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知识的定义

合集下载

IPD流程管理的知识管理与经验积累

IPD流程管理的知识管理与经验积累

IPD流程管理的知识管理与经验积累在建筑工程领域,IPD(集成项目交付)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将各个项目参与方集结在一起,以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完成项目。

在IPD流程管理中,知识管理和经验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IPD流程管理的知识管理和经验积累。

一、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在IPD流程管理中,知识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IPD流程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将这些知识和经验有效地整合、应用和传递。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知识的共享、创造和应用,从而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1.1 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是一种通过对知识的获取、组织、存储、分享和应用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实现知识的高效利用和价值创造的过程。

在IPD流程管理中,知识管理涉及到从各个参与方获取知识、将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知识库、传递知识等多个方面。

1.2 知识管理的作用(此处省略若干字,如需完整内容,请购买正式完整版。

)二、经验积累的重要性除了知识管理,经验积累也是IPD流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各个参与方都会积累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于同类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如何有效地将这些经验进行分类、总结和传承,对于提升整个IPD流程的效率和质量非常关键。

2.1 经验积累的方式经验积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此处省略若干字,如需完整内容,请购买正式完整版。

)三、知识管理与经验积累的具体措施为了在IPD流程管理中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和经验积累,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建议:3.1 建立知识管理团队建立专门的知识管理团队,负责整理、分类、存储和传递知识和经验。

这个团队应由各个参与方的代表组成,确保各方的知识和经验都能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利用。

3.2 建立知识库建立一个全面的知识库,将各种知识和经验进行分类和整理。

这个知识库可以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便于不同参与方的查阅和学习。

3.3 定期的经验总结会议定期组织经验总结会议,邀请各方代表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教训。

关于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的定义

关于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的定义

二、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关系
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就如同 几何学上线、面、立体之间的关系。智慧 是利用知识采取正确行动的体现。
数据:事实、声音和图像。表达的是一 个描述,没有制定背景和意义的数字、图 像或声音。如19491001,我们只知道这 是一个数字,或者可以看做日期。对于这 个数字来说,它就是数字。不表示别的什 么含义。
2.编辑:样板涉及和工艺说明等在这一阶段出 台。这一环节将思想整理成更容易流通的形式。
3.嵌入:在这个阶段模型得到进一步完善,另 外生产过程和企业规程中也纳入了模型的相关知识。
4.传播:将产品推向市场或者在企业内执行新 的工艺和流程。
共享过程 1.收集:按照常规或根据需要收集现有知识。通
常是知识目录或者知识谱的形式 2.整理/存储:将知识归类并存储起来,经常用一
根据野中郁次郎(Nonaka)和竹下 (Takeuchi)的定义
所谓隐性知识,就是高度个性化而且难于格
式化的知识,主管的理解、直觉和预感都属于这一 类。
所谓显性知识,就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
出来,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并且经编 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
四、有关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 我们将知识管理的过程分为,知识转化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10时36分59秒 上午10时36分10:36:5920.12.12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2.1220.12.1210: 3610:36:5910: 36:59Dec-20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0年12月12日星 期六10时36分59秒Sat urday, December 12, 2020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2.1220.12.1210: 3610:36:5910: 36:59Dec-20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2008-06-062人分享此文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

”受到1990年代的资讯化蓬勃发展,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网际网络建构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件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25种全球最流行的管理工具:目录1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2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3 顾客细分(Customer Segmentation)4 外包(Outsourcing)5 核心能力6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7 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8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9 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KM)10 使命书和愿景书11 平衡记分卡(The Blanced ScoreCard,BSC)12 作业导向管理13 忠诚度管理14 六西格玛(6σ)15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16 基准管理(benchmarking)17 变革管理计划(Change Management)18 增长战略(Growth Strategies)19 经济附加值增值分析(Economic Value Added,EVA)20 价格优化模型(Price Optimization Models)21 开放市场创新22 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23 情景设定和突发计划(Scenario Planning)24 海外经营25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知识管理的重要性21世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质量,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

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为了加强知识管理和促进知识共享,提高企业的创新本领和竞争力,本文规定了相关的制度和流程,以确保知识的有效收集、整理、传播和利用。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和目标1.1 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流程,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应用知识,以提高企业的绩效和创新本领。

1.2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推动知识的共享和转化,培养学习型组织,促进创新和连续发展。

二、知识管理的原则和流程2.1 知识管理的原则2.1.1 共享原则:鼓舞员工共享知识,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团队间和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

