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评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历史试题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二战后以来,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遭到了苏联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

被视为美国称霸全球最大障碍的是( )A.中国 B.苏联C.朝鲜 D.社会主义阵营答案 D解析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视为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

2.“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是美国参谋长布莱德利对哪次战争的认识(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答案 B解析“错误的时间”一是指二战刚刚结束,人民厌恶战争;二是指美苏冷战刚刚开始,发动战争与其不诉诸武力的政策相违背。

“错误的地点”是指美苏争夺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在亚洲发动战争牵制了美国在欧洲的力量扩X。

3.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历来众说纷纭。

有人在20世纪60年代这样写道:“苏联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让朝鲜半岛‘独立’的计划,该计划要使朝鲜不受除苏联之外任何国家的控制。

”此人最有可能是站在下列哪个国家政府的立场上( )A.苏联 B.伊拉克 C.美国 D.朝鲜答案 C解析此人披露了苏联人的计划,可见不可能和苏联政府保持一致立场,排除A项。

B项和本题没有任何联系也可排除,C、D两项比较,C项是最佳选择,故选C。

4.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可以利用排除法解答。

当时朝鲜和越南都存在南北两个政权,因此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应选;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不符合越南战争,因此②不该选;在两次战争中美国都提供了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同时朝鲜、越南都是中国邻国,两次战争都威胁中国的安全,③④应选。

综合起来,D项为正确答案。

5.“今年春光胜往年,举国欢腾捷报传。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3(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二战后初期,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对立政权的根源在于( )A.日本对朝鲜分而治之B.朝鲜人民的民族自决C.美、苏对日军分区受降D.联合国正式通过决议2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干涉朝鲜内政的表现有( )①美军悍然向平壤进攻②指责朝鲜是“侵略者”③组织“联合国军”参战④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列有关朝鲜战争的事件发生在1953年7月的是( )A.中朝军队开始并肩作战B.中朝军队发动五次战役C.朝鲜停战谈判开始举行D.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署4苏联没有直接参与朝鲜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朝鲜安危与苏联的关系不大B.避免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C.坐山观虎斗,准备支持胜方D.苏联政治军事力量相对不足51955年,越南分裂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B.胡志明领导抗法斗争C.美国开始向南越渗透D.越南共和国宣告成立6美国派遣“特种部队”进入越南的直接目的是( )A.制造越南分裂局面B.防止南越政权垮台C.推行霸权主义政策D.取代法国在越地位7越南人民取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的原因有…()①越南军民顽强斗争②苏联提供军事援助③中国援助大量物资④美国民众反对战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 联合国大会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其最主要依据是( )A.犹太人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B.犹太人曾受到德国法西斯迫害C.英国曾经支持“犹太复国运动”D.耶路撒冷属于犹太教的“圣地”9下列有关巴勒斯坦的重大事件发生在1948年5月的是( )A.“犹太复国运动”开始兴起B.联合国决定巴勒斯坦分治C.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D.美国开始支持犹太人建国10下列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二战后中东问题的核心B.阿、以矛盾的根本症结C.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D.阿、以冲突的焦点问题111948~1982年五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不包括( )A.严重阻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B.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合法地位C.以色列几乎占领巴勒斯坦全部领土D.巴勒斯坦无法通过战争来收复失地12 以色列总理拉宾曾经说:“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检测题

人民版历史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检测题

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检测题一、选择题1.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因素是,美国A.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的决议B.宣布武装援助韩国C.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D.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2.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先后取得了两次战役的胜利。

其主观原因是①联合国军装备落后于苏式装备的志愿军②配备了苏式武器的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③美军指挥官和士兵轻敌④中朝人民的正义抗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对亚洲地区实行“热战”。

被美国视为其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的是A.中国B.苏联C.日本D.越南4.据报道,韩国近期已向中国方面归还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遗骸、遗物等。

