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康医院李亚磊提醒:伤肝“杀手”须远离
中医世家李亚磊:手脚出现这些变化要注意肝脏

中医世家李亚磊:手脚出现这些变化要注意肝脏有很多人说,肝脏好就是身体好,在生活中,经常熬夜,喝酒、暴饮暴食或者生气都会伤害到肝脏的健康,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默默的进行着分解有毒物质、消化食物、储存肝糖,即使受伤了也不会立刻“罢工”,而是会给身体发出一些信号。
1、手心出虚汗手心出虚汗也是肝脏受损的症状之一,主要与肝脏功能下降后存储糖原能力随之下降下降有关系。
当出现这些情况后不仅会出现手心出虚汗,还会出现胸闷出汗、体力不支、头晕等症状。
2、手掌有红点红手掌出现红点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也可能是肝脏受损引起的,总结认为,手掌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肝功能降低而胆红素流失进入血液导致的,一般患者在按压手掌时红点也会变白和逐渐消失。
3、指甲纹路重如果指甲纹路突然变重或者变乱,同样也是肝脏受损后发出的信号之一。
肝脏发生疾病后可出现肝血不足、肝细胞破裂等病理现象,不能滋养末梢组织,同时导致指甲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最终出现纹路变重或者变乱等情况。
4、手掌泛红严重肝病时可导致手掌出现病态的潮红色,这种现象在临床中被称为肝掌。
一般来说,出现这种症状就代表患者的肝功能已经大大受损,因为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才会导致胆红素大量流入血液中引起手掌泛红,一旦发现这种症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
5、脚底无血色当肝脏功能受损之后也会给脚底板发出信号,如果脚底板表现为大量泛白,没有血色就要引起重视了。
因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后血液循环异常引起的,一般患者还会伴随着腿脚反复发麻等现象。
中医世家李亚磊院长表示: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医治疗肝病的过程中,发现万事万物都可遵循这个规律,龟源治肝七法中每一种方法都有3味主药,“龟源治肝七法”并非独立配伍,而是根据病人的病情“七种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加减化裁,结合西药的辅助治疗针对肝病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肝胆卫士李亚磊:肝脏发出的信号,一定要注意!

肝胆卫士李亚磊:肝脏发出的信号,一定要注意!中国现今已经成为肝病重灾区,尤其乙肝的发病率更是逐年上升,更有超三分之一的肝病患者由于就医不及时,而使病情恶化。
数名住院肝病患者,发现多数患者在来院检查之前并没有感知自己有肝脏问题,很多人普遍认为像乙肝、丙肝等一些肝脏疾病在早期是几乎没有症状表现的,很多患者要么是发病后入院被医生告知患有肝病,要么是在体检中发现,而主动进行肝病筛查的患者知识少数,这也是肝病发现晚、影响治疗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此,肝胆卫士李亚磊表示肝病实则是有暗示的,只是很容易被忽略。
肝位于腹腔,膈膜之下,右胁之内。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五行属木,主动主升,被称为“将军之官”。
在中医辨证治肝的理论中,认为肝主筋,其华在爪,肝的好与不好都表现在爪之上,筋即筋膜,包括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筋膜附于骨、聚在关节,是联结肌肉和关节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全身的筋膜张弛收缩活动都和肝有关,《素问》讲:“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也就是说肝脏健康,筋才能强健有力,关节活动才能自如,如果肝脏发生了病变,那么筋膜失养将会引起肢体麻木,关节活动不灵活,四肢屈伸困难,手足震颤,运动僵硬不灵活,所以说肝是一个人运动能力的原动力。
如果一个人突然觉得自己活动上有受阻的情况,那么检查时一定不要忽略肝脏的问题,小问题的不重视,往往是大问题演变的开始。
而中医当中所指的爪包括两个部分,即手指甲和脚趾甲,爪甲是筋的延续,也称筋之余,肝脏的健康与否,爪甲可以直接反应出来,肝脏健康,那么爪甲坚韧,红润且有光泽。
相反的,肝病发生的时候,爪甲苍白、薄而软,色枯无华,且容易变形脆裂。
所以根据爪甲以及自己身体的微妙变化人们是可以简单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肝脏问题,这也是日常辨别肝脏是否健康的方法之一。
肝胆卫士李亚磊:日常生活中谁都不是医生,面对这些问题,不可盲目用药,乱服药物很可能会造成肝功能异常、药物性肝炎、急性肝损伤、肝功能衰竭、肾衰竭等,不管是正常用量还是超量服用,都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肝病必须到正规医院做检查,并根据医生的指导用药治疗。
肝胆卫士李亚磊提醒:肝病逐渐恶化、走下坡路,这些信号你注意了吗?

