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溶液复习教案及评析

溶液复习教案及评析

《溶液》复习教学案例设计:山东省东明县武胜桥乡初级中学王洪印点评: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教研室杨艺祥I、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使学生形成以溶液为中心的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进一步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熟练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抽象与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内外因辩证关系、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

Ⅱ、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以溶液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对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解度曲线的意义的理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方法及其相关误差分析。

【教学难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突破方法】通过生活情境、设置悬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回忆、思考、交流、讨论系统复习溶液的有关知识,通过练习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通过归纳梳理形成了以溶液为中的知识网络。

Ⅲ、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情境导入、设疑激趣、启发探究、精讲点拨、归纳引导。

【学习方法】问题探究、交流讨论、练习强化,归纳小结。

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精选有关溶液的练习题。

【学生准备】自主回忆与溶液有关的内容。

Ⅴ、教学过程【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周末,为了一起复习化学功课,好朋友小东来到了小明的家里。

为表示自己的真诚和好客,小明给好朋友倒上一杯热水,还向里面加入了几勺白蔗糖,然后用筷子搅动了几下,不一会儿糖就不见了,形成了一种无色透明的澄清液体。

小东想:“杯子内的液体在化学上称为什么呢?”聪明的您能帮助小东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自然引入新课,设置悬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溶 液 、 稀 溶
液 、 溶 解 性 、
溶 解 度 、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 结
晶等 。
[提 问 】:这 些 概 念 之 间 有 什 么 思考
引 导 学 生 形 成 一
联 系 ? 你 们 可 以 相 互 间 讨 论 一 讨 论
种 科 学 的 知 识 归
下 。
纳 、 整 理 方 法 ,同
2 教 学 设 计
教 师活 动
学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1 情 境创 设 【引 入】: 同学 们 ,你 们 家 里 都 非 常 好 奇 ,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兴 养 花 吗 ? 老 师 家 里 也 养 了 .不 窃 窃 私 语 . 想 趣 ,使 学 生 的 思 维 过 前 段 时 间 .我 觉 得 放 在 房 间 知 道 被 移 植 到 尽 快 融 人课 堂 。 里 的 一 盆 植 物 花 盆 较 大 ,既 占 水 溶 液 中 的 植 空 间 。又 不 美 观 ,于 是 就 移 栽 物 还 能 活 吗 ? 到 了水 溶 液 中 。
【提 问】: 在 亲 自配 置 这 样 的 回 答 : 一 种 巩 固溶 液 的定 义 。
溶 液 之 前 . 我 们 先 要 搞 清 楚 什 或 几 种 物 质 分
么是 溶 液 ? 有 哪 些特 点 ?
散 到 另 一 种 物
质 里 ,形 成 均

稳 定 的 混

合 物 , 叫 做 溶
[讲 述 ]:这 种 技 术 在 2O世 纪 30 兴 趣 .急 于 了 要 作 用 .激 发 学 生
年 代 就 已经 应 用 到 了 农 业 生 产 解 营 养 液 如 何 对 营 养 液 成 分 的 探

2012中考溶液复习课教案

2012中考溶液复习课教案

课题:溶液
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 曲线表示KNO :的溶解度曲线 B .b 的溶解度小于a 的溶解度
C .要从a 与d 的混合物中得到a ,通常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 .60℃时将120gKNO 3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4.5%
[小结]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S+100)]×100%。

[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溶质 不饱和溶液 浓 溶液
溶剂 饱和溶液 稀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你有什么收获?
溶质的质量分数=
状态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100%
t ℃ 溶解度 g/100g 水。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教案
一、概念复习
1. 什么是溶液?
2. 什么是溶质和溶剂?
3. 说说溶解度和饱和溶解度的概念。

4. 什么是浓度?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
二、性质复习
1. 说说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 什么是稀释?如何计算稀释后的溶液浓度?
3. 说说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动态平衡。

4. 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的关系是什么?
5. 溶解过程中吸热与放热的原因是什么?
三、实验复习
1. 怎样实验测定溶液浓度?
2. 怎样用导电性实验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离子?
3. 怎样用溶解度实验确定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四、应用复习
1. 溶解度对生产和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调配和制备需要的溶液?
3. 为什么说溶液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五、习题训练
1. 计算25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

