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思考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及应对措施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及应对措施嗨,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难点以及应对措施。
这个问题可是困扰了不少同仁,不过别担心,跟着我,保证让你豁然开朗!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中医治疗这类骨折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但诊疗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难点,下面我就来一一分析。
一、诊断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表现多样,容易与手腕其他疾病混淆。
应对措施: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受伤经过,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必要时,进行中医四诊合参,如望、闻、问、切,以确定骨折类型和程度。
2.难点:部分患者就诊时,骨折已发生移位,影响诊断。
应对措施:对于疑似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法复位,再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骨折复位困难。
应对措施: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如拔伸、旋转、推挤等,结合患者体质和骨折类型,进行个性化复位。
复位过程中,注意力量适中,避免过度暴力,以免加重损伤。
2.难点:骨折愈合慢。
应对措施:中医治疗骨折注重内外兼治,内服中药以促进骨折愈合,外敷膏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3.难点:并发症较多。
应对措施: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
如神经损伤,可采取针灸、推拿等疗法;血管损伤,可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感染,可给予清热解毒药物。
三、康复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康复周期长。
应对措施: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手指屈伸、手腕旋转等,以恢复手腕功能。
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难点:康复效果不佳。
应对措施:评估康复效果,针对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如手腕活动受限,可采取中医推拿、针灸等疗法;疼痛明显,可给予中药熏洗、热敷等治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在诊疗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加油!1.注意事项:复位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二次损伤。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思考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思考发表时间:2016-04-22T13:58:30.6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7期作者:刘李继[导读]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与支架外固定术,值得推广与应用。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湖南岳阳 414000【摘要】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成A组、B组、C组各40例,A组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C组采用支架外固定术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A组的优良率(97.5%)明显高于B组(82.5%)与C组(72.5%),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与支架外固定术,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120 cases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A group,B group,C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A group was treated by closed manipulative reduction and small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The B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C.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A group(97.5%)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82.5%)and C group(72.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closed manipulative reduction and small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alm side approach.[Key words] distal radius fracture;treatment method;clinical effect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1]。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我曾
经经历过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以下是我的治疗体会。
首先,手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
在手术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和
评估,确定手术方案和手术时间。
此外,患者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术前的身体检查、饮食调整、心理准备等。
在手术前,我和医生
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了解了手术的过程和风险,这让我更加放心和安心。
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技术和经验非常重要。
我的手术由一位经验丰富
的骨科医生进行,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手术后,医生还进行了详细的
术后指导和康复计划,让我更好地恢复。
术后的康复是非常关键的。
在康复期间,我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
练和物理治疗,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按摩等。
这些训练和治疗
可以帮助我恢复手部的功能和灵活性。
同时,我还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总的来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医生需要
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经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患者需
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行充分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便更好地恢复手部的功能和灵活性。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以便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桡骨远端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那么,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如何呢?1.保守治疗的效果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采用外固定器和石膏固定等方法,使骨折处保持固定,让断骨自然愈合。
具体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
(1)优点保守治疗的最大优点就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手术后的恢复期。
此外,由于保守治疗不会切开软组织,对软组织的损伤比较小,术后恢复比较快。
(2)缺点保守治疗的缺点就是治疗效果相对不稳定。
由于骨折部位的位置和骨折类型的不同,采用保守治疗后,有的人可以完全康复,有的人则可能形成不同程度的残留畸形和功能障碍。
此外,保守治疗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石膏固定,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
手术治疗通常是在保守治疗取得不好效果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采用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在骨折处进行复位,并进行内固定,加速骨折的愈合。
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恢复骨折处的解剖形态和功能状态,降低畸形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此外,手术治疗后,病人很快就可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手术治疗的缺点就是存在手术风险和手术后恢复期较长的问题。
