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六讲:剩余价值的分割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圣才出品】

第六章剩余价值的分配1.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答:(1)平均利润的形成①生产成本转化为成本价格商品价值由三部分组成,即生产中所耗费的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
用公式表示即W=c+v+m。
这三部分价值中,c是原有价值的转移,代表过去的劳动;v和m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代表现在的劳动。
这三部分的总和就是生产商品时实际耗费的劳动量。
但是,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仅仅是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因此,这两部分就构成了商品的成本价格或称为生产费用。
如果用K表示成本价格,商品价值就由c+v+m转化为K+m。
②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后,利润就用P代表,W=K+m的公式就变成W=K+P。
③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用货币表现的市场价值被称为市场价格。
市场价值形成后,生产技术和经营条件好的企业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获得超额利润。
资本家为了追逐超额利润,都竞相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以降低商品个别价值。
当企业普遍采用了新技术、改善了经营管理时,整个生产部门的平均有机构成就会提高,利润率就会下降。
由于各个生产部门都会通过内部的竞争形成自己的商品社会价值和不同的利润率,这就势必引起利润率低的生产部门与利润率高的生产部门展开争夺利润的竞争,这就是部门之间的竞争。
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得各个部门的不同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各个部门依据平均利润率和所投入的资本量来获得平均利润。
(2)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学说的重大意义就是揭示了平均利润的实质。
一方面,它揭露了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实质是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被重新分配了,工人阶级不仅受本企业资本家剥削,而且受整个资本家阶级剥削;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无产阶级要改变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要从资本主义制度下彻底解放出来,就不仅要同直接剥削他们的资本家进行斗争,而且要与整个资本家阶级进行斗争。
第6讲 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的分割

此种现象很普遍,至少说明以下四个问题:
1)土地公有制是必须的;2)对土地的投 资效益(使用权的改革)仍有待解决;3) 如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4)土地不能成 为以权谋私的沃土。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略)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1、社会总产品:。 2、国民收入:1)定义:2)~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银行: 2、银行利润:(其它从略)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
中的表现,即: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 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 部分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建立的道路(资本主 义土地所有权是从封建土地所有权发展来 的):1)美国式的:新移民---小农场--破产---;2)普鲁士式的:废除农奴制--赎身---高利贷---破产---建立的大土地私 有制
3、平均利润:按照平均
利润率归资本家
占有的利润。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 剥削——不取决于本部门的剩余价值率, 也不取决于本部门的利润率,m 与 v 的 关系完全被割断了。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2、~ 对价值规律的改变:1)商品的市 场价格由生产价格决定;2)市场价格围 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 ※围绕垄断价 格)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原理
剩余价值的分割
——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资本论》第Ⅲ卷 )
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生产费用):1)~
=c+v (资产阶级认为: ~ =c+v+m/x); 关于机会成本: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情 A 的 时候可能会丧失做另一件事情 B 的机会, 那么事情 B 就构成事情 A 的 ~ 。 2、成本价格的意义: 1)盈亏的标志;2) 竞争力的基础。
剩余价值的分配ppt课件

商业利润的特点
• 商业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
商品资本不创造利润,它加入利润率平均 化后,形式上看会使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 实际上,生产的扩大,流通费用的节约也会 提高社会平均利润率。
= 平 均
利润率
剩余价值总额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
商业利润的特点
表面上,是商业资本所有者通
商
过贱买贵卖获得的,即商品销
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地租
是指土地租 用者为了使用土 地而付给土地所 有者的代价
级差地租
地
租
由于租种不同等级的土地而
缴纳的地租
绝对地租
劳动生 产率高
个别生产 低于社会 价格低 生产价格
超额利润
劳动生 产率低
个别生产 价格高
高于社会 生产价格
第一形态
级差地租
第二形态
地 租
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 是指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
品具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和不同的利润率, 成为部门之间竞争的基础。
• 区别:
• 第一,范围不同 部门内部竞争是指同一生
产部门内部生产同种产品的各个资本主义企业 之间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生产不同产 品的不同部门之间各个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
• 第二,目的不同 同一部门内部的竞争是为
了争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和获得超额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为了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 , 获得高利润率;
×100%
=
剩余价值
不变 资本
+
可变 资本
×100%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m’=m/v)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表示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 度,剩余价值率则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 人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

