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病理生理

合集下载

肠梗阻知识简答

肠梗阻知识简答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肠梗阻疾病知识问答【定义】问题1:什么是肠梗阻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问题2:什么是机械性肠梗阻各种机械性原因导致的肠腔狭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以此型最常见。

问题3:什么是动力性肠梗阻肠壁本身无器质性病变,是神经反射或腹腔内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行。

问题4:什么是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管局部血供障碍导致肠道功能受损、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问题5:小肠的分界标志十二指肠空肠悬韧带问题6: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1)吸收面积大。

人的小肠约6m,它的黏膜具有环状皱襞,并拥有大量绒毛和微绒毛,估计总面积达200m2。

(2)小肠内的食物经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后成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适于吸收。

(3)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3〜8小时),有充分的吸收时间。

(4)小肠绒毛上的平滑肌纤维、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均有助于吸收。

【病因和分类】问题1: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可以分哪几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问题2:动力性肠梗阻的分类及常见情况麻痹性肠梗阻:常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低钾血症及某些腹部手术;痉挛性肠梗阻:继发于尿毒症、重金属中度和肠功能紊乱。

问题3:根据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分类单纯性肠梗阻:只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运障碍。

绞窄性肠梗阻:伴有肠管血运障碍的肠梗阻【病理生理】问题1肠梗阻局部病理生理变化的基本过程梗阻以上肠段蠕动增强、肠腔内积气和几夜、肠壁充血水肿,血供受阻事则坏死穿孔。

问题2:肠梗阻全身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哪些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2、细菌繁殖和毒素吸收3、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问题3:高位性肠梗阻出现何种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碱中毒问题4:高位性肠梗阻为何出现代谢性碱中毒呕吐频繁,丢失大量的酸性胃液和氯离子问题5:低位性肠梗阻出现何种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酸中毒问题6:低位性肠梗阻为何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小肠中的消化液为中性或碱性,丢失的钠、钾离子多余氯离子,同时组织灌注不足、尿量减少均导致酸性代谢产物积聚问题7:为何肠梗阻的病人会出现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肠腔大量积气、积液引起腹内压增高,膈肌上抬,影响肺的通气及换气功能;腹内压的增高阻碍了下腔静脉血液的回流,大量体液的丧失,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细菌的大量繁殖、毒素的释放均可导致微循环障碍。

消化内科肠梗阻疾病护理要点解答

消化内科肠梗阻疾病护理要点解答

消化内科肠梗阻疾病护理要点解答肠腔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肠道发生障碍时,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一、疾病概要(一)病因和分类1.按梗阻发生的原因分类(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变窄、肠内容物通过有障碍。

主要原因:①肠腔堵塞:如寄生虫、粪块、异物等。

②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扭转、嵌顿性疝等。

③肠壁病变:如先天性肠道闭锁、狭窄、肿瘤等。

(2)动力性肠梗阻:较机械性肠梗阻少见。

肠管本身无病变,梗阻原因是由于神经反射和毒素刺激引起肠壁功能紊乱,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

可分为:①麻痹性肠梗阻:常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膜后血肿或感染等。

②痉挛性肠梗阻:由于肠壁肌肉异常收缩所致,常见于急性肠炎或慢性铅中毒。

(3)血运性肠梗阻:较少见。

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肠内容物不能通过。

2.按肠管血运有无障碍分类(1)单纯性肠梗阻:无肠管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有肠管血运障碍。

3.按梗阻发生的部位分类高位性肠梗阻(空肠上段)和低位性肠梗阻(回肠末段和结肠)。

4.按梗阻的程度分类完全性肠梗阻(肠内容物完全不能通过)和不完全性肠梗阻(肠内容物部分可通过)。

5.按梗阻发生的缓急分类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

(二)病理生理1.肠管局部的病理生理变化(1)肠蠕动增强: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梗阻以上的肠蠕动增强,以克服肠内容物通过的障碍。

(2)肠管膨胀:肠腔内积气、积液所致。

(3)肠壁充血水肿、血运障碍,严重时可导致坏死和穿孔。

2.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1)体液丢失和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2)全身性感染和毒血症,甚至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

(3)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

(三)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的特点是阵发性腹部绞痛;绞窄性肠梗阻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剧;麻痹性肠梗阻呈持续性胀痛。

