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选调生行测备考:数量关系备考计划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题型与答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题型与答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一个模块。
但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常见的题型和有效的答题技巧,就能在这一部分取得不错的成绩。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行测数量关系中常见的题型以及对应的答题技巧。
一、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数量关系中比较常见且容易掌握的一类题型。
其核心公式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在解题时,我们通常需要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先确定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这三个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来求解。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
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设工作总量为 1(也可以设为甲、乙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30),那么甲的工作效率就是 1/10,乙的工作效率就是 1/15。
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为 1/10 + 1/15 = 1/6,所以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为 1÷(1/6) = 6 天。
答题技巧:对于工程问题,当题目中给出的工作时间的数值是具体的量时,我们往往将工作总量设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这样可以方便计算工作效率。
二、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也是行测数量关系中的高频考点,主要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
相遇问题的核心公式为: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追及问题的核心公式为: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流水行船问题中,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比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 5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 3 千米/小时,经过 2 小时相遇。
A、B 两地相距多远?根据相遇问题的公式,相遇路程=(5 + 3)×2 = 16 千米,即 A、B 两地相距 16 千米。
再如:甲、乙两人同向而行,甲在乙前面 10 千米处,甲的速度为 4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 6 千米/小时,乙多久能追上甲?根据追及问题的公式,追及时间= 10÷(6 4)= 5 小时。
2015年国考数量关系解析

2015年国考数量关系解析61.【答案】D【师图解析】设每台收割机每天的工作效率为1,则工作总量为36X14, 7天后剩下的工作量为36X7,由36+4=40 (台)收割机完成。
由于每台收割机效率提高5%,因此割完所有麦子还需要(36X7) 4-[40X (1+5%) ]=6 (天)。
62.【答案】A【师图解析】当未入党的15人都是女性,即30名男性都是党员时,任选一人为男性党员30 3的概率最大。
此时任选一人为男性党员的概率为30 = A项正确。
50 563.【答案】B【师图解析】去甲厂实习的人数占32%,去乙厂实习的人数占24%,因此去丙厂实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32%-24%=44%,去丙厂的人数比去甲厂的人数多44%-32%=12%0去甲厂实习的比例比去乙厂的比例多32%-24%=8%,对应的人数为6人,因此去丙厂的人数比去甲厂的人数多64-8%X12%=9 (人)。
64.【答案】A【师图解析】设资金需求为12,由〃总投资额比项目的资金需求高1〃可知,四人投资额如2X (闩)*由〃丁撤资后,剩下三人的投资额之和比项目的资金需求低土〃可知,资金减少了12X(1+ £)。
由〃丙的投资额是丁的6。
%〃可知,丙的投资额为5X60%=3,则甲、乙、丙三人的投资额为16-5=11。
由〃甲的投资额比乙、丙二人的投资额之和高20%〃可知,甲的投资额与乙、丙二人投资额之和的比例为(1+20%) : 1=6 : 5,则乙、丙二人的投资额之和为11:(6+5) X5=5O因此,乙的投资额为5-3=2,占项目资金2 1需求的已=112 665.【答案】D【师图解析】由〃乙和丙的客房号之和是四个人里任意二人的房号和中最大的〃可推出,乙、丙的房间在甲、丁的右边;再由〃甲和乙两人的客房中间隔了其他两间客房〃可推出,甲只能在1211或1213。
假设甲在1211,则乙在12170由〃丁的客房与甲相邻且不与乙、丙相邻〃可知,丁在1213,丙在1219,则空着的房间是1215。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数量关系题型常见于行测中的数学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这类题型通常给出若干个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考生需要通过分析这些关系,确定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
1.数量比较题这类题目给出了两个或多个元素的数量,要求考生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每个元素的数量和大小,并进行数量的直观比较。
解题技巧:-将每个元素的数量进行对比,特别是当数量之间存在比较混乱的情况时,可将每个元素的数量转换为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形式。
-若题目所给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无法明确判断,可以试着通过代入法验证每个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2.含有比例关系的问题这类题目给出了两个或多个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比例关系确定元素的数量。
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到比例关系中的未知数,并利用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求解。
解题技巧:-要正确理解比例的含义,比例关系应该是常数若干倍的关系。
可将已知的比例关系写成等式形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写出相应的等式。
-如果比例关系中的元素数量较多,可以适当转换一下比例关系,以便更方便地将比例关系应用于求解。
3.含有百分比的问题这类题目给出了元素的数量,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数量计算出具体的百分比。
