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逻辑推断(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四 逻辑推断、仿用句式、修辞手法 4.1 逻辑推断课件.pptx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四 逻辑推断、仿用句式、修辞手法 4.1 逻辑推断课件.pptx

一般情况下,这种推理根据两个事物的某些属性上的相
(3)类 比推理
同,推出这两个事物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结论。例 如:我们在动物、植物中发现细胞,又在植物细胞中发 现了细胞核,由此类比,推导出在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
9
知道了判断的种类,使用判断的时候就要注意分清判断的类 型。如:
①我无时无刻在怀念我的父亲。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①“无时无刻”意为“没有任何时刻”,“我无时无刻在怀 念我的父亲”意为“我没有任何时刻在怀念我的父亲”,表示了 一个否定判断。实际上,这里应用一个肯定判断,即“我无时无 刻不在怀念我的父亲”或“我任何时刻都在怀念我的父亲”。② 错在一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不 少”或“大多”,或者将“都是”改为“大多”。
2
(一)概念间的关系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具体范围的思维形式。每 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对 象的特有属性,主要是本质属性;外延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 范围。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并列关系、包含 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3
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反映的是同一
10
(三)推理的分类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 过程。按推理前提数量划分,有直接推理、间接推理;按推理过 程的思维方向划分,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推 理的语言形式为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或具有因果关系的句群。常 用“因为……,所以……”“由于……,因而……”“因 此”“由此可见”“之所以……,是因为……”等作为推理的系 词。这里简单介绍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形式。
(1)全同关系 事物,但内涵却不完全相同。比如“中国的首都”和

2019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 专题5 逻辑推断式仿写——逻辑思维,精准摹写

2019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 专题5 逻辑推断式仿写——逻辑思维,精准摹写

专题五逻辑推断式仿写——逻辑思维,精准摹写仿写题在全国卷中消失多年,在2017年复出。

不过,它是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考生面前,不再强调仿写与修辞的结合,而是强调与逻辑推断的结合。

从逻辑角度考语用,很具人性化色彩,比较贴合实际。

有的考生不明白这种题型是把仿写与逻辑结合起来的特点,不明白推断问题出在哪儿,知道后去写又没有照顾到仿写的要求,导致答题思路不佳,答案不准。

看来,尚需加深对这种新题型的认识,找到答题的精准路径。

1.(2017·全国卷Ⅰ)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③。

解析文段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一定能很好适应社会需要”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

仿照①的方式把问题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示例)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2.(2017·全国卷Ⅲ)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

③。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生活知识和经验推断问题的能力。

我们知道火灾的发生因素很多,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材料中的“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推断不当;另外,我们知道环境污染的因素也很多,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材料中的“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推断也不恰当。

2019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教师用书:专题十一 推理判断 PDF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教师用书:专题十一 推理判断 PDF版含答案

天早晨的阴天做了观察, 一个人可能会做出天要下雨的判 气变化后才能得到验证㊂ 人们不仅在生活中需要作判断, 在 2. 怎样在阅读中作判断 在阅读中作判断, 一定要以材料提供的事实为依据, 做 因此出门时没带雨伞㊂ 谁的判断是正确的, 只有等未来的天
女青年围着篝火翩翩起舞 的描写, 让读者推断出这是夜晚 理想的度假胜地㊂
断,出门时带了雨伞;而另一个可能会做出天将放晴的判断,
这自然使读者联想出作者的目的是介绍该地区是一个十分
情景㊂ 作者描写某海滨阳光明媚, 周围是一片片的棕榈树, 因此在阅读中, 读者要从文字的表面深入到字里行间, 要从字里行间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必须对词义有深刻
阅读中同样需要作判断㊂
理解所读的内容,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㊂
������������������������������������������������������������������������������������������������������������������������������������������������������������������������������������������������������������������������������������������������������
专题十一㊀ 推理判断
79 ㊀
专题十一 ㊀ 推理判断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178
高频考点清单
㊀ ㊀ 推理判断题属于层次较高的设题, 包括推理题和判断 力㊂ 该题型通常从隐含推断㊁ 预测推断和文章出处三个维度 1.It can be inferred / concluded / seen from the passage that㊀ 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 从而理解文章寓意等的能 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字面意思, 通过语篇逻辑关系, 研 道早安时,她没有理你㊂ 为此, 你会做出以下的推论:① 她可 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作推论㊂ 譬如说, 当你向你的女友

