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土生子》的哥特色彩

合集下载

从第三人称限知视角谈《土生子》

从第三人称限知视角谈《土生子》

经典 》一书 中深 入探讨 了 “叙述视 角”,并 以 “外视 角” 和 “内视角”为基础将其分为九种类 型 ,包括全 知视 角 、 固定 式人物有 限视角等 。罗纲学者在 《叙 事学导论 》中
‘锥 说 ’的问题提出 了 自己的见解 ,解 释了 ‘叙 述视角”,‘ 提 出 了叙 事 聚焦包含 着 内部聚焦 与外部 聚焦这 一组二
耐特 之前 ,威特科 姆 (Si.Miitcomb)在 《小 说研究 》中提
就 国内而言 ,申丹教授在其 《西方叙事学 :经典 与后
出 “叙述者 ,其观察点 ”,首次涉 及叙述视角这一概念 。 在 《理解 小说 》中,克林 斯 ·布鲁克斯 (Cleanth Brooks) 与 罗伯 特 ·潘 ·沃 伦 (Robert Penn Warren)针对 小说 中
学家斯 坦泽 尔 (F.K.Stanze1)的创 新之处 ,分 为人物叙
理查德 ·赖特 (Richard Wright)在《别格是怎样诞生
述者 的第一人 称叙述 、以人 物的观察视 角为出发点 的第 的 》一文 中指 出,为使别格 ·托马斯 (Bigger Thomas)的
三人称 叙 述和传 统 的全知 叙述 三种 类型 。法 国叙 事学 生 活更 加戏剧化 ,他决定用 主人公 的视角来 讲述整个故 家波 尔梯 尔 ·隆伯格 (Bertil Romberg)在叙述 情境 学说 事 ,用 别格独特 的视角来过滤 每件事 。《土生子 》中,读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08—9640(2018)O1—0059—02
一 、 叙述视角理论简介
焦三种类 型 ,分类依据是叙述信息受 限制程度 。里蒙 ·凯
许 多学 者对 叙事 理论 的核心 概 念之 一——叙 事视 南 (Shlomith Rimmon—Kenan)高 度 评 价 了 热奈 特 的理

《土生子》中象征意义解析

《土生子》中象征意义解析

《土生子》中象征意义解析作者:张东京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3期内容摘要:《土生子》中极具象征性的艺术表现手法,标志着黑人文学走向成熟,赖特在写作的过程中未赋予作品更深的含义,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意象,如:“白”与“黑”、“盲目”、“老鼠”等。

本文笔者立足于对《土生子》作品中象征意义分析的角度,来探寻这部小说中的真谛。

关键词:《土生子》象征意义种族差异《土生子》是美国黑人作家查德·赖特的一部复杂与多元的经典之作,书中运用了大量精细化的心理描写和极具象征意味的经典成分,或者是受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影响,赖特将作品重点放到了对人物心理的分析与描写上,而这一过程,也是赖特对自身解剖的过程。

查德·赖特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享誉20世纪的美国文坛,其中代表作品《土生子》被称之为黑人文学的里程碑,小说出版后在美国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反思美国社会的不平等,深刻认识到种族间的差异。

《土生子》的出现,让人们了解到,并认真反思美国社会中的种族矛盾。

笔者在翻阅本校图书室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立足文学研究实际,深入探究典型的象征意义所隐藏在作品中的深层含义,为以后教学奠定文学艺术基础。

[1]1.象征意义之一——老鼠《土生子》包含三个部分,其中第一卷《恐惧》以戏剧性的插曲开始小说清洁。

别格一家四口居住在一间破旧的斗室,清晨时,别格总是看到一只一尺长的老鼠将屋里弄得乌烟瘴气,这只入侵的老鼠被打死,作者对别格残忍的与大老鼠“殊死搏斗”的场面象征性地做了描述,这一场面间接体现了黑人居住生活场景的糟糕。

老鼠生活在简陋公寓中,长的肥硕,象征着别格一家像这些令人厌恶的老鼠一样蜗居在这座房间内,靠着“垃圾般”的食物来维持基本生活,也如这只老鼠一般,最终逃不过厄运。

这只肥硕的老鼠随时都可能咬断人的喉管,这象征着美国社会白人与黑人的关系,各阶层间的关系。

[4]别格所代表的黑人,仿佛他们的一生都在受困,被白人圈在一个黑暗的空间之中,别格就像这只老鼠一样,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最后,他的结局就像是这只老鼠一般,等待他的只有毁灭,形象的表现出了压迫者与受压迫者之间的关系。