由于需要切开软组织,手术损伤大,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此外,手术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病人来说,可能承担不起。
3.综合比较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各有优缺点。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根据骨折位置、骨折类型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
如果骨折较不严重,可以考虑采用保守治疗。
如果骨折较严重,或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治疗方案的选择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治疗风险为目标。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经验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经验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经常发生于手部的桡骨远端,也被称为腕部骨折。
这种骨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经验十分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经验,并提供我的观点和理解。
1. 初步评估和诊断: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
这包括对患者的症状、疼痛程度和受伤情况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观察。
必须进行物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等),以确定骨折类型和骨折的严重程度。
2. 保护和稳定受伤部位:一旦确诊桡骨远端骨折,下一步是保护和稳定受伤部位。
这通常通过使用石膏固定、外固定器或内固定器(如金属板和螺钉)来实现。
治疗的目标是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的愈合。
3. 术前准备和术中操作:在一些严重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例中,手术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术前准备包括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制定手术计划,并与患者详细沟通。
在手术过程中,精确的解剖学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骨折的稳定性和手术的成功。
4. 术后恢复和康复:无论是通过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和康复是非常关键的。
这包括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等方面。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包括手指的灵活性、握力和手腕的稳定性。
在我看来,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既要考虑患者的生理特点,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
基于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芳龄、性别、骨折类型和对治疗的偏好来调整。
总结起来,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经验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
它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法。
患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通过正确的初步评估、保护和稳定、手术治疗(如果需要)、术后恢复和康复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和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常见骨折类型,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本文将介绍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前臂的正常位置,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手指和手腕的运动,最终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
该方法通过固定前臂,以使骨折处得到充分的愈合。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应用石膏或者肘上外固定器来固定骨折部位,同时合理使用抗炎和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保守治疗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小。
对于年轻患者或者骨折移位轻微的患者,保守治疗也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然而,保守治疗也存有一些缺点。
如果骨折移位严重,或者患者年龄较大,骨折愈合时间则会相对较长,使患者的恢复时间变长,同时,有些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需要长期接受康复治疗,花费时间和金钱较多。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将骨折部位重新对准,进行内固定或外固定手术。
内固定手术是指使用钢板、螺钉等金属器械将骨折部位固定在一起进行愈合。
外固定则是将金属钢针穿过骨,在皮下衔接金属环组成固定架,在四周设置夹板支撑。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通过外科手术将骨折处重新定位,尽早让骨折得到修复,加速患者的恢复时间。
此外,手术治疗后对于骨折处的恢复期限也较短,大约为6-8周。
但是手术治疗的价格较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如感染、切口开放等等,治疗风险较大。
从手术本身的角度而言,手术治疗还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手术风险较强的患者或者手术费用较高的患者,保守治疗更为适宜。
总体而言,治疗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和骨折移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轻微的骨折移位,以及年轻体强的患者,应首先考虑保守治疗。
对于骨折移位明显,或者年龄较大活动能力较差的患者,手术治疗则是恢复功能最好的选择。
任何治疗方法使用前都需要充分的评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治疗风险,才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风险,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分析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案进行选择,并对治疗方案进行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至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在术前的体质检测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保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由掌侧切开内固定术。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伤骨修复状况。
结果观察组93.3%相对比对照组80%临床总有效率高了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术后掌倾角修复状况、以及关节面的平整度均不如观察组患者。
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由掌侧切开内固定术要优于保守治疗,且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标签: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案;疗效;术后修复桡骨远端骨折[1]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骨科疾病。
桡骨远端骨折[2]发生时常伴有下尺桡关节和桡腕关节的损伤。
本实验通过探讨保守治疗,以及掌侧切开内固定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下为本实验的研究成果汇报。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至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30例,根据患者CT诊断结果以及X光拍片结果,可以判断该患者均为本实验所需。
研究对象剔除标准:(1)患者不服从实验安排;(2)纳入后患者拒绝进行手术;(3)患者存在沟通障碍;(4)患者的精神状态存在明显异常。
其中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为(47.63±10.47)岁;观察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为(49.85±12.65)岁,两组患者年龄、桡骨损伤程度、就医诊治时间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术前的CT以及X光拍片检测,确定患者伤骨情况。
对患者进行术前的体质检测,以保证患者的体质适合进行手术。
在给予患者同样的局部麻醉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进行保守治疗(采用闭合手法复位进行石膏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在运动或事故中,严重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旨在恢复患者的手部功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许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内固定、外固定和关节镜下手术等方式。
