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施工方案(DOC 41页)
隧道缺陷整治方案

高铁隧道缺陷整治方案1、隧道缺陷整治施工顺序隧道缺陷整治必须以无砟轨道施工起点往两端全面展开。
轨面以上的质量缺陷整治,以二衬拱顶回填注浆为主线,二衬环向施工缝切缝紧跟,二衬表面裂缝及二衬表面渗水整治穿插进行;轨面以下的质量缺陷整治,以仰拱调平层面渗水整治为重点,同时要对仰拱调平层面渗水点、仰拱厚度不足点、仰拱虚渣点进行对照分析,若仰拱确需返工的,则以仰拱返工为重点。
2、隧道二衬回填注浆施工方法(1)组织4个班组进行回填注浆,每组施工人员不得少于6名,注浆操作平台4个,螺杆泵注浆机4台,浆液搅拌机4台。
(2)采用水泥浆液进行二衬回填注浆,水灰比为0.5~0.7,采用螺杆泵注浆机压注水泥浆液。
(3)要求逐板进行,每板注浆达到排水孔流出浆液时方可停止注浆,并立即关闭止浆阀。
(4)二衬回填注浆3~5天后,对二衬表面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是否出现表面裂纹和漏浆点,并做好标识和记录,以便安排整治。
(5)对二衬回填注浆地段再次进行无损检测,若无损检测发现局部有二衬脱空处,应及时组织整治。
3、隧道二衬施工缝切割(1)组织10个班组进行二衬施工缝切割处理,每组施工人员不得少于3人,切缝操作平台10个。
(2)在二衬施工缝两侧各2cm位置,沿拱墙环向弹出切缝线,要求切缝线平顺。
(3)从拱顶分别向两侧拱脚方向进行切缝,切缝角为135°。
要求切缝均匀,轮廓分明,形成较为规范的“V”型槽缝,无“烂边”现象。
(4)切缝过程中,应边切缝、边清缝。
对已切割成的“V”型槽进行清理,清除槽内松动的不稳定块和混凝土残渣。
4、隧道二衬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整治方法(1)安排专业人员整治,人员和机械设备根据现场需要配置。
(2)凿除松动剥落或有裂纹的混凝土表层,对其他部位进行凿毛处理,对锈蚀的钢筋彻底除去铁锈,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处理面,以便使修补材料能很好地包围着钢筋和原混凝土。
(3)采用改性环氧树脂涂刷包裹钢筋两层,再采用聚合物砂浆修补抹平,加强养护。
精品资料---隧道缺陷整治专项施工方案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NLZQ-4标XXXX隧道缺陷整治专项施工方案中铁十六局五公司南龙铁路XXX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十二月目录一、编制依据、原则 0(一)编制依据 0(二)编制原则 0二、工程概况 0三、资源配置 (1)(一)机械配置 (1)(二)人员 (2)(三)材料 (2)四、隧道缺陷整治原则 (2)(一)隧道二衬拱顶空洞及空音 (3)(二)隧道二衬裂缝 (3)(三)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不足 (3)(四)施工缝修补及中埋止水带外侧薄层砼 (4)(五)隧道二衬渗漏水 (4)五、整治措施 (4)(一)空洞处理 (4)(二)空腔处理措施 (5)(三)隧道裂缝处理措施 (7)(五)二衬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处理措施 (8)六、质量保证措施 (10)七、安全保证措施 (12)1. 成立隧道缺陷整治安全管理小组 (12)2。
施工脚手架安全 (12)3、施工安全管理 (13)4。
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管理 (13)5。
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 (14)八、环保要求 (14)枣岭隧道缺陷整治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及行业标准;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规定》(铁建函[2004]8号)、以及国家和原铁道部现行其他施工规范及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3、为完成本标段工程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4、国家和原铁道部现行施工规范及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标准和要求.5、本项目参考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6、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二)编制原则1、坚持确保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原则;2、坚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3、坚持专业化施工的原则;二、工程概况XXXX隧道位于永安市贡川镇境内,起讫里程DK106+556~DK108+805,全长2249m,设计为双线隧道,设计时速为200km/h,进口至出口设计坡度为—3‰的下坡,本隧道全地段位于直线上。
