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应用能力培养

合集下载

浅谈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浅谈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学生的个体发展是英语课程教 学的起始点也 是最终 归宿。 在学习、 评价方式以及课程 目标的确立上 , 都是 以教 师为主体 , 都秉承 的是以学生为本 、 以学生 的全面发展为
本 的教 学理 念 。 在教 学设 计 上要 力争 遵循 英语 语 言 的学 习
以提高 自己的文化修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 文 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 , 广义上包括所学语种学科的国家经 济、 地理 、 历史 、 宗教 、 政治、 礼仪 、 文艺、 道德 、 心理以及 生 活的各个 方面 ; 狭义上包括 民间谚语 、 专有名词 、 日常用 语、 成语典故 、 形体表情等无声 的语言 , 这都是可以反映广
【 教改创新 】
浅谈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学 习中的应用
陈文平
( 江西省莲花县湖上 中学 , 江西 莲花 3 3 7 1 0 0 )
摘要 : 当前信 息化 经 济社 会 已经全 球化 , 英 语作 为 一种 通 用语 言 , 其 重要 性 日益 彰显 。 我 国教 育教 学也 把 英语 作 为 了学 生 的必修 课 , 并且 在 英语教 学 中不断地 开拓进展 取 得 了显 著 的成果 。新 课程 改 革 以来 , 对 于英语 教 学 工作者 指 出 了新 的 方 向, 发起 了新 的挑 战 , 对 于英语 教 学有 了新 的 思 维定位 。 英语 教 师 为 了适 应我 国 目前 的社 会发 展和 经 济建 设 需求 , 要摒 弃 一
学 习策 略 。 三、 加 强 学生 对 于 英语 文化 背 景 的 学 习 。 了解 历 史 发
展 的过 程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可 以让学生对 于英语语种 学习的了解更加深刻 , 在英语语言的运用上会更加恰如其 分。 因此 , 英语教师首先要丰富 自己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

实现教学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实现教学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实现教学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1. 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7.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敢于开口,乐于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8. 加强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反馈作用,引导学生不断优化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9. 持续专业发展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关注英语教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10. 结语总之,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努力。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我们相信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将得到有效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中学习策略使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中学习策略使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够独 立 的确 定 自己 的学 习 目的 、 习 目标 以及学 习 学 内容 和方 法 , 并确 定 自己的一套 评估体 系 。 ”
Lte od认 为 , il o tw 自主学 习 意味 着学 习者 能 够独 立作 出并 实施影 响他 行 为的选 择 的能 力和意 愿 。学 习者独立 行动 的意 愿取决 于 他们 的动机 和信心 的程
文 章 编 号 :6 1— 0 7 2 1 ) 一 0 8— 3 17 4 6 (0 2 叭 07 0
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中学习策略使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 j
邢 晓楠 , 耀 汪
( 上海电机学院 外 国语学 院, 上海 2 10 ) 0 3 6
摘要 : 自主 学 习受到 内在 因素 的影响 , 要 包括 自我 效能 感、 习动 机 、 习态度 、 习策 主 学 学 学
作者简介 : 晓楠 ( 90一 ) 女 , 邢 18 , 辽宁北票人 , 讲师 , 硕士.
于学 习者 的终 身学 习。
邢晓楠 , 汪
耀 .英语 专业学生 自主学 习中学习策略使 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表 1 O f d学 习策略的分类表 xr o
表 2 学 习 策 略 的使 用 情 况 表
本 研究 采用 的问卷 根据南 京大 学文 秋芳 教授 的
《 英语 学 习策 略 问 卷》 的 非英 语 专 业 大学 英 语 自 中 主学 习状 况 调 查 问 卷 修 改 而 成 。其 采 用 1—5级 Lk r五 点 量 表 , 分 了 “ 全 不 符 合 我 的 情 况 it e 区 完
o nl rig 。因为不 同层 次 的学 习过 程 对 学 习 的 w e nn ) a
e nLnug eri ) , 自主学 习这个概念受 i agae a n J使 g L n g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维普资讯
2 6 第5 第1誊 l 翅 (2 0 月 }年 0
J U N 江 F 苏 N S E C师R 学 S院 OFr ( L ) Y O R A ‘ 技U T H 范 I R IY E N )( lO JA G 术 。 S U V T 学 报 ( ( 。 I 。 A E N F … F
意识 到 ,所 以部 分 高 职 院校 也开 始 以不 同形 式 存
不同程度上开展对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吉利(0 5在《 20 ) 述评》 中总结说 国内学者对 的深入 ,元认知策略被众多研究者和广大教师所 元认知策略是指认知主体对 自己心理状态 、 于学 习者 自主的必要性 和可行性研究 已作 出了充 关注 。
可行性 、 自主学 习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 自主学 的推广和施行不仅要求教学环境作相应的变化 , 习的方法 、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 、 自主学 习能 还需要教师观念 、教学模式及学生学 习习惯 的改 力调查等视角对 自主学习进行 了理沧或实证研究 变。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 的基础知识 和学
能遇到的问题, 表爪了对未来的展望 。
关键词: 高职英语专 、学生 ;f主学 习;丸认知策略;后摄 自主策略 I ]
中图 分 类号 : 3 99 H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自主英语学 习能力培 养的研
究 现 状
“ 自主学习” 一词在当今的外语教学研究 中被
上 了议事 日 ,使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一项迫 程 切的任务呈现在外语界同行面前。 显然 , 自主学 习的理论研究胜于实证研究 , 尽
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环境下 的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
收 稿 日期 : 060 —2 修 回 日期 : 0 60 -9 2 0 —80 ; 20 -92