民族的悲歌,时代的抗争——论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

民族的悲歌,时代的抗争——论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
萧 条 ”时 期 的 芝 加 哥 为 背 景 , 讲 述 了 黑 人 青 年 比 格 ・ 托 马 马 斯 认 为 ,对 黑 人 来 说 “白人 并 不 是 真 正 的人 , 他 们 是 一
斯 无 意 中 杀 死 了 白 人 雇 主 的 女 儿 ,最 终 案 发 被 捕 , 被 处 以 种 巨大 的 自然力量 ,像 头顶上马 上就要到来 的风暴 ,或者 电 刑 的 故 事 。 小 说 中 , 主 人 公 比格 极 端 的 仇 恨 心 理 对 读 者 是 黑 暗 中 , 在 脚 下 突 然 出 现 的一 条 深 不 见 底 的 充 满 旋 涡 的 们 产 生 了 强 烈 的震 撼 力 ,从 而 迫 使 人 们 对 产 生这 种 仇 恨 心 河 流 。只 要 是 他 和 他 的 黑 人 同胞 们 的 言 行 不超 越 一 定 的 范
定 程 度 上 加 大 了 白人 与 黑 人 的 相 互 隔 阂 、 敌 视 、封 闭 、 恐 引言 理 查 德 ・赖 特 ( 1 9 0 8 — 1 9 6 0 ) 被 认 为 是 二 战 后 美 国黑 惧 、孤 独 和 冲 突 , 让 黑 人 成 为 了一 群 在 美 国社 会 中 “ 看 不
理 的 种 族 问 题 进 行 深 刻 的 思 索 。 比格 ・ 托 马 斯 这 一 人 物 一 围 , 就 不 必 害 怕 这 种 白人 的 力 量 。 只 要 是 他 们 生 活 在 这 一
反美 国文 学史 中 愚钝 、温 和 、逆 来顺 受 的 “ 好 黑 人 ” 形 城 市的 一 个 角 落 中 ,他 们 对 其 就 充 满 了恐 惧 感 。 ”从 这 段 象 ,而 是 刻 画 了 一 个 穷 凶 极 恶 、敏 感 易 怒 、对 白人 充 满 仇 描 述可 以看 出 ,仅仅 接近 白人 的世界 ,一 种恐惧感就 已经

浅谈《土生子》中象征手法的应用

浅谈《土生子》中象征手法的应用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作者简介:谢青(1989 ~),女,英语翻译 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口译。
参考文献 [1] 伯纳德 ,W. 贝尔 . 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 其传统 [N]. 刘捷等译 , 成都:四川 人民出版社,2000 [2] 查理·赖特,土生子 [M]. 施咸荣译 , 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3] 范桂兰 . 论《土生子》中的新黑人艺术形 象 [J]. 西北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3, [4] 李 鸿 雁 . 德 赖 特 的 困 惑 — 解 读《 土 生 子》[J]. 湘 潭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05(2):p111-114
环境的方法。一般来说,黑人只有通过暴力的方式 才会引起白种人的注意,然而赖特小说中的主要人 物特点却并不是通过暴力来呈现给读者的。这一写 作手法在拉尔夫·艾里森的《隐身人》中,探索黑 人如何在白人的社会中得到自己的地位时起到了很 大的成功。把别克这一角色定义为新兴的黑人英雄 不仅奠定了理查德·赖特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而且 也有助于美国文学中黑人人物形象的改变。
2、哥特式的描叙 哥特式的描叙是此小说中的另一个写作手法。 赖特的小说中充满了对哥特式的铺垫:预言、诅咒、 绘画、面纱、坟墓、起死回生的人物、骷髅、幽灵、 监禁、幻觉、阴谋等等。 白人的世界是奇异而充满危险的,文中开头 一幕中小白鼠的形象的出现就为下文别格侵犯埋下 了伏笔。小白鼠的出现阐述了别格所生活社会的悲 惨条件。此外,别格杀死小白的行为也揭露了他喜 欢暴力冲突的性格特点。小白鼠是文章中首次出现 的动物形象,小白鼠的命运也预示了别格最后的命 运,正如在他心头萦绕的暴力冲突,使得他谋杀了 他的女朋友。 贯穿小说始终,赖特运用铺垫手法来支持自 己的论据,即别克的命运并不是由他个人行为所造 成的,更多的则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这也 解释了标题《土生子》的含义所在,同时奠定了赖 特自然主义写作领域的地位。 二、人物性格描写中的象征手法的使用 1、别格托马斯 别格是此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他是一个很出 色的人物,但是通过他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些更深层 面的含义。我们可以注意下他的名字的含义。他的 姓暗示着“大黑鬼”他的名暗示着“汤姆大叔”, 这是所有的黑人都渴望得到白人肯定的表现。 别格托马斯是一个大众的名字,住在一所朝 南的公寓中。别格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黑人以至于 书中对他的外貌细节描写屈指可数。 在《土生子》中有着这样的一段描叙。别格 在去女友家的路上,他在想他多么希望能从这次杀 死玛丽的行动中多获得些钱财,决定下次在遇到这 样的活他会干的更好。他多么想跟身边的白人吹嘘 一番然而他却知道这也只能是想想罢了。 2、道尔顿夫妇 道尔顿夫妇是一对居住在芝加哥的白人,他 们拥有大量的财富。道尔顿夫人双目失明,道尔顿

