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除法的估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估算)

分3批进入。
568÷3=?
你有什么好的算法吗?
568÷3 ≈ 200(人)
568≈600 600÷3=200
把568看作600, 每批不超过200人。
答:平均每批大约能进200人。
568÷3 ≈ 190(人)
568≈570
570÷3=190
把568看作570, 每批不超过190人。
答:平均每批大约能进190人。
把393看成400
答:苗苗每天大约看书50页,余刚每天大约看书40页。
365÷4≈ 90 260÷5≈ 50 293÷3≈ 100 371÷9≈ 40 720÷7≈ 100
817÷8≈ 100 572÷7≈ 80 610÷2≈ 300 489÷6≈ 80 912÷3≈ 300
我4分钟打 396个字。
估算的方法: 1、将被除数估计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
十;
2、用估得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代替原数进行 口算,从而解决问题。
课堂活动 3 余刚和苗苗每天大约各看书多少页?
这本书393页, 我8天看完。
这本书,我9 天看了354页苗苗余刚苗苗:
393÷8≈ 50(页)
把393看成400
余刚:
354÷9≈ 40(页)
答:小明打字快。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完成教材P52练习十第6题。
王老师
小明和王老师打字比赛,谁打得更快? 我5分钟打 512个字。
小明
求出他们1分钟打的字 数,再作比较。
王老师:396÷4≈ 100(个)
396≈400
小 明: 512÷5≈ 100(个)
512≈500 到底谁打字快呢? 为什么?
396 ≈ 400,是估大了,实际值比估得的数小。 512 ≈ 500,是估小了,实际值比估得的数大。
三年级除法估算题诀窍总结

三年级除法估算题诀窍总结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常常会遇到需要估算的题目。
估算除法题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快速计算结果,并且检查答案的合理性。
以下是一些三年级除法估算的诀窍总结。
1. 调整被除数和除数:当除数和被除数较大时,可以将它们调整为更容易计算的数字。
例如,如果要计算36除以9,可以将36调整为40,将9调整为10。
这样的计算更容易进行,然后再调整答案。
2. 估算商的大小:对于一些简单的除法问题,可以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来大致估算商的大小。
例如,如果被除数为63,除数为7,学生可以快速估算出商约为9左右。
3. 估算余数:当学生需要估算余数时,可以使用上一步计算出的估算商和除数的乘积,然后用被除数减去这个乘积来估算余数的大小。
4. 使用近似数:当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近似数时,可以用近似数进行估算。
例如,如果被除数是68,除数是8,学生可以将被除数和除数都近似为70和10,然后进行计算。
5. 使用可整除性规则:学生可以利用可整除性规则来判断某个数是否能整除另一个数。
例如,除数是2的倍数时,被除数的个位数是0、
2、4、6、8中的任何一个。
这样的规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判断是否能整除。
以上是一些三年级除法估算的诀窍总结。
通过这些技巧,学生可以更快地估算除法题目的答案,并且检查答案的合理性。
同时,这些技巧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快速计算能力。
除法估算(1)--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么?说一说。 267÷3≈100(千米)267÷3≈90(千米)
300
270
更接近
答: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90千米。
小组讨论:为什么把267估算成270, 如果估算成260呢?240呢?行不行?
探究新知 回顾与反思
想一想:两种解答都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267÷3≈100(千米)267÷3≈ 90(千米)
300
270
都是合理的。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 数,他们都用估算的方法,很快求出了结 果,而且算法很简单;虽然他们的结果不 一样,但与准确值差距都不大。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每天骑行的路程比90千米多,还是比90千 米少?比80千米呢?
肯定比90千米少。因为如果是90千米,3小时一 共骑行270千米,现在3小时一共骑行267千米, 比270千米少,所以每小时就比90千米少了。
300
270 更接近
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 成是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且正好是除数的倍数。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探究新知
李叔叔骑车旅行,3天一共骑行267千米。估计一下李叔叔 平均每天大约骑行多少千米。
说一说:“大约”是什么意思?