回顾历史,下列关于朝鲜战争说法正确的有①最初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一场内战②美国组成“联合国军”横加干涉③以中朝人民的胜利而结束④是冷战的重要表现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美国和越南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国表示尊重越南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双方完全停止敌对行动是在A.1969年6月B.1973年1月C.1975年春D.1964年8月6.下列有关印巴长期冲突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殖民主义“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②宗教信仰的差异③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④美苏等大国的插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识读下图,关于这场战争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削弱了英美的国际地位②埃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③美苏的势力乘机渗透此地区④中东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呈现高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下列关于伊朗和伊拉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处在海湾地区,是世界上石油生产大国B.两国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C.两国都是穆斯林国家,居民大都是阿拉伯人D.阿拉伯河是两国惟一的出海口9.中东战争及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核心是A.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B.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方案的合理性C.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家园的权利问题D.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10.1981年10月,率先实现与以色列和解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枪杀;1995年11月,对中东和平作出很大贡献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暗杀。

高中历史 专题5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阶段质量评估练习 人民版选修3-人民版高二选修3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5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阶段质量评估练习 人民版选修3-人民版高二选修3历史试题

专题5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阶段质量评估(五)(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某中学高二学生围绕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进行讨论,其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A.美军轰炸中国某某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B.美国第七舰队开进某某海峡,对中国的国家统一进行武力干涉C.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D.美国支持某某国民政府打内战解析:本题A、B、C三项符合史实,D项美国支持某某国民政府打内战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时间为1946~1949年,与抗美援朝无关。

答案:D2.下列有关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将越南分为东西两部分B.伤害了越南人民的民族情感C.为美国干涉越南内政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D.再次印证了“合则利,分则伤”的道理解析:根据这一协议,越南由一条临时军事分界线分为南北两部分。

国家的分裂使越南南北方人民骨肉分离,也伤害了越南人民的民族情感。

答案:A3.“今年春光胜往年,举国欢腾捷报传。

南北竞赛打美帝,稳操全胜勇向前。

”胡志明的这首诗说的是( )A.朝鲜停战协定签订B.美国把“特种战争”发展为局部战争C.美国把对越战争“越南化”D.南越人民的“新春攻势”解析:从“春光”“捷报”“打美帝”可以判断,这首诗热情赞扬了南越人民的“新春攻势”。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答案:D4.1959年,阿拉法特组织加沙青年成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使阿拉伯人反抗以色列的斗争进入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新阶段。

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 ) A.将以色列人赶出巴勒斯坦地区B.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家C.建立尊重信仰、消除歧视的国家D.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石油资源解析:阿拉法特是阿拉伯人民的传奇人物,他领导的“巴解组织”是抗击以色列的主要民间力量,也是阿拉伯人的核心组织。

该组织主X建立一个尊重某某信仰、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

答案:C5.观察下图,人类历史越过战争的废墟继续前进。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选修3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试卷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选修3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试卷

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场高科技战争B.二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C.引起中东地区局势的变化D.伊拉克率先使用高科技武器2.1990年,伊拉克发动了对科威特的战争。

当时,伊拉克领导人认为发动战争的有利国际形势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B.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加强C.两极格局逐步解体造成国际局势动荡D.中东和平取得很大进展3.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加紧张。

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竞争,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主要的是为了() A.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B.帮助阿拉伯重建家园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D.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4.伊朗和伊拉克的大部分居民属于伊斯兰教中的哪一派别()A.库尔德派B.逊尼派C.什叶派D.正统派5.下图为一座朝鲜半岛分界线的标志牌,该分界线的产生()A.反映了美苏对朝鲜半岛的控制B.标志着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C.推动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升级D.意味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6.克什米尔地区是南亚次大陆的“火药桶”。

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叙述,正确的()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①居民中印度教徒占多数①引发了三次印巴战争①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7.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其实质是()A.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必然结果B.联合国大会对印度的公正裁决C.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D.印度宗教冲突的消极结局8.阿拉伯酋长们发现自己有了与西方对抗的有力武器,并以此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

