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课前小测试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小测(19、20)

高考语文二轮小测(19、20)

2012 届高三二轮课前复习小测题(十九) 届高三二轮课前复习小测题(十九) C.余秋雨在撰写了南京钟山风景区的碑文后,广大网民对他进行猛烈炮轰。 《钟山碑文》也被骂 成是“紫金山最令人作呕的一景” 。 D.40 多名 90 后学生用义卖筹集到的 4374 元善款买了棉袜子和水果等礼物,亲手送到“夕阳红” 敬老院近 200 名左右的老人手中。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本解读,核心是“文本” 。 。 。可是在现代西方文论中, text 作为学术话语,和课文有着不可忽略的区别。 。 。阅读并不仅 仅是被动的接收,而且是主体的“同化”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素养,不同 价值取向的读者的主体不同,因而“同化”(受孕)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 “一千个读 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孙悟空。 ①文本的内涵,则只有经过读者心灵的填充、同化,才能投胎受孕成;②本来我们不叫“文本” ,而 叫“课文”;③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决定的; ④课文,是客观存在,其意义是确定的,不以读者的 主观意向为转移 ⑤这两个词,在英语里都是 text,原来都是正文、本文、原文的意思 A.③②⑤④① B.②⑤①④③ C.②⑤④①③ D.①③②⑤④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匪来贸丝, _____________ __。 , 至于顿丘。 诗经·氓》 ( 《 ) (1)
2012 届高三二轮复习课前小测题(二十) 届高三二轮复习课前小测题(二十) 课前小测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殷红/湮没 强劲/劲敌 瞠目/螳臂当车 B.箴言/斟酌 思量/胆量 船舷/扣人心弦 C.潜伏/缱绻 请帖/字帖 复辟/刚愎自用 D.戏谑/琐屑 连累/累赘 朔风/追本溯源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从我走进中学大门至今有十年了吧,说这话的时候我才恍然:自己已经这样轻描淡写地度过了 “十年” 。我不敢妄言我在这十年间获得了怎样显著的进步,不可磨灭的唯有成长的记忆。我想大 多数时候,成长不是以轰轰烈烈的姿态出现,而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的。中学这条澄澈而饱满的 河流已经汇入了更加丰厚深广的大海,而这细流仍将在大海的怀抱中孜孜不倦地流淌。 A.轻描淡写 B.不可磨灭 C.细水长流 D.孜孜不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在广大群众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下,庆祝祖国六十华诞的四次演练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及时 发现和解决了筹备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B.为期两周的联合国环境大会将于 2009 年 11 月 6 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始举行。6000 名与会 代表主要是气象学家、环境学家、非政府组织成员以及与环保有关的各国政治家组成。 C. “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 作为祖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 ” 钱学森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他的悄然辞世,带给国人无尽的哀恸。 D.澳洲会计师公会北京委员会委员黄振胜先生认为,中国股市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解决机构 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之问的信息不对称。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划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英语试卷精选汇编:短文改错专题

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英语试卷精选汇编:短文改错专题

短文改错专题成都市摸底测试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

每处错误仅涉及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ue to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I was stuck at home for a period of time, lived a life I'd never experienced. At first, 1 hated the virus for causing panic. Besides, I gradually became thankful for that I learned. All people joined together and fight together, from which I understand what a great nation we live in it. I also understand how closely people are connecting. That's because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out in times of difficult. In addition, we should also take stop and review ou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I believe everyone has learned something and the reflection will ensure us a better tomorrow and a bright future.第一节 短文改错(满分10分) Due to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I was stuck at home for a period of time, lived a life I'd never experienced.At first, 1 hated the virus for causing panic. Besides, I gradually became thankful for that I learned. All people joinedtogether and fight together, from which I understand what a great nation we live in it. I also understand how closely people are connecting. That's because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out in times of difficult. In addition,we should also take ❆stop and review ou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I believe everyone has learned something and thereflection will ensure us a better tomorrow and a bright future.成都市石室中学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

昆明市2012届新课程高三摸底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昆明市2012届新课程高三摸底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昆明市2012届新课程高三摸底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一些新建道路旁使用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型路灯。

