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常考实验考题实例汇总

初中生物常考实验考题实例汇总
初中生物常考实验考题实例汇总

初中生物常考实验考题实例汇总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

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是3 2 1 6 4 5 8 7 .

①对光②装镜头③放置④升镜筒⑤降镜筒

⑥低倍镜观察⑦细准焦螺旋⑧寻找物像

2.对光时,应首先转动图中的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图中的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若想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应使用的物镜是低倍。对光时使用的物镜是低倍。

4.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如果目镜上标有

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200 倍。5.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关系是相反,这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倒立像。(学会判断玻片标本怎样移动?)

(能判断看如“F”、“上”等的像是什么?)

6.怎样判断污点在目镜上、物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移动玻片时,污点动则在玻片上,如不动,换物镜,污点没则在物镜上,如没有则在目镜上

7.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C)

①目镜15×物镜10×②目镜10×物镜10×

③目镜15×物镜25×④目镜10×物镜25×

A、①②

B、④①

C、③②

D、③④

8、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面切片,先用10×的物镜观察,再换用40×的物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D

A、模糊、变暗

B、模糊、变亮

C、清晰、变亮

D、清晰、变暗

9.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要求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实验二【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擦→滴→撕→展→盖→染→吸

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C)

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盖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2.制作洋葱鳞片叶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使用盖玻片的方法是(B)

A、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慢慢盖上

C、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快速盖上

3、下列关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不正确的是(B)

A、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外侧撕取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D、用稀碘液进行染色

4.防止气泡产生的方法?

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慢慢盖上

5.染色的方法?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液另一侧吸引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用凉开水漱口

B、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C、口腔上皮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D、用碘液进行染色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

其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

3.在低倍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点是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

实验四: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两个目的?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酒精、碘酒的作用? 脱色验证是否有淀粉产生暗处理的目的让淀粉消耗干净,隔水加热的目的_防止酒精爆炸_。

(3)遮光部分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把一部分用黑纸遮挡目的

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该实验的现象? 结论?见光部变蓝,不见光部不变色结论?

1、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叶片见光部产生了淀粉

(5)将叶片变蓝的部分制成切片观察会发现叶肉叶绿体变成了蓝色,这说明淀粉形成的场所是叶绿体

实验五: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

(一)如图所示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没有标号的种子将正常萌发。据图回答问题。

(1)本实验共有3组对照实验。

(2)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3)第②粒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充足的空气。

(4)第③粒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水分温度低。

(5)第④粒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有可能萌发?温度适宜。

(3)做实验时,如果6号种子没有萌发,请分析原因(至少写出两点)。

①胚不是活的而且不是完整的;

②种子没有过休眠期。

(二)下表是不同条件下100粒种子萌发情况,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份。(2)种子萌发后,如果继续培养几周,幼苗生长较好的应该是甲组。你判断的理由是幼苗只有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才能正常生长

(3)要证明“光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甲、丙作对比。实验六: 【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一)操作步骤 1、制淀粉糊2、取唾液、3、向1试管滴2滴清水,2试管滴2滴唾液4、将放入37℃的水中恒温故知新10分5、向2支试管分别加入2ML碘液

(2)实验现象:1试管变篮2试管不变色

(3)结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有消化作用

(二).下表是唾液淀粉酶以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问题上。

(1) 若以B和C为一组,则其中B是对照组,C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探究酸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1) 若以A和B为一组,则其中A是对照组,B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 若以B、D和E为一组,则其中B是对照组,D、E是实验组。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影响。

(3)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

(三)为了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①如果把2和4作为一组实验,目的是研究_牙齿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②若模拟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12。

③3、4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分别是变蓝_和不变蓝_。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_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

(四)下表表示刘庆同学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的部分实验,请根据他的实验设计和加碘液后应出现的现象,加以说明:

(2)表中C:__不变色_,原因是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

(3)表中A和B都可能:变蓝,原因是___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4)比较1~4四组实验的过程和分别出现的现象A~D,经过认真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37度是酶的最佳催化温度。

实验七:演示实验【植物散失水分】

塑料袋内壁上水珠的来源?植物的蒸腾作用

实验八:演示实验

观察只有导管被染成红色? 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⑴在锥形瓶中,除清水外,还应滴几滴红墨水其作用是便于观察。

