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纪述与矛盾的抒情——论李白凤的长诗《英雄的梦》
关于李白的800字议论文精选5篇

关于李白的800字议论文精选5篇关于李白的议论文1李白是一个很伟大的诗人,这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可谁又能真正从心里感知他的存在呢?他努力、他郁闷、他思乡,他却能把这些平凡的形容词“扩写成诗”,品作文。
诗中如同壮观瀑布般的情意,与人们的现代思想纠缠着,专家们能从中抽多少就抽多少。
李白有着大男人主义的豪爽性格,将已经过去的事情统统视为渺小的过眼烟云,他自由自在地去游历那些壮美的山山水水,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
李白的诗让我越读越有味,他的诗中不仅仅是对人生的感叹,似乎还有很多很多更深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它。
他的诗很开放,能让大多数人接受他。
他写的东西即使我咬烂笔头也想不出来。
点到为止,却又点得精确,点得透澈,让人忍不住被这个“李氏黑洞”给吸进去。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相思,摧心肝。
”这些令人深感谢无奈的诗句就是这样融入我们的社会的。
我只是去听去看去想,李白的诗却成了我脑海里抹不去的光亮。
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特别是《将进洒》这首诗,最让我为之动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金钱在这位诗仙眼中早已成了毫不起眼的蚂蚁,在酒后也只剩无几了。
回来想想,真是天妒英才,要不然李白早就当上“高级白领”了。
那么好的文笔,那么气派的思想,那么坚定的雄心壮志,要是李白来到现代,那他肯定没那时间享清闲,而是为了工作和生活埋头苦干。
李白的诗像一条灵动、充满豪情的龙,在茫茫的诗云中穿梭,他傲然、不屈,眼睛里有着无数智慧的宝藏。
中国历史人物事迹李白的豪放诗歌与浪漫人生

中国历史人物事迹李白的豪放诗歌与浪漫人生中国古代文学中,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豪放诗歌与浪漫人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白的诗歌不仅在题材上独具特色,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独树一帜。
他的人生经历和诗歌风格相得益彰,展现了他豪情满怀的个性和对自然、人生的无限热爱。
本文将从李白的生平经历、诗歌风格以及对人类文化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李白的生平经历李白生于唐朝盛世,自幼风华绝代。
他的求学之路曲折离奇。
在求学的过程中,他游历名山大川,领略了自然风光的壮丽和博大精深。
他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背景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李白的诗歌风格李白的诗歌风格独具一格,充满豪情壮志和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诗作广泛涉及到自然景物、历史典故、个人思想和情感等方面。
他的诗句清新明快,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能够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极致的美感享受。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浓烈的豪情,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对命运的挑战充满了勇气和决心。
他的诗歌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热情追求,展现了他的豪放个性和积极生活态度。
三、李白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李白的豪放诗歌和浪漫人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面,他将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追求融入到诗歌中,使其具有了更高的艺术和思想内涵。
李白的诗歌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许多后来的文人学士受到了他的影响,纷纷模仿他的风格和写作方式。
李白的诗歌曾经被誉为“闲情偶寄”,不仅受到了同代文人的推崇,也为后世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白的豪放诗歌和浪漫人生,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他的艺术创作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李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豪放诗歌和浪漫人生给世人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力和艺术享受。
