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复习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练习4-1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练习4-1本教案为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练习4的教案,包括课前导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等部分。
一、课前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用五个字概括这张图片。
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糊涂姐妹”的故事情节,理解并品味故事中的情感。
2.通过学习,了解“责任心”“接受惩罚”的意义,以及人与人之间应持有的友爱之情。
3.通过合作讨论和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整体呈现教师由简到难引入故事《糊涂姐妹》,先让学生听故事CD,然后再带着全班同学读一遍课文,让学生初步认识故事的内容和主旨。
2.分组合作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讨,分工明确,就故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将小组的观点汇总分享。
①:小蝌蚪们为何认为“糊涂姐妹”是个好人?②:当“糊涂姐妹”接受惩罚时,小蝌蚪们的表现如何?③:你们对“糊涂姐妹”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感受和评价?3.集体品析教师安排学生整理各自的表述,然后就主要观点向大家发起讨论,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并加深对故事中情感的理解。
4.反思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反思交流环节,让学生在试着回答“今天我都学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时,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学习收获,以及对故事主题和情感理解的反思和领悟。
四、课堂练习1.填空题(1)“糊涂姐妹”因为怕生、手脚笨拙,总被小蝌蚪们称为_________。
(2)“糊涂姐妹”为了保护小蝌蚪,愿意承担出生一天到死的全部_________。
(3)主人公“糊涂姐妹”的感人表现让小蝌蚪们感受到了_________的温情。
2.思维题请你为“糊涂姐妹”设计一张荣誉榜,让你的同学一起来补充、表扬她为小蝌蚪们做的好事。
五、课后拓展1.让学生尝试写一篇作文,写自己的好朋友或同学,描述他/她的优点和值得表扬的方面。
2.给学生阅读其他童话或寓言作品,或是自己的心情故事,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味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练习5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练习5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
2.训练学生的朗读表演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二、教学内容1.掌握诗词表达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
2.精讲乐府《长歌行》,让学生了解长城建设历史和文化背景。
3.练习朗读和表演《长歌行》。
三、教学重点1.分析乐府《长歌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学习《长歌行》的读音和语调,提高诵读表演技能。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长歌行》的文化背景与内涵。
2.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表演技能。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诵读和听课,教导学生诗歌表达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问答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行思考、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研究,并进行集体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六、教学资源1.乐府《长歌行》原文及注释2.音频录制版《长歌行》3.讲义、板书、笔记等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介绍《长歌行》及其作者,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歌。
并让学生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情感表达。
2.讲授环节1.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长歌行》的内容,了解唐代长城建设的历史背景。
2.分析《长歌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如饱含情感、富有节奏感、充满意境等。
3.锻炼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提高其在语音语调和感情表达的技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演绎出《长歌行》的诗情画意。
3.拓展环节1.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思考如何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2.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诗歌,通过分享自己的创作发现和理解诗歌表达的艺术。
八、课堂作业1.抄写一遍《长歌行》中的善良和勇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并背诵。
九、课后反思这节课通过掌握诗歌表达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训练学生的朗读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讲授法、问答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可以了解《长歌行》的内涵和历史文化背景,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苏教版第十册语文练习5(第一课时)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 •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训练 • 写作技巧指导与实践操作 •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展示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与实施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苏教版第十册语文概述