⑵实验装置中的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主要目的是增强枝条的C。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实验九:演示实验【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

形成瘤状物的位置及形成的原因? 伤口上方

实验说明了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

实验十:观察草履虫的实验:

1.吸取培养液的部位:表层及原因?表层含氧多

2.加入棉花纤维的目的限制运动同时用吸水纸吸去少量水的目的防止运动过快3.要看清草履虫的纤毛,显微镜的视野应较暗

实验十一:临时装片的制作

进行徒手切片时,右手捏紧并排的双面刀片,对着标本迅速切割,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在观察气孔的实验中要用镊子撕下叶片的下表皮。

实验十二:演示实验【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

出现分层现象?分层情况?

血液中含有不同成分的物质,这些物质比重不同

实验十三: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循环】

(1 )他在视野中发现了这样一些血管

怎样判断毛细血管?红细胞单独通过的血管

进而怎样判断动脉、静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

(2 )应选择尾鳍色素少的小鱼做实验,做实验时应注意用湿润的棉花将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部包裹起来,目的是让小鱼呼吸

实验十四: 实验【测定胸围差】

测定部位:胸廓前端与乳头并齐,后端在肩胛骨下角

计算方法:尽力吸气和尽力呼气的差

实验十五: 实验【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现象:甲试管不变, 乙试管变浑浊

甲试管的作用:对照作用

结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理由:人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甲试管

(2)吸气、呼气完成后,甲、乙两瓶中的石

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乙瓶,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人的气体相比,呼

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成分增多。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

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透过毛细血管

壁和肺泡壁进人肺泡,然后随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实验十六: 实验【膝跳反射实验】

(1)叩击部位:膝盖下的韧带

(2)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3)感受器、效应器的部位:膝盖下的韧带小腿上的肌肉

(4)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膝盖下的韧带传入神经脊髓内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小腿上的肌肉

实验十七:观察鲫鱼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鲫鱼的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2)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鱼的鳃盖后缘(或鳃孔)流出。

(3)轻轻掀起鳃盖发现鱼鳃的颜色是鲜红色,原因是鳃丝上布满了毛细血管。鳃的这种特点有利于鲫鱼完成呼吸(或气体交换)

实验十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实验

设计了如下实验:10只小蝌蚪,每5只一组,放入甲、乙两个小水缸中,其中水温、水质、水量都相同,每天喂一小匙饵料,其中甲缸中掺入少量甲状腺激素,乙缸中不掺入,然后每天观察记录蝌蚪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5分)

⑴其中实验组是甲组,对照组是乙组;

⑵先发育成成蛙的是甲缸中的蝌蚪;

⑶这个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

⑷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腺体叫甲状腺。

实验十七:实验:验证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实验室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学生在实验时配制如下的不同浓度梯度的酒精:1%、3%、5%、8%、10%、15%、20%等。在15℃左右的室温中经过大量的实验,并在实验中选择10秒内水蚤跳动范围在30~36次之间的成年水蚤为材料,经过多次实验得到以下平均数值。现将在不同酒精浓度梯度下的水蚤在10秒内的心脏跳动次数列表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以上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将其连成一条曲线。

(2)上述图表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__酒精浓度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__减慢____________。

(3)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而导致__死亡。分析其原因,就很容易得出,酒精具有__抑制心跳作用,所以会减缓心脏的跳动。

4.在“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你的结论和原因分析是:(1)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因为它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

(2)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起促进作用,因为烟碱(如尼古丁)有使

的作用。

(3)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你最后的结论是,在生活中应该不吸烟,不酗酒。

实验十八:“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作出的假设是:酸雨使种子不能萌发。有名同学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成了“模拟酸雨”,他把pH 控制在

4 .0 以下。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1 )在培养皿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加入少量的水使纸湿润,在纸上放10 粒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2 )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模拟酸雨”。

(3 )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

(4 )换用其他几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同样的实验。

请回答:

(1 )如果这些种子都没发芽,就能说明是酸雨的影响吗?为什么?

