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努力提高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研1

合集下载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3 . 加 强 课 外 练 笔
欣赏, 能很好地激ຫໍສະໝຸດ 学生 的写作兴趣。 每次作文 后我们可以把学 生写得 比较好 的文章拿来在班上欣 赏, 可以是老师 朗读 , 让全 班的 同学一起来 欣赏 , 也 可以贴在教室的“ 佳作欣赏” 栏里并加上作者简介和 教 师的评语 , 让学生去欣 赏。这样 , 增强 了学生的荣 誉感 和 自豪感 , 他们的写作兴 趣也 就与 E 1 俱增 了。
教 学随笔
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 作能
■ 白清 洁

中学语文教学 中的最难课题 就是作文 教学 , 学 生普遍害怕写作文 , 感觉写作文是一大难题 , 感觉无 话可说 , 无情 可发挥 , 农村 中学的学生写作文难度 就 更大, 农村学 生阅读面 窄 , 写起来 很难 , 作为农村 的 语文教师我们教作文课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农村 学 生 的写作能力要 比城市学生低些 , 因此 , 提高我们农 村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位农村中学语文老 师面前 的一项艰巨而又势在必行 的任务 。 那么, 如果才能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1 . 利用有趣的活动 . 激 发 写作 的 动 机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 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 和表达思想感情 时所 使用的特殊 的语 句组织方 式。 常见 的表现手法有 : 象征 、 衬托 、 对 比、 想象 、 联想 、 照 应、 借 景抒情 、 寓情于景 、 托物言志等。作用 : 深化意 境、 深化 主旨 、 意境深 远 、 意境优 美 、 意味深长 、 耐人 寻味 、 言近旨远 。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有好 的表现手 法 ,在课堂教学 中老师要讲清每篇文章 的表现手法 及其作用 , 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实践中学以致用 。
3 . 讲 清范 文 的 修 辞 手 法

怎样指导农村孩子习作

怎样指导农村孩子习作
三、题材拓展,农村学生也可写城市事,国家事
首先,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热情。经常利用班会,自习课等时间,开展“班级新闻联播”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密切了新闻和学生间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
其次,老师参与其中,事半功倍。学生对于新闻的搜集不免有着方大而不着边际,有些小而索然无味。要克服这些不足,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参与其中。我经常从报刊、电视、网络中搜捕一些生活气息强的新人新事,然后与学生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新闻的方式拓展题材的做法,已经小有硕果,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笔下写出新鲜事物。
2、丰富的物产环境
城里的孩子喜欢吃红红的大龙虾,但是他们很少能享受到钓虾的乐趣。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直观的认识。这方面农村的小学生却恰恰相反:生活在农村里的小学生可以闻到稻花的幽幽清香,摘到雪白的棉花,可以看到西瓜下种、生根、发芽、移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春天草长莺飞,油菜花的金黄色铺天盖地,蜜蜂嗡嗡地采蜜,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使同学们深深觉得:生在鱼米之乡的幸福,长在农村地区的长处,从而激发了为家乡自豪的情感,让学生满怀着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激情去习作,这样,习作就水到渠成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它有着固有的原理和方法可循。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这方面我很庆幸自己在“循规”中不忘“寻变”,
二、积累写作素材
1、体验农村生活
学生由于生活在农村。星期天、假期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活动,这正是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种玉米,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锄草,施肥,收获,并且把所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创新初中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农村学生写作能力

创新初中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农村学生写作能力

创新初中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农村学生写作能力摘要: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但是在农村初中教学中,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基础积累、教学参与和能力养成上都处于缺乏的状态,作文教学程式化较为严重。

鉴于此,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重视学生写作教学的参与性,以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使学生在读写结合中积累基础,在生活写作中锻炼思维,在层递写作中提高能力,保证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作文;农村;写作能力;方法创新前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以带动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让语文基础知识得到融会贯通。