图1为某游客在上海拍摄的路灯照片,读图回答1—3题。

1.据该游客拍摄的照片判断,当时风向可能是()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下列城市,不适宜安装推广该路灯的是()A.乌鲁木齐 B.拉萨C.成都 D.呼和浩特3.下列关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是新能源,风能是常规能源B.太阳能能量巨大,且转化效率高C.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成本低D.内陆高原和沿海地区风能密集图2为我国南北方城市家庭生活碳排放量示意图。

据此回答4—6题。

4.造成我国南北方城市家庭生活碳排放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和地形 B.地形和能源C.能源和经济 D.气候和能源5.家庭低碳生活应()A.提倡绿色出行 B.废弃物零排放C.追求高消费 D.超薄塑料袋重复使用6.下列有关碳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气圈中的碳主要分布于平流层,对地表起保温作用B.岩石圈中的碳主要储藏于变质岩中,是人类重要的资源C.碳循环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D.碳循环与水循环一样,都只是自然物质循环根据表1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9题。

7.从表1中可知现今昆明( )A .人口就业压力已得到缓解B .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加重C .城市化水平已达到成熟阶段D .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不明显8.下列四幅关于昆明市的人口情况统计图中,与表1相符的是( )9.关于昆明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 .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经济B .将大量劳动力输出国外,缓解就业压力C .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D .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当地时间 2012年7月27日19:00在英国伦敦开幕,据此完成10—11题。

“课前小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课前小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识点;再由太平天 国联系到义和 团运动 、戊戌 变法 、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等知识 点,组成一 个 近代 中国人 民抗 争 与探 索 的线 索 。学生看 到 郭沫若先生 的 《 甲申三百年祭》,就指导学生 联系14 年 中外历史,14 年中国李 自成攻进 64 64 北京 ,崇祯 皇帝 自缢 ,后清 军入关 ,中 国开 始 了满清王朝 的统 治 。 14 年英 国克伦 威尔 64 率领议会军 在纳西 比战役 中取 得决定性 的胜 利 ,这次战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重要 标志之~ 。还可 以继续联系其他的 甲申年 ,如 18 年中法 战争 , 4 年二 战接近 尾声 ,美英 84 1 4 9 盟 军 诺 曼 底 登 陆 , 开 辟 欧 洲 第 二 战 场 。而 2 0年的中国人均G P 04 D 首次达到10美 圆,表 00
应 用
造成一种有历史课学历史,无历史课不看书的 局面 ,不利于历史教学。针对这种现象,每授 完一节新课 ,我从不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只 是让学生结合基础知识和重难点将学完 的新课 课下多阅读几遍,准备下节课小测 。 第二:听写阶段 利用课堂前5 分钟时间,教师根据上节课 所讲的基础知识、重难点,以填空的形式在作 业本上默写下来 。如在讲 《 秦末农 民战争和秦 朝灭亡》一课时 ,小测的 内容是 :r) 1 我国历 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的农 民起 义是一 发动的。 () 2 在起义 中,——以少胜 多,在——中大败秦 军主力 。( ) 3 秦朝灭亡后,哪两个人 为争夺帝
维普资讯
找 到解题 的 思路 。 三、什 么样 的学 法 适合 我 们 的学生 。
高中历史教学的最 终 目的在于学生改进学 习,提高效能;学法指 导的最终 目的在于帮助 学生改进 学习 ,提 高效 能。因此在高 中教学 中,我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备 课、上课 、和课后作业里都贯彻着学法 。 在实践过程 中, “ 结网”的方法适合于按 专题编写的新教材的教学和高三的历史教学。 所 谓 “ 网 ” 的学 习方 法也 就 是通 过 一个 历史 结 人物,一个历史时间,一个历史地点,学生能 够有条理地归纳基础知识,打破章=界 限,上 挂下联,纵横交叉 ,将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 总结,在原来稳定 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使各 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 来 ,使各个知 识点连成 “ 线”,组成 “ ”,结成 “ 面 网”。从不同角 度 ,把与之相关 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联系起来 , 有助于 学生准 确把握 历史知 识之间 的 内在联 系,更加 明确历史知识 的层次结构以及 复杂的 历史概念体系,形成客观的历史知识框架和理 性 的认识 。 “ 网”的具体操作 ,是指 导学生大胆设 结 计 自己的知识结构 图。比如说学生看到晚清重 臣李鸿章 ,我就会指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联系 到太平天 国、洋务运动、不平等条约等基础知