李白诗歌意象美论文

李白诗歌意象美论文摘要:“李白简直像一股狂飙,一阵雷霆,带着惊天动地的声威,以一种震慑的力量征服了同代的读者。
” 就一个作家在当时所引起了强大的轰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谁可以和李白匹敌。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歌的天空中,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星。
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也是最为伟大的几个诗人之一。
他那豪放不羁的个性,排山倒海的气势,出神入化的想象,生动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片雄奇瑰丽、五彩缤纷的诗境,使他成为继屈原之后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
他继承了屈原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更是以自己诗歌中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使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优良传统获得进一步发展,达到前无古人、难乎为继的高度。
李诗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多层次多方位的审美意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祖国诗歌园地中一簇永不凋谢的奇葩。
本文以对李白诗歌的解读为基础,试对其诗歌包含的美做探究。
关键词:李白;意象;诗歌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这里的终南山指的是在陕西省关中地区南面的山,也称秦岭。
当时多有隐士居于此地。
这首诗写诗人在朦胧的月色下过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并与他一起临风吟唱、饮酒言欢,陶醉于幽美景色中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在长安时期生活和思想的一个方面。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开头四句用铺陈的笔法描写傍晚时节的月光山色,准确地表现了薄暮冥冥中深山空谷光线和色泽的那种细微幽眇、不易察觉的变化。
“下”和“归”两字用得极为生动恰切。
李白的英雄事迹素材1000字精选

李白的英雄事迹素材1000字精选诗仙啊,你的才情,你的狂傲,像一轮太阳,照亮我前进的路,我想走进你的世界,不知,你可同意?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李白的英雄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李白的英雄事迹1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
此地江山雄伟,虎踞龙盘,六朝宫阅历历在目。
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
他认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
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
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
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
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
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
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
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
到了秋天,他在淮南病倒了。
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
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
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
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
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
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
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
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
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
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