虽然新课改得到了落实,但是在农村初中,受教育环境和水平的影响,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更重视考试成绩,所以在语文作文中也就呈现出单一性理解分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写作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其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学方法,农村语文教师要注重初中生作文学习和实践的需求,进行主动创新,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的弊端(一)缺乏基础教学在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主要方法就是让学生做写作练习,忽视学生写作基础知识的情况,所以建厂出现学生无法完成写作,写出的作文平淡无奇,辞藻不华丽,也缺乏情感的表述。

这种缺乏基础教学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进行语言建构的主动性,而且也会造成写作困难,在心理上不愿意进行写作练习[1]。

(二)没有主动参与现在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而作文写作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观表达,但是在农村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主动参与的形式组织,也没有具体到行为的教学引导。

学生的写作都是以个人理解为主,思维处于简单地描述当中,没有真情实感的练习。

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不能主动参与,也就无法得到方法的建立,会直接影响到能力的提升。

(三)忽视能力养成写作能力的养成应该是语言建构和审美创造的素养结合,在过程中要有自己写作的思维和思路,更有个性化的阐述方式。

可现在的农村作文细节只注重是否能够完成,忽视了中学生能力养成的条件,部分学生的作文依旧是小学阶段的陈述,只是字数增加。

浅谈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

浅谈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

浅谈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作者:刘慧省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8期《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但是,我们农村学生却非常害怕写作文。

在农村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使学生乐于写作,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激发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因为现实生活中,一提及作文,学生的感受大多是“老师要我写”、“父母要我写”,所以,激发兴趣非常重要,而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师和学生来共同努力。

学生如果能对习作产生兴趣,视习作为乐事,乐意写,自觉自愿地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再一个就是降低要求,学生刚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情达意时,也许不能很准确地把所想所说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词不达意的现象只是对文字的陌生,坚持下去,待对文字熟悉了,得心应手了,作文就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大力倡导和督促学生不间断地写周记(或日记),进行这种自由地写作,让学生养成一种用文字表情达意的习惯。

还要鼓励学生只要把心中所想、口中想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就行,消除写作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以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

二、创造写作源泉的条件课堂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但课堂这块狭小、封闭的天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激情,无形中就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成效,这就应该打破这种封闭和界限,积极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积极深入地体验。

如在写《我的课堂生活》时,我就设计了一个课件游戏,让几名学生在班里一遍一遍地表演,速度一遍一遍地放慢,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奥秘,然后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等到作文时,效果就非常显著了。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此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会为作文提供取之不尽的材料。

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是词句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对于农村小学,作文成了教师的一个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主要原因是对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少,学生怕写作文,对作文普遍厌烦;写作训练次数不足,导致作文教学质量较差。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本人根据多年经验提出几点看法。

一、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激发写作兴趣首先,要从心理上使学生不再怕作文,要给学生信心,多鼓励、少批评,鼓励他们“写心中事”。

让学生平常怎么说就怎么写,把生活中和父母、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细微小事写具体,通过文字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恶丑的痛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出来,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写作自信,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对习作质量较差、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而要指出当中存在的问题,多说鼓励的话;对于写作有进步的学生要加以表扬,使他们对写作充满信心。

其次,注意激发兴趣。

我们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从基础抓起,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乡下孩子知识面比较狭窄,对外界事物的新鲜感却又比较浓厚;词汇量少,运用能力相对较低,却又喜欢对他人进行评论。

针对学生的这些点,我把激发写作兴趣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帮助学生摆脱写作难的困境。

比如,在人物描写之前,我会饶有兴趣地引导学生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你觉得校门口小卖部的阿姨怎么样?可以从长相、五官、衣着、性格等方面来说说。

让学生评论,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这样学生的兴趣随之而来,就敢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其间,我会把他们说到的好词语、好句子写在黑板上,并引导他们分类:哪些词属于外貌描写,哪些词属于性格描写等等。

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写作。

二、积累语言,多观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首先,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从生活中摄取素材,以记促写。

