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之二剩余价值的分割(张雷

合集下载

剩余价值的实现

剩余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马克思的《资本论》, 黄佶的《资本异论》, 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概论》。
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增值小组: 04级-国2(李剑留、罗志文、管修彬、庞涓涓)
剩余价值的实现,即资本的增值 一、资本的循环

(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其循环的 全过程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 (三)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及其统一性


(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及其循环的全过程
1、资本的购买阶段 G一W< 2、资本的生产阶段 W< …P… W’ 3、资本售卖阶段 W’一 G’ 4、资本循环的全过程 G 一W …P… w 一G’
剩余价值的实现,即资本的增值 二、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一)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
1、资本周转是周期性的资本循环过程 2、资本周转时间是资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 间的总和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 的实现条件

(一)社会产品通过市场进行两大部类 内部各自的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二)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 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的实现条件

(一)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 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 和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 (二)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 件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 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 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这三者之和必须 等于第二部类有的不变资本与追加的不 变资本之和

1、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 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 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的不同意义 3、固定资本的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三、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的来源: 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资本家让渡 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产 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P248)
第五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的来源:职能资本家手中暂 时闲置的货币资本。(P250三个方面) 借贷资本的本质:为了取得利息而暂 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第二阶段:萧条
第三阶段:复苏
罗 斯 福 新 政
第四阶段:高涨
美国近30 年来财政 债券收益 走势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 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或决定阶段。
第三节 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 的转化形式。(P244)
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变化和超额利润
1、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交换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 格上下波动。 2、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围绕生产价格波动,只是价值规律作 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并不违背和否定价值规律。 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排斥个别企业的资本家获得超额利 润。(平均利润: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关系;超额利润:同一生产部门 内部各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
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要深刻认识资本价值增殖的秘
密,还必须考察资本的流通。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首先详尽地分析了个 别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揭示了资本循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张雷声主编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张雷声主编 第三章
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 劳动本身没有价值 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是商品违背价值规律和价值 增殖规律
2012-11-10 35
3.资本主义工资
1)劳动力是商品,劳动不是商品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012-11-10
36
v
v+m
2012-11-10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37
2012-11-10 14
最后,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
G—W—G’ 1)会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G上
2)会不会发生在W—G阶段上 3)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W上
劳动力成为商品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012-11-10 15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家幼虫变为蝴蝶”的前提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货币转化为资
33 劳动力
价值量f没有变化 k
2012-11-10
划分意义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 的实质 ; 为确定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
剩余价值率m’ =
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
m 公式: m v
2012-11-10
34
3.资本主义工资
1)劳动力是商品,劳动不是商品 在劳动力出卖前,劳动不存在
4
资本是什么
2012-11-10 5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 1.分析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流通公式:
商品流通形式:W—G—W 资本流通形式:G—W—G
2012-11-10 6
卖 买
区别:
1)流通形式不同 2)流通内容不同 3)流通目的不同 4)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
2012-11-10 7

《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的分配》
3 加强监管
加强政府对于资本家阶级的监管和对工人阶级的扶助力度,鼓励企业尽可能均衡地分配 剩余价值,促进社会公正、经济稳定。
结论和建议
结论
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问题,是不断探索、实践、改革的长期任务。
建议
应该加强劳资双方的合作,破除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垄断和掠夺,推进资本主义社会中基尼 系数的下降,实现剩余价值的公平分配。
3 合法性
资本家通过资本主义生产 和合法的财富创造方式来 获得剩余价值,并认为这 是与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相 适应的资本家阶级的命运。
工人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和分配
追求
分配
工人阶级通过工会和其他组织来 捍卫自己的权益,争取提高工资、 福利待遇等。新的社会主义运动 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私有制关 系,使工人掌握了生产资料。
3
再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也可以进一步转化为资本,成为垫资投入到下一轮的生产中,从而扩大 资本家的财富,形成再生产过程,并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源自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占有与分配
1 占有
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绝 大部分,并通过控制生产 过程、雇佣工人等手段来 维持剩余价值的产生。
2 分配
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包括 工资、利润、税收等。在 这些方式中,工资的比例 最小,而利润、税收则更 多分到了资本家手中。
一些国家采取通过社会民主方式 来限制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通 过实现工人阶级的权益来缩小贫 富差距。
联合
工人通过联合互助来捍卫自己的 权益。如罢工、示威、自发行动 等抗议活动,发挥工人阶级的集 体力量,抵制资本家对剩余价值 的剥削和压迫。
剩余价值分配的不公平问题
资本家阶级
掌握剩余价值的大部分,难以 避免出现剥削、腐败、独裁等 问题。

