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实验题答题思路和方法

初中生物实验题答题思路和方法

初中生物实验题答题思路和方法嘿,同学们!咱今儿来聊聊初中生物实验题那点事儿。

你说这实验题啊,就像是个小怪兽,有时候还真让人有点头疼呢!咱先说说这答题思路吧。

你得像个侦探一样,仔细观察题目里的每一个细节。

比如说,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呀?这就好比你知道了要抓的小偷长啥样,目标明确了才能更好地行动嘛!然后呢,看看都用了啥实验材料和方法,这就是破案的工具和手段呀。

再瞅瞅实验的步骤,一步一步顺藤摸瓜,可别漏了啥关键信息。

比如说有个实验是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那你就得想想,种子萌发需要啥呀?温度、水分、空气,这些不就是关键线索嘛!然后再看题目里是怎么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些条件的。

那方法呢,也有不少讲究。

首先,你得认真读题,千万别一目十行,那可不行!就像你走路,得看清路才能走得稳呀。

然后呢,把关键信息都给拎出来,就像把有用的线索都收集起来。

遇到不懂的地方,别急,多想想,说不定灵感就来了。

还有啊,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有条理。

别东一句西一句的,那可不行。

就像整理房间一样,得把东西都归归类,整整齐齐的。

比如说,先回答实验目的,再说说实验步骤,然后分析结果,最后得出结论。

这样老师一看,嘿,清楚明白,分数不就到手啦!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有个实验是观察细胞的结构。

那你就得知道怎么使用显微镜呀,这可是观察细胞的重要工具。

然后按照步骤来,调焦距啦,找目标啦。

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得把看到的细胞结构描述清楚,可不能含糊。

哎呀,这初中生物实验题啊,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只要咱掌握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就像有了一把钥匙,能轻松打开这扇门。

大家可得多练练,多琢磨琢磨,把这小怪兽给打败!相信自己,咱都能行!别害怕犯错,每次错误都是进步的机会呀。

加油吧,同学们!让我们在生物实验题的海洋里畅游,找到属于我们的宝藏!。

浅谈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浅谈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实验 设 计 前首 要 明 确 实 验 目的和 找 出实 验
原 理
遇到实验设计题时 , 不要草率读完题题就急于动笔 , 应通 读全题 , 仔细分析题 目的每 一个条件 , 从题 目中获取信 息弄清 实验让 我们做什么 , 即要你验证或探究什么, 这就是实验的 目 的。解题时注意探究性实验一 般结 论是不 确定 的, 会有 多种 可能。而验证性实验是在结论 的前提下 , 重新实验加 以证 实 , 结 论 只有 一 个 。 至 于做 这 实 验 的 理 论 基 础 不 一 定 题 目中 都 有 , 要 我 们 需 从 所 学 的 知识 范 围 中 找 寻 , 即实 验 原 理 。注 意 找 寻 的 原 理 和 题 目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 等信息分不开的。例如题 1现有 同 种同龄发育状态相 同的小 蝌蚪 3 O只 , 喂食 蝌蚪 的饲料 , 未经 处 理 具 有生 物 活 性 的 甲状 腺激 素 , 5 。 在 O 条件 下 处 理 1 mn的 0i 甲状腺激素 。据条件设计一个 实验 , 探究 甲状 腺激素经 处理 后, 是否还有生物活性 。题 2为验证甲状腺激素 的生 理作用 , 试以大白鼠为实验材料 , 鼠的耗氧量 和活动量 , 以 设计 实验步 骤。这两题都和 甲状腺激素 的生理作用有 关 , 由于 给的实 但 验材料一个是小蝌蚪 和大 白 鼠, 以两题依据 的原理是 不一 所 样的。题 1的原理 是 甲状 腺激 素有 促进 幼小 动物 发育 的作 用 , 改 变发 育 的速 度 。题 2的 原 理 是 甲 状 腺 激 素 能 促 进 新 可 陈代谢 , 加速体 内物质分解 ,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 动物的耗氧量和活动量增 加。当实验 目的和原理 弄清楚 了 , 我 们 的 实验 设 计 思 路 基 本 就生理活性 。( ) 2 A组 速度 >B组速度 >C组速 度 。说明经处理 的甲状腺激素有部分的生理活性。 ( )A组 3 速度 >B组速度 =C组速度。说 明经处理 的甲状腺激素完全 失 去 了生 理 活 性 了 。而 验 证 性 的 实 验 结 果 和结 论 是 唯 一 的 。 有些实验题 中实验现象结果的预测, 生往是 不能直观 得出 的, 学生感觉很辣手 。那我们 可 以来个 逆 向思维。先从实 验 的结论的假设人手演绎 实验 的过程得出实验结果 , 20 如 0 6年 的高考题 : 从一个 自然果蝇 种群 中选 出一部分未 交配过 的灰 色 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 , 这两种体 色的果蝇数量相等 , 每种 体 色 的果 蝇 雌 雄 各半 。 已知 灰 色 和 黄 色 这 对相 对 性 状 受 一 对 等位基 因控制 , 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 , 性状的分离符合 遗传 的基 本 定 律 。现 用 两 个 杂 交 组 合 : 色 雌 蝇 x 黄 色 雄 蝇 、 灰 黄 色雌蝇 x灰色雄 蝇 , 只做一 代杂 交试验 , 个杂交 组合选 用 每 多对果蝇 。推测两个杂交组合 的子一代 可能 出现 的性状 , 并 以此为依据 , 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 , 以及控制体 色的基因 位 于 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 两个 问题 , 出相应 的推 做 断。我们可 以先假设结论 为 ( ) 1 黄色 为显性 , 位于 x染 色体 上, 据这个结论按遗传 图解法得出上述杂交组合 的后代 表现 , 即实验现象结果 。以此 类推结 论为 ( ) 2 黄色 为显性 , 于常 位 染色体上 ;3 灰 为显 性 , 于 x染色体上 ;4 灰 为显性 , () 位 () 位 于常染色体上的后代表现。但最后要注意我们的结 论是 由实 验现象得 出的, 应先有现象再有结论 。