应用英语专业专科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应用英语专业专科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 引言
根据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的现状, 英语专 业学生的 自主 性 学习能力亟待培养和提高。英语语言 的提高 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于英语专业 的学生更 是如此, 因为毕业后 要靠这门语 言在工作中站住脚, 语言能力一定 要比普通的英语学习 者高出一大截才行。课堂上有限的学 时远 远达不到 学好 英语所需 的时间。因此。 课堂上教师适 当的引导 和学生 课下的 自主性学习有 效地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 综合应 用能力。


随着高职高专英语教 学改革 的进 一步深入 ,使得英
语 言来交流 。课堂有限 的时间不 能保证 每个 学生都有机 会开 口讲 英语, 进行对话练 习。因此作为英语教学者, 急需采取 各种 办法培养
语专 业学生在学 习过程 中的主体地 位 日 凸显。 国 内众 多高职院 益 校纷纷 开设学 生 自主学 > 第二课 堂来提 高他们 的 自主学 习能 力, - j - 然 而较少达到预期 的效果 。许 多研 究表 明高 职学生 自主性 学> 能 - - j -
西方 E L界对外语学 习者 自主问题 的关注 。Hoe 指 出 , F le 学校应该 设立两个 教学 目标 : 一是 帮助学 生获得语言和交 际能力 ; 二是 帮助
安排学生课 下听新 闻, V A或 B C至少记下一则新 闻, 如 O B, 制作 成 P 每节课 的前 5 分钟叫一名学生上讲 台演示 P 并 介绍相关 P' r 内容 。英语学习是多方位的事情 。 和阅读完全是两回事, 识的 听力 认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词汇量 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 习者 的听说读
写译 五种技 能的提高程度。而词汇的学习 和记忆 又是英语 学习中

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方案论文

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方案论文

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方案研究摘要:英语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英语教育中对应用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足,已经制约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革新英语教学方式,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也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本文基于应用能力培养分析了现阶段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能力培养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应用能力培养提出了系统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在高等教育中作为通用语言之一的英语已经成为新形势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

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外较多的专业,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也是其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条件。

因此,改变传统教学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于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意义1.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大学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

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便是掌握大量英语知识,同时通过英语作为交流工具,这些均离不开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这也是开展英语教学的基础目标。

2.英语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英语作为新时期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

提升英语应用能力有助于发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其顺利结业并踏入工作岗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3.应用能力培养也是英语学习的目标之一。

根据国家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便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其根本要求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坚固语言基础训练与交际使用能力的培养。

三、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1.大学英语教育中,对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应用能力教学方法有待系统化与深入拓展。

