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实验大全 实验方法及技巧

合集下载

中考生物实验操作(附图)

中考生物实验操作(附图)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稀碘液、清水。

生物实验二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材料用具:浸软的菜豆(如大豆、蚕豆、花生等)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等)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

生物实验三测定种子的成分
实验材料用具:晒干的小麦种子,小麦面团,滴管,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纱布,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种子,刀片,放大镜,碘液,小药匙,烧杯.
(1)取一些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放在火上均匀加热,然后烘烤试管的底部.
①.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现象说明构成种子的细胞里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粒浸软的小麦种子,穿到铁丝上,放到火上烧.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说明:种子燃烧后,烧掉的物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剩下的灰烬就是_____________.
(3)将少许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起来,放在清水中揉挤,把纱布包里的物质尽量揉挤出去,观察包内剩下的一些物质呈黄白色胶黏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面筋,面筋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 (4)将烘烤过的小麦种子,放在白纸上挤压,挤压处的白纸上会出现油迹,说明构成小麦种子的细胞中
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实验四观察叶片的结构
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毛笔、小木板。

中考生物实验探索实验技巧与实用知识

中考生物实验探索实验技巧与实用知识

中考生物实验探索实验技巧与实用知识生物实验是中学生物学学习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学原理,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分享一些中考生物实验的探索实验技巧和实用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生物实验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以下是实验前的几个关键步骤:1. 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在进行实验之前,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意义和所要探究的问题。

2. 实验方案的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设计实验方案。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实验步骤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 材料和器材准备: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

确保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和器材的质量和准确性。

4. 实验环境的准备:检查实验环境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有些生物实验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要求,所以需要提前调整环境参数。

二、实验技巧与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生物实验时,需要掌握一些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中考生物实验的实验技巧和操作注意事项:1. 实验器材的使用:使用实验器材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实验器材。

同时,要按照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和使用实验器材,如实验管、试剂瓶等。

2.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规范性。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个人主观意识的干扰。

3. 安全措施的遵守: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安全措施。

如戴安全眼镜、穿实验服、戴手套等,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4. 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可以使用实验记录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技巧与实用知识在中考生物实验中,还有一些实验技巧和实用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以下是一些实验技巧和实用知识的介绍:1. 实验数据分析:在完成实验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中考生物实验大全 主要实验

中考生物实验大全 主要实验

主要实验七年级上实验一: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探究假设: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可能是溟度、光和温度实验步1.逗度的影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放干土J—半放溟土,然后在两边分别放入鼠妇各3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2.光的黒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光照,一半用黑纸板遮住,然后在两边分别放人.鼠妇各5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箔果。

3.温度的黑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放人逗土,一半放入冰溟土,然后在两边分别放入鼠妇各亍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採究结论:臺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溟度、光和温度。

实验二: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的快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的快?探究假设:蚯蚓可能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实验步骤:并排摆放一个硬纸板和一块玻璃板,并画上一条起跑线,然后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各放一条蚯蚓,把他们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看看谁爬的快探究结论:蚯蚓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实验三: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探究问题: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不会产生反应?探究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反应实验步骤:在一个载玻片上,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用玻璃棒在两个培养液间划一下,使得两个培养液连接起来,然后在左侧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实验,另外一滴不加,放入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探究结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趋利避害的反应实验四: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探究问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什么?探究假设: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实验步骤:取两个培养皿,一个培养皿中放入干燥的土壤,一个培养皿中放入湿润的土壤,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的大小相同良好的种子若干个,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探究结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实验五:探究根的生长部位探究冋题:根的生长部位是什么2探究假设;根的生长部位是井生区和伸长区实殓歩艦;取一株幼根长约2厘米的红豆幼苗』给幼根的各个部位做上记号』册来那个长度并记录』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天后,再测量各个部位的长度并记录探究结论:根的生长部位杲分生区和伸长区实验六: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步骤:1.取两只烧杯,一只装有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另一只装自来水。

初中生物实验方法

初中生物实验方法

初中生物实验方法实验一:观察昆虫的化石化过程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昆虫的化石化过程,了解化石形成的原理和过程。

实验材料:1. 活昆虫(如苍蝇、蚂蚁等)2. 硬化剂(如石膏)3. 显微镜实验步骤:1. 将活昆虫放置在一个玻璃容器中。

2. 用硬化剂将昆虫完全覆盖,确保昆虫完全沉浸在硬化剂中。

3. 将玻璃容器密封并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4. 等待硬化剂完全干燥后,将硬化后的昆虫取出。

5. 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表面结构和细节。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选择,选择易观察和易保存的昆虫进行实验。

2. 使用硬化剂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皮肤和眼睛。

3.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容器的密封性,避免外界的干扰。

4. 进行观察时,可以适当调整显微镜的倍数和焦距,以获得更清晰的观察效果。

实验二:观察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了解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原理。