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并进行相应的换算。
解题技巧:-将百分数看作百分之一,可通过将百分数除以100来计算出相应的小数。
-对于涉及到“多少倍”或“几倍”的问题,可以利用比例的概念进行求解。
4.含有增减或加减的问题这类题目给出了元素的数量,并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增减或加减情况,计算出相应的元素数量。
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增减或加减的原理,并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求解。
解题技巧:-对于增减或加减的问题,应该注意增长或减少的数量相对于原始数量的比例关系。
-利用增减或加减的关系将已知条件转化为等式形式,从而求解未知数。
总结起来,解决数量关系题型的技巧主要有:-理解题意,明确每个元素的数量或比例关系。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题型与答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题型与答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模块。
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常见的题型和有效的答题技巧,就能在考试中轻松应对,提高得分。
一、常见题型1、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关系的问题。
通常会给出不同人员或团队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要求计算工作效率或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答题技巧:工程问题一般采用“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然后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求出各自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合作工作效率来计算。
2、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主要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
比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 5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 3 千米/小时,经过 2 小时相遇,A、B 两地相距多远?解题技巧:对于相遇问题,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路程差=(快的速度慢的速度)×追及时间;流水行船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3、利润问题利润问题与商品的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有关。
常见的例子:某商品进价为 100 元,按 20%的利润率定价,然后打9 折出售,该商品的利润是多少?答题要点:利润=售价成本,售价=定价×折扣,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
4、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研究从给定元素中选取若干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的方式。
例如:从 5 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 3 个进行排列,有多少种排列方式?解题思路:排列用 A 表示,组合用 C 表示。
排列时考虑顺序,组合不考虑顺序。
要准确区分是排列还是组合问题,然后运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5、容斥问题容斥问题是研究集合之间重叠部分的问题。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十大陷阱题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十大陷阱题【导读】2015年河南选调生行测能力测试已经落下帷幕,综合来看,行测的难度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
有些题目虽然难度不高,但是很容易做错。
2015年河南选调生行测能力测试已经落下帷幕,综合来看,行测的难度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
有些题目虽然难度不高,但是很容易做错。
下面我们就分享十道典型的陷阱题:陷阱题之常识判断【例1】下列成语与工艺技术或行业对应不正确的是:A.量凿正枘——木工B.锦上添花——纺织C.炉火纯青——冶炼D.青出于蓝——陶瓷【答案】D【解析】A项,量凿正枘是指木工度量器物孔眼的大小方圆制作可与之相契合的榫头。
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与木工行业相关,因此A项对应正确。
B项,锦上添花是指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与纺织行业有关,因此B项对应正确。
C项,在冶炼青铜时,产生了青色的气体时杂质就基本除去了;后来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
现在用“炉火纯青”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可见炉火纯青与冶炼工艺有关,因此C项对应正确。
D项,青出于蓝是说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
本成语指颜色,用以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该词的产生与陶瓷制作无关,因此D项对应不正确。
因此本题选择D项【陷阱】在本题中C是一个容易做错因为大家做题的过程中,对于炉火纯青很容易联想到炼丹,而不是冶炼。
事实上丹指的是丹砂或称硫化汞,是硫与汞的无机化合物。
属于冶炼技术的一个分支,因此C是完全正确的。
【例2】俗话说“绣花要得手棉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理相同的是( )A.身正不怕影子斜 B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国家选调生|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选调生| 各省选调生|C.大水漫不过船D.有理不在声高【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绣花要得手棉巧,打铁还须自身硬”强调办事情需要依靠内因。
四个【陷阱】选项中只有B“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以体现出内因”。
2015河南省考笔试备考---逻辑判断

正确答案:A。
代入排除法
例:宋江、林冲和武松各自买了一辆汽车,分别是宝马、 奥迪和陆虎。关于他们购买的品牌,吴用有如下猜测: “①宋江选的是陆虎;②林冲不会选奥迪;③武松选的 肯定不是陆虎。”但是他只猜对了其中一个人的选择。 A.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陆虎,武松选的是宝马;
例:小陈并非既懂英语又懂法语,如果上述断定 为真,那么下属哪项断定必定为真?