5.原料价格的变动——反向关系
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间利润率的不一致
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率是通过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 而形成的。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不同生产部门 的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各部门资本家根据自己预付资本的多少,按照 平均利润率计算和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4、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发生了变化。 生产价格成了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 律就通过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 动来发挥它的作用了。但没有否定价值 规律
因为: 第一,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 第二 ,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也 是相等的,从而生产价格总额和商品价 值总额是相等的 第三 ,生产价格会随着价值的变化而变 化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 本量的比率。 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 决定和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 : 第一,平均利润率。 第二,地租的本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它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 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 润。 2.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谢 谢!
(1)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优劣程度不同相 联系、有等级差别的地租 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有限性及由此造成 的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两种形式: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
(2)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 因而租用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地在内, 都必须交纳的地租。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 垄断。 绝对地租实质上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 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 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剩余价值的分配》课件

剩余价值的分配也可以影响阶级流动,为底层人群提供上升通道。
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
01
工资水平
剩余价值的分配决定了劳动者的 工资水平,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水 平。
工作条件
02
03
社会保障
剩余价值的分配也会影响企业对 于工作环境的投入,进而影响劳 动者的工作条件。
剩余价值的分配对于社会保障制 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有重要影响, 关乎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保障。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 值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派
从剩余价值理论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的分配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
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剩余价值的分配,反对政府干预。
02
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
工资分配
济关系。
利润分配的实质是企业所有者 取得的利润中的一部分被经营 管理者以分红、奖金等形式占 有。
利润分配的形式包括股息、红 利、股票回购等。
地租分配
01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 权取得的一种收入,是剩余价值
的转化形式。
03
地租分配的实质是土地使用者为 了获得土地使用权而向土地所有
者支付的租金。
THANKS
感谢观看
01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是工人的劳动报酬。
02
工资分配是剩余价值分配的重要 方式之一,它反映了工人与资本
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工资分配的实质是工人创造的剩 余价值被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占 有。
03
工资分配的形式包括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奖金、津贴等。
04
利息分配
01
《剩余价值的分配》

加强政府对于资本家阶级的监管和对工人阶级的扶助力度,鼓励企业尽可能均衡地分配 剩余价值,促进社会公正、经济稳定。
结论和建议
结论
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问题,是不断探索、实践、改革的长期任务。
建议
应该加强劳资双方的合作,破除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垄断和掠夺,推进资本主义社会中基尼 系数的下降,实现剩余价值的公平分配。
3 合法性
资本家通过资本主义生产 和合法的财富创造方式来 获得剩余价值,并认为这 是与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相 适应的资本家阶级的命运。
工人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和分配
追求
分配
工人阶级通过工会和其他组织来 捍卫自己的权益,争取提高工资、 福利待遇等。新的社会主义运动 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私有制关 系,使工人掌握了生产资料。
3
再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也可以进一步转化为资本,成为垫资投入到下一轮的生产中,从而扩大 资本家的财富,形成再生产过程,并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源自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占有与分配
1 占有
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绝 大部分,并通过控制生产 过程、雇佣工人等手段来 维持剩余价值的产生。
2 分配
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包括 工资、利润、税收等。在 这些方式中,工资的比例 最小,而利润、税收则更 多分到了资本家手中。
一些国家采取通过社会民主方式 来限制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通 过实现工人阶级的权益来缩小贫 富差距。
联合
工人通过联合互助来捍卫自己的 权益。如罢工、示威、自发行动 等抗议活动,发挥工人阶级的集 体力量,抵制资本家对剩余价值 的剥削和压迫。
剩余价值分配的不公平问题
资本家阶级
掌握剩余价值的大部分,难以 避免出现剥削、腐败、独裁等 问题。
政治经济学之剩余价值的分配