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
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
我心中的李白作文800字(通用58篇)

我心中的李白作文800字我心中的李白作文800字(通用58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心中的李白作文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心中的李白作文800字篇1从我第一次接触诗歌起,口中就经常吟唱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李白这个“诗仙”带我走近诗歌的世界,透过他的毛笔领略大唐的山山水水,通过他的文采看世间的风风雨雨。
但我不曾真正了解过李白,所以假期中我亲身走近了李白,才真正领略到李白的伟大。
我所想象到的李白总是有着苍颜白发,布满皱纹的手轻抚着胡须,站在船头,布衣随风飘浮,在群山中穿梭,吟咏着诗歌。
别看李白的老年时代饱含了传奇色彩,他的童年同样不一般。
传说李白出生的时候,有长庚星带着耀眼灿烂的光芒划破夜空突然坠落近李客的宅院并且李白的母亲生产前也梦到太白金星从天落入她怀中。
这样不寻常的出生或许奠定了后来李白的伟绩吧!少年时的李白聪明过人,一次宴会上更是随即赋诗一首,得到了众人的称赞,也从此有了“神童”的美誉。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在山水中消磨寂寞和痛苦,在山水中挥笔疾书,留下了许多精品。
他在游峨眉山时写下《登峨眉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写出了峨眉山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他在游览散花楼时写下《登锦城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写出了散花楼的雕栏绣户,气派壮观;他在登上岳阳楼时写下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他在登上庐山,在香炉峰看到瀑布从断岩陡壁上飞流而下是写下了那千古流传的《望庐山瀑布》抒发了他隐逸仙居、出世脱俗的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的热爱;他在畅游金陵时,思索着这儿曾上演的一幕幕轰轰烈烈的兴亡成败的历史悲喜剧写下了《月夜金陵怀古》等诗。
迄今为止,李白已辞世大约一千三百年了,虽然无人知晓他死于何年何月何时,虽然无人知晓他是怎样死的,但人们一直爱戴着他,为他编了个浪漫的归宿。
李白事迹和精神作文

岁月悠悠,指指点点,触摸那座教堂的灰尘,从诗的世界走进李白,低下那月光缠绕的低头思念故乡。
进入那个视频重叠的3名大英。
正在破浪的那一直挂着云帆,进入发送沧海的李白的内心深处。
敲着他灵魂的门,感受他心中的山丘和山谷在华丽与金钱交织的霓虹灯世界里,呜呜我的欺骗风使我们困惑在生活中未知的彷徨世界里。
但是,看着教堂里的雨,投掷地的声音让我发现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重量和生命的存续。
他扬帆起航他凝视着烟云庐山,他望着划船的地方,扎在心里的最深处。
流水波西米亚,任何东西都可以解除心灵的负担,黑色的葡萄有一点光泽,霜白色的头发在晃动着黑色的光。
李白将生命的真正意义锁定在自由的秀丽山水画圈上,不让肮脏的泥浆玷污高尚的灵魂。
也许他物质上很穷,但精神上他超越人群找到的山的厚重增加了生命的重量!李白,我羡慕你洒脱的心。
你波西米亚卡尔地平线的豪情留作纪念。
你那自然的`慷慨让人追求!漫长的人生道路,昂首是春天,低头是秋天,时间的车轮悠悠。
人生的仕途,为人民,为国家,人的使命要引起潜在的宝藏。
他渴望仕途,但也藐视权势,想追求自己心中的太平天地,但命运总是跟他开玩笑,安能不能挫眉心,弯下有权势的脊梁,离江湖较远的地方也要摆架子。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与李白沉船相比,似乎格外招摇。
失意的时候,你呼唤天生的我的材料,一定会有用处,千金散尽,再回来。
心平气和的两百,行动轻率的两百,举杯消愁,你也是金兵,牌道金兵,金兵坚定了你的心!李白,你那莲花的高尚品行让我们思考。
你那东西不以物为乐,不以自己悲痛的弓箭留给我们守护你那金兵对月的豪情,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文浩一代,蓬莱纹章健安骨!千古豪情,青莲居士诽谤先人!千年古都,跨越锡耶的两百,生命的价值,在碎屑的空气中获得重生的生活意义。
在疲惫的床上休息的力量在失意的寒风中显得那么活力。
李白如风,春风要绿满地,生命之谷要绿。
李白如风,秋风至枝叶,梧桐要变黄。
在回到这片黄绿的四季中。
李白《凤台曲》读后感

李白《凤台曲》读后感
李白的《凤台曲》以其悠扬的韵律和深邃的意象,引领我进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仙境。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神话传说的热爱,更传达了他对于超越尘世、追求自由的深切向往。
首先,我被诗中描绘的凤凰形象所吸引。
凤凰,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神兽,象征着吉祥与重生。
在《凤台曲》中,李白以凤凰为媒介,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仙境。
