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案:帮助别人

合集下载

小班《我来帮助你》社会教案(精选6篇)

小班《我来帮助你》社会教案(精选6篇)

小班《我来帮助你》社会教案〔精选6篇〕小班《我来帮助你》社会教案篇1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说明:5岁是幼儿的社会认知情感、技能协调开展的最正确时期,活动设计《我来关心、帮助你》正合适这一年龄段的幼儿。

去年夏天,当我们愉快地度过暑假时,长江流域却发生特大洪水。

在抗洪抢险期间,解放军挺身而出,他们为了灾区人们,在抗洪第一线与洪水搏斗,舍生忘死,在前方的人们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献出一片爱心,这些事迹感人肺腑。

而当今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数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很少可以体会到别人的辛苦与困难,形成自私、狭隘等不良的个性品质。

为此我根据《规程》第二十一条“遵循幼儿身心开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个性安康开展”设计此课题。

活动目的:1、知道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学习解放军叔叔的抗洪精神。

2、激发幼儿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心,产生帮助他们的愿望。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录像一:洪水情景录像二:解放军抗洪救灾的情景录像三:人们捐款、捐物献爱心的场面。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培养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学会共同生活,做二十一世纪社会的主人。

2、难点:学习解放军叔叔的抗洪精神,运用材料操作帮助灾区的人们。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的兴趣,导入新课。

在很远的地方有一位叫江珊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的家乡非常美丽,想请我们大家去参观,你们想不想去?2、出示画面:美丽的家乡。

她的家乡在长江附近,有高高的楼房,漂亮的房子,小鸟快乐地在天上唱着歌,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

可是,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一件事,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就请小江珊来告诉大家。

3、放录像一〔配音:小朋友,我是小江珊,你们看,天又下雨了,我们这儿发了大水,大水真可怕。

你们能想像出,我们美丽的家乡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吗?〕提问:1、小江珊的家乡发生了什么事情?2、大水会将他们的家乡变成什么样子?3、出示灾区形式图:小结: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大水淹了他们的房子,什么东西都被冲走了,许多人爬到了房顶上、树上。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教案名称:帮助别人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和习惯。

2. 培养幼儿珍视友谊并发展友谊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权利和意见的意识。

4. 培养幼儿在帮助别人过程中培养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准备:1. 故事书《小狮子的帽子》(或其他与主题相关的故事书)。

2. 幼儿园助人为乐活动计划表。

教学活动:活动1:引入1. 播放一段小视频,展示人们在互相帮助的场景,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别人的重要性。

2. 与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有没有帮助过别人的经历,如何感受到了别人的帮助,以及如何感谢别人的帮助等。

活动2:故事分享1. 通过阅读故事书《小狮子的帽子》,引导幼儿了解帮助别人的故事,并讨论好心人的善举带来的影响。

2. 探讨幼儿觉得自己该如何帮助别人,以及帮助别人对他们的意义。

活动3:互助榜1. 制作一个互助榜,每周选出一名幼儿,作为“互助小能人”,记录他们在班级中帮助他人的事迹。

2. 和幼儿一起讨论并奖励“互助小能人”,激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帮助别人。

活动4:助人为乐活动1. 制作幼儿园助人为乐活动计划表,列出一些可以帮助他人的活动,如捡垃圾、给老师倒水等,供幼儿选择参加。

2. 将活动计划表贴在班级活动墙上,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助人为乐的活动,并进行记录。

活动5:情感分享1. 分享幼儿对帮助别人的感受和体会。

2.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帮助别人会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

活动6:总结1. 回顾本周学习的内容和活动,让幼儿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强调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保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态度。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分享他们在家庭中如何帮助别人的经验,并记录在家庭作业本上。

2. 每日值日:安排幼儿轮流担任值日生,负责帮助老师整理教室、分发物品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互助榜和助人为乐活动记录,评估他们的助人行为和参与程度。

中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真快乐

中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真快乐

中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真快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帮助别人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体验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
3.学生能够捕捉周围的帮助机会,主动帮助他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讲解PPT;
2.准备小星星或人物头像的卡片,用于故事情节讲解;
3.准备足够的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
1.自我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事情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

通过学生回答,引出主题“帮
助别人真快乐”。

2.听故事(10分钟)
–讲述一些关于帮助别人带来快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并通过小星星或人物头像的卡片,让学生更好地跟随故事情节。

3.课堂讨论(10分钟)
–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细节和事件,分析其中发生的帮助行为,让学生了解到能够帮助别人的行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还可以是精神上的关心和支持。