【Word版解析】云南省昆明一中2013届高三新课程第一次摸底测试 数学理

【Word版解析】云南省昆明一中2013届高三新课程第一次摸底测试 数学理

云南昆明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程第一次摸底测试数学(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再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点(5,6)(1,2),3M a MN a -=-=-和向量若,则点N 的坐标为A .(2,0)B .(-3,6)C .(6,2)D .(—2,0)【答案】A 【解析】33(1,2)(3,6)MN a =-=--=-,设(,)N x y ,则(5,(6))(3,6)MN x y =---=-,所以5366x y -=-⎧⎨+=⎩,即2=0x y =⎧⎨⎩,选A. 2.在△ABC 中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2cos ,2cos ,b c A c b A ==则△ABC 的形状为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C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sin 2sin cos ,sin 2sin cos ,B C A C B A ==,即s i n ()2s i n c o s s i n A C C A A C A C +==+,即sin cos cos sin 0A C A C -=,所以sin()0,A C A C -==,同理可得A B =,所以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选C.3.函数cos(2)[,]62y x πππ=+-在区间的简图是【答案】B【解析】将cos 2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得到函数cos 2()cos(2)126y x x ππ=+=+的图象,选B.4.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n 的前项和,若3963,27a S S =-=,则该数列的首项1a 等于A .65-B .35-C .65D .35【答案】D【解析】由11123936(615)27a d a d a d +=⎧⎨+-+=⎩得112379a d a d +=⎧⎨+=⎩,解得135a =,选D. 5.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 则输出的结果是A .3B .4C .5D .6【答案】C【解析】121,2S k =+=,222212,3S k =+++=,当k n =时,121(1)222(1)21222n n n n n S n ++-=++++-+++=-+,当5k =时,440S =,选C. 6.函数()2x f x e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A .1(0,)2 B .1(,1)2 C .(1,2) D .(2,3)【答案】A【解析】函数()2x f x e x =+-,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0)120f =-<,(1)10f e =->,13()022f ==>,由跟的存在定理可知函数的零点在区间1(0,)2上选A. 7.已知偶函数(),(2)(),[1,0]f x x R f x f x x ∀∈-=-∈-对都有且当时()2,(2013)x f x f =则=A .1B .—1C .12D .12- 【答案】C【解析】由(2)()f x f x -=-得(4)()f x f x -=,所以函数的周期是4,所以11(2013)(45031)(1)(1)22f f f f -=⨯+==-==,选C.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20+B .20+C .20+D .32【答案】B【解析】根据三视图可知,这是一个四棱台,=4=16S S 下上,,=4S 侧 B. 9.函数22ln y x x e ==在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A .292eB .212Se =C .22eD .2e 【答案】D【解析】212'2y x x x =⨯=,所以在2x e =处的切线效率为22k e=,所以切线方程为2224()y x e e-=-,令0x =,得2y =,令0y =,得2x e =-,所以所求三角形的面积为22122e e ⨯⨯=,选D. 10.化简2sin 44sin ()tan()44αππαα+-则A .sin 2αB .cos 2αC .sin αD .cos α【答案】A 【解析】224sin ()tan()4cos ()tan()4cos()sin()444444ππππππαααααα+-=--=-- 2sin(2)2cos 22παα=-=,所以2si n 4s s i n 2c os 4s i n ()44αααααππαααα===+-,选A. 11.在某地区某高传染性病毒流行期间,为了建立指标显示疫情已受控制,以便向该地区居众显示可以过正常生活,有公共卫生专家建议的指标是“连续7天每天新增感染人数不超过5人”,根据连续7天的新增病倒数计算,下列各选项中,一定符合上述指标的是 ①平均数3x ≤;②标准差2S ≤;③平均数3x ≤且标准差2S ≤; ④平均数3x ≤且极差小于或等于2;⑤众数等于1且极差小于或等于1。

江西省2014届新课程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江西省2014届新课程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文科数学试题(二)命题解析设计思路: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基本运算,容易题。

4.解:22log sinlog cos88ππ+=1sin 24223log (sincos )log 882πππ==-.答案:B.设计思路:主要考查三角函数与对数求值,中档题。