2. 已知一溶液浓度为0.5mol/L,若稀释后溶液浓度变为0.2mol/L,求稀释倍数。

3. 一实验室发现有一瓶溶液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另一瓶溶液导电性较弱,解释原因。

4. 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吸热,用化学式表示这一化学反应。

六、总结提高
1.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思考溶液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能否举例说明?
3. 如何进一步提高对溶液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愿学生们通过复习提高对溶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初中化学总复习 溶液复习课导学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 溶液复习课导学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 溶液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的:(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清单:(完成学案中的填空15分钟后提问)一、溶液 概念: 分散到 里,形成 就是溶液。

特征: 性; 性。

溶质 概念: 叫做溶质。

组成 状态: 态、 态、 态。

溶剂 概念: 叫做溶剂。

水是常用的溶剂,但 等也可以做溶剂。

二、溶解过程:吸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 的过程。

1、溶解过程 放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

2、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1)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 等。

(2)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 等。

(3)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 。

例如: 等。

三、乳浊液1、概念: 叫做乳浊液。

2、乳化功能:能使油脂分散成 ,而不聚集成 。

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 ,向一定量的 里加入某种 ,当 时,所得的溶液叫做 ;还能 ,叫做不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五、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 ,某固体物质在 里 所溶解的 ,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概念:表示物质的 随 的曲线。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

点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相同。

线: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 下的 或表示 随 而变化的情况。

2、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 和一定 时,溶解在 水里达到 时的气体体积。

( )、( )、( ) ( )、( ) 溶解度曲线意义溶解度/g 0 t 1 t 2 t 3 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含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之比。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溶液的配制:步骤_____ _ 仪器____ __ 检测习题例题: 右图为A、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 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水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水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水和溶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专题复习《水和溶液》复习目标1、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

2、了解溶液、悬浊液、乳状液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浓溶液、稀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

4、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并能正确读懂溶解度曲线图。

复习重难点重点水的组成和溶液的性质特征,溶解度曲线图的理解。

难点培养学生复习、综合、分类、读图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前面的复习,同学们对水和溶液的有关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大家知道,天然水都是溶液,可知水和溶液是密不可分的,究竟为什么如此,我们复习完本节课我想大家会知道的。

专题一:水的电解与组成1、实验现象(1).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

(2).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质量比为8:1 。

(3).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氧气,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为氢气。

2、实验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一个水分子由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方程式:专题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专题三: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在20℃时,四种氯化钠溶液(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思考:1 .第4号溶质质量分数为什么不是28.6%2.哪些是饱和溶液哪些是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小结]1.对于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对于不同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专题四:溶液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条件。

专题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意义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2、溶解度的四要素(1)条件:一定温度(2)标准:100g溶剂(3)溶解状态:饱和状态(4)单位: g3、固体溶解度曲线(如上图)及意义点:(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水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水和溶液

精品文档专题复习《水和溶液》复习目标1、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

2、了解溶液、悬浊液、乳状液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浓溶液、稀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

4、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并能正确读懂溶解度曲线图。

复习重难点重点水的组成和溶液的性质特征,溶解度曲线图的理解。

难点培养学生复习、综合、分类、读图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前面的复习,同学们对水和溶液的有关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大家知道,天然水都是溶液,可知水和溶液是密不可分的,究竟为什么如此,我们复习完本节课我想大家会知道的。

专题一:水的电解与组成1、实验现象(1).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

(2).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质量比为8:1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氧气.(3)。

氢气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为、实验结论2 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1 氢元素和(个氧原子构成。

12(2)一个水分子由个氢原子和3、化学方程式:专题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专题三: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在20℃时,四种氯化钠溶液(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思考:28.6%?4 1 .第号溶质质量分数为什么不是.哪些是饱和溶液?哪些是不饱和溶液?为什 2么?][小结1.对于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稀溶液不一定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2.对于不同溶质,是不饱和溶液。

专题四:溶液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条件。

专题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意义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2、溶解度的四要素(1)条件:一定温度(2)标准:100g溶剂(3)溶解状态:饱和状态(4)单位:g)如上图及意义(3、固体溶解度曲线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溶液(复习课)教案

溶液(复习课)教案

溶液(复习课)教案第一章:溶液的概念与组成1.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1.2 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其中溶剂是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溶质是溶解度较小的物质。