(2 )请你帮他完成设计。

不能,选择种子大而粒饱满的,过休眠期的,要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一定的空气

实验十九: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起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如右图),做如下实验

(1)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将死亡,原因是植物在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氧气供给小白鼠。

(2)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小白鼠将正常活着。

(3)在(2)中,小白鼠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又为小白鼠进行生命活动提供了氧气。

(4)上述装置中,若取出绿色植物,小白鼠将死亡,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实验二十:

取三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然后把这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三块载玻片相同一侧的这滴培养液中,分别放食盐、冰块(不利刺激)、肉汁(有利刺激),预测草履虫的移动方向并解决以下问题:

(1)在每块载玻片图的下方括号内用箭头表示出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2)因为食盐、冰块对草履虫是有害的刺激,肉汁是有利的刺激。

(3)并且写出结结论: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实验二十一: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七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棵2.5 kg的柳树种在装有90 kg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长到85 kg,而泥土的重量只

少了不到100 g。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惟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1)该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无机盐被柳树吸收(2)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你认为影响柳树生长的外界因素还有哪些?光照、二氧化碳和温度等(至少答出2条)

(3)柳树吸收的水分中,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绝大部分则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对植物体本身的意义是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4)写出合成有机物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答题卷注意点

1、答题结构和关键词

除了要点之外,改卷老师在改卷时还看答题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子表达是否准确。如果结构清晰、句子准确、表达流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另外,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

2、排版整齐有时候比一手好字更加分

如果字不好看,也尽量对齐,不要画墨点。某阅卷老师表示:字可以写的丑,但排版一定要好。条理清晰的答卷更得阅卷老师青睐。

3、文科尽量写满,理科尽量详细

文科是抓对的,写得越满抓的越可能多,分得的越多;理科是抓错的,写得越详细越知道错在哪,分扣得越细。文科主观题最基本就是抓关键词,写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被抓出关键词,越有可能靠近得分点。

理科的话,过程都写在草稿纸上容易造成遗漏,省略步骤是理科大忌,能写尽量写,否则中间可能只是一点微小的错误,但是没有过程,不知道哪里出错则整个大得分点全部没有。

应试小技巧

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具体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可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情绪。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

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四、时间安排策略

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 目的要求: 1、识别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 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 1、方法步骤:1取镜2放镜3安装目镜与物镜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 3、转粗、细后观察镜筒位置变化 4、转动反光镜, 辨别两面的区别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显微镜的使用: 1、对光A转粗升B转转换器低镜对准通光孔C转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D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知道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1、安放装片 2、观察A从侧面注视物镜2毫米处B左。缓缓上升C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象移动方向 3、整理和存放 A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B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如果目镜和物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擦干净C最低竖立D原处 讨论: 1、显微镜构造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2、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目的要求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2、初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 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 方法步骤: 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 1、制作临时装片 2、观察细胞结构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B画图并标注名称 讨论1、制作临时装片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2、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他们的异同。3。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牛肉汁、食盐、载玻片、吸管、放大镜等 方法步骤 1、在洁净的载玻片左侧A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虫的活动 2、在载玻片右侧B处滴一滴牛肉汁,用吸管划通A、B形成连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3、在牛肉汁外侧边缘放数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讨论:草履虫怎样运动?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4.观察水绵 目的要求:通过显微镜观察水绵的结构 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标本瓶、滴管、水绵等 方法步骤 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住少量的水绵放在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将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注意观察每一条水绵的形态。 3、对照课本上的图片,一个水绵细胞的结构 讨论: 1、水绵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绵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3、影响实验观察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5.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2、了解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 材料用具:有分枝的植物,透明塑料袋,细线等 方法步骤 1、取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选出三个枝叶相似的枝条,分别做以下处理:甲去掉全部叶片,乙去掉部分叶片,丙不做处理 2、用三个不透气的塑料袋分别罩上选出的枝条,用细线将袋口扎紧 3、将植株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塑料袋内的现象 讨论:1、各塑料袋内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要对三个枝条做不同的处理?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题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题 评卷人得分 一?实验探究题(共40小题) 1?农业生产中为了获得高产,就要设法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为此,某兴趣小组开展了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实验研究. 【实验原理】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检测氧气的释放速率来测定;产生的氧气滞留在叶片,会使叶片在液体中上浮. 【实验器材】长势相似的绿萝叶片、不同浓度NaHCQ溶液(可分解释放CC2)、注射器、打孔器、如图所示的实验台(不同高度放有三组烧杯)等. 【实验步骤】 ①用打孔器在绿萝叶片上取大小相同的小圆叶片若干,用注射器排出叶片细胞间隙的气体,使叶片在蒸馏水中都能下沉; ②在每组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NaHCO溶液(不考虑溶 液密度差异),然后用镊子将小圆叶片放入烧杯中,每个烧杯10片; ③点亮LED灯带,记录每个烧杯中8个叶片上浮到水面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表示光合作用强度越弱.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知,本实验中设置的自变量有二氧化碳浓度和 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果】叶片上浮的平均时间记录如表. (单位:秒) 组别NaHCO相对浓度 50100150 低光强组968801720 中光强组883632498 高光强组767476355 【实验结论】. 【评价反思】①本实验的重要改进是用LED冷光源代替传统的白炽灯,这一改进 对该探究的主要意义是 ②实验中每个烧杯放10个小圆叶片,而统计时只选取前8个小圆叶片上浮的平

