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 差异性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总结与重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总结与重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总结与重难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陆地自然带是由纬度位置、热量、水分、气候类型和植被土壤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它们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

虽然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例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则主要对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需要注意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太阳辐射、水分和经度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以热量为基础的分异从极向赤道递减,以水分为基础的分异则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在纬线方向上,地域分异呈现更替的特点,而在经线方向上,则呈现典型景观变化的特点。

这种分异规律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由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的。

随着海拔的升高,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条件发生变化,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

山体所在纬度、海拔和相对高度等因素会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

在同一山体上,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地形等因素有关,而季节因素、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也会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

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夏季气温升高,导致雪线上升;冬季气温下降,雪线下降。

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导致雪线上升;沙漠化使气候更加干燥,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坡度越大,积雪越容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高;反之越低。

同一座山脉影响雪线的因素中,当温度和降水的作用结果相互矛盾时,降水起主导作用。

非地带性是指陆地环境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得地带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及其成因包括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洋流,水分和综合要素等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43张PPT)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43张PPT)

温带 草原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 温带 450N
草原带 落叶 阔叶 林带
自然带
水平地带性
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地带性
自然带 与纬线平行 与经线平行 延伸方向 (东西延伸) (南北延伸)
沿纬度变化 由沿海到内
自然带 更替方向
(南北更替)
陆(东西更替)
垂直 地带性
主导因素 热量
水分
分布地区
低纬、高纬 (非洲)
(一)缺失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二)改变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形成热带雨林; 赤道穿过的非洲东部形成热带草原 欧洲西部超过北纬60度依然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形成温带荒漠带; (三)约束:美洲西海岸自然带仅分布在狭窄的沿海地区; (四)块状:荒漠地区的绿洲,地势低洼地区的湿地。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4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2021/8/142021/8/142021/8/1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42021/8/14August 1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42021/8/142021/8/142021/8/14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差异性对土地利 用的影响。例如,在干旱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应注重节水灌 溉和水资源保护;在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应注重水土保持和 生态修复。
自然保护区设计
自然保护区设计是地理环境差异性在实践中的另一重要应用。通过合理设计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维 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以上三个尺度的地理环境差异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为人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地理 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03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纬度地带性
总结词
纬度地带性是指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分布不均,从而形成不同纬度带的气候、 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究,提高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02
利用GIS技术进行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分析和模拟,为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03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地理环境差异性数据进行深
度挖掘和学习,提高研究效率和精度。
地理环境差异性研究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资源可持续利用
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详细描述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特征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 高,气候逐渐变冷,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垂直地带性在地球表 面的高山、高原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04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践 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地理环境差异性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 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高三地理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三地理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三地理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鉴于大伙儿对查字典地理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伙儿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三地理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供大伙儿参考!本文题目:高三地理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最新考纲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析解读1.把握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重点把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把握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规律。

第1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________上的差异。

2.成因:不同地域________、________分布的不同状况。

3.自然带4.空间上的规律性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误区警示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惟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自然带包括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1.地带性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阻碍因素典型地区图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________ 太阳辐射________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畴内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________ 海陆分布________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________________ 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2. 非地带性现象:要紧受________________、地势起伏和________等因素的阻碍。

考点一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典例导入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阻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讲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讲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讲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引言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要素组成的环境。

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规划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并通过图表和案例说明不同地区的差异对人类的影响。

一、气候差异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显著影响。

1.热带地区:热带地区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湿润,温度变化较小。

这种气候条件适合热带农作物的生长,如水稻、香蕉等。

然而,热带地区也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和台风的袭击,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威胁。

2.温带地区:温带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而湿润,冬季寒冷而干燥。

这种气候条件适合一些粮食作物的生长,如小麦、玉米等。

同时,温带地区的气候条件也适宜人类生活,人口较为集中。

3.寒带地区:寒带地区位于地球的极地附近,气候寒冷干燥,温度极低。

这种气候条件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寒带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如北欧国家的养殖业。

