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9 南朝诗两首课时作业 粤教版必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19 南朝诗两首课时作业 粤教版必修1

19 南朝诗两首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退耕力不任.任:胜任B.无闷征.在今征:征求C.灞涘.望长安涘:水边D.杂英满芳甸.甸:郊野【答案】B【解析】征:证明.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C.白日丽飞甍,参差..怅何许,泪下如流霰..皆可见D.佳期【答案】C【解析】A.古义:何时;今义:什么,哪里。

B.古义:退隐耕田;今义:把已改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林地、牧场、鱼塘等用。

C.参差:都指高低不齐的样子。

D.古义:归期;今义:美好的时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薄霄愧.云浮B.白日丽.飞甍C.潜虬媚.幽姿D.足以荣.汝身【答案】C【解析】C.形容词用作动词.其余三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的一联是()A.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答案】C5.下列四句诗歌原来是一首七言绝句,现已打乱,正确的顺序是( )①枝间时见子初成②颠倒苍苔落绛英③五月榴花照眼明④可怜此地无车马A.④②①③ B.③①④②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答案】B二、语言运用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于网络谣言,职能部门辟谣一定要雷厉风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群众了解真相,否则谣言就会不断滋生、扩散,弄得人心惶惶.②很多人都担心土地使用权70年到期后房子会被收回,其实,这是杞人忧...天.,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自动续期.③不久前的农心杯大赛,党毅飞奋勇击败申真谞,此番春兰杯大赛二人再次交战,党毅飞执白下得挥洒自如....,稳扎稳打,最终完胜对手。

④“互联网+"大潮奔涌而至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不能隔岸观火....,应勇立潮头,推动课堂深度改革,切实培养下一代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word版本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word版本

19南朝诗两首一、语言基础1. 以下词语中 , 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A. 潜虬 (qi án)愧怍 (zu ò)徇禄 (x ún)岖嵚 (q īn)....B. 沉疴 (k ē)祁州 (q í)豳风 (b īn)霰雪 (s àn)....C.灞涘 (s ì)绮霞 (q ǐ)澄江 (ch énɡ)芳甸 (di àn)....D.衾枕 (q īn)淫雨 (y ín)褰开 (jiǎn)欣然 (ch ànɡ)....分析 :C A 项 , “徇”应读xùn;B 项 , “霰”应读xi àn;D 项, “褰”应读qi ān。

2. 以下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栖川怍渊沉怍:内疚.B.薄霄愧云浮薄:稀疏.C.无闷征在今征:证明.D.初景革绪风景:阳光.分析 :B B 项 , “薄”应为“凑近” 。

3. 下边对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进德智所拙——要想增进德业, 又被自己智力低质所限。

B. 离群难处心——走开集体的处境, 也真难让人放心。

C.持操岂独古——我所拥有的, 难道只有在古代。

D.去矣方滞淫——我将远离此地, 在异乡久留。

分析 :C C项 , 应为“坚守节操岂止祖先做获得”。

4.以下有关《登池上楼》一诗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池塘生春草 , 园柳变鸣禽” 紧扣初春色物的特色 , 由远及近 , 绘形绘色 , 达到了情形交融的境地。

B. “萋萋感楚吟”的马虎是 : “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产生无穷的伤心。

这是一个用典的诗句 , 表达了作者的忿忿不平之情。

C.“持操岂独古, 无闷征在今”抒发了诗人信心远离浑浊的政界, 归隐山林的激烈梦想。

D.《登池上楼》这首诗是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准时所作, 表现了作者政界失落、骑虎难下的感触情绪。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

19 南朝诗两首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潜.虬(qián) 愧怍.(zuò) 徇.禄(xún) 岖嵚.(qīn)B.沉疴.(kē) 祁.州(qí) 豳.风(bīn) 霰.雪(sàn)C.灞涘.(sì) 绮.霞(qǐ) 澄.江(chénɡ) 芳甸.(diàn)D.衾.枕(qīn) 淫.雨(yín) 褰.开(jiǎn) 怅.然(chànɡ)解析:C A项,“徇”应读xùn;B项,“霰”应读xiàn;D项,“褰”应读qiān。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栖川怍.渊沉怍:惭愧B.薄.霄愧云浮薄:稀薄C.无闷征.在今征:证明D.初景.革绪风景:阳光解析:B B项,“薄”应为“靠近”。

3.下面对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进德智所拙——要想增进德业,又被自己智力低劣所限。

B.离群难处心——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难让人安心。

C.持操岂独古——我所拥有的,难道只有在古代。

D.去矣方滞淫——我将远离此地,在他乡久留。

解析:C C项,应为“坚守节操岂止古人做得到”。

4.下列有关《登池上楼》一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紧扣早春景物的特点,由远及近,绘形绘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B.“萋萋感楚吟”的大意是:“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产生无限的悲伤。

