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绘画中的黑白-作文

合集下载

《黑白画》大班美术教案

《黑白画》大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黑色和白色搭配也能画成一幅很美的画。

2.让幼儿大胆的发挥想象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可以黑白两种颜色构成。

3.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点难点1.重点:教育幼儿怎样使用涂改液和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2.难点:使用黑白两种颜色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

活动准备涂改液黑色卡纸活动过程开始环节:1.启发幼儿如果只有黑色和白色搭配画成的画会是什么样子的?2.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什么东西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组成的?3.让幼儿充分讨论,如果是让你用黑白两种颜色搭配画出一幅画你画什么?4.让幼儿观察老师事先准备的画。

基本环节:5.教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看到老师手中的画和你们脑海里想的一样吗?那你们觉得和平时我们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和我们想得不一样。

幼儿:刚才老师手中的画纸是黑色的,笔是白色的。

幼儿:平时我们看到的画是五颜六色的。

………教师:小朋友都说得没错,这幅画用的是黑色卡纸,用涂改液来替代了画笔,画出来的。

让幼儿发挥想像小朋友们可以想一下,除了刚才老师给你们看的房子和马路上的车子可以画成黑白的,还有什么可以画成黑白的.?老师示范如何使用涂改液,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结束环节:6.引导幼儿大胆的作画,将想象的画画出来。

并询问幼儿画的是什么?让幼儿画完后与同桌交换互相讨论和欣赏。

延伸环节:5.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黑色卡纸,也是黑色也能画出漂亮的画.幼儿:黑色塑料袋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大部分的幼儿都能正确的使用涂改液,而且幼儿对这种新鲜的画法很感兴趣,也能够大胆的想象。

幼儿也明白了不止有五颜六色才能画出漂亮的画,白色和黑色搭配起来也很好看。

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幼儿部不会使用涂改液,有的太用力,有的太轻,画出的线条不一样。

小百科:黑色基本上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与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光谱内的光都同时进入视觉范围内。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探讨黑白色彩运用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探讨黑白色彩运用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探讨黑白色彩运用引言黑白是绘画艺术中最基本的颜色,无论是素描、速写还是细节描绘,都需要对黑白色彩的掌握使用。

然而,很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黑白色彩的运用,导致其作品显得单调乏味。

因此,本文将探讨黑白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旨在帮助广大美术学生更好地运用黑白色彩素材,从而提升其绘画技术及创作能力。

第二部分:黑白色彩的意义黑白色彩在绘画艺术中所包含的意义远不止简单的色彩搭配,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对正负、阴阳、静与动的表现。

黑白可以契合作品的意境,扩展出更大的想象空间,让作品更具有深度、韵味和情感。

在创作中,黑白色彩的运用与搭配对于凸显重点、拉伸空间、制造层次感,增强对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黑白色彩的运用方法1.对比法黑白运用对比法是指通过黑白交错运用,将主次性相差不大的色彩、形状、结构等相互放大或缩小的造型关系结合在一起,以此突出其本身的特征。

此时黑白之间要达到互相衬托之效,使得黑色处于镇定中,白色处于激动中,互为补充。

2.线性法线性法是指利用线条的粗细、轻重、曲直等特点,通过黑白色彩的渲染方式来表现画面的深浅、明暗、虚实和形态。

线性法以勾勒为主,利用黑、白线条之间的对比来形成空间关系。

通过掌握线条的特点和质感,可以进一步展现绘画作品的韵律和美感。

3.点、面法点面法是指利用黑、白点与面的大小、形状、分布等变化关系来表现画面的深广、轻重、及质感等。

在整幅画面上,点和面的分布关系要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

有效地配合画面结构、色彩形态、意境等表现形式。

第四部分:黑白色彩的典型运用例子1.《自由的女神像》这是纽约市自由岛上的一座世界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一个具有文化、历史和艺术内涵的雕塑作品。

整幅雕像以铜板为主体,配以大理石的基座,近乎均为黑白色调。

雕像的铜质厚重,面部的细节描绘并不够清晰,在这样的构图中,黑白的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专注,令观众的目光焦点始终被锁定在自由女神的面容之上。

《黑白画》大班美术教案

《黑白画》大班美术教案

《黑白画》大班美术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黑白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1.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黑白画的基本概念:介绍黑白画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2 黑白画的技巧:学习线条、形状、构图等方面的基本技巧。