隧道缺陷整治方案

隧道缺陷整治方案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1.1根据杭黄公司调度【2015】65号要求。
1.1.2《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1.1.3杭黄铁路站前Ⅱ标隧道施工质量雷达检测报告。
1.1.4杭黄铁路有限公司会议纪要(33号)1.2编制原则本着彻底整治,不留隐患的原则,确保整治后达到设计及验收标准的要求,在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按时完成。
2、工程概况我标段共有隧道3座,全长4481米,分别为金锅岭隧道3646米,梓坑1#隧道273米,梓坑2#隧道562米。
隧道主要缺陷项目为二次衬砌背后脱空、初支背后空洞、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隧道仰拱虚渣、施工缝接缝处理等。
3、总体施工组织安排3.1总体目标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不留下运营安全隐患,尽量减少对隧道结构的损伤和对围岩扰动。
工期以不影响联调联试为原则,在2017年8月30日前将整治工作彻底结束。
3.2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3.2.1组织机构项目部根据整治需要成立领导小组,其中包括技术组、质量监督组、安全组、质量检测组、后勤保障组,详见图一整治小组组织机构框图。
组 长:彭维清 副组长:祁雄熙 袁恺 技术组:吴飞 质量监督组:郑成杰 安全组:侯 杰 李勇 质量检测组:李伟 李鹏亮 后勤保障组:蔡怀洲、范启福图一 整治小组组织机构框图3.2.2职责分工(1)组长职责:对存在问题的整治落实负全面领导责任,认真贯彻落实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及京福公司的各项规定及要求,对问题整治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质量要求;(2)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开展整治落实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组织编制整治方案,组织搞好整治;(3)安全组职责:负责整治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做好现场警示标牌的布设及爆破时人员、机具、设备及成品半成品的安全防护。
项目经理安全总监项目总工项目书记安 全 组技术组质 量监督组质 量检测组后勤保障组(4)技术组职责:负责相关问题整治方案的编制及实施,做好现场技术指导;对整治过程的工序做好记录,并留好影像资料。
铁路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施工方案含图

目录一、编制依据、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情况及目的 (1)1.3编制原则 (2)1.4主要技术标准 (2)二、隧道工程简介 (3)2.1 XX隧道 (3)2.2 XX隧道 (3)2.3 XX隧道 (4)2.4 XX隧道 (4)2.5 XX隧道 (4)三、隧道工程质量缺陷整治方案及整治进展情况 (4)(一)隧道A类问题缺陷原因分析及整治 (5)3.1隧道A类裂缝处理方案 (5)(1)原因分析 (5)(2)整治措施 (5)3.2衬砌空响、欠厚整治方案 (7)(1)原因分析 (7)(2)验证方法 (8)(3)整治措施分类方法 (8)(4)注浆施工工艺 (9)(5)拆换处理工艺 (12)(6)YE25-5涨壳式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 (15)(7)不密实引起空响处理措施 (17)(二)隧道B类问题缺陷原因分析及整治 (17)3.3衬砌施工缝不稳定块和施工缝整治方案 (17)(1)原因分析 (17)(2)整治措施 (18)(3)施工注意事项 (19)3.4衬砌非贯通性普通裂缝整治方案 (19)(1)原因分析 (19)(2)整治措施 (19)(3)干缩裂缝等混凝土表面非结构性裂缝处理 (19)(4)施工注意事项 (20)3.5钢筋外露与保护层不足的整治方案 (21)(1)原因分析 (21)(2)整治措施分类方法 (21)(3)钢筋外露和保护层不足的处理措施 (21)(4)施工注意事项 (22)3.6渗漏水整治方案 (23)(1)原因分析 (23)(2)整治措施 (23)3.7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整治方案 (24)(1)原因分析 (24)(2)整治措施 (24)(3)施工注意事项 (25)3.8隧道衬砌嵌异物及砂浆修补整治方案 (25)(1)原因分析 (25)(2)整治措施 (26)四、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26)4.1总体目标 (26)4.2隧道缺陷分类统计表 (26)4.3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26)4.4施工人员及设备安排 (28)4.5施工队伍组织及施工工期计划 (29)五、工程线施工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29)5.1工程线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29)5.2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32)5.3防护人员工作的基本要求 (33)5.4防护人员上岗“十不准” (33)六、施工效果检查方案 (34)七、质量保证措施 (34)八、安全保证措施 (36)九、环保、水保措施 (37)一、编制依据、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1.1 编制依据1.《深茂铁路XX至XX段隧道缺陷整治指导性设计图》2.《深茂铁路XX段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方案专家评审会意见》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6.《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7.《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10.《地下工程防漏治理技术规程》(JCJ/T212-2010);1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1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13.《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试行)》2011版;14.《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铁运函[2004]174号);15.深圳至茂名铁路XX段隧道设计图及参考图;16.第三方检测报告及肇庆工务段提前介入检查发现问题库;17.《关于补充完善深茂铁路XX段隧道缺陷整治指导性方案的会议纪要》1.2 编制情况及目的根据2018年XX月XX日深茂公司所签发的《关于补充完善深茂铁路XX段隧道缺陷整治指导性方案的会议纪要》对该原方案进行修订。
铁路标隧道缺陷整治施工方案

目录1 编制依据 (2)2 隧道缺陷的整治原则 (3)3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和施工工艺 (3)3.1 缺陷处理总体施工方案 (3)3.2 脱空、空洞及不密实地段处理方案 (4)3.3 针对贺坪峡隧道进口二衬混凝土强度不足处理方案 (7)3.4 衬砌厚度不足处理方案 (12)3.5 仰拱填充异常处理方案 (16)3.6 衬砌混凝土裂纹处理方 (16)3.7 施工缝错台 (17)3.8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 (17)3.9 渗漏水 (18)4 隧道缺陷整治控制及预防措施 (23)4.1 隧道缺陷整治控制措施 (23)4.2隧道缺陷预防措施 (24)和邢铁路Ⅱ标隧道缺陷整治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⑴《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4-2008)⑵《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⑶《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⑷《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 331-2009)⑸《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7-2003)⑹隧道施工图、设计文件2 隧道缺陷的整治原则⑴彻底治理、不留死角,保证隧道实体质量满足设计验标要求,确保铁路后期运营安全。
⑵缺陷整治要符合“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
⑶缺陷整治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⑷对于无损检测发现的缺陷部位,采用加密扫描和混凝土钻芯的方式进行验证,进一步确定缺陷范围和程度。
⑸整治处理中不断改正工艺工法,验证整治效果,优化整治方案。
3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方案和施工工艺3.1 缺陷处理总体施工方案对脱空、空洞和不密实地段采取注浆回填密实工法;对于隧道衬砌厚度不足,局部拆除返工处理,凿除衬砌厚度不够部分边界,钢筋混凝土地段按设计恢复钢筋设置,素混凝土地段四周环、纵向植入钢筋,植入钢筋长度不小于 20cm;对于仰拱填充异常,先采取钻孔注浆,注浆完成后进行自检,再联系第三方复检合格后上报资料,如依然存在问题,采取爆破凿除返工处理。