2019年高考数学(文)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 专题0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师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数学(文)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 专题0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数】已知集合{}{}{}1,2,3,4,5,6,72,3,4,52,3,6,7U A B ===,,,则U B A =ðA .{}1,6B .{}1,7C .{}6,7D .{}1,6,7【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1,6,7U A =ð, 所以U BA =ð{6,7}.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交集、补集的运算,根据交集、补集的定义即可求解.2.【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数】已知集合={|1}A x x >-,{|2}B x x =<,则A ∩B = A .(-1,+∞) B .(-∞,2)C .(-1,2)D .∅【答案】C【解析】由题知,(1,2)A B =-. 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交集运算,是容易题,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计算能力的考查.易错点是理解集合的概念及交集概念有误,不能借助数轴解题.3.【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文数】已知集合2{1,0,1,2},{|1}A B x x =-=≤,则A B =A .{}1,0,1-B .{}0,1C .{}1,1-D .{}0,1,2【答案】A【解析】∵21,x ≤∴11x -≤≤,∴{}11B x x =-≤≤,又{1,0,1,2}A =-,∴{}1,0,1A B =-.故选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交集的求法,是基础题.4.【2019年高考北京文数】已知集合A ={x |–1<x <2},B ={x |x >1},则A ∪B = A .(–1,1) B .(1,2) C .(–1,+∞)D .(1,+∞)【答案】C【解析】∵{|12},{|1}A x x B x =-<<=>, ∴(1,)AB =-+∞.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并集的求法,属于基础题.5.【2019年高考浙江】已知全集{}1,0,1,2,3U =-,集合{}0,1,2A =,{}1,0,1B =-,则()U A B ð=A .{}1-B .{}0,1C .{}1,2,3-D .{}1,0,1,3-【答案】A【解析】∵{1,3}U A =-ð,∴(){1}U A B =-ð.故选A.【名师点睛】注意理解补集、交集的运算.6.【2019年高考天津文数】设集合{1,1,2,3,5},{2,3,4},{|13}A B C x x =-==∈≤<R ,则()A C B =A .{}2B .{}2,3C .{}1,2,3-D .{}1,2,3,4 【答案】D 【解析】因为{1,2}A C =,所以(){1,2,3,4}A C B =.故选D .【名师点睛】集合的运算问题,一般要先研究集合中元素的构成,能化简的要先化简,同时注意数形结合,即借助数轴、坐标系、韦恩图等进行运算.7.【2019年高考天津文数】设x ∈R ,则“05x <<”是“|1|1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由|1|1x -<可得02x <<, 易知由05x <<推不出02x <<, 由02x <<能推出05x <<,故05x <<是02x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即“05x <<”是“|1|1x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充分必要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由所给的不等式得到x 的取值范围. 8.【2019年高考浙江】若a >0,b >0,则“a +b ≤4”是 “ab ≤4”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当0, 0a >b >时,a b +≥,则当4a b +≤时,有4a b ≤+≤,解得4ab ≤,充分性成立;当=1, =4a b 时,满足4ab ≤,但此时=5>4a+b ,必要性不成立, 综上所述,“4a b +≤”是“4a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名师点睛】易出现的错误:一是基本不等式掌握不熟练,导致判断失误;二是不能灵活地应用“赋值法”,通过取,a b 的特殊值,从假设情况下推出合理结果或矛盾结果. 9.【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数】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答案】B【解析】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与β平行是αβ∥的充分条件;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若αβ∥,则α内任意一条直线都与β平行,所以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与β平行是αβ∥的必要条件.故α∥β的充要条件是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故选B .【名师点睛】面面平行的判定问题要紧扣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最容易犯的错误为定理记不住,凭主观臆断.10.【2019年高考北京文数】设函数f (x )=cos x +b sin x (b 为常数),则“b =0”是“f (x )为偶函数”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当0b =时,()cos sin cos f x x b x x =+=,()f x 为偶函数; 当()f x 为偶函数时,()()f x f x -=对任意的x 恒成立,由()cos()sin()cos sin f x x b x x b x -=-+-=-,得cos sin cos sin x b x x b x +=-, 则sin 0b x =对任意的x 恒成立, 从而0b =.故“0b =”是“()f x 为偶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较易,注重重要知识、基础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11.【2019年高考江苏】已知集合{1,0,1,6}A =-,{|0,}B x x x =>∈R ,则AB = ▲ .【答案】{1,6}【解析】由题意利用交集的定义求解交集即可. 由题意知,{1,6}AB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交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12.【辽宁省沈阳市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数学】已知集合{(,)|2,,}A x y x y x y =+≤∈N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1 B .5 C .6D .无数个【答案】C【解析】由题得{(0,0),(0,1),(0,2),(1,0),(1,1),(2,0)}A =, 所以A 中元素的个数为6. 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表示和化简,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13.【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命题“2000,10x x x ∃∈++<R ”的否定为A .2000,10x x x ∃∈++≥RB .2000,10x x x ∃∈++≤RC .2000,10x x x ∀∈++≥R D .2000,10x x x ∀∉++≥R【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原命题的否定为2000,10x x x ∀∈++≥R .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14.【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最后一卷)考试】已知集合{|1}A x x =<,{|31}x B x =<,则A .{}1AB x x => B .A B =RC .{|0}AB x x =<D .AB =∅【答案】C【解析】集合{|31}xB x =<,即{}0B x x =<,而{|1}A x x =<, 所以{}1A B x x =<,{}0A B x x =<.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并集运算,属于简单题.15.【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三模数学】已知集合{}0,1,2P =,{|2}Q x x =<,则PQ =A .{}0B .{0,1}C .{}1,2D .{0,2}【答案】B【解析】因为集合{0,1,2}P =,{|2}Q x x =<,所以{0,1}PQ =.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熟记概念即可,属于基础题型.16.【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模)数学】已知全集U =R ,集合2{|1}A x x =≤,则U A =ðA .(,1)(1,)-∞-+∞B .(,1][1,)-∞-+∞C .(1,1)-D .[1,1]-【答案】A【解析】因为2{|1}A x x =≤={|11}x x -≤≤, 所以U A =ð{|1x x <-或1}x >, 表示为区间形式即(,1)(1,)-∞-+∞.故选A.【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表示方法,补集的定义与运算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7.【福建省龙岩市(漳州市)2019届高三5月月考数学】已知集合}1|{≥=x x A ,{|230}B x x =->,则AB =A .[0,)+∞B .[1,)+∞C .3,2⎛⎫+∞⎪⎝⎭D .30,2⎡⎫⎪⎢⎣⎭【答案】B【解析】因为{|230}B x x =->=}23|{>x x ,}1|{≥=x x A , 所以A B =[1,)+∞.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并集其运算,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是基础题.18.【陕西省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设集合{|12,}A x x x =-≤≤∈N ,集合{2,3}B =,则BA 等于A .{1,0,1,2,3}-B .{0,1,2,3}C .}3,2,1{D .{2}【答案】B【解析】因为集合{|12,}{0,1,2}A x x x =-≤≤∈=N ,{2,3}B =,所以0,1,3}2,{A B =.故选B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并集运算,其中正确求解集合A ,熟练应用集合并集的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9.