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电磁辐射标准
电磁辐射标准

电磁辐射标准编辑词条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tandards MPR-II由瑞典国家测量测试局(Swedish National Board for Measurement and Testing)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是对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程度等实行标准限制,包括电场、磁场和静电场强度三个参数。
应用范畴TCO标准用于规范显示器的电子和静电辐射对环境的污染。
现在常用的有TCO92、TCO95和TCO99。
TCO规范的各种测试标准比MPR-II和EPA的能源之星更加严格。
其中TCO92与MPR-II 相似,但标准稍高一些。
TCO规范是有TCO组织所制定的。
该组织是以瑞典UTIA(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成立于1959年)为主以及全国其它各学科专家和教授所组成。
TCO以研究和保护生态、环保为目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电子工业产品的电磁辐射限制制定了相应的TCO系列环保规范。
TCO规范根据制定的时间命,例如在1992年制定的就是TCO92。
其后TCO 相继制定了TCO95、TCO99规范。
TCO 92:由瑞典TCO组织于1991年制定的一个比MPR一II更为严格的标准,增加了对交流电场(ATF)的限制,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严格的低辐射标准。
TCO 95:最新的综合性环保及人体工学设计规范,包括一系列标准和功能:基于TCO 92\ISO\MPR-II;人体工学(ISO 9241)和安全性(IEC 950)标准;电源控制标准(NUTEK);低电磁辐射\低磁场辐射标准。
二、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上有关基站电磁辐射纠纷的报导越来越多,电磁辐射逐渐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本文就国内外电磁辐射的标准进行全面的阐述。
1.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科学实验表明,过量的电磁照射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因此目前有许多国际的、国家的文件都规定了电磁暴露的人体安全限值。
NMR

3.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从式: B0 B0 (1 ) B0 B
可知,凡是影响屏蔽常数(电子云密度)的因素均可影响 化学位移,即影响NMR吸收峰的位置。 2)诱导效应(Induction Effect):分子与高电负性基团相连----分子 电子云密度下降(去屏蔽)---下降---产生共振所需磁场强度小 ---吸收峰向低场移动;
换句话说,处于不同化合物中的质子或同一化合物中不同 位置的质子,其共振吸收频率会稍有不同,或者说产生了 化学位移-----通过测量或比较质子的化学位移-----了解分 子结构-----这使NMR方法的存在有了意义。 什么是化学位移?在一定的辐射频率下,处于不同化学环境 的有机化合物中的质子,产生核磁共振的磁场强度或共振 吸收频率不同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如图。
a)
上图:C2H4中电子云分布于键所在平面上下方,感应磁 场将空间分成屏蔽区(+)和去屏蔽区(-),由于质子位去 屏蔽区,与C2H6(=0.85)相比移向低场(=5.28)。 下左图:苯分子与C2H4的情况相同,即苯的质子移向低场 (=7.27);对于其它苯系物,若质子处于苯环屏蔽区,则 移向高场;醛基质子处于去屏蔽区,且受O电负性影响,故 移向更低场(=7.27)。 下右图:C2H2中三键电子云分布围绕 C-C键呈对称圆筒状 分布,质子处于屏蔽区,其共振信号位于高场(=1.8)。
第一节
NMR基本原理
一、 原子核能级的分裂及描述 1、 原子核之量子力学模型
带电原子核自旋→磁场→ 磁矩(沿自旋轴方向) 磁矩的大小与磁场方向的角动量P有关:
P
其中为磁旋比,每种核有其固定值。而且,
或
h Pm (其中m I , I 1,..., I ) 2
电磁辐射标准

