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检查表
生产车间日常设备检查表

生产车间日常设备检查表
1. 背景介绍
生产车间是企业生产的核心部门,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日常的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生产车间日常设备检查表,以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设备检查。
2. 设备检查表
2.1 机械设备检查
2.2 电气设备检查
3. 使用说明
- 根据表格中的检查项目,工作人员应按照预定的频率进行设备检查;
- 对于未能通过检查的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更换或通知维护部门;
- 检查结果应记录在记录表中,以便后续分析和跟踪;
- 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4.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生产车间日常设备检查表,通过对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设备问题,减少故障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及时的设备维护和保
养工作也是保证设备长期运行的重要保障。
希望该文档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
生产车间5S检查表

5
(四)
清洁 18 员工工作状态是否积极饱满,不大声喧哗,不随意走动。
5
(五) 19 员工是否随地吐痰垃圾乱扔。
5
素养
20 员工是否有意识的整理本工作区,落地件是否及时清理。
5
合计 满分
100
缺点事项
评语
评分标准: 1分:很差,没人管理、整理。 2分:差,但可以看出有人在管理。 3分:一般,个别地方没做好。4分:好,可以接受。 5分:非常好,符合要求,可作为其它车间学习榜样。
车间现场管理检查表
生产车间:
检查日期:
年 月日
项次
检查内容
配分 得分
1 工作区域是否有与工作无关的东西(如:水杯,饮料瓶,等)
5
2 物料(原料及零部件)模具摆放是否整齐有序。(模具不可直接放置于地面)
5
(一) 3 空置机床、设备台上是否整理,是否有不需要的物品及加工部件等。
5
整理 4 生产工作台面上是否有不需要的物品,不合格品是否及时清理,是否用专用器具盛放。
5
5 工具箱及各配件使用工具是否整理,整齐摆放,报废的部件是否及时处理。
5
6 现场各个角落,是否有不需要的物品及其它杂物。(窗台上,各角落)
5
7 工作区域是否有落地部件。工装夹具等物品是否易于取用,不用寻找,放置合理。(专位专置)
5
8 现场是否有区域划分,各类物品是否有定位,(如不合格品区,成品区等)
检查:
审核:
5Hale Waihona Puke 13 工作区域是否整洁,是否有尘垢、油、水、纸屑、其它杂物等。
5
(三) 14 生产车间使用的机器、设备、仪器、工具 容器等是否清洁无油污
5
生产企业安全检查表

5.结构件不稀有松脱、裂及,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里变形.
目视
6.高于1.5m的走台或平台必须有防护栏;台面板周国的甥脚挡板高度不小于150三,
目视/测a
21
特种设招
1.使用单位应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目视
2.特种设符使用场所,应符合相关设计标掂要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S⅛保其安全运行.
目视
10
作业区域地面
状况
1.地面平整,无障碍物和绊胆物,如有绊脚物应设曲目标志或防护措施:坑、燎,池应设置可贫的孟板或护栏,夜间有照明.
目视
2.地面无快水、枳油或垃圾杂物.
目视
3.因作业环境或工艺原因,易产生机油、积水的,应有防滑措睡.
目视
11
设备设您布局
1.设备设施弓堵、柱间以及设备设施之间应留自足修的苑离.或安全隔离.
目视/记录
30
仓库
1.仓库耐火等段设计与储存物品的火灾危冷程度相适应。
目视
2.仓库车行道'人行道宽度应符合标准.路而平坦.无绊脚物.
目视
3.物品应分类储存,定置区域标战清晰,故址和区域不超限。
目视
4.物视
5.电气设得安袋,使用符合安全规范。
目视
6.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合理,完整好用.
1.现场使用点的危险化学乩存:放盘不得超过耳班的使
目视
2.使用前、后必须对盛装容腓进行检查,标签清暗.且定点存放.
目视/记泉
3.化学废料及容器应统•回收,按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目视
15
危险化学品仓
库
I.危险化学品应按其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分区、分库贮存,库房符合安全标准的要求,各种危险化学M有中文安全技术说明的.
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查看了生产部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共识别了环境因素29项,其中“空压机噪声的排放”、“生产中电的消耗”及“潜在火灾”两项为重要环境因素。
内审检查表ER-4.5.5-03
受审核部门:生产部内审员:冯明晶日期:2018年7月22日
审核条款
标准要求
观察情况记录
标记(Y / N),用来:
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Y
内审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生产部内审员:冯明晶日期:2018年7月22日
审核条款
标准要求
观察情况记录
标记(Y / N)
4.4.6
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以确保它们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因缺乏程序文件而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
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
查公司“运行控制程序”程序,程序中规定了对节约资源,污染预防等方面的运行准则。
发现在车间的含油抹布未按危险固体废弃物进行收集。
N
各生产车间“5S”活动检查表