【湖北省安陆一中2019年5月高二摸底调考数学】已知集合{0,1,2}A =,{,2}B a =,若B A ⊆,则a =A .0B .0或1C .2D .0或1或2【答案】B【解析】由B A ⊆,可知{0,2}B =或{1,2}B =, 所以0a =或1. 故选B.【名师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子集的概念,考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属于基础题. 20.【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数学】设x ∈R ,则“31x <”是“1122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 【解析】由31x <可得1x <,由1122x -<可得01x <<, 据此可知“31x <”是“1122x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故选B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解法,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判定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21.【福建省龙岩市(漳州市)2019届高三5月月考数学】若1a >,则“y x a a >”是“log log a a x y >”的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由a >1,得y x a a >等价为x >y ;log log a a x y >等价为x >y >0,故“y x a a >”是“log log a a x y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A.【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数学】“02m <<”是“方程2212x y m m+=-表示椭圆”的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方程2212x ym m +=-表示椭圆,即020022m m m m m>⎧⎪->⇒<<⎨⎪≠-⎩且1m ≠,所以“02m <<”是“方程2212x y m m+=-表示椭圆”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概念,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容易遗漏椭圆中2m m ≠-,属于基础题.23.【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数学】设 是空间两条直线,则“ 不平行”是“ 是异面直线”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由 是异面直线⇒ 不平行.反之,若直线 不平行,也可能相交,不一定是异面直线. 所以“ 不平行”是“ 是异面直线”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的性质、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属于基础题.24.【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年高考信息卷(三)】设a ,b 为非零向量,则“a ∥b ”是“a 与b 方向相同”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因为a ,b 为非零向量,所以a ∥b 时,a 与b 方向相同或相反, 因此“a ∥b ”是“a 与b 方向相同”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故选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充要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属基础题.25.【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5月联合考试数学】已知集合{}2230,A x x x =+-≤{}2B =<,则A B =A .{}31x x -≤≤ B .{}01x x ≤≤ C .{}31x x -≤< D .{}10x x -≤≤【答案】B【解析】因为{}{}31,04A x x B x x =-≤≤=≤<, 所以A B ={}01x x ≤≤.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化简和交集运算,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6.【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6月)数学】已知集合{|A x y ==,2{|log 1}B x x =≤,则A B =A .1{|}3x x ≤≤-B .{|01}x x <≤C .{|32}-≤≤x xD .{|2}x x ≤【答案】B【解析】由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1)(3)0x x -+≥, 解得31x -≤≤,所以{|A x y =={|31}x x =-≤≤. 由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得22log log 2x ≤, 解得02x <≤,所以2{|log 1}B x x =≤{|02}x x =<≤, 所以AB ={|01}x x <≤.故选B .【名师点睛】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元素,看元素应满足的属性.研究两集合的关系时,关键是将两集合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本题实质是求满足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的集合.27.【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二)数学】设集合{|A x y ==,{|2,x B y y ==3}x ≤,则集合()A B =R I ðA .}3|{<x xB .{|3}x x ≤C .{|03}x x <<D .{|03}x x <≤【答案】C【解析】因为{}{|3A x y x x ===≥,所以{}3A x x =<R ð,又{}{}|2,3|08xB y y x y y ==≤=<≤,所以(){}03A B x x =<<R ð.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运算、补集运算,正确求出函数3-=x y 的定义域,函数2,3x y x =≤的值域是解题的关键.28.【辽宁省沈阳市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k =是“直线:(2)l y k x =+与圆221x y +=相切”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因为直线:(2)l y k x =+与圆221x y +=相切,1,=则3k =±.所以“k =是“直线:(2)l y k x =+与圆221x y +=相切”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和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定,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9.【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二模)数学】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0d ≠,则“139,,a a a 成等比数列” 是“1a d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若139,,a a a 成等比数列,则2319a a a =,即2111(2)(8)a d a a d +=+,变形可得1a d =, 则“139,,a a a 成等比数列”是“1a d =”的充分条件;若1a d =,则3123a a d d =+=,9189a a d d =+=,则有2319a a a =,则“139,,a a a 成等比数列”是“1a d =”的必要条件.综合可得:“139,,a a a 成等比数列”是“1a d =”的充要条件.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与判断,属于基础题.30.【江西省新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若“3x >”是“x m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3,)+∞【解析】因为“3x >”是“x m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m +∞是()3,+∞的真子集,所以3m >,故答案为(3,)+∞.【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参数的值,由题意得到(),m +∞是()3,+∞的真子集是解答的关键,属于基础题.31.【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19届高三一诊数学】设集合则 =__________.【答案】【解析】求解绝对值不等式 可得 ,求解函数 的值域可得 ,由交集的定义可知: .故答案为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值域,交集的定义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32.【河北省衡水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数学】设 为两个不同平面,直线 ,则“ ”是“ ”的__________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解析】根据题意,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m α⊂,当α∥β时,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α中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得 ,所以α∥β ⇒ ;当 且m α⊂时,α∥β或α与β相交,所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答案为充分不必要.【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面面的位置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定义的理解,属于基础题.33.【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数学】若命题“ , ”的否定是假命题,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因为命题的否定是假命题,所以原命题为真命题,即不等式对恒成立,又在上为增函数,所以,即.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命题否定的真假以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基本分析能力和转化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高考语文复习之逻辑推理题(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之逻辑推理题(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之逻辑推理题一、考点探究2019年三套全国卷均在第21题设题考查了“语言表达准确”这个考点。

