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单元整体说课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六章 第一节 电压 说课稿

一、电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上完电路和电流概念以后进行的第二个概念电压的教学,主要内容是电压表的认识和使用。
电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
这是因为在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欧姆定律是一个核心地位的基本规律,也是一个难点,电压的教学是欧姆定律的基础。
在学习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对电路和电流的认识,用电流表测电流的知识与技能。
所以本节课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另外电压表的使用相对安全,不象电流表容易出现短路而损坏电表的问题,而且用2节1.5伏的干电池,是不会出现触电危险的。
可以说本节课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尝试失败,体验成功的一个良好机会。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要在一段电路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
(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压表量程,会正确读数。
过程与方法在初步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认识电压表和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愿望。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正确读书难点:电压表的正确使用,以及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区别二、学情分析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应该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中心来认识学生"的传统误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来认识教材"的新观念,所以备课必须要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处理教材,让课堂围绕学生转。
由于学生已具备了对电流的知识体系,掌握了电流表的正确使用等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对比方法讨论式教学,合适时甚至可以把课堂的主动权更多的交给学生。
三、教法和学法1、教法:为了突破电压表正确使用这难点,使用学生动手实践、讨论的办法,让学生在使用中学会使用。
为了突破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区别这个难点,主要采用比较、讨论然后列表的方式。
2、学法:为突出能力目标的实现,设计采取观察归纳、实验探索、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物理人教九年级(2023年新编)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电压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六章第一节电压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电压》。
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电压”一节是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内容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对于刚接触电学的初中学生来说,只要知道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就可以了。
对于电压的定义、单位伏特的物理意义不用深入涉及,因为难度过深学生不易理解。
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压类比电压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形象、生动,容易被学生接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电压的作用,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说教法1、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复习旧知识,连接电路,把熟悉的知识点转化为我们要学习的电压知识。
2、一般规律法:电压是一个物理量,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所有的物理量都要从四个方面来描述,在授课中,让学生用学习物理量的方法来学习电压。
3、对比法:采用回忆电流表的使用来总结电压表的使用。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压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换算,会正确使用电压表,会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养成自学的能力,通过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尝试探究活动的乐趣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知道电压表正确的使用方法。
【难点】能够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大小。
五、说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类比法演示实验法设疑提问法六、说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准备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灯泡一只,开关一个,电压表一个,导线若干。
(一分钟)引入新课:(学生活动)学生利用干电池、一只灯泡、开关、导线连接简单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做实验,并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没有了电源电路中还有电流吗?新课教学1、认识电压(教师活动)课件演示:水流的形成,提出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第1节+电压+说课稿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采取逐步呈现知识点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压的概念。首先,我会通过生动的讲解,介绍电压的定义、单位、符号等基本知识。然后,我会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压的存在和作用。接着,我会讲解电压与电势差的关系,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这一关系。最后,我会介绍电压的测量工具——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验演示。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电压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电压的概念,掌握电压的测量方法,能正确使用电压表;理解电压与电势差的关系,能够进行电压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现象来理解电压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简洁和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布局上,我会将板书分为几个部分,包括电压的定义、电压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等。主要内容将包括电压的基本概念、电压的计算公式、电压表的操作步骤等。风格上,我会采用简洁明了的字体和图表,以及生动的图示和示意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直观、有序的知识呈现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内容。为确保板书清晰易懂,我会注意字迹工整、图示清晰,并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说明。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闪电、电池等,引发学生对电压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电压的存在和作用,从而加深对电压概念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电压是如何产生的?电压与电势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通过这些策略或活动,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电压 电阻》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说课稿《电压》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2、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由“电压”和“电压的测量”两部分构成。