1.3 溶液的表示方法:溶液可以用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表示方法来表示其浓度。

第二章:溶液的制备与纯化2.1 溶液的制备:溶液可以通过溶解固体、稀释液体或气体溶解于溶剂中制备。

2.2 溶液的纯化:溶液可以通过过滤、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纯化。

第三章:溶液的性质与浓度3.1 溶液的性质:溶液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透明度、颜色、味道、气味等。

3.2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表示方法来表示其溶质的含量。

第四章:溶液的稀释与浓缩4.1 溶液的稀释:溶液可以通过添加溶剂来稀释其浓度。

4.2 溶液的浓缩: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或使用蒸馏等方法来浓缩其浓度。

第五章:溶液的配制与使用5.2 溶液的使用:溶液可以用于实验、医疗、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第六章:溶液的分类与特点6.1 溶液的分类:溶液可以根据溶质的性质和溶解度分为固体溶液、液体溶液和气体溶液。

6.2 溶液的特点: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和可逆性等特点。

第七章:溶液的相律与相图7.1 溶液的相律:溶液的相律是指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规律。

7.2 溶液的相图:溶液的相图是用来描述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相变关系的图表。

第八章:溶液的化学平衡8.1 溶液的化学平衡: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可以达到平衡状态,平衡常数可以用来描述溶液中反应物和物的浓度关系。

8.2 溶液的酸碱平衡:溶液中的酸碱反应可以达到平衡状态,pH值可以用来描述溶液的酸碱性。

第九章:溶液的渗透压与沸点9.1 溶液的渗透压: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差异会导致渗透压的产生,渗透压可以用来描述溶液的渗透性质。

9.2 溶液的沸点:溶液的沸点会受到溶质的影响,沸点升高或降低可以用来描述溶液的沸点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需要2课时
教学分析:
本单元分三个课题。

第一课题介绍了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其中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

主要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

第二课题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主要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

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第三课题围绕溶液的浓、稀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这样的编排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三个课题的学习,对溶质、溶剂、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从宏观上和微观上认识溶液的本质特征;对溶液的形成,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掌握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有关计算,初步学会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目的:(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概括等能力。

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分析、归纳、分类,将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概括能力;并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特征、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和、分类能力。

教学过程:
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溶液的有关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请同学们回忆并讨论:课题1中主要有哪几部分内容?其中的知识点有哪些?
(5分钟后提问,并引导学生完成课件中的填空)
[课件展示]
一、溶液
概念:分散到里,形成就是溶液。

特征:性;性。

溶液概念:叫做溶质。

溶质状态:态、态、态。

组成概念:叫做溶剂。

溶剂水是常用的溶剂,但等也可以做溶剂。

二、溶解过程:
吸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过程。

1、溶解过程放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
离子)的过程。

2、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1)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升高。

(2)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

(3)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 。

三、乳浊液
1、概念: 叫做乳浊液。

2、乳化功能:能使油脂分散成 ,而不聚集成 。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课题2、3中有哪些内容?各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如何?
(老师引导学生梳理2、3课题中各知识点的关系,并完成课件中的填空)
[课件展示]
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向一定量的 里加入某种 ,当
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 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向一定量 里加入某种 ,
,叫做不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五、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 ,某固体物质在 里 所溶解的 ,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
概念:表示物质的 随 曲线。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的所示温度下的 。

点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

溶解度曲线 线: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 下的 或表示
意义 随 而变化的情况。

曲线下面所表示的溶液为 。

面 曲线上面(包括曲线)所表示的溶液为 。

2、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 和一定 时,溶解在
水里达到 时的气体体积。

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含义: 之比。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3溶液的稀释:溶液稀释(浓溶液与水混合或浓溶液与稀溶液混合)时,稀释后溶液里所含溶质等于稀释前各溶液里所含溶质质量之和。

[课堂练习]
1、夏天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医用的生理盐水(含氯化钠0.9%)有时会产生絮状物。

晓敏认为是有氯化钠析出,而万丽同学认为是在生产盐水时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你的看法呢?
3、将10g 碳酸钙与94.4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问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是什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课外练习]完成溶液复习同步练习 ( )、( )、( ) ( )、( )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