m'
100% 100% 100% 30 20 10
m
w
p'
30% 20% 10%
130 120 110
注:假设全部不变资本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
表2
部 门 预付 资本 剩余价 周转 年剩余 年利 年平均 年 平 均 年平均 值率 利润与 次数 价值 润率 利润率 利润 年剩余 M n P' m' 价值的 差额
(二)银行资本 银行资本是指银行资本家经营银行所使用的全部资本。
从资本所有权来看,银行资本分为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
从资本的表现形态来看,银行资本分为现金和有价证券。
(三)银行利润 银行资本家经营银行所得的利润称为银行利润。 1、 银行利润的来源: (1)存贷利差 (2)其它业务收入:手续费、投资于股票的红利、 证券交易收益
2.银行利润的实质: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四)银行利润率 银行利润总量与银行自有资本总量之比,就是银行 利润率。
通过部门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使银行利润率、商
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社会资本统一 的平均利润率。商业利润的均衡化
(五)资本主义信用及其作用
1、 资本主义信用:
C
P
P
甲 60c+40v 100%
乙 60c+40v 100% 丙 60c+40v 100%
4
2 1
160
80 40
160% 93.33% 93.33
80% 40% 93.33% 93.33 93.33% 93.33
-66.67
+13.33 +53.33
注:假设全部不变资本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
m 180 P 20 % C 900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马克思说:“用 可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剩余价值率; 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利润率。这是 同一个量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由于计算的标准不同, 它们表示同一个量的不同的比率或关系”
政 治 经 济 学 第 六 章 剩 余 价 值 的 分 割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 和肮脏的东西。
政 治 经 济 学 第 六 章 剩 余 价 值 的 分 割
商 社会生产价格:指部门内由社会平均生产条件 所决定的生产价格,等于社会成本价格加平 品 生 均利润。 产 价 格 个别生产价格:等于个别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 商品市场价格并不取决于个别生产价格,
而是取决于社会生产价格。个别生产价格 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便形成超额利润。
K 100 100 K构成 3:2 4:1 m′ 100% 100%
是就不同 生产部门 来说的
m 40 20 p′ 40% 20%
甲 乙
就同一部门不同企业而言,个
别资本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可以提 高劳动生产率,获得超额剩余价 值,从而提高利润率。(正方向)
政 治 经 济 学
超额剩余价值转 化过来的利润,叫 超额利润。
上下波动。
政 治 经 济 学 第 六 章 剩 余 价 值 的 分 割
商品按生产价
格出售是否违
背价值规律
政 治 经 济 学
第 六 章 剩 余 价 值 的 分 割
商品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出售,并没有
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 第一、从个别生产部门看,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不
一定相等;但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 值总额是相等的。 ﹡ 第二、从个别生产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商 品的价值不一定相等;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 价格总额和商品的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 第三、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生产价格 的变动归根结底是由价值(生产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变动引起的。(W=C+V+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绝对地租 、
(1)含义 ) 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不论土 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地优劣都必须收缴的地租。 地优劣都必须收缴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 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差额所构成的。 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差额所构成的。 (2)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 ) 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 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 因此资本家投入同等数量的资本, 因此资本家投入同等数量的资本,在农业上 能比在工业上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能比在工业上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3)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 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3)、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第一 剩余价值的高低 第一,剩余价值的高低 剩余价值的高低.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v 和c:v已定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 已定),利润率和剩余价值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已定 率以相同的方向发生变化.因此 因此,一切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因素同时 率以相同的方向发生变化 因此 一切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因素同时 也是提高利润率的因素 .因为 因为 P’=m/c+v 而m’=m/v m=m’ v p’ = m’ v /c+v 而v已定 因 已定(因 已定 已定), 也已定, 而变化. 为c+v 和c:v已定 c+v也已定 因此 随m’而变化 已定 也已定 因此p’ 而变化 第二 资本的有机构成 第二.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c:v). 在其他条件(m’和劳动力价值 v)不变的情况下 利润率的高低同 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同 在其他条件 和劳动力价值 不变的情况下 资本的有机构成以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 资本的有机构成以相反的方向变化 因为 M’和v 一定 则m=m’ v 一定 一定. 和 一定,则 C/v越低 则c相对越少 →则 c+v 相对降低 则 P’=m/c+v 升高 越低,则 相对越少 则 相对越少. 相对降低.则 越低
例如:假定社会预付的产业资本是720c+180v=900, 例如:假定社会预付的产业资本是 剩余价值率为100%,一年内生产的商品总价值 剩余价值率为 , w=720c+180v+180m=1080(假定不变资本的价值全部 假定不变资本的价值全部 转移),利润率20%(m/c+v),为了销售商品,流通 ),利润率 为了销售商品, 转移),利润率 ( 为了销售商品 领域内还必须垫支一定资本。 领域内还必须垫支一定资本。假定是由商业资本家 垫支了100,这时社会总资本就不是 垫支了 ,这时社会总资本就不是900,而是 ,而是1000 现在180的剩余价值必须在 的剩余价值必须在1000的社会总资本之 了。现在 的剩余价值必须在 的社会总资本之 间平均分配。平均利润率为18%。按照这个平均利 间平均分配。平均利润率为 。 润率,产业利润=900×18%=162,商业利润 润率,产业利润 × , =100×18%=18。这样,产业资本家就不是按照商品 × 。这样, 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即k+平均利润)卖给商业资本家,而是 平均利润 卖给商业资本家, 按生产成本+产业利润的价格 产业利润的价格, 按生产成本 产业利润的价格,即900+162=1062的价 的价 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 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加上商业 利润, 的价格( 利润,按1062+18=1080的价格(生产价格)卖给消 的价格 生产价格) 费者,从而获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费者,从而获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所以,商业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 所以,商业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
2、商业利润 、
)、商业利润的含义 (1)、商业利润的含义 )、 )、商业利润是怎么来的 (2)、商业利润是怎么来的? )、商业利润是怎么来的? 3、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 (1)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 它可分二类: 它可分二类: A、生产性流通费用 、 B、纯粹的流通费用 、 (2)商业资本家是否对商业雇员进行剥削? )商业资本家是否对商业雇员进行剥削?