对于“电压”的认识,教材设置了“水果电池能够点亮发光二极管”这一出人意料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为二极管提供了“电压",从而引出本节的核心概念。
不同电源提供不同电压,由此引出电压的高低和单位。
”电压的测量“是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电压表和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让学生总结得出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和使用方法。
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领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层面上进行实验探究,并凸显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移动实验室”来体验探究的愉悦,从而获得知识并树立足够的学习信心。
三、重点难点1.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2.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四、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教具与学具】学生自己准备“移动实验室”:电池、电池组(三节)、小灯珠、导线若干等。
电压表(老师提供)【教学过程】一、交流生活感受引入新课教师:生活中“电压”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印象?学生(踊跃地交流着自己的生活感受):雷电很厉害,可以击死人和牲畜;高压危险,不能靠近;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秋冬的晚上脱毛衣时可摩擦生电;有些生物体内可以产生较高的电压──生物电;自然课中,我们做了摩擦起电的实验……教师:非常不错。
看来,学习“电压”之前,大家就具备了相关知识。
其实,很多电现象,都是电压在起作用。
二、探究灯珠发光分析原因教师:你们能猜猜,一节干电池和2节干电池使灯泡发光一样吗?学生:肯定不一样,当然是2节干电池使灯泡发光要亮。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家里有一手电筒,用三节干电池时,灯泡发光非常亮,只用2节时,灯泡要暗一些。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单元解读课件)-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1. 能说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画出它在电路中的符号, 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 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及 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内容分析
本章概述
本章内容主要是电学的两个基本概念——电压和电阻,其地位与上 一章相同,是学习电学的基础知识,同时,更是为下一章欧姆定律的学 习作好准备。电压的概念历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在初 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我们还无法讲清楚电压是什么,而只能通过 学生生活中的感知直接给出“电压”一词。电阻的概念,可以通过设计 演示实验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内容分析
第4节 变阻器
(1)基本内容:由“变阻器”和“变阻器的应用”两部分构成。 (2)重点:知道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3)难点:是按要求正确连接变阻器。 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考虑如何改变电路中小灯泡的 亮度,进而引出通过改变电阻来达到改变电流的目的。突破教学难点的关 键是让学生通过把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实验,体会并发现如何正确连接变阻 器。因此,本节课建议教师在实验室中进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内容分析
第1节 电压
(1)基本内容:由“电压”和“电压的测量”两部分构成。 (2)重点:电压表的连接、使用和读数。 (3)难点:电压概念的理解。 对于“电压”的认识,教材设置了“水果电池能够点亮发光二极管”这一新颖奇 特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它为发光二极管提供了 电压,从而引出本节的核心概念。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由此引出电压的高 低和单位,利用小资料的形式来展示常见的几种电压值。“电压的测量”是通过引 导学生仔细观察电压表和阅读电压表的使用说明,让学生总结得出电压表的连接方 法和使用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实物、视频等手段和学生实验,引导学生练习电压表 的连接、使用和读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这个过程虽然难度稍大, 但在使用电压表时一般不存在“烧表”的危险,所以教材中安排学生自行实验。
九年级物理全册 16.3电阻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电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电阻》。
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下,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阻》是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三节的内容。
电阻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电流、电压构成初中电学的三大基石。
对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初步理解,是更好地学习变阻器、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相关内容的必要基础。
因此,电阻的学习将在物理电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本节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参照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将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借助形象直观的实验操作,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实践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重要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新课程标准还要求物理课堂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小组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的启发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学,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动脑做实验,在观察,实验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互学互评,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应用演示实验,将相同长度和相同粗细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同一电路,闭合开关后,让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小灯泡的亮度明显不同。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灯泡亮度的同时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同一电路中接入不同材料金属丝,灯泡的亮度会有变化呢?从而引出新课——《电阻》。