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要求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

二、2019年全国卷语用题要求: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答题注意事项:1、推断(内容)★★★★★2、表述方式(形式)三、学会正确分析逻辑关系,提高解题能力四、典型例题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9年全国卷Ⅱ第21题)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五、实战演练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手机是今天人类常使用的现代发明,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会,甚至世界。

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

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深渊。

①手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里的信息不一定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不一定会让人陷入恐惧的黑暗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崇雅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逻辑推理题精讲专项练习-教学文档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崇雅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逻辑推理题精讲专项练习-教学文档

新课标全国卷特色题型“逻辑推理题”精讲精练Fcs20192019年三套全国卷语运题出现了大变脸,这就是第21题用“逻辑推理题”代替了“图文转换”。

【真题在线】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9·全国卷1)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明确①句“不是……就一定……”的表达方式,然后在语段中寻找推断存在问题的地方,抓住“兴趣”“成绩”这个论题,在仿照例句的基础上写出准确的表达。

【答案】示例: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9·全国卷Ⅱ)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明确①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在语段中寻找推断存在问题的地方仿照例句写出准确的表达。

【答案】示例: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9·全国卷Ⅲ)“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9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标版天津适用B版)教师用书:专题十六 推理判断 PDF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标版天津适用B版)教师用书:专题十六 推理判断 PDF版含答案

游指南㊁操作指南等的特点有基本的了解, 这样才能根据文 章的特点对号入座,选出最佳答案㊂ 常见的设题形式有: This passage would most likely be found in ㊀ ㊀ ㊀ .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taken out of ㊀ ㊀ ㊀ . Where does this text probably come from?
a great wife either. But as a big⁃time bargain hunter,I know the us can afford to pass up. ...
...Now some people may think I������m a bad mother and not such
research often makes use of the forests������ plant and animal life,and techniques are poisoning the water locally, and eventually the finding cures for certain diseases. In addition,new coffee⁃growing
value of a dollar. And these days, a good deal is something few of 追求合算的交易, 所以一般她不会错过这样 的 交 易㊂ 故 选
答案 ㊀ A ㊀ 推 理 判 断 题㊂ 根 据 关 键 信 息 I know the
D.She is interested in cheap products.
world������s groundwater.