这次禁运的影响有()①引发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①显示了产油国联合斗争的巨大威力①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①直接促成了埃及和以色列建交A. ①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9.两伊战争中,双方互有攻守,当伊朗进攻时,为扫清前面的地雷,伊朗成千上万的少年怀着能升入天堂的梦想,冒着伊拉克炮火,冲进布雷区,被称为“肉弹”。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造成如图所示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①地理位置②民族、宗教矛盾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A. ①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图示可知该地区是中东地区结合所学可知造成中东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地理位置优越民族、宗教矛盾尖锐石油资源丰富西方大国干预故①②③④正确故B项正确2.美国一些报刊对两伊战争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 这句话说明()A. 世界石油少了B. 战争拖延的时间太长了C. 战争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D. 纽约的灯火受到战争的影响【答案】C【解析】两伊战争中双方都把袭击和摧毁对方石油基地和设施作为主要打击手段致使两国的石油工业遭到极大破坏战争期间两国的石油出口急剧减少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故答案为C项战争导致两国的石油出口减少排除A项B项符合史实但对材料信息理解不准确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 C3.与世界大战相对而言局部战争往往只波及世界的某一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形势产生影响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和海湾战争的共同点是()①领土争端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④两次战争都有国际力量的军事干预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D【解析】海湾战争的焦点不是领土争端海湾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的战争不存在国际力量的干预故①④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③是对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和海湾战争的共同点的正确分析合题意.综上所述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4.“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这说明朝鲜战争()A. 是一场深受国际局势影响的内战B. 是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产物C. 体现了美国分而治之的对朝策略D. 是苏联为遏制西方而采取的行动【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知强调的是由于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导致朝鲜战争扩大化由此说明朝鲜战争是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产物故B项正确朝鲜战争是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产物是美国在亚洲的热战不是一次朝鲜的内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苏分而治之的对朝策略故C项错误朝鲜战争是美国在亚洲热战的表现故D项错误5.有学者指出“深陷越南战争泥泞的美国人民反对美国介入越南的抗议不断扩大这表明公众对美国冷战政策的公开疏远﹣﹣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死在世界的另外一边的时候” 美国民众的这一态度()A. 直接导致越战的结束B. 促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C. 导致美国“冷战”政策失败D. 引发中美关系正常化【答案】B【解析】6.美国于2003年3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宣称美已经掌握萨达姆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但最终也未发现美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A. 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B. 为了伊拉克人民的安全C. 实质是阻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奉行单边主义政策D. 为了给全世界人民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解析】美国于2003年3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其目的显然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故A错误美国更不可能是为了伊拉克人民的安全故B错误美国宣称已经掌握萨达姆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这说明美国企图阻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奉行单边主义政策故C正确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其发动战争的目的并非为了给全世界人民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故D 错误7.图1与24均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东地区两幅作品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不惜使用生化武器B. 现代高科技战争较之于传统战争更加残酷C. 沙漠风暴行动使中东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 海湾战争对地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答案】D【解析】结合20世纪90年代的中东地区的背景根据图片信息可以反映出沙漠的荒漠化加剧海洋的污染变严重所以D 海湾战争对地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的说法更准确其他的说法无法从图片找到依据8.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原因是()①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争夺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③宗教矛盾④民族矛盾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是亚洲领土上的冲突不是中东地区中东地区的矛盾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矛盾涉及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再加上列强的介入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故排除② D项正确故选D9.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一枚就价值100万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美国人20年左右的收入这说明()A. 美国十分富有B. 现代战争是经济实力的较量C. 美国武器价格昂贵D. 普通美国人收入较低【解析】根据材料“巡航导弹一枚就价值100万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美国人20年左右的收入”可知战争是一种巨大的消耗这说明现代战争是经济实力的较量 B正确其余选项均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CD故选B10.