这是一个用典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情。

C.“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抒发了诗人决心远离污浊的官场,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

D.《登池上楼》这首诗是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官场失意、进退维谷的感伤情绪。

解析:D A项,“绘形绘色”应为“绘声绘色”;B项,“表达了作者的怀归之情”;C项,诗人无心归隐山林,故作旷达而已。

5.对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两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9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

19 南朝诗两首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潜.虬(qián) 愧怍.(zuò) 徇.禄(xún) 岖嵚.(qīn)B.沉疴.(kē) 祁.州(qí) 豳.风(bīn) 霰.雪(sàn)C.灞涘.(sì) 绮.霞(qǐ) 澄.江(chénɡ) 芳甸.(diàn)D.衾.枕(qīn) 淫.雨(yín) 褰.开(jiǎn) 怅.然(chànɡ)解析:C A项,“徇”应读xùn;B项,“霰”应读xiàn;D项,“褰”应读qiān。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栖川怍.渊沉怍:惭愧B.薄.霄愧云浮薄:稀薄C.无闷征.在今征:证明D.初景.革绪风景:阳光解析:B B项,“薄”应为“靠近”。

3.下面对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进德智所拙——要想增进德业,又被自己智力低劣所限。

B.离群难处心——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难让人安心。

C.持操岂独古——我所拥有的,难道只有在古代。

D.去矣方滞淫——我将远离此地,在他乡久留。

解析:C C项,应为“坚守节操岂止古人做得到”。

4.下列有关《登池上楼》一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紧扣早春景物的特点,由远及近,绘形绘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B.“萋萋感楚吟”的大意是:“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产生无限的悲伤。

这是一个用典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情。

C.“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抒发了诗人决心远离污浊的官场,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

D.《登池上楼》这首诗是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官场失意、进退维谷的感伤情绪。

解析:D A项,“绘形绘色”应为“绘声绘色”;B项,“表达了作者的怀归之情”;C项,诗人无心归隐山林,故作旷达而已。

5.对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两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四单元+古典诗歌+第19课+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四单元+古典诗歌+第19课+Word版含答案.docx

第19课南朝诗两首学习目标 1.梳理识记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课文名句。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赏佳句。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虬.()(2)怍.()(3)徇.禄() (4)卧疴.()(5)衾.() (6)褰.开()(7)岖嵚.() (8)祁.祁()(9)豳.歌() (10)谢朓.()(11)灞涘.() (12)飞甍.()(13)流霰.() (14)鬒.()答案(1)qiú(2)zuò(3)xùn(4)kē(5)qīn(6)qiān(7)qīn(8)qí(9)bīn(10)tiǎo(11)sì(12)ménɡ(13)xiàn(14)zhěn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薄.霄愧云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栖川怍.渊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德..智所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徇禄..反穷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卧疴.对空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褰开..暂窥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举目眺岖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祁祁..伤豳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萋萋..感楚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无闷征.在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灞涘.望长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白日丽飞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澄江静如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杂英满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去矣方滞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谁能鬒.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迫近(2)惭愧(3)增进道德,文中指仕途上的进取(4)追求禄位(5)病(6)揭开帷帘,打开窗子(7)山势险峻的样子(8)众多的样子(9)茂盛的样子(10)验证,证明(11)水边(12)屋脊(13)白绸(14)芳草遍地的郊野(15)久留(16)黑色的头发2.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祁祁伤.豳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萋萋感.楚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白日丽.飞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使动用法,使……悲伤(2)使动用法,使……感伤(3)使动用法,使……明丽3.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谁能鬒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闷征在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宾语前置句,应为“谁能不变鬒”。

粤教版语文必修1:第4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训练-落实提升

粤教版语文必修1:第4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训练-落实提升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栖川怍.渊沉怍:惭愧B.薄.霄愧云浮薄:稀薄C.无闷征.在今征:证明D.初景.革绪风景:阳光【解析】B项,“薄”应为“靠近”。

【答案】 B2.下列对诗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进德智所拙——要想增进德业,又被自己智力低劣所限。

B.离群难处心——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难让人安心。

C.持操岂独古——我所拥有的,难道只有在古代。

D.去矣方滞淫——我将远离此地,在他乡久留。

【解析】C项应为“坚守节操岂只有古人做得到”。

【答案】 C3.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谢灵运,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南朝宋代山水田园诗的鼻祖。

B.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诗句中,“小谢”指南朝齐代诗人谢朓。

C.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到“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其中“谢公”指谢灵运。

D.谢朓诗风清新、秀丽。

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去除了谢灵运诗中的晦涩之弊,成就很高。

【解析】A项,“山水田园诗”应为“山水诗”。

【答案】 A4.名句默写。

(1)《登池上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将初春景色的清新,自然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________,________”将春日暮景的鲜明色彩用洗练流丽的语言描绘出来了。