2.传统落后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利于整体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语言的学习是一项需要依靠实践实现的功课,但是现阶段部分高校英语教学培养方式过于简单粗放,对于应用实践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未能形成课上以及课下的交流互动,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较低。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英语水平关系实证论文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英语水平关系实证论文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与英语水平关系实证研究摘要:以oxford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为基础,本文调查了河海大学英语专业的80名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并分析了英语水平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语言水平与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呈正相关。

关键词:学习策略英语语言水平相关性1. 引言关于学习策略,国外的研究始于70年代,我国则起步于80年代,目前已形成较成熟的系统。

oxford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了让语言学习更加成功、自主、有趣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并将策略分为六类-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1990)。

研究表明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秋芳,1995)。

本文通过对河海大学80名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旨在研究英语水平与学习策略的关系,并据此对英语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2.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河海大学英语专业的8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大二、大四学生各40名,分别代表低年级和高年级。

以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成绩(所有学生的成绩都在60-90之间)为基础,大二和大四学生被分为高(80-90,25人)、中(70-80,40人)、低(60-70.15人)水平三组。

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被用作问卷,采用5分制。

平均得分在1.0-2.4:使用很少;2.5-3.4:使用一般;3.5-5.0:使用频繁。

数据统计前对问卷进行了内在一致性分析,信度系数为0.90。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率100%,回收的数据使用spss16.0分析。

3. 结果与讨论3.1. 英语水平与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注: *p<0.05,**p<0.01如表1所示,80名受试者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为”一般”,且英语水平与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显著正向相关(sig.<0.05),这一结果与green & oxford的研究结果有着明显的相同之处(1995)。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
2 2 研 究 工具 .
本次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 主要参 照 O f d( 90 xo 19 )设 r 计的 “ 语言学习 策略诊 断表 ( IL ” SL ) ,适 当修 改 ,最后
设计成 “ 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表” 。问卷包括两个部分 :第

在调查 的 9个记忆 策 略中 ,学生高 度使用 的策略 是 “ .我通过音韵来记忆单词” ( 36 ) 5 M= .6 ,其余八个策略
策 略使 用也 无 差 异显 示 。; 特点
中图 分 类 号 : 3 9 H 3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3 9(0 9 0 0 7 0 1 7 4 6 2 0 )6- 0 4- 4
1 .问题的提出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达到学 习的预期 目的而主动采取
自己练 习英语” ( 3 5 ) M= .3 。使用频率最低 的是 “ 8 5 .我 在 日记 中记录我学习英语的感受”( 2 6 ) M= .7 ;在情感策 略方面 ,学生使用频率 最多的策略是让对方重复 内容 ( M

我看英语 的电视节 目或英文 电影 ” ( 3 5 ) 2 .我 M= .7 ,“ 2
偿策略 ( =35 2 ) M . 8 1 ,最 不喜 欢 使 用 记忆 策 略 ( = M
本次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 ,使用 问卷调查 收集数据
并进行 统计 分 析。具 体 调 查对 象 和研 究 工 具情 况 介 绍
如下 :
30 1 ) .11 。
表 1 英语专业学生学 习策略使用的特点
英语 专 业学生 学 习策 略
罗红芳
( 铜仁学院英语系, 贵州 铜仁 540 ) 530
摘 要: 采用 O fr x d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袁 (IL 对 2 1 o SL ) 5 名英语 专业本科 学生学习策略调查发现 , 他们在学习中最 喜欢使 用补偿策略 , 最不喜 欢使 用记忆策略 , 男大学生和女大学在 策略使 用上没 有显著 差异 , 高年级学生和低 年级学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应用能力培养[论文关键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学习策略应用能力[论文摘要]为了提高英语专业的教育质量和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就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内涵与结构以及该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方式、方法、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然而,学习策略教学并非简单的“策略知识教授+具体策略练习”。

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语言善学者一般都有适用于他自己的学习策略,懂得何时、何处、为何、完成何种任务、使用哪些学习策略最合适;而且他还知道如何利用各种语言学习资源以及怎样调控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或解决某个学习问题。

