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各种“补品”中的雌激素

合集下载

哪些食物中会含有雌激素

哪些食物中会含有雌激素

哪些食物中会含有雌激素这两天,圣元牛奶与婴儿性早熟问题,让人们议论纷纷。

厂商、媒体、消费者都在发出不同的声音,卫生部、农业部也接着表态。

这说明,食物中的激素含量,已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除了婴儿这种明显的例子,现在少年明显性早熟,例如,和30年前相比,女生月经期提前了2至3年,城市里甚至更早。

从食物来说,现在的食物,与30年前的食物,有了较大的差别。

为了提高产量,快速占领市场,在生产养殖加中使用激素,是十分常见的。

据研究,家畜家禽如鸡,淡水水产如黄鳝,蜂王浆, 催熟的水果如西红柿等,都含有激素。

肉类中的激素含量更高,尤其是在动物的内脏当中,因此动物内脏不能食用过多;同时对于很多鸡鸭,经常是用含有激素的饲料喂养,催肥,导致这些肉类含有大量的激素。

水产的饲养,许多养殖者直接投喂避孕药催长。

这样的食物当中激素含量都比普通食物大。

催熟的水果就会残留有激素。

因此在购买水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节,过早上市、反季节上市、过红过鲜的水果都尽量不要购买。

一些营养保健品,如以前报导过的“鸡胚宝宝素”,蜂乳,花粉琼浆及增高素等就检测出激素。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绝不能随意给孩子补充的营养保健品。

此外,还有罐装食物。

因为其中所含有的某些防腐剂及染色剂已被鉴定出含有环境雌激素。

牛奶中更是含有相当量的雌性激素, Ganmaa D 等学者,认为现在消费的牛奶中,雌性激素水平较100年前有明显增加。

虽然目前各国政府对牛奶中的雌性激素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但现代牛奶中雌性激素的水平及人类长期消费该水平的牛奶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我国目前对于牛奶的安全性管理和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食品的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指标、农药及抗生素残留指标等方面,有关牛奶中激素安全性研究甚少,尚无官方管理标准。

雌激素的正常作用女性当中,人体雌性激素基本上是由卵巢分泌的,肾上腺、肝和脂肪细胞也会分泌一些。

雌性激素以雌二醇的形式输出,更年期后大部分的有效雌性激素都迅速减少,导致生殖能力降低,跟年龄有关的紊乱性问题出现,比如骨质疏松症、失禁、阴道干燥、可能会出现心脏疾病。

女性服用激素类保健品小心乳腺癌

女性服用激素类保健品小心乳腺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女性服用激素类保健品小心乳腺癌
导语:中国近年成为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乳腺癌已经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

经常使用激素用品,可能是造成乳腺癌增多的原因。

女性不要滥用含激素类保健品,因为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几率。

临床发现,不少乳腺癌患者在发病之前都曾经服用过一些号称“永葆青春”保健品。

过量雌激素易诱发乳腺癌,究其发病原因,遗传、营养失衡、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等都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然而,引发乳腺癌主要的原因是人体内的雌激素在“作怪”。

乳腺癌是一种与内分泌密切相关的疾病,体内的激素分泌一旦失去平衡,导致雌激素分泌过多,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就会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正常发育到异常增生,进而有癌变的可能。

中国近年成为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乳腺癌已经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呈现生活水平越高乳腺癌发病率越高的趋势。

经常使用激素用品,可能是造成乳腺癌增多的原因。

那些长期过量服用雌激素的女性、经常服用含高比例激素成分保健营养品的女性、常年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可能会增加。

因此在使用保健药物之前应先去医院检查雌激素含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购买。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服保健品也可导致绝经后出血

服保健品也可导致绝经后出血

服保健品也可导致绝经后出血作者:陈国群来源:《中老年健康》2017年第12期近段时间来,长沙市第四医院妇科门诊接诊了20余例患者,而她们的生活习惯中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为了抗衰老自己服用保健品。

服用过多保健品绝经后出血“绝经后又‘见红’在临床妇科门诊中越来越常见,病人的表现往往有两种极端:一种是高度恐慌,生怕患了恶性肿瘤;一种是以为自己‘返老还童’,是好事,不去检查治疗。