一. 概 述
生活环境中的非电离电磁辐射从极低频到微波,构成了电 ● 生活环境中的非电离电磁辐射从极低频到微波,构成了电 磁波辐射环境,分为两类: 磁波辐射环境,分为两类: 一般电磁辐射环境” ★ “一般电磁辐射环境” 指的是比较大范围区域空间内电磁场的背景值, 指的是比较大范围区域空间内电磁场的背景值,它主 要是由各种电磁辐射体以及各种传播途径造成的电磁辐射 大环境或 环境背景。称为大环境 公共环境; 环境背景。称为大环境或公共环境;
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强分散, 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强分散, 则按复合场强加权确定
2.《作业场所超短波辐射卫生标准》 2.《作业场所超短波辐射卫生标准》 (GBl043(GBl043-89)
此为30~300MHz波段的标准,分为连续波和脉冲波, 此为30~300MHz波段的标准,分为连续波和脉冲波, 30 波段的标准 暴露时间分为二级,见表9 暴露时间分为二级,见表9-2。
5 10
0.1 1
生活舱 一般工作舱
注:①生活舱,系包括住舱、会议室、餐厅等生活与休息舱室;②一般工作舱, 生活舱,系包括住舱、会议室、餐厅等生活与休息舱室; 一般工作舱, 指除强磁场设备舱以外的各种作业舱室。 指除强磁场设备舱以外的各种作业舱室。
我国500kV 500kV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工频电场限值 表9-5 我国500kV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工频电场限值 区 域 跨越农田 跨越公路 跨越或邻近民房 配电装置区 运行人员操作区 配电装置围墙处 场强限值 ( kV/m ) 9.5 7 4 10 8 5
国家军用标准《水面舰( 4. 国家军用标准《水面舰(艇)磁场对人体 作用安全限值》(GJB2779作用安全限值》(GJB2779-96)
电磁辐射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Regulations fo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otection1 总则1.1 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一切单位或个人、一切设施或设备。
但本规定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
1.3 本规定中防护限值的适用频率范围为100kHz~300GHz。
防护限值与频率的关系见下图。
1.4 本规定中的防护限值是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的上限,并包括各种可能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总量值。
1.5 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
1.6 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部门,均可以制定各自的管理限值(标准),各单位或部门的管理限值(标准)应严于本规定的限值。
2 电磁辐射防护限值2.1 基本限值2.1.1 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小于0.1W/kg。
2.1.2 公众照射:在一天24h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 W/kg。
2.2 导出限值2.2.1 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1要求。
表1 职业照射导出限值注: 1)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
2)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单位为MHZ;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2.2.2 公众照射:在一天24h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2要求。
表2 公众照射导出限值注:1)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
2)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单位为MHz;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2.2.3 对于一个辐射体发射几种频率或存在多个辐射体时,其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 6min 内的平均值之和,应满足式 (1):Ai,j ΣΣ-------- < 1……………………………………(1) i j Bi,j,L \式中 : Ai,j——第 i 个辐射体j频段辐射的辐射水平;Bi,j,L——对应于j频段的电磁辐射所规定的照射限值。
国家电磁辐射标准

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1.3.1 一级标准
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在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1.3.2 二级标准
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在许建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如机关、工厂、商店和影剧院等;如在此区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2 卫生要求
环境电磁波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
波长
单位容许场强
一级(安全区) 二级(中间区)
长、中、短波V/m 〈10 〈25
超短波V/m 〈5 〈12
微波μW/cm2 〈10 〈40
混合V/m 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分散,则按复合场强加权确定。
第9讲:电磁辐射排放标准(PPT)--综合部培训资料

STT-YNZK-ZHZLGL2020-09-031参考标准v1.GB-T 12720-91 工频电场测量v2.DL/T 988-2005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v3.HJ 681-2013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v4.HJ 24-201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v5.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v6.HJ-T 10.2-199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v7.GB 8702-2014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STT-YNZK-ZHZLGL2020-09-032术语和定义v1.电磁环境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v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
v2.电场 electric fieldv由电场强度与电通密度表征的电磁场的组成部分。
v3.磁场 magnetic fieldv由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表征的电磁场的组成部分。
v4. 电磁场 electromagnetic fieldv由电场强度、电通密度、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四个相互有关矢量确定的,与电流密度和体电荷密度一起表征介质或真空中的电和磁状态的场。
STT-YNZK-ZHZLGL2020-09-033v5.电场强度 electric field strengthv矢量场量E,其作用在静止的带电粒子上的力等于E 与粒子电荷的乘积,其单位为伏特每米(V/m)v6.磁场强度 magnetic field strengthv矢量场量H,在给定点,等于磁感应强度除以磁导率,并减去磁化强度,其单位为安培每米(A/m)。
v7. 磁感应强度 magnetic induction strengthv矢量场量B,其作用在具有一定速度的带电粒子上的力等于速度与B矢量积,再与粒子电荷的乘积,其单位为特斯拉(T)。
在空气中,磁感应强度等于磁场强度乘以磁导率μ0,即B=μ0H。
电磁辐射国标标准