就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上述能力的强弱主要表现为是否“善于专业学习”和“善于将专业所学应用于实践”,是否“善学”和“善用”实际上集中反映在英语学习策略的应用方面。

因此,英语学习策略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应用能力。

一、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分析为了更好地开展学习策略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首先有必要以语言善学者为例就该能力进行分析。

(一)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内涵第一,“语言善学者有适用于他自己的学习策略”。

这意味着,语言善学者自己拥有一个不断建构的、相对系统的学习策略“储备库”,而不是零散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以改善语音为例。

“多模仿、多实践”,这是不少英语学习者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语音学习策略。

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少学生却反映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认为尽管“多模仿、多实践”是学习语音的一个好办法,但那只是告诉你学习语音的一项基本原则而已。

没有相应的措施,当然效果就不佳了。

语言善学者则拥有一个“多模仿、多实践”的语音学习策略“系统”。

例如,“整体感知”“符号标记”“分步进行”“确定难点”“各个击破”“听读结合”“对比模仿”等。

第二,“懂得何时、何处、为何、完成何种任务、使用哪些学习策略最合适”,这实际上反映出语言善学者的一种恰当使用策略的能力,即一种基于选择、判断、评价学习策略的综合能力。

普通英语学习者一般只会机械地理解和使用学习策略,而不会或很少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合适的学习策略解决具体问题。

第三,“知道如何利用各种语言学习资源以及怎样调控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或解决某个学习问题”,则说明语言善学者不仅有良好的学习策略执行能力,而且还善于在语言学习活动及过程中对自己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监控和管理。

通过对语言善学者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策略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有一个适用于自己的学习策略“储备库”;此外,知道如何选用这些学习策略并能够调控学习活动和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学习策略本身不同于学习策略应用;前者是一个静态的结构系统,后者是一个动态的应用系统。

这就如同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一样,它具有个性化、情境化和创造性的特点。

如有人能写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有人则能写出匕首般犀利的《狂人日记》。

据此,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系指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和活动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并结合自身特点和需要以及相关因素判断、选用、评价、调控和创新学习策略,解决英语学习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中“情境”可以指学习阶段、学习任务/问题等等因素;“自身特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性格倾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情况、学习风格、学习基础等;“需要”系指学习者当前的英语学习水平与他/她所设定的总体和具体目标之间的差距;“相关因素”则指诸如教师、教材、教学设施/条件、学习环境/场所、学习氛围等因素。

(二)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结构从便于教学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可由“策略应用意识”“策略应用知识”“策略应用技能”和“策略应用调控”四个方面构成。

“策略应用意识”是指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为改善其英语学习或学好英语而积极地、有意识地使用学习策略,甚至能够大胆地尝试新的学习策略或创造性地应用已知策略的良好心理状态。

这是学习策略能否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促进作用的前提。

“策略应用知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英语学习策略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主要因素、学习者自身特点与需要对策略使用的影响以及英语学习策略应用对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用价值的认识,等等。

第二,较系统的常用英语学习策略“储备库”。

这是构成策略应用能力的“物质基础”。

倘若缺少了策略知识,则学习策略应用能力将成为“空中楼阁”。

“策略应用技能”则是学习者使用英语学习策略这一“工具”的实际技能,如同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和技巧一样。

每一种策略都有如何使用的具体技术和方法,只有熟练掌地握它们,才能更好地发挥策略的作用。

所谓“策略应用调控”其实就是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和活动中能根据不同的情境,结合自身特点和需要以及相关因素判断、分析、综合多方面的情况,从自己的“策略库”中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及时反思、评价、调控和优化组合学习策略的能力。

因此,这是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结构中最具创造性的部分,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二、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培养下面就结合上文对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分析,重点探讨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方式、方法以及形式。

(一)培养途径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教学途径,另一种是课外活动途径。

前者主要指教师教授学习策略及其应用的陈述性知识并通过演示、讨论、使用等手段使学生初步形成程序性知识;后者重点为学生提供“实战演练”的机会,进行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自我培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习者策略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但课外活动的途径也不应忽视。

理想的做法是将这两种培养途径结合起来。

(二)培养方式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式可分为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两种。