隧道实体质量缺陷整修方案

隧道实体质量缺陷整修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J1149-2011;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J947-2009;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115-2011;6.《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TG/GW103-2010);7.《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TG/GW114-2011);8.《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补及防护》(TB/T3228-2010);9.《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10. 牡绥铁路隧道设计图及现场实际情况等。
二、隧道存在的缺陷问题通过无损检测、锤击检查、现场观察排查等方式对隧道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并经认真分析梳理出目前隧道存在的质量缺陷。
主要体现为:二衬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错台、衬砌钢筋保护层过小漏筋、二衬表面裂缝、二衬渗漏水、二衬背后脱空等。
三、原因分析及整修措施1、二衬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错台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凝土塌落度控制不严格,施工时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偏大,混凝土有离析、飞溅现象,浇筑时飞溅于模板上的混凝土先初凝,与后浇筑的混凝土分层,脱模时掉落;混凝土现场捣固有漏振、过振现象,且台车拱部附着式振动器未开启;模板台车打磨不彻底,旧有的混凝土残留物未清除干净,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施工过程中,台车打磨、整修次数不足;由于衬砌浇筑时间比较长,脱模时间过早,致使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
错台主要为台车模板变形,模板与旧混凝土无法密贴,以及混凝土窗口、模板接头处未加固牢靠产生。
整修措施:衬砌表面错台首先将突出的混凝土切割、凿除,然后做磨平处理。
磨除坡度:平行水流方向1/ 30 ;垂直水流方向1/ 20 。
隧道缺陷整治方案

隧道缺陷整治方案一、编制范围及说明本方案为隧道缺陷整治整体指导性方案,严重、极严重衬砌厚度缺乏、较严重、严重、极严重衬砌背后空洞,极严重钢筋缺失需一处一案。
一处一案技术措施和本方案相同,不再单独报审建指审批,由工区编制、指挥部审核、监理单位审批,作为本方案附件指导具体整治。
一处一案应写明缺陷范围、判定、处理方案、整治负责人,附缺陷范围示意图、凿除范围示意图、注浆钻孔范围示意图等针对性资料。
二、编制依据1.?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平安等级评定暂行规定?〔铁运函【2004】174号〕2.?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 10223-2004)3.?铁路隧道设计标准?〔TB 10003-2005〕4.?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21〕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质量标准?〔TB 10417-2003〕6.?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 331-2021〕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平安技术规程?〔TB 10304-2021〕8.?铁路工程根本作业施工平安技术规程?〔TB 10301-2021〕9、施工图三、缺陷判定1.衬砌厚度缺乏说明:其中h1为检测厚度〔破检验证〕,h为设计厚度,Lc为地质雷达检测或钻孔验证缺陷连续长度。
2.衬砌背后空洞说明:1〕、衬砌背后未回填深度及直径大于10cm,即属于有空洞。
2〕、空洞位置位于拱脚以上1m范围时,缺陷等级提高一等〔即边墙位置设计盖板顶向上1m〕。
3、钢筋缺失四、整治原那么及验收标准1、整治原那么设计图整治原那么:衬砌欠厚范围位于拱部,欠厚缺陷等级评定为:“极严重、严重〞以上或最小衬砌厚度小于25cm的,采用拱部140°进行拆换处理。