读,是对知识掌握积累的过程;写,是对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措施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措施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措施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点。

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写作素材比较有限,学生的视野受到限制,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对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重要性农村小学生一、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写作能力是对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最直接的体现,写作水平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基础考验,包括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与运用。

并且新课改对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同时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真情实感。

而农村小学生受到具体生活的影响,作文水平普遍较差,因此加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非常重要。

二、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学生不能表达真情实感的问题。

在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给出的范文来写,只能保证按照教师的要求,而不能真正用心写作文,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2.写作兴趣问题。

在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不少学生都不愿主动写作,对作文思考不感兴趣。

作文课堂上,他们表情犯愁、目光呆滞,几乎没有创作欲望和写作乐趣,写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所以写出的作文质量不高。

3.写作素材问题。

由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小学生课外读物不多,视野受限,与外界沟通较少,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他们即使有一定的写作兴趣却苦无写作素材,在写作中没有内容可写,表现得条理混乱,尤其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

三、加强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措施1.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想完美解决难点,全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首要任务,只有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了才能够进行下一步计划。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课教学中要主动创设情境,开展各种类型的趣味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这是写出优质作文的基本保证。

努力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

努力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

出 学 校 的 环 境 、 布 局 及 人 和 事 通 , 过 写作教 育学 生 热爱生 活 、热爱汉 语 , 同时 明 白 , 在 生 活 中写 作无 所 不 在 。
四 、 以爱为核 心 。创造机 会 .发挥 学生 写作的聪 明才智
鼓 、 励 学 生 “ 相 信 自己 行 , 才 会 我
能行
;别人说我 行
蔑洛夫这 个 变 色龙 的嘴脸 , 放在 广场
边 的 光天 化 日之下 ,百 姓 的众 目睽 睽 之 中 , 以 “ 狗 的 主 人 是 谁 ” 作 绳 子 牵 , 着 他 的脖 子 “ 变色 ” 。 除 了认 识 作者
对沙皇制度下 的黑暗社会深刻的揭
露之 外 , 不 能不 注 意他说话 时脱大衣
和 穿大衣 的细节 , 这 就是 细致 的观
文 , 内容生 动 、 贴 切 , 同时这 类 现 象 发
生 在 生 活 中的较 多 ,按 此 文 框架让 学
生 仿写 , 效果 比较 理 想 。 对 此 方 法 .
也 许有 人会 嗤之 以 鼻 ,但是 , 陶行之
先生
曾说 过



每个
简单
的事做好

就是不简单 。 ”
又 如 《变 色 龙 》一 课 , 作 者 把 奥 楚
程 。 大家 明 白 ,学 生 的写 作能力不会
凭空 产生 , 必 须 以 阅读 为基 础 。 抽 出
早 读 十 分 钟 、 晚 自习 十 分钟 要 求 学 生
挨 个 渎课 文 , 效 果 很 好 。 起 初 读 , 区
编语 文 的课 文 , 学 生 中错 读 、 误 读 、 断
句不 当等现 象 时 时 出现 , 几 个 月 后 ,
察 。 课后 ,要求每个学生 拿张照片 ,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水平·论文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水平·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水平·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办学条件诸多因素的制约,学生语言组织及感受能力较差。

作文写作成了农村学生的一大难题,一直以来影响着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注重生活积累,培养观察日记的习惯,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一定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作文写作融入到平时有趣的生活实际当中,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感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有了感受就有了体验,从而就有了材料。

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没有写作素材而发愁了,解决了素材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兴趣,作文便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回变成勤奋的探索和对生活感知的记录。

从而调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写作,激发写作积极性。

生活是习作之源,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材可写,有感可发,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习作,就必须引导他们到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并学会用美的眼光和良好的日记习惯去感受,品味和记录自己的生活。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最难忘与感兴趣的事,在感受快乐生活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相对城镇,农村的生活素材更为朴实丰富,要教会学生在朴实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观察和挖掘精彩的能力。

