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畜牧业农民增收计划
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实施方案(2篇)

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实施方案____年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实施方案如下:一、加强科技培训实施技术培训计划,提供畜牧业务培训和实践课程,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畜牧业技能。
二、推广优良品种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和品质,提高农民的养殖业收入。
三、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养殖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
四、推动科技合作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
五、加强政策支持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制定配套政策,推动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的顺利实施。
六、开展宣传教育开展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对科技助农的认可和支持。
七、建立监督机制建立科技助农增收行动的监督机制,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效果的持续改善。
八、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动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的有效实施。
以上为____年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实施方案,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强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实施方案(2)一、指导思想按照县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县目标,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推进畜牧科技进村、到场、入户,提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达到科技助农增收的目的。
二、工作原则(一)全面参与。
广泛发动乡镇畜牧兽医站、村级防疫员、农民专业合作___、畜牧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畜牧科技助农增收活动。
(二)统一部署。
县局制定实施方案,统一部署、统筹实施。
(三)突出重点。
开展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作要把基地建设、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统一起来,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作为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的着力方向,不断探索创新“两个带动”机制模式,扩大对养殖农户的带动面、参与面和收益面。
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作要把___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提农民___化程度作为“为农服务、教农学技、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重要工作,___科技人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服务、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机制,不断提指导畜牧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基层农民群众的科技水平,加快我市畜牧业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方向转变。
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15年远景目标规划

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一、“九五”计划执行情况及评价(一)“九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九五”时期,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畜产品产量有了显著提高。
2000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到6125万吨,完成“九五”计划105%,蛋类产量达到2243万吨, 完成“九五”计划123%,奶类产量达到919万吨,完成“九五”计划115%。
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8.0千克、17.6千克和7.2千克,全面超过“九五”计划。
(二)对“九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评价“九五”时期,畜牧业全面发展,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肉类、禽蛋产量仍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畜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猪肉在肉类总量中的比重由1995年的69.36%下降到2000年的65.81%,禽肉和牛羊肉比重分别由18%和11.73%上升至19.7%和13.2%。
我国畜牧业正逐步走上了一条适合我国资源状况的节粮型道路。
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步上升,2000年牧业总产值达739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4915.8亿元的29.67%;全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有8000多万;畜牧业发达地区畜牧业现金收入约占农业现金收入的一半,畜牧业纯收入约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
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秸秆养畜示范县等商品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草原及草原防火体系建设步伐加快;饲料工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结构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科技进步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
科技进步对畜牧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九五”初期的45%增加到现在的48%左右。
猪、牛、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30%和55%;出栏率分别增长了7%、5%和1%;猪、禽死亡率分别下降到8%和18%。
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加强,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
突出发展畜牧养殖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业, 转化成 肉、 、 , 蛋 奶 促进粮食增值 。大量
加 快 农 村 改 革发 展 具 有 一.安徽省 界首 市动物检 疫站 , 重 要 的 现 实0义 。.安徽省界首 市畜牧 局, . 1 界首 ∞ 伪 意 ① 0 : 的畜禽粪便通 过处 理使土地肥沃 ,生产 出 界首 ∞ 伪 0 ①0 一 多一 多 ” 良性 循 环 。 肥 的
5 k , 国不 足 3g 因此 , 提 高 国民 物质 0 g我 k。 要
现代化农业的主要标志之一 ,就是畜 牧 业产 值 占农业 总 产值 比重达 到 6 %以 0 上 ,许多发达 国家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这
一
生活水平 , 就必须 大力发展 畜牧养殖业 , 突 出发 展草食动 物 , 生产无 公害 、 无污染 , 低 残 留的优质畜产品 。 5 突出发展 畜牧养殖 业 。 有利于促进农 民 增收 。 是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点 。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饲料 和秸 国的国情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 不适应 中
秸秆饲料资源和畜 禽品种资源 ,有广袤 的 草地 , 充足 的粮食 , 突出发展畜 牧养殖业 , 可以充分发挥 资源 优势 ,提高农业整体效
益。
畜牧业 的出路 在于产业 化 ,畜牧产业
33 强化流通环 节监 管,保 障上市畜产 品质量 .
库、 超市 、 商场 、 肉类专卖店储存 和经 营畜产品的实施登记备 案制度 , 实行可追 溯管理 , 并与公安 、 卫生 、 商 、 工 商务等部门
密切配合 , 加强协作 , 强化监 督检查 , 积极查处未经检疫和私
市 场 经济 秩 序 。
件 。2 0 年 , 06 中心通过 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计量认证 , 能够 承担第三方公正性检 验工作 , 具备了兽药 、 饲料 、 畜产 品等 j
畜牧业成为吕梁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亿 只 ,直 接 辐 射 带 动 1万余 户农 户 发 展 肉鸡 、 肉鸭 养 殖 。
3 抓 投 资 .促 进 畜 牧业 快 速 发 展
左 右 。畜 牧 业 所 取 得 的 成绩 主要 得 益 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1 树标 杆 。带动 规 模 养 殖 快 速 发 展 2 0 1 2年 全 市 畜 牧 部 门按 照 “ 大 项 目促 进 大 发 展 .多项 目 促 进 快 发 展 ,标 杆 性 项 目引 领 转 型 发 展 ” 的 发 展 理 念 ,用 工 业 化 的 理 念 和 产 业 化 的 模 式 .不 断 推 进 畜 牧 产 业 的 上 档 升
万 头 ,羊 出栏 6 0 . 0 6万 只 , 肉 鸡 出 栏 1 8 1 0万 只 , 分 别 比
2 0 0 8年 增 长 0 . 5 1 % 、5 _ 3 4 %、8 . 8 4 %、 1 3 2 . 9 5 % , 蛋 鸡 存 栏
别 是 近 年 来 , 吕梁 市 把 发 展 肉鸡 、 肉鸭 产 业 作 为 本 市 调 整 产 业 结 构 、增 加 农 民 收入 、发 展 “ 一 县 一 业 ” 的 总 抓 手 ,紧 紧 依 托 大 象 禽 业 和 孝 义 铭 信 两 大龙 头 企 业 ,积 极 引 导 广 大 养 殖 户 发 展 肉 鸡 、 肉鸭 养 殖 。 截 至 目前 ,全 市 已基 本 形 成 大 象 、
1 3 0 0万 只 。 比 2 o 0 8年 增 长 2 1 . 4 9 % 。 畜 产 品 肉 类 总 产 量 1 4 . 6 9万 吨 ,禽 蛋 产 量 1 1 . 4 2万 吨 ,奶 类 产 量 3 . 4 8万 吨 ,分 别比2 0 0 8年 增 长 5 1 . 1 3 % 、3 . 1 6 %和 1 5 . 2 3 %。 2 0 1 2年 全 市 畜 牧业 总产值 达 2 8 . 4 5亿 元 . 占农 业 总 产 值 3 6 . 7 % ;农 民人 均
抓畜牧产业促农民增收的措施