衬砌欠厚范围位于拱部,欠厚缺陷等级评定为“较严重、轻微〞的地段,根据?阳安二线及大岭铺直通线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题会会议纪要?的通知〔西建函【2021】96号〕的要求,对欠厚隧道进行结构检算〔详见二衬欠厚结构检算报告书〕,并编制补强方案。
隧道工程质量缺陷整改方案

隧道工程质量缺陷整改方案一、引言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顺畅,因此严格控制隧道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隧道工程质量缺陷时有发生。
为了确保隧道工程质量,我们需要制定整改方案,及时处理隧道工程质量缺陷。
本文将行业标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提出对隧道工程质量缺陷进行整改的相关方案。
二、隧道工程质量缺陷分析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多种质量缺陷,例如地表下沉、裂缝及渗水问题等。
这些问题可能由于设计、施工、监理、材料等多种原因引起。
具体表现为:1. 地表下沉:隧道工程所在的地区如果地质条件较差,土壤松软,可能会造成隧道地表下沉的情况,严重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裂缝:隧道结构出现裂缝会影响隧道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同时也容易引发渗水问题。
3. 渗水:隧道渗水问题可能影响隧道使用,使得隧道内的交通设备受损,甚至对交通安全产生威胁。
三、整改方案1. 地表下沉问题的整改:a. 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要对地下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查,了解隧道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及时发现地基条件差的情况。
b. 设计加固方案:根据地质情况,设计合适的地基加固方案,通过灌注桩、岩锚等方式提高地基承载能力,防止地表下沉。
c. 施工监控:加强地基加固施工的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地基加固效果。
2. 裂缝问题的整改:a. 结构加固:对出现裂缝的隧道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使用合适的材料填补裂缝并加固结构,提高隧道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b. 环境监测:加强对隧道结构变化的监测,及时发现裂缝的出现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裂缝对隧道结构造成严重影响。
3. 渗水问题的整改:a. 防渗材料使用:合理选择防渗隧道涂料和防渗胶泥等材料,对隧道内部进行有效的防渗处理。
b. 排水系统:建立完善的隧道排水系统,及时排除隧道内的积水,降低渗水对隧道使用的影响。
c. 监测体系:建立隧道渗水情况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隧道渗水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依据、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情况及目的 (1)1.3编制原则 (2)1.4主要技术标准 (2)二、隧道工程简介 (3)2.1 XX隧道 (3)2.2 XX隧道 (3)2.3 XX隧道 (4)2.4 XX隧道 (4)2.5 XX隧道 (4)三、隧道工程质量缺陷整治方案及整治进展情况 (4)(一)隧道A类问题缺陷原因分析及整治 (5)3.1隧道A类裂缝处理方案 (5)(1)原因分析 (5)(2)整治措施 (5)3.2衬砌空响、欠厚整治方案 (7)(1)原因分析 (7)(2)验证方法 (8)(3)整治措施分类方法 (8)(4)注浆施工工艺 (9)(5)拆换处理工艺 (12)(6)YE25-5涨壳式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 (15)(7)不密实引起空响处理措施 (17)(二)隧道B类问题缺陷原因分析及整治 (17)3.3衬砌施工缝不稳定块和施工缝整治方案 (17)(1)原因分析 (17)(2)整治措施 (18)(3)施工注意事项 (19)3.4衬砌非贯通性普通裂缝整治方案 (19)(1)原因分析 (19)(2)整治措施 (19)(3)干缩裂缝等混凝土表面非结构性裂缝处理 (19)(4)施工注意事项 (20)3.5钢筋外露与保护层不足的整治方案 (21)(1)原因分析 (21)(2)整治措施分类方法 (21)(3)钢筋外露和保护层不足的处理措施 (21)(4)施工注意事项 (22)3.6渗漏水整治方案 (23)(1)原因分析 (23)(2)整治措施 (23)3.7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整治方案 (24)(1)原因分析 (24)(2)整治措施 (24)(3)施工注意事项 (25)3.8隧道衬砌嵌异物及砂浆修补整治方案 (25)(1)原因分析 (25)(2)整治措施 (26)四、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26)4.1总体目标 (26)4.2隧道缺陷分类统计表 (26)4.3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26)4.4施工人员及设备安排 (28)4.5施工队伍组织及施工工期计划 (29)五、工程线施工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29)5.1工程线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29)5.2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32)5.3防护人员工作的基本要求 (33)5.4防护人员上岗“十不准” (33)六、施工效果检查方案 (34)七、质量保证措施 (34)八、安全保证措施 (36)九、环保、水保措施 (37)一、编制依据、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1.1 编制依据1.《深茂铁路XX至XX段隧道缺陷整治指导性设计图》2.《深茂铁路XX段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方案专家评审会意见》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6.《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7.《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10.《地下工程防漏治理技术规程》(JCJ/T212-2010);1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1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13.《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试行)》2011版;14.《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铁运函[2004]174号);15.深圳至茂名铁路XX段隧道设计图及参考图;16.第三方检测报告及肇庆工务段提前介入检查发现问题库;17.《关于补充完善深茂铁路XX段隧道缺陷整治指导性方案的会议纪要》1.2 编制情况及目的根据2018年XX月XX日深茂公司所签发的《关于补充完善深茂铁路XX段隧道缺陷整治指导性方案的会议纪要》对该原方案进行修订。
新建铁路深圳至茂名铁路XX段站前工程JMZQ-XX标段隧道共五座,分别为XX隧道、XX隧道、XX隧道、XX隧道及XX隧道;本整治方案适用于上述隧道工程质量缺陷的整治提供理论依据,指导隧道工程质量缺陷全过程整治作业,使隧道工程质量缺陷整治满足设计、规范及运营安全的要求,并预防整治施工中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质量缺陷整治施工顺利进行。
1.3 编制原则本着彻底整治、不留隐患的原则,确保整治后达到设计、验收标准及铁路后期运营安全要求,在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隧道缺陷整治进度,按时完成。
1.4 主要技术标准深茂铁路隧道为双线隧道,设计行车时速200km/h。
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轮廓采用《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普通货物运输)》(通隧(2008)1202-09)图中界限及内轮廓。
线间距为4.4m时隧道(轨面以上)断面有效面积为81.37㎡。
隧道内设贯通的救援通道,在两侧设置,救援通道宽1.25m,净高2.2m,救援通道走行面高于轨面30cm;隧道内设置双侧电缆槽,外侧距线路中线2.2m。
曲线上的隧道,内轮廓仅考虑线间距引起的加宽。
隧道衬砌内轮廓图1.铁路等级:Ⅰ级;2.正线数目:双线;3.设计速度:200km/h;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5.限制坡度:6‰;6.牵引种类:电力;7.机车类型:动车组、货机HXD3C;8.到发线有效长:850米;9.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10.行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
二、隧道工程简介2.1 XX隧道XX隧道位于广东省XX市境内,隧道起止里程DKXXX+867.81~DKXXX+284,全长2416.19m,进出口位于广东省XX市XX镇XX村,隧道拱顶埋深0m~252m。