二、地形差异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势和地貌特征。

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影响着水资源的分布、交通运输的便利性等。

1.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的发展。

许多平原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产地,如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美国的中西部大草原等。

2.山地地区: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山峰重叠,水资源丰富。

山地地区适合林业和水资源利用。

例如,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重要的林业区,靠近山脉的地区还可以利用峡谷地形建设水坝发电。

3.高原地区:高原地区位于山地和平原之间,地势较高,气候干燥。

高原地区适宜畜牧业的发展,如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区。

三、自然资源差异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差异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更具发展潜力。

1.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不同地区的矿产资源差异巨大。

2023届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3届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3届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练习冻土退化过程中,地下冰的消融会导致地表发生沉降。

在高含冰量冻土区,这种地表沉降伴随着大量冰体的融化往往会形成热喀斯特湖。

热喀斯特湖通常是一些外部营力导致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融化形成的。

热喀斯特湖形成后,由于积水区域的反射率低,蓄热能力较强,侧向热流也使得周围多年冻土环境发生变化。

湖水的热对流过程将会导致其下部多年冻土持续融化甚至融穿。

读青藏高原某草甸区热喀斯特湖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冻土环境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冻土温度升高,上限上移B.冻土温度升高,下限下移C.越靠近热喀斯特湖,上限越深D.越远离热喀斯特湖,下限越浅2.冻土融穿后,可能对该草甸区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冻土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变薄,地下水水位上升B.地下水将不可避免地向地表水转换和流失C.湖岸坍塌后退,沼泽、湿地面积扩大D.高寒草甸、沼泽草甸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历年ꞏ湖南卷)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

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A.落叶林火B.针叶林火C.草原火D.荒漠草原火4.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频率最高的是()A.东方省B.中央省C.南戈壁省D.色楞格省5.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气温B.降水C.植被生物量D.游牧活动(历年ꞏ广东卷)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

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

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水下地貌体出露 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 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A.湖岸线长度变短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C.湖泊的面积稳定D.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历年ꞏ山东德州二模)某高校地理小组在重庆酉阳龙潭槽谷进行地下水采样和动态监测,探究石漠化岩溶槽谷不同坡向的水文特征。

高考地理-生物、土壤及地理环境

高考地理-生物、土壤及地理环境

专题三生物、土壤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一.【生物】1.生物的分布与环境: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对农时、农事的指示作用——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干旱环境的指示作用——骆驼刺(刺状叶,根系发达)植物对湿润环境的指示作用——莲(叶子柔嫩、硕大,根系不发达)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矮牵牛(叶片伤害,花完好)植物对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用——铁芒萁(大量生长于酸性红壤的山坡)植物对碱性土壤的指示作用——碱蓬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改造了大气圈:原始大气成分为CO2、CH4、H2、NH3,现在大气以氮气、氧气为主。

改造了水圈:改变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改造了岩石圈: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二.【土壤】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的肥力特征及重要性(1)土壤肥力: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土壤对人类和地理环境最为重要最具意义的因素。

(2)土壤的组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理想土壤的组成3.土壤的形成(1)形成过程①岩石风化过程:形成疏松母质,释放矿物养分。

②低等植物着生过程: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

③高等植物作用过程: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加丰富,并经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

(2)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主导作用:在生物的生长更新过程中,伴随着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从而使土壤颗粒发生团聚,改善母质性状,形成并增强土壤肥力。

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类型分布地区特点黑土东北平原北部土壤中富含腐殖质,比较肥沃黄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土层深厚,但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还有不少盐碱地沙地。

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磷肥、氮肥,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旱、涝、碱、沙红壤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加以改造紫色土四川盆地自然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元素,酸碱条件适中可在风化母岩上直接刨耕引种水稻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在人类生产活动(长期种植水稻)中形成的特殊土壤。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高一地理上册第三单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高一地理上册第三单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高一地理上册第三单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1、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为什么在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呢?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

因为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显然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显体验。

2、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3、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有些自然带和气候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般情况下,一种气候区是对应一个自然带的,但有两个是特殊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而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不同(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却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全球的自然带分布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4、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重点)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