2.3 欣赏和分析经典黑白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大师的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4 学生实践:创作自己的黑白画作品。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黑白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3.2 示范法:展示经典黑白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说。

3.3 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3.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黑白画教材、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4.2 环境: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教室。

第五章:教学评价5.2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5.3 作品展示: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经典黑白画作品,引发学生对黑白画的兴趣。

6.2 讲解黑白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让学生了解黑白画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学习线条、形状、构图等方面的基本技巧。

6.3 示范操作:教师展示如何创作黑白画,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6.4 学生实践: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黑白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6.5 作品展示与点评: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分享创作心得,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黑白画及其艺术价值的了解。

7.2 邀请艺术家或美术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7.3 组织学生开展黑白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7.4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参与评价,促进家校合作。

第八章:教学反思8.3 教案编辑专员对整个教案进行反思和评估,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小班美术教案:黑与白

小班美术教案:黑与白

小班美术教案:黑与白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2.学会用简单的颜色(黑与白)表现事物,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对比色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2.教室布置成温馨的环境,摆放有黑白图片、实物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展示黑白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黑白的颜色特点。

然后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学习用黑与白来表现事物。

2.呈现:教师讲解如何用简单的黑与白表现事物,如黑色的线条、白色的背景等。

教师要注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让幼儿能够理解。

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黑白的对比效果,从明暗到深浅。

3.操练: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练习,每组4-5人。

每个小组轮流用黑与白来表现一个事物,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其他小组观看并给予鼓励和掌声。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

4.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黑白”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教师说出一个关于黑与白的描述(如黑色的线条、白色的背景),幼儿需要找到对应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5.小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绘画活动,培养艺术创造力和
想象力。

同时,要学会用简单的颜色(黑与白)表现事物,培养绘画技巧。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如何运用黑白表现情感?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如何运用黑白表现情感?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如何运用黑白表现情感?在美术创作中,视觉语言是表现情感的一种强大方式,而黑白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手段。

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黑白表现情感是美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篇文章将指导美术教师如何教授学生在创作中运用黑白表现情感。

1. 什么是黑白表现法黑白表现法是一种最简单的表现手段之一,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技法之一。

黑色和白色在美术中是两种极端的颜色,代表了对比的极致,因而能够通过对比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2. 黑白表现法的种类黑白表现法有许多种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2.1. 线条表现法线条表现法是利用线条的粗细、长短、连续性等特点来表现情感的一种手段。

线条的变化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变化,比如用粗线条和曲线条表现力度感或动态感等。

2.2. 长短比例表现法长短比例表现法是在创作中利用黑白的长短比例来表现情感的一种手段,适用于以形象为主的表现。

如将一根粗线条分成短粗和长细两段,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对比。

2.3. 色块表现法色块表现法是利用黑白的面积比例来表现情感的一种手段,适用于大面积的表现。

黑色的表现力度强,明亮的白色能够表现轻松感,将黑色和白色相互组合,在比例上表现出一定的运用,就可以产生富有情感的表现。

3. 如何教授学生利用黑白表现法3.1. 利用图象教学可以利用高清图像或是具有明显情感色彩的图画,让学生在了解黑白表现法的基础上,对单独颜色进行练习,再进一步让学生对整幅画作进行情感的感知和表达。

3.2. 利用比例训练可以让学生将一根粗线条分成两段,分别填上黑色和白色来练习长短比例的运用。

也可以给学生题目,让他们自行创作一张黑白画,完成画作后再逐一点评。

3.3. 实地考察可以带领学生到花园、公园、田野等地方进行观察,让他们观察黑白对比的实际效果,并通过绘画表现出所观察到的情感。

4.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适时点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适时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黑与白美术教案

黑与白美术教案

黑与白美术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以黑与白作为主题,结合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黑与白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黑与白的观察力、感知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准备:1. 黑色和白色的艺术用纸、铅笔、炭笔、水彩笔等绘画材料。

2. 展示一些黑白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黑与白:- 展示黑白照片或画作,让学生描述其中的形状、线条、阴影等特点。

- 引导学生讨论黑与白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如黑暗与光明、阴影与高光等。

2. 探索黑与白的表现形式:- 分发黑色和白色的艺术用纸,让学生用铅笔或炭笔进行素描练习,尝试捕捉黑与白的层次和质感。

-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阴影和明暗对比等技巧,表达黑与白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创作黑与白的艺术作品:- 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场景,用黑白色彩进行绘画创作,强调对比和层次感。