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 电压、电阻和含表电路分析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电压、电阻、含表电路解析漫画释义知识互联网模块一:电压与电压表思路导航一、电压1、电源是供应电压的装置.电源的作用就是保持正负极间有必然的电压.电压是闭合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2、电流、电压、电源的关系(1)电源、电压同时存在.(2)导体中有电流必然有电压,但有电压不用然有电流.3、电压符号和单位:电压用字母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电压的常用单位有:千伏(kV)和毫伏(mV)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kV=1000V;1V=1000 mV;1毫伏(mV)=1000微伏(μV)伏特简介意大利物理学家,从小勤奋学习,热爱科学,十六岁就开始与一些科学家通信.伏特最重要的科学发明是伏特电堆,从前因此掀起电磁学的革命.4、身边的电压值:家庭电路220V 闪电104~109V高压输电110kV 1节干电池1.5V二、电压表1、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重要仪器,它的元件符号是V2、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图a 图b图a表示采用0~3V量程,分度值为0.1V;图b表示采用量程0~15V,分度值为0.5V.3、电压表使用:(1)电压表必定与待测电路或用电器并联(2)必定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3)电压表可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示数为电源的电压值【例1】 某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 ,现在用它去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若估计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V ,则应使用量程 V ;若不能够起初估计电压值,则要先拿电路的线头试触量程 V 的接线柱,如指针示数小于3V ,再使用量程 V . 【答案】0~3;0~15;0~3.【例2】 以下列图的电路是同一并联电路电压表的三种接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S L 1L 2V SL 1L 2V SL 2L 1V甲 乙 丙A .甲测法的读数最大B .乙测法的读数最大C .丙测法的读数最大D .三种测法的读数相同大【答案】D【例3】 如图1、2所示,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对应的读数是( )A .0.4A 、2.6VB .0.08A 、13VC .0.08A 、2.6VD .0.4A 、13V 【答案】B【例4】 以下列图是四个用电压表测量灯L 1两端电压的实物连接图,其中正确的选项例题精讲是()【答案】B模块二:含电压表的电路解析思路导航1、含电压表的电路解析:(1)将电压表视为断路,判断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状态.(2)(跨界法判断电压表的测量范围)先沿着电压表两端的连线,找到两个与其他用电器连接的点;再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从哪个连接点开始分流(这个点可称为“分流点”),分别经过电压表和用电器,尔后会合到另一个点(这个点可称为“会合点”),那么分流后与会合前的电流流过的这二部份(电压表与相应的用电器)就是并联关系,这个电压表测量的就是这二个点之间的所适用电器的电压.2、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串通电路: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压之和.即U=U1+U2+……+U n (2)并联电路:电路总电压与各支路部分电压均相等.U=U1=U2=……=U n例题精讲【例5】说出以下电压表测的是什么电压?A B C D 【答案】L 2;L 2;电源;电源.【例6】 图中二个电压表分别测量哪部分电路两端电压?R 1R 2V 1V 2A【答案】V 1测的是R 1,R 2串通部份两端的电压.V 2测的就是R 1两端电压.【例7】 如图(a )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 )所示,则电阻R 1和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S R 1R 2V 2V 1(a ) (b )A .1.7V ;6.8VB .6.8V ; 1.7VC .1.7V ;8.5VD .8.5V ;1.7V【答案】B【例8】 以下列图,已知电源电压为10V .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 1示数是8V ,电压表V 2示数为7V ,则L 1、L 2、L 3两端电压依次为( ) A. 2V 、5V 、3V B. 1V 、6V 、2V C. 3V 、5V 、2V D. 3V 、2V 、5V【答案】C1、 电阻:导体对电流阻拦作用的大小.用R 表示.(1)不相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相同.电阻是导体自己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没关.(2)利用电压和电流的大小诚然能够对电阻值进行计算,但是它们其实不能够决定电阻值的大小.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长度,资料,横截面积,温度.(1)大多数金属都是温度高升时电阻变大,但一般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很小 ;因此在研究一般问题时,经常忽略这个变化,而认为其电阻不随温度而改变. (2)电阻定律(电阻决定式):LR S ρ=3、电阻单位及其换算:(1)国际单位:欧姆(Ω)(2)常用单位:兆欧(M Ω)、千欧(k Ω)(2)换算:631M Ω=10Ω=10k Ω(教师版)练习:128k Ω= Ω;220Ω= Ω;280k Ω= M Ω【例9】 小明用以下列图的器材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 、b 为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b 比a 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B .利用此装置只能研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C .利用此装置能研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D .为了正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通一个电压表思路导航例题精讲模块三:电阻与变阻器【答案】C【例10】把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线对折后使用,则电阻()A.不变B.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C.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D.变为原来的2倍【答案】C【例11】现有四段导线,甲、乙、丙都是铜线,丁是镍铬丝,甲与乙等长而甲较粗,乙与丙等粗而丙较长,丙与丁等长而且等粗.关于它们的电阻,有以下几种说法:(1)甲的电阻最小;(2)丙的电阻最大;(3)甲和乙的电阻相等;(4)丁的电阻最大.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1)和(2)B.(2)和(3)C.(3)和(4)D.(1)和(4)【答案】D她画出了以下列图的电路图(ab之间为导体),并正确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以下填空(只填序号).(1)要考据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2)要考据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3)要考据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答案】(1)A、C.(2)C、D.(3)B、C.(1)他们应选择编号为、的两根电阻丝来研究;(2)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M、N两点间,闭合开关,经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小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电阻值.