电磁辐射国标标准电磁辐射国标标准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所产生的物理现象。
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电子产品和通信设备的广泛普及,电磁辐射也随之增加,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规范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电磁辐射国标标准应运而生。
电磁辐射国标标准是对各种电磁辐射源的辐射水平进行限制,以保证人体对辐射的安全。
电磁辐射源可以是高压输电线路、电视塔、通信基站、微波炉、手提电话等。
国家制定电磁辐射国标标准,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并规范电磁辐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目的。
电磁辐射国标标准应由国家规定法律、法规,制定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以及各部委、行业协会、企业等单位共同制定制定。
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电磁辐射国标标准应对电磁辐射进行分级。
根据国家对不同场所对电磁辐射的限制要求,将电磁辐射分为可接受水平、限制水平和危险水平,对每一级别的辐射水平进行明确。
其次,电磁辐射国标标准应确立辐射源的标准。
国家标准应规定电磁辐射源的功率、辐射强度、频率、波长、辐射角度等内容的统一指标,并规定合理的测量方法和检测标准。
第三,电磁辐射国标标准应规定人体所能接受的电磁辐射水平的界限。
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环境等因素进行分级,规定不同场所不同人员所能接受的最高辐射水平,并对经常作业在较高辐射水平中的人员,制定更为严格的规定。
最后,电磁辐射国标标准应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监管和检测。
各地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检测机构,对电磁辐射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同时,要加强对电磁辐射相关行业的管理,做好工作人员培训,保证其对相关国家法规的遵守。
总之,电磁辐射国标标准是国家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体现,其制定与实施至关重要。
未来,应继续加强电磁辐射标准的制定、监测、管理以及公众宣传与知识普及,推动电磁辐射防护建设的顺利推进。
对于电磁辐射国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在法律和制度上加以规范和加强,以保障其有效性和权威性。
国家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完整版