剩余价值的分割与意义

剩余价值的分割与意义

剩余价值的分割
探究六
比特把他赚的钱看作其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并把它称为利润。比 (1)产业资本家是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 特布鞋厂的产品,最初由自己销售。随着自身规模的扩大和新竞争对手 力组织生产、获得利润的资本家; 的不断加入,比特发现,自产自销变得困难起来。于是,他决定选择几 家商场为自己销售产品。这样做的结果是,制鞋厂的资本周转速度加快 (2)商业资本家是专门在流通领域通过 了,获得的利润也增多了。但是,比特必须从多得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 商品买卖来获取利润的资本家; 交给商业资本家,否则商场就不为他销售产品。 (3)借贷资本家是使为了获得利息而把 比特想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可是自己的资本不足,于是他从其他 资本家那儿借入一笔资本。比特使用这笔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的一部 货币资本贷给他人使用的资本家。 分,必须以利息的形式交给它的主人,否则他将无法获得这笔资本。 (4)银行资本家是专门从事存款与贷款 随着比特制鞋厂的不断扩张,他所需的资本越来越多;由于时间、 业务,并从中获利的资本家。 金额、信息等方面的原因,从其他资本家那儿借钱越来越困难,于是比 特开始与银行打交道。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银行资本 家之间的不同。 商业利润、银行利润是从哪儿来的?
• ①“劳动力是商品且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 的关键,揭示了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示我们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重视完善劳动力市场,充分 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不断开发我国人力资源中的 巨大潜力,逐步消除妨碍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推动我 国经济的持续发展。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提示 我们要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必要劳动 时间等手段获得更高的价值追求。(3分)③资本周转速 度越快,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越多。提示企 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立足市场需求, 科学运作企业资本,在竞争中取胜。④社会化生产是以 社会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使 社会化生产所需的比例关系经常被破坏,阻碍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提示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基础,要 保持不同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合理比 例关系,促进国民经济要顺利的发展。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
1、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 剩余劳动时间
2、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工资)+剩余价值 3、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4、剩余价值的含义: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5、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延长工作日的长度)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
有者之间分割。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P35-36)
1、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
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剩余价值的生产。
2、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 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 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 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剩余价值的实现
1、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种形式(产业资本分为
三种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出发,依次 经过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实现价值增殖,再 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 2、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
①把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三种形式的资本在
空间上同时存在。 ②保持资本的三种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3、资本周转
(1)含素:
生产周期的长短、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市场供求状况
、生产资本的构成。 (3)为什么要加快速度: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 价值总量。
三、剩余价值的分割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产业资本家、借贷资本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圣才出品】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圣才出品】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四章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一、选择题1.[单选题]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答案】C【解析】社会再生产,就是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社会再生产按其内容划分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单选题]资本积聚()。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答案】A【解析】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3.[单选题]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G—W…P…W´—G´B.W…P…W’—G´·G—WC.P…W´—G´·G—W…PD.G´—W…P…W´【答案】A【解析】产业资本有三种循环形式,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的循环实际上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G—W…P…W'—G'为货币资本的循环,P…W'—G'…G—W…P为生产资本的循环,W'—G'·G—W…P…W'为商品资本的循环。

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A.劳动力B.原料C.厂房D.机器【答案】B【解析】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新产品过程中被消耗的那部分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以及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剩余价值的分割和具体表现37页PPT

剩余价值的分割和具体表现37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剩余价值的分割和具体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
土地肥沃程度不同
位置不同
连续投入的劳动 生产率不同
1.级差地租
(1).产生条件
土地生产条件差别
来源 来,独立发挥作用的商
品资本.
G
W
Pm… P …W´
´ GLeabharlann A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发(商品资本 发挥职能) 挥职能) 发挥职能)
商 业 资 本
2.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经营活动 所获得的利润
因为商人资本本身不生产
剩余价值,所以很清楚,以
平均利润形式归商人资本所