检查人:检查日期:
序号
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
标准分
各部门主要缺陷记录及评分
得分
模具生产部
得分
动力部
得
分
原熔部
1
地面:无废纸、污水、油污、干净、铁屑,无随地吐痰、无碎玻璃、地面划线线条清晰明了,通道宽度适宜搬运作业,超出通道的摆放物品要求张贴警示牌。无卫生死角,每有1处扣0.5分。
5
合计
100
被检查单位确认:
被检查单位确认:
被检查单位确认:
被检查单位确认:
被检查单位确认:
备注
每次检查扣分不封顶,即可评定为负分。
办公室“5S”活动检查表
检查人:检查日期:
序号
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
标
准
分
各部门主要缺陷记录及评分
得分
物流部
得
分
动力部
得
分
原熔部
得
分
行政部
得
分
计划部
1
所有人员按规定着装整齐、穿厂服。每有1处不合格扣0.5分。
5
11
书柜、书架整齐排列且清洁无杂物。书柜、书架中的书、文件或资料应分名别类,应作好标识和检索。每有1处不合格扣0.5分。
5
12
桌子、文件柜为工作需要,有无长期不用的存在于办公室。每有1处不合格扣0.5分。
5
13
办公桌上未放置有与现在工作无关的文件,书籍资料、物品、零食、饮料等。每有1处不合格扣0.5分。
6
4
设备/机台:设备/机台应定期保养,要求无锈迹、综合性能良好、设备/机台的使用状态标识明了,应划出或标出设备/机台的警戒区域。每有1处不合格扣0.5分。
生产车间检查表

5、生产过程中物品有明确状态标示 1、各料区有标识牌 2、摆放的物料与标识牌一致 3、物料摆放整齐 4、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区分,且有标识 1、常用的配备工具集放于工具箱内 2、机器设备零件擦拭干净并按时点检与保养 3、现场不常用的配备工具应固定存放并标识 4、机器设备标明保养责任人 5、机台上无杂物、无锈蚀等 1、消防器材随时保持使用状态,并标识显明 2、定期检验维护,专人负责管理 3、灭火器材前方无障碍物 4、危险之场所有警告标示 1、标签、标识牌与被示物品、区域一致 2、标识清楚完整、无破损
4、及时收集整理现场剩余物料并放于指定位置
7
人
1、穿着规定厂服,保持仪容清爽 2、按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业程序、标准作业 员 3、谈吐礼貌
4、工作认真,不闲谈、不怠慢、不打瞌睡工作认真专心
8
仓
5、生产时有戴手套或防护安全工具操作 1、仓库有平面标识图及物品存放区域位置标示 2、存放的物品与区域及标示牌一致 库 3、物品摆放整齐、安全
3
料
区
4
机器、设备 配备、工具
5
安全与消 防设施
6
标
识
1、茶杯放置整齐、统一存放于工具箱内。 2、易燃、有毒物品放置在特定场所,专人负责管理 9 其 它 3、清洁工具放于规定位置 4、屋角、楼梯间、厕所等无杂物 1、 2、 3、 备注 10 不合 4、 格项 5、 6、 7、 检查说明 1、检查每违反一个小项目扣 1 分,总分为100分。 2、生产车间是焊接车间、机加工车间、表面车间、 3、检查员查到上表未提及之缺失酌情扣分。 检查员签名: 小组确认: 得分:
生产车间检查表
部门:
序 号 改善项目 检查标准 1、通道顺畅无物品 2、通道标识规范,划分清楚
内部审核检查表(生产部、车间)