国家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和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分级的。
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在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在许建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如机关、工厂、商店和影剧院等;如在此区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卫生要求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备注: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 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补充件)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规范内容一. 测量方式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辐射条件 连续波 脉冲波
辐射时间 8小时/日 小时/ 小时/ 4小时/日 8小时/日 小时/ 小时/ 4小时/日
容许功率密度值 (mW/cm2) 0.05 0.1 0.025 0.05
表9 - 1 频率/MHz 频率/MHz 0.1~ 0.1~30 >30~ >30~300 >300~ >300~ 300000 混合 我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 我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强度单位 Ⅰ级(安全区) 安全区) V/m V/m μW/cm2 V/m 10 5 10 容许限值 Ⅱ级(中间区) 中间区) 25 12 40
国家军用标准《水面舰( 4. 国家军用标准《水面舰(艇)磁场对人体 作用安全限值》(GJB2779作用安全限值》(GJB2779-96)
水面舰( 磁场对人体作用安全限值》(GJB2779表9-4 《水面舰(艇)磁场对人体作用安全限值》(GJB2779-96) 舱 室 最大允许磁感应强 度(mT) 5 7 40 强磁场设 备舱 40 80 200 允许暴露时间 8小时/日,每周5日,连续不超过4小时 小时/ 每周5 连续不超过4 8小时/日,每周5日,连续不超过4小时 小时/ 每周5 连续不超过4 连续不超过4 连续不超过4小时 1小时/日,每周5日,连续不超过4周 小时/ 每周5 连续不超过4 30分钟/ 30分钟/日,每周5日,连续不超过4周 分钟 每周5 连续不超过4 10分钟/ 10分钟/日,每周5日,连续不超过4周 分钟 每周5 连续不超过4
相应电场强度 (V/m) 14 19 10 14
3.《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3.《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GBl6203(GBl6203-1996)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8小时最高容许量为5kV/m。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8小时最高容许量为5kV/m。 5kV/m 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超过最高容许量的地点或延 长 接触时间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接触时间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带电作业人员应该在“全封闭式的屏蔽装置” 带电作业人员应该在“全封闭式的屏蔽装置”中 操作,或应穿包括面部的屏蔽服。 操作,或应穿包括面部的屏蔽服。
●
三.我国的电磁辐射标准
1.我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 我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9175-88)
此标准在制定时,参考了职业卫生标准, 此标准在制定时,参考了职业卫生标准,同时又扩大了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范围,其中对青少年、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范围,其中对青少年、儿童进行了神经行 为功能和某些临床化验指标的观察;并做了动物实验。 为功能和某些临床化验指标的观察;并做了动物实验。基于 这些基础在标准中提出分为二级的容许限值,见表9 这些基础在标准中提出分为二级的容许限值,见表9-1。
第九章 电磁辐射标准
一. 概 述
生活环境中的非电离电磁辐射从极低频到微波,构成了电 ● 生活环境中的非电离电磁辐射从极低频到微波,构成了电 磁波辐射环境,分为两类: 磁波辐射环境,分为两类: 一般电磁辐射环境” ★ “一般电磁辐射环境” 指的是比较大范围区域空间内电磁场的背景值, 指的是比较大范围区域空间内电磁场的背景值,它主 要是由各种电磁辐射体以及各种传播途径造成的电磁辐射 大环境或 环境背景。称为大环境 公共环境; 环境背景。称为大环境或公共环境;
5 10
0.1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强分散, 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强分散, 则按复合场强加权确定
2.《作业场所超短波辐射卫生标准》 2.《作业场所超短波辐射卫生标准》 (GBl043(GBl043-89)
此为30~300MHz波段的标准,分为连续波和脉冲波, 此为30~300MHz波段的标准,分为连续波和脉冲波, 30 波段的标准 暴露时间分为二级,见表9 暴露时间分为二级,见表9-2。
二. 电磁辐射标准制定的原则与依据
1.制定标准的基础与要求 1.制定标准的基础与要求
● ●
必须有足够的资料 必须实用
2. 制定标准的依据
必须有先进的科学依据,即理论依据和实验 必须有先进的科学依据, 先进的科学依据 研究依据。 研究依据。 在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 ● 在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动物实验、现场调查及 调查是制定此卫生标准所必须的。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是制定此卫生标准所必须的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是制定此卫生标准所必须的。 国外先进经验和先进的标准, ● 国外先进经验和先进的标准,如这些标准是 好的,它也应是我们制定标准的参考依据。 好的,它也应是我们制定标准的参考依据。
生活舱 一般工作舱
注:①生活舱,系包括住舱、会议室、餐厅等生活与休息舱室;②一般工作舱, 生活舱,系包括住舱、会议室、餐厅等生活与休息舱室; 一般工作舱, 指除强磁场设备舱以外的各种作业舱室。 指除强磁场设备舱以外的各种作业舱室。
我国500kV 500kV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工频电场限值 表9-5 我国500kV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工频电场限值 区 域 跨越农田 跨越公路 跨越或邻近民房 配电装置区 运行人员操作区 配电装置围墙处 场强限值 ( kV/m ) 9.5 7 4 10 8 5
输电线路
变电站
表9-6
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50/60Hz电磁场限值(有效值) 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50/60Hz电磁场限值(有效值) 50/60Hz电磁场限值
受照群体 电场强度(kV/m) 电场强度(kV/m) 10 30 -磁场强度(mT) 磁场强度(mT) 0.5 5 25
职业群体 整工作日内 短时间内 局限于四肢 公众群体 每天最多达24 24小时 每天最多达24小时 每天数小时内
★
“特殊电磁辐射环境” 特殊电磁辐射环境”
指的是在某电磁辐射体所在地或一个局部范围内形成 的较强的电磁辐射环境。称为职业环境 工作场所。 职业环境或 的较强的电磁辐射环境。称为职业环境或工作场所。
●
电磁辐射标准有:职业电磁辐射标准和公众电磁辐射标准。 电磁辐射标准有:职业电磁辐射标准和公众电磁辐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