诗人以凤凰的悠扬歌声为引子,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凤凰成为了沟通人间与仙境的桥梁,让人们得以窥见仙界的奥秘。
其次,我被诗中所传达的超越尘世的向往所感动。
在《凤台曲》中,李白以箫史和弄玉双双成仙的故事为蓝本,表达了自己对于摆脱尘世束缚、追求自由境界的渴望。
这种向往不仅体现在诗人对于神话传说的热爱上,更体现在他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上。
诗人以凤凰的悠扬歌声和彩箫的悠扬旋律为媒介,构建了一个超越尘世的仙境,让人们得以感受到那种超脱与自由。
此外,诗中所展现的诗人形象也让我深感敬佩。
李白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才华和深刻思考让我深受启发。
他能够通过对神话传说的再创作,表达出自己对于超越尘世、追求自由的深切向往,这种才华与智慧让我对他更加敬佩与尊重。
总的来说,《凤台曲》是一首充满奇幻色彩和深刻哲理的诗歌。
它让我感受到了神话传说的魅力,也让我对超越尘世、追求自由有了更深的思考。
同时,这首诗也让我更加敬佩和尊重那些能够用诗歌表达内心情感与哲理的伟大诗人。
李白的诗歌才华和深刻思考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热爱诗歌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
李白的豪放诗风的作文范文

李白的豪放诗风的作文范文李白的豪放诗风李白是中国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以其豪放的诗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自由的热爱,充满了激情和奔放的艺术表达。
本文将探讨李白的豪放诗风,并通过分析其代表作品来展示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李白的豪放诗风体现在他作品中的诗意表达和艺术形式上。
他的诗歌语言直接而豪迈,常常运用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
他的诗作常常充满了对自然的讴歌和对人生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他的浪漫主义情怀。
《静夜思》是李白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独处深夜时的思绪和感受。
诗人通过对月光、床前明月光的咏叹,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自由的情感。
全诗只有四句,蕴含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另一首代表作《行路难》则展现了李白豪放的诗风。
这首诗以行旅为主题,描述了诗人历经风雨、跋山涉水的艰辛旅途。
诗中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抒情,展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
李白的诗作常常以巧妙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力为特色。
他运用丰富的形象、鲜明的色彩来描绘自然和人生的景象,使读者们沉浸在这些艺术的想象中。
他的作品不仅富有情感,而且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
李白的诗作也常常体现出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
他的作品中经常涉及到政治和国家大事,表达出对时事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关切。
他倡导个性和自由,主张超越传统和禁锢,使他的诗作具有强烈的现代意义。
总的来说,李白的豪放诗风既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也展示了他个性的张扬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的作品以其鲜明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意义,也揭示了他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认知。
李白的豪放诗风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墨客,成为了许多人学习和追随的榜样。
综上所述,李白的豪放诗风通过其作品中的诗意表达和艺术形式得以体现。
他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豪放的个性,将对自然、人生和自由的热爱融入到他的诗歌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9 4 0年代 ,李 白凤 开始 注重 “ 真 ”。他 认 为 “ 诗 之传 诸永 古全 靠 ‘ 真 ’与 ‘ 美 ’”, “ 真 ”是对 于事 实 的传 神 。② 换句话 说 ,即李 白凤认 为真是 真实 ,是诗 之心 , 占据较 主要 的位置 , “ 诗 之传神 ,全在 真实 , 因为铺 陈之饰 ,其 衣也 ;真实 之骨骼 ,其 心也 ;有饰无 心 ,行尸走 肉也 。 ”③ 倘若 诗歌对 于事 实忽略 而一味 渲 染 ,失 去真 实 , “ 虽然 能够 以它摇 层鼓 簧 之舌 去蠹 惑群 众 ,获得 暂时 的信 仰 ”,但 最终 结果必 将 “ 如时 代 之一 叶 ”,被历史摈 弃 ,群 众遗 忘 。④ 而 且 ,李 白凤认 为新体八 股 圈套 的制成 与真实 的丧失也密 切相关 。