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表示“假如当初我们能够将这场胜利转化为和平我们也许可以避免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这说明“赎罪日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是()A. 以色列为扩大“六日战争”的胜利成果B. 阿以双方为争夺宗教“圣地”耶路撒冷C. 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六日战争”的失地D. 阿拉伯国家不满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家【答案】C【解析】材料“假如当初我们能够将这场胜利转化为和平”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六日战争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是指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六日战争”的失地而发动的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号题意排除11.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美国制造各种借口伺机对叙利亚施压以期实现其政权更选西方大国也以“保护的责任”自诩干涉中东使其陷入长期战火这些现象说明()A. 西方干涉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冲突B. 霸权主义是造成地区动荡的根源C. 叙利亚内战加剧了国际的紧张局势D. 美国干涉开始导致地区力量失衡【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中东地区的干涉使该地区长期陷入战火战乱无法平息这说明西方干涉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冲突因此A项正确造成地区动荡的根源是民族矛盾、领土争端或教派冲突等内部因素不是外部因素 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西方国家的干涉对中东地区局势的影响并非是叙利亚内战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C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地区力量的失衡是从美国干涉开始的 D项错误故选A12.如图为印巴战争中使用的武器由此反映出的最主要问题是()A. 国际调停B. 美苏等大国推动了印巴战争C. 战争的激烈程度D. 联合国的干预【答案】B苏等大国推动了印巴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13.在关于某地区和平进程的政治谈判中有关各方基本接受了“以土地换和平”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为了解决()A. 印巴冲突B. 两伊矛盾C. 海湾危机D. 阿以争端【答案】D【解析】根据“以土地换和平”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 D正确故选D14.2019年8月2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1987年美苏签订的“中导条约”该条约A. 规定销毁两国的全部核武器B. 使两国关系全面缓和C. 是势均力敌的产物D. 顺应了时代潮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1987年美苏签订的‘中导条约”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这一做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缓和国际局势 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15.某同学要写一篇文章主题为“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如图图片中他能够选用的是()A. 柏林墙建成C. 马歇尔计划宣传画D. 《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答案】B【解析】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故A项错误9.11事件的时间是2001年故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提出的时间是1947年故C项错误《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的时间是1979年故D项错误16.两极格局瓦解后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这反映出A. 世界开始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B. 美国试图建立其主导的单极世界C. 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D.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正式确立【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两极格局瓦解后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说明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故选C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就开始出现排除A “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不能说明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排除B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起来排除D17.对下图最准确的解读是A.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B. 工业带来严重污染C. 美国借反恐欲称霸【答案】C【解析】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众舆论对朝鲜战争进程产生的影响18.(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原因【答案】对朝鲜战争的政策和决策起到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朝鲜战争进程【解析】【答案】美军越过三八线对中国的安全造成威胁毛泽东认为跟美国的较量不可避免稳固政权的需要【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当时所有的现代化武器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克服重重困难英勇作战终于取得了胜利抗美援朝()A. 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B. 学习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C. 是近代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D. 使中国开始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答案】B【解析】2.20世纪60年代沙特阿拉伯大力发展炼油和石油化学工业依靠石油收入发展国民经济中其他部门如纺织、食品等全面开发地区经济这反映出沙特阿拉伯()A. 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B. 掌握了本国石油资源控制权C. 谋求国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D. 增加石油工业在经济中比重【答案】C【解析】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来故A项错误B项没有反映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沙特阿拉伯大力发展炼油和石油化学工业……全面开发地区经济”可知这反映出沙特阿拉伯谋求国民经济结构的多样化故C项正确D项材料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故选C3.如图是抗美援朝的政治宣传画该作品A. 体现了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的关系B. 推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C. 宣传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D. 