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三国鼎立PPT课件 (1)汇编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共4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共43张PPT)

孙、刘
发言人:诸葛亮
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 用
袁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官渡 奠定了基础 之战 200年 曹操 3-4万 以少胜多
赤壁 之战 208年
曹操 20多万 孙刘联军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孙权 以少胜多 奠定基础 5 万 刘备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宏大的志向——统一全国 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 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 他实现了吗? 没有 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 原因又是什么? 曹操想统一中国, 停息啊!(写于“官渡之战”)

曹操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 绍,您能分析一下胜利的原因 吗?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军事上,战术得当 发言人:曹操 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 老骥伏枥, 《龟虽寿》提到“…志在千 志在千里。 里,…壮心不已”,那么统一北 烈士暮年, 方后,他又有怎样的雄心壮志? 壮心不已。
——曹操《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 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东汉末年,因 战乱连年不断,造成人民 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幸 地方军阀割据混战,导致生产力遭到 大量死亡,社会生产遭到 存的人有如百分之一,想起来就 极大破坏,出现了百姓流离失所、死 让人感到苍凉。 者相籍的场景。 严重破坏。
政治方面:“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 于有利地位。 经济方面:采取屯田措施,招募流亡农 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 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三国鼎立名师教学PPT课件(1)(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三国鼎立名师教学PPT课件(1)(1)
220年
创建者
曹丕
定都
洛阳
蜀(汉) 221年 刘备 成都

229年 孙权 建业(南京)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0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 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 称蜀汉,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 定都建业。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1
曹魏重视兴修水利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
自学指导:
1. 官渡之战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及结果如何? 2.分析为什么曹操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 3.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及结果如何? 4.通过赤壁之战曹操失败总结经验教训? 5.三国鼎立形成,简要说出三国经济发展状况。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3
东汉末年
材料:经“光武中兴”到 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 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

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2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 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 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3
图示小结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赤壁之战

军 阀
刘备 ( 208年)

乌巢
官渡

曹操
以少胜多
三四 万人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7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 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三国鼎立名师教学PPT课件(1)(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三国鼎立名师教学PPT课件(1)(1)

政权名称

时间
220年
蜀(汉) 221年
创建者
(pī)
曹丕
刘备
定都
洛阳 成都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5
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2、孙吴: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 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 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注意兴修水利2,3保0年护,孙农 桑。北方出权现派“卫温家到家达 丰象足。,仓库夷与盈洲内溢,地加”联强的系台景。湾
连年征战中,
袁绍、曹操两
大集团逐步壮 大起来。义中,曹不操断在发镇展压自黄己巾的起
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
带,实力也在不好好断学增习 天强天。向上
5
官渡之战
曹军新闻发布会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6
(公元200年)
袁绍中计,大 军西调,欲堵
击曹军。
曹操声东击西, 佯攻延津。
袁绍不受教训,
令全军渡河,
直扑延津南,

追击曹军。
袁战覆骑袁粮下官而军没兵绍足渡,与人乱。逃,自僵继曹心袁回,7恃持万续军动绍。兵。人南在摇带多全,8不0军0
十万袁军渡过黄 河,包围白马。
黄河
曹解军白立马刻之东围调后,, 前曹往操白向马西解撤围退,。 此地袁军几乎 全军覆没。 曹鉴曹军于操故敌得意强知将我袁辎弱军重,曹粮丢草弃在道 旁操乌。决巢袁定,军率诱纷五敌纷千深争轻入抢骑, 财,伪物装。 曹撤成操退袁趁至军机官,发直渡起达一攻乌线击巢,,终烧于毁 击设袁败防军袁。粮军草。。
赤壁初战,曹操水 军失败,退至乌林, 会合陆军,隔江与 孙刘联军对峙。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六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六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曹操 胜
(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用人上: 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袁绍 败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战败?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 败 1、曹军来自北方,兵士疲惫 2、曹军水土不服,流行疾病 3、曹军不习水战 4、曹操的骄傲自满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时间 地点 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以少胜多
官渡
公元200年
袁 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

乌巢
曹操
三四 万人
官渡之战
让他壮怀激烈的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自 主 地点
探 交战双方 究
结果
公元200年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 曹军与袁军 曹军大败袁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
局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让他壮心不已的局面
——三 国 鼎 立
影视资料
自 主 探 究 三 国 建 立 三 要 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pī)
曹丕
220年
曹操死 三国始
自主 探究 三国 建立 的三 要素
刘备 221年

孙权
洛阳
222年
成都
建业
蜀吴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A.赏罚分明化,挥霍一空
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回顾东汉末年以来的中国政局可以说 是:“诸侯雄起,文武相争,三分天下, 鼎局形成”。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 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它却留给我们无限的 思考。三国彼此之间虽有纷争,但局部的 统一为之后西晋完成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是历史的进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共28张PPT)