4.手工活动(20分钟)
–分发手工材料,让学生在老师和助教的指导下,制作一些小礼物和手工制品,如手工纸花、折纸等,作为送给老师、同学和家人的礼物。

5.分享(10分钟)
–学生分组分享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并分享他们在帮助别人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快乐和满足。

6.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帮助别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捕捉周围的帮助机会,主动帮助他人。

教学评价
1.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于“帮助别人真快乐”这个主题的理解和体验;
3.教师可以采用日常观察法,了解学生是否在课后或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的能力。

中班社会我是小帮手社会教案

中班社会我是小帮手社会教案

中班社会我是小帮手社会教案中班社会我是小帮手社会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礼貌待人、乐于助人,能较为熟练地使用礼貌用语”谢谢”、”我来帮助你”进行交流。

2、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意见。

3、体验被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4、使幼儿掌握一些生活基本常识。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1、活动前请两位教师熟悉相关的情境表演并扮演其中相关角色。

2、医药箱(内装棉签、药水、纱布等实物)。

活动过程:一、讲故事,引出课题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关于小白兔的故事,你们想听吗?二、师提问,了解情节听老师讲故事,幼儿参与互动。

师: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师:小猴子对小兔说了些什么?他是怎么帮助小兔的?三、学对话,模仿动作。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模仿出“我来帮助你”“谢谢”“包扎伤口”的动作步骤。

四、共讨论,说出感受师:你觉得小猴子好吗?他好在什么地方?师:你是怎样关心同伴的?师:你帮助别人以后,心里感觉高兴吗?师: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和帮助过别人吗?小结:遇到困难时应该及时提供帮助,帮助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五、带头饰,情境表演教师讲述故事,幼儿两人一组带上头饰进行情景表演。

六、齐跳舞,结束活动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真好,既懂礼貌又乐于助人。

现在一起来跳支快乐舞吧!在跳快乐舞中感受愉悦氛围,结束活动。

中班社会我是小帮手社会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激发幼儿爱长辈的情感。

2、在运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衣架、衣裤、软垫、报纸、大图书、小图书、不同类型的玩具若干创设娃娃家的环境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好吗?二、爸爸妈妈做家务:今天天气好,妈妈要整理房间了,你们帮助妈妈做一些小事好吗?1、收衣服:将晒着的衣服、裤子收下来,并折叠好放入相应的抽屉。

2、收软垫:将晒在大型运动器具上的软垫收回来,按不同的形状归类放入大箱子。

3、分玩具:将不同类型的玩具按同种类型放在箱子里。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认识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幼儿与人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社会的关爱之情,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认识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提高幼儿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帮助他人,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PPT、故事书、视频、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入主题,让幼儿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

2. 基本概念:向幼儿解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含义,让幼儿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 互动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5. 游戏教学:设计一个相关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帮助他人,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总结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7.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尝试帮助家人做一件小事。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尝试帮助家人做一件小事,如帮忙整理房间、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等。

2. 社区活动: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加社区服务,如慰问老人、帮助清洁社区环境等,让幼儿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讨论的表现,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大班社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2.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意识,养成优秀社会习惯;3.能自觉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

二、教学内容1.了解“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德故事;2.讨论和探究“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意义;3.角色扮演,让幼儿从情境中体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感受;4.情感体验活动,让幼儿互相帮助,体验和分享快乐;5.制作“感恩卡片”,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1.导入:老师播放相关改编版故事《种树》,并简单介绍故事情节。

2.学习:引导幼儿大声朗读故事中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句话,并简单解释它的含义。

3.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帮助别人的行为,并引导幼儿探究帮助别人的意义。

第二课时:情境体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1.角色扮演:老师邀请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位困难儿童。

幼儿们扮演爱心人士,给予他们帮助,并亲身体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感受。

2.情境讨论:在角色扮演结束后,老师引导幼儿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幼儿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第三课时:分享快乐1.情感体验活动:老师邀请幼儿们分成小组,进行“互助体验”活动。

每个小组的成员互相给对方画画、讲故事等,让幼儿们从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2.情感分享: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引导幼儿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感受,让幼儿们更多地体验到快乐,并同情他人的点滴。

第四课时:感恩卡片1.制作活动:老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一张卡纸,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文字、画图等形式,制作感恩卡片,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感激之情。

2.打印感恩卡片:蔓藤思教育印刷厂可以协助老师把幼儿们的感恩卡片打印出来,让幼儿们把卡片送给自己的父母和朋友。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设计合理:通过此次教学,幼儿对“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逐渐培养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同时养成了一些优秀的社会习惯。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精选11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精选11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精选11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篇1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常常受人帮助,却很少意识到要去帮助别人,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关心人、爱护人的思想意识。

