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考

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一(54级)历史背诵提纲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考点一:了解西周的建立: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定都“镐京”

公元前771,少数民族攻破了镐京,西周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史称“东周”。

春秋:前770---前476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战国:前475---前221 封建社会确立时期。

(结合P5地图)

1.分封制的目的:巩固和扩大西周的统治

2.分封的对象:王族(鲁、晋)、功臣(齐)、古代帝王的后代(宋、楚)

3.受封者的权利:世袭再分封、任免官吏、征派赋役、组建军队

4.受封者的义务:朝见述职、交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5.分封制的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

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家天下的宗族色彩。

6.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促进边远地区开发,扩大了统治区

域,

形成了拱卫王室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影响:诸侯独立性强,为后来的诸侯割据、混战埋下了隐患,分封制遭到破坏。)

7.分封制崩溃:表现:葵丘会盟,问鼎中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商鞅变法

原因:王室衰微,诸侯做大;(主要原因)

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适用,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结合P6图)

1、定义(实质):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

承上的矛盾

3、内容:嫡长子、嫡长孙有王位继承权,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相对于大宗称为

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小宗是相对的。周王室天下的大宗,也是

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周王与诸侯在政治上,君臣关系;血缘上,兄弟关系。

4、最大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