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探讨
浅谈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2 2・
农林 科研
浅 谈农业 水资源 的高农 业 综合 服 务 中心 , 龙 江 萝北 14 0 ) 萝 黑 5 2 0
摘
要 : 水资源相对 贫乏的 中国, 在 随着社会 经济持 续稳定 的发展 , 市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 , 城 工业用水和 生活 用水将 会 出现 大幅上
升, 在总量有 限的条件 下 , 农业 用水 势必减 少 , 而农 业用水量 占总用水量的 8 %, 0 因此提 高水的利 用率 , 发展 节水农业是解 决未来农业水 资 源 短 缺 的根 本 出路 , 也是 现代 农 业 的基 本 要 求 。 关键词 : 业水资源; 农 高效 利 用 ; 可持 续发 展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是 有限的,随着国民经济 的发展和城 市化进 水资源 , 然而现实是农业不可能长期维持用水第一大户的地位 , 未来 程的加快 ,工业和生活用水将会急剧增加 ,而农业用水只能是零增 的农 业 用 水 只 能是 零 增 长 或 负 增 长 , 水 量是 不 能 增 加 的 。 因此 , 用 唯 长, 甚至是负增长 , 发展高效用水农业不仅是必要 的, 也是可行的。 现 的选择只能是提 高水的利用效 率 , 减少水 的浪费 , 从农业节水上挖 代 高新技术 ,尤其是信息技术也为发展高效用水农业提供了可能和 潜 , 从而达到扩大灌溉面积 、 提高粮食产量 的目的。 新 的途 径 。 由于 中国对农业水资源管理 不善 ,先进的农业 节水技术和现代 1 现 代农 业 面 临 的重 大 挑 战— — 农 业 水 资 源短 缺 化 的管理措施 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应用 和推广 ,水资源的浪 费是非常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 比较短 缺、 旱灾频繁 的国家 , 如果按人 均水资 严重的。 中国主要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 0 ~., . 0 也就是说大约 4 6 源量来计算 , 国人均 占有量仅仅有 2 0 我 5 0立方米 , 大约为世界人 均 有一半 的水 白白浪费掉 了, 田问灌水 中 在 习惯了大畦漫灌 , 每次 的 总的灌溉定额也偏大 , 北方灌 区的灌溉定 额高出作物实 水 量的 1 , / 已经被联 合国列为 l 4 3个贫水 国家之一。建 国以来 , 我国 灌水量过大 , 虽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 的工作。 然而 , 随着工业 和 际需要的 2 5 , 倍 浪费是惊人 的。有人估计 , 每年农业浪费的水量达 城市的迅速发展 , 需水不断增加 , 出现 了供水 紧张的局面。水资源的 10 亿立方米。 00 所以说发展高效用水 的农业不仅是必须的, 因为农业 保证程度 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 水资源 的零增长或负增长 , 同时也是可能的 , 因为农业 用水还存在着 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 “l 2 世纪谁来养活 中国人 ” ,这一话题在前一阶段被闹得沸沸扬 很大 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 , 扬, 尽管问题的提 出者似乎是别有用心 , 但是他提 出的这个问题是值 短缺 的根本出路 , 也是现代农业 的基本要求。 3 促 进农 业 水 资 源 的 高效 利用 — — 发展 先进 技 术 得我们 深思 的。要解决吃饭问题 , 首先要有资源 , 最重要的就是土地 资源和水资源。中国幅员辽 阔, 地大物博 , 自然资源丰富, 绝对量居世 高效用水的 目标是极大地提高上水 的转化和产出效率 ,既节水 界前列 。 然而这些资源由 1 2亿人来 分摊 , 人均资源量就非常少 , 远远 又高产。第一 , 要提高输水的效率 , 其措施是通过工程的投入, 行输 实 防渗 , 将来实行输 配水 管道 化 , 而大大减 少渗漏损 从 低 于世界水平。 以说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的短缺是制约 2 世纪中国 水渠道 的配套 、 所 1 农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失和蒸发损失。