谈《土生子》中黑与白的对立及别格的人物形象

谈《土生子》中黑与白的对立及别格的人物形象

谈《土生子》中黑与白的对立及别格的人物形象作者:张琪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0期摘要:美国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的抗议小说《土生子》,是美国黑人文学的里程碑。

黑与白是对立的颜色,给人以视觉的冲突的感觉,象征了不可融合的两种势力的对抗。

本文通过分析该小说中黑与白两种颜色的运用,揭示赖特对美国社会白人世界的批判。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对立,使得别格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颠覆了传统黑人文学中逆来顺受的黑人形象。

关键词:《土生子》;别格;黑与白;黑人形象[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0-0023-02一、作者和作品简介在20世纪美国的众多的黑人小说家中,理查德·赖特是最受世人赞扬的文坛巨子之一,他的代表作《土生子》,也被认为是黑人文学的里程碑。

他的作品中那种感人的激情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是20世纪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他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美国社会及阶级关系中最痛而又无法掩饰的事实,即白人和黑人的对立仍然存在,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和压迫依然严酷。

正如欧文·豪尔在1963年所评述的那样:自《土生子》诞生的那天起,美国文化就被永远地改变了。

这部作品使我们再也不能重复那古老的谎言,《土生子》以空前的笔触将削弱并破坏我们文化的仇恨、恐惧和暴力统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1]。

《土生子》讲述的是一个黑人青年在一个冬天的夜晚误杀了一个白人姑娘,在逃跑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被告发,他在一个雪夜又将其黑人女友杀害的故事。

不同于以往美国文学中逆来顺受的黑人形象,别格以近乎歇斯底里的方式向白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主流社会予以报复,用鲜血让人们意识到黑人群体受压迫后内心深处积郁的敌对情绪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二、黑与白《土生子》这部小说就像一部黑白电影,充斥着黑白二色。

