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及课堂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五年级下册容积与容积单位的第二课时的内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的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与容积单位的第二课时。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认识容积和容积单位以及对容积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容积和容积单位有了一定的感知。

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了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

在学习第二课时的时侯,教材设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多向思维,拓宽看学生的知识面,实际联系生活,体现数学融入生活。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这一内容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体积有了一定的认识,体积单位已掌握,并很明白其大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能用其解决问题。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容积,以及知道了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同时也学会计算规则容器的容积。

但是对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还没有认知,因此本节设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通过实验的方法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认知水平,因此这节课以学生观察、动手实践为主,发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从而初步学会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环节,发现数学的魅力,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同伴之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进行合作探究。

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范文

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范文

•••••••••••••••••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物体的容积。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明确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研讨成果的过成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

重难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观念是重点;理解容积的意义、感知升与毫升的实际大小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认识容积、引起兴趣(一)复习体积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谁愿意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2、老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塑料盒(每个小组一个)说:“谁能说说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指的是哪?(生:用手比一比)师:这个长方体塑料盒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5厘米,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由学生计算并说明方法)(二)教学容积的概念。

(1)老师将长方体纸盒的盖子打开,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什么?师: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的容积,如:金鱼缸,里面可以放满水,在这里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容积。

(2)学生举例。

①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容积?②从大家举的例子看,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它才有什么?如果一个长、正方体铁块,它们有容积吗?(板书:容积)(3)容积的计算方法。

师: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师:这是为什么?(出示一个木盒)(三)比较容积与体积1、老师指着长方体塑料盒说:“刚才我们算出这个长方体塑料盒体积是750立方厘米,我说它能容纳750立方厘米的东西,你们同意吗?2、老师往长方体塑料盒里倒入半盒水,师说:“我认为盒里水的体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塑料盒的容积,你们同意吗?二、探究计算容积的方法教学过程1、你们还想了解有关容积的哪些知识?2、怎样计算容积呢?师拿着刚才那个长方体塑料盒说:“请每个小组拿出这个盒子,我特别想知道这个盒子的容积,你们能帮我想办法计算出这个盒子的容积吗?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好主意告诉给组里的同学。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面积、体积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容积的概念,了解容积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进行容积的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容积,进一步理解容积的计量单位,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容积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计算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决。

但是,学生对于容积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容积单位的认识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容积的概念,了解容积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进行容积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容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容积的概念,了解容积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进行容积的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容积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容积的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实物、图片、课件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引导学生观察瓶子的形状和装水的数量,从而引出容积的概念。

2.新课导入: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容积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进行容积的计算。

3.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容积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容积的计算。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容积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5.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物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单位:升、毫升•计算方法:长×宽×高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理解容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感知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明确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2.经历容积概念与容积单位的理解过程,建立空间观念,经历探究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关系的过程,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说教学重点:建立容积的概念,掌握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理解容积和体积的区别。

说教学难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相关内容,你还记得吗?(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是(V=abh)。

(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是(V=a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听到容积这个词语,容积是什么?和体积由什么区别和联系,本节课就来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认识容积单位。

师:同学们,文具盒和水杯大家的桌上都有,请问你知道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吗?生:文具盒是用来盛放铅笔、橡皮和小刀等文具的,水杯是用来盛水的。

师:文具盒和水杯都是用来盛放物品的。

我们把这种能容纳物品的物体,就叫做容器。

把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的容积。

像水杯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叫做水杯的容积。

师: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容积吗?生:冰箱、行李箱、仓库等。

师:对于同学们举的例子来说,冰箱和行李箱的容积小,能装的物体就少。

仓库的容积比较大,能装的物体就多。

师: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呢?生:只有容器才有容积,像实心的木块、石块等物体没有容积。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课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课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课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课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第【1】篇〗一、激趣导入1、师问:大家知道这些物品是用来干什么的吗?(课件出示)学生回答。

师:请大家讲上面的物品分为两类。

指名学生回答。

得出结论:一类是实心的;一类是空心的,能装其他物体。

(课件演示)教师揭示:像这样能装其他东西的物体,我们把它们称之为容器。

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能装下其它物体的容器,请大家看看这些物品,你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出示容积概念:通常我们要计算容器里面所装物体的体积,就是计算容器的容积。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容积和常用的容积单位的知识。

二、新授(一)、教学容积拿出正方体量杯讲解:这个盒子所装物体的体积是多少?我们就说这个盒子的容积是多少?譬如:这个盒子能容纳10立方厘米的物体,我们就说这个盒子的容积是10立方厘米,如果一个物体能容纳20立方厘米的物体,我们就说这个盒子的容积是20立方厘米。

(二)、教学容积单位1、师:容器里面所装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这个容器的容积就有多大?所以,计量容积,我们一般用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板书单位)2、举例说明:如果一个容器里面能装1立方分米的物体,我们就说这个容器的容积是1立方分米;如果一个容器里面所装物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那么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呢?学生回答。

3、师问:请大家想一想我们一般把物体放在容器的哪里?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我们通常是把物体放进容器里面的,所以要求容器里面物体的体积,应该怎么求?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根据汇报,教师阐述:因为容器一般有一定的厚度,所以我们要量里面物体的长、宽、高。

