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大孔雀蛾的晚会(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下《3.3大孔雀蛾的晚会》word教案 (2)

活动一:激情导入,检查预习。
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在实验室内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只刚破茧而出的雌性大孔雀蛾扣进了网做的圆形笼,结果出现了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房间的现象,作者称这是一次难忘的大孔雀蛾的晚会。通过写这样的实验过程,表现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让我们再次学习,领会作者的情感。
3、相关名词。
“孔雀蛾”,昆虫,蛾类的一种,由一种长得极为漂亮的毛虫变成,形状略似蝴蝶,常在夜间活动。
“晚会”指晚上举行的以文艺节目为主的集会。
预习目标三: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1、学生分组朗读。
2、字词指导。
①会认的字
化茧(jiǎn)成蝶偌(ruò)大
蝙(biān)蝠(fú)擎(qíng)天
②会写的字
3、归纳本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在实验室内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只刚破茧而出的雌性大孔雀蛾扣进了网做的圆形笼,结果出现了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房间的现象,作者称这是一次难忘的大孔雀蛾的晚会。通过写这样的实验过程,表现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课后预习目标:理解分析课文。
绒(róng)字义:人或动物身体和某些器官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②织物上连成一片的纤细而柔软的短毛。③刺绣用的细丝。
组词:绒绒绒布鸭绒绒毛
造句:刚孵出来的小鸡的绒毛是又细又软的。
褐(hè)字义:①粗布或粗布衣服。②像栗子皮的颜色。
万发镇学校专用导学案
学案设计:
预习部分
组词:短褐褐色褐煤
造句:爷爷经常穿着短褐坐在院中乘凉。
况(kuàng)字义:①情形②比方③况且;何况④姓
组词:况且况味情况近况盛况
造句:爷爷近来的身体状况很好。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3大孔雀蛾的晚会(1)∣

2.随机抽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给予评价成绩。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全员参与。
3.开火车练习朗读,尽可能参与到文章朗读中来。在读的基础上,想一想大孔雀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根据学生的发言梳理出大孔雀蛾的特点:大、美、多。
教
学
过
程
过程内容
改进意见
和研究所得陆续写成了《昆虫记》10卷,向人们介绍了400多种昆虫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看看大孔雀蛾的晚会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壮观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进一步学习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生字、生词的自学情况,直到学生进一步认读、理解。
(1)随即指读生字,找到它在文中的位置,并能说出它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从这段文字中不难感受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在作者眼中她是非常美的,把她当成人来写,用一个词来说(美)。让学生读中感悟,再一次赞美这相貌出众的蝶蛾!
2.是谁把大孔雀蛾写的真美呀?你们了解法布尔吗?谁能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或课前的资料搜集介绍一下法布尔。
法布尔;19世纪法国杰出的昆虫家,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著名。他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农家庭。他自幼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他没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车成才,后来当中学老师。法布尔刻苦研究昆虫,晚年对昆虫研究更是到了着迷的程度。他将观察
二、新课
1.请同学们打开书,出声地读课文,看一看文中是怎样介绍大孔雀蛾的外貌的。
学生读文后可以很快找出描写孔雀蛾外貌的相关语句,学生汇报。
作者是这样描写的:“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它是欧洲最大的夜蛾。它相貌出众:栗色的天鹅绒外衣,白色的皮毛脖套,灰白相间的翅膀,以及黑白、褐、红各种颜色的弧形线条。”
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小学语文《大孔雀蛾的晚会》教案