实验材料:1. 植物(如豆芽、水稻苗等)2. 高密度氧气供应设备3. 餐巾纸4. 高亮度光源实验步骤:1. 将植物整株埋入餐巾纸中,并保持其根部完全覆盖。

2. 将植物连同餐巾纸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

3. 连接高密度氧气供应设备,向容器中充入高浓度氧气。

4. 将容器放置在高亮度光源下,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5. 观察植物在光照下的变化和氧气的释放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选择易生长和易观察的植物材料。

2. 进行实验前要确保餐巾纸湿润,以提供足够的水分供植物吸收。

3. 在密闭容器中注入高浓度氧气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氧气泄露和安全事故。

4.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光源的稳定和高亮度,以保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实验三: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1. 洋葱片2. 显微镜3. 盐水或甘油实验步骤:1. 取一片洋葱,并用剪刀剪下一个小块。

2. 将洋葱片放入盐水或甘油中,使其柔软并增加透明度。

中考生物总结实验技巧总结

中考生物总结实验技巧总结

中考生物总结实验技巧总结实验是生物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自动手,观察和探索生物世界中的奥秘。

因此,熟练掌握实验技巧对于提高我们的实验水平和理解生物知识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中考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实验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要求,充分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

其次,要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备,并确保器材的清洁和完好,以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同时,需要准备实验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的观察和数据。

二、实验操作技巧1. 安全第一:实验中我们要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必要时佩戴实验室安全用具,如实验手套、眼镜等,对于有毒有害物质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

同时,要注意实验室的通风情况,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2. 观察细致:实验过程中,我们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注意观察物体的形态、颜色、大小等变化,并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果有可行的话,可以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便更清楚地看到微小的结构。

3. 提前预习:在进行实验之前,最好提前预习相关的知识,了解实验的原理和结果。

这样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掌握实验的关键步骤。

4. 严格操作:进行实验时,要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严格遵循实验步骤。

注意操作的顺序和要领,不要随意更改实验步骤。

尤其是对于加热、溶液配制等操作,一定要注意安全和精确控制条件。

5. 注意实验时间:有些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结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可以提前查看实验步骤,预先规划好实验的时间安排,以免耽误整个实验过程。

6. 妥善保存数据:实验完成后,要将实验数据妥善保存。

可以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的形式,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总结。

同时,要妥善保存实验记录表格和实验过程中的笔记,以备复习和回顾时使用。

初中生物实验展示

初中生物实验展示

初中生物实验展示实验一:观察动植物细胞材料:- 洋葱片- 酒精- 盐水- 碘溶液- 盖镜片- 显微镜步骤:1. 取一片洋葱,用刀切下洋葱皮,并将其剥离成一层薄薄的洋葱片。

2. 将洋葱片浸泡在含有酒精的盐水中,静置约10分钟,以去除洋葱细胞内的色素。

3. 用镊子将洋葱片取出,放在盖镜片上。

4. 在洋葱片上滴上一滴碘溶液,并用盖镜片轻轻压在洋葱片上,使细胞变扁、透明。

5. 将盖镜片放在显微镜台上,将显微镜调节到最低倍率,将眼睛靠近眼镜片就能够看到细胞的形状。

观察结果: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洋葱细胞的形状和结构。

洋葱细胞的外围有一个细胞壁,细胞内有一个较大的圆形核,细胞质中还有许多小颗粒,这些小颗粒是细胞中的细胞器。

实验二:鉴别食物中的淀粉材料:- 碘液- 直尺- 移液管- 食物样品(如马铃薯、大米等)步骤:1. 将食物样品切成小块,并在直尺上测量出每个样品的大小。

2. 将每个样品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3. 对每个试管中的样品分别滴上2-3滴碘液。

4.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观察结果:如果食物样品中含有淀粉,滴上碘液后,溶液会由原来的无色变为蓝黑色。

这是因为碘液与淀粉反应形成蓝黑色复合物。

实验三:观察植物光合作用材料:- 山麦草叶片- 碘液- 显微镜- 高亮度灯泡- 高亮度拉瓦灯步骤:1. 取一片山麦草的叶片,将其放在碘液中静置数分钟。

2. 将叶片放在显微镜片上并加上盖玻璃片。

3. 通过显微镜观察叶片,记录所观察到的结果。

4. 将叶片分别暴露于高亮度灯泡和高亮度拉瓦灯下,观察叶片的变化。

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山麦草叶片表面呈现出蓝黑色,这是因为碘液与叶片中的淀粉反应形成深蓝色。

另外,在阳光或者高亮度光源下,叶片会发生绿色变化,这是因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能量并转化为化学能。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初中生物实验展示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和观察分析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生物实验技巧观察记录与实验题的解答