初中生物实验设计思路(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实验设计思路(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实验设计思路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实验设计思路生物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生物实验设计应遵循科学性、严谨性、安全性和教育性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生物实验设计的思路。

二、实验选题1.贴近生活: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题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研究植物的生长、人体的生理功能等。

2.注重基础:注重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验教学,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观察细胞的结构、探究遗传与变异等。

3.突出实践: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例如,植物的组织培养、生态瓶的制作等。

4.注重创新:鼓励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生态循环系统等。

三、实验原理与步骤1.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所涉及的生物学原理,为学生提供实验的理论依据。

例如,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细胞呼吸的原理等。

2.实验步骤:详细阐述实验的操作流程,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

例如,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等。

3.数据处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例如,计算植物的光合速率、制作柱形图分析实验结果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强调实验安全,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例如,使用仪器设备时要注意操作规范、实验药品要妥善存放等。

2.严谨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克服实验过程中的马虎行为。

例如,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遵守实验纪律等。

3.环保意识: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合理使用实验药品、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等。

五、实验评价与反思1.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例如,分析自己在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等。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之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之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

实验设计题是一种常见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题型。

在解题时,你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阅读题目并确定实验的目的。

这通常包括测量某种变量、探究生物体内的过程或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结果。

2.规划实验的方案。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控制变量。

3.确定实验的控制组和对照组。

控制组是实验中所有变量保持不变的组别,用来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对照组是实验中的参照组,它的条件与控制组相同,但是研究的变量是不同的。

4.确定实验中应记录的数据。

这可能包括观察到的结果、测量的数据或其他相关信息。

5.在进行实验之前,记录实验的假设和预期结果。

这将帮助你在解题时对实验进行分析和解释。

6.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往安全操作规范,并认真观察和记录结果。

7.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使用统计学方法或图表来帮助你理解。

8.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结论应基于实验数据,并与假设和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9.对实验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评估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提出可能改进实验设计的建议。

10.总结实验,并进行报告。

将实验的目的、方案、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整理成报告的形式,并对实验进行总结。

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的浅议-模板

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的浅议-模板

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的浅议-模板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的浅议高考实验题的创新设计,正在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方向突破和发展,并将成为今后1段时间内实验命题的方向和热点。

那么,如何才能答好生物实验设计题,取得优秀的分数呢?这就必须了解1份完整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在理科综合实验能力测试中就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总体考虑,综合分析,达到事半功倍,获得高分的效果。

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与技巧。

1.什么是实验设计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的现象等。

但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由于受时间和卷面的限制,实验设计能力考查无法面面俱到,或者是考查实验步骤的设计、续写或修改,或者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或者是实验数据的加工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或者是考查实验结果的预期与讨论,或者是实验装置的检验或改进等等。