隧道通过低山丘陵区,区内最高海拔约313m,隧道进、出口坡度较缓,自然坡度20~35度;进口地面标高约30m,出口地面标高约60m。
隧道区地形起伏较大,坡面灌木丛生,植被发育,局部地形陡峻,有基岩出露。
2.2 XX隧道XX隧道位于广东省XX市境内,隧道起止里程DKXX+774~DKXX+265,全长2491m,进出口位于广东省XX市XX镇XX村,隧道拱顶埋深0m~252m。
隧道通过低山丘陵区,区内最高海拔约215m,隧道进、出口坡度较缓,自然坡度20~30度;进口地面标高约30m,出口地面标高约55m。
隧道区地形起伏较大,坡面灌木丛生,植被发育,局部地形陡峻,有基岩出露。
2.3 XX隧道XX隧道位于广东省XX市境内,隧道起止里程DKXXX+464~DKXX+264,全长800m,隧道拱顶埋深0m~70m。
XX隧道开挖及衬砌任务全部由隧道进口端完成。
本隧道全部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3500m;线路纵坡为-3.8‰的单面下坡。
隧道通过低山丘陵区,区内最高海拔约215m,隧道进、出口坡度较缓,自然坡度20~30度;进口地面标高约30m,出口地面标高约55m。
隧道区地形起伏较大,坡面灌木丛生,植被发育,局部地形陡峻,有基岩出露。
2.4 XX隧道XX隧道位于XX市XX市内。
隧道起止里程DKXX+268~DKXX+456,全长188m,隧道拱顶埋深0m~20m,隧道开挖及衬砌任务全部由隧道进口端完成。
隧道通过低山丘陵区,区内最高海拔约95m,隧道进、出口坡度较缓,可见山路通过,交通便利。
2.5 XX隧道XX隧道位于XX市XX市内。
隧道起止里程DKXX+152~DKXX+428,全长276m,隧道拱顶埋深0m~50m,隧道开挖及衬砌任务全部由隧道出口端完成。
隧道通过丘陵地貌区,区内最高海拔约84m,丘间土地多辟为水田及农田,交通不便。
三、隧道工程质量缺陷整治方案及整治进展情况根据肇庆工务段提前介入对隧道逐断面敲击仔细检查,排查发现的隧道工程质量缺陷问题主要有以下2个类型,8种问题,分别为A 类:①隧道衬砌A类裂缝、②隧道衬砌空响、欠厚、B类:③隧道不稳定块和隧道施工缝处理不规范、④隧道衬砌B类裂缝、⑤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或露筋、⑥隧道渗漏水(隧道水沟电缆槽竖墙与底板交界处局部)、⑦衬砌麻面蜂窝及欠打磨、⑧隧道衬砌嵌异物及砂浆修补。
根据隧道不同类型的质量缺陷问题,参照《深茂铁路XX至XX段隧道缺陷整治指导性设计图》编制我标段隧道工程质量缺陷的整治方案。
(一)隧道A类问题缺陷原因分析及整治3.1隧道A类裂缝处理方案(1)原因分析1.混凝土水泥水化过程产生大量热量,这种热量产生温差形成的一种应力,当这种应力大于混凝土内外部约束力时,就会产生这种温差裂缝。
2.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导致混凝土均匀性差形成的裂缝。
3.二衬强度未达到要求强度就脱模,使混凝土过早承受荷载,严重破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造成的裂缝。
4、脱模后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缺水、干燥,造成的隧道衬砌裂缝。
(2)整治措施隧道A类裂缝的处理方案为:①钢筋混凝土部位大于0.2mm的贯通性裂缝,无错台及不再发育,采用环氧树脂封闭和骑缝锚杆施工,锚杆长度为3.5m;②素混凝土部位当裂缝深度大于设计衬砌厚度15%时,采用环氧树脂封闭和骑缝锚杆施工,锚杆长度为3.5m。
㈠工艺流程二衬混凝土表面清理→钻孔→切缝→埋设注浆针头→水不漏封缝→注环氧树脂→清理封缝材料→刮弹性密封膏封闭→施工骑缝锚杆→锚杆拉拔试验→固定锚垫板及封闭→表面涂刷乳胶漆装饰。
㈡施工步骤1.二衬混凝土表面清理用钢丝刷清理二衬混凝土表面,再用空压机把表面吹干净,对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
2.钻孔与埋设注浆管沿裂缝用打磨机切缝,缝为长、宽、深均为3cm“V”型孔槽,俩侧距离裂缝5cm处钻孔,间距20cm;孔内埋设注浆针头。
3.封缝对所需要注浆的裂缝,V型槽内填塞速强水不漏封缝。
4.注浆等水不漏封缝到一定强度后,开始将裂缝两侧预埋的注浆针头注环氧树脂,注浆顺序应遵循“从低到高、从下往上”的施工顺序,待针头注浆嘴的单向阀在压力0.4Mpa以上打开,可将环氧树脂有效的灌注至细微裂缝中,单孔注浆结束标准为注浆针头之间的裂缝开始有环氧树脂流出时,由下往上对每个预埋的注浆针头进行注环氧树脂。
5.清孔、清槽待浆液终凝后,拧除注浆针头外露部分,并清除V型槽内水不漏,6.填塞高弹密封胶环氧灌浆材料固化后的延伸率在10%以上。
然后沿裂缝V槽填塞弹性密封胶。
7.沿裂缝两侧布置骑缝Ф22砂浆锚杆,为0.4~0.5Mpa,锚杆长度为3.5m,锚杆布置图如下:8.锚杆端头通过螺母与垫板连接,锚头封闭如图:9. 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性材料或乳胶漆装饰。
3.2衬砌空响、欠厚整治方案(1)原因分析1.初支表面不平整,二衬防水板挂设过紧;在衬砌混凝土浇筑时防水板局部受力形成二衬与初支间的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