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
案例教学实施机制研究

案例教学实施机制研究世界具有影响的案例教学首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它培养出大批著名的工商界人士。
案例教学成为未来教学方向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国法学,工商管理类的案例教学已在成功运作,但案例教学是教学制度和规则的变迁。
它会遇到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阻力。
要冲破传统教学模式,就要研究金融学科案例教学实施机制。
1.提高案例教学规则的协调效应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必然引起教师理念,教学组织和教学规则的变动。
它要与原有制度与规则相协调,应有相容性和协调耦合效应。
通过案例教学的实践,应不断提出一些非正式规则,以补充与协助已有案例教学规则发挥作用,以保证案例教学这一变迁的顺利推进,以促进教师对案例教学方法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速度。
要提高教师设计案例的积极性,就要提升从事案例教学教师的回报率,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值。
将案例教学实绩与教师评估制度相结合,与工资,评优,晋升和奖励挂沟,应相应调整教师业绩的相关制度,并尽量减少案例教学制度实施阻力和不确定性因素,才能从制度上保证案例教学的实施。
2.选择案例教学可行的实施路径案例教学是一种突破“三中心”传统教学模式,这要求研讨可行的变迁路径。
可从以下5个方面探讨:(1)变迁教师主要角色理念:教师角色要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学习兴趣激发者,学生创造思维与能力的激发者与培养者。
教师的讲述方法要从听觉法变为动觉法。
从语言解释性为主的方法变为以示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为主的方法。
教师变为教练与学生的学习伙伴。
教师角色理念的变迁是组织与实施推行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
(2)除重视教材质量外,要重视精选案例。
(3)将班级变为5—7人案例学习小组。
进行课前准备,收集资料,课上讨论,课上观点述说以及课后研究小结。
(4)将不同案例类型合理安排在一个学期的始末:在学期初可采用一些数据反应型的案例,学生可以从数据中直接找出答案,这可训练学生对数据信息的理解及数据处理能力。
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第 3 期
汪
虹 , 丽 玲 , 玉珍 : 响 案 例教 学 效 果 的 因素 分 析 王 刘 影
4 7
情 的案例是案 例教 学 成功 的基 础 。我在讲 授 科学
发展 观 的 内容 时 , 入 了“ 鹿奶 粉事 件 ” 个案 引 三 这 例 。因为是 刚 刚发生 的 全 国性 的公共 食 品安 全事 件 , 响大 , 影 波及 面广 , 几乎 危 害 到 每个人 , 家都 大 非常关注 , 论 的热情 很 高 。通 过 对案 例 的分 析 、 讨
第 1 4卷
第 3期
阿 广捂 电 天雩 季报
J u n l fHe e Ra i & I Un v r i o r a o b i do ' V ie st y
VO . 4 NO. 11 3
M a 0,2 0 y2 0 9
20 0 9年 5月 2 日 0
从低 端产 品向 中高端 产品转变 , 要提 高 自主创新 能
力, 要有核心 技 术 、 品牌 意识 等 。案例 教学 取 得 了
讲 授《 毛泽 东 思想 、ll x 1 平理 论和 “ 个代表”  ̄, 三 重要
案例是教 师针对 某一 理论 问题而 从现 实生 活
中收集整理而成 的, 具有 紧 ̄ m代 脉搏 的特点。案 n- / - 例涉及的事件最 好是 近期 发生 的具有 重大 社会 影 响 的事件 , 而且事件 中隐含着学生关 注 的并 愿意为
之作深入探讨 的 问题 。一个 能激 起学 习者 探讨 热
收 稿 日期 :0 9—0 20 2—0 9 注 : 文 为河 北 科 技师 范 学 院 教 研课 题 《 学课 堂 中 的 自主性 学 习 研 究》 课 题 编 号 :6 2 的研 究 成 果 之一 。 本 大 ( 0 1)
案例教学有效性研究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案例教学在中国教育领域已经实践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多教育工作者只是针对于某一具体学科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过总结,但很少有学者从整体上对案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本文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对采用案例教学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做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0 引言案例教学被引进中国之后曾经在教育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跟风式追捧,但是现在来看,案例教学法并非那么完美,很多研究案例教学的人士往往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乐观。
任何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在实践时,都必须结合一定的学习环境,决不会是自然而然地就能获得成功。
因此,在中国引进案例教学法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对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做一下研究,这样才能真正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案例教学的方法是最先在医学界和法学界领域进行应用的,然后在管理学领域风行,而教在育界运用该方法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当时曾经作为培训教师的主要授课方式之一。
现在,从全球来看,案例教学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普遍推广。
因此,对案例教学法的不必再持怀疑态度,而是应该对案例教学的环境进行斟酌,即案例教学法在什么条件下更为适用,在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之后,我们应该如何保证授课的质量和有效性。
从笔者运用案例教学的经验来看,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授课质量良好的案例教学模式应具备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所采用的案例教学对学生吸收那些“结构性”不是很强的文化知识会提供极大的帮助;第二,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所无法提供的实际情景,也就是常说的理论和实际脱离的两难情境,能够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事件进行分析和反思的能力;第三,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三个特点具备了,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自身的优势。
因此,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工作者必须在细节上下功夫,不能有任何的纰漏,否则,案例教学就有可能会导致失败的教学效果。
教师如何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如何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种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合作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然而,为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审慎选择案例材料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应该审慎选择适合的案例材料。