-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表达自己对黑与白的理解和情感。

4. 展示和分享作品:- 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 通过展示学生作品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欣赏和了解黑与白的艺术表现力。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黑与白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培养了对黑与白的观察力、感知力和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创作黑与白的艺术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意识。

未来,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运用黑与白的艺术表现方式,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

幼儿园《黑与白》美术教案

幼儿园《黑与白》美术教案

幼儿园《黑与白》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色彩世界》的第三节《黑与白》。

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黑与白的物品,引导幼儿感知黑与白的色彩特点,培养幼儿对黑与白色彩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黑与白这两种颜色的基本特点,提高他们对色彩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对黑与白色彩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黑与白色彩的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体验黑与白色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黑与白图片、实物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黑与白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黑白相间的棋盘、衣服、鞋子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让他们初步感知黑与白色彩的对比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黑与白图片为例,讲解黑白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明暗等,让幼儿了解黑与白色彩的运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笔或油画棒在画纸上尝试画黑与白物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大家共同欣赏、评价,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黑与白》2. 内容:黑与白的特点黑白画的技巧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黑与白”为主题,画一幅创意画。

2.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黑与白特点的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创作等环节,让幼儿对黑与白色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课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黑与白,如衣服、建筑、图案等,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美术素养。

同时,教师还可结合其他色彩的教学,让幼儿了解更多的色彩知识,丰富他们的视觉体验。

幼儿园《黑与白》美术教案

幼儿园《黑与白》美术教案

幼儿园《黑与白》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材,主要围绕“黑与白”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色彩的世界》之“黑与白”;2. 详细内容:了解黑白色彩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黑白两色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黑与白这两种颜色的独特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黑与白两色进行创作,表现出事物的特点;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黑与白的审美感知,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白画作品、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投影仪等;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黑白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画有什么特点?它们给你什么感觉?2. 实践活动(10分钟):(1)教师示范:在画纸上用黑白两色画出一个简单的物体,如小猫、小鸟等;(2)幼儿动手实践:每人画一张黑与白的画,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画小猫为例,讲解如何运用黑与白表现物体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物体图片,用黑白两色进行绘画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2)教师组织幼儿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黑与白2. 板书内容:(1)黑与白的定义;(2)黑与白的特点;(3)黑与白绘画作品欣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黑与白两色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动物;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黑与白绘画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用黑与白进行其他主题的创作,如人物、风景等;(2)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其他颜色与黑白搭配,创作出更加丰富的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案-绘画中的黑白
课题
绘画中的黑白
课时
2
课业
类型
绘画基础
年级
5




1、通过本课对绘画中的黑白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并指导学生感受概括黑白节奏的美感。

2、学习黑白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黑白关系的基本方法。

重点
难点
作业
教具
<P范画示范用具多媒体()等。

学具




教改
提示:
直观性
趣味性
审美性
科学性
主体性
交互性
<P
<P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1、欣赏作业。

2、欣赏作品。

教学意图:




教改
提示:
直观性
趣味性
审美性
科学性
主体性
交互性
<P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P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分析黑白画的特点:
(1)黑白画表现的内容?
(2)看黑白画的感受?
(3)绘画中的黑白个表现了什么?
小结:感觉黑白鲜明、概括、简洁、黑白相间给人一种装饰性的节奏
美感。

绘画中的“白”一般表现“光”、“亮”的色调,还可以表现白色、浅色的物象。

“白”在画面中能起到醒目、明亮、衬托对比黑色物象的作用。

是黑色更沉重。

绘画中的“黑”一般表现黑色和沉重的物象,还可以表下暗部或阴影。

“黑”色的使用使画面沉重、稳健、有力,与“白”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形式感。

2、分析黑白色调的运用。

<P夸张,使画面产生概括、简洁的效果。

3、结构。

分析黑白画的关系的处理:
设问:面对五颜六色的写生物象,怎样处理
成黑白关系?
小结:形象上要简洁,色彩要有比较、夸张。

(1)构图。

(完成)
(2)画结构。

(完成)
(3)表现黑白关系。

背景:社取消变化,使背景成黑色。

主体物黑白关系处理妥当。

绘画中,黑与白处理比较带有主观性,来、之于作者主观对客观物象的感受。





教改
提示:
直观性
趣味性
审美性
科学性
主体性
交互性
<P结:概括出本节课知识的要点,作业讲评。





(突出重点、条理清楚、美观实用)
绘画中的黑白
<P教师范画绘画演示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黑白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黑白关系的基本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