显性培养方式是将培养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步骤等告诉学习者,使他们有意识地学习、掌握和应用学习策略。

隐性培养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教师通过各类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的策略应用能力。

显性的培养方式可分为三种情况:“开胃式”(appetizer model)“三明治式”(sandwich model)和“甜点式”(dessert model)。

所谓“开胃式”是指在上课开始时就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一种模式;在课程教学的中间所进行的学习策略训练,就是“三明治式”模式;而“甜点式”则指在上课结束前对所用的学习策略进行复习和总结的一种教学模式。

隐性的培养模式只有一种,即“奶茶混合式”(milk tea model),也就是说将学习策略训练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前者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并想象和体悟到学习策略应用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样易于激发其学好、用好学习策略的热情,产生良性互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后者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如方法运用得当则可能效果会比较明显。

明智之举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中的某一种模式,也可采用以一种模式为主、其他模式为辅的组合方式。

(三)培养方法从时间和内容安排上考虑,可分为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两种。

从规模上考虑,也可分为全班指导和个别指导两种。

集中训练往往将不同的具体的英语学习任务相结合,主要介绍和讲解一些学习策略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内容并安排一定的策略实践和应用活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相对系统地进行能力培养,不足之处是需要占用专门的教学时间,针对性不够强。

分散训练则将学习策略内容安排到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占用专门教学时间少、针对性强,但不系统。

建议在学期初安排若干次学习策略集中训练,其他时间分散训练。

此外,针对在学习策略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进行全班与个别相结合的指导:共性问题,全班指导;对于困难大、问题多的学习者,则可以加强个别指导。

(四)培养形式对学习者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形式可以有若干种,以下介绍几种最为常见的培养形式。

课程式:将英语学习策略的教学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以课程的形式出现,由对学习策略有研究的教师向学习者较系统地教授基本的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知识;介绍、讲解一些实用的学习策略;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并使其能够尝试应用新旧策略解决英语学习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该培养形式需要任课教师对英语学习策略及其教学有专门的研究,需要编写合适的教材,探索适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等。

有条件的外语院系可以开设该课程。

融入式:系指教师在英语教学时将学习策略的内容融入语言教学活动中。

如Cohen(1998)介绍的学习策略依托式外语教学(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把策略训练与语言教学合为一体,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演示教授一些学习策略,并使他们尝试运用这些策略。

在此基础上,再将学习策略训练融入日常的外语教学。

该培养形式的优点是同英语课程中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介绍的学习策略实用、针对性强,易于反复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技能和习惯。

然而,这种教学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要求较高,教师本人只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使学习者策略应用能力培养取得较好效果。

研讨式:实际上是一种短期的学习策略集中训练。

其主要特点是把讲座、研讨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一般可利用课余时间或暑假举办“英语学习策略研讨班”或组织“英语学习策略夏令营”活动,让有兴趣者自愿参加。

研讨班包括若干内容,如问题讨论、有关专家介绍学习策略基本知识训练方法、为学员创造策略实践机会并提供指导、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经验、让学员尝试应用策略完成某些学习任务或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等。

该培养形式的优点是将策略介绍、学习与讨论、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但该培养方式需要安排专门时间,不少活动需要有多名辅导者同时参与和指导。

讲座式:举办专题讲座。

可以邀请学习策略方面的校外专家或校内在学习策略方面有研究的教师向学习者介绍、讲解英语学习策略。

这种形式受益面较广、比较灵活、容易安排,但同时也存在不够系统、不易进行实践与应用等缺点。

如果能将讲座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形成系列讲座,并在每次讲座结束后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则会增强效果。

如阅读一定量的有关英语学习策略的文章、利用学习策略诊断工具诊断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反思和讨论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和策略应用情况、写出有关自己英语学习体验的报告等。

交流式: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由班主任或院系有关领导根据需要而安排组织的学生英语学习经验交流和讨论活动。

可以将“交流式”作为指导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形式,因为该形式消除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比较符合他们的“口味”,容易模仿与借鉴。

但由于学生在知识、经验方面的局限,其学习策略总结不一定系统和科学。

另外,他人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

因此,最好请关教师也参与交流,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