苏教版第十册语文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 文教材,供五年级下学期使用。
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学生提问或教师答疑环节安排
提问方式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疑问,也可以是对相关知 识的探讨。
问题筛选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和分类,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讨论价 值的问题进行回答和讲解。
答疑方式
教师可采用直接回答、引导学生思考、提供相关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 答疑,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80%
文化背景
介绍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历史、文 化等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 解文本内涵。
03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训练
文章主旨把握和段落大意概括
02
01
03
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全文,初步了解文章背景和主 题。
指导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部分,把 握文章主旨。
训练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理解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教授学生运用略读、扫读等阅读技巧, 快速浏览文章并获取关键信息。
04
写作技巧指导与实践操作
写作题材选择及立意明确
01
02
03
选择熟悉的题材
从自身经历、观察或阅读 中选取熟悉的题材,有利 于表达真情实感。
立意明确
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 主题应明确,避免含糊不 清或跑题。
六年制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期中练习卷(有答案)

六年制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期中练习卷(含答案)( 2013.2 )学校常熟市义庄小学班级姓名学号得分等第一|、看拼音,写词语(10%)Zhuāng shì lì shū ping héng yòu rén kòng zhì()()()()()jì mò pài qiǎn lún kuò guǔ xié páo xiào()()()()()二、为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正确的读音下打“√”。
(4%)一天,妈妈乘(chéng chèng)小明不在家,悄(qiáo qiāo)悄地打开了他的日记本。
倔强(jiàng qiáng)的小明知道了,非让妈妈道歉不可。
妈妈只得(dé déi)向他承认错误。
三、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7%)()()盎然睹()()人左()右()()扬顿( )温( )尔( ) ()()眈眈仪()万()()涛()浪描写人的仪表、神态的成语有:、、含有“看”的意思的成语有:、、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8%)(1)“浑身解数”中的“解”与“儿童不解春何在”中的“解”读音不同。
()(2)“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里的破折号是表示话题的转折。
()(3)“光明小学男足打败了红顺小学男足夺得了冠军。
”这个句子的意思表述得很明确。
()(4)新闻报道的题目要能够突出报道最重要的内容。
()五、按括号里的要求完成练习。
(8%)1、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年前的文物。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今天早晨天气很冷,( )爷爷照常坚持晨练。
(添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3、秋风一吹,柳树、杨树的叶子飘落下来,美丽极了。
(把句子改写成比喻句或拟人句)4、请写出一句你所积累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第十册 练习六 第一课时

第十册练习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有感情地朗读词,背诵这首词,体会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引导学生学会评说,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学习与他人交流,培养留心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有感情地朗读词,背诵这首词,体会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评说,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学习与他人交流,培养留心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创设法教具准备:词典录音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有感情地朗读词,背诵这首词,体会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1、学生自由朗读这首歌词。
2、教师范读。
3、教师介绍这首歌词的相关背景资料。
4、学生齐读。
5、指导朗读。
6、反复诵读。
7、欣赏歌曲,学生学唱。
二、教学第二题1、教师导读:这首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2、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3、指名反馈(要求简单地复述课文内容,也就说出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4、教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一边看图,一边介绍创作背景。