案例材料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涵盖学生所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并且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可以从教科书、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各个渠道获取案例材料,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创造合适的案例。
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案例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真实案例分享、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案例中。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竞赛活动等方式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四、引导学生反思与总结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反思,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的反思与总结。
在案例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的反思讨论,让他们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通过反思与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案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与现实情境结合案例教学法强调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因此教师需要将案例与现实情境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案例、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与现实情境相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持续反馈与评估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及时提供反馈和评估。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

摘 要 : 共教 育 学是 高师的 重要 课 程之 一 , 是 因为种种 原 因陷入 了“ 软 ” 态 , 公 但 疲 状 为了提 高此课 程 的教 学 质
量, 我们 用案例 教 学法代 替 了传 统教 学 法。 实验 表 明案例 教 学 法在提 高学 生的 学 习兴趣 、 分析 解 决教 育 问题 的能 力、 考试成 绩 方面有 着显 著 的促 进作 用 。 时实验 也 揭示 了案例 教 学 法的一 些不足之 处 。 同
( ) 一 案例 教 学法 对学 生 学 习公 共 教育 学 兴 趣 的影
响 。 例教 学 法能 够 为学 生 提供 丰 富教 育 案 例 , 空 洞 案 使 的教 育 理论 变 得 形象 生 动 ,学 生 听课 的积极 性 明显 提 高 。 验期 间 , 们 对实 验班 和 对 照班 开 展 了学 习情 况 实 我
的 问卷 调查 。 生 学习兴 趣结 果见 表 1 学 。
表 1 学生 对 公 共 教 育 学 总体 评 价 比 较
— \ 分 组 比较项 目 —、\
论 , 同时培 养学 生 分析 与 解决 教 育 问题 的 正确 观 念 以 及 理论 运用 能力 , 以建 构未 来教 师 的职业 素质 。 为 了进 一步 了解 案 例教 学 法 在提 高 高 师公 共 教育 学 质 量方 面 的作 用 ,笔 者 进行 了一学 期 的案例 教 学法 实 验 研 究 。 实 验 研 究 有 三 点假 设 : 一 , 例 教 学法 本 第 案 可 以提 高学 生学 习教育 学 的兴 趣 ,使 得 学 生参 与 课 堂
想 , 生平 时逃课 , 前 一周 背 背 教材 , 试 成绩 6 学 考 考 0分 万 岁 的现 象 普遍 存在 ,有学 者 称 这种 现象 为 公 共教 育
案例教学法在专业学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专业学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高等教育领域,专业学位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专业学位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专业学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或模拟的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决策,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案例教学法通常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案例教学往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生需要在小组中与他人合作,共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促进教学相长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学生的观点和见解可能会给教师带来新的启发,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专业学位课程教学中的优势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2、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案例教学所选取的案例通常来源于实际工作场景,与专业学位课程的培养目标紧密相关,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内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将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能力。
案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案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引言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加强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案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问题一:案例选择的不当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
如果案例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案例内容的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一些案例可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合理选择案例是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
解决措施: -案例选择应与教学目标相匹配。
在选择案例之前,教师应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关的案例。
-案例要具有代表性。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的难易程度要适中。
过于简单的案例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过于复杂的案例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和把握,因此需要选择适中的案例。