(2)呕吐:早期常为反射性,呕吐胃内容物,随后因梗阻部位不同,呕吐的性质各异。

肠梗阻ppt

肠梗阻ppt

②体液不足:与呕吐,肠腔积液,禁食有关
护理措施: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液量,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调 节输液速度.患者呕吐较重,观察有无脱水 的表现和呕吐的先兆,协助患者取适宜的体 位,呕吐后及时处理,加强生活护理.
护理目标
维持体液和生命体征平稳 疼痛缓解或减轻 腹胀、呕吐缓解、舒适度改善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
护理措施
维持体液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按医嘱合理安排输液 观察和记录出入水量、尿量、皮肤弹性
缓解疼痛和不舒适
禁食、胃肠减压 保持胃肠引流通畅 根据医嘱应用解痉剂 评估腹痛、腹胀的程度和变化
护理措施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加强对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的观察 观察和记录胃肠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取半卧位,以防呕吐时误吸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管道通畅 及时应用抗菌药
(2)术后的护理
1.观察病情变化 2.体位 3.饮食 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评价
病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体液、电解 质、酸碱失衡是否得以纠正或改善
病人疼痛是否减轻、舒适度是否增加 病人并发症是否得到预防或发生后被
及时发现。
健康教育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 便秘者应及时服用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出院后若有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 及时就诊。
病例
男性,18岁,以‘‘突发性腹痛1小时”急诊入院.患 者早饭后担心迟到而跑步上学,1小时前突发腹痛,呈 阵发性绞痛,呕吐餐后食物约300ml,急诊收入病房, 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3小时后患者诉腹痛加剧,呈
护理评估
健康史
病人年龄,有无感染,饮食不当、过劳等诱因 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及外伤史、克罗恩病、溃疡性

肠梗阻

肠梗阻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

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

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

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病理解剖单纯性完全机械性肠梗阻发生后,梗阻部位以上的肠腔扩张。

肠壁变薄,粘膜易有糜烂和溃疡发生。

浆膜可被撕裂,整个肠壁可因血供障碍而坏死穿孔,梗阻以下部份肠管多呈空虚坍陷。

麻痹性肠梗阻时肠管扩张、肠壁变薄。

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小静脉和毛细胞血管可发生瘀血、通透性增加,甚至破裂而渗出血浆或血液。

此时肠管内因充血和水肿而紫色。

继而出现动脉血流受阻、血栓形成,肠壁因缺血而坏死,肠内细菌和毒素可通过损伤的肠壁,进入腹腔。

坏死的肠管呈紫黑色,最后可自行破裂。

病理生理肠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以及感染和毒血症。

这些改变的严重程度视梗阻部位的高低、梗阻时间的长短以及肠壁有无血液供应障碍而不同。

(一)肠膨胀机械性肠梗阻时,梗阻以上的肠腔因积液积气而膨胀,肠段对梗阻的最先反应是增强蠕动,而强烈的蠕动引起肠绞痛。

此时食管上端括约肌发生反射性松弛,患者在吸气时不自觉地将大量空气吞入胃肠,因此肠腔积气的70%是咽下的空气,其中大部分是氮气,不易被胃肠吸收,其余30%的积气是肠内酸碱中和与细菌发酵作用产生的,或自备注弥散至肠腔的CO2、H2、CH4等气体。