”长沙市第四医院妇科胡丽芳主任医师表示,造成绝经后再出血的原因有恶性肿瘤、严重妇科炎症等,而另一种成因也逐渐突出——进补含雌激素类的保健品。

胡丽芳说,临床发现,很多老年女性患者都是由于服用太多蜂王浆、鹿茸、人参等滋补品而引发的绝经后出血。

今年64岁的张女士已绝经10余年了,近40天以来,一直在服用某保健品蜂胶,一天突然出现阴道流血而就医。

医务人员对其进行了检查,并查看了该保健品成分,其中含大量类黄酮(相当于外源性雌激素)。

医嘱病人立即停服蜂胶,约一周后症状消失。

无独有偶,住在同一病房的63岁的朱女士已绝经10余年,最近一年服用三四种保健品,不久前查出患子宫内膜息肉。

保健品含雌激素不宜盲目服用胡丽芳说,很多女性为了保持美丽,会盲目地服用一些保健品抗衰老。

但这些保健品里或多或少含有一定的雌激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绝经前后的女性服用后感觉全身都很舒服,包括睡眠、心情、性欲、潮热出汗等情况得到改善。

正规补充雌激素是有诸多注意事项的,包括补充激素的时间、种类、量等都需在评估全身状况后才能决定,若长时间大量使用雌激素,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诱发血栓形成、乳腺癌或子宫内膜癌。

胡丽芳建议女性朋友尤其是老年女性,在选择保健品时要谨慎,不要盲目听信广告,更不要盲目跟风。

多种疾病可引起绝经后“见红”“绝经后又‘见红’有个时间概念不能混淆,就是指月经彻底断掉一年后,又再次出血。

这绝对是疾病而非‘返老还童’。

”胡丽芳介绍,绝经后出血可能是由外阴、阴道、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等疾病引起,也很可能是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腺癌、宫颈癌及卵巢癌等)的重要征兆,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远离乳腺癌 少碰含激素化妆品保健品(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远离乳腺癌 少碰含激素化妆品保健品(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远离乳腺癌少碰含激素化妆品保健品(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样的保健品层出不穷。

一些声称具有让女性保持青春、促进乳房丰满的保健品里面,可能含有一定的激素,服用后可能促使肿瘤的发生。

另外,不少化妆品也含有激素,长期使用同样容易诱发肿瘤。

众所周知,乳腺癌的病因,可能与身体里面的激素有关系,尤其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对乳腺癌的发病是个不利因素。

额外摄入雌激素可导致乳腺癌
就如很多壮阳药被查出含有雄性激素要被取缔一样,保健品里含有激素是不合法的。

专家指出,雌激素是妇女卵巢产生的内分泌激素,能促进女性发育成熟,维持正常月经和性功能。

因此,雌激素曾被用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早年美国曾大范围用雌激素作为更年期综合征的替代治疗,效果很好,但不久后发现女性患乳腺癌的增长速度非常快;2003年后,美国停止了这种替代治疗方式,乳腺癌发病的增长速度随后减慢。

”叶长生认为,就是这个血的教训,让医学界认识到雌激素不能乱用,否则代价很大。

专家表示,现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明显且迅速,这和现代生活方式以及工作生活压力的改变明显相关。

过去10年间,乳腺癌增长率相当高,从1999年到2008年,乳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47%!2006年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25万的乳腺癌病人!其中不乏滥用雌激素而致病者。

滥用雌激素对身体危害多多。

乱补雌激素容易诱发妇科肿瘤

乱补雌激素容易诱发妇科肿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乱补雌激素容易诱发妇科肿瘤
导语:每个年龄段的人,雌激素水平都不同。

一般来讲,年纪越大,雌激素水平就越低。

专家表示,雌激素虽好,但不能乱补。

40岁的王女士,1米60的个头,身材苗条。

可是谁能想到,这样一副瘦弱的身板,胸前却顶着两个大如篮球的乳房。

经诊断,王女士患上了巨乳症,其双乳里,除了乳腺脂肪组织,还长了许多纤维瘤。

医生表示,从中医上说,王女士的巨乳症可能跟长期吃木瓜炖雪蛤有关。

不过,导致巨乳症的因素也很多,可确定的是,这种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系。

每个年龄段的人,雌激素水平都不同。

一般来讲,年纪越大,雌激素水平就越低。

专家表示,雌激素虽好,但不能乱补。

成年女性如果摄入过量雌激素,最大的风险是容易诱发肿瘤。

未成年女性乱补雌激素则可导致长不高、性早熟等。

若女性需要补雌激素一定要去医院做雌激素水平检测,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你体内雌激素水平偏低,才能适当补充,且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雌激素过量可能会导致哪些妇科病?
乳腺增生
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目前引起乳腺增生较为公认的原因。