自然教育是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的教育,而小学语文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认识世界、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如何将自然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丰富多彩的奥秘呢?《大孔雀蛾的晚会》精品教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例。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大孔雀蛾的特点和生态环境;(2)学习《大孔雀蛾的晚会》这篇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情节和主题;(3)掌握小学语文的基本阅读技能及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阅读文本获得信息,理解文章的主题、情节等;(2)能够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描述大孔雀蛾的特点和生长环境;(3)能够借助课文学习和自身观察,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培养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多彩;(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大孔雀蛾的习性、特点和生态环境。
难点:运用小学语文基本阅读技能,理解文章的主题、情节等,并进行表达。
三、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展示多彩的自然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他们的保护环境意识。
2、提出问题“你们都知道有些蝴蝶会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些蛾类呢?它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性有何不同呢?”通过这样的提问,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观察力,讨论和探究蛾类的习性和生活方式。
3、阅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认真阅读《大孔雀蛾的晚会》这篇课文,聆听故事情节,参与故事展开。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导读和解释,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题、情节等。
4、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围绕着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开展讨论和交流,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5、归纳总结让学生归纳和总结文章中有关大孔雀蛾的特点和生态环境,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大孔雀蛾的知识。
语文教案:小学六年级《大孔雀蛾的晚会》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大孔雀蛾的晚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阅读理解:学会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2.写作能力:学会描述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二、教学重点
1.学会理解故事情节。
2.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
1.掌握描述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的方法。
2.学会运用描述方法写出完整的文章。
四、教学方法
1.故事导入法。
2.组合阅读法。
3.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让学生听故事《大孔雀蛾的晚会》,引导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想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了解故事主旨。
2.组合阅读
在阅读故事时,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哪一个角色身上进行分析与观察。
例如:学生A关注孔雀蛾、学生B 观察蜻蜓,学生C 观察蝴蝶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合作学习
在了解故事后,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合作、互相纠错等方式掌握描述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的方法,合作创作一篇作文。
4.展示作文
让每个小组代表来表演自己的作品,同时老师评价作品予以指导。
5.课后作业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掌握描述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此方法写出完整的文章。
同时,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中山市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3.3大孔雀蛾的晚会教案3 长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3大孔雀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教学时间:Biblioteka 二课时第 一 课 时
累计19节月 日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
能正确给课文分段.
黑、白、褐、红各色线条
难忘的晚会:一大群 掀起翅膀 飞舞 停
飞离 飞回来 蹿上 扎下来
(对昆虫的喜爱,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十六字令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十六字令词牌的格式特点,在诵读中体会长短句的节奏之美。
2、感受作者笔下群山巍峨的气势、体会诗人借山抒发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清正廉洁的万丈豪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脱颖而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蛾的演变过程?
(3)“一只雌夜蛾当着我的面,从蚕茧中脱颖而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应用什么语气来读?(指名读)谁还能读得更好一些?
3、指名朗读第三段。
(1)法布尔做了个怎样的实验?实验的内容、过程和方法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查找资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孔雀蛾闯进法布尔的家里?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累计20节月 日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蒲江县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3.3大孔雀蛾的晚会教案4长版

大孔雀蛾的晚会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识字与写字“例"是要求会写的字,是形声字,它在本课的读音是“li”,其它字比较易学会,要做到读准确写正确.“蹿"字笔画较多,易写错,还要与“窜"字区分好,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指导学生在虚宫格里认真按笔顺写字。
2.朗读指导对于本文来说,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具体,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二。
阅读教学1、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体会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朗读来表现课文的内容。
2、具体精读的时候,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办法,步步深入地研读课文内容。
还要鼓励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
3、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称这是一次难忘的大孔雀的晚会?从中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三、理解文中重点词语.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要指导好学生通过查资料或工具书将课文中的英语单词弄懂汉语意思,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集体订正.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静安区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3.3大孔雀蛾的晚会教案4 长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3大孔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你想对偷猎者说什么?
2、推荐阅读《我和我的动物朋友》
五、作业
你有过和动物交流的体验吗?同学之间说一说,写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让真情自然流露》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或事,发现真善美,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3.学习运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表达真情实感。
二。阅读教学
1、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体会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朗读来表现课文的内容。
2、具体精读的时候,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办法,步步深入地研读课文内容。还要鼓励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
3、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称这是一次难忘的大孔雀的晚会?从中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大孔雀蛾的晚会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长春版-六年级下-3 科学家眼中的动物-大孔雀蛾的晚会 优秀奖