内固定手术是通过骨板、钢钉或钢丝将骨折部位固定在一起,外固定手术通过外固定装置将骨折部位固定在外部,而关节镜下手术则是通过微创技术治疗骨折。
手术治疗的疗效较为确切,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并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比如手术后的感染、神经损伤等,所以在选择手术治疗时需要谨慎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二、手法复位治疗手法复位治疗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骨折部位的形态和功能。
手法复位治疗通常通过牵引、按摩和固定等方式来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控患者的骨折部位,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手法复位治疗相对于手术治疗而言,风险较小,但疗效也较为有限。
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治疗往往不能有效地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
在选择手法复位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三、疗效分析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及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地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功能性,但需要注意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2.手法复位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骨折部位的形态和功能,但对于一些严重骨折患者疗效有限,容易出现并发症。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以期取得最佳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92期177
·经验交流·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思考
吴张保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交矿区总院镇城底分院,山西 古交 03020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对其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日后桡骨远
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5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小夹
板石膏外固定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6(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2(81.48%),观察组患者的骨折的愈合情
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
定法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但需在结合患者的
年龄且在手术过程中严格的进行手术操作,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法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92.148
0 引言
桡骨远端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原因和骨质疏松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创伤较为严重。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效果极差,临床中多选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了帮助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寻求较好的临床治疗方式,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通过对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54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出良好的治疗方法,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27例患者,男14例,女13例,年龄52~87岁,平均年龄为(6
2.57±6.35)岁;观察组27例患者,男15例,女12例,年龄53~89岁,平均年龄为(6
3.86±7.24)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抬高患肢,对应不同的腕关节背伸或掌屈位置石膏固定2周后将石膏移至功能位,经皮复位后用外固定架固定,可持续牵引关节面从而维持复位,手术完毕后缝合切口[1]。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1)显效: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骨折基本愈合,按压时无明显痛感,不影响患者的局部活动;(2)有效: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骨折出现愈合,按压时有轻微痛感;(3)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t和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6(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2(81.48%),观察组患者的骨折的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1例、泌尿道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
3.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
4.81%),且χ2=1.2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间的比较[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有效率[n(%)]观察组27188126(96.29%)
对照组27157522(81.48%)t---- 3.14
P----<0.05
3 讨论
在临床针对于桡骨远端骨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骨折一旦发生对于患者的正常活动即可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该类骨折在临床中相对常见,因此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就是关键所在。
目前临床可用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由于患者的骨折随着个人的情况不同,均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化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而言也十分重要。
经过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在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法治疗下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严重的并发症状出现,对照组患者所用的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即对于患者骨折处进行分析后,进行相应的切口,将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充分复位后再加以固定,钢板固定在患者恢复初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随着患者情况的改善,其较难满足患者患者活动需求,同时不可避免会发生骨折再次移位的情况,因而使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观察组所用的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通过对患者骨折处进行闭合的牵引复位,减少切开对于患者产生的创伤,因而对于患者的恢复较为积极[3];也可以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而小夹板石膏外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除过满足患者对于固定的需求外,不会对患者的腕关节产生过分的影响,从而使得患者在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后,功能锻炼不受到影响;因此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在良好恢复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对于患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患者的年龄且在手术过程中严格的进行手术操作的前提下采取闭合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法用于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值得在日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铁刚,苏群峰,等.牵旋背顶提按法整复结合超腕夹板固定治疗
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粉碎性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3). [2] 刘毅,陈海云,等.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比较[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