余 剩余价值(m) 价

利润(P)

分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
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银行资本 农业资本
产业利润
商业利润 利息 银行利润 地租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资本家支付的费用C+V 【 C +V → K 】
不变资本转 移到新商品 中去的价值
物化劳动的耗费
W=c+v+m
活劳动的耗费
A.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生产价格围绕市场价格上下波动
剩 余 价 值 剩余价值(m) 的 分 割
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银行资本 农业资本
产业利润
商业利润 利息 银行利润 地租
1.商业资本的来源和职能
商业资本
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
只有m´才能反映真实的剥削程度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剩余价值率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周转速度 不变资本的节省
2012年7月(简答): 43.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哪 些?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
资本有 机构成
剩余 价值率
剩余 价值
利润率
食品 70c+30v 100%
30
机械 90c+10v 100%
剩 余
价 值
利润 率
平均 利润 率
平均 利润
食品 70c+30v 100% 30 30% 20% 20
机械 90c+10v 100% 10 10% 20% 20
平均利润率 P’ =
剩余价值总量 社会总资本
单个资本家的平均利润 P=预付资本X平均利润率
历年考题
12.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平均利润率是
借贷资本的特点
⒈是一种资本商品 ⒉是一种财产资本 ⒊是一种最富有拜物教性 质的资本
2.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率=
一定时期的利息量 借贷资本总量
利息: 借贷资本家让流资本用使用权而取得的报酬 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平均利润, 因此利息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历年考题
18.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剩余价值量与借贷资本总量的比率 B.利润量与借贷资本总量的比率 C.平均利润量与借贷资本总量的比率 D.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量的比率
=+ =+
剩 部 资本有 剩余 余 门 机构成 价值率 价

利 润 率

均 利 润
平均 利润
价值

生 产 价 格
食 品
70c+30v
100%
30
30 20 %%
20
130 120
机 械
90c+10v
100%
10
10 20 %%
20
110 120
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整个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和 全部剩余价值总量相等 整个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等 于价值总量 生产价格变动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思考题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A.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历年考题
15.生产价格的构成是生产成本加
A.剩余价值 B.利润 C.平均利润 D.超额利润
历年考题
15.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 形式是
有的剩余价值,只是总生产
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
部分。
马克思
表面上,是商业资本所有者通

过贱买贵卖获得的


实际上,是产业资本所有者转让给

商业资本所有者的、由生产领域工
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所以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创造的剩
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家为获得利息而暂借给职能 资本家使用的闲置货币资本
M
V
C+V
K
M
P
剩余价值:本质 反映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利 润:现象 掩盖了C与V的区别和剥削关系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m´→p´】
利润率
剩余价值量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P’=M/ C+V
P’=P/ C+V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相比
量上:p´大大下降 质上: p´反映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 比率
历年考题
17.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资本积累的结果 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C.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历年考题
2012年10月(论述):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历年考题
17.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
A.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的差额 B.银行自有资本与借入资本的差额 C.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租地的农业资本家作为使用士地的 报酬支付给士地所有者的,超过平 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体现了士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 农业工人的经济关系
3.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资本
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 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平均利润, 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历年考题
37.资本主义银行利润
A.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平均利润 B.由贷款利息的总和构成 C.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 D.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E.通过银行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
现时劳动 创造的 新价值
成本价格
又称生产费用,是资本所有 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 可变资本之和:C+V
W=c+v+m
成本价格
= K+ m
在“量”上,成本价格是所耗费的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在“质 ”上,抹杀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的差别,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 源;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0
30% 10%
食品工业(70c+30v) 机械工业(90c+10v)
有机构成低 利润率高
资本流入 有机构成高 利润率低
平 生产迅速扩大 均

供过于求

价 格下降

生产缩减
供不应求 价 格上升
利润率下降 资本流入
利润率提高
这种转移一直持续到积压部门的利润率大致相等为止
部门
资本有机 构成
剩余 价值 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