5、教师引导: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你能想像出毛主席当时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吗?6、学生怀着喜悦、激动的心情读一读,读出革命者对胜利的信心和期待。
7、指导,体会情感。
(1)指读词额上半阕和下半阕,想想,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象?(2)反馈:上半阕,作者看到了什么?(3)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么?请大家把词中的句子画出来。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词。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阕,说说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6、指导有感情朗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练习二PPT

相貌堂堂xiàng mào táng táng
• 【解释】: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出自】: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 “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天朝上国之男 儿,南赡中华之人物。”
风度翩翩fēng dù piān piān
• 【解释】: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 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自】:《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 翩浊世之佳公子也。”《新唐书· 张九龄传》: “风度能若张九龄乎?” 【近义词】:风华正茂 【反义词】:尖嘴猴腮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男子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 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 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 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
思考: 1.这段文字选自那篇课文? 2.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 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 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写好钢笔字(注意加点的字) :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 . . 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 . 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 终于成真了 。
14 .表示略略一看的:瞥、瞥见、望望、 扫视、浏览; 15 .表示斜着眼睛看的:睃suō 、睐lài 、 睇dì、睥、睨视、睥睨bìnì; 16 .表示检验查看的:检视。 第三大类,看的感情。 17 .表示偷偷地看的:窥、觑qù 、窥视、 窥看、窥探、盯梢; 18 .表示怒视:睚眦yá zì;
20 .表示睁大眼睛愤怒地看的:瞪、怒视; 21 .表示特殊地不放心地看的:监视; 22 .表示厌恶或傲慢地看的:轻视、藐视、 蔑视、小觑。 第四大类,看的状态(程度)。 23 .表示已经看到的:见、见到、看见;
瞻前顾后
极目远眺
目不转睛
一目了然 一视同仁 虎视眈眈 先睹为快
苏教版语文教案 第十册 练习3第二课时

第十册练习3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练习5-7题。
课时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2、读背两个富有哲理的话,根据画面的提示理解句子的意思。
3、进行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进程:一、教学第5题。
1、自学此项,要求:⑴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⑵理解成语意思。
2、指导。
⑴学生自由读12个成语。
⑵教师范读。
⑶学生自由读。
⑷指名读。
3、学生练习读成语并理解意思。
4、反馈。
⑴指读,正音。
⑵齐读。
⑶提出不理解的成语,师生共同解决。
汹涌澎湃:原指洪水猛然上涌的样子。
现在形容人群的活动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无边无垠:广大而看不到边际。
气象万千:气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
桀骜不训:横冲直撞,乱冲乱闯。
旋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局面。
雷霆万钧:比喻不可抗拒的强大威力。
人定胜天:人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
自由练背,全班打节奏齐背。
二、读读背背1、出示。
2、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4、自由发言。
5、理解句子含义。
熟读成诵。
三、教学第七题登台前的准备:1、自由读,思考:本次辩论的主题是什么?2、分角色朗读,师生共评,引导。
3、学生再练,达到诵读。
演一演:1、小组内练习。
找小伙伴一起。
甲方:三人,主辩一名;乙方:三人,主辩一名;主持人一名。
2、自告奋勇到台前来表演。
3、评价。
4、小组内再练习。
5、表演,评出最佳表演组和个人。
板书设计:练习三汹涌澎湃无边无垠一泻千里气象万千波光粼粼桀骜不驯水中捞月海底捞针人定胜天排山倒海雷霆万钧旋转乾坤。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第十册 练习7 第二万五千里长征课时

第十册 练习7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人类在不断的向自然界索取与扩张,同时也给自然界产生了许多垃圾,其中有些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有些是不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那么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又怎么样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指名发言。