肝胆卫士李亚磊提醒:肝病逐渐恶化、走下坡路,这些信号你注意了吗?肝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肝病是指肝部发生疾病,肝病有许多,像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等都是肝病,肝病常见的症状主要有腹胀、乏力、食欲差、眼睛发黄、小便发黄、肤色暗沉、肝掌两侧及皮肤蜘蛛痣等,可能是由肝脏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的,具体表现的不同是因为肝脏疾病的不同和病情轻重的不同。
1、发热肝病早期有热症,通常持续3-5天,体征多在37.5-38.5摄氏度,高热少见。
以无黄疸型肝炎发热远少于黄疸型肝炎病例。
多数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容易误诊为感冒。
多数黄疸型肝炎患者,按照感冒治疗后的3-5天,出现黄疸并可以确诊。
发热主要因为肝功能障碍、肝细胞坏死、肝脏排泄解毒功效下降有关。
2、肝区疼痛位于右上腹部或右背部疼痛,肝病患者多为钝痛、刺痛、胀痛,以活动后疼痛加重区分。
疼痛主要因为肝炎病毒引发肝脏肿大,肝脏炎症影响肝脏韧带与周围组织,还波及到胆囊与胆道,引发胆囊周围炎症出现。
3、疲乏无力肝病早期全身无力感,患者难以形容的乏力,以睡眠充足,次日全身疲劳感无法消除居多。
由于肝病患者食欲减退,导致消化吸收受到影响,一旦营养供应不足,引发全身无力。
此外,肝炎病毒破坏肝细胞后,导致肝脏制造与存糖原下降。
同时,体内缺乏维生素,肝细胞受到破坏引发血中胆碱减少,导致肌肉和神经功能受影响。
4、小便发黄肝炎病毒破坏肝细胞,胆红素代谢受影响,胆红素进入血液并经尿液排出增多,出现小便发黄。
肝病患者出现小便发黄,也可以侧面看出肝细胞受损程度,一旦病情好转小便颜色将恢复。
5、恶心厌油由于肝炎病毒破坏大量肝细胞,胆汁分泌功能下降,继而影响脂肪消化,出现恶心厌油。
同时,肝炎可引发胃肠道水肿、充血、蠕动减慢紊乱等。
因此,患者会出现恶心厌油等症状。
6、口干口苦出现口干口苦标志着肝胆经内有郁热,胆热上蒸,胆气上溢或肝移热于胆的病理,这说明肝脏受到损伤,导致胆汁分泌、排泄出现异常,会出现口苦、口干等症状。
北京京军国际肝病医学研究院李亚磊讲解:肝脏是人体守护神

北京京军国际肝病医学研究院李亚磊讲解:肝脏是人体守护神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杀戮太多,晚上总是失眠。
于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自告奋勇手持武器在宫门守卫,果然李世民能睡个好觉。
后来发展为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的画像也能驱邪避祟,这就是门神的来历。
在人体也有这么一个保护神,就是肝脏。
可能大家也都奇怪,肝脏不是最大的消化器官吗?怎么又成了保护神呢?中医说肝为将军之臓。
研究表明,肝脏拥有人体70%的吞噬细胞。
这些吞噬细胞起什么作用呢?吞噬细胞存在于肝细胞周围的血窦中,负责吞噬从肠道侵入的病菌、病毒、毒素。
血窦中还存在其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可以帮助识别病原、杀灭病原。
在肝细胞索的外面还有一层紧密的LSEC细胞层,像一道铁门,紧紧挡住病原、毒素侵入肝细胞的通路,并且协同吞噬细胞、NK细胞给侵入者张开一张免疫大网。
当然我们知道,有一些病毒如乙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艾滋病毒等能够从LSEC细胞层的缝隙渗透进来侵入肝细胞,还有一些寄生虫如疟原虫、肝吸虫能够侵入肝细胞。
对于这些入侵者,肝脏有没有防御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肝脏的免疫细胞会激活免疫球蛋白追踪攻击这些外来病原,免疫球蛋白链式反应激活补体系统对病原采取精确打击。
在肝细胞内部,肝细胞自身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这是一些蛋白分子,能够有效的攻击病原复制的DNA链,或者改变病原的生化环境,切断病原再生的路径。
肝脏是名副其实的人体保护神。
如果肝脏的免疫能力下降或紊乱,就会发生很多疾病。
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就是因为对于肝脏组织的免疫识别发生错误,导致肝脏持续受到自身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攻击,发生的一种慢性肝病。
乙肝和丙肝也是因为易感者肝脏免疫防御系统缺乏完全清除病毒的能力,特异的细胞因子缺乏导致。
在各种慢性肝炎的发病过程中,肝脏的免疫体系始终都是战斗在第一线,锲而不舍地与病邪作斗争,一方面帮助清除病原,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吞噬坏死组织及其产生的毒素,长期下来会产生很大地消耗,这是慢性肝病患者免疫力逐渐下降、继发各种并发症比如肝纤维化、胆管炎、感染、慢性肠炎、消化道出血甚至肝脏肿瘤的主要原因。
肝胆卫士李亚磊:如果养好肝脏