(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体现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3)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5~7题。

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作业:4.19 南朝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作业:4.19 南朝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doc

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媚.外联袂.魅.惑梦寐.以求B.愧怍.振作.作.坊门衰祚.薄C.衣衾.岖嵚.褰.开钦.差大臣D.豳.歌呦.呦悠.然利害攸.关解析:选A。

A.都读mèi;B.“作坊”的“作”读zuō,其他读zuò;C.“褰”读qiān,其他读qīn;D.“豳”读bīn,其他读yōu。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褰开:揭开帷帘,打开窗子B.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绪风:余风,指寒气C.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无闷:无限的郁闷D.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滞淫:久留解析:选C。

“无闷”语出《易经·乾卦》,诗中是用典,含义是“没有烦闷”。

3.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B.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C.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D.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解析:选D。

D项,不是对偶句,上下两句的词不相同,也不相对。

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1)池塘生春草,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澄江静如练。

(3)喧鸟覆春洲,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5)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

(6)同声相应,______________。

答案:(1)园柳变鸣禽(2)余霞散成绮(3)杂英满芳甸(4)往者不可谏(5)小人长戚戚(6)同气相求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5.“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紧扣“晚”“望”二字写夕阳美景,在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抓住最精炼、传神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

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

第19课南朝诗两首学习目标 1.梳理识记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课文名句。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赏佳句。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虬.( ) (2)怍.( )(3)徇.禄( ) (4)卧疴.( )(5)衾.( ) (6)褰.开( )(7)岖嵚.( ) (8)祁.祁( )(9)豳.歌( ) (10)谢朓.( )(11)灞涘.( ) (12)飞甍.( )(13)流霰.( ) (14)鬒.( )答案(1)qiú(2)zuò(3)xùn(4)kē(5)qīn(6)qiān(7)qīn(8)qí(9)bīn(10)tiǎo(11)sì(12)ménɡ(13)xiàn(14)zhěn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薄.霄愧云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栖川怍.渊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德..智所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徇禄..反穷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卧疴.对空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褰开..暂窥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举目眺岖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祁祁..伤豳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萋萋..感楚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无闷征.在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灞涘.望长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白日丽飞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澄江静如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杂英满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去矣方滞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谁能鬒.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迫近(2)惭愧(3)增进道德,文中指仕途上的进取(4)追求禄位(5)病(6)揭开帷帘,打开窗子 (7)山势险峻的样子(8)众多的样子(9)茂盛的样子 (10)验证,证明(11)水边(12)屋脊(13)白绸(14)芳草遍地的郊野(15)久留(16)黑色的头发2.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祁祁伤.豳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萋萋感.楚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白日丽.飞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使动用法,使……悲伤(2)使动用法,使……感伤(3)使动用法,使……明丽3.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谁能鬒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闷征在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宾语前置句,应为“谁能不变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朝诗两首思考,更有一种神奇的效能,当你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行进的时候,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顺境或者逆境、白天或者黑夜——只要你有思考的习惯,你都可以开动起你那聪明的思维器官,抓住构成你生命的一分一秒……智者思考的是进取,愚者思考的是侥幸。

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果实,播种愈勤收获也愈丰。

假如人与自然界一样也有春华秋实的话,那么,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有可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的喜悦。

一个人的思考,一个人的思维活动,总是和他的理想、追求以及他的素质连在一起的。

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良好的素质,可以使人的思维活动得到升华。

残花败柳,飘落一地。

某互联网公司通过赤裸裸的恶意竞争,连吃官司,但仍争得盆满钵满。

“横看成岭侧成峰”,有的人认为只要公司能从中获利,违规竞争也无可厚非;而有的人认为公司声誉才最重要,声誉好经济效益自然水涨船高。

但我认为,竞争之道,在于规则,良性竞争收获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更是社会的公平。

明争暗斗,前几年蒙牛为了攫取更大的市场利益,不惜雇用网络枪手对伊利进行诽谤、制造流可为什么许多公司明知道通过恶性竞争带来的回报仅仅是“镜中花水中月”远结果,并从政府和民众两个层面深入分析野性泛滥的缘由,最【课内挖掘】1.谢朓长于写山水诗,在刻画自然景物方面,他继承了谢灵运的艺术表现手法,但不像谢灵运那样雕琢堆砌,晦涩呆板,作纯客观摹绘。

谢朓状物写景,常常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语意清新工丽,简单而有情趣。

他和沈约等开始运用声律入诗,讲求对仗工整,注意音节和谐;所以他的诗,韵调铿锵,“圆美流转如弹丸”。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继承与创新、美、客观与主观等话题中。