“作为通讯工具来说,形状要比色彩有效得多,而说到表情作用,色彩却又胜过形状一筹”[3]。

因此,透过作家色彩的运用,可以看到作者对美国社会白人世界的批判。

《土生子》中的黑与白

《土生子》中的黑与白



转 惊 为喜 的 心情 。 小说 的 这二 个 片 断情 节单 纯 ,但 气 氛 由舒 缓 至 紧 张 到 欢 三 快 , 宕有 致 。 文 中运 崩 了环 境 烘 托 、 氛渲 染 等 多种 手 法 , 跌 行 气 让 我们 感 受 到 白洋 淀妇 女 的 勇敢 、 智 和 乐观 的精 神风 貌 。 机
赖 特 的 小说 《 生 子 》 述 的 是 一 个黑 人 青 年 在 一个 冬 天 土 讲 的夜 晚 误 杀 了~ 个 白 人姑 娘 , 在逃 跑 的 过 程 巾 , 了 防止 被 告 为 发 , 在一 个 雪夜 又 将 其黑 人 女 友杀 害 。 部 小 说就 像 一部黑 他 整 自电影 。 斥 着黑 白二 色 。 充 色彩 可 以 映 射 作 者 的 内 心 世 界 .表 达 作 者 的 真 实 情 感 。 “ 为通 讯 丁 具来 说 , 状 要 比色 彩 有 效 得 多 , 说 到 表 情 作 作 形 而 用, 色彩 却 又 胜过 形 状 一 筹 ” 、 罔此 . 过作 家 色 彩 的 运用 , 透 可 以看 到 作者 对 美 国社 会 白人 世 界 的批 判 。 黑 色老 鼠— — 宿 命 的 暗示 人 鼠 之 间 , 鼠是 弱 势 的 . 做 的 只 是 短 暂 的 反 抗 , 牙 老 能 用 齿 牢 牢 地 叼住 主 人公 别 格 的裤 腿 不 放 , 但是 还 是 被甩 了 出 去 . 尖叫 抑 或是 逃 跑 . 本 能 的反 应 . 是 它 不 能选 择 的是 等 待 着 是 但 它 的 死亡 —— 黑 色的 尸 体 。黑 色 , 一种 压 抑 的 颜 色 , 某 种 程 在 度 上 那 是一 种 宿命 的 暗 示 , 种 死 亡 的先 兆 从 “ 碌 碌 地转 一 骨 动 眼 珠 ” 到 “ 只 珠 子 似 的 黑 眼 睛 闪 闪 发 光 ” 从简 单 的形 态 , 两 , 到着 色 的神 态 . 历 了从 积 极 的反 抗 到愤 怒 的抗 争 一 是 结果 经 但

透过《土生子》看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种族主义社会

透过《土生子》看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种族主义社会

透过《土生子》看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种族主义社会一、作品内容简述《土生子》讲述了一个12岁的黑人男孩别格.托马斯的故事。

小说主人公别格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在白人眼中是“坏黑鬼”,而他对白人则怀着又恨又怕的心理,后来在无意中杀死了一个白人姑娘而被捕。

当他被判死刑时,共产党员白人律师麦克斯出庭为其辩护,道出了别格犯罪的根源——社会的不公,但仍未扭转别格走向刑场的宿命。

二、关于作者及《土生子》理查德.赖特是美国最享盛誉的黑人作家之一。

尽管赖特在他姑母教书的一所耶稣复临主义教会学校里读书,但他仍反抗那些宗教戒律,这种举动恰似《土生子》里的别格。

在《土生子》中,作者通过犀利深刻的笔锋表现种族关系的现实,让作品“含义隽永,而不只是赚人眼泪”。

三、对主人公及导致其悲剧的因素的分析1、对小说主人公别格.托马斯的分析别格的名Bigger是big(大)和nigger(黑人)的组合,这代表了别格所要体现的正是典型的黑人形象。

作为一部以描写白人统治下受压迫、受剥削的黑人为素材的小说,该小说的主人公别格.托马斯在社会的最底层发出了呐喊。

赖特丝毫未给他注入文学作品中英雄所共有的浪漫主义神态或品质。

相反,在别格生活的那种社会条件下,他必定表现得郁郁寡欢,战战兢兢,有着暴力倾向,满腹的仇恨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别格是怎样出生的》一文中,赖特写到自己在南方长大,对周围的人耳濡目染,而别格就是那些人的缩影。

他们都遭遇了种族歧视和压迫,几乎没有自由选择生活道路的权利。

他们都有强烈的反社会意图和暴力倾向,事实上他们已对社会构成了一种一触即发的灾难性威胁。

逃离了美国南部的种族压迫的赖特来到芝加哥时发现,“别格”不仅仅代表黑人自身的一种现象。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到处充斥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别格深信他的命运不由他掌控,而且他知道除了这些卑微下贱的工作,不能奢求得到其他工作。

别格的生活充满恼怒、恐惧和挫败,他不得不装作坚强,否则他时刻面临崩溃。

黑暗中的探索——《土生子》中主人公的理性回归

黑暗中的探索——《土生子》中主人公的理性回归

黑暗中的探索-----《土生子》中主人公的理性回归邵鹏飞李晓光**邵鹏飞,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李晓光,吉林 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