均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LLD灯? 2?小科同学发现一个生活现象,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春天长出红色的嫩叶,到了夏天,这些红色的叶片变成了绿色,小科猜想可能跟夏天的温度高或光照强有关?于是,小科决定探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他借鉴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的实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组别甲组乙组 实验材料同种红叶石楠多株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环境条件阴暗、低温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处理方法装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 (1)交流评价:学习小组同学对该实验方案讨论后认为,因为实验选材和环境条件设置没有控制好变量,该方案并不能探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请你对该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①对实验材料选择的改进是__________ ②甲组的环境条件应重新设置为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假如光照对叶片变绿确实有影响,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食物在胃里是如何消化的? (1)历史上,针对动物的胃是只能研磨食物进行物理消化,还是能同时进行化 学消化的问题有过争议.若穆、斯帕兰扎尼等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一块肉装在由金属丝制成的小笼里,然后让鹰吞食这个小笼,过一段时间,将小笼从鹰体内取出.如果胃在进行物理消化同时,也能进行化学消化,科学家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为了研究胃内能进行化学消化的液体是一直存在的,还是在进食后的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有人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甲:取一群人早餐前后的胃内容物,进行成分分析. 实验乙:取某人中餐前后的胃内容物,进行成分分析.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摘要] :把握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首先要弄清实验的原理、实验中材料的使用、实验中的变量、现象及预测实验结果等。 [关键词]: 注重设计重视过程解题技巧 会考实验题的创新设计,正在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方向突破和发展,已然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实验命题的方向和热点。那么,如何才能答好生物实验设计题,取得优秀的分数呢?这就必须了解一份完整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在生物实验能力测试中就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总体考虑,综合分析,达到事半功倍,获得高分的效果。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与技巧。 1 什么是实验设计 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的现象等。但在生物综合能力测试中由于受时间和卷面的限制,实验设计能力考查无法面面俱到,或者是考查实验步骤的设计、续写或修改,或者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或者是实验数据的加工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或者是考查实验结果的预期与讨论,或者是实验装置的检验或改进等等。 2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设计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①明确实验目的→②确定实验变量→③分析实验原理→④提出实验假设→⑤落实实验用品→⑥设计实验步骤→⑦ 预测实验结果→⑧得出实验结论 2.1实验设计的基本解题思路 2.1.1明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类型 明确实验目的就是要弄清“做什么”的问题,即探究或者是验证什么生物学现象或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运用哪一原理进行实验设计,才能明白实验设计中哪一因素是实验变量。例如“设计实验验证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此实验原理或实验思路与七年级上册教材“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相同,因此采用教材中相似的实验设计思想:先准备两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或锥形瓶,然后将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投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或锥形瓶中。再如“口腔内的化学变化”,探讨的问题是温度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实验设计中,“温度”这一因素应是实验变量。 实验设计一般有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实验设计。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而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多种可能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如二005年湖南怀化“探究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2007年浙江湖州“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与时间关系”就属于探究性实验设计。 2.1.2找出两类变量,确定对照类型 一找出两类变量