如果盒子是空的,那我们就要从盒子里面量出它的长、宽、高,再来计算里面物体的体积。

(课件出示体积和容积的异同)同时明确: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

教师继续阐述:但有的时候我们所装的物体是液体,比如说饮料,汽油桶装的汽油,还有油壶所装的的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2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练习》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2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练习》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2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练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容积和容积单位练习》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12课时,本节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容积的概念,容积单位以及容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容积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容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接着,教材介绍了容积单位,如升和毫升,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悉容积单位的换算。

最后,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面积、质量等基本计量单位,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容积的概念相对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容积的概念。

此外,学生对于容积单位的换算可能存在困难,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引导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容积的概念,了解容积单位,学会进行容积单位的换算,能运用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容积的概念,熟悉容积单位,学会进行容积单位的换算。

2.教学难点: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练习法、讨论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面积、质量等计量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实物的容积,引出容积的概念。

3.容积单位的学习:介绍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容积单位的大小。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第【1】篇〗一、说教材《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手、眼、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三、说学法: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组交流四、说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五、说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建立体积和容积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使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变得直观,容易理解。

通过直观的比较使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六、说教具两个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状不同的石块、小正方体、水。

有关课件、茶叶罐,可乐瓶等容器。

七、说说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出示课件乌鸦喝水动画视频。

师:看完了动画片,谁能说说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呢?水面为什么会上涨呢?是不是原来的水增加了?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师: 我们周围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只不过有的占的空间大,有的占的空间小。

例如,课桌占的空间大,墨水瓶占得空间小;我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教室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

你能这样的对比着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9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9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9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9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主要讲述了容积的概念,容积单位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计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对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拓展和深化,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对实物的空间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容积的概念以及容积的计算方法,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数学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容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借助“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测量水果的容积,引出容积的概念。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讨论它们的容积计算方法。

3.巩固新知: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拓展延伸:探讨容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设计容器、测量液体等。

5.小结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容积知识的掌握。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申俊兰
一、教材分析:
《容积和容积单位》属于“空间和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实例,了解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容积和容积单位》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节数学概念课。

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后面,意图就是让学生运用体积的知识学习容积知识。

二、学情分析:
在容积概念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容积和体积容易混淆,甚至认为容积就是体积。

在升和毫升的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这两个问题:一是机械记忆升和毫升的进率,对升和毫升的体验比较肤浅,认识也模糊;二是认为升和毫升只有在计算容积时才会使用,其实不然。

我的思考: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容积和容积单位,对学生来说理解容积的概念尤为重要。

也是下一步学习容积单位和计算方法的基础。

因此,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下手,采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

同时为学生提供多次实验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1升、1毫升的大小,探究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含义,知道容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会计算容积。

2、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感受毫升、升的实际意义。

4、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说教学难点。

感受升、毫升的概念。

五、说设计意图。

一般情况下,学生要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进行容积概念的教学,我联系生活,一开始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能容纳东西,有些物体则不能,从而感知容积。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做实验,直观地发现只有装满沙子的体积才是容器的容积。

同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和理解容积所表示的含义,从而形成概念,理解容积。

在让学生感受容积和体积的联系时,我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探索,经历观察—思索—讨论—验证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确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从容器的里边测量长、宽、高,计算出实物的容积,这样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充分放手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明确在计量容积的时候,一般都用体积单位。

但要强调这是一般情况,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学
生对升和毫升的认识。

在学习这部分的知识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各种装液体的瓶子,如矿泉水瓶、墨水瓶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发现装有这些饮料的瓶子商标上净含量的单位都是升或毫升,学生就会发现液体的体积一般都用升或毫升作单位。

让学生感受一升和一毫升的概念是个难点,我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下了功夫,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通过对一升水的看一看、掂一掂,初步有一个比较重、比较多的印象;对于一毫升的概念,我把一毫升的水装在了滴管里,从而很自然的感受出它的少。

然后我把滴管里的水滴出,让学生猜一猜大概有多少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全部的水都滴出来的时候,发现正好接近一个小瓶盖,使学生很快的产生一个可以横向类比的标准。

我再盛出一小勺的水让学生进行估算,这样有层次地操作,可以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获得新知。

在学生感知一升和一毫升后,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那些物体是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的。

在设计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这部分时,我让学生把一立方分米的水倒入容积是一升的容器中,学生通过实验,很快得出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我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原型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丰富了学生的数学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知道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后,我告诉学生一个生活小常识,那就是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一个人除了正常的进食以外,平均每天应喝1400mL左右的水,也就是相当于2瓶半矿泉水那么多。

本节课的最后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如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为下节课预热。

这样课后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尝试、去探索,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本节课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给予学生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的空间,丰富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1、填上适当的单位。

铅笔盒容积是0.6()水杯的容积是400()
饭盒的容积是1.2()一个热水瓶容积是2()一个仓库容积是600()一瓶墨水的容积约是60();
一张课桌所占空间约350();一间教室面积约是50()。

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237();一棵大树高15()。

2、填空
0.54升=()毫升=()立方厘米
2430毫升=()升=()立方分米4升30毫升=()升=()毫升320毫升=()立方分米 2.4立方分米=()毫升
3、判断。

(1)一个游泳池容积为150 升。

()
(2)因为容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所以容积和体积相等。

()(3)一个热水瓶能装1 升水,容积就是1 立方分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