反映了中国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努力【答案】C【解析】据漫画内容可知该漫画表明中国人民坚决抵抗侵略者对中国和自己邻国的侵略体现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故选C 漫画反映的是中国军民的反侵略精神而不是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排除A 该漫画没有体现浪漫主义排除B 漫画与抗美援朝有关不涉及中国统一排除D.4.如图是抗美援朝的政治宣传画该作品()A. 体现了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的关系B. 推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C. 宣传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D. 反映了中国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努力【答案】C【解析】5.彭德怀指出“抗美援朝运动使全国人民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大大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了同仇敌忤、打退美国侵略者的决心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产生了通过各方面来支援军队及朝鲜人民反抗侵略、保卫远东和平和世界和平的强大的物质力量”彭德怀意在强调抗美援朝A. 显示了抵御外辱的信心B. 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增加了经济建设的动力【答案】B【解析】根据“抗美援朝运动使全国人民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大大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了同仇敌忤、打退美国侵略者的决心”可得出彭德怀意在强调抗美援朝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故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主旨排除6.下图是关于1951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两个方案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A.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 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C.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D. 致力于完成全国的解放【答案】B【解析】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中央财政要应对战争的需要故12月方案较6月方案压缩了经济及民生开支而提高了军费支出预算 B项符合题意A、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则是建国之初一直要争取完成的任务排除故选B7.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A. 冷战格局的扩展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美苏直接对抗D. 联合国势力的扩张【答案】A【解析】8.某论著指出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真正目的是要把欧洲分裂成两个国家集团……利用一些欧洲国家去反对另一些欧洲国家” 这表明()A. 马歇尔计划促使西欧走向联合B. 欧洲成为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C. 马歇尔计划使美国控制了欧洲D. 马歇尔计划旨在对抗东欧阵营【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马歇尔计划的真正目的是利用一些欧洲国家去反对另一些欧洲国家旨在加剧西欧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以服务于美国全球霸权的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揭示的是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不是影响也无法据此判断美苏冷战的重点是否是欧洲地区 A、B两项错误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不是整个欧洲 C项错误故选D9.如图所示局面的出现()A. 标志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B. 朝鲜半岛政治分裂的开始C. 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D. 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朝鲜战争不是“冷战” 故A项错误朝鲜半岛政治分裂开始的标准应该是建立了大韩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故B 项错误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故C项错误1953年的朝韩军事停火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故D项正确10.口号标语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主题与特点也能折射出历史发展的轨迹以下口号标语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②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④“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A. ②①④③B. ③②④①C. ③④②①D. ④③①②【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符合“文革”时期的时代特点“文革”爆发于1966年“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是1958年“大跃进”的表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1950年抗美援朝时期的口号“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是1953年“一五”计划时期的口号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海湾战争的军事特点11.(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评海湾战争带来的影响【答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依托大量高科技武器装备作保障多国部队在技术、形势和结果上占据了压倒性优势一国单方面的军事行动与多国协同作战相结合突破单兵种作战局限采取海陆空协同作战不再以大规模大范围轰炸毁坏为主而是对战略目标(军事基础设施)实施精准打击机动作战、远程火力攻击、电子战、夜战成为新的行之有效的作战方式军事行动更加机动灵活【解析】“多国部队的“沙漠盾牌”与海上拦截行动”“空中作战”“海上作战”“大量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优势”“海上防空和反水雷作战”“多国部队的海上舰炮火力支援和两栖作战行动”“导弹袭击战”“兵力机动与火力机动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技术优势/五、紧密配合密切协调力求达成战役行动的整体性”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依托大量高科技武器装备作保障多国部队在技术、形势和结果上占据了压倒性优势一国单方面的军事行动与多国协同作战相结合突破单兵种作战局限采取海陆空协同作战不再以大规模大范围轰炸毁坏为主而是对战略目标(军事基础设施)实施精准打击机动作战、远程火力攻击、电子战、夜战成为新的行之有效的作战方式军事行动更加机动灵活【答案】海湾战争是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深刻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期各种矛盾的变化强化了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存在提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联合国通过发挥安理会决议和制裁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同时也更加受制于美国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给伊拉克带来了深重灾难对中东地区局势带来严峻挑战损害了世界和平与稳定大量高科技武器的应用给世界的危害越来越大