2019年教师考试知识点手册—职测(全国通版)-判断推理[教师专题最新]

2019年教师考试知识点手册—职测(全国通版)-判断推理[教师专题最新]

判断推理知识点汇编第一章逻辑判断逻辑判断部分主要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其中必然性推理中,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朴素逻辑之元素对应问题是考查的重点,考生要重点掌握其解题方法和技巧,并结合题目,对知识点进行渗透.在可能性推理部分,常见的题型有加强型、削弱型、结论型以及评价型之相似结构型,其中加强型和削弱型要找准论据、结论以及它们之间的论证关系,把握不同论证结构的削弱和加强方式;结论型题目把握好做题原则“忠于原文,适当推测”,一定要结合选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评价型之相似结构型题目,考生一定要看准问法,仔细分析题干和选项的论证方式,并认真比对,选出最佳答案.知识点一、假言命题推理规则(一)题型特征题干和选项出现“如果…那么…”,“只要…就…”,“只有…才…”,“除非…否则不…”;问法:由此可以推出:(二)推理规则(如果A,那么B)=(A⇒B)=(非B⇒非A);(只有A,才B)=(B⇒A)=(非A⇒非B);(除非A,否则B)=(非A⇒B)=(非B⇒A).【例】只有找准工作的短板,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下列哪项推不出来?A.如果找不准工作的短板,就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B.除非找准工作的短板,否则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C.只要找准了工作的短板,就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D.如果补齐了工作中的短板,就能找准工作中的短板【答案】C.解析:题干命题推理为“补齐工作中的短板⇒找准工作的短板”.A项为“不找准工作的短板⇒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为题干的逆否命题,可以推出.B、D项通过联结词转换可知与题干命题等价,可以得到.C项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与推理规则不符.故选C.知识点二、朴素逻辑之元素对应问题(一)题型特征题干给出两类或多类元素,通过题干信息找出元素间的匹配关系.(二)解题方法排除法:当题干给出条件众多,且条件均非常确定时,使用排除法能快速排除一些选项甚至直接得出答案.代入法:当选项比较简单且确定,易于代入时,可使用代入法.【例】最近上映了一部很受欢迎的电影,小刘购买了4张座位连在一起的电影票,邀请小马、小杨、小廖一同去观看.四人各自随机拿了一张电影票,此时他们分别猜了一下座位情况:小刘说:“我好像是坐在小马旁边.”小马说:“我的左手边不是小刘就是小杨.”小杨说:“我肯定是坐在小廖旁边.”小廖说:“小刘应该是坐在我的左手边.”假如他们四人都猜错了,那么他们面向银幕从左到右的正确座位可能是:A.小廖、小马、小杨、小刘B.小刘、小杨、小廖、小马C.小马、小廖、小杨、小刘D.小杨、小刘、小廖、小马【答案】A.解析:观察题干特征,出现了两类元素:人物和座位,让找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从题干信息来看,给出的条件比较多,而且也非常确定,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排除法.由小杨猜错,可知小杨并没有坐在小廖旁边,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由小廖猜错可知小刘没有坐在小廖的左手边,由此可以排除D项.故答案选A.知识点三、可能性推理之“加强型与削弱型”解题思路①定位结论和论据,确定论证主线,分析论证漏洞.②关注问法,定性选项.③通过比较选项加强或削弱的力度,选择最优答案.【例】一般认为,工作时间越长的人积累的工作经验也就越多.但最近一家公司发现,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和毫无工作经验的新人在设计一套营销方案时并没有发现出明显的差距.因此,认为一个人工作时间越久经验越丰富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的是:A.在设计营销方案时,依靠的主要是创新意识而不是经验B.设计营销方案并不需要太多的工作经验C.老员工比新人参与过更多的方案设计D.设计营销方案有利于员工个人工作经验的积累【答案】A.解析:题干论证主线:一般认为工作时间越长的人积累的工作经验也就越多+老员工和新人设计的营销方案没有明显差距→一个人工作时间越久经验越丰富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题干论证漏洞:设计营销方案依靠的是否是经验.A项说明设计营销方案依靠的主要是创新意识而不是经验,切断了二者之间的联系,营销方案设计的好坏并不能体现工作经验是否丰富,削弱了题干论述;B项只是说不需要太多的工作经验,但没有否定工作经验对设计方案的作用,削弱力度太弱;C、D项加强了题干论述.故答案选A.知识点四、可能性推理之结论型(一)题型特征属于可能性推理的一种推理形式,题干列举了一堆事实或者给出一段文字,然后问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二)解题原则正确选项要遵循从弱原则,选项不宜过于绝对,包含“可能”、“有些”、“也许”等词语的选项往往能够由题干推出,包含“必然”、“一定”、“所有”、“都”等字眼的选项通常与题干相悖.【例】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帮助.从科学角度看,所谓人体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不能成立,人体缺的是营养,而核酸不可能缺,某些广告说人老了或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会减弱,更是无稽之谈.由此可以推出:A.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进身体健康B.人体内的核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C.