(3)以上(2)中判断电阻大小关系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以下描述中能表现这种方法的是()A.依照物质在常温下的形状和体积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种状态B.经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碰撞后搬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C.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近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D.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答案】(1)ab,gh,(2)小(3)B.思路导航1、滑动变阻器:(1)结构:金属杆、滑片、电阻线圈、绝缘筒、接线柱.(2)元件符号:(3)原理:经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4)使用:串通在电路中,连接时要接“一上一下”的接线柱;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地址;使用前要认识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赞同经过的最大电流值.2、电阻箱:(1)旋钮式电阻箱:电阻箱的电阻值为(2)插入式电阻箱:电阻箱的电阻值为3、其他变阻器:旋钮型变阻器实物与图片显现例题精讲【例14】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经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来改变电阻的大小,其上标有“100Ω、1A”的字样,“100Ω”表示;“1A”表示.【答案】长度;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0Ω;滑动变阻器赞同经过的最大电流是1A.【例15】如图能利用滑动变阻器调治小灯泡从亮到灭的电路是()A .B.C.D.【答案】B【例16】如图电路所示,若要求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搬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应将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接到M、N之间()A.a、c或b、d B.a、c或a、d C.a与b D.c与d【答案】B思想拓展训练(选讲)提高班【拓展1】判断以下三图中电压表测的是什么电压?甲乙丙【答案】电源;L2;L1【拓展2】以下列图电路中,电流表A测哪部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V2、V3分别测哪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答案】整理后的电路图以下列图,故各表的测量对象很明显.【拓展3】将电阻为1Ω则这时铜线的电阻为()A.3Ω B.81Ω C【答案】B变为原来【拓展4】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铁丝剪掉一半后,剩下部分的电阻将A.a减小,b增大B.a增大,b减小C.a增大,b增大D.a减小,b减小【答案】C【拓展6】以下列图收音机上调理音量的旋钮实际上是一个,它是经过改变导体的来改变电阻的.若将接线片B、C接入电路,则顺时针转动旋钮触片晌,收音机的音量将变(“大”或“小”).【答案】滑动变阻器;长度;大.【拓展7】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以下列图,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圆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即可.风越大,电路的电阻越,电流越,小灯泡的亮度越,因此利用此装置能够大概地知道风力大小.【答案】滑动变阻器;小;大;亮.尖子班【拓展1】以下列图,是方家乐同学连接的一个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电路(甲图),乙图和丙图是他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读数情况,请你依照表盘数解决以下问题:(1)R1两端的电压U1是多少?(2)R2两端的电压U2是多少?(3)电源电压是多大?【答案】(1)R 1两端的电压U 1是1.4V ;(2)R 2两端的电压U 2是5.6V ;(3)电源电压是7V .【拓展2】 将图中的元件用笔画线连接起来,要求两节干电池串通,电灯L 1与L 2串通,电压表V 1测L 1两端的电压,V 2测L 2两端的电压.【答案】以下列图.【拓展3】 一根粗细均匀的细导线,其电阻为1.8Ω,将它折起来重叠成三段等长部分,作为一根导线,则其电阻为 Ω.【答案】0.2Ω【拓展4】 以下列图是一种调治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治器,若要使现在的音量增大应该向点方向搬动滑片P ;若要关闭收音机,滑片P 应该接在 点(选填“a”、“b”或“c”).【答案】c ;a .【拓展7】 以下列图的电路中,当把变阻器接入电路后,将滑片P 向左搬动时,电压表V 的示数变小,那么“1”和“2”接线端应接的接线柱分别是( )P21d cb a KVA .a 和bB .a 和dC .c 和dD .c 和b【答案】B【拓展8】 将两个滑动变阻器作以下列图的连接后要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P 1、P 2的地址分别在( )A .P 1、P 2都在最左端B .P 1在最左端,P 2在最右端C .P 1、P 2都在最右端D .P 1在最右端,P 2在最左端【答案】B【拓展9】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活动中使用的电路,闭合开关,要使滑片P 向右搬动时电灯变暗,则下例接法正确的选项是( )A .M 接A ,N 接CB .M 接A ,N 接BC .M 接B ,N 接AD .M 接B ,N 接D【答案】A【拓展10】 A 、B 两配电站之间由于八号台风的影响发生了输电线间的短路,已知A 、B 两站相距20km ,为了正确而迅速地修睦电路,从A 配电站测得线路的电阻值为20.5Ω,从B 配电站测得线路电阻为12.3Ω,问:检修车应第一开到离A 配电站多少千米处开始检修?【答案】 设短路处为AB 之间的O 点(见图),依照电阻定律LRS 可知,在资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线电阻大小和导线长度成正比,并知20k m A B L ,20.5A R ,12.3B R . 在资料必然,横截面积相同时,导线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有A O AB B OL R R L ,可得20.5512.33AOBOL L ,338555B OA O AB A O B O A O A O A O L L L L L L L L ;,因此A B 5L 8A O L ,又知20k m A B L ,因此552012.5k m 88A O A BL L ,因此检修车应第一开到离A 配电站12.5km 处开始检修.【练习1】 用电压表测灯L 1两端的电压,以下列图四个电路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 .【答案】B【练习2】 以下列图,电压表测出的是( )SbVacR 2R 1A. R 1两端的电压B. R 2两端的电压C. 电源电压D. 无法确定 【答案】A【练习3】 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为6V 时,测得导体电阻为20Ω.若是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为12V 时,则导体的电阻(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C【练习4】 粗细相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长度不等,不考虑温度影响,则R 长 R短;将它们串通在同一电路中,则I 长 I 短;将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则U 长 U 短.(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复习牢固【答案】大于;等于;等于.【练习5】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搬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变小,则以下列图的接法中吻合上述要求的是()A.B.C.D.【答案】A课后测【测试1】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可否与长度有关,采用了以下列图的电路,其中,AC 和DF分别为直径与长度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B和E分别为AC和DF的中点.在比较研究时,以下选择正确的选项是()A.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EB.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ACC.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FD.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DF【答案】D【测试2】以下列图,为了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搬动时,灯泡变亮,则图中导线的E端应接在滑动变阻器的()A.A接线柱上B.B接线柱上C.C接线柱上D.D接线柱上【答案】A。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第3节+电阻教案+新人教版