抓畜牧产业促农民增收的措施在中国农村,畜牧业一直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发展畜牧产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需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畜牧业的产出和效益。
首先,要加强科技支撑,推动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畜禽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
同时,加强畜牧科研力量,推动畜牧科技创新,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提高畜牧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其次,要加强畜牧业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水平提升。
通过开展培训班、技术指导等形式,提高农民对畜牧养殖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增强其生产管理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畜牧养殖合作社和合作社联盟,促进农民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养殖效益。
第三,要加强畜牧业的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
通过开展畜牧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畜牧产品的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畜牧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
最后,要加强畜牧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采取科学合理的畜禽养殖方式,减少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畜牧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发展。
总的来说,要抓好畜牧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需要从科技支撑、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全面推动畜牧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实现乡村振兴。
希望相关部门和农民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共同发展畜牧产业,实现共赢,共同致富。
畜牧业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与农民收入提升

畜牧业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与农民收入提升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畜牧业在农民收入提升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分析畜牧业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并探讨如何通过发展畜牧业提升农民收入。
畜牧业对农村经济的贡献1.提供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来源:畜牧业为农村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满足了中国人的饮食需求。
这些产品不仅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的发展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发展畜牧业,可以带动饲料种植、兽药、养殖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条,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
3.增加农民收入:畜牧业为农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收入来源。
除了肉、奶、蛋等产品销售收入外,畜牧业还为农民提供了养殖、饲料加工、兽药销售等多种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4.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畜牧业规模的扩大,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畜牧业等领域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5.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畜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优化畜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增加我国畜牧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农民收入提升的路径1.扩大养殖规模:通过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畜牧业产量,农民可以在销售产品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此外,规模养殖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2.推广科学养殖技术: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3.发展特色畜牧业: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畜牧业,如生态养殖、绿色养殖等。
特色畜牧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4.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
加快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行动实施方案

加快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行动实施方案加快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行动实施方案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为了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国家出台了加快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
下面将从方案的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方案的目标加快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改革创新、科技支撑、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等措施,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达到生猪出栏率90%以上,乳制品自给率85%以上,肉禽产品自给率80%以上。
2.实现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推进畜禽种养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
3.提高畜禽养殖品质和健康水平,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
4.扩大畜牧业产业规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5.促进农村基层协作创新,推动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
二、方案的原则1.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畜禽品种提质增效,推进品牌化建设,扩大供给、提升质量,推动畜牧业产业变革。
2.坚持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群化、标准化、绿色化和智能化,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3.坚持安全第一、绿色生产,加强畜禽疫病监测和防控,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4.坚持生态保护和改善,推广科学养殖和循环农业模式,促进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绿色发展。
5.重视农村基层协作创新,推进畜牧业“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增收致富。
三、重点任务1.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强对专业性、高效性的牛、猪、鸡、羊等主产种的综合培育,拓展特色品种推广,推动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提高畜禽养殖质量、利润和效益。
2.改进畜禽养殖技术加强现代科技在畜牧业的应用,提升科技含量,推进畜禽养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
同时注重培训牧民技能,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3.促进肉、蛋、奶产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畜牧业重点物种品种示范场、大型畜牧、加工企业,整合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养殖和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肉、蛋、奶等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水平。
农村增收目标方案