《 诗 丛 》于 1 9 4 2年 3月 1 0日创 刊于 重庆 , 1 9 4 5年 5月 出至第 2卷第 1 期 停刊 ,共 出版 7期 。 《 诗丛 》 的 主 旨是 声援抗 战 , 反 映现实 生活 , 编 者晏 明宣称 “ 我 们热爱 着诗艺 , 我们热 爱着为争取 自由的神 圣 的抗 战…… 让我 们底 声音 打进 众人 的群 里去 !让 我们底 声 音刺激 那 些 昏迷 不 醒 的人 们 !让我们 的声 音打 击那 些违 背 了
作 者 简 介 : 司真 真 ( 1 9 8 3 一 ) , 女 ,河 南 荥 阳人 ,郑 州 师 范 学 院初 等 教 育 学 院讲 师 , 文 学 博 士 。
1 9 4 0年代长 诗剧增 ,围绕着 长诗和 短诗 ,诸多作 家都加入 到 了论 争 的行列 , 如 闻一多 、 吴 兴华 、梁宗岱 、
聊 城 大 学 学报 ( 社 会 科 学版 )
2 O 1 6年 第 6 期
“ 真 "的纪 述 与矛盾 的抒 情
— —
论李 白凤 的长诗 英雄的梦
司真 真
( 郑 州 师 范 学 院 初 等 教 育 学 院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4 4 )
摘 要 :李 白凤 1 9 4 0年代 的创作 追求 “ 真”的 纪述 ,它 包含现 实的真 实和单纯 的 “ 我” 的真 实。在 “ 真”的纪 述 观念 下,李白凤在 长诗 《 英雄 的梦》 中书写 了他从 军过程 中的怀 乡之 情和所遭遇 的苦难 ,同时也抒 发 了在抗 战与 自由之 间的矛盾 之情 ,这凸显 了李 白凤在 大我和 小我 的夹缝 中艰难游走的矛盾心情。从这个意 义上说 , 《 英
3 4
一
、
“ 真 ” 的纪述
《 英雄 的梦 5 5由上 中下三 卷 组成 ,全诗 “ 约一 万行 ,诚血 与汗 缀成 之雄 篇 也 ”。这首 长诗是 李 白凤赠
与和 他 曾在 同一 军 队中工 作 的战友 的 ,上卷 一二 曲讲 述 了随军 从 南方 到西 北去 的经历 和体 验 ,中卷 讲述 的 是李 白风 “自宁 乡训练 完 成后 ,奉命 赶赴 湘 西一 带担 任剿 匪及 清 乡工作 … …在 匪区 出生入 死 的真实 生活 , 其 内容 已 由潜 伏 转入 进攻 ”。① 可 惜笔 者仅 找 到上 卷 的两 曲,有 6 0 0余 行 ,近 5 0 0 0字 。上 卷第 一 曲是 《 古 长 安行 5 5,包含 { - g月 》 、 《 兵车 》、 《 最后 的城市 》、 《 同志们 》、 《 失去 的故事》五 首诗 ,第 二 曲 《 从 军 曲》包 含 了 《 太 阳颂 5 5、 《 黑 色 的诅 咒》 、 《 新 城之 什 》和 《 营房 》 四首 诗 。审视一 二 曲,诗 歌最 大 的
朱 自清 、宗 白华 、朱光 潜 、茅盾 等 。李 白凤 也 发表 了他 对诗 坛长 诗创 作现 象 的意见 , “ 近 六年来 ,中 国诗 坛上 长诗 吵翻 了天 ,但 容我们平 心静 气地来 看看 ,大半 都是在 故意拉 长 。”① 在 论述臧 克家 的诗时 ,李 白凤
明确 指 出他 不喜 欢臧 克家 的为 万人 传诵 的长 诗 《 范筑 先 》, “ 因为我 觉得有 一个 毛病 一一 拖塌 ,纵然 它底 主题是 那末 明 朗。”② 这一观 点在 当时颇有代 表性 ,艾青 、郭沫若 、李岳南 、方殷等 都表达 了相 似意见 。 在 这种争议 声 中,李 白凤创作 了长诗 《 英雄 的梦 》,发 表于 《 诗丛 》1 9 4 4年 l 卷3 、4期合刊 、5 、6期 。
雄 的 梦 》 具 有 重 要价 值 ,对研 究知 识 分 子 的 心 理 具 有 标 本 的 意 义。
关 键 词 : 李 白凤 ; 《英雄 的 梦》 ;真 ;矛 盾 中 图分 类 号 :1 2 0 6 . 6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0 9 — 0 3 基 金 项 目:河 南省 教 育厅 人 文 社 会科 学研 究 青年 项 目( 2 0 1 6 一 q n 一 0 8 2 ) :李 白凤 、于赓 虞 作 品 整 理 与研 究 。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1 2 1 7 ( 2 0 1 6 ) 0 6 — 0 0 3 4 — 0 5
民族 的利益 的人们 !”③ 《 诗丛 》从第三 期开始 采取 连载长 篇诗歌 的形式来 吸 引读 者 ,这 里指 的即是李 白凤
的长诗 《 英雄 的梦 》。
① 李白凤 : 《 诗 与散 文》 , 《 文学创作 ( 桂林 ) 》1 9 4 3年第 2卷第 1 期 ,第 6 3 — 6 9页。 ② 李白凤 : 《 臧 克家的 <宝 贝儿 > 》, 《 文萃》1 9 4 7 年 第 2卷 第 1 5 、1 6 期 合刊 ,第 5 4 — 5 8页。 ③晏 明: 《 编者 小语》 , 《 诗 丛》1 9 4 4年第 1 期。
要想做 到真 实 , 李 白凤认 为“ 诗人第 一应 该深入 最下层 生活 , 否则必 须寂 寞” , “ 艺术 不但不 应该脱离 现实 , 而 且应 该与现 实配合 。”⑤ 从 中我 们可 以看 出李 白凤 “ 真 实 ”的第一个 涵义 是现实生 活 的真实 。这 与 当时左 翼 诗人 的观念 一致 。但李 白凤 的 “ 真实 ”的 内涵并 不仅止 于此 ,他还指 出现实 生活 的真 实并非 是千篇一 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