《电阻》课题§ 16~3电阻新课标提出物理课程不单应着重科学知识的教授和技术的训练,并且应着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研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育。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要素,进一步引出电阻是导体自己的一种性质,这类编排既有益于学生弄清电阻的概设计思想念,理解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也有益于教课。
经过经历研究实验的过程,不单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经过小组合作,也培育了学生与伙伴沟通合作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的知识,也已经具备了必定的研究实验的能力,可是电阻的观点较抽象,不简单理解,学生在理解电阻的观点学情剖析上会有一些困难,此外固然前方已经做过一些研究实验,但学生还不可以娴熟掌握研究实验的各个环节,特别在设计实验的环节还需要老师进一步指引。
本节课的内容主假如先经过察看实验现象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电阻的观点,而后分组研究实验,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要素。
为学习下一节变阻器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欧姆定律( 揭露电流、电压及电阻三个基本物教材剖析理量之间的关系 ) 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此中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要素实验是本节课的教课要点和难点,经过经历研究实验的过程,能更好地掌握控制变量这个科学研究的方法。
因为本实验的实验现象显然,学生经过实验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自己的一种性质。
教课知识与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目标技术3.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要素。
1.经过察看实验理解电阻的观点。
过程与2.经过研究实验更好的掌握控制变量法这个科学研究的方法。
方法3.经过研究实验能正确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要素。
感情态1.经过经历研究实验的过程,培育学生研究的意识。
度与2.在剖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育学生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价值观3.经过小组合作,培育与伙伴沟通合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1.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压的作用、知道电压的单位,能记住一些常见的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能正确地将电压表接入电路并正确读数。
3.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会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4.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知道电阻的单位。
5.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6.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7.知道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这两个概念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因为在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欧姆定律是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规律,而电压、电阻是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
因此电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必须认真理解的内容。
本章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两个主要概念——电压、电阻;两个重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两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一个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新课改以来,各种中考题中有关电压、电阻的考点较多,特别是与其他章节的知识点的联系密切,易出综合性的考查题。
本章主要围绕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有关知识命题。
本章的单独考查,一是考查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二是对探究式实验的考查。
学生在前一章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电流、电路的一些基础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但在本章的学习中,还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困难:(1)学生对复杂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对象的识别存在不足。
(2)部分学生对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接入电阻的变化存在问题,对构造、操作稍复杂一点的滑动变阻器,不易掌握其使用方法。
(3)电阻概念可能会有错误理解;有些学生会认为电阻在通电时才有,不通电时就没有。
实质上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4)比较电阻大小时易忽略其中的某个因素。
(5)实验时出现的电路故障,不能及时排除。
1.本章在教学设计上要尽量“从生活走向物理”,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我们每天都能用到电,通过生活中的电现象来认识电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避免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过于学术化、概念化。
2.本章可用到类比的方法:电流及电压的理解可以通过与水流、水压类比,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浅显,易于接受。
3.要重视实验探究过程,能够对探究问题作出大胆猜想或假设,并能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注意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力求使实验现象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能够对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概括出规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意识。
4.关于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是如何改变电流的,对学生来说是难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但一定要有学生实验,探究过程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注意教会学生如何在复杂的情形中,通过分类法,使思路清晰,逐步总结出规律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