【摘要】理查德•赖特是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对20 世纪后半叶黑人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土生子》被人 称为“抗议小说”,小说展现了主人公别格•托马斯作为一个黑人的恐惧 心理以及由犯罪走向死亡的过程。

在最后一部分《命运》中,作者用大量 篇幅来描写法庭上的场景,主人公别格内心出现了理性的回归。

他对自己 杀死善良白人的行为产生了质疑,也是他尚未泯灭的人性之光开始冲破怨 恨、恐惧、报复等阴暗心理所构成的心灵枷锁。

作者用这种“以人性唤醒 人性,以良知激发良知”的生动情节,使整部作品中揭露社会的尖锐和透 视人性的深刻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启悟和思考。

【关键词】《土生子》 种族歧视 病态心理 理性回归 人性透视美国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 1908 ~ 1960,以下简称 “赖特”)是20世纪中叶美国黑人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于1940年出版 的长篇小说《土生子》,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美国各界的广泛关注。

《土生 子》也被人称为“抗议小说”。

赖特从一个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了美国黑 人生活真实的一面,开创了美国黑人文学的新纪元。

作品中,主人公别 格•托马斯(以下简称“别格”)从误杀玛丽后的兴奋到被捕入狱后的反 155思和觉醒,给读者带来诸多的启悟和思考。

作者正是通过以生动的笔触刻画别格逐步理性回归、实现自我的心理历程,实现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观照,以及对美国黑人文化人格的理性透视。

一《土生子》简介《土生子》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作者赖特的早年生活,是作者以轰动一时的新闻——黑人罗伯特•尼克森被指控谋杀一名白人妇女——为原型而创作的。

小说共分为三个部分:《恐惧》,《逃跑》,《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 上标 志着黑人文学走 向成熟 。正如欧 文豪尔在 16 93年 所评述的那样 : 土生子》 生的那 天起 , 国文 化就永 远 自《 诞 美
地改变了o 1 [ 白人们一 向认 为黑人奴 性十足 , 以任意凌辱 , 2 可 现在却对黑人刮 目相看 , 开始有了畏惧之心 。
“ 哥特” 一词 最初 来 自于条 顿 民族 中哥 特部 落 的名 称。
巧与人 物的悲剧命运 以及种族主义的关 系。
关键词 :土生子》 哥特式; 《 ; 比格 ; 种族歧视
中 图分 类 号 : 1 . 4 1 20 7 7 文献标识码 :


赖特及其作品《 土生子》

因担心 贝丝告密又 将其杀 害。最终 比格还 是被倾城 出动 的 警察抓获 。在审判过程中 , 身为共产党员 的律师麦克斯 为他
罩在 阴森 、 紧张 的气 氛里 。在 街上 , 比格经 常与无 业黑 人青 年厮混 , 结伙抢劫 。白人的种族歧 使他变成 了社会 生活的局
说体裁的名称。它以其 独特 的魅力 吸引了各时期 、 各流派 的 作家。他们将哥特小说 的手法大 量运用于创作 以安排情节 ,
深化主题 , 增强作 品的效果 。 L 3
外人 。一天 , 由慈善机构介绍 到富有的 白人道 尔顿先生家 他
中做 司机兼烧锅炉 。当天晚上他 开车送 达尔顿 的女儿 玛丽 回家 , 玛丽 喝得烂 醉如泥 , 比格 不得不 将她抱 回卧 室。正在
尽管哥特 小说在英 国产 生和繁荣 , 1 纪 2 但 9世 0年代 以
这时 , 目 明的达尔顿 夫人来 到女儿 房 中。 比格 担心 , 双 失 若
Vo . 2 No. 12 2
Jn .0 9 u e20
试 论《 生子》 土 的哥 特 色彩
陈 胤 汶
( 广西 师范大 学 , 西 桂 林 510 ) 广 404
摘 要: 从环境氛围、 情节构造 和人物心理三方 面来分析理查德 ・ 赖特 的C+生子》 - 中的哥特 色彩 , 以此剖 析文 中的哥特技
玛丽醒来 , 自己就会 因深夜 闯入 白种女人 的卧室 而受刑 罚。 情急之中 , 他抓起一 只枕头堵 住玛 丽的嘴 , 谁知 竞把她 闷死
后, 哥特小说发展的 中心似乎移到 了美 国。哥特小说能在美
国迅速繁荣 、 持续 发展 有 着深 刻 的历史 、 化 和文 学根 源 。 文 美 国小说 兴起之时正好是 哥特 小说在 英 国和欧洲其 它 国家
作为 黑 人 文 学 中 的 里 程 碑 , 今 已被 国 内外 许 多 学 者 研 究 , 至
表的长篇小说 《 土生子》 轰动美国文坛 , 到文学批评界 的好 受 评。在种族主义盛行的年代 ,土生子》 像一颗炸弹在 当时 《 就
读者 的心 中爆炸 , 在思想上 开 了“ 抗议 小说 ” 的先河 , 而且 在
如赖 特的写作手法 、 作品中的新黑人 形象 、 种族歧视 、 主人公 比格 的人 性扭 曲、 性悲剧 等。本文通 过 阴森 的环境 氛 围、 女 惊 险曲折 的情节构造 和扭 曲的人物 心理等 “ 特式 ” 征来 哥 特 研究 种族 主义造成 的可怕后果 。
二 、 特 的 定 义 哥