2.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1个较完整的实验方案1般应包括:①明确实验目的→②确定实验变量→③分析实验原理→④提出实验假设→⑤落实实验用品→⑥设计实验步骤→⑦预测实验结果→⑧得出实验结论3.实验设计的基本解题思路明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类型明确实验目的就是要弄清“做什么”的问题,即探究或者是验证什么生物学现象或原理。

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运用哪1原理进行实验设计,才能明白实验设计中哪1因素是实验变量。

例如“设计实验验证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此实验原理或实验思路与教材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原理相同,因此采用教材中相似的实验设计思想: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再如“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探讨的问题是温度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实验设计中,“温度”这1因素应是实验变量。

实验设计1般有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实验设计。

高三生物 实验设计答题技巧

高三生物 实验设计答题技巧

对于实验设计类题目答题技巧的几点总结2011.3.13一、实验设计基本思路l、准确把握实验目的,看清题目要求设计的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

在题干中往往以“验证(证明)××或“探究××”等形式呈现出来,它规定了实验进行的方向,所以在设计实验方案之前,必须明确所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生物学事实或生物学事实的哪一方面,实验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有哪些,从而明确实验设计的方向。

2、明确实验原理:要解决题目所给的问题,要用到什么生物学原理。

3、确定实验思路:根据原理对实验作出假设,并充分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思路设计。

一般情况下,要用全题干所提供的实验器具或药品。

而且仔细分析实验器具和实验药品,也往往能为实验设计提供思路,因为在命题过程中,命题者给出的题目条件既充分也必要,一般不会出现解题条件过多或过少现象。

解题时一定要非常认真地去正确领会,明确实验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用到哪些生物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4、精心设计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原理,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二、解题模式①将相关的实验材料、用具等平均分组并编号(实验材料包含实验中用到的各种动植物,取材时要注意数量、生长状况和发育状态等必须相同;用具有烧杯、培养皿、饲养动物的容器等等)。

②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自变量)不同;其他因素(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③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结合题意找准具体的观察和记录对象)。

怎样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a.确定观察和记录的时间;b.设计观察和记录内容;c.确定记录方式。

常用的记录方式是:文字描述、表格描述、画坐标图。

对于此类记录方式,可通过“二维设计”来解决,即一维自变量,一维因变量。

用坐标图描述一般横坐标为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而表格描述为了设计方便往往是横向为因变量,纵向为自变量,而且自变量的排列要有规律性,让人在表格中可以一下就可以看出相关的规律性变化。

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

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

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
以下是 9 条关于“生物实验题解题技巧”:
1. 嘿,你得先认真审题呀!就像你找宝藏要先看清地图一样。

比如遇到一个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题,可别马虎,得看清每个条件是咋要求的!
2. 哎呀呀,一定要重视实验步骤啊!这就好比是搭积木,一步错步步错。

像观察细胞结构那个实验,步骤顺序弄错了可就麻烦了!
3. 哇塞,关注细节很重要好不好!就如同侦探破案,一点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举个例子,观察根尖结构时,那些细微的细胞特点就是关键呀!
4. 嘿,别忘了对比分析呀!这不就像挑苹果,得把好的和不好的区分开。

比如不同处理下植物的生长情况,不对比怎么知道差别呢?
5. 天呐,要学会归纳总结呀!就好像把散落的珠子串起来。

好比做了一系列遗传实验,总结规律才能轻松解题呀!
6. 咦,多思考一下变量呀!这好比赛车的赛道,那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呢。

比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温度就是重要的变量啊!
7. 哇哦,适当联想很有用呀!好比你看到乌云就想到要下雨。

在做生态系统的实验题时,就可以联想实际生活中的生态环境嘛!
8. 嘿嘿,别害怕难题嘛!难题就像小怪兽,你强大了就能打败它。

当遇到复杂的实验设计题,挺起胸膛大胆去分析呀!
9. 记住啦,要多练多做呀!这和练武功一样,熟能生巧。

只有不断做生物实验题,你才能越来越厉害呀!
结论:掌握好这些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那在面对生物实验题时就能更加得心应手,轻松拿分啦!。

生物实验题解题思路及步骤

生物实验题解题思路及步骤

生物实验题解题思路及步骤一、解题思路1. 先通读题目当拿到一道生物实验题的时候呢,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读整个题目。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呀!你得知道这个实验是关于什么的,是探究某种生物现象呢,还是验证某个生物学原理。