同时也刺激了高科技研发以及以高科技武器研发应用为特征的新轮军备竞赛引发了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战转变的世界新军事革命【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湾战争是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深刻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期各种矛盾的变化强化了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存在提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联合国通过发挥安理会决议和制裁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同时也更加受制于美国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给伊拉克带来了深重灾难对中东地区局势带来严峻挑战损害了世界和平与稳定大量高科技武器的应用给世界的危害越来越大同时也刺激了高科技研发以及以高科技武器研发应用为特征的新轮军备竞赛引发了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战转变的世界新军事革命1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1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影响【答案】(1)历史背景印巴之间历来积怨深刻东、西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引发巴斯坦内部动荡不安为印度分裂巴基斯坦提供了可乘之机美苏两国参与南亚地区性事务加剧了印巴间矛盾【解析】(1)根据材料“印巴分治引起了两国的领土争端”“巴基斯坦的出现对印度的大国地位和领土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巴国内部东西两部分之间矛盾的不断加深以及1970年巴国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引发的国内局势动荡又给印度分裂巴基斯坦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美苏两国参与南亚地区性事务使印巴之间达成和解的可能性更小”分析概括【答案】(2)影响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进一步拉大了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印度确立了其在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地位苏联在南亚次大陆的势力和影响进一步增强为苏联入侵阿富汗埋下伏笔印巴两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解析】(2)根据材料“第三次印巴战争虽然直接导致孟加拉国的产生印度分裂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印度确立了其在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地位……结束但并未能解决印巴之间的问题反而使积怨更深”可知影响是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进一步拉大了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印度确立了其在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地位苏联在南亚次大陆的势力和影响进一步增强为苏联入侵阿富汗埋下伏笔印巴两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1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苏“冷战”兴起的原因13.(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这一特点出现的主要因素13.(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冷战”后世界形势出现“小战争”的主要因素【答案】(1)原因随着法西斯国家的战败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美国实力膨胀企图称霸世界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战争刚刚结束各国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解析】(1)冷战兴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同时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苏两国都推行霸权主义扩大本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本题需要根据所学内容并结合材料属于基础分析题【答案】(2)特点在两极格局下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因素欧共体成立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力量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解析】(2)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经济欧洲大力推行经济政治一体化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综合实力快速发展第三世界的崛起开始在国际政治上发挥巨大作用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尤其是重返联合国后积极参与国际政治成为重要的一极【答案】(3)因素美国极力推行的单边主义一些地区和国家内的民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解析】(3)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推行自己在全球的话语权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同时世界上长久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也开始显现出来宗教矛盾、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等这些因素在和平年代的影响更为巨大成为“小战争”的导火索国际恐怖主义通过战争暴力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越来越成为世界安全的隐患14.(1)根据材料分析指出英阿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爆发的原因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岛之战的特点谈谈你的启示【答案】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归属问题【解析】“马尔维纳斯群岛扼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航道要冲”“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锰矿资源”“关于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是英阿之间一直存在争论并时常发生冲突”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归属问题【答案】特点高科技战争导弹广泛应用空中力量发挥关键作用战争破坏性增加启示国家主权必须维护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重视海洋资源重视高科技的发展【解析】第一小问“战争期间双方在战斗中大量使用各类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激光制导炸弹在战场上取得惊人的效果因此全世界军界人士称此战为“导弹时代的首次战斗”由于制导武器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攻击的整个过程都由精确的制导系统控制使攻击距离、命中精度和破坏威力远远超过传统火炮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大大增加战争中双方积极运用空中力量用于控制战区、对海对陆攻击、侦察、兵力投送和后勤补给等发挥了关键的作用”高科技战争导弹广泛应用空中力量发挥关键作用战争破坏性增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主权必须维护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重视海洋资源重视高科技的发展。