农村增收目标方案引言农村增收是当前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和增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点任务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将逐渐向活力更足、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转移,这也为农村增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和途径。
本文将从农村增收的目标、实现途径和具体方案三个方面,开展深入探讨。
农村增收的目标农村增收的目标是明确的,即既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要实现农村众多的功能要求。
具体来说,农村增收的目标应包括:1.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3.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互动融合,使农村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4.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实现全面小康的共同进步。
农村增收的实现途径农村增收的实现途径应针对不同的农业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域的特殊经济实践,以依托于跨越式发展的农村产业化、城乡融合发展为起点,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方案,以稳妥的措施改善农民生活,具体实现路径主要包括:1.开展农村综合改革。
通过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拓展农村产业链。
引导农民开展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生态农业等经营活动,推进产业链延伸,增加农民收益。
3.加强农村电商和互联网创新。
以电商为平台,发挥互联网在农村信息化和数字化上的优势,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推动农村新业态的创新。
4.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计划。
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等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建设和社会发展。
农村增收的具体方案在农村增收的具体方案上,可以针对具体地域和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农业生产上,加大对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的资金扶持,提高农产品品质,开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农民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5年大荔县畜牧业
农民增收计划
“十二五”(2011—2015)是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建设畜牧业强县的关键时期。
为了实现我县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畜牧业强县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着力推行标准化、生态化健康养殖模式,全力抓好良繁体系建设和疫病综合防控工作。
重点发展养猪业,大力发展肉禽业,突出发展奶牛业,全面带动畜牧产业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把我县建成全省生猪养殖第一县,打响“百万生猪十万牛”品牌,建成国内瘦肉猪猪源基地和高档牛肉牛源基地,建成西北地区有一定影响的畜产品加工基地。
——到2015年,全县生猪、秦川牛、奶牛、羊、蛋鸡、肉鸡存栏分别达到100万头、10万头、2万头、30万只、250万只和200万只;年均增长13.6%、6.4%、22.1%、3.6%、7.1%和49.5%。
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200万头、4万头、18万只和1000万只。
——到2015年,全县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7.95万吨、2.37万吨和9.6万吨,年均增长15.9%、7.1%和20.4%。
——到2015年,全县畜牧业产值33.6亿元,年均增长16.7%,占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1600元,年均增长18.9%,占农民人均牧业收入的18%以上。
畜牧业成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保障措施
1、切实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中、省、市等各项支农项目资金投入力度。
县财政每年拿出新增财力10%以上资金用于支持畜牧产业发展,并逐年增长。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各项支农资金,集中财力,突出重点,逐年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的长效增长机制。
重点扶持规模畜牧业、设施畜牧业、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强化公共设施建设,制定标准化养殖场激励、奖励政策。
一是落实好各级政府扶持畜牧产业的各项政策,通过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扩大畜牧产业的信贷投入。
二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做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生猪出栏大县等项目,切实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争取项目资金的支持。
三是以政府扶持支持为突破口,着力抓好区域适度集中,家庭适度规模整村推进和标准化规模养殖为主体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迅速壮大畜牧业规模。
四是推广“政府+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银行+农户”等几位一体的金融创新模式,创建担保公司,以提供担保手续,帮助农民解决急需资金。
五是大力发展专
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这个载体,利用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有效为社员调剂资金,实现社员间资金的合理流动,起到扶持和帮助的作用。
六是采取股份制形成,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产业。
2、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
按照畜禽标准化创建的内容,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向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转变,组织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建设示范项目,2011年~2015年每年申请建设1个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场(区),申请建设3--6个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场。
规范畜禽生产工艺和生产行为,严格投入品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畜产品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大力推广畜禽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有计划地对养殖专业村、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进行改造。
发展生态环保型畜牧业,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对家庭适度规模养猪户推广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实现由点到面,逐步扩展,整体上形成环境友好、资源合理利用的生态养猪推广基地。
3、积极实施畜牧业品牌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一批畜牧业示范村、场(小区),实行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全县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组织开展名牌畜产品申报无公害畜产品等认证工作,提高优质品牌畜产品比重,提高市场占有率。
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以农业科技产业园区为平台,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拉动畜牧产业发展。
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基地,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尽快形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骨干企业。
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龙头+合作经济组织+基地”新型产业化经营机制,发展订单畜牧业。
5、加强产业组织领导。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都要把加快发展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战略举措来抓,县畜牧产业领导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及时研究和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加大组织协调和考核力度。
各有关部门都要重视支持畜牧业发展,加强舆论宣传,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形成全社会重视畜牧业、同心协力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氛围,确保发展目标如其实现。
附表:2011—2015年大荔县畜牧业农民增收计划表
大荔县畜牧兽医局
二0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2011—2015年大荔县畜牧产业农民增收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