有时候题目可能会有点长,但一定要耐心读完。

我就经常告诉自己,这是解题的第一步,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呢!你是不是也有同感呢?2. 找出实验目的读完题目后,要努力找出实验目的。

这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哦!实验目的就像是灯塔,指引着你后面解题的方向。

比如说,是要观察某种生物的生长过程,还是要测试某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呢?这一步看起来很简单,但有时候题目会把目的隐藏得比较深,需要你仔细分析。

我通常会在这个环节花多一些时间,确保自己真的理解了实验目的。

3. 明确实验变量知道了实验目的之后,接着就要明确实验变量啦。

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是我们人为改变的因素,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因素,无关变量呢,就是那些我们要控制不变的因素。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我通常会再检查一次,真的,确认无误是关键。

如果变量找错了,那后面的解题可就全错啦,这可就麻烦大了!二、解题步骤1. 分析实验材料和用具题目中一般会给出实验材料和用具。

这时候呢,你要思考这些材料和用具与实验目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如果是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给了植物幼苗、不同颜色的玻璃罩等材料,那你就要想到玻璃罩的颜色可能与光照这个自变量有关。

这一步其实还蛮简单的,但有时候我也会不小心漏掉哈哈。

不过没关系,如果后面发现有遗漏,再回来看看就好啦。

2. 设计实验步骤接下来就是设计实验步骤啦。

一般来说,要包括分组、设置对照、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操作等环节。

- 分组:要根据实验的要求合理分组。

比如可以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数量要合适,不能太少,不然结果可能不准确。

这一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稍作调整,不必完全照搬我的方法。

- 设置对照:对照组的设置非常重要哦!它是用来和实验组作对比的,这样才能看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四川省广汉中学管于春摘要:高考实验能力的考查,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设计验证或探究某些生物学现象。

因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指导学生做好简单实验设计,从实验设计的内容、解题思路与注意技巧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实验设计解题思路注意技巧高考实验题的创新设计,正在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方向突破和发展,并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实验命题的方向和热点。

那么,如何才能答好生物实验设计题,取得优秀的分数呢?这就必须了解一份完整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在理科综合实验能力测试中就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总体考虑,综合分析,达到事半功倍,获得高分的效果。

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与技巧。

1.什么是实验设计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的现象等。

但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由于受时间和卷面的限制,实验设计能力考查无法面面俱到,或者是考查实验步骤的设计、续写或修改,或者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或者是实验数据的加工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或者是考查实验结果的预期与讨论,或者是实验装置的检验或改进等等。

2.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①明确实验目的→②确定实验变量→③分析实验原理→④提出实验假设→⑤落实实验用品→⑥设计实验步骤→⑦预测实验结果→⑧得出实验结论3.实验设计的基本解题思路3.1明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类型明确实验目的就是要弄清“做什么”的问题,即探究或者是验证什么生物学现象或原理。

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运用哪一原理进行实验设计,才能明白实验设计中哪一因素是实验变量。

例如“设计实验验证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此实验原理或实验思路与教材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原理相同,因此采用教材中相似的实验设计思想: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再如“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探讨的问题是温度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实验设计中,“温度”这一因素应是实验变量。

实验设计一般有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实验设计。

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而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多种可能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

如2002年高考广东卷第37题“探究淀粉和碘液能否通过人工膜”;2003年安徽春季高考卷第21题“探究光的有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就属于探究性实验设计。

3.2 找出两类变量,确定对照类型3.2.1找出两类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

据其在实验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又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例如在“唾液淀粉酶水解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适温和高温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和高温条件的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

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起干扰作用。

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实验操作程序、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都属于无关变量。

如果无关变量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条件,对三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产生误差。

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中,要尽量减少无关变量,而且不同的实验组中的无关变量应完全相同,这样就会避免实验结果的差异是由于无关变量引起的可能性,便于清晰地研究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的关系。

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

3.2.2确定对照类型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又增强了对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

如“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接受光处理的种子是实验组,不接受光处理的种子为对照组。

设置对照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空白对照:设计一个不加任何实验处理的对照组。

即不给对照组做任何处理因素。

自身对照:指实验组与对照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

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是典型的自身对照实验,这种对照实验的关键是比较实验前后的变化。

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

如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的个体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素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对蝌蚪不做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相互对照:指不另设置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如证明植物根向地生长实验中不同方向放置的玉米种子之间的对照。