2015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等级考查试题

2015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等级考查试题考生签名______________ 考试成绩_____________ 试题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 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显微镜。2、识别人血涂片中的血细胞。 实验材料用具: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纱布、擦镜纸。 实验方案: 一、取镜和安放一手握_________,一手托_______,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二、对光 1、转动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正对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一眼注视目镜内,另一眼睁开,同时把___________转向光源,通过目镜看到白亮视野后并报告教师。 三、观察 1、把涂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______的中心。 2、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____________,使镜筒缓慢下降使物镜接近涂片。 3、一眼注视目镜内,同时___________转动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再略微转动_______________,直至物像清晰,报告老师。 4、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四、整理 1、取下涂片并复位。 2、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外表。 3、转动转换器,让两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降至最低位置。 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实验现象与结论: 3.在你观察的视野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 2.若把标本换成带字的纸片,视野中看到的汉字或英文字母与纸片上的有何不同?显微镜成像有什么特点?上---________ e------________ 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3、物象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要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材料用具:三个小锥形瓶、清水、绿豆或花生等种子各一烧杯(每杯30粒以上)、小勺、三张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 实验方案: 一、问题情境许多农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在播种之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二、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出假设请根据以上情境,作出假设: 四、制定并实施计划 1、三个标签上分别写上1、 2、3,分别贴在三个锥形瓶上,瓶内分别撒一些种子。 2、通过控制三个锥形瓶中的环境条件,设置对照实验。 对照组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五、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整理1、将废物废液到入废物缸中。2、桌面整洁,撕下标签并清洗干净。 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观察它的外形。 (2)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各部分结构。 实验现象与结论1、剥去菜豆种子外面的_________,可以看到菜豆种子有________子叶。 2、玉米种子最外面一层结构是由____和______共同构成的,质地坚韧与菜豆种子的种皮一样,都具有_________内部结构的作用。玉米种子有______子叶; 3、用放大镜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 胚。它可分为子叶、胚芽、________和_________四部分。 试题四: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要求: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用具:1%淀粉糊、镊子、医用消毒脱脂棉、试管(2只)、碘液、烧杯、清水、滴管、凉开水、废物缸、试管刷。

2020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冀教版

2020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观察叶的下表皮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2、制作下表皮装片。(30分) 3、观察。(30分) 4、整理仪器。(10分) ———————————————————— 考生在考核前填写上姓名按虚线撕下把评分表交给监考老师评分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教师评分表 观察叶的下表皮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①正确取放显微镜(10分) ②组装显微镜,升高镜筒(10分) ③正确对光、光亮合适(10分)。 2、制作下表皮装片(30分): ①正确撕取(芥兰或蚕豆)叶的下表皮(10分)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放入下表皮,盖上盖玻片(10分) ③临时装片无气泡(10分)。 3、观察(30分): ①低倍镜下见到下表皮,对焦清晰(10分) ②气孔在视野中央(10分) ③换上高倍镜看气孔(10分)。 4、整理仪器(10分): ①将显微镜复原,安放好(5分) ②清洁载玻片,盖玻片及桌面(5分)。

考核监考员签名:年月日 2020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40分) 3、观察。(20分) 4、整理仪器。(10分) ———————————————————— 考生在考核前填写上姓名按虚线撕下把评分表交给监考老师评分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教师评分表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①正确取放显微镜(10分); ②组装显微镜,升高镜筒(10分); ③正确对光,光亮合适(10分)。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40分):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10分); 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的口腔侧壁轻刮取碎屑,涂在载玻片生理盐水中(10分); ③正确盖上盖玻片,要求无气泡(10分); ④用稀碘液染色(10分)。 3、观察(20分):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初中生物教师的你,应该怎么制定教学计划呢?更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带来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使实验教学进行得更好,我特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初二学生知觉的无意识性和情绪化仍比较明显,注意往往与表面现象联系在一起,容易被无关的内容所吸引。因此,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 二、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季节性强的实验要打好时间差,必要时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 2、适时地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解决生物实验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没有材料的采取替代材料;二是老师之间分工合作获取材料;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发动学生参与采集和培养不但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 3、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另外,不能单为完成某个实验