2.1.2 学习原则:鼓舞员工不绝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学习本领和创新本领。

2.1.3 开放原则:与外部合作伙伴共享知识,汲取外部智慧,推动行业共同发展。

2.2 知识管理的流程2.2.1 知识收集:定期组织调研、市场分析、知识搜集等活动,收集内外部知识资源,并建立知识库进行存储。

2.2.2 知识整理:对收集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清楚的知识体系,并进行归档和编目。

2.2.3 知识传播:通过内部培训、工作坊、会议等方式,将知识传播给员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沟通。

2.2.4 知识应用:鼓舞员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提升效率和质量。

三、知识共享的机制和平台3.1 知识共享的机制3.1.1 内部社交平台:建立内部社交平台,供应员工共享和沟通的空间,鼓舞员工发布、评论、点赞和共享有价值的知识内容。

3.1.2 知识共享会议:定期组织知识共享会议,邀请员工共享本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促进跨部门和团队的知识沟通。

3.1.3 创新试验室:设立创新试验室,供应创新项目的资源支持和专家引导,鼓舞员工进行创新实践和知识共享。

3.1.4 嘉奖制度:设立知识贡献嘉奖制度,对乐观贡献知识的员工予以表扬和嘉奖,激励员工乐观参加知识共享。

3.2 知识共享平台3.2.1 内部知识库:建立电子化的内部知识库,收集整理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通过搜寻和浏览功能将知识供应给员工。

第八章企业知识管理战略

第八章企业知识管理战略
信息:经过格式化、过滤已经综合处理有条件的数据,即数据和数据 之间的联系。如在对某先生来说,19491001可以是一个人的生日,也可以 是PRC成立的日期。总之,数据和别的方面的数据进行了一个交错和结 合(条件),产生了新的意义。
知识:有意义的信息,表现在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譬如天空有乌 云和下雨两个信息之间,如果建立一种联系,则产生了知识。
5
一、知识的定义
知识到底如何定义? 下面是一些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结构化信息。 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或者决策的经过整理的易于理 解和结构化的信息 知识包含真理和信念,观点和概念,判断和展望, 方法和诀窍 知识是被认为能够指导思考、行为和交流的正确和 真是的洞察、经验和过程的总集合 知识是从信息中推导得来,能够积极提升绩效、疑 难解决、决策、教、学等方面。
9、整体性:尽管隐性知识往往显得缺乏逻辑结构,然而,它是个体内 部认知整合的结果,是完整、和谐、统一的主体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其本身也是整体统一,不 可分割的。 16
隐性-显性分类法
显性知识比较易于管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编码化 和数据化,显性知识必须转换化隐性知识才能有 真实的价值,显性知识转换化隐性知识的过程, 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和知识成为生产力的过程。
在一定的资源(如时间、资金、人力)限制下,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将成反比关系。
9
三、知识的分类
对知识的分类长期以来纷争不休,不同的人分别从 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分类。以下主要介绍三种分 类方法:
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分类方法; 隐性-显性分类法; 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分类方法。
10
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分类方法
15
隐性知识特性

知识管理课件-知识管理概念

知识管理课件-知识管理概念

7、新闻报道
8、科技文献
9、专利发明
答案:数据1、5 信息2、7、8 知识4、6、9 智能 3
知识、知识管理、导入知识管理
知识的分类:
♠Know-X分类法: •事实知识(Know-what)。让人知道它是什么,常用于法律和医学领域。 •原理知识( Know-why)。让人知道它为什么。通常指关于自然、人的思
团队工作 实用的指导原则 知识共享
管理人员关注的知识管理问题:
信息管理人员 职能管理人员 技术管理人员
将大量的数据以一种可用的格式储存 避免用户负载大量不需要的数据 剔除错误数据和陈旧数据 确保顾客的信任感 保证信息能够流通 改变管理方式的深远意义 使个人自愿贡献自己的知识 使业务单元共享彼此的知识 证明商业价值 将不同部门的人员组织在一起 确定进行知识管理所应负的责任 确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 保证技术的更新 互联网上数据的安全性
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 ♥知识的发布,以使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能获
得和应用知识。 ♥确保知识在需要时是可得的。 ♥推进新知识的有效开发。 ♥支持从外部获取知识。 ♥确保知识、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 ♥确保组织内部的人知道所需的知识在何处。
知识、知识管理、导入知识管理
相关资料: 对知识管理认识的统计调查: 通过对来自12个国家的一些先锋企业
知识、知识管理、导入知识管理
• 由内隐到外显的外在化(Externalization)
通过讨论和文件编辑将知识转化成明确具体的 形式。组织需要开发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使个人头 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化成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如: ♣ 将在项目或产品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形成 文字,提供渠道让其它成员参考。 ♣ 应用脑力激荡术。由成员互相激荡与对抽象概念的 联想,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知识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知识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知识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是一种将组织中的知识资产(包括信息、经验、思想、技能等)进行有效集成、创造、共享、利用和保护的管理方式。