A如果小陈不懂法语,那么他一定懂英语。
B.小陈懂法语但不懂英语
C.小趁机不懂英语也不懂法语
D.如果小陈懂英语,那么他一定不懂法语。
正确答案:D。
例:老王对老李说:“除非你在今天之内按照合同要求 支付货款,否则我们法庭上见。” 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 与上述判断不同? A、只有老李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老王才不会 将他告上法庭
必然性推理
逻 辑 判 断
朴素逻辑
可能性推理
朴素逻辑
假设法
例: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 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
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 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015年省直单位397人,省属监狱系统345人,省辖市以下地税系统598人;省辖 市4198人;省直管县(市)488人。 2014年省直单位261人,省属监狱系统595人,省辖市以下地税系统400人,省 辖市直单位944人,县(市、区)直单位715人,乡镇机关1817人。
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技巧

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技巧数量关系题是行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需要考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计算和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解答题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题技巧。
1. 列表法列表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解题方法。
当题目给出多个条件或者多个选项时,我们可以使用列表法将所有可能的情况列出来,然后逐一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情况,最终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例如,某题给出了两个条件:条件一是A比B多20个;条件二是A比C多10个。
我们可以使用列表法列出可能的情况:A: 20 30 40 50 60B: 0 10 20 30 40C: -10 0 10 20 30通过逐一排查,我们可以得出A、B、C的取值分别为40、20、30,满足条件。
2. 图表法图表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绘制图表进行比较的数量关系题。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条件,绘制出相应的图表。
然后,通过观察图表中的规律,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某题给出了两个条件:条件一是A比B多40个;条件二是B比C多20个。
我们可以绘制如下图表:A B C40 0 -20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以得出A、B、C的取值分别为40、0、-20,满足条件。
3. 代入法代入法是一种灵活的解题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逐个尝试的数量关系题。
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条件,假设一些数值代入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来判断答案的准确性。
例如,某题给出了一个条件:A比B多30个,并且A、B都是正整数。
我们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个尝试不同的数值来计算。
假设A=40,B=10,那么A比B多30个,符合条件;但是A不是一个正整数,所以不符合题意。
假设A=50,B=20,那么A比B多30个,符合条件,且A、B都是正整数,所以符合题意。
通过代入法,我们可以得出A、B的取值分别为50、20,满足条件。
4. 推理法推理法是一种更加抽象、逻辑性较强的解题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进行逻辑推理的数量关系题。
2015年河南选调生备考:选调生新手学习教程-知行合一

选调生考试新手学习教程-知行合一河南分校王一凡随着国考的结束,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公考。
选调生的考试也是一年一度受到大家关注的官方考试,但是很多在校的学生之前对于公务考试知之甚少。
我们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首先要知晓考试的内容。
一.知所谓“知”就是全面的了解选调生考试的内容和政策,为了准备明年的选调生考试华图教育建议你们更多的查阅一下前一年的考试规则与政策。
每年个个地方的人数可能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政策每年基本相同。
具体来讲:关注一下报考指南、招考公告、考试大纲、职位表、体检标准、报名时间、考试用书等。
选调生考试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启动,统一从网上报名。
如果有兴趣参加考试,希望同学们尽早的关注。
在了解了大致的选调生考试之后,华图教育建议同学们更多的关注下近一两年的考试情况。
查阅一下历年的真题和考试大纲,掌握选调生考试的基本内容。
我们介绍下选调生考试的两个大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后称行测)和申论。
对于刚接触这两个考试项目的人员来讲,在学校或者生活中能触及到的这两部分内容是很少。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两个模块。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
根据每年考试大纲的要求,这五部分内部会有一些题型和题量的变化,但这五部分内容不会变。
申论,考察各位考生是否具备从事机关工作的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写作能力。
落实在试卷上之后呈现出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公文写作题,大作文。
考试时间3小时左右。
考试的题目和内容一般从报纸,网络,新闻的热点提取。
二.行基本了解了选调生考试的内容之后,你们要做的就是行动起来准备考试。
首先,不做无的放矢的人。
有目标,有计划的准备考试是你们要做的事情。
选调生考试和我们的公务员考试,在考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时间短任务量大,仅仅就行测而言每道题分配的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读题、思考、答题并且保持准确率是十分困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河南选调生行测备考:数量关系备考计划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即将开始,作为笔试一部分的行测,在选调生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该如何做好行测中数量关系的备考工作呢?中公河南人事考试网为大家指明方向。
我们把数量关系的备考分成三个阶段,各个突破,从而完美掌握。
1、广泛积累阶段
积累阶段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类题型,要深入了解考试以及各地考试的出题特点和题型分布情况。
这个阶段需要的时间长短依据考自身的情况而定,一般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从近两年考试真题来看,数量关系呈现出以下几特征:
(1)数列形式数字推理是数字推理的主体形式。
考试只考查数列形式数字推理,多数省市考试也以考查数列形式数字推理为主,也常出现图形形式数字推理。
(2)从各类考试真题来看,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出现最广。
(3) 数学运算的考查地方特色明显。
从真题分析来看,数学运算的考查因地而异,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如考试几乎不考间隔组合数列,但几乎每年都出现牛吃草问题、排列组合问题。
2、总结提高阶段
在积累阶段,要逐步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如,对于数字推理就有作差法、作商法、作和法、作积法、转化法、拆分法、位置分析法,务必使这些解题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中公老师建议考生根据学习、做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找清自己的薄弱环节,尤其要注意“常做常错”的题型,根据自己的情况,制作“错题本”或“典型题本”,在最后的备考冲刺阶段,这将成为自己的致胜法宝。
3、模拟冲刺阶段
勤于练习,举一反三,有意识地培养数字直觉和运算直觉,这是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核心所在。
在模拟冲刺阶段,考生需要每天定量做一些相关的模拟题,模仿书中对题的分析,通过解答模拟题来培养对数学运算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运算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对数字推理部分也很有帮助。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再就是选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项教材。
通过数量关系的专项训练,夯实两大部分的基础知识,综合提高才是获得高分的根本保障。
对于每个考生而言,自身对数量关系的熟悉程度不同,运算的熟练程度也不同,在备考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有机地进行积累与总结的轮换,才能在一轮一轮的备考中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