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a、由赤道到两极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部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大致也具有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从图中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而不同的热量条又会引起水分条的变化。

因此,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实际上也是温度和水分条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多雨而内陆地区干旱,自然带又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离海的远近距离不同,获得水分多少也不同。

我国东部靠大海(太平洋)由于各地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多少就不一样,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干湿状况,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被,发育着不同的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区别?
• A.亚马孙热带雨林
• D.东西伯利亚山地针叶林 思考:自然景观最直观的区别是哪个自然环 境要素?
你能判断:刚果盆地or亚马孙平原?
a
b
你能判断:
撒哈拉沙漠 or 阿塔卡玛沙漠?
你能判断: 西伯利亚 or 阿拉斯加?
地理环境
• 某个区域地理环境要素(地、气、水、生、土) 相对一致,自然景观特征(以植被和土壤为代 表)也相对一致。——整体性 • 一个自然景观特征一致的区域,往往呈带状分 布,称为自然带。 • 区分自然带最直接的景观是植被。 • 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受气候中的热量和降水影响 较大。因此,气候带不同,自然带也不同。 • 不同自然带在空间上大致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主要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 性。——差异性
地 气 水

土 生
70亿人口分布在哪里?
2014-11-3
/jilupian/201306 14/450401646d49a9c2.html
Tropical Rainforest Biome - Tropical Moist Climates (Af)
Savanna Biome - Wet-Dry Tropical Climates (Aw)
Terrestrial Biomes/natural vegetation
Terrestrial Biomes
Desert Biome - Dry Tropical Climate (BW)
Chaparral Biome - Mediterranean Climate (Cs)
Grasslands Biome - Midlatitude Climate (Bs)
Steppe Biome - Dry Midlatitude Climate (BS)
专题三 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48-P53
两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区别?
• A.亚马孙热带雨林
• 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
• 思考:自然景观最直观的区别是哪个自然 环境要素?
两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区别?
• C.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藏羚羊
• D.东西伯利亚山地针叶林 思考:自然景观最直观的区别是哪个自然环 境要素?
Deciduous Forest Biome - Moist Continental Climate (Cf)
Taiga Biome - Boreal Forest Climate (Dfc)
Tundra Biome - Tundra Climate (E)
Four Basic Climate Zones & Ten Sub-climate zones
Cold Climate Taiga Biome - Boreal Forest Climate (Dfc) Tundra Biome - Tundra Climate (E) Alpine Biome - Highland Climate (H) Dry Climate Desert Biome - Dry Tropical Climate (BW) Steppe - Dry Midlatitude Climate (BS) Tropical Climate Tropical Rainforest - Tropical Moist Climates (Af) Savanna - Wet-Dry Tropical Climates (Aw) Chaparral Biome - Mediterranean Climate (Cs) Temperate Climate Deciduous Forest Biome Continental Climate (Cf) Grasslands Biome - Dry Midlatitude Climates (Bs)
Vegetation on EarthEarth taken by a satellite designed to measure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The darkest green areas are the lushest in vegetation, while the pale colors are sparse in vegetation cover either due to snow, drought, rock, or urban areas. Credit: NASA/NOAA
全球陆地自然带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寒冷
活动: 随着温度、降水的变化, 陆地自然带怎么演替变化?
准备: 1、在A4纸上画出坐标轴; 2、准备10张小纸条,请设计主要的陆地 自然带图例; 3、在坐标系内放置自然带的分布。
炎热 干燥 湿润
林地、灌丛、草地
湿润山地林
热带旱生林
地理环境
主要陆地自然带
1. 冰原带snow and ice 2. 苔原带 tundra 3. 亚寒带针叶林 boreal forest, Taiga 4. 温带混交林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5. 温带草原带 temperate grassland, steppe 6. 荒漠带 desert 7. 热带草原带 Savanna 8.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Mediterranean Chaparral 9.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temperate evergreen forest 10. 热带雨林 tropical rain forest & tropical seasonal forest, tropical evergreen forest & tropical deciduous forest 11. 高山植物带Alp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