高中历史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3word版本

高中历史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3word版本

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迅速组织一支所谓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登陆,其根本意图是()A.制止地区战争B.维持朝鲜与韩国并立局面C.遏制苏联并包围中国D.执行美国全球扩张战略2.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历来众说纷纭。

有人在20世纪60年代这样写道:“苏联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让朝鲜半岛独立的计划,该计划要使朝鲜不受除苏联之外任何国家的控制。

”此人最有可能是站在下列哪个国家政府的立场上()A.苏联 B.中国 C.美国 D.朝鲜3.1950年6月到1953年底,美国的“特需”采购为日本带来约23亿美元。

丰田会社的社长后来回忆说:“这些订单救了丰田的命。

我既为我的公司感到高兴,又对我欣喜于别国的战争而怀有罪恶感。

”这场“别国的战争”是指()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C.中东战争 D.印巴战争4.美国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馆旁,有一组19尊头戴钢盔、持枪前行的美国大兵的雕塑,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地点,左顾右盼,脸上都写满了不安以及对死亡的恐惧!雕塑旁的纪念碑上刻着一组数字,“阵亡美军54 246;失踪……”。

美国雕塑家丹弗尔创作这组士兵雕塑的主要目的在于()A.说明侵略战争的结局必然十分悲惨B.用战争的残酷性震撼和警醒后人C.刻画美国士兵面对死亡的勇敢无畏D.说明恐惧战争、惊恐失措必定失败5.观察下图,人类历史越过战争的废墟继续前进。

通过前四次中东战争,交战双方的最主要“收获”是逐渐认识到()A.阿以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以解决B.阿以矛盾需要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C.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D.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恐怖主义威胁6.以下选项对中东战争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期的战争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B.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C.以色列占据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D.以色列使其他阿拉伯邻国承认了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7.第一次印巴战争刚实现停火,就有军事评论家指出:“这只是暂时的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单元测评人民版选修3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迅速组织一支所谓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登陆,其根本意图是()。

A.制止地区战争冲突 B.维护朝鲜与韩国并立局面
C.遏制苏联并包围中国 D.执行美国全球扩张战略
2.朝鲜战争中,美国在兵力与装备上占有明显优势,但最终遭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对地形不太熟悉 B.苏联对朝鲜的暗中帮助
C.中朝两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D.中国的大力援助
3.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

关于中国抗美援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美国全球霸权政策引起的 B.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了朝鲜
C.属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问题 D.朝鲜停战协定使朝鲜南北开始分裂4.美国干涉朝鲜内政的表现是()。

①立即派兵干涉②支持韩国对抗朝鲜③美国飞机侵犯中国东北领空④组成“联合国军”直接参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20世纪以来,阿以之间共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

其中前四次中东战争对中东国家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A.阿以双方矛盾加剧 B.美苏大国介入增加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C.中东走上和平谈判的道路 D.阿以双方得以相互理解与承认
6.中东战争及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核心是()。

A.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 B.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合理性C.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家园的权利问题 D.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7.以下选项对中东战争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期的战争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B.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C.以色列占据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
D.以色列使其阿拉伯邻国承认了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8.英国殖民势力在撤出印度之前,对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方针,将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印度的独立创造条件 B.保持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
C.满足当地人民的自治要求 D.防止大规模的宗教冲突
9.某班同学在对印巴分治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存在不足的是()。

A.印巴分治明显反映了英国的意志 B.印巴分治不利于地区的和平C.印巴分治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D.印巴分治遗留了许多的问题10.海湾战争中地面进攻的行动代号是()。

A.“沙漠风暴” B.“沙漠军刀”
C.“沙漠盾牌” D.“斩首行动”
11.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进行
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侧重于空中打击
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侧重于地面攻击
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持续时间较长、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场局部战争是()。

A.越南战争 B.印巴战争
C.两伊战争 D.朝鲜战争
13.下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14.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的是哪场战争()。