世纪建筑风格 。在文艺 复兴思想家们 的影 响下 ,哥特 ” “ 一词
逐渐被赋予了野蛮、 恐怖 、 落后 、 神秘、 暗时代 、 黑 中世纪等多
种 含 义 。 到 了 1 世 纪 后 期 ,哥 特 ” 词 又 成 了 一 种 新 的 小 8 “ 一
间 破 旧 的 棚 屋 里 。 因 比格 失 业 而 生 活 无 助 。家 庭 终 日笼
辩护 , 指出比格犯 罪 的深 层原 因是社会 而不是 个人 , 比格 但 终不 能逃脱被处 以电刑的命运 , 因为他 的命 运和其他黑人 的
命运一样 , 已注定要被种族大歧视的社会所吞噬。 早 赖特 以崭新的方式描写了美国最棘手 的种 族问题 , 掘 发
中度过 了苦难 的童 年 , 尽了种族 歧视 的凌辱 , 尝了生 活 受 饱
理查德 ・ 赖特 (9 8 90 是 2 10 —16 ) 0世纪 三四十年代杰 出的 美国黑人作家 。他 出生在密西 西 比州 纳齐兹 镇附 近的一个 生活极度贫困 的黑人佃户家里 , 祖辈都是 奴隶。父亲在他五 岁的时候抛弃 了家 人 , 此赖特辗 转于 密西西 比和 田纳西 , 从
寄养在亲戚家 , 接受 的教育也 不正规 。 …赖特在恐 惧 和耻辱
第 2 卷 第 2期 2 20 0 9年 6月
文章编号 :09 38 20 )2 O6 3 10 —4 1(090 一O4 —0
连云港 职业技 术学 院学报
Jun l f i y n a gT c ncl ol e o ra a u gn eh ia lg oL n C e
了。比格在 惊慌 中把玛丽 的尸 体搬 到 锅炉 灶里 焚 尸灭 迹。
随后在警方侦察中 , 比格制造伪 证 , 了一 封匿名信 , 写 把怀疑 对象集 中到玛丽的男朋友 , 共产党员简 ・ 厄尔笼身上 , 说他绑 架了玛丽。真相 暴露后 , 比格 带上女友 贝丝 畏罪潜 逃 , 中 途
此部 落于公元 5世纪摧 毁 了强 大 的西 罗马 帝国。西罗 马帝 国灭亡一千多年后 , 意大利人法萨里在历史 的封 尘 中又找 出 “ 哥特” 一词来指称 一种为 文艺复 兴思想 家们所 不喜欢 的 中
小说 以 2 世纪 3 年代 的芝加哥 为背景 , o O 讲述 了黑 人青
年 比格 ・ 托马斯无意 中杀死 了 白人雇 主的女 儿 , 终案 发被 最 捕, 被处 以电刑。 比格 ・ 马斯全 家生活在 芝加哥 的黑 人区 托
的艰 辛。很小 的时候就发誓离开南 方 , 相对 自由的北方生 到
活 , 立 志 以文 学 为 武 器 , 不 合 理 的 社 会 宣 战 。 14 并 向 90年 发
了犯罪活动与社会制度之间的联系 , 出了黑人 的凶暴既非 指 天性也非 民族 特征 , 而是 美 国社 会制度 造成 的。《 生子》 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