正常成人每日消化道分泌的唾液、胃液、胆液、胰液和肠液的总量约8L,绝大部分被小肠粘膜吸收,以保持体液平衡。

肠梗阻时大量液体和气体聚积在梗阻近端引起肠膨胀,而膨胀能抑制肠壁粘膜吸收水分,以后又刺激其增加分泌,如此肠腔内液体越积越多,使肠膨胀进行性加重。

在单纯性肠梗阻,肠管内压力一般较低,初是常低于8cmH2O。

但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肠管内压力甚至可达到18cmH2O。

结肠梗阻止肠腔内压力平均多在25cmH2O。

肠梗阻

肠梗阻
– 1. 定义:腹腔内粘连或粘连带引起的肠内容物运 行发生障碍。 – 2. 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50%左右。
• 3. 病因病理:
–⑴先天性: • A、发育异常:脐与回肠之间形成粘连带。 • B、胎粪性腹膜炎后造成广泛粘连。 –⑵后天性: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肿 瘤等。
二. 临床表现及诊断
1. 病史: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史, 有暴饮暴食,剧烈运动诱因。
2. 症状:痛、吐、胀、闭。
3. 体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
4. X线:立位平片可见阶梯状液平。
三、预防
1、腹部手术应细心、轻柔,注意保护肠管,避免异物及感染。 2、防止纤维蛋白沉积:冲洗腹腔,放置链激酶、去纤酶等。
3、腹膜创面隔离法:低分子右旋糖酐、几丁糖、粘停宁等。
• ㈡ 按肠壁血运情况分
– 1.单纯性;2.绞窄性。
• ㈢ 按梗阻程度分:1.不完全性;2.完全性。 • ㈣ 按梗阻部位分:1.高位;2.低位;3.结肠梗阻。 • ㈤ 发展速度分: 1.急性;2.慢性。
三. 病理生理变化
1:肠管局部变化: a.梗阻以上段肠蠕动增强
b.肠腔积气积液、扩张 c.肠壁充血水肿、血运障碍
• ㈡ 非手术疗法:
⒈禁食,胃肠减压。
⒉纠正水、电解质、酸碱 平衡紊乱。 ⒊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⒋中药:复方大承气汤。
㈢ 手术疗法
要求快速、简单、有效
1. 解除梗阻原因:分离粘连;套叠、扭转、疝的复位。 2. 肠切除吻合术; 3. 肠短路吻合术; 4. 肠造口术。
• 5. 术中判断肠管坏死的标准:
• ⒋ 停止排气及排便:
– 与梗阻的程度和部位有关。
– 绞窄性——可有血性粘液排出。
㈡体征

【疾病名】肠梗阻【英文名】ILEUS【缩写】【别名】BOWE

【疾病名】肠梗阻【英文名】ILEUS【缩写】【别名】BOWE

【疾病名】肠梗阻【英文名】ileus【缩写】【别名】bowel obstruction;ileac passion;intestinal obstruction 【ICD号】K56.7【概述】肠梗阻(ileus)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

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则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肠壁血供障碍,继而发生肠坏死,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死亡。

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流行病学】1.机械性肠梗阻 发病率约为肠梗阻的90%。

其中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仍可高达5%~30%。

2.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约为肠梗阻的40%左右,其中的70%~80%有腹部手术史。

【病因】1.按肠梗阻的原因可分为3类(1)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病因有:①肠内异物:肠石、寄生虫、大的胆石及粪块堵塞或嵌顿。

②肠道内息肉、新生物、良恶性肿瘤或淋巴瘤堵塞。

③肠套叠。

④肠先天性异常:包括先天性肠道内闭锁、肠道有先天性的纤维幕或蹼形成、梅克尔憩室狭窄等。

肠先天性异常一般较少见。

⑤肠道或腹膜炎症性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结核性腹膜炎、放射性肠炎及NSAIDs等药物导致的肠道炎性溃疡所致的狭窄等。

⑥肠粘连:常因腹腔或盆腔手术后,或腹腔内慢性炎症性病变(如结核性腹膜炎、克罗恩病等)所致。

手术后发生肠粘连以小肠粘连者为多。

⑦疝:如腹股沟斜疝、腹内疝,包括网膜囊内疝、股疝等发生嵌顿。

⑧肠扭转:扭转多见于肠系膜肿瘤或其基底部狭窄等原因所致。

⑨肠管外肿瘤等压迫:如腹腔内、网膜、肠系膜的巨大肿瘤,腹膜后巨大肿瘤,胰腺假性囊肿等均可使肠管受压,严重者发生肠梗阻。

近年来肠管外压迫所致的肠梗阻有增多的趋势。

(2)运动障碍性肠梗阻:运动障碍性肠梗阻是因肠壁肌肉活动紊乱,导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非肠腔内外有机械性因素引起肠梗阻,因此也称为假性肠梗阻。