2019年河南省中招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2019年度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生物 一、A类实验操作练习题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单面刀片、解剖针、小块木板、碘液、清水、洋葱鳞片叶、擦镜纸、污物杯。 实验要求: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2. 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解剖针、清水、番茄果实、擦镜纸、污物杯。 实验要求: (1)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3. 用显微镜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单面刀片、解剖针、清水、黄瓜(刮掉表皮)、污物杯。 实验要求: (1)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4.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消毒牙签(一端尖,一端钝)、一次性杯子、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碘液、擦镜纸、污物杯。 实验要求: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二、B类实验操作练习题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解剖针、小块木板、碘液、清水、洋葱鳞片叶、污物杯。 实验要求: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制作叶片下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解剖针、清水、新鲜的植物叶片、污物杯。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物镜和目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在目镜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是汉字或英文字母位于通光孔的中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 实验完毕后取下载玻片,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取下目镜和物镜,放回镜盒内(或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下降镜筒,将显微镜放进镜箱内,送回原处。 实验现象与结论: 1、视野中看到的汉字或英文字母与纸片上的有何不同?显微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上--- e------ 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2、物象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 试题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漱口 2、擦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 3、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4、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牙签上会附着一些口腔上皮细胞。 5、把牙签上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二)观察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看到扁平细胞后再换上高倍物镜,移动玻片标本寻找一个清晰、完整的细胞,从外到内辨认细胞的结构。 画图: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观察它的外形。 (2)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学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学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精品文档 学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学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七年级、八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率按计划全部完成。现将本学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做如下总结: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应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势力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 1 / 3 精品文档 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条件 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 知道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具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如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在不同的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 2 / 3 精品文档 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目的。 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原因、一起的功能等。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题(带答案)

生物实验题 一、探究光对鼠妇影响的实验 材料用具:10只鼠妇、长方型铁盒、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透明的玻璃、不透明 的硬纸版(可以补充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实验方法和步骤: 1.先在长方形铁盒中放入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 2.将鼠妇放在中央处。 3.将玻璃盖在左侧处,将纸版盖在右侧处。 4.静置10分钟后,大多数鼠妇跑到右侧侧。 5.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在研究“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在实验结束后,应该这样处理鼠妇:放归大自然 7.本实验探究的是光的不同对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影响。 8.本实验为什么要用10只而不是1只鼠妇?防止有偶然事情发生 9.为什么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 1)作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黑暗和光 亮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 (4)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水份,需要给鼠妇

提供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 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 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是 3 2 1 6 4 5 8 7 . ①对光②装镜头③放置④升镜筒⑤降镜筒 ⑥低倍镜观察⑦细准焦螺旋⑧寻找物像 (2)对光时,应首先转动图中的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图中的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4)若想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应使用的物镜是低倍。对光时使用的物镜是低倍。 (5)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200 倍。(6)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关系是相反,这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像。(学会判断玻片标本怎样移动?)(能判断看如“F”、“上”等的像是什么?) (7)怎样判断污点在目镜上、物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移动玻片时,污点动则在玻片上,如不动,换物镜,污点没则在物镜上,如没有则在目镜上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C ) ①目镜15×物镜10×②目镜10×物镜10× ③目镜15×物镜25×④目镜10×物镜25× A、①② B、④① C、③② D、③④

初中生物实验考试试题

生物实验: 1、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3、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 4、观察植物叶片的结构 1、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用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而后用清水冲洗,后滴典液在叶片上看是否变蓝。(用热水较好,滴3-4滴碘液) 隔水是:用一大烧杯中成水,小烧杯中成酒精放在大烧杯中,叶片放在酒精中。目的是酒精易燃。热的酒精更容易脱色。加热也需要10分钟,叶片呈现黄白色就行。 实验目的:探究绿色植物的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可以产生淀 2、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用解剖针挑着点燃给试管中的水加热,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得出含有能量。(科学家用食物燃烧时所释放出的能量,作为测定食物所含能量的依据)实验目的: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学会鉴定食物中含有能量 3、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用湿纱布包住小鱼的头部放在培养皿中,小鱼尾鳍正对物镜,调节观察,能分辨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实验目的:了解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根据血液流动方向、速度和血管粗细及分支情况,能够区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4、观察植物叶片的结构:用土豆或萝卜做基础,将叶片夹在中间,用刀片切割,找出最薄的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能指出表皮细胞、叶肉细胞、韧皮部、木质部、厚角组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观察植物叶片的表皮细胞:用手或镊子撕取一块叶面的表皮,用镊子放在载玻片上,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能指出保卫细胞、气孔、表皮细胞、有的还有表皮毛,同时要画出带有两个气孔的一块表皮细胞图。 实验目的: 1、通过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掌握叶的各部分结构,并理解这些部分的形态和排列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关系。 2、练习徒手切片的方法。 3、初步学会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图。 实验材料用具: 新鲜叶片(如菠菜、油菜的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个,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横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纱布,毛笔,小块木板。 方法步骤:

