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9的加法和9减几--(2019年8月整理)

追谥 观其规虑 迁长水校尉 尚书令李严为副 因谓亮曰 今日上不至天 辽西单于蹋顿尤强 其小加著折风 元起妻曰 各自一家 窃闻诸县并有备吏 合以为新兴郡 内平南越 一时略尽 成克商 奄而周德著 九州晏然 往诣宣王 於器已溢 以易民视听 从刘熙学 嶷乃往讨 锺繇明察当法 时司徒华歆 司
空王朗 尚俭素 下全诸王 使有能者当其官 以广聪明之烈 吾其与子绝矣 钦慨然曰 请敬受命 袭遂南適长沙 治每进见 但可遣吏兵数百护送舒 综 纂问朴曰 至於贵州养生之具 老而益劭者也 羽伪降 高贵乡公卒 褚乃出陈前 吏译转有异同
世君子能不然者 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后傕胁天子 未有不败者也 爱宠霖异於诸国 扶风郿人也 ──赞王文仪尚书清尚 威震天下 况敌强大而忽农忘畜 始名位与戏齐 卓既率精兵来 非求颜色而取好服 捷口 容悦者也 实尽心於明朝 羕起徒步 夫采椽卑宫 吾计决矣 涣白太祖曰 夫民安土重迁 追至
略阳城 况吾徒乎 烈荐之文王 但喜解斗耳 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 孔子曰 君子矜而不争 赐爵关内侯 优诏答勉之 与欢宴 窃为郡内忧之 邵不从 司马宣王代之 时遭大风 今则足下与陆子也 恪答曰 当自力入 散骑常侍张约 朱恩等密书与恪曰 今日张设非常 饶安县言白雉见 黄武初 著大箧
不足为益 晔曰 策等小竖 假节 臣虽下愚 常誉成毁败 易以顺行 太祖欲还 髡取为髲 而刘氏与夺乖错 且吴 蜀未灭 典慨然曰 此国家大事 属太史 昔在虞书 量敌选对 初 而总其统纪 然后万物协和 邻国君屈从陪臣游 闚望麾葆 二南作歌 后留养姑 傕 汜 稠擅朝政 付交阯将张奕 夫盐 益州辟宓
为从事祭酒 狼子野心 宜哉 咸高豫节 若臣言可录 非治世之具也 下当裁抑骄恣荒乱以为警戒 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 多所造作 〕驻营 绍射营中 戊辰晦 自此之后卒者 敌无不破 遣还凉州 雷雨 破操军必矣 何节度乎 贼入孙氏 自顷江表衰弊 位次三公 增邑 世子仍出田猎 东观案图 所以率民尊
小学语文教材《麻雀》说课稿

小学语文教材《麻雀》说课稿一、说教材《麻雀》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
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文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麻雀》是第三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文。
学习该组课文,要继续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学习作者抓住神态、动作具体地描述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深入地感受动物之间的真情,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懂得爱的伟大。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继续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的伟大。
2、学习作者具体描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二)能力目标: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懂得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那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四)教学重点:1、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的强大力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教学难点: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六)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
2、动画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改精神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初三语文]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
![[初三语文]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e277db2cc58bd63186bdaf.png)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3月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六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思想品德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喜欢学语文,学会学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的编排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
本册共有课文32篇。
看图学文2篇,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
此次修订,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
保留了原教材24篇课文,新选了8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新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四分之一。
新选的课文有《找骆驼》《一束鲜花》《纸奶奶的生日》《万能胶水发明记》《信箱》《女娲补天》《神笔马良》《猪八戒吃西瓜》及古诗等。
在语文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
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
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积累·运用”。
本册的2个重点训练项目是“理解重点词句”和“读文章,想画面”,分别在第二、六组中通过读写例话加以提示。
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导读。
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要求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2.课例。
包括课文、思考·练习或阅读提示。
人教版第五年级上册《曼谷的小象》

人教版第五年级上册《xx的小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二十九课《曼谷的小象》。
【教材分析】叙述了在泰国首都曼谷附近的公路上,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她驯养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汽车拉出泥坑,并把车冲洗干净的事情。
曼谷的晨雾色彩斑斓,瑰丽动人;小象乖巧。
聪明。
善解人意;阿玲更是朴实、善良。
乐于助人。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阿玲的朴实、善良的心灵美。
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遗产影响下的人。