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D.人之所以病都是营养不良的结果【答案】A.解析:由题干第一句话可以推出A项;由题干最后一句可知B项说法错误;C项题干只是说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缺乏科学依据,而并不能推出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说法过于绝对;D项生病的原因题干也没有提及,不能推出,而且“都”这个说法也过于绝对;故答案选A.知识点五、可能性推理之相似结构评价型(一)问法形式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下面句子逻辑表述方法与所给题干一致的是:以下哪项的逻辑结构与题干的最为类似?以下哪项与题干中的论证方式相同?(二)解题步骤1.找到题干的推理结构;2.逐一分析选项的推理结构,与题干对比找到答案.【例】如果你演讲时讲真话,那么富人会反对你.如果你演讲时讲假话,那么穷人会反对你.你演讲时或者讲真话,或者讲假话.所以,或者富人会反对你,或者穷人会反对你.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的结构最为相似?A.如果月球上有生物,则一定有空气.如果月球上有生物,则一定有水分.月球上或者没有空气,或者没有水分.所以,月球上没有生物B.如果对物体加压,则它的体积会变小.如果对物体降温,则它的体积会变小.或者对物体加压,或者对物体降温.所以,物体的体积会变小C.如果天下雨,则地一定会湿.如果天不下雨,则地不一定会湿.或者天下雨或者天不下雨.所以,或者地一定会湿,或者地不一定会湿D.如果刺激老虎,则老虎要吃人.如果不刺激老虎,则老虎也要吃人.或者刺激老虎,或者不刺激老虎.总之,老虎要吃人【答案】C.解析:题干的推理结构为:如果p,那么q.如果非p,那么r.或者p,或者非p.所以,或者q,或者r.A项的推理结构为:如果p,那么q.如果p,那么r.或者非q,或者非r.所以,非p.与题干推理结构不同.B项的推理结构为:如果p,那么q.如果r,那么q.或者p,或者r.所以,q.与题干推理结构不同.C项的推理结构为:如果p,那么q.如果非p,那么r.或者p,或者非p.所以,或者q,或者r.与题干推理结构相同.D项的推理结构为:如果p,那么q.如果非p,那么q.或者p,或者非p.所以,q.与题干推理结构不同.故答案选C.第二章定义判断定义判断这种题型涉猎学科比较广泛,考生要注意平时的学科知识积累,但在做题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掌握解题方法,找准定义要点.下面给大家主要介绍两种方法:核心成分分析法和主特征分析法.知识点一、核心成分分析法通过找题干的核心成分(主体、客体、目的、方式、条件、原因、结果、性质等)来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适用于定义较短,不好读懂不易理解,一般为法律、经济、管理类等学科的定义.【例】范围经济是由厂商的经营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是指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的费用的经济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范围经济的是:A.某家具生产厂家实行桌子与衣柜合并生产后,相同的生产过程使成本有效降低B.某啤酒制造厂收购了一个经营亏损的小型啤酒厂,生产线扩大后原料采购成本降低,两个厂区啤酒的生产效益均有提高C.因为市场需求扩大,布鞋和鞋垫的手工作坊式生产逐渐被机器生产取代,生产成本大幅下降D.某奶制品厂实行奶酪与酸奶一起生产后,二者的生产工艺相互借鉴,产品改良,销量大增【答案】A.解析:范围经济的定义要点为:①由经营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②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的费用.A项将桌子和衣柜合并生产后,使成本有效降低,符合定义;B项是由于规模扩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不符合要点①;C项两个要点均不符合;D项不符合要点②.故答案选A.知识点二、主特征分析法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出被定义项具备的主要特征的方法.适用于定义较长,或者措辞不好理解,但定义本身含义比较简单.一般为社会、心理类学科的定义.【例】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改掉了毛病,学习进步非常快【答案】C.解析:学习迁移的定义要点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C项“拉二胡”对学习“拉小提琴”的过程产生了影响,符合定义.A、B、D三项都没有体现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故答案选C.第三章类比推理类比推理部分,从考点上讲,概念间的关系、词义关系、功能关系、加工关系、历史文学常识是考查的重点,除了掌握具体的做题方法以外,考生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知识点一、包含关系对任意的两个概念A、B,如果所有的B是A,而且有些A是B,有些A不是B),就称概念A与概念B之间具有包含关系;概念B包含于概念A.【例】()对于织物相当于彩陶对于()A.刺绣,陶器B.染料,彩绘C.丝绸,岩画D.织机,图案【答案】A.解析:刺绣是织物的一种,彩陶是陶器的一种.知识点二、因果关系如果某现象的存在,引起另一现象发生,这两现象间就具有因果关系.【例】自满:失败A.高兴:胜利B.勤奋:成功C.哀愁:开心D.成功:喜悦【答案】B.解析:因为自满所以失败,因为勤奋所以成功.知识点三、词义关系常见考点:近义词关系、反义词关系【例】义薄云天:高义薄云:薄情寡义A.不甘示弱:甘拜下风:自叹不如B.守株待兔:望梅止渴:亡羊补牢C.失魂落魄:镇定自如:泰然自若D.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破绽百出【答案】D.解析:前两个词是近义词,后一个词与前面两个词是反义关系,只有D项符合.故选D.