其病因有:①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常见于手术后。

②非手术麻痹性肠梗阻:常见于:A.电解质紊乱(尤以血钾、钠、镁异常多见)。

肠梗阻

肠梗阻

45
(2)腹痛部位: 腹痛的部位因因梗阻的部位而 不同。一般高位小肠梗阻腹痛在上 腹部,低位小肠梗阻在腹中部,结 肠梗阻在腹四周。有腰部牵扯性剧 痛,是小肠扭转的特征。嵌顿性疝 可在腹股沟部位出现痛性肿块。
46
2. 呕吐 在肠梗阻早期多为反射性呕吐, 吐出物为胃液及所进食物,可因进 食或饮水而引起。以后则因梗阻部 位不同存表现不同。高位小肠梗阻 呕吐出现时间早,而且频繁,呕吐 物为胃液、胆汁和十二指肠液;低 位小肠梗阻,呕吐时间稍晚,吐出 物稠厚,而且带有粪臭气味。结肠 梗阻,因有回盲瓣存在,呈闭襻性 梗阻,到晚期才出现呕吐。
43
③ 持续性剧痛 这是绞窄性肠梗阻晚期出现明 显血循环障碍时的表现,疼痛剧烈, 难以用一般止痛方法控制。由于肠 坏死,失去蠕动能力,因此不发生 阵发性腹痛。
44
④ 持续性胀痛 没有绞痛,腹膜程度不重,仅 表现为持续性胀痛和不适,这是麻 痹性肠梗阻的表现。听诊时有肠鸣 音消失,腹胀明显,是很重要的佐 证。
38
以上诸种全身病理改变的影响将 导致肠梗阻病人既有失液、又有失 血和感染中毒等多因素的休克。最 终会导致重要生命器官严重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解除了梗阻因 素,休克也难以纠正,不可逆转。
39
四. 临床表现及检查:
(一) 主要症状: 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肠梗阻,虽 然各有特殊的临床表现,但肠内容 物不能顺利通过肠腔,是他们共同 的特点,因此它们都具有共同的临 床表现。可概括为四个字: • 痛 呕 胀 闭。
17
① 麻痹性肠梗阻 如腹部大手术后早期、弥漫性 腹膜炎、腹膜后血肿、低血钾等使 肠壁肌肉麻痹瘫痪,失去蠕动能力。 ② 痉挛性肠梗阻 如铅中毒、急性肠炎,使肠壁 肌肉过度收缩,肠腔变小,内容物 通过障碍。痉挛性肠梗阻一般仅为 暂时性的。

消化系统疾病肠梗阻知识点

消化系统疾病肠梗阻知识点

消化系统疾病肠梗阻知识点一、概述胃肠道内容物由于病理因素发生通过障碍称之为肠梗阻(intestin al obstruction)。

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而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

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一般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和胆囊炎,在急腹症中占第3位。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的病因有:(1)肠外原因:①粘连与粘连带压迫;②嵌顿性外疝或内疝;③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④肠外肿瘤或腹块压迫。

(2)肠管本身的原因:①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②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尤其是结肠癌)、肠吻合等;③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其他肠管病变引起。

(3)肠腔内原因:由于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已不常见。

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管进入肠腔可产生胆石性肠梗阻。

2.动力性肠梗阻(1)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某些药物、肺炎、脓胸、脓毒血症、低钾血症或其他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

(2)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引起肠管暂时性痉挛。

3.血管性肠梗阻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原因。

三、病理肠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肠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以及感染和脓毒血症。

1.肠膨胀机械性肠梗阻时,梗阻以上的肠腔因积液积气而膨胀,梗阻以上肠段对肠梗阻的最先反应是增强蠕动,而强烈的蠕动引起肠绞痛。

肠腔内积气的70%是咽下的空气。

其余30%的积气是肠内产生的CO2、H2、CH4等气体。

2.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膨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