三、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为了统一全国,率20万大
军南下,试图消灭南方的刘备和孙权。
赤壁之战
• 时间:208年。 • 目的:曹操为了统一北方。
• 结果:孙刘联合,采用火攻战术。曹操 战败,退回北方。三个政权形成对峙的 局面。
“ 三 足 ” 鼎 立 的 形 成
四、三国鼎立的形成
219年,孙权乘刘备留守荆州的将军关羽北上 与曹军作战之机,命吕蒙乘虚而入,截杀关羽,夺 得荆州。 (初步形成)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建都洛阳, 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 史称“蜀汉”或“蜀国”。 222年,刘备亲率大军欲夺回荆州,孙权任陆 逊为大都督,在夷陵大败刘备。同年,孙权向魏称 王,国号“吴”,建都建业。(完全确立)
东汉后期宦官专权现象
每当小皇帝上台,因其年幼,国政往往操 之于母后之手,而母后当权又往往依赖于外 戚,从而造成外戚专权的局面。当皇帝长大 成人后,想亲政收权。在皇帝与外戚的斗争 中,皇帝所能依靠也就是宦官,而宦官一旦 帮助皇帝取得大权,又会居功自傲,进而专 权擅政。由此而直至东汉灭亡,宦官专权擅 政,不仅败坏了朝政,而且加深了政治的黑 暗。
220-265 221-263
229-280
从经济说来,三国分立也是东汉末年社会大破坏
的自然产物。原来黄河流域是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地区,
因之它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区。……所以当中心地
区强盛的时候,长江上下游不可能在政治上脱离朝廷
自立为国家;但当中心地区遭受大破坏,不能起带动
作用的时候,那就要发生一时的分立,汉(蜀)吴两
小 结
二、两强相争:官渡之战 三、统一未遂:赤壁之战 四、三国鼎立的形成
拓展空间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9张PPT)

十万人
延津
乌巢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200年官渡之战结束后的形势图
历史作用: 为曹操统一 北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 袁绍
曹操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 绍统一北方?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 用人才 主要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 农业 原因 生产 (3)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图

赤 壁
之 战
图中的人物 都是谁? 这幅图反映 了一个什么成语 故事?
三顾茅庐
名 成 八 阵 图 。 杜 甫
功 盖 三 分 国 ,
——
赤壁之战 曹操
兵多将广 ---骄傲轻敌
骄兵必败 孙、刘
人少力弱
不习水战
袁绍
骄傲轻敌,听不 进正确意见
天时 地利 人和
小提示
1、要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2、学会利用自然条件; 3、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4、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三 国 鼎 立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魏、蜀、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魏
兴修水利,北方 生产恢复和发展

丝织业兴旺, 蜀锦交通发展。卫温船队到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30张PPT)

曹操 200年 和袁 绍 曹操和 208年 孙刘联 军
以 史 为 鉴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 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 人等。
前事不忘后 事之师
根据搜集的资料向同学讲述蒋干盗书、草船借箭、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并阅读教材76页问题思考,思 考并回答其中问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 双方
曹军VS孙刘联军
20万 5万
战争过程 阅读教材,观察教 材赤壁之战形势图 ,且根据自己搜集 的资料,复述赤壁 之战的经过。
结果
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获胜
赤壁之战,孙权、刘备 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 )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 壁市西北)一带大破八十万 曹军 ,奠定三国三足鼎立 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 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 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 “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 一场。
问题1
观察教材三 国鼎立形势 图,请说出 图中三国的 名称、建国 时间、建国 者和都城。 并在图中找 出来三国势 力范围,都 城所在地。
220年,曹 丕自称皇 帝,国号 魏,定都 洛阳。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汉 229年,三国鼎 ,史称蜀汉, 吴 定都成都。 立局面最终形



222年,孙 权称王。 229年,孙 权称帝, 吴国建立 。定都建 业。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 不已。
--曹操《龟虽寿》
曹操
孙权
刘备
赤壁之战前形势图
从这个形势 图中你能看到什 么问题?
曹操势力最强大, 孙权次之,刘备最 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诸葛亮建议刘备联合孙权,共同抗曹。 • 孙权同意联合抗曹。双方组成五万人的孙
刘联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 峙。周瑜用火攻大败曹军。曹军退回北方。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结果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中军事 上居于优势的曹 操为何会失败?
3、招贤纳士,善用人才。
4、军事上战术灵活。
5、袁绍骄傲轻敌,拒纳良策。
曹操
历粉史白上脸的细曹眉 操真长的目就。是 一在个脸阴谱险中疑, 诈的奸白臣色象吗?
征阴险疑诈
提示: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 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
军东 阀汉 混末 战年
孙权
赤壁之战 (208年)
努力发展 联合攻曹
吴 蜀
刘备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 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 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议一议
官渡大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事隔八 年,为什么在赤壁大战中,兵强马壮的曹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第 18课
三国鼎立
一、曹操统一北方 1、背景: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起义 军阀混战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招贤纳士
经济上: 重视农业,垦荒屯田
一、官渡之战
●曹操,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在农民起义 中势力壮大起来。
操失败了呢?
1、曹军不习水战 2、曹操骄傲轻敌
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4、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
发散思维
你认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是历史 的进步还是倒退?
●袁绍,字本初,出身“四世三公”, 公”是当时最大的军阀。
公元200年
袁 十绍万人
延津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作用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原因: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地 位。 2、注重发展经济,实力增强。
都洛阳。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 建业 孙权
2.三国经济的发展
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丝织业兴旺
造船业发达
图示小结
曹操 (统一北方) 魏
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 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
二、三国鼎立
1、孙权、刘备势力的壮大
名功 成盖 八三 阵分 图国 。,
三顾茅庐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2、赤壁之战

赤壁 大战 刘
孙、刘联军 孙
赤壁之战的经过:
• 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 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 统一南北。
是天意吗?提示:源自提示:•• 曹曹军军来来自自北北方方,,不不习习惯惯水水战战。。 •• 曹曹操操骄骄傲傲自自满满。。 •• 孙孙刘刘联联军军战战术术正正确确。。 •• 当当时时统统一一全全国国的的条条件件不不成成熟熟。。((根根本本))
3、三国鼎立的形成
(1)、魏、蜀、吴三国的 建立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