知识点四、功能关系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功能关系指事物与其功能、用途等的关系.【例】客车:载客A.电影:观众B.歌曲:戏曲C.货车:运输D.音乐:播放【答案】C.解析:客车是用来载客的,货车是用来运输的.故选C.知识点五、职业关系词项中涉及与职业相关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工具.【例】杂志对于()相当于()对于农民A.编辑,蔬菜B.书刊,农村C.传媒,农业D.报纸,果农【答案】A.解析: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关系.编辑编写杂志,农民种植蔬菜.知识点六、加工关系事物与制成事物的原材料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从材料构成分类可以分为唯一原料和部分原料,从变化过程分类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树根:根雕A.陶土:瓷器B.纸张:剪纸C.水泥:砚台D.竹子:竹排【答案】B.解析:根雕是树根经雕刻而得到的艺术品,剪纸是纸张经剪裁而得到的艺术品.A项在陶土烧制成瓷器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而根雕和剪纸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知识点七、文学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典故.历史常识主要涉及历史事件、史书、历史人物、朝代先后顺序等相关常识.【例1】吴承恩:《西游记》A.干宝:《搜神记》B.罗贯中:《三国演义》C.大仲马:《基督山伯爵》D.吴敬梓:《儒林外史》【答案】B.解析: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四个选项均符合,但《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都属于四大名著,故答案选B.【例2】贞观之治:唐太宗A.文景之治:汉武帝B.开元盛世:唐玄宗C.康乾盛世:顺治D.安史之乱:杨玉环【答案】B.解析:贞观之治的在位君主为唐太宗,开元盛世的在位君主为唐玄宗.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优质免费资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gjszp666)领取第四章图形推理图形推理不依赖于人的语言和文字,主要考查考生观察、抽象和推理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考生除了要重点掌握具体考点以外,还应该善于总结题干特征,训练和强化解题思路.知识点一、封闭区域封闭区域指的是图形中由封闭线条围成的空白区域.常见考点:封闭区域的数量.【例】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C.解析:题干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是0、1、2、3、4,应选择有5个封闭区域的图形,选项中只有C.知识点二、线条数常见考点:直线数、曲线数以及线条总数.【例】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B.解析:题干图形的曲线数依次是0、1、2、3,应选择有4条曲线的图形,选项中只有B符合.知识点三、小图形常见考点:小图形的个数、种类数.【例】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B.解析:题干图形种类数依次是2、3、4、5、(6),只有B项满足.知识点四、对称性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对称轴的方向和数量也是常考规律.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例】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C.解析:题干所给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只有C项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五章事件排序知识点一、首尾排序法通过确定首尾句来排除错误选项.【例】①鲜菜摆上货架②给西红柿浇水③建造玻璃暖房④给炉子添加煤炭⑤采摘成熟果实A.③④②⑤①B.⑤①③②④C.②⑤①③④D.①②③⑤④【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通过玻璃暖房种植蔬菜的过程,鲜菜摆上货架显然是事件的结果,利用尾句排除法可排除B、C、D三项,故答案选A.知识点二、相对顺序排除法通过确定两个或多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除不符合的选项.【例】①在课堂上认真地讲解②确定讲课内容③有条理的整理材料,并准备好讲课的内容④解答学生的疑问⑤收集资料A.⑤④③①②B.②⑤③④①C.②④①⑤③D.⑤②③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讲述教师备课、讲课及答疑的过程.先讲课后答疑,①在④之前,利用相对顺序排除法可排除A、B、C三项,故答案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稿(教师版)编号:gsyw41 原编:曾奎华苏彩勤改编:潘明向陈光琴审稿人:李华攸庒德界黄屏协编人:高三语文科组定稿日:2019-1-9一、课题:逻辑推断二、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逻辑推断的概念;2、通过训练,掌握逻辑推断题的规律,提高作答逻辑推断题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案一、真题热身1.(2017年全国卷Ⅰ)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明确①句“不是……就一定……”的表达方式,然后在语段中寻找推断存在问题的地方,抓住“兴趣”“成绩”这个论题,在仿照例句的基础上写出准确的表达。

