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训练案、单元检测全套汇总(全)含答案打包下载-64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训练案、单元检测全套汇总(全)含答案打包下载-49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训练案、单元检测全套汇总(全)含答案打包下载-49

一单元答案一、1、A 2、D 3、C(“不耻下问”用错)4、C二、5、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让生活充满了温馨6.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7.C三8、团结完成以……为宾客认为……奇特9、籍贯身份姓名职业 10、D 11、①书具②仲永③诗④这件事12、略13、指物作诗立就;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14、不使学15、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凭天资,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

16伏、窜 17 、春夏秋三个季节 / 菜花是春天开的,鸣蝉在夏天,而蟋蟀鸣叫在秋天。

18、拔何首乌毁坏了泥墙。

19、运用拟人,形象地写出油蛉和蟋蟀的叫声动听。

20、翻断砖、按斑蝥、摘覆盆子 21、略22.慷慨大方,乐于助人23.表现家人心灵的美丽24.香气能令人喜悦,在要花和送花的过程中增进友谊25.父亲对母亲的温柔恩爱26.我曾在它的枝干上······享受风的摇摆二单元答案:1.C 2C 3C 4D 5C6.我们没有采桑织布,却能享受到锦衣华服。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和冷漠7.①父亲第一、母亲第二父亲第一、母亲第三母亲第十、父亲第十一②中国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程度远远不如日本和美国③全社会都应该对学生加强爱父母的教育8、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9、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强烈的爱国感情、痛恨敌人、有祖国必胜的信念。

10、韩麦尔先生因失去国土而痛苦万分,令人同情。

11、“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

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12、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

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韩麦尔先生的形象高大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导学案通过呈现给学⽣⼀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去探索、去解决,学⽣的学习活动不再盲⽬,⽽是成了⼀种有⽬标、有⽅向的活动。

下⾯是⼩编为⼤家精⼼整理的下册导学案答案⼈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诗两⾸》1.略2.略3.略4.B 5.⼼⼉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切都是瞬息,⼀切都将会过去;⽽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6.“⼀切”强调了所有的不幸和挫折所带给⼈的忧郁都是暂时的,⼀会⼉就过去了,劝诫⼈们正视“忧郁”,向往“未来”。

7.D 8.⽰例:你定的那个⽇⼦正是上级来检查⼯作的时候,这样吧,到时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会抽空过去聚⼀下。

9.⽰例:有什么种⼦就有什么果⼦。

要想收获果⼦,必先裁种种⼦。

撒下爱⼼的种⼦,必收爱⼼的果实。

勤撒善种并⾟勤耕耘的⼈,必获丰富的回报。

10.依次填:廖化;猪⼋戒;孔明;李逵 11.⼈⽣遭受挫折 12.⼈⽣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地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过去,那⼀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

(意近即可) 13.⽣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

14.不能。

因为诗中充满了诗⼈⾯对困难和挫折的镇静和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相信吧,快乐的⽇⼦将会来临”。

15.⽆论我们⽣活遇到什么损失和挫折,都不要失去战⽃的决⼼,要相信⼀切都是短暂的,光明必将驱⾛⿊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意近即可) 16.péngpài、shuò 17.抓住了风景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时和岸⽯;电闪闪出了她的形象;在冲激和飞旋中扬起了她的云裳。

18.彭湃、轰响的海⽔;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19.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来描写的,着⼒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20.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柔韧⽽有⼒的美。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导学案1 理解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周末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郊游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郊游,我迫不及待地期待着这次活动。

早上七点半,我们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走向目的地。

沿途,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讲着笑话、唱着歌曲,整个队伍异常热闹。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郊游的目的地——一个大片绿树环绕的湖泊。

湖的旁边有一片开阔的草地,湖水清澈见底。

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捉鱼、划船、放风筝等等。

我最喜欢的是放风筝,我和朋友一起竞相放出了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看着五彩斑斓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下翱翔,我感到非常开心。

下午的时候,我们在湖边野餐,品尝了美味的食物。

大家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傍晚时分,我们搭车返回学校。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家。

问题:1. 我参加了什么活动?2. 这是我第几次参加该活动?3. 我们早上几点集合?4. 我们活动的目的地是哪里?5. 我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6. 在活动结束后,我是不是很开心?答案:1. 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郊游活动。

2.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该活动。

3. 我们早上七点半集合。

4. 我们活动的目的地是一个大片绿树环绕的湖泊。

5. 我最喜欢的活动是放风筝。

6. 是的,在活动结束后我感到非常开心。

导学案2 语言运用1. 阅读短文,然后完成后面的句子。

金色的秋天到了,大地上一片丰收的景象。

菜地里的小白菜翠绿欲滴,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黄灿灿的玉米摇摆着身躯。

农田里汇聚着辛勤劳作的农民们,他们满脸的笑容,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

小明帮父亲收拾完菜地后,对着那一片丰收的田野,心生了一个美好的念头。

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种出更多的庄稼,为家乡增添更多的繁荣。

于是,他开始悄悄地偷偷种起了小麦和红薯,每天都亲自去浇水、施肥,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小明种下的小麦和红薯也长出了翠绿的叶子和饱满的果实,好像在向小明诉说着一个成功的故事。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训练案、单元检测全套汇总(全)含答案打包下载-12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训练案、单元检测全套汇总(全)含答案打包下载-12