设计这个活动是要告诉孩子们,帮助不是一样东西,它是一种情意、一种精神。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别人求助,并可以礼貌表达。

2.能够注意到别人的困难并主动帮助别人;别人发出帮助请求后,帮助他人。

技能目标:1.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准确并礼貌地向他人发出请求帮助。

2.能够对别人地帮助礼貌地感谢。

情感目标:1.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别人,具有同情心。

2.同情残疾人,知道有很多人需要帮助,能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PPT课件情境表演所需物品活动重难点:重点:能够注意到别人的困难并主动帮助别人;别人发出帮助请求后,帮助他人。

难点: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准确并礼貌地向他人发出请求帮助。

活动过程:(一).帮助别人真快乐(1)激发幼儿好奇心导入:今天我们教师来了一位小客人,她呀,很开心,你能猜猜是为什么吗?(2)教师讲故事,幼儿寻找原因。

(3)知道小象是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快乐。

(二).我们也要帮助别人(1)迁移幼儿情感。

你喜欢这样的小象吗?你愿意和他一样帮助别人吗?(2)教师向幼儿发出帮助请求,幼儿知道如何发出请求。

(三).模拟情境幼儿表演,掌握如何发出请求帮助(1)情境一:幼儿玩过沙坑后,身上到处是沙子。

(2)情境二:中午要午睡了,衣服脱不了。

(四).在发现别人的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人(1)出示图片:一个小朋友在户外玩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伤心的哭了。

(2)提问:看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3)幼儿实地进行表演。

(4)教师适当小结看到别人遇到困难别人没有发出帮助请求,可以主动帮助。

(五).帮助残疾人(1)观看残疾人图片。

(2)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3)观看视频,知道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中班社会活动:帮助别人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帮助别人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能够提升自身的价值。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帮助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书《帮助别人》,相关图片,帮助工具(如扫帚、垃圾桶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过帮助他人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帮助别人》引发幼儿对帮助他人的关注,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帮助他人的经历,引导幼儿认识到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生活场景,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帮助他人,并演示帮助的过程。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帮助他人的故事,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也要乐于助人。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帮助他人”的主题墙,让幼儿展示自己帮助他人的照片或画作。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帮助他人的认识和态度。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帮助他人的情况。

4. 通过观察和交流,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感的发展。

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帮助他人》视频资料,帮助工具模型,幼儿动手操作材料。

2.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有简单的帮助他人的经历。

七、活动过程:1. 导入:观看《帮助他人》视频资料,引导幼儿关注视频中的人物和事件。

2. 讨论:让幼儿谈谈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帮助他人可以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3. 实践操作:设置一些生活情境,让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并实际操作,如何帮助他人。

4. 分享: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讲述自己小组帮助他人的方式和感受。

八、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如何在家庭中进行帮助他人,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也要乐于助人。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帮助他人”的主题墙,让幼儿展示自己帮助他人的照片或画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教案:帮助别人
【活动目标】
1、在情境化学习中体会帮助别人快乐的情绪及行为认知。

2、产生帮助别人的向善欲望,增强社会适应性。

【活动准备】
老奶奶围裙、围巾各一,PPT一个、视频两段,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活动过程】
1、观看帮助别人的情境表演。

开场:今天有一位老奶奶送完宝宝上幼儿园回家路上。

看到什么了?小朋友把老奶奶扶起来,心情怎么样?如果是你看见了你会帮助老奶奶吗?
2、谈话回忆帮助别人经验,你帮助过别人吗?
小结:我们长大了帮助的人真不少,帮助别人真的能快乐自己。

3、观看PPT学习正确的助人方法
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怎样帮助他们?
展示PPT,讨论,表演
小结:我们小朋友都非常聪明遇到危险的事情不能直接帮助别人,我们可以找大人来帮助他们。

4、观看雷锋事迹视频
你能天天帮助别人吗?天天做好事吗?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有一位解放军叔叔叫雷锋,就是所有人做好事的榜样。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做好事的。

看视频。

雷锋叔叔怎么样做好事的?
只要我们天天帮助别人,天天做好事,世界将会怎么样?
5、欣赏成人帮助视频
看看大人怎么样互相帮助的?
看视频。

看到什么?你是怎么样想的?
小结:只要人人都帮助别人,人人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世界将变成美好地人间。

6、欣赏《学习雷锋好榜样》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么样帮助别人,让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周围有谁需要我们的帮助。

(幼儿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