知识管理始于上世纪90年代,起源于企业对于知识资产管理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也逐渐成为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

知识管理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本质上是一种“流动的资产”。

知识管理强调知识的流动性,尤其是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共享和交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价值。

2.知识管理是一种跨部门、跨层级、跨文化的活动。

知识管理不仅涉及到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职能之间的知识协同,还涉及到组织外部的知识交换和共享。

3.知识管理要立足于组织战略和目标。

知识管理需要根据组织的战略和目标来实施,将知识管理作为组织的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

4.知识管理需要支持和引导个体学习和创新。

知识管理需要不断激发和支持组织中每个成员的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5.知识管理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知识管理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建立知识库、社交平台、在线学习等方式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总之,知识管理是一种以知识资产为核心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有效的知识集成、创造、共享、利用和保护来提高组织的效率、竞争力和创新力。

知识管理的概念与应用

知识管理的概念与应用

知识管理的概念与应用知识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有效地收集、组织、储存、传播和利用知识资源,以提高组织绩效和个人创造力的过程。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而知识管理就成为了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应用,并探讨其对组织的影响和价值。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改进组织的知识获取、创造、共享和应用能力。

它涉及到知识的识别、储存、传输、应用和保护等环节。

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与开发、知识的组织与储存、知识的获取与传递、知识的应用与保护等方面。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整合和优化知识资源,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建立和维护知识分布网络,促进知识的创造、共享和应用,以满足组织的需求并促进持续发展。

二、知识管理的应用1. 知识的获取与开发组织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渠道获取知识资源,包括员工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外部专家的咨询和研究成果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组织能够获取新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 知识的组织与储存组织需要将获取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组织,以方便后续的利用和共享。

这包括建立知识库、知识图谱和专家数据库等,以强化知识的可持续利用。

3. 知识的获取与传递组织内部需要建立良好的知识传递机制,以便将知识从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传递给另一个人或团队。

这可以通过培训、会议、沟通和信息系统等方式实现,以确保知识的流动和传播。

4. 知识的应用与保护组织需要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并保护好组织的核心知识资产。

通过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组织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

三、知识管理对组织的影响和价值知识管理对组织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

首先,知识管理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合作,在组织内部打破信息孤岛,提高团队协同能力,促进创新和改进。