2.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

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谢灵运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家庭,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

但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

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寄情山水。

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饮酒作乐。

谢灵运写的山水诗,深受人们的喜爱,每写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继位后,曾将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

谢灵运自己也骄傲地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英雄与出身、自然与山水、才华、地位、抱负与命运等话题中。

【写作范例】示范一:辛亥革命先驱于右任先生自知今生已不可能重返大陆,但又怎能割舍得下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呢?于老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最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

”后又写下摧肝裂肺的《望大陆》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树高千尺也离不了根,一个人无论离开家乡多远,他的心都会留在自己的故土。

示范二: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优秀的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才会显得更有意义。

英国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不可谓不丰富。

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虽然这只是一时谦虚之词,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总结出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

可见,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

继承和创新是鱼与水的关系,没有了继承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

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同样,创新和继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潜虬./遒.劲惭怍./柞.树徇.私/询.问B.烦闷./闷.热眺.望/轻佻.芳甸./玷.污C.衾.被/子衿.分散./流霰.喧.哗/渲.染D.单薄./薄.被拙.劣/挖掘.萋.萋/凄.凉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qiú,zuò,xùn/xún;B项,mèn/mēn,tiào/tiāo,diàn;C项,qīn/jīn,sàn/xiàn,xuān/xuàn;D项,bó/báo,zhuō/jué,qī。

答案:C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栖川怍.渊沉怍:惭愧B.无闷征.在今征:出征C.灞涘.望长安涘:水边D.白日丽飞甍.甍:屋脊解析:B项,“征”的意思是“验证,证明”。

答案:B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潜虬媚.幽姿媚:妩媚B.卧疴.对空林疴:病C.初景革.绪风革:消除D.灞涘.望长安涘:水边解析:A项,媚:自赏,自爱。

答案:A4.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白日丽.飞甍B.飞鸿响.远音C.冬雷震震,夏雨.雪D.喧鸟覆.春洲解析:A项,丽:使……明丽;B项,响:名词活用作动词,响起;C项,雨: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下,落下。

答案:D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中“薄”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B.露申辛夷,死林薄.兮C.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解析:A项,为“微薄”;B项,为“草木杂生的地方”;C项,为“厚度小”,与“厚”相反;D项,为“迫近,逼近”,与例句相同。

答案:D6.选出对《登池上楼》一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A.诗首四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

这里,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使这几句诗的比喻之意十分显明——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我”欲为官仕途不顺,“我”欲隐居又乏此高致。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这种对自我状态的认识和分析,反映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美好的春光,使作者的烦恼一扫而光,心境变得愉悦,决定做一个自得其乐的隐者,与自然合而为一。

D.这首诗,或比喻,或直陈,写景优美生动,写情真挚坦诚。

解析:优美的春光更加勾起了作者的感伤情怀,故C项理解错误。

答案:C7.下列对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第一、二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

这里的“灞涘”即“河阳”,“京县”即“长安”。

B.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一诗中的两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与谢朓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意思相同,不过形容过实,不如“小谢”的这两句诗鲜明空灵。

C.“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抒发了诗人延误佳期的惆怅,描摹出诗人追悔不已、泪下如霰的情态。

D.诗人以“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收束全诗,写的仍是傍晚时登上三山回望京都的情景,与开头相呼应。

解析:A项,“灞涘”指灞陵而非河阳,“京县”指洛阳而非长安;C项,“佳期”指还乡之期。

这两句诗写诗人想到还乡无期,心中充满惆怅,泪珠像雪珠一样散落下来;D项,这两句诗抒怀归之情。

答案:B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游赏心亭①王硅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注: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

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

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8.“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压”字形象地写出了城之高、城之固,突出了城的险峻,也写出了水势的波涛汹涌。

9.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前四句是写作者登高远眺,感慨江山依旧,物是人非。

后四句是说如今的统治者不能吸取前朝教训,使作者忧虑而“怅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0.结合上下句诗意,简要分析颔联中的“空江”之“空”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空”一语双关,既形容洞庭湖之空阔,又暗指诗人刚刚醒来时内心的空荡荡。

分析时要结合首联、颔联进行。

答案:一个“空”字,既描绘出了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时的一片茫然之情。

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一问从标题“晚泊”和“卧闻”、“听不见”即可判断。

诗中三次写月,月能勾起相思之苦,第二问可从这个角度入笔,从诗人选取的景物及特点来分析。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

这是通过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城里钟声、水上歌声等听觉感受,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行为举动,以境寓情来表现的。

三、创新语用12.下面这段文字讲述了两件事,请先将这两件事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在空白处用议论性语言写出比较分析的结果,50字以内。

《民国老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

”后来,我们的书里又曾这样说:“羊的全身都是宝,肉可以吃,奶可以喝,皮、毛可以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