黄体期孕激素分泌减小,雌激素的量相比较变多,造成雌激素长时期刺激乳腺组织,从而造成乳腺增生。

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失调有关,如雌激素的相对或绝对升高。

一般来说,女性在18-25岁性功能旺盛期、妊娠和哺乳期或绝经前期,由于雌激素大量分泌,很容易引发乳腺纤维瘤。

子宫肌瘤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女性盲目补充雌激素不可取

女性盲目补充雌激素不可取

女性盲目补充雌激素不可取作者:杨莹来源:《家庭医学》2022年第10期各种激素的不同水平,是区别男女的关键物质。

适当的雌激素能让女性更加妩媚、富有女人味,尤其体现在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及维持上。

因此,对女性来说,雌激素的价值是任何其他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1.雌激素不足的危害。

①皮肤无光泽。

皮肤柔嫩和真皮里的玻璃酸酶存在关系,当雌激素和玻璃酸酶融合在一起时,皮肤方有许多营养物质与水分,从而显得细腻、柔滑、极富光泽。

②形体松弛。

雌激素欠缺会导致内分泌障碍,影响脂肪代谢,人体会产生肥胖;若脂肪从胸部流到背部,还会造成乳房下垂、变形、外扩、萎缩、松弛等。

③嗓音粗。

雌激素直接关系到女性嗓音的改变。

④易于闭经。

太瘦的女孩子易于闭经,这种现象实际上和雌激素不足存在联系。

部分雌激素源自生成的脂肪组织,太瘦往往表明脂肪组织缺乏,相应地雌激素也可能存在不足,情况严重时可造成闭经。

⑤不孕。

雌激素可加速子宫发育,让子宫肌壁变厚、增加血流,为发育胚胎创造了环境;可软化、扩张宫颈,让黏液增加、变稀,有助于精子穿过宫颈与卵子相结合。

雌激素不足增加了女性受孕的难度。

雌激素约95%通过卵巢分泌,剩余的雌激素则源自。

肾上腺的分泌。

所以,确保雌激素充足,关键在于防止卵巢早衰。

2.雌激素过量引发的健康问题。

雌激素并非多多益善。

“过犹不及”,雌激素过量则可能带来不少健康问题。

①乳腺增生。

雌激素太多可能对乳腺组织刺激较大,造成乳腺增生。

②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型肿瘤。

局部的肌瘤组织对雌激素有着较高灵敏性,是子宫肌瘤的关键引发因素。

③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太多可能造成子宫内膜增生过度,进而导致妇科恶性肿瘤,即子宫内膜癌。

从上文可知,雌激素水平维持在稳定、均衡状态非常关键!然而,实际上大部分女性存在雌激素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年龄超过40岁的妇女,是雌激素不足的主要人群。

所以,此类人群应补充雌激素。

然而,许多人在补充雌激素时都存在以下误区。

1.忽略了更年期症状。

别把雌激素当防衰老药

别把雌激素当防衰老药

龙源期刊网 别把雌激素当防衰老药作者:邬时民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23期已经绝经3年的刘女士一向对自我保健很重视。

听人说,进入更年期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过低,易诱发骨质疏松等疾病。

如果能补充雌激素,不但可以改善更年期的症状,还能延缓衰老。

因此,她平时十分注意补充雌激素,除了服用尼尔雌醇片补充雌激素外,还专门购买含有雌激素的保健食品天天吃。

与其他同年龄的人相比,刘女士面部潮红、多汗、易激动等更年期症状确实轻微,但是连续服用雌激素药物和富含雌激素的保健食品3年后,她因阴道反复出血到医院就诊,经检查,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

专家提醒,雌激素并非有求必应的“防老药”,胡乱补充有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适量补充雌激素可减轻更年期症状雌激素由卵巢和胎盘产生,肾上腺皮质也产生少量雌激素。

女孩在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以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

雌激素还能促使皮下脂肪富集,体态丰满,乳腺增生;促使体内水钠潴留,骨中钙沉积;保持女性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很显然,雌激素对女性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然而,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自身所分泌的雌激素量會逐渐下降。

雌激素量的下降,除了会导致更年期综合征外,还会导致骨质疏松与骨折、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老年性痴呆等疾病。

鉴于此种状况,很多女性通过补充雌激素来提高生活质量,防治疾病。

确实,补充适量的雌激素,对减轻更年期症状,防止生殖器萎缩,防治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和减慢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进程,均有较好的效果。

中老年女性补雌激素需遵医嘱是药三分毒,雌激素治疗同样如此,在带来疗效的同时,也可能增加乳腺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所以,中老年女性使用雌激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进行个体化补充,包括剂量、剂型、配伍方案等。

以最低有效剂量为原则,根据使用的效果、时间长短和个体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同时,须定期查胆固醇、血液流变性及做乳房造影。