其次,知识管理能够提高组织的决策质量和智慧,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是什麼
• 對人類問題的洞察力 • 能作出審慎而正確判斷的能力 • 真正地能夠認識自己、把握自己的行為 才是智慧
智慧
• 智慧是一種人類問題的洞察力、 • 它是一種高級或抽象的知識 • 有些人雖然有知識,但不見得有智慧。 因為這些知識指的是專業的知識,只告 訴我們如何操作機器、如何看病、如何 開刀、如何治病,但在人生疑難,行為 方面的解決上並沒有辦法有所助益
• 知識類似於通常稱為信憩的東西,並可分 解為信憩單位──比特(bit)。在一些複雜的 領域,專家們需要掌握許多此類知識才能 完成他們的工作,律師和醫生便是這類人 員。
Know-why
• 是指自然原理和規律方面的科學理論。 • 此類知識在多數產業中支撐著技術的發展 及產品和工藝的進步。 • Know-why知識的產生和再生產由專門機構 如實驗室和大學完成。
Know-who
• 涉及誰知道和誰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 • 包含了特定社會關系的形成,即有可能接觸有關 專家並有效地利用他們的知識。 • 不同企業間和專家之間高度的分工而形成技能的 廣泛分散,對於經濟活動具有重意義。 • 對現代管理者和企業而言,重要的是要利用此類 知識對變化率的加速變化做出響應。 Know-who 類知識對於其他類型的知識來說,屬於企業內部 高級別的知識。 • 企業的營業秘密。
Aristotle’s Knowledge Taxonomy
• Episteme: Knowledge that is universal and theoretical, e.g. Know why • Techne: knowledge that is instrumental, contextspecific and practice-related, e.g. know how • Phronesis: knowledge that is normative, experience-based, context-specific and related to common sense, e.g. practical wisdom
資料、資訊、知識及智慧 的比較
• 知識講分別,分得愈細,知識愈專精,缺 點則是一管之見 • 智慧有好幾種。愛因斯坦是深探宇宙秘密 的智慧。排難解紛的人則是洞見問題的智 慧。宗教人物是一種洞察人生真相的智慧。 因為無我,不起分別心,因而超越一己之 見,提出解決人生困境的建議。更高超者, 則體現隨順眾生事件的傳播;情報、 新聞等 • 告知的行動;心靈或個性、訓練、教學 等之型塑;教學知識的傳遞 • 資訊是經過加工後的資料 • 資訊代表能對知識結構產生改變的東西
知識是什麼
• 人對實在(Reality)的了解 • 人的主觀世界對客觀世界的概括和如實 反應。主體對客體了解的程度 • 人類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 • 強調系統性、理論性與普遍性 • 主觀知識與客觀知識的差別
Know-how
• 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藝和能力。 • 商人判斷一個新產品的市場前景,或一個人事經 理選擇和培訓員工都必須運用他們的Know-how。 操作複雜機器的熟練工人也是這樣的。 • 典型的Know-how是各個商家發展和保存於自己 範圍內的一類專門技術或訣竅。 • 產業網絡形成的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業間 有分享和組合Know-how要素的需求。 • 企業的營業秘密。
OECD的知識的種類
• • • • 知道是什麼的知識(Know-what), 知道為什麼的知識(Know-why) 知道怎麼樣做的知識(Know-how) 知道是誰的知識(Know-who)
Know-what
• 是指關於事實方面的知識
– 例如紐約有多少人口?做煎餅用的是什麼原料? 滑鐵爐戰役發生於何時?都是這類知識的例子。
妙智慧
• • • • 又稱般若 對未見之事的信心。 超越世俗、解脫成佛的智慧 般若波羅蜜--智慧到彼岸--圓滿無缺的超 越智慧 • 體悟一切事物都是「無所有」「不可 得」,亦即都是「空」的智慧
資料、資訊、知識及智慧 的比較
• 資料、資訊、知識及智慧,愈往上聲望及 權力愈高 • 資料具客觀性質,資訊則有主觀資訊及客 觀資訊的差別 • 知識有記錄性知識、默會知識、理論知識、 經驗知識等差別 • 智慧之上更有妙智慧
需要不同的管道學習四種知識
• Know-what和Know-why類知識可以通過讀書、 聽演講和查看數據庫來獲得 • Know-how則必須透過社會實踐中學習,或通 過特殊的教育環境來學習。它也能在與顧客、 轉包商和獨立的研究院所的日常交往過程中學 習。企業從事基礎研究的原因之一是要獲得對 它們的創新能力起關鍵作用的科學家網絡。 • Know how的基礎在於Know-who,必須知道師 傅何在才能學習他的Know how,並把師傅當 作權威一樣。Know-who散佈社會底層,不易 從正式的信息渠道獲取。
知識
• 廣義來看,它代表人類所知的全體。 • 狹義來看,知識是某個人對某事、某物或某 個學科了解或嫻熟的程度。 • 有些人因為經驗,對某些事物非常嫻熟,如 木工、推拿師父等,這是經驗的知識。 • 有一些人透過學院的訓練,對某個主題或學 科,有著深層的了解,可以稱這些人具備學 科的專門知識,如律師、醫生 • 產業專門知識,應配合技術生命週期。
知識管理 知識的定義
平面傳播科技系
資料、資訊、知識、智慧
• • • • • 資料 資訊 知識 智慧 妙智慧:屬於宗教、心靈層次
資料是什麼
• 載荷情報的物理符號,是對客觀事物的 數學、文字、圖象等的表示 • 數字、字母與符號的集合 • 是資訊的原料 • 是事實(Facts):例如學生的名字與電話 號碼等
美國大公司的研發經費—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 2000
• • • • • •
General Motors: 八十二億美金 Ford : 六十三億美金 IBM : 四十三億美金 Lucent : 三十一億美金 HP : 三十億美金 研發經費與知識、技術累積間的正向關係
資料
• 資料乃是字母、數字、圖表、符號等 用來代表事件與狀況,並依照既定的 規則與習慣組織而成 • 資料代表事實,但當資料被接收者吸 收並變成有意義及價值時,就變成資 訊 • 任何事實都是資料。舉例來說,空中 大學學生的名字與電話號碼
資訊是什麼
• • • • • • 能減低不確定感的東西--不確定的相反 選擇的自由度 是一種負熵 能改變知識結構的東西,in + form 有用的信息 消化後的資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