A.印巴战争 B.两伊战争
C.海湾战争 D.南斯拉夫内战
15.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图中的I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漫画中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竞争愈演愈烈落不明 B.南北差距日益拉大
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D.美国试图独霸世界
二、非选择题(16题22分,17题18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图片:
图1 美国侵略越南的图2 战火中的越南儿童
B—52轰炸机
图3 美国反战者向枪口插鲜花
请完成:
(1)图1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应属于“特种战争”还是“局部战争”?(6分)
(2)图2反映了越南战争的什么问题?越南战争对美国有什么影响?(10分)
(3)图3为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反战者向枪口插鲜花,这对越南战争的结局有何影响?(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

在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高精确度“灵巧炸弹”。

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

依托高技术优势,多国部队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经过100小时后,多国部队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

材料二海湾战争中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表
请完成:
(1)海湾危机后,美国出兵伊拉克的战略目的是什么?(4分)(2)据材料一分析海湾战争有哪些新特点。

(6分)
(3)导致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D
解析:一切外交政策都是为国家总体战略服务的,当时美国的总体战略就是全球扩张,争夺世界霸权。

2. 答案:C
解析:决定某一场战争胜负的原因有时候不一定是兵力强大与装备先进,而是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朝鲜战争就符合这一原则。

故C项符合题意。

3. 答案:A
解析:朝鲜战争和美国的霸权政策有直接关系,故A项表述正确。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帮助朝鲜而不是去解放朝鲜,故B项表述错误。

C项表述明显不符合朝鲜战争。

早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朝鲜就已经分裂,故D项表述错误。

4. 答案:B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美国飞机侵犯中国东北领空属于侵犯中国主权,故应属于干涉中国内政的表现。

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5. 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深远影响,第四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双方走上了和平谈判的道路,这是对中东地区最深远的影响。

故C项符合题意。

6. 答案:A
解析:由于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在领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矛盾,造成了多次中东战争和巴勒斯坦地区问题。

7. 答案:D
解析:历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迫使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合法地位。

故D项表述明显错误。

8. 答案:B
解析:二战后,英国即将结束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为了继续保持在这一地区的影响,英国故意将印度一分为二,利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来控制这一地区。

9. 答案:C
解析:通过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10. 答案:B
解析:“沙漠盾牌”是准备阶段,“沙漠风暴”是突袭阶段,“沙漠军刀”是地面战争阶段。

在熟悉海湾战争经过的基础上可以轻松选出答案。

11. 答案:C
解析:根据战争史实判断,C项说法是正确的。

12. 答案:C
解析:审题要注意“发展中国家之间”这一限制条件,两伊战争持续8年之久,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两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符合这一特点。

13. 答案:B
解析:注意交战双方伤亡数据差距极大,这是由交战双方的军事技术的巨大差异造成的。

故B项解读正确。

14. 答案:C
解析:高技术战争的特点之一是信息战,精确制导武器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判断应选C项。

15. 答案:D
解析: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这些地区的战争都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的。

16. 参考答案:(1)美国对越南的大规模轰炸。

“局部战争”。

(2)越南战争使大量越南人沦为难民,包括大量的儿童。

越南战争消耗了美国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美国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

并且迫使美国政府调整对外政策,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尽快从越南“脱身”。

美国开始更多地谋求同苏联“缓和”与“对话”。

战后一度呈现的美攻苏守的态势出现了变化。

(3)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
了美国侵略战争的失败。

解析:本题为图片型材料题,充分挖掘图片的信息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所在。

同时,要注意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1)问从图片中明显可以看出美国对越南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据此可判断应属于局部战争。

第(2)问反映了战争给越南人民带来的灾难。

第(3)问属于美国人民的反战运动,其影响应从加速战争结束的角度进行分析。

17. 参考答案:(1)为了保证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显示其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2)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空中打击成为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3)双方在高新军事技术方面的差异。

解析:第(1)问的回答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第(2)问要对材料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第(3)问实则要求回答伊拉克伤亡惨重的原因,主要从美伊双方武器装备及作战技术方面的差异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