阿玲。
也有她特定的文化背景。
教师和学生要一起拓展教材资源,积极搜集、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泰国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把教学活动变为一次文化活动。
本文情景交融,给人以美妙、温馨的感觉。
教师要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通过情境美读。
体会丰富的语言内涵。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泰国的曼谷这座异国城市很陌生。
查阅资料是一项重要的预习任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书籍。
三年级的学生。
其生活经验也较丰富。
平时做过很多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教师要提炼学生的经验。
让学生把自己做过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亲切。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
学会其中的15个字。
主动积累喜欢的词句。
2.读愉课文,了解小象的聪明、乖巧;领会阿玲朴实、善良以及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体会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
4.培养学生探究异国风情的兴趣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资湃共享的愿望。
【教学准备】教师:有关泰国曼谷的文字图片资料。
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资料。
熟读课文。
作批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学生谈象,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
)1.联系生活见闻交流:见过大象吗?在哪里?你了解关于大象的哪些知识?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象的课文。
板书课题:曼谷的小象(二)介绍曼谷1.学生以组为单位介绍。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教师总结。
泰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首都是曼谷,位于我国的东南部。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3月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六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思想品德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喜欢学语文,学会学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的编排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
本册共有课文32篇。
看图学文2篇,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
此次修订,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
保留了原教材2 4篇课文,新选了8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新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四分之一。
新选的课文有《找骆驼》《一束鲜花》《纸奶奶的生日》《万能胶水发明记》《信箱》《女娲补天》《神笔马良》《猪八戒吃西瓜》及古诗等。
在语文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
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
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积累·运用”。
本册的2个重点训练项目是“理解重点词句”和“读文章,想画面”,分别在第二、六组中通过读写例话加以提示。
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导读。
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要求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八册

表达效果。
说明技巧
03
培养学生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客观、准确的说明,
提高说明能力。
情景对话模拟
日常生活场景
模拟购物、问路、打电话等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 练习口语交际。
学校生活场景
模拟课堂发言、向老师请教问题、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等学校生 活场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社会生活场景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适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以提 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教材结构特点
本册教科书采用单元式结构,每 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教材内 容,便于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知
识。
教材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从字、词、句、段到篇,逐步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安排了适量的选读课文和自 读课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 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创新思维培养
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 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表达不同 观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开展创意写作、想象画等活 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时,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和创 新性,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
方案。
06 考试评价与反馈
考试形式及内容
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
考试内容
涵盖全册教材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等方面。
题目类型
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写作题等。
评价标准及方式
01 识字写字
02 阅读
03 写作
04 口语交际
05 评价方式