肝胆卫士李亚磊:如果养好肝脏养护肝脏最关键的就是避开坏习惯,肝脏有很多讨厌的坏习惯都会导致其功能受损,如果长期存在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久而久之肝脏就会受到威胁而出现病变。
因此需要了解哪些饮食不良行为对肝脏不利,及时纠正来维持身体健康,才能够防止肝脏发生疾病。
1、学会调剂心理状态:生气、压抑等情况都会使得肝脏不能舒展,导致肝气郁结。
而肝气郁结就会引出一系列的疾病,比如头疼、胃疼、高血压等等。
中医有讲“肝主情志”,肝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
反之,心情的好坏同样会影响到肝功能。
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是养肝的一个好方法。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癌症与一些肿瘤患者当中,无法疏泄心中郁闷的人群是其他人群的2~4倍。
所以,有俗语说:“万病气上来。
”2、熬夜:相信大家都知道熬夜会伤肝,“肝”这个字已经成了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熬夜打游戏。
除了伤肝之外,长期熬夜还会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白天的生活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尤其是已经有肝病的人,熬夜会使病情加重。
3、禁止滥用药物:是药三分毒,如果你长期吃药,药物及其代谢物都很容易损伤肝脏,甚至会引发药物性肝炎。
所以用药时需要询问医生,不能盲目用药,自己乱用药,以免伤害肝脏。
4、禁止过量喝酒:饮酒过度,超出肝脏的解毒能力,首先倒霉的便是肝脏,脂肪肝是最早出现的征兆,只需豪饮几天便可以形成。
一般来说,成年男性平均每天酒精总量超过40克,相当于白酒二两,长期如此,就可造成肝脏慢性损伤,这个过程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数年到十年不等,才会出现明显的问题。
而短期内大量饮酒,损伤的后果比较明显,如果两周内连续每天四两白酒,就会出现明显损害,如果每天八两,一周内会有明显后果。
肝胆卫士李亚磊表示:肝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遵医嘱扶正固本,源头治疗,才能实现康复。
李亚磊院长揭秘:肝病患者的日常表现

李亚磊院长揭秘:肝病患者的日常表现
肝病是人们非常担心的一种疾病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出现肝病的时候很多的人是不了解症状表现的,但是肝病的危害是很大的,生活中,轻度肝病患者做好相应的护理是可以治好的。
介绍一些关于肝病的日常症状表现。
1、肝病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这是常见的肝病患者肝区疼痛的现象。
2、肝病患者会感到乏力、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恶心、厌油、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这是肝病患者的重要体征表现,如发现这些症状在排除消化道疾病的同时,要注意肝病的原因。
3、肝病患者还会出现出血倾向,肝病出血现象体现在肝功能减退,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所致。
主要表现为肝病患者痔疮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4、肝病患者还会出现男性乳房增大、女性月经紊乱、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对*血液中性激素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面这四点都是肝病的常见症状,如果发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断,避免肝病的恶化。
李亚磊院长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除了要学会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感染,还要学会保护我们的肝部,注意不要伤肝,注意饮食合理,做好护肝养肝的准备,避免肝病的发生。
李亚磊提醒:这些不良习惯是引发肝病的导火索,需注意!