“大约”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结果,接近准确数。
探究新知
李叔叔骑车旅行,3天一共骑行267千米。估计一下李叔叔 平均每天大约骑行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
267÷3≈
探究新知
你的思路是什
267÷3≈ 90(千米)
不能把245看成250,因为 问题中问的是“几十个”。
245≈240 245÷4≈60(个) 答:平均每筐大约装六十个桃子。
课堂练习 学校合唱队为4名男队员购置演出服共用去388 元,每套演出服大约多少元钱?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通用7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算。
(略)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193≈87≈896≈253≈二、新授:1.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2、学生说,教师一边列式24÷3≈教师问:大约是什么意思?求它们的近似值用什么方法?再问: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
教师板书。
3、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4、对比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5、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1、师出示口算卡片:1800÷32400÷6250÷5420÷62700÷9140÷7120÷65400÷6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估算教案5篇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估算教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估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估算教案1教学目标:1.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会用除法估算和口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根据倍的意义,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合理地进行除法估算;正确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和估算,这节课我们专门来进行有关练习,来进一步巩固除法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还要用口算或估算的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看谁最有收获。
二、组织练习1.专项练习(1)口算第一组:30÷3400÷29000÷360÷2800÷45000÷5学生先口算,再从各列中任选一个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第二组:16÷2=30÷5=21÷7=160÷2=300÷5=210÷7=1600÷2=3000÷5=2100÷7=第三组6÷2=8÷4=9÷3=72÷9=36÷6=32÷8=先口算,再观察每列中三道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比一比第一、第二列,说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估算第一组:71÷8181÷2359÷6440÷9138÷7323÷4先独立估算,有困难的可以找老师帮忙,或把难题直接写到黑板上。
集体交流,如果出现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回顾与反思
他们的解答合理吗? 为什么?
267÷3 ≈100(千米)267÷3 ≈90(千米)
他们的解答都合理。虽然有细微差 异,但与准确值差距都不大。
每天骑行的路程比90千米多,还是比90千米少? 比80千米呢?
每天骑行的路程比90千米少。因为把267 千米估成了270千米,267千米<270千米, 所以实际结果比估算的结果90千米少。
每天骑行的路程比90千米多,还是比90千米少? 比80千米呢?
每天骑行的路程比80千米多。如果每天骑行的 路程是80千米,3天就是240千米,267千米> 240千米,所以每天骑行的路程比80千米多。
将267看成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进行估 算,答案更接近准确值。
巩固运用
1.下面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几十?
78÷4≈ 20 98÷9≈ 10
361÷5≈ 70 470÷8≈ 60
178÷6≈ 30 500÷7≈ 70
2.王伯伯一共摘了245个桃子,装在4个同样的筐 里。估计一下平均每筐大约装几十个桃子。
245÷4≈60(个) 答:平均每筐大约装60个桃子。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估计大约骑行多少千米”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结果。
分析与解答
李叔叔骑车旅行,3天一共骑行267千米。估计 一下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多少千米。
每天骑行的路程=总路程÷天数
267÷3
267千米接近300千米。
267÷3 ≈100(千米) 300 答: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100千米。
267千米更接近270千米。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3课时 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估算除法-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估算除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除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2. 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3. 除法估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估算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和作用。
2. 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探究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3. 讲解:教师对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讲解,并进行示范。
4. 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进行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一些与除法估算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除法估算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除法估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估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除法估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除法估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2)能够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3)能够进行除法估算。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进行正确的口算估算。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应对数学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2)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2. 进行口算估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课前例题,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提出问题:如果有3个人,要分5个水果,每个人分到几个?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2.讲解(1)介绍除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示范具体的计算过程,强调要清晰记录。
(2)讲解除法估算,即在不用计算机的情况下,对除数和被除数进行口算,得到一个大致的答案的简单计算方法。
(3)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反思本节内容,并掌握运用方法。
3.练习(1)口算练习:拿出纸笔,进行口算估算练习,巩固基本口算能力。
例1:24÷6,估算28÷7例2:45÷9,估算36÷6(2)课堂练习:发放相关练习册材料,让学生查找自己薄弱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学习。
例3:某学生有360颗珠子,要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可以得到几颗珠子?请口算估算。
例4:A妈妈买了48个橘子,每个橘子重160克,如果家里有8个人,每个人能吃到多少克橘子?请进行口算估算。
4.归纳总结总结本节内容,强调学生要掌握口算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巩固、提升口算能力。
5.作业布置(1)完成相关练习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加实际的问题。
6.黑板报汇总本课的重点内容,并简洁明了地概括除法及除法估算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为下节课学习提供铺垫。
四、教学建议1.除法估算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一项重要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除法的掌握,同时也能够提升孩子日常口算的能力,对孩子的数学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高是多少?
