气球观察:让幼儿自由观察气球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2. 气球触摸:让幼儿亲手触摸气球,感受气球的质地和手感。
3. 气球实验:将气球吹起来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可爱的气球》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可爱的气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三单元“空气”章节,详细内容围绕“可爱的气球”展开,探讨气球的制作、特性以及与空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球的制作过程,掌握基本的气球制作方法。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气球的性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孩子们探索气球与空气的关系,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球的制作方法、性质以及与空气的关系。
难点:理解气球与空气的相互作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打气筒、彩带、胶水、剪刀、实验器材等。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孩子们观察教师手中的气球,讨论气球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气球是怎么来的吗?它是怎么变大的呢?”2. 气球制作(10分钟)教师演示气球的制作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孩子们分组进行气球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气球与空气的关系,引导孩子们思考气球为什么会变大、变小。
通过实验,观察气球在不同气压下的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气球的变化。
教师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实验结果与空气的关系。
强调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气球》2. 内容:气球制作方法气球性质气球与空气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气球,并记录气球的变化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实验,让孩子们了解了气球的制作方法、性质及与空气的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思考,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气球,探索气球的其他性质,如颜色、弹性等。
同时,观察生活中的其他与空气相关的现象,如风、云等,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可爱的气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
讲课获奖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气球的特点,和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探索各种不让气球飞起来的方法,体验胜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普通气球(人手一只)氦气球(人手一只)
2、活动课件
3、打气筒
4、辅助资料箱:长棍、双面胶、透明胶、尖刀、扭扭棒、废旧盒子、罐子、吸管、废旧光碟、废旧用纸、卷筒纸芯、海洋球、乒乓球等
活动过程:
一、ppt引入:
(出示ppt聊聊气球)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气球?
(幼儿泛讲)
二、第一次玩气球(普通气球)
瞧,我这里有这么多的气球,想不想玩啊?等会你们在玩的时候动动脑筋,找一找,这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幼儿教师一起游戏)
来,让我们的气球休息一下吧,我们也来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