5. 解:∵a 、b 、c 成等比数列,∴b 2=ac 。

又a 2-c 2=ac -bc ,∴b 2+c 2-a 2=bc 。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A =bc a c b 2222-+=bc bc 2=21,∴∠A =60°。

由正弦定理得sin B =aAb sin ,∵b 2=ac ,∠A =60°,∴21sin sin 60sin 60c ac b B b ===︒︒ 答案:C.设计思路:主要考查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及其应用,中档题。

6. 解:21(2)1(),.(2)2(1)f f x f x ''==--答案:B.设计思路:主要考查导数知识,容易题。

7. 解:设公差为d ,2242844443696245454(2)(4)4,33(2)18 2.29a a a a a d a d a d a a a a a d da a a a a d d=⋅⇒=-⋅+⇒=+++====+++答案:A.设计思路:主要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基本计算,中档题。

8.解:设xOB β∠=,则43sin ,cos 55ββ==-,则4134sin sin()sin()()3525210παπαβ+=-=-=⨯--⨯=D 。

答案:D.设计思路: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概念和求值,中档题。

9.解:设等差数列)}1({log 2-n a 的公差为d .由,8log 2log )2(log 29,322231+=+==d a a 得即d =1.所以2lo g (1)1(1)1n a n n -=+-⨯=即.12+=n n a 得10a =210+1. 答案:A.设计思路:主要考查数列与对数知识,考查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中高档题。

2009----2010学年高三历史选修课程第一次阶段测试

2009----2010学年高三历史选修课程第一次阶段测试

2009----2010学年高三历史选修课程第一次阶段测试第一部分一、选择题(共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2.“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

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有教无类3.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时代的政治与同时代的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统局面出现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4.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

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确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5.舒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这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是:()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D.解决了人民的政治信仰问题6.儒学成为官方哲学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共同原因是()A道德感召 B君王爱好 C信徒日众 D统治需要7.统法律修订沿袭了“援礼入法,礼法合一”的精神,这是因为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A.道家思想影响 B。

法家思想影响 C。

儒家思想影响 D。

墨家思想影响8、就史料的真实性而言,下图的哪一类组合分类更具史料价值()(1)半坡人面网纹盆(2)司母戊鼎(3)《史记》(4)《资治通鉴》A.(1)(2)B。

云南昆明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新课程第一次模底测试

云南昆明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新课程第一次模底测试

云南昆明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新课程第一次模底测试高三2012-11-30 19:34云南昆明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新课程第一次模底测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什么是科学?历来就有各种说法。

英国现代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布莱克特给科学下的定义是:“所谓科学,就是国家出钱,来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尽管这个定义不无偏颇。

但颇为新意,在哲学闪光,里面有惊叹号。

因为它突出了好奇心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作用。

事实上,没有好奇心,就不会有科学,好奇心是科学之母。

若从哲学角度看,科学不是别的,它实在是违反常识的一种思路,是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投以新的一瞥。

翻开近代科学史,我们可以看到,近代物理学是由伽利略从运动和引起运动的原因这个司空见惯、无处不在、无时不发生的最普遍的自然现象中找到突破口的。

他指出了两千年来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一条凭常识、凭直觉的思路(推理方法)往往不可靠,因为它有时候会导致对自然基本现象的虚假观念,严重阻碍科学的真正进步。

亚里士多德认为:“推一个物体的力不再去推它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就是说,当外力被取消时,物体的运动就会停止。

两千多年来,从凭借着常识、直觉进行推理的这条思路所得出来的这个力学上的结论,一直被人们当成是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真理加以接受。

而伽利略的思路:设想在一块坚硬、光滑的平面上,有一块木头。

推动这块木头,它便开始滑动起来。

不一会儿,木头就逐渐变慢,以至最后归于停止不动。

但是伽利略的思路并没有到此了结,而是悄悄地再向前迈出了重大的一步:用较光滑的平面和较光滑的木块再作一次实验,我们就会发现,木块滑动的距离较先前增大了。

如果无止境地提高平面和木块的光滑度,那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这时候,在伽利略的思路上蓦然出现了一个最大胆的飞跃:假想平面和木块都是绝对平滑的,即当所有的摩擦阻力都被我们理想地消除之后,木块就会沿着直线以恒定的速率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