【答案】示例: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2、(2017年全国卷Ⅱ)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明确①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在语段中寻找推断存在问题的地方仿照例句写出准确的表达。

【答案】示例: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3、(2017年全国卷Ⅲ)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生活知识和经验进行推断问题的能力。

我们知道火灾的发生因素很多,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材料中的“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推断不当;另外,我们知道环境污染的因素也很多,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材料中的“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推断也不恰当。

【答案】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就能避免火灾的发生③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小结: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考点来看,该题设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准确”这个考点,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要求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

二、寻找规律推理:是有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有以下三种常见的形式:1.归纳推理即从多个具体的现象中总结出一个一般的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

2.演绎推理即从一个一般的规律到个别的具体现象的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

常用的演绎推理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组成。

例如:金属是导体(大前提),铁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铁会导电(结论)。

演绎推理容易犯的错误有:偷换概念、前提错误、判断矛盾等。

3.类比推理即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简称类推、类比。

类比推理的常见错误有:前提错误、属性错误等。

例如: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A.报纸果农B.传媒农业C.书刊农村D.编辑菠菜【解析】我们难以直接从题目中断定两词之间的关系,只能逐项代入,然后类比两词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

通过代入发现“杂志对于编辑相当于菠菜对于农民”,两者间都是“产品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答案是D。

三、明确关系——常考哪些复句关系从2017年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来看,逻辑推理题所选材料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且比较贴合实际,设题时往往涉及以下复句关系。

1.条件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常见的形式有三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条件关系复句常犯的错误有:三种条件关系混淆;条件与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等。

2.因果关系一种事物或一些条件的存在导致另一种事物的产生,其中前者是因,后者为果。

因果关系常犯的错误有:原因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等。

高考中在考查复句关系时往往有非常明显的标志词,如说法比较绝对的词语。

探究案1、下面的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高考的一次改革,能够革除所有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革除了,教育质量就会随之立竿见影地提高。

在人才甄别、选拔和培养的问题上,我们的探索刚刚开始,它注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不论是个人的奋斗,还是社会的进步,一次考试不是全部。

“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只要肯学习、能吃苦,就能成才,人生出彩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①高考的一次改革并不一定能革除所有应试教育的弊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仔细研读内容,找出推断不合理之处。

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应试教育的弊端革除了教育质量就会立竿见影地提高。

“肯学习、能吃苦”是成才的条件之一,但成才还需要其他条件。

参照例①的方式表达出来即可。

【答案】(示例)②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革除了,教育质量不一定就会随之立竿见影地提高③“肯学习、能吃苦”不一定就能成才。

2、下面的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期”,只要建立一种增收制度,就一定能让所有贫困人口收入有保障。

那么,政府把农村贫困人口组织起来,通过技能培训,实现技能武装,再通过转移就业,把贫困人口推向市场,就一定能使农村脱贫致富。

所以要想解决农村人口的脱贫问题,只能靠政府帮助。

①建立一种增收制度并不一定能让所有贫困人口收入有保障。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时,要仔细分析语句间的关系。

通过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在一定程度和领域上能使一部分人脱贫致富,但是这一举措不能适合所有的农村。

显然语段这种推断不合理。

“解决农村人口的脱贫问题”,确实离不开政府的帮助,但是农民主动寻求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行动也是至关重要的,故推断不合理。

【答案】(示例)②把贫困人口推向市场也不一定能使农村脱贫致富③解决农村人口脱贫问题并不一定只靠政府帮助。

3、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

要求:大前提必须是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5分)示例:“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题目中对“三段论推理”的解释,然后对例句进行分析——“狭路相逢勇者胜”是大前提,“我们是勇者”是小前提,“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是结论。

拟写答案时首先要符合三段论的推理过程,而且结论要合理;其次,大前提要引用名言;最后,要注意句式,示例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所写句子也应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答案示例】(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是圣贤,所以肯定会犯错。

(2)“谦虚使人进步”,我们保持了谦虚的品质,所以能不断取得进步。

(答出一个给2分,答出两个给满外)4、仿照例文的类比方式,补足下文空缺部分的内容。

不能再使用例文中的句子。

(5分)例文: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尽力解决交通拥堵现象。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怕发生交通拥堵就禁止汽车上路。

就如同不能因为怕说错话就永远不说话一样。

永远不说话自然不会说错话,但也同时压制了许多有益的话。

毫无疑问,未成年人吸烟应该加以禁止。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防止给未成年人吸烟以可乘之机,就明令禁止自动售烟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例句:就如同不能为了禁止无证驾车现象就在路上设置路障一样。

(2分)路障自然禁止了无证驾车的人,但也同时禁止了有证驾车的绝大多数人。

5、“归谬法”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对这一论点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以驳倒对方论点。

请阅读下列“示例”中用“归谬法”反驳相关观点的文段,仿照文段中划线的两句话,在“仿写”文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反驳相关观点。

(5分)【示例】观点: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所以核电站是不应该存在的。

归谬:如果说“核电站因为有微量放射性就不应该存在”是对的,①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

②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所以不能仅因为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就说核电站不应该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