问题二:缺乏引导与解答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然而,一些学生可能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解答,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此外,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但他们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解决措施: -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解答。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讲解、问题导引等方式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解答,帮助他们理解案例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相互之间进行思想碰撞,提高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实践中的问题。
问题三: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在案例教学中,评价学生的方式往往只依赖于案例分析报告或答辩等形式。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可能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常规的解决方法或创新性的思维。
解决措施: -多样化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案例分析报告和答辩外,可以引入更多的评价方式,如写作、实际操作、小组讨论等,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

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课例研究的重要性、方法和实践案例,揭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界定,阐述其核心理念和特点。
接着,将介绍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包括研究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通过具体实践案例,展示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推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和协作者。
在这种理念下,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都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
因此,教学活动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评价与反馈。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进行改进和提升。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差异、强调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重视评价与反馈的教学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作者:陈诚来源:《高教学刊》2018年第14期摘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与社会学研究的宗旨不谋而合。
文章通过对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管班和土管班两个班级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案例教学对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特别对于主观题答题方面,其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效果;互动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4-0112-03Abstract: As a new teaching method, case teaching emphasi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purpose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This paper,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wo class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oil Management in th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ffairs of Huaqiao University, proves that case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 especially for subjective questions.Keywords: case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interaction一、问题的提出人天生是社会的动物,这一定义规定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也决定了《社会学导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的重要地位。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成社会关系、社会网络,产生社会行为,这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和本质;此外,作为一门导论性的学科,社会学还包含对婚姻、家庭、群体等多主题的研究,这些主题决定了在社会性的研究之外,社会学将不可避免地与人的自然属性,或者说生物属性密切相关。
这意味着《社会学导论》不仅对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是必修课程,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为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人类互动或者人类本性,修读《社会学导论》是培养人文素养、拓展人类认知所不可或缺的一环。
《社会学导论》作为一门以探究人的社会属性的学科,产生伊始就以研究人与人的互动关系、社会行为为己任。
因此,学生除了期待讲课内容需要与社会学密切相关之外,还对社会互动,在课堂上即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存在期待。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事前精密的筹划和准备引导学生就具体的实例展开讨论,在反复互动、交流、思维的碰撞之后,结合一定的理论达到启示理论、启迪思维和升级认知的目的。
基于案例教学互动性的特征,我们得出如下假设:案例教学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二、研究设计笔者承担2017级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以下简称“土管”)和公共事务管理(以下简称“公管”)两个班级《社会学导论》的教学,其中公管班学生44人,土管版43人。
对两个班级上学期成绩的平均绩点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t值为0.213,p值大于0.05,两个班级学生无显著差别,适合进行教学实验研究。
将公管班作为实验组,土管班作为控制组。
授课主题为“越轨行为”。
因为授课教师为同一人,教学时间为同一天,两个班级的教学进度完全一致。
为了防止出现类似霍桑实验中的实验效应,研究者在实验前并未告知实验对象。
因此,该实验是在控制诸多因素的前提下进行的。
在讲述越轨行为专题的时候,对公管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入2018年初PG ONE的焦点事件作为案例切入,具体内容如下:近日,李小璐和嘻哈歌手PG one的新闻刷爆各大头条,两人手挽着手去了PG one家共渡了一夜。
而这个时候原配贾乃亮还在家开直播,看上去毫不知情,跟网友们说,李小璐是出去做头发了。