2 爸爸的花儿落了【预习案】一、材料链接1.作者简介林海音,女,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名:林含英。

她的原籍是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因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所以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

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老北京味儿。

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

2.作品简介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

《城南旧事》包括五个短篇小说,即《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

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

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

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

”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

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

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

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

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

预习—导入—整体感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展示—点评—总结—拓展训练—评价小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目录目录 ....................................................................................................................................................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 ..... ............... 鲁迅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 ..................... 林海音三丑小鸭(二课时)........................................................................................................... . ....................... 安徒生四诗两首二课时.................................................................................................................... . . .普希金、弗罗斯特五伤仲永(二课时)....................................................................................................................... . . ........王安石六黄河颂(两课时)............................................................................................................... . ...................光未然七最后一课(两课时)................................. . . ........................................................................................... 都德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 . ............................................................................................... 李大钊九土地的誓言(一课时) .................................. . ......................................................................................端木蕻良十木兰诗(二课时)................................... . . ........................................................................................《汉乐府》十一邓稼先(二课时).............................. . . ..............................................................................................杨振宁一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课时).... . . . .............................................................................................臧克家一三音乐巨人贝多芬(二课时)........... . . .................................................................................................何为一四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 . . .................................................................................................莫泊桑一五孙权劝学(一课时) ......................... . . ........................................................................................《资治通鉴》一六社戏(二课时).............................. . . ..................................................................................................鲁迅一七安塞腰鼓(二课时).................... . . . .................................................................................................刘成章十八竹影............................................. . .......................................................................................................丰子恺一九观舞记........................................ . . .......................................................................................................冰心二十口技..................................... . . . ............................................................................................................林嗣环二一伟大的悲剧(二课时).... . . . ..............................................................................................................茨威格二二在沙漠中心(二课时)......... . . .........................................................................................圣埃克絮佩里二三登上地球之巅(二课时).... . . . ........................................................................................................郭超人二四真正的英雄(一课时)...... . . . ...........................................................................................................里根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 . . . . . ...................................................................................《山海经》《淮南子》二六猫(一课时)........... . . ............................................................................................................... 郑振铎二七斑羚飞度........................... . . . ............................................................................................................沈石溪二八《华南虎》..................... . . ..................................................................................................................牛汉二九马(二课时)............... . . . . .................................................................................................................布封三十狼(二课时)............. . . . . ...................................................................................................................蒲松龄预习—导入—整体感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展示—点评—总结—拓展训练—评价小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2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49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49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全册,49页】
1. 导言
本文档是《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导学案,共包含49页内容。

本册旨在帮助学生研究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

2. 内容概述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 课文阅读
本册共包含多篇课文,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b. 课后练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课后练,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c. 拓展阅读
本册还包含一些拓展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能够
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3. 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本册导学案:
1. 按顺序阅读每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2. 完成每篇课文后的课后练,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有时间的话,可以阅读拓展阅读材料,进一步扩展自己的阅
读范围。

4. 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册导学案,学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要认真阅读每篇课文,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点。

- 在完成课后练时,注意审题,仔细答题。

- 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
的内容。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请教。

祝学习愉快!。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2.熟读《两小儿辩日》;3.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2.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知识链接】《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

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盘盂()孰()为汝()多知()乎沧凉()决()2.解释下列加点字:孔子东游()辩斗()问其故()去人近()探汤()多知()不能决()3.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①一儿以日初出远()此独以跛之故()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孰为汝多知乎()4.翻译下列句子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②孰为汝多知乎?二、合作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4.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⑴孔子不能决也。

5.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三、拓展提升。

庄子欲刺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

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

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

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③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

④须:等待。

1.解释加有下加点的词:(1)庄子欲刺虎()(2)馆竖子止之曰()(3)两虎方且食牛()(4)一举必有双虎之名()(5)两虎果斗()(6)一举果有双虎之功()2.翻译文中句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训练案、单元检测全套汇总(全)含答案打包下载-53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训练案、单元检测全套汇总(全)含答案打包下载-53

6.《黄河颂》导学案【预习案】一、字词山巅(diān)澎湃(péng pài)狂澜(lán)宛转(wǎn)屏障(píng zhàng)哺育(bǔ)滋长(zī)二、词解山巅:山顶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宛转:曲折流转。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哺育:比喻培养。

滋长:生长。

三、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三、查找资料,完成练习1、《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作曲冼星海。

2、《黄河大合唱》共有8 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3、黄河处在什么地理位置?4、查找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4)白日衣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诗两首
【预习案】
1.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驿站长》、诗歌《致大海》等。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美国农民诗人。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

他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2.作品简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3.为加点字注音
瞬.息伫.立芳草萋萋
..
【探究案】
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通过阅读,你能谈一谈它闻名世界的原因么?
二、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地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三、作者为什么将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路”在诗中有哪些丰富的含义?
【拓展案】
熟悉黑夜
弗罗斯特
我冒雨出去——又冒雨归来,
我已经越出街灯照亮的边界。

我看到这城里最惨的小巷。

我经过敲钟的守夜人身边,
我低垂下眼睛,不愿多讲。

我曾经爱过你
普希金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