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19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汽车机械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建议学时】

68学时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是汽车机械类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处理一般汽车机械问题为主要目标,同时也为后续汽车制造、检测、改装等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为学生汽车机械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及部分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课程支撑;为学生胜任岗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在学生的专业学习链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汽车机械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对建立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阐述述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类型及应用特点;

(2)能描述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3)能描述力的性质及基本定理的涵义;

(4)能描述各种传动类型的原理、运动特性、类型、应用特点及结构标准;

(5)能阐述常见液压基本回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6)能阐述刚体受力分析图的作法;

(7)能描述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内容和设计要点;

(8)能阐述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能力目标

(1)具有选用、分析基本机构的能力;

(2)具有选用和分析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结构设计和绘制结构图。

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

(2)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标准

用材料的认识性能;

●常用工程材

料;

●钢的热处

理。

料的主要性能类

型及应用特点;

●能描述金属材

料的力学性能特

点;

●能描述各种钢

材热处理方法的

应用特点。

展示图片学

生结合自己

的生活经验

回答汽车常

用的材料;

2.学生分组

上网查找钢

的热处理相

关资料。

2 静力学

基础知

识的认

●静力分析基

础;

●平面力系。

●能描述力的性

质及基本定理的

涵义;

●能绘制刚体受

力分析图;

●能建立平面汇

交力系;

●能运用力的平

移原理进行平移。

1.老师利用

课件进行课

堂讲授;

2.学生针对

老师提问分

组讨论,解决

问题。

10

3 材料力

学的认

●轴的拉伸与

压缩;

●剪切与挤

压;

●圆轴扭转;

●梁的弯曲;

●组合变形的

强度计算。

●会计算四种变

形的迁都;

●会绘制弯矩图;

●能描述组合变

形的类型及特点,

理解强度理论的

涵义及应用特点。

1.现场教学+

多媒体教学

运用;

2.绘制弯矩

图;

3.组合变形

强度计算。

12

4 机械传●平面机构的●能描述各种传 1.老师展示8

课程标准

的认识统组成;

●液压传动的

工作介质;

●液压控制阀

的结构原理与

应用;

●液压泵;

●液压系统基

本回路。

●能描述常用控

制阀的类型及符

号,理解常用控制

阀的工作原理;

●能阐述常见液

压基本回路的作

用及工作原理;

●能阐述液压系

统的组成及工作

原理;

和实物图;

2.学生分组

讨论液压传

动工作原理

及系统组成。

总计68

4.实施建议

4.1教材选用

(1)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特点的课程设计思想;

(2)以工作项目教学形式为主线设计教材,结合课程内容的相关要求,以职业能力为线索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文字表达通俗简练,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4)教材内容应依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实际,体现汽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需求。

4.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任务引领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

合职业能力;

(2)采用教、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教具,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识读、绘图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4.3教学评价

(1)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2)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考核,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结合平时作业、阶段测验、综合练习、大型作业及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

(3)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鼓励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有所创新。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利用率;

(2)加强校企结合,让学生接触企业产品图样,加快学生角色转换,缩短就业适应期;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接触更多、更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