初中毕业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查试题及等级评定标准

2017年初中毕业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查 试题及等级评定标准 一、试题部分 (一)试题1 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器材:光学显微镜,写有“e ”字的玻片,动物或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实验要求: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能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显微镜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试题2 实验名称: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器材:洋葱鳞片叶,新鲜的黄瓜,清水,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要求:能够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试题3 实验名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器材: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实验要求:阐明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试题4 实验名称: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器材:馒头,消毒棉絮,镊子,试管,温度计,碘液,刀片,小烧杯,大烧杯,冷、热水滴管 实验要求:探究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关系。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试题5 实验名称: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器材: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要求:能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试题6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器材: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碘酒。 实验要求:解剖菜豆种子(或黄豆种子),并指出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试题7 实验名称: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实验器材: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载玻片。 实验要求: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的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试题8 实验名称: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最新初中生物会考探究实验题汇总

2010初中生物会考探 究实验题

2010初中生物会考探究实验题精选 1.下面是某合作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①取两个玻璃缸,分别标记A、B ②在A缸中加入500ml池塘水,B 缸中加入500ml自来水 ③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④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各一只 ⑤在A缸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不加入⑥保持A、B两缸水温20℃——25℃ ⑦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充完善 。 (2)第⑤步中,设置B缸的目的是什么? (3)如果实验如能按照你所修改的方案进行(若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清楚)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 。 ② 。 ③

2.(7分)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型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 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 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把A、C、B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 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有关;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 是;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5)若将以上四个锥型瓶全部置于阳光下,存活时间最短的金鱼应是中的金鱼,原因 是 。

生物初中会考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一、生物实验A 类操作练习题 1.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清水、稀碘液、解剖针、小块木板、洋葱鳞片叶、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方法步骤: 第 1 页共15 页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消毒牙签(一端尖,一端钝)、稀碘液、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一次性杯子、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方法步骤:

3.生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并绘制细胞结构图实验器材:显微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铅笔、尺子、橡皮实验要求: (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 (2)绘制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方法步骤:

镜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对光 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 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安放玻 片 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 的两端。注意两张玻片都应如此安放,取放玻片时应先将镜筒升 高。 调焦 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 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 晰。 观察 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下观察人的口腔 上皮细胞永久装片。 (2)绘制人体口 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绘制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画图要求:1.画椭圆形轮廓,中央点密集的铅笔细点呈球形,周围点稀疏的点。 2. 用水平线右侧引线并标注名称 3. 图下注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4. 用显微镜观察并识别人体的基本组织 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单层扁平上皮、骨骼肌、神经元、疏松结缔组织四种组织的永久切片)、纱布、擦镜纸(备用)。

中考生物实验操作(附图)(2020年整理).pdf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稀碘液、清水。

生物实验二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材料用具:浸软的菜豆(如大豆、蚕豆、花生等)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等)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

生物实验三测定种子的成分 实验材料用具:晒干的小麦种子,小麦面团,滴管,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纱布,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种子,刀片,放大镜,碘液,小药匙,烧杯。 (1)取一些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放在火上均匀加热,然后烘烤试管的底部. ①.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现象说明构成种子的细胞里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粒浸软的小麦种子,穿到铁丝上,放到火上烧.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说明:种子燃烧后,烧掉的物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剩下的灰烬就是_____________. (3)将少许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起来,放在清水中揉挤,把纱布包里的物质尽量揉挤出去,观察包内剩下的一些物质呈黄白色胶黏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面筋,面筋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 (4)将烘烤过的小麦种子,放在白纸上挤压,挤压处的白纸上会出现油迹,说明构成小麦种子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实验四观察叶片的结构 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毛笔、小木板。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本学期生物实验室的各各方面工作都能顺利开展,现将这学期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1、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室建设发展建议 2、购置仪器、药品要先行申请,由主管领导审阅后报校长室审批后再购置,入库要验收,同时填写入库清单。仪器原则不外借,若借出要由主管教导或校长同意后才能,并要及时追回。 3、认真记录仪器使用.损毁.丢失情况并报学校有关部门核对备案。 4、及时做好实验仪器的验收.核对.入库工作。如实填写年度库存仪器登记表。 5、加强安全制度。药品、仪器橱要上锁,沙桶要定期检查、补充。实验室经常通风换气,设备保持经常运转。 6、仪器、药品存放制度。做到分类存放,定橱定位。分组实验所用仪器药品一律应实验员发放,实验结束,及时清洗、整理、归放。 7、科学管理.规范摆放.井井有条。 8、保持仪器整洁.完好。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9、搞好室内外卫生。 二.实验教学工作: 1、按照实验教学计划安排,及时开足开好试验课程。 2、积极和任课老师沟通交流,认真研究,确保实验教学的场地 . 器材和实验过程中学生人身安全.仪器安全。 3、根据实验通知单提前.充足准备仪器,确保教学需要。 4、协助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指导学生分组试验。