根据实验要求,凡是涉及确定变化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实验中,一般都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了解常用对照的类型,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设计时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设置。

3.3理解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决定着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的设计及相应实验试剂的选择。

如“设计实验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这一实验的实验原理同教材中常规实验“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原理相同,因此可用双缩脲试剂与唾液的呈色反应来验证这一问题,明确了这一原理之后,也就明确了其主要实验步骤与“蛋白质成分的鉴定”类似。

3.4提出假设和预期假设:是“可能会怎么样”,并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可检测的解释。

具体为:提出假设→寻找证据→符合事实(不符合事实)→假设成立(假设不成立)。

预期:在检测提出的假设以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一个假定的结果),若预期没有实现,则说明假设不成立;若预期得到实现,则假设成立。

3.5恰当选取实验材料正如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其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一样,正确的选材决定着实验的成败。

实验的选材是受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制约的。

如“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目的是鉴定组织中存在可溶性还原糖,因而,取材应注意含糖量要高。

鉴定的原理是“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的呈色反应”,为使呈色反应易于观察,所选材料最好无色透明;又如“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颜色”实验,所选材料应当是色素含量高的材料(新鲜菠菜);“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选材应注意两点:一是所选材料必须有大液泡存在;二是为了便于观察,所选材料的细胞液最好有一定颜色。

3.6细心研究实验条件和器材完成这一实验所必需的理化条件及生物学处理方法。

如光照、温度、PH值、酶、缓冲剂、离心等。

认真研究实验装置设计的严密性和合理性;在实验设计中,用具及材料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要根据实验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联系命题者所提供的器材,准确判断和选取实验所需的用具及材料。

3.7合理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的构思一般是:材料准备与前处理→分组、编号→对不同(或同一)对象施以不同的处理(对照原则)→结果观察(或预测)、记录→根据结果(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验步骤有一定的顺序,要注意实验步骤的关联性和实验操作的程序性。

实验步骤的前后顺序一般不能颠倒,特别是关键环节。

不同的操作顺序导致不同的结果并影响实验的严密性。

如“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时必须先将酶分别置于不同的PH值中,再加入淀粉溶液。

又如“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先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以形成Cu(OH)2后,再加入组织样液中,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NaOH)以创造碱性环境,再加入B液。

再如利用碘液检测淀粉酶是否将淀粉完全水解,如果操作顺序为:淀粉+碘液+淀粉酶,再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这样操作碘与淀粉结合呈蓝色络合物将影响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同时碘液会影响酶的活性。

即使蓝色褪去也只能说明淀粉酶将络合物水解,无法排除碘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的严密性欠缺。

如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将三支试管先分别放入37℃、0℃、沸水中5分钟后再加淀粉酶”还是“先向三支试管中加入唾液后再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37℃、0℃、沸水中”呢?表面看两种操作无多大差别,其实前者的操作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先向盛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唾液,此时唾液中淀粉酶对三支试管中淀粉均起消化分解作用。

在实验步骤的构思或表述中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对照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

3.8观察和收集数据:在实验方案中要事先设计定时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次数,同时应按要求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

3.9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对记录的数据(包括现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一般常用的表达方法有文字描述、表格、坐标曲线、画出观察图象等,然后进行推导得出结论。

4.实验设计中的注意技巧4.1实验组别的编号:凡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需用1、2、3……或A、B、C……或甲、乙、丙……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

4.2实验现象的观察:找准实验观察的对象并准确描述。

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观察的实验现象为气泡的大小和气泡产生的速率;又如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强度,依不同的实验材料等因素确定观察现象。

若①水生植物可依气泡的产生量或产生速率;②离体叶片若事先沉入水底可依单位时间内上浮的叶片数目;③植物体上的叶片可依指示剂(如碘液)处理后叶片颜色的深浅。

再如2002年上海卷Ⅱ43题“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请回答:(1)采用何种指标来确定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4)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实验时记录数据。

本题就考查如何确定实验观察的对象。

4.3实验结果的表达:针对实验现象,分析单一实验变量对结果的影响并选用文字、表格、坐标曲线图等形式进行具体、准确表达。

如上述上海卷Ⅱ43题也考查以表格形式来记录数据,呈现结果。

在预期实验结果时,注意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而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多种可能分别加以讨论和分析,得到相应的结论。

如2002年高考广东卷第37题“探究淀粉和碘液能否通过人工膜”,其预期结果就有四种可能。

4.4对照实验的科学性对照实验中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应相同,同时要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