女性更年期千万不能乱吃保健品

女性更年期千万不能乱吃保健品

龙源期刊网 女性更年期千万不能乱吃保健品作者:黄丽丽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3年第01期女性更年期激素水平下降,免疫力下降,容易烦躁,因此喜欢吃一些保健品。

如今市面上许多女性保健品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而摄入过多的雌激素会导致乳腺增生,甚至诱发乳腺癌。

前些天,黄女士乳腺钼钯的片子出来了,被确诊为右侧乳房乳腺癌。

“最近一段时间,是否有吃什么补品或者保健品?”医院乳腺科医生问她。

黄女士说,从3年前开始,可能是更年期到了,她比较容易烦躁。

听说蜂王浆、西洋参等很补,能提高免疫力,就买来不少蜂王浆、花粉、西洋参等保健品。

直到前段时间,她感觉乳房有肿块,才来医院体检。

专家认为,问题就出在这些补品上。

相比其他肿瘤,乳腺癌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发生与发展和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及其代谢有关。

女性更年期激素水平下降,免疫力下降,容易烦躁,因此喜欢吃一些保健品。

如今市面上许多女性保健品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而摄入过多的雌激素会导致乳腺增生,甚至诱发乳腺癌。

如今门诊中碰到的不少乳腺癌患者都有服用补品、保健品的习惯。

预防提醒专家说,更年期女性可以通过中药、运动、饮食来调理,并非都要吃补品。

若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得很严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并定期随访。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 3%左右的速度递增,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该怎么预防乳腺癌?专家说,首先胸衣不要太紧,乳腺的血液循环大多在乳房外侧,过分挤压容易诱发乳腺疾病。

第二,适当控制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少吃含雌激素较高的食物,如哈什蚂、大豆异黄酮等保健品。

第三,适当运动,跳绳可以促进乳房抖动,游泳可以扩张胸部,对女性来说都是很好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各种“补品”中的雌激素
最近,一篇题为“武汉7岁女孩常吃雪蛤,2个月吃成性早熟”的报道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半年前,杨女士(小女孩的妈妈)的同事去长白山出差给她带了一盒雪蛤,她听说雪蛤是专门针对女性的补品,于是自己每天服用。

用了一个月发现自己胖了点,肤色比以前好了,就想到女儿从小长得瘦弱,最近还老是感冒,就每天也给孩子吃。

持续吃了两个多月后,杨女士在给女儿洗澡时,发现7岁的女儿乳房已经发育了,到医院一检查,结果孩子患上了性早熟。

孩子为什么会突然患上性早熟?
孩子之所以出现性早熟,罪魁祸首就是“大补”的雪蛤,雪蛤是雌性林蛙的输卵管及卵巢,又称林蛙油。

林蛙分布在中国吉林省以至黑龙江等地丛林中,以吉林省长白山所产最为著名,是一种珍贵蛙种,自明代起被列为四大山珍(熊掌、林蛙、飞龙、猴头)之一,但现在已经被大规模种植。

因为雪蛤是雌性林蛙的性腺体,所以富含雌激素。

雌激素决定了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女性第二性征发育中乳房发育出现又是最早的。

7岁的小女孩,本来卵巢还没有开始分泌雌激素,但持续摄入富含雌激素的雪蛤,身体内就有了一定水平的雌激素,最终导致了乳腺发育的提早出现,即性早熟。

成人也要警惕各种含雌激素的“补品”
对于各种含雌激素的“补品”,不仅不该给孩子吃,成年人同样需要警惕,因为雌激素作用广泛,对各个性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维持都起着关键作用,甚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泌尿系统等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所以女性不同阶段的雌激素水平要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不能失调无序。

雌激素水平过低,女性就会出现性欲低下、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等一系列表现,甚至出现抑郁症;而雌激素水平持续过高也不好,充足的证据显示,雌激素水平过高可以增加罹患很多妇科疾病的风险,如乳腺癌、子宫肌瘤和子宫癌,尤其是外源性的摄入造成的升高,增加可能更明显。

等等!那为啥杨女士也吃了很长时间却没见患癌症,肤色还比以前更好了呢?肤色比以前变好是雌激素的一个常规作用,雌激素可以使肤质变得姣好,女性也正是由于雌激素的优势,相比男士,皮肤才更红润光滑有弹性。

至于没有患癌症就更好理解了,虽说癌细胞一旦出现,便会迅速增殖,但从一个癌细胞生长繁殖到直径1厘米左右的肿瘤,得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修成正果”,修炼期间还
大多都被正常的免疫系统所绞杀,况且,雌激素水平过高也只是增加了各种癌症的风险,并不是一定患癌,更不是两三个月就表现出来的,癌细胞组织较小的时候根本无法查出。