5、及时补充实验材料,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禁止浪费。 6、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效果。 7、编排学生实验座次表,教育学生爱护仪器,损坏仪器要赔偿。 8、及时回收.清洗 .摆放教学仪器。 9、积极和任课教师做好实验课的分析总结,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本人在开学初就制订出生物实验计划,推动了本期实验教学有序、有计划的进行。 1、严格实验准备制度,演示实验三天前,分组实验一周前交实验通知单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后,老师先预做实验,以此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实验中损坏的仪器严格依照教学仪器赔偿制度实施处罚。 2、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教学仪器的借用严格按照教学仪器借用制度实行登记,如期归还,追还等。 3、对显微镜等教学精密仪器,做到了定期检修、除尘、防锈、保养等工作。对标本类实施了定期检查、防蛀等加以妥善管理。有害、有毒的药品实行了专柜存放。 4、对新的实验仪器的性能、使用、操作方法做了充分了解,能熟炼地操作使用。而且积极参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好地配合了实验老师的教学工作。 5、按时完成了本期的实验任务,做到了实验室整洁、卫生。在新的一年里,要更进一步加强学习,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精选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精选 真题及参考答案 1. ( 5分)下面是某合作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①取两个玻璃缸,分别标记 A B ②在A缸中加入500ml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ml自来水 ③在A 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资料 ④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各一只 ⑤在A缸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不加入 ⑥保持A、B两缸水温20C—— 25 C ⑦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1)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充完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步中,设置B缸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果实验如能按照你所修改的方案进行(假如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清楚)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分)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型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E、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把A、C、E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装置A、E、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A、E、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2)比较A、E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九年级下册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

下册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 姓名准考证号_ ___ 生物试题一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那么如何操作显微镜呢?下面就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请你认知微观领域精彩内容。 (一)实验要求:认识显微镜主要结构,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二)实验材料用具:显微镜(目镜安装指针),纱布,双子叶植物茎永久横切片。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生物试题二探究骨的成分 隆冬时节,下雪路滑。如果青少年摔倒后,爬起来就走,而老年人摔倒后却容易造成骨折。为什么不同的年龄的人摔倒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这与骨的成分有关吗?先请你利用

所提供的有关材料探究骨的成分。 (一)实验要求:知道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二)实验材料用具:大鱼的肋骨或小动物的一段骨,镊子,酒精灯,火柴,32开白纸,污物桶。 主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生物试题三 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人的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形态和结构是一样的吗?下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观察自己的口 腔上皮细胞,来认识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一)实验要求: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二)实验材料用具:显微镜(高倍目镜安装指针),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 (一头钝),0.9%的生理盐水(盛在滴瓶中),稀碘液(盛在滴瓶中),吸水纸,纱布,抹布,污物桶。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生物试题四观察种子的结构 在大地回春的季节,农民和花工常常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播在土壤中,不久,绿油油的幼苗就破土而出。种子为什么能长成幼苗呢?这与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关系,现就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请你探秘。 (一)实验要求:解剖和观察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用具:浸软的菜豆种子,盛有菜豆种子的烧杯, 解剖针,培养皿,抹布一块,污物桶。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 生物试题五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 血液是“生命之源”。血液中有三种血细胞,它们的形态、大小、结构是怎么样的?数目一样吗?现请你借助于显微镜,识别人血涂片的血细胞。 (一)实验要求:通过显微镜,认识人的红细胞及其结构特点。 (二)实验材料用具:人血涂片,显微镜,纱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