事实上是,李小璐和PG one共渡一夜,也没见她做头发。
事后李小璐、PG one跟贾乃亮都第一时间站出来澄清了这件事,李小璐表示,自己是为了筹备一部嘻哈电影,所以才拉来了PG one跟他弟弟一起聚会,而PG one则表示一直把贾乃亮跟李小璐当哥哥嫂子一样相处。
贾乃亮则说,自己很信任李小璐,相信一切很美好。
三个当事人的声明都没问题。
结果猪队友马苏又跑出来解释,说PG one是大家的亲弟弟,“聚会负责给我们拍照,喝醉负责给我们拎包。
”这下反而越描越黑,说法自相矛盾。
视频里PG one确实给李小璐拎着包,但是马苏又说喝酒的只有自己,李小璐跟PG one都没喝酒。
那请问,PG one干嘛要给李小璐拎包?吃瓜网友也没闲着。
有网友就爆出,PG one的游戏ID叫:我可能是鱼。
而李小璐的微博里好几次都提到了鱼。
好事网友更扒出李小璐的一张疑点多多的照片,指出该照片本为二人亲密照,却故意将PG one PS掉了。
群眾的注意力本在李小璐出轨事件上,但因当事人矢口否认,卓伟再次发力,“周三见”。
暗示周三将有实锤出现,所有网友都在等待周三的到来,包括国民老公王思聪。
等了一天,结果等来了自己。
卓伟曝光王思聪生日当天会两位新女伴,晚上回去一个,早上出门一个,早上这位姑娘阳光可爱,走路姿势open,和思聪一起去了济州岛。
显然,网友们对这个爆料十分地不满,先不说王思聪遍地女朋友,这一两个也无所谓,让人愤怒的是,大家等了好久的李小璐的料,就这样被调包。
王思聪更是不甘被炮灰,直指卓伟被一千多万公关,自己生日被拿来挡子弹。
王思聪、黄毅清、秦奋等组成讨伐李小璐、PG one 的富二代军团,随着更多公众人物的卷入,这一事件逐渐进入高潮。
黄毅清在微博发文对上PG one及红花会,称此组织一直存在吸食禁品与非法地下交易。
而一首《圣诞夜》又把PG one推到了风头浪尖上,虽然这首歌在15年创作,但其包含了极其不恰当的歌词,“纯白色的粉末在板上走”,再次联想前段时间被网友发现PG one在陌陌上公然约大麻的恶劣事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反感。
包括新闻晨报、中国妇女报、观察者网、共青团等四大媒体点名PG one,伴随着黄毅清的穷追猛打,PG one已经被全网封杀,所有的代言,商演均被取消。
之后,研究者与公管班学生围绕该案例,探讨如下问题:PG ONE的行为是否是越轨行为?为什么?PG ONE的行为有哪些正功能?有哪些负功能?为什么PG ONE会有这些行为?如何减少这些行为?土管班作为控制组,在讲述“越轨功能”专题的时候并未有该案例的引入,而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直接讨论越轨行为的概念、越轨行为的功能、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社会控制。
为测试“越轨行为”主题的课堂效果,研究者准备了相关的小测,具体内容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两部分。
客观题以单项选择的形式出现,主观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具体题项见附录。
三、研究结果从研究结果看,公管班学生在选择题的均分为7.330,土管版选择题均分为6.628,p值为0.131,公管班学生在单选题上的均分比土管班高,但没有严格的统计学意义。
然而,在案例分析题方面,公管学生均分为6.864,土管学生为5.605,p值为0.0002,证明公管学生在案例分析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土管班学生。
从研究结果中我们看出,案例分析确实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特别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对主观题的得分上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因此,我们认为,在《社会学导论》教学中,特别是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案例教学方法展开互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比较显著的。
《社会学导论》中的案例教学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结合日常教学实践,笔者以为,案例教学中对案例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样的案例是好案例?案例教学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笔者以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案例就是讲述完整的故事。
既然这一故事是完整的,就需要有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高潮、矛盾、冲突及最后的结果。
从“越轨行为”案例中,我们选择了PG ONE事件,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该事件刚刚发生,且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足够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二是该事件发生的过程跌宕起伏,在其中既包含家庭的冲突,也包含吃瓜群众与狗仔的冲突,还包括富二代与狗仔的阶层冲突等,有充分的讨论和思考的空间。
第二,案例不等于举例子。
案例与举例子似乎看起来是一回事,实质有本质的区别。
举例子是抛出一个理论或观点,通过各方面的论据来论证这一理论与观点。
也就是说,在举例子之前其实就暗含了该例子或案例是正确的前提假定,只是找到一些证据来证明之前的观点,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已经被证明的理论。
而案例分析则不一样。
通常先有案例,而后有一系列的问题和理论讨论。
这与举例子的“出场顺序”不同。
更重要的是,案例分析之前并不一定要有成熟的理论和观点,甚至不用依托于理论和观点。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讨论、论证和互动,展开头脑风暴,起到启迪思维的作用,这是案例分析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目的。
第三,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经常被人们诟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人认为案例教学把过多的经历用来讨论案例,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全面的学习。
但从研究结果中我们看出,在两个班级学习成绩相当的情况下,采用案例教学的班级不仅在主观题上的表现更为出色,而且在客观题的作答方面也优于未采用案例教学的班级。
这说明采用案例教学的时候,通过互动和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只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该知识点有所涉及,哪怕在该知识点的讲解中解释得较少也没关系,因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早已在互动和讨论中就得到了加强。
这一自我强化的过程可能比传统的单方面信息输入更为有效。
第四,包括面臨的问题与决策。
案例中必须有个“突出的问题”让学员来决策。
应考虑到解决案例问题的难度,太难和太容易都不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和参与,因此不能人为加大解决问题所用到的“知识”的复杂性。
也就是说,如果学员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必须要用到学员非常难懂和不懂的知识的话,学员必须通过前期的充分预习,没有这个“预习”就不具备案例教学的条件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案例设计者可以把问题设计的重心放到“冲突”设计上来,宁愿挑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也不要挑一个复杂的难题。
当然,对于一些结论一目了然地案例,就作为例子在讲解中列举就行了,不必作为案例教学或讨论。
总的来讲,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将学员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分析,通过学员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