急性肠梗阻特别是高位小肠梗阻时,常有剧烈频繁的呕吐,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包括钾、钠、氯、氢、重碳酸盐离子)被排出体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格检查
全身表现: 单纯肠梗阻早期多无明显全身改变。
梗阻晚期或绞窄性梗阻可有脱水、感染中毒表现。
严重时可发生休克。
§辅助检查
血常规:单纯性肠梗阻早期明显改变。随病情发展可出 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多见于绞窄 性梗阻性肠梗阻) 血生化:缺水:血红蛋白值、血细胞比容升高。水、电 解质钾和酸碱失衡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痛、吐、胀、闭”。 腹痛:机械性 阵发性绞痛
麻痹性 中度弥漫性胀痛 血运性 中腹部或中背部持续剧痛 绞窄性 持续剧痛,弥漫或局限
§临床表现
呕吐:早期呈反射性,为胃内容物
•机械性 高位早而频繁,为胃液、肠液或胆汁 低位小肠,量多,先为胃肠内容、后为 粪样 结肠梗阻,迟而少,粪样
尿常规:血液浓缩可尿比重增高
呕吐物及粪便:肠血运障碍时,可含大量红细胞或潜血 阳性
§辅助检查
小肠梗阻-X线 站立位时见小肠 “阶梯样” 液 平。 平卧位时见积气 肠管进入盆腔。
结肠梗阻— CT平扫 见结肠肠腔扩 张及结肠内气 液平
肠套叠 空气灌肠可见肠套叠 处呈“杯口”状改变
乙状结肠扭转 钡剂灌肠X线检查见扭转部位钡剂 受阻,钡影尖端呈“鸟嘴”形
•麻痹性 呕吐晚而轻
•血运性或绞窄性 剧烈持续,可为棕褐血性
§临床表现
腹胀:与梗阻程度及部位相关
机械性 高位梗阻不明显,有时可见胃型
低位梗阻时明显遍及全腹
麻痹性 早期出现,腹胀显著遍及全腹
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腹部隆起不均匀对称
§临床表现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高位梗阻:早期可有梗阻以下残存粪
便、气体排出
绞窄性:可排出血性粘液样便
§体格检查
腹部体征:
视 机械性: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
肠扭转:可见腹胀不对称
麻痹性:腹胀均匀对称

单纯性:可有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
绞窄性:可有固定压痛或压痛性包块,有腹
膜刺激征
§体格检查
腹部体征:
叩 鼓音;绞窄性肠梗阻腹腔渗液多时,可有 移动性浊音
机械性:肠鸣音高亢,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 麻痹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肠梗阻的病理生理
诊断思路
1.是否肠梗阻?什么性质? 是机械性还是麻痹性? 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 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的? 2.是什么部位? 3.是什么原因?
是否肠梗阻?
临床表现: 四大症状: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 止排气排便(即”痛、吐、胀、闭”); 腹部可见肠形或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或 减弱消失等
§诊断
3.单纯性或绞窄性肠梗阻: 以下情况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 • 腹痛发作急剧,持续性剧痛 • 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 • 腹膜炎体征及全身表现 • 腹部局部隆起有压痛的肿块 • 呕吐早而频繁,呕吐物、肛门排出血性物 • X线见孤立胀大肠袢
§诊断
4.高位或低位肠梗阻: • 高位梗阻呕吐早而频繁,腹胀不明显 • 低位梗阻呕吐晚而少,腹胀明显,可呕吐粪样物 • 低位小肠梗阻X线示扩张肠袢于腹中部,液平呈阶 梯状排列 • 低位结肠梗阻则梗阻近端结肠扩展、充气
肠梗阻的诊断
胡志立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外二科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统称为肠梗阻。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 腹症之一,其病因和类型很多,发病后 可导致全身性病理改变,严重时可危机 病人生命。因此,掌握肠梗阻的诊断及 治疗十分重要。
肠梗阻的分类
(一)按梗阻发生的原因分类 机械性 动力性 血运性 (二)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分类 单纯性 绞窄性 (三)按梗阻部位分类 高位小肠 低位小肠 结肠梗阻 (四)按梗阻程度分类 完全性 不完全性
§诊断
5.完全或不完全肠梗阻: 完全性高位梗阻则呕吐频繁,如低位梗 阻则腹胀明显, 肛门完全停止排便排气。 不完全梗阻则症状相对较轻,肛门可 有少量排气排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断
6. 肠梗阻原因: •粘连性 •肿瘤 •嵌顿性或绞窄性腹外疝 •肠套叠 •蛔虫,粪块堵塞 •先天性畸形等
END
结束
麻痹性肠梗阻 X线平片:见 小肠、结肠均胀 气明显。
绞窄性肠梗阻 X线平片: 见孤立性肠襻
§诊断
1.是否肠梗阻: 症状:痛、吐、胀、闭 体征:全身及腹部体征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 输尿管结石,消化性溃疡等
§诊断
2.机械性或动力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无阵发性绞痛,肠鸣音 减弱;多继发于腹腔感染,腹膜后出 血,腹部手术,炎症,脊髓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