李亚磊提醒:这些不良习惯是引发肝病的导火索,需注
意!
肝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一直潜伏在我们的身边。
肝脏对于身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身体的排毒器官,对于人们来说,很多病毒都是从肝脏排出体外。
所以,不要等到肝脏出了问题才去重视。
01、过度饮酒
很多人都知道经常喝酒易伤身,但是经常喝酒会引起肝损伤。
生活中,很多职场人员每天周旋在酒桌之上,与客户、朋友把酒言欢。
但却忽视了长期酗酒对身体的伤害性,这样很容易导致脂肪浸润、肝细胞变性及肝功能异常。
一般认为,每天饮高浓度酒80~150克,连续5年以上即可导致肝损伤,如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等。
02、在外用餐
在外用餐时会碰到各样各样的人,再加上免疫力下降,很容易病从口入。
在这种时候更要警惕甲肝与戊肝的发生,因为此类肝炎病毒最有可能趁虚而入,引起急性肝炎。
03、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会无法消耗体内过剩的养分。
久而久之形成脂肪肝或是肥胖症。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运动量,以防止脂肪肝的来袭。
04、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经常从事夜班工作的人,肝功能异常比例较高,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量也较高,这样会使新陈代谢的压力大增,患肝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肝胆卫士李亚磊:肝炎患者距离肝癌并不遥远,不能放松也不必恐慌

肝胆卫士李亚磊:肝炎患者距离肝癌并不遥远,不能放松也
不必恐慌
简介:李亚磊,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张仲景国医大学(南阳理工学院国医系),师承于国医大师李佃,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北京大学公共营养师。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又是肝癌的高发区,每年肝癌的发病人数占全球的50%以上,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位。
肝癌离我们并不遥远
肝癌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尽管这些年来通过广泛的疫苗接种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其他原因,例如: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暴露、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原因引起的肝脏肿瘤却不断增加。
肝脏肿瘤已不仅仅是乙肝患者的专属,它早已悄悄渗透到了普通人群中间。
高危测评,提前预防
肝癌的发生往往要经历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三个阶段。
有大约70%以上的肝癌患者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患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及时进行保肝治疗,仍然存在肝癌的高风险。
此外,高龄、男性、肥胖、乙肝e抗原阳性、转氨酶(ALT)升高等也是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因此,及时发现肝癌高风险人群,通过精细化的管理、监测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甚至延缓肝癌的发生。
李亚磊院长独创的“龟源治肝七法”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其中“三毒扶正解毒汤”对肝癌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三毒扶正解毒汤”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加减化裁。
同时解决“龟源贴”的神阙穴给
药治疗,肝病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国康医院李亚磊提醒:伤肝“杀手”须远离
肝脏是人体负责消化和代谢的重要器官。
护肝先要做到不伤肝,即使是很小的肝脏损伤也可能危及生命。
以下伤肝“杀手”须远离。
1.经常熬夜
夜生活的丰富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经常熬夜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的肝病都是“熬”出来的。
中医认为“人卧血归于肝”。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远远多于站立时,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其解毒能力。
2.不及时排尿
体内排毒可以通过排尿、排汗、排便进行。
早上起床之后尽快排尿,可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
3.经常发火
中医将容易发怒称为“善怒”,是指无缘无故性情急躁、易于发怒、自己不能控制的症状,也叫“喜怒”“易怒”,应属于疾病的范畴。
李亚磊院长提醒:“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
”也就是说善怒主要与肝有关,常因肝郁气滞进一步加重所致。
肝郁气滞除了易怒,还会表现为频频叹气、胸肋部疼痛等症状,多因长期郁闷、精神受到强刺激或因精神创伤史所致。
4.不吃早餐
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便秘等多种疾病的危险。
5.吃药太多
长期服用各种药物或者无节制的保健品,会加大肝脏解毒负担,导致肝脏损伤。
因此,服药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加工食物摄入过多
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种防腐剂、色素、人工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
这些添加成分含有多种人体较难分解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诱发肝脏损伤。
7.吃半生不熟或烧焦食物
半生不熟的食物或烹饪过头的烧焦食物(特别是肉食)也容易导致肝脏受损。
半生不熟的贝类常带有细菌和寄生虫,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痢疾,容易导致肝病恶化,甚至诱发肝昏迷。
8.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及多种疾病。
另外,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
9.暴饮暴食
东西吃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诱发脂肪肝。
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大大增加。
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人体对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
人体内的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