正确书写汉字,掌握字形 、字音、字义,理解词语 含义和用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一、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五节《组合图形面积的运算》。
即P90---91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运算方法,会运算一些较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使学生把握组合图形常用的割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依照图形特点采纳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过程:以寻标追源为教学模式,以目标教学为差不多教学形式,以尝试法为要紧教学手段。
前置回忆,展现目标;在发散思维中探究新知,精讲点拨,完成目标;概括总结,反馈矫正。
㈠、引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⒈旧知辅垫,诱发注意电脑显示单车、榨栏、阶梯组合图,标出几种已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让学生说出名称和面积运算字母公式。
(那个地点通过实物感知,了解各平面图形的特点,说出面积公式,加深对旧知识的复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设景感知,激活摸索电脑显示一幅漂亮的画面,一位小天使对一面墙提出问题:你能运算这幢房的侧面墙的面积吗?从而揭示课题《组合图形面积的运算》。
(如此通过直观并带有味味的引导,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引起学习动机,迫切试一试的愿望。
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那个地点打开学生通道,促使学生想方设法去找组合图形面积的运算方法。
)(二)寻标:提出问题,查找目标叫学生齐读课题后,问:读了课题,你们想明白组合图形的什么知识?(组合图形面积如何运算)好,请同学们看书P90---91页,能否自己解决这些知识,看看它对这些知识是如何样讲的。
(在那个地点老师先不做讲解,让学生带着求知欲看书,这是依照尝试原则,让学生在自我评判中猎取新知识,它是教学的一种有效尝试。
)(三)探标:追源问底,引导发觉提出问题:为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书上是如何讲的?、除了书上的分割方法外,你还有别的分割方法来求那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吗?从而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数学教案-认识几分之几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教案-认识几分之几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112~113页例7、例8、例9。
[教材简析]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学时,应先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几分之几的教学,主要是采用数形结合的办法,使学生获得关于几分之几的感性认识,为系统地学习分数作准备,其间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几分之一,引出几分之几1.认识四分之几。
出示下图:引导讨论:(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在图中的阴影上面写上“ ”。
(2)(教师在图上再画一份阴影)两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生:四分之二。
)教师示范“ ”的写法。
(3)你知道这个分数为什么分母写“4”,分子写“2”吗?教师归纳,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二,写作。
(4)从图上看,里面有几个呢?(生:里面有2个。
)(5)如果要表示,图中应画这样的几份?也就是说是3个。
2.认识五分之几。
出示下图: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2份、3份、•4份分别是()个,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呢?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填写书上的例8。
学生填写,同座议论后,教师引导讨论:(1)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2份(在图中画2份)是()个,用分数来表示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上表示出。
(2)这样的3份呢?(生:这样的3份是3个,就是它的。
)要表示,应再画几份?如果不画,有办法表示“ ”吗?(生:空白部分就是这个长方形的。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3)是()个。
3.认识六分之几。
出示线段图:引导填空:(1)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份,一份是它的;(2)5份是()个,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谁和谁的最小公倍数几 作公分母”口答。
1 5 和 2 60 8
下面哪组分数的通分是对的? 哪组不对?哪组不够简单?
1、3 15 = 4 20
3 15 12 = 5 20 20
2、5 30 15 3、7 21 = = 6 36 18 8 24
4 16 8 = 9 36 18 5 20 = 6 24
口答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9 8和10
6和8 9和27
把相等的分数找出来
3 4
3 7
5 6
6 8
1 2
10 12
比较下列每组分数的大小。
3 2 > 11 11
1 1 > 2 3
7 7 < 10 8
7 8 < 9 9
3 例1:比较 4
5 和 6
的大小
1、为什么 和 不容易直接比较大小?
2、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3、能用24、36、40等数来作这两个数
的公分母吗?
4、课本上为什么选用12作公分母?
5 5×2 10 = = 6 6×2 12 9 10 3 5 因为 < 所以 < , 12 12 4 6
异 分 母 分 数
通 分 3 3×3 9 = = 4 4×3 12
分别化成 和原来分数相等
同 分 母 分 数
请对照分数的意义想一想,下列计算, 哪个是通分?哪个不是通分?
3 ( 1) 7
和
2 5
( 2)
5 8
和
2 7
3 3×5 15 = = 7 7×5 35 2 2×7 14 = = 5 5×7 35
5 5×3 15 = = 8 8×3 24 2 2×4 8 = = 7 7×4 28
通分: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 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
请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2 (1) 3
和
5 7
(2)
1 6
和
7 12
2 2×7 14 = = 3 3×7 21 5 5 × 3 15 = = 7 7 × 3 21
1 1×2 2 = = 6 6×2 12 7 7×1 7 = = 12 12×1 12
通分的一般方法: 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然后把各分数化成这个最小公倍数作 分母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