(1)、含义 、 m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 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2)、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 、 A、剩余价值率表明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 程度, 程度,而利润率表明了预付资本增值程度 B、同一量(剩余价值)与不同量的比率 、同一量(剩余价值) P’=m/(c+v) ×100% m’=m/v ×100% C、剩余价值率>利润率,故利润率可掩盖 、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剥削。 剥削。
第三.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第三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利润率.在其他条件 利润率 在其他条件 不变((c+v 和c:v已定 时,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已定)时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不变 已定 一年中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大,在 一年中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大 在c+v 一定 的情况下,年利润率也越大 年利润率也越大. 的情况下 年利润率也越大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 不变资本的节省. 第四 不变资本的节省 在可变资本量v和剩余价值 已定时,不变 和剩余价值m已定时 在可变资本量 和剩余价值 已定时 不变 资本越少,同量剩余价值与较小的总资本相比 资本越少 同量剩余价值与较小的总资本相比 m/c+v,利润率就越高 利润率就越高. 利润率就越高
四、 资本主义地租
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 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 由农 由于租种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 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反 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它反 映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 关系. 关系 1.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 (1)是指经营较好条件土地时获得的 归土地所有者占 是指经营较好条件土地时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 是指经营较好条件土地时获得的 有的超额利润. 有的超额利润 (2)产生条件和基础 产生条件和基础. 产生条件和基础 土地的优劣不同→生产效率不同 投资较好地块 土地的优劣不同 生产效率不同→投资较好地块 生产效率不同 的农业资本家就因其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 生产价格而取得一个超额利润→归土地所有者享有 归土地所有者享有. 生产价格而取得一个超额利润 归土地所有者享有
4、利润率平均化和生产价格 、
(1)、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 )、 A、利润平均化的原因 、 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导致利润的平均化, 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导致利润的平均化 最终成形成均利润.平均利润实质是投入 最终成形成均利润 平均利润实质是投入 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所获得的等量利润 B、平均利润率的公式 、 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总额 社会预付资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 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资 本总额
(2)、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 )、 A、含义 、 W=c+v+m=K+m=K+p=K+平均利润 B、生产价格违背了了价值规律吗? 、生产价格违背了了价值规律吗? a、从个别部门看,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与本部门工 、从个别部门看, 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 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 本家阶级所获得的利润总额和整个工人阶级所创造的 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b、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 、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 但从全社会来看, 但从全社会来看,其生产价格总额也必然和价格总额 相等。 相等。 c、生产价格随着商品的价值变动而变动 、
2、利润 、
(1)含义 ) m作为全部预付资本在观念上的产物时, 作为全部预付资本在观念上的产物时, 作为全部预付资本在观念上的产物时 m就转化为利润。 就转化为利润。 就转化为利润 (2)对资本家的意义 ) 掩盖了m的来源 的来源, 掩盖了 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关系。 关系。
3、利润率 、
5、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 、 1、含义 、 指平均利润率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 高而趋于下降的客观必然性 2、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意味着剩余 、 价值率的下降和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的下降。 的下降。
二、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 、
(1)商业资本的含义 ) 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 (2)、商业资本的独立有利于产业资本的发展 )、商业资本的独立有利于产业资本的发展 )、 A、使市场扩大,促进社会分工和扩大再生产规律, 、使市场扩大,促进社会分工和扩大再生产规律, 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促进资本积累; 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促进资本积累; B、使产业资本节约流通费用,从而有更多资本用于 、使产业资本节约流通费用, 剩余价值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 C、使产业资本缩短流通时间,从而提高年利润率。 、使产业资本缩短流通时间,从而提高年利润率。
信用的概念
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 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 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主要按 约定日期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 马克思说: 约定日期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 。 马克思说 : 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 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 “这个运动 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 一般 地说是贷和借的运动, 地说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贷币或商品的只是有 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 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 马克 资本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思 : 《 资本论 》 第 3卷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卷 第25卷,第390页)。 卷 页 信用与商品买卖不同, 信用与商品买卖不同,商品买卖是商品价 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转让运动, 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转让运动,信用是定期 的单方面转让有价值物,到期再偿还。 的单方面转让有价值物,到期再偿还。
4、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 (1)银行资本 ) 含义: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它是货币借 含义: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 贷的中介 职能:借贷中介、支付中介、发行信用的工具 职能:借贷中介、支付中介、 两个中介一个工具) (两个中介一个工具) 类型 (2)银行利润: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之间的 )银行利润: 差额扣除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 差额扣除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 追根到底还是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 追根到底还是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