内部审核检查表受审核部门:生产部/车间审核时间:2013.5.21序号审核依据检查事项及检查方法检查记录备注ISO 9001 ISO14001 OHS180015.5.1 4.4.1 4.4.1提问部门负责人本部门的主要职责及部门内的人员配置和分工情况。
产品实现策划;生产过程控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控部门,,工作环境安全管理5.4.1/5.34.2;4.3.34.24.3.3 4.3.4抽样提问本部门人员是否了解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方针、目标。
检查本部门分解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已了解。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已完成4.2.2 4.4.4 4.4.4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删减情况如何?理由是什么?删减..7..3.工艺成熟,常规生产.4.2.3 4.4.5 4.4.5提问文件管理人员文件的编号方法和分类方法。
检查文件的编号情况。
SC-手册,CX程序文件、ZY作业文件、-JL记录4.2.3 4.4.5 4.4.5检查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情况,有无未经批准发布的文件,有无审批权限与规定不一致的情况。
编、审、批齐。
无未经批准发布的文件4.2.3 4.4.5 4.4.5查问《文件清单》,核对有无未受控或失效文件,检查是否标明了文件的版本和修订状态,有无未加盖受控标识的情况。
查《受控文件清单》,抽三份文件均符合要求。
4.2.3 4.4.5 4.4.5抽查文件的发放记录,抽查文件发放是否与记录一致。
是否标明了发放号,文件保管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查《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抽查文件发放与记录一致。
文件保管情况符合要求4.2.3 4.4.5 4.4.5检查文件的更改情况及更改是否经过审批并保证了更改的一致性(抽查一份《文件更改通知单》)。
暂无更改4.2.3 4.4.5 4.4.5查,有无作废文件,是否进行了明确标识?抽查有无文件的销毁,销毁是否符合文件规定?无作废文件4.2.3 4.4.5 4.4.5对外来文件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识别,建立清单并控制其分发?对外来文件进行了充分的识别,建立清单并控制其分发4.2.3 4.4.5 4.4.5检查文件、记录保管开展了定期检查并保留记录。
GBT42061-2022生产部内审检查表

洁净室(区)内的水池、地漏应安装防止倒灌的装置,避免对环境和物料造成污染。
2.26.2
应当对过滤器的性能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其有效性。
查看维护保养记录,是否进行定期检查。
2.29.1
洁净室(区)内的人数应当与洁净室(区)面积相适应。
查看验证记录,是否对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进行验证,确认能够满足洁净控制要求。核实现场工作人员数量,查看相关记录,不应超过验证时所确认的现场工作人员数量上限。
内审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
生产部
审核日期
年月日
审核依据
GB/T 42061-2022IDT 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审核员
审核的过程
4.质量管理体系;5.管理职责;6.资源管理;7.5生产和服务提供;8.2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
6.3
基础设施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3.2.1
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应当符合预定用途,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查看生产设备验证记录,确认是否满足预定要求。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是否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3.2.2
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
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标识。
3.2.3
现场查看洁净室(区)的人流、物流走向是否合理,是否能够避免交叉污染。
2.17.1
进入洁净室(区)的管道、进回风口布局应当合理,水、电、气输送线路与墙体接口处应当可靠密封,照明灯具不得悬吊。
2.18.1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当与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当控制在18~28℃,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特殊过程必须遵守的准则有哪些(到各过程处询问操作人员)。
(13)特殊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控制方法和程序(包括适用的统计技术)?
(14)对以上特殊过程有没有按固定间隔或过程能力下降时进行再确认(确认记录)。
(15)本部门质量目标如何测量,结果如何?
(5)以上产品要求是否通过了评审?生产部有没有参加要求的评审?
(6)生产部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怎样解决?
(7)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设备由谁确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有怎样的规定?
(8)生产过程中是否有用于自动控制的软件?这些软件是如何确认的?
(9)本公司有哪些特殊过程?
(10)公司对以上过程是如何确认其过程能力的?
(16)到生产部检查现场标识执行情况。
*(17)生产过程中人员健康\清洁度\服装等如何控制?去车间现场确认?
*(18)生产环境如何控制以保证医疗器械安全?
*(19)成品的清洁如何进行,能否保证安全?
审核检查表(根据ISO9001:2000)
生产部:
条款
检查内容
记录
7.1
(1)问生产部经理,如何根据产品需要,确定生产过程必需的设备和工艺。
(2)当现有设备和工艺不能满足要求时,是如何处理的。
7.5
(3)问生产部经理,本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部门质量目标是什么?
(4)问生产部经理,生产系统如何获取关于产品要求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