《大孔雀蛾的晚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实验过程。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读中感悟。
在学习孔雀蛾的美时,先“读”,“读”中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2.引导启发。
学习大孔雀蛾“多”、“大”的特点时,先找到具体语句,再归纳作者写作方法,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欢之情,以及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应放在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了解实验的过程,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2.难点:如何理解这一大群孔雀蛾的到来是那只被囚禁的雌蛾招引来的,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三、合作探究1.交代预习任务,学生独立完成。
2.检查预习。
3.探究新知。
四、教学过程(一)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文章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开篇点题)1.画出描写大孔雀蛾相貌的词句,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外衣、脖套、翅膀、线条)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大孔雀蛾当成什么来写了?(人)2.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孔雀蛾是非常喜爱的。
(二)精读描写晚会的部分,完成以下任务1.晚会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5月6日晚上九点左右)2.作者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哪句话能体现出来?3.找出当小保尔初见一群大孔雀蛾时的动作与语言描写,从这些词句中能体现出小保尔怎样的情绪?4.小保尔惊叫的原因是什么?哪两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惊吓”?5.这些孔雀蛾有什么特点?(大、多)找出具体的词语。
6.这些孔雀蛾为什么会来到作者家里?它们开了怎样的晚会?找出一连串的动词。
7.指导朗读。
(三)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1.本段的开头是什么句式?(设问)2.作者采用这种句式的用意是什么?3.纵观全文,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夜蛾的数量呢?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和开头有什么联系?(首尾呼应)教师讲解、点拨形成知识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理过关
见《训练案》
教学反思
学以致用
巩固提升
1、完成课后“思考与交流”
2、完成课后“拓展与运用”
3、积累词语和古诗。
课堂小结
知识拓展
奇特的聚会,美好的情景,令作者终生难忘,也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这样的晚会让人心生赞叹,自然界的奇妙无穷无尽,怎不令人心驰神往?只要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成为自然界的揭秘者。
备课人
孙雅君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课题名称
3-3大孔雀蛾的晚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设计
环节
内容
时间
分配
引课
组织教学
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自然界非常的神奇,拥有着许许多多的奇妙的事物。在这神奇的自然界中的许许多多的生灵,更有着其独有的特征与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挖掘。这一课向我们讲述的昆虫世界是一个我们不曾发现过的领域,而昆虫的“晚会”又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次别开生面的晚会——《大孔雀蛾的晚会》
交代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实验过程。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3、读中感悟。在学习孔雀蛾的美时,先“读”,“读”中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4、引导启发。学习大孔雀蛾“多”、“大”的特点时,先找到具体语句,再归纳作者写作方法,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6、这些孔雀蛾为什么会来到作者家里?它们开了怎样的晚会?找出一连串的动词。
7、指导朗读。
(三)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1、本段的开头是什么句式?(设问)
2、作者采用这种句式的用意是什呢?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和开头有什么联系?(首尾呼应)
教师讲解、点拨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欢之情,以及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应放在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了解实验的过程,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如何理解这一大群孔雀蛾的到来是那只被囚禁的雌蛾招引来的,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展示
(二)精读描写晚会的部分,完成以下任务:
1、晚会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5月6日晚上九点左右)
2、作者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哪句话能体现出来?
3、找出当小保尔初见一群大孔雀蛾时的动作与语言描写,从这些词句中能体现出小保尔怎样的情绪?
4、小保尔惊叫的原因是什么?哪两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惊吓”?
5、这些孔雀蛾有什么特点?(大、多)找出具体的词语。
合作探究
一、交代预习任务,学生独立完成。
二、检查预习。
三、探究新知。
(一)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文章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
1、画出描写大孔雀蛾相貌的词句,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外衣、脖套、翅膀、线条)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大孔雀蛾当成什么来写了?(人)
2、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孔雀蛾是非常喜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