还有哪些“补品”中含雌激素?
除雪蛤之外,蜂王浆、花粉、胶原蛋白口服液等美容保健市场的宠儿也往往含有雌激素,之所以主要在美容市场,是因为雌激素改善皮肤肤质的效果比较明显,可以短时间让皮肤焕发光彩,而增加癌症风险是短期不容易发现的。

蜂王浆是蜜蜂巢中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食用蜂王浆的幼虫将变成蜂王,蜂王属于母蜂。

研究发现,蜂王浆中含有人类的生殖激素,如雌二醇、黄体酮、睾酮等。

雪蛤和蜂王浆中的雌激素往往是天然就存在的,而花粉和胶原蛋白类保健品就不一样了,花粉虽然也是雌蕊的生殖细胞,但植物雌激素和动物雌激素往往不是通用的(动物和人的雌激素很多通用),所以纯花粉中应该没有雌性激素;胶原蛋白也只是一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在营养学上被称为不完全蛋白,因为其缺乏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花粉和胶原蛋白本身不具有特殊的美容和保健作用,功效不足药来添,商家就往往人为的加入一些雌激素,很多人吃了花粉和胶原蛋白类保健品后效果显著,除心理安慰作用外,最应该怀疑的就是添加了雌激素。

动物性食物中往往富含脂肪,而这些脂肪也最容易蓄积脂溶性的环境污染物,如二噁英、塑化剂、六六六、多氯联苯等,这些难以分解的环境污染物都属于环境雌激素,也会增加罹患癌症如乳腺癌的风险,这也是多吃动物性食物,尤其是富含脂肪的动物性食物容易罹患乳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任何告诉你只吃某种“神奇”的保健品或补品就可以健康长寿的人,都是骗子,而且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骗子。

日常饮食应该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主食粗细搭配,这样的膳食才是最健康的。

除以上常见的补品和食物外,很多宣称美白皮肤、增加皮肤弹性的护肤品很多也偷偷加了雌激素,雌激素分子小,很容易透过皮肤吸收,所以不要过度依赖这些护肤品,用的时间和量越多,癌症增加的风险就越大。

当然,对于一些雌激素水平较低的女性,包括绝经期的女性,合理补充雌激素可能是利大于弊的,对皮肤和骨骼健康都有好处,但想补充雌激素应该先到医院咨询妇科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该用,以及适合补充的剂量和周期,自己乱服补品,剂量难以控制,往往适得其反。

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增加乳腺癌风险吗?
很多人听说大豆中含有一种“植物雌激素”,长期喝豆浆会得乳腺癌,已得乳腺癌患者更是不要碰。

更可怕的是男人喝了会不长胡子,甚至出现乳房发育的现象。

但如果上述说法成立的话,男人女人都不能喝豆浆了。

事实上,大豆中确实含一种生物活性成分,叫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雌激素结构类似,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故被称为“植物雌激素”。

但大豆异黄酮的活性一般不到雌二醇(活性最强且最主要的雌激素)的千分之一,所以大豆异黄酮往往具有特殊的双向调节作用,即对低雌激素水平者,可以弥补雌激素不足,对高雌激素水平者,可竞争性的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以次充好”发挥抗雌激素作用。

2012年由上海市疾控中心参与,涉及中美9514名乳腺癌患者,平均跟随7.4年的大型调查发现,摄入大豆异黄酮不仅不致癌,反而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研究中发现,与大豆蛋白摄取量低的人相比,那些大豆摄取量最多的患者,其死亡风险降低了29%,复发风险则下降了32%。

其实早在2008年,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就表明,亚洲妇女通过喝豆浆就可降低三分之一乳腺癌发病率。

同理,对于雄性激素明显占优的男性,这点只有雌激素千分之一活性的植物雌激素,按膳食指南推荐每天40克大豆(约4杯豆浆)的量,根本不足以产生影响,也没有严格的证据证明靠吃大豆及其制品会对男性产生多少健康危害。

既然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起到防治乳腺癌的作用,那多吃“大豆异黄酮”保健品是否可以呢?很多专家并不推荐,他们认为大豆及其制品之所以能够降低乳腺癌可能不仅与其中的大豆异黄酮有关,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其他保健成分,而且大豆异黄酮虽然只有雌激素活性的千分之一,但通过保健品很容易大量摄入,可能也会对身体雌激素水平产生明显的影响,增加乳腺癌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