这就要求观察生活必须细致,要抓住重点,要发挥想象,要分出主次,通过一系列观察,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想把自己意思表达出来的冲动,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另外,坚持写日记时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

因为日记的内容丰富而广泛,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随时都可以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自己的一切生活感受,生活经历,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己表达的空间,才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提高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研1
《努力提高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镇远县竹坪片中心小学―――谢帮前
一、课题出发点:
作文教学是我们农村教师的一块“心病”,很多学生提笔不知道从何写起,对于学生的现状,老师们也是束手无策。

然而,现实绝不让我们“无动于衷”,要切除“毒瘤”,防止这种不良现象长期蔓延,我将鼓足勇气尝试这方面的教学研究。

二、课题研究目的:
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指出:作文教学过程的重点可以概括为:引导学生积累——启发学生感悟——指导学生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在三个学段的“写作要求”中一再强调留心“周围事物”,提醒学生从身边的事着手,从生活着眼,从“周围”采集素材,寻找作文的出发点。

本课题在通过研究,记录学生的作文发展轨迹,针对小学生怕作文的实际和现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利用现有资源,学会积累作文素材,解决作文“没话可说”的问题,促使学生以一个积极主动、有发展和创造潜能的主体参与整个习作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三、课题研究意义: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老师在指导中不是机械的以本为
本,以纲为纲,而从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入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结合本地资源,指导学生因地制宜的利用已有资源,开展素材积累研究,努力开发学生写作素材资源。

本课题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大力提高语文教师教学理念,引领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引导学生做有心人,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积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研究中通过创设民主平等、互助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写作理论:叶圣陶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

”也就是说,作文是学生生活实践(观察事物)、思维(分析事物)和语言(用文字表达事物)的统
一。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学生习作素材积累,以《小学生心理学》、《教
育学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实践依据,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和实践原刚。

注重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要求习作与生活相联系,因地制宜开展积累素材研究,让学生在研究中走
进生活。

五、研究的方法、步骤和时间。

1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

通过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利用现有资源,学会积累作文素材,解决作文“没话可说”的问题,使学生享受作文的乐趣,训练其创造性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的兴趣,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评改能力,为今后写好作文、修改作文奠定基础。

2、课题的研究步骤和时间:
自2012年3月申请课题至2014年7月,整个课题研究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至5月)。

主要任务:一是合理分工,明确课题组成员研究专题;二是培训课题组成员,增加课题研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信心。

为全面开展实验作好准备工作,同时边调查、边充实、边完善实验方案。

主要工作是对农村小学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课题成员理论学习。

选取全校三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本阶段主要采取文献资料和调查为主的研究方法,学习有关文献,搜集资料等。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
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交流、观摩、案例分析解剖等形式,进行集体研究。

主要任务:本阶段以“作文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积累”作出阶段性的总结。

研究如何因地制宜指导学生丰富写作素材材料的积累。

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生活,拓展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将积累的素材灵活地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创造多样化、有实效的训练方式。

通过课内外开展具体实践研究,开展教学研讨,形成书面材料,并收集典型案例。

根据调查的情况和课题研究中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改课题研究方案,遵照课题研究目的,明确课题研究指标,全面实施方案,注意积累材料,从操作上和
理论上逐步提炼、深化、升华。

每个学期中高年级开展一次以上课题研究活动,分析总结研究情况,互相交流经验,提出质疑,认真分析和解决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布置安排后阶段工作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
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设计等,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积累。

总结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效果和方法,寻找问题和对策,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层面上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和专题总结(或论文),向有关部门申请结题,布置后阶段工作。

同时边总结、边实验。

六、成果形式。

本课题于2014年 7月实验结束时,将撰写课题研究的总结报告,展示教师优秀论文、典型案例分析、学生优秀习作等,邀请上级领导、教科研人员进行鉴定、验收。

2012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