8000÷8 =1000
复习
3.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150 100 190 200 90 100 93 90 100
学习新知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 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 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 发一顶帐篷,大约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4)每听饮料3元,100元大约能买多少听饮料?
学习新知
(1)有124箱货物,李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 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120
124÷3≈
第一种方法 124≈120 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40 (箱)
第二种方法 124=120+4 120÷3=40 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 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上屯小学 陈冰冰
复习
1.口算: 60÷6 =10 9000÷9=1000 120÷3 =40 320÷4 =80 360÷6 =60 280÷4 =70 240÷8 =30 630÷7=90 160÷4 =40 420÷7=60 400÷5=80 540÷9=60
2.口答
(1)450除以9得多少?
2. 估算。
80
78 ÷ 4 ≈ 20
480
180
470 ÷ 8 ≈ 60
350
178 ÷ 6 ≈ 30
81
83 ÷ 9≈ 9
360 ÷ 5 ≈ 70
410 ÷ 7 ≈ 60
420
1. 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260 个
可以把 260 看作 2) 60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三位数
估成能用口诀直接计算的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估算:181÷2 ≈( 90 )
180
138÷7 ≈( 20)
140
学习新知
(1)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 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240
223÷4 ≈
第一种 223≈200 200÷4=50
60 (千米)
39+42=81(人) 81÷4 ≈ 20(个) 答:大约可以分成20个小组。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 上合适的数。 ( 1) 4 8 16 32 ( 64 )
(2) 243
( 3) 2 ( 4) 8
81
5 24
27
11 12
9
23 36
( 3 )
47 ( 95 )
18 ( 54 )
240 ÷ 4 = 60(个) 280 ÷ 4 = 70(个)
2. 估算。
72
71 ÷ 8 ≈ 9
180
360
181 ÷ 2 ≈ 90
140
359 ÷ 6 ≈ 60
450
440÷ 9 ≈ 50
138 ÷ 7 ≈ 20
323 ÷ 4 ≈ 80
320
2. 估算。
120
125 ÷ 2 ≈ 60
400
420
50 (顶)
第二种
182 ≈200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三位数
估成能用口诀直接计算的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学习新知
(2)每听饮料3元,100元大约能买多少听饮料?
100÷3 ≈
第一种 100≈90
90
30 (听)
第二种
100 ≈120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三位数
估成能用口诀直接计算的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378 ÷ 5 ≈ 80
480
435÷ 7 ≈ 60
180
280
297 ÷ 4 ≈ 70
469 ÷ 8 ≈ 60
194 ÷ 6 ≈ 30
下面的计算对吗?
900
912÷3 ≈ 61 20÷2=10 200 189 ÷ 4 ≈ 200 120 124÷3 ≈ 40
三年级的同学去野外活动。 女同学有39人,男同学有 42人。4个同学分成一组, 大约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第三种 223≈240 240÷4=60
第二种 223=220+3 220÷4=55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三位数 估成能用口诀直接计算的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学习新知
(3)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 顶帐篷,大约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00
182÷4 ≈
第一种 18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