中考生物实验技巧观察记录与实验题的解答

中考生物实验技巧观察记录与实验题的解答实验一:观察鱼类的鳞片结构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鱼类的鳞片结构,了解其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

实验材料:活鱼、显微镜、刀片、载玻片、显微镜盖片、显微摄影设备。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鱼类放入较浅的容器中,确保其活动不受限制。

b. 准备显微镜、显微镜盖片以及显微摄影设备。

2. 观察鳞片外观:a. 仔细观察鱼类身上的鳞片,记录其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

b. 使用显微镜对其中的一片鳞片进行放大观察。

3. 制备鳞片的横切片:a. 选取一片较大且完整的鳞片,用刀片小心地将其切割成较薄的横切片。

b. 将横切片置于载玻片上。

4. 观察鳞片的细胞结构:a. 使用显微镜将载玻片上的鳞片横切片放大观察。

b. 记录鳞片细胞的形态特征,如细胞大小、形状、核的位置等。

5. 拍摄鳞片结构的显微照片:a. 使用显微摄影设备,拍摄鳞片的显微照片。

b. 对照片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备后续分析。

实验结果:1. 鱼类的鳞片外观:a. 鳞片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根据不同的鱼类而异。

b. 鳞片通常呈重叠分布,保护鱼类的身体不受外界损伤。

2. 鳞片的细胞结构:a. 鳞片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间有一定距离,使鱼类的鳞片具有柔韧性和防护功能。

b. 细胞大小、形状、核的位置等特征有助于判断鱼类的种类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实验二:酵母发酵对面粉质地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酵母发酵后对面粉质地的影响,学习酵母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面粉、酵母、水、容器、塑料薄膜。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准备适量的面粉、酵母、水以及容器。

b. 在容器中加入面粉和酵母,搅拌均匀。

2. 观察面粉的初始状态:a. 仔细观察加入酵母前的面粉状态,记录其颗粒状况、质地等特征。

b. 拍摄初始状态的面粉照片以备后续对比。

3. 加入酵母并发酵:a. 将酵母和适量的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

b. 用塑料薄膜覆盖容器口部,保持温暖的环境。

c. 观察发酵过程中气泡的产生情况,并记录时间。

【内蒙古中考实验】生物实验过程(8个)

【内蒙古中考实验】生物实验过程(8个)

中考生物实验一、显微镜使用方法按以下操作要领进行显微镜操作:1.安放:打开镜箱,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从镜箱中掏出显微镜,警惕地置于实验桌偏左侧,距离桌子边缘7cm处。

依次识别各部份结构名称:①支持部份: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镜筒、转换器。

②光学部份:遮光器、反光镜、物镜、目镜。

③调节部份: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与载物台距离约2厘米。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不能用手掰物镜)。

③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让反光镜朝向光源。

④用左眼向目镜里注视,可见一个敞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①把装片或切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

②两眼注视着物镜,侧看并慢慢地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为止。

③用左眼向目镜里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楚(即使调整完粗准焦螺旋物像已很清楚,也要象征性的调节细准焦螺旋)。

备注说明:①利用显微镜应注意爱惜好镜头,不要用手抚摸透镜,载物台应维持清洁,不要随意转动准焦螺旋和转换器。

⑤观看完毕,警惕移出装片,转动换转器将物镜偏至双侧,使镜筒垂直下降,放入镜箱中固定好,以备下次实验用。

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材料用具:洋葱,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碘液,吸水纸,盛有清水的烧杯,显微镜,垃圾桶,抹布,纱布。

[附]1.显微镜初始状态: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目镜已安好,遮光器位于最小光圈,转换器上两个物镜(10×,40×)在通光孔两侧,镜筒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立。

2.器材用完后立即放回原处。

(二)方式步骤: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齐全。

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①擦: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取: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划一个大小适中(不能超过盖玻片大小)的井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法及技巧
1.认真审题
浏览试题,明确要求,挖掘条件特别是隐含的条件
2.要弄清试验类型
(1)验证性实验: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2)探究性实验: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多种可能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

4.分析实验原理
涉及生物学及相关实验中的许多方法和原理,要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并充分利用题干中给出的实验条件来确定实验原理。

探究性试验:提出一种可行性的假设和预期(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或者是题干中给出的相应的现象。

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性的答案、解释)
5.变量分析形成实验思路(含大致的实验步骤)
依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变量,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又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6.实验结果预测
对应假设,分类讨论。

一般需讨论“如果出现结果①会怎样,如果出现结果②或③又会怎样”。

但有时也会出现“预测最可能的结果”的问题.此种情况应根据已有知识推测最合理的结果。

探究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进行实验与观察)、分析与总结、讨论与评价、合作与交流(可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