二、学习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
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略加讲解:
为环境保护提建议是用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维护公共的利益,提建议时应全面考虑。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着提出各自的建议。
(4)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建议。
(想一想为什么提这样的建议)
2、练习。
(1)小组制定调查方案。
要重视实地调查、填写。
(如:时间、地点、环保状况、个人意见)
(2)小组推选代表发言,讲述本组的调查方案。
(3)各组根据调查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
(4)各小组进行修改调查方案。
3、小结要求。
要在调查、了解、作记录的基础上,回到课堂后与其他同学互议,归纳整理后再对家乡的环保工作提出意见。
板书设计:
编号:72
编号:71
练习7
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册语文期末测试二姓名:
一、填空。
1.《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要写海棠花?。
2.《早》为什么写梅花?。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蕴含的道理:。
4.课内富有童趣的诗句有:,。
课外的,。
5.《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选自,司马迁用年时间,完成了字,记录从到这三千余年间的历史。
发愤的意思是,《史记》中的故事还有:、。
6.本学期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是和。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令人。
作者是宋代的,我还知道他的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令人。
作者是宋代的,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诗。
8.本学期我们学了毛泽东的诗是,“红军不怕远征难”表现在、、、
、,我们还学了他的词是。
9.我知道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
10.音乐之都是,它是的首都,是的摇篮。
我还知道有雅号的城市是。
11.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为题?。
12.《水》写了和的情景。
缺水带来了“苦”,为什么写“乐”?。
13. 本学期,我们了解到人类科技的发展,如;认识了不屈不挠的有志者,如;欣赏了世界各地的名胜景观,如;感受到了军人风采,如;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如。
14. 本学期,我们认识了的海伦凯勒,的郑和,的江泽民,的彭德怀,的司马迁,的子弟兵,的兵马俑,的金字塔。
15.本学期,我们看到了夫妻情:,母子情:,祖孙情:,战友情:,军民鱼水情:,师徒情:,人与动物情:。
16. 说明方法有:、、,好处是。
17.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杀它?。
18. 为什么说爱如茉莉?。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撑起绿色的大伞,,在茂密的树丛中,。
2.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就会,以,舒展出,使出。
3.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
4.阿炳用这告诉人们,他爱那,他爱那,他爱那,他爱那……
5.兵马俑不仅,而且,。
6. 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飞向,飞向,飞向。
7.先回来的鸟,好像,;后到的鸟,,很快找到,与。
8.树林内外,,,叽叽啾啾,似,如,整个。
第十册语文期末测试一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ē yáo luǒ lù jì mî páo xiào qiáo bāo kînɡ zhìɡuǒ xiã sì yǎnɡ
xiào lǜ pí qi fù ráo pài qiǎn sī liâ kù xínɡ zhàn xuē mï nǐ
fãn mù lún kuî zhuānɡ shì cǎo pínɡ mî lìɡē bo lí bɑ shí chen fânɡ huánɡ hú diãɡǔ suì jiū fēn shī fu hã xiã xù yǔ yù hán bēnɡ tā chuán cānɡ qī xī chǔ cánɡ xīɡài pāo qì hãǎi lïnɡ yǎ
二、补充词语。
()扬顿()()楼玉宇成千()百不屈不()所向披()街头()尾
()波()浪缕缕()香惊心动()()无隙地()经风霜星罗棋()
如()似()金()辉煌()屈一指摩天大()()然开朗日夜()程
莫()()妙平淡无()不()思索山()水秀温文()雅气宇()昂
威风()()化险为()扶老()幼惊叹不()忍()负重惊涛()浪
()()于途心悦()服五()四海夸夸()谈无()之谈老生()谈
()()而谈摇摇欲()芳草如()寒气()人饮水思()积水成()
三、选择正确读音。
匣子(xiájiá)感召(zhāo zhào)载人(zǎi zài)心弦(xián xuán)聪颖(yǐn yǐnɡ)兴奋(xīnɡ xìnɡ)舷窗(xián xuán)划破(huá huà)干涸(ɡù hã)一模一样(mï mú)吮吸(yǔn shǔn)玫瑰(ɡuīɡuì)倔强(juã juâ)耳畔(bàn pàn)魁梧(wú wǔ)
鬓发(bīn bìn)所向披靡(mí mǐ)曝晒(bào pù)濒危(pín bīn)赠送(zân zânɡ)伫立(chù zhù)矗立(chù zhù)显露(lù lîu)掺和(he huo)直奔(bēn bân)
混沌(hún hùn)溜平(liū liù)校场(jiào xiào)堤坝(dī tī)气氛(fēn fân)
翘首(qiáo qiào)情不自禁(jīn jìn)漂白(piǎo piào)战车千乘(chãnɡ shânɡ)
扑棱棱(lãnɡ lēnɡ)汗流浃背(jiā jiá)飞来横祸(hãnɡ hânɡ)刹那间(chà shà)
莲花落(lào luî)呐喊(là nà)纤柔(qiān xiān)积淀(dìnɡ diàn)擎着(qín qínɡ)酿雪(niànɡ liànɡ)势不可当(dānɡ dǎnɡ)彬彬有礼(bīn bīnɡ)闹嚷嚷(rānɡ rǎnɡ)四、填空。
1.课外写“月”的诗句:,。
选自,作者是。
课外描写春天的诗句:,。
选自,作者是。
课外描写儿童的诗句:,。
选自,作者是。
课外描写荷花的诗句:,。
选自,作者是。
2.含有“看”意思的词语:、、、、。
3.写春的成语、。
写夏的成语、。
写秋的成语、。
写冬的成语、。
节水的成语、。
惜时的成语、。
精读的成语、。
略读的成语、。
4.设计一条节水公益广告语:。
5.长征中的故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