第二 , 要合理地调控农 田水分状况 , 使引进 田问的水 要调控土壤和地表面附近的大气 中国的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 6位 ,水 资源总量为 2 0 0 立 最大限度地为农作物所利用。第三 , 80 亿 方米 , 人均只有 2 8 m, 40 , 仅为世 界平均数 的 1 。 / 中国国土的大部分地 环境 , 4 使农作物 的生长有一个 良好的外在环境要逐步推广喷灌 、 滴灌 田间覆盖保墒技术 , 并加强 田间用水管理。中国高 区都存 在着不 同程度 的水资源短缺 问题 , 并成为制约 2 世纪中国社 等先进灌水技术 、 1 会经济、 工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对用水量 占总用水量 8%的 效用水农业的形成必须 以农业灌溉技术变革为前提 ,而农业灌溉技 0 农 业起着决定性 的制约作用。 于农业水 资源来说 , 对 问题还不仅仅是 术 的变革又是以现代农 田灌溉理论 为先导 。其理论框架和技术体 系 短缺 , 更为严峻的是在 2 世纪 , 1 农业用水量 只能是零增长 , 甚至是 负 是 : 以高效用水为节水高产的灌溉 目标 ; 以土壤水分转化和消耗规律 植物一 大气(P C) S A 理论 ; 以作物水分生产 函数 为 增长。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 , 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 , 对水 的需求量急 为中心的农 田土壤一 剧增加 。然 而, 地球上 的水资源是有限的 , 用水的增长不可能是无 限 中心的作物需水规律 ; 以水 分调控指标和手段为中心的技术体系。 目前 ,先进灌水技术 的推广步伐正在加快 ,但受经济实力的制 的, 当达到一定的极 限状态时就会出现零增长 , 世界上有些水资源贫 约, 在相 当长的时间 中国仍将 以地 面灌水为 主要 灌溉方式 , 因此 , 地 乏的地 区, 以色列就已经或将要出现这种现象 。 如 在水资源相对贫乏 的中国,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 城市 面节水灌溉技术应是 目前推广先进灌水技术的重点 。 其主要方法有 : 化进程的不 断加快 , 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将会出现 幅上升 , 在总量有 加大田问流速 以减少渗流 ;实行输配水的管道化 以减少用土渠输配 限的条件下 , 农业 用水 势必 减少 , 从这个 意义上说 , 农业水 资源将出 水的沿程损失 ; 对现有渠道进行防渗改造 以减少渗漏损 失 ; 发展间歇 以增加灌水 流速 , 减少深层渗漏损失。 现负增 长。例如北京市 的密云水库 ,O 2 世纪 5 年代末 修建初期其主 灌溉, 0 为了建立高效 用水 的农业 , 将信 息技术 , 尤其 是“ s 技术 ( s 3” R、 要 目的是灌溉 , 而现在主要是供应北京 的工业及生活用水。 G S G S 引入农业节水 的非工程措施 中是十分必要 的。中国在这方 I、 P ) 2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高效用水 若按 中国未来人 口 1 亿人计算 , 5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每人每年 面的工作也开始起 步 , 如作物估产 、 土壤含水率分布 的监测 等 , 在 但 1 空 仅为 17 8 5立方米。2 0 中国工农业及 生活需水量达 6 0 —0 0 实际应用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在 2 世纪 , 间遥感将会得到大 0 0年 5070 亿立方米 , 而可供水量仅有 6 0 亿立方米。 00 水资源短缺已成定局 , 作 力发展 , 将有更多 的卫星被送上太空 , 特别是微型卫 星 、 型卫 星阵 小 高光谱扫描卫星 、 高分辨 率卫 星等 , 这就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更 多 为用水量占 8 %的农业用水必须提高水 的利用率 ,让有 限的农业水 列 、 0 的信息 , 从而使信息技术和“s技术应用到农业 生产 的实际中去。 3” 应 资源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 农业节水是长期的战略任务。 3” 发展高效用水农业 。例如 , 建立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 , 更是农业 的命脉。 水是一切 用“s 技术可 以提高水 的利用效益 , 田间墒情监测 网系统” 对全国的农 田墒情进行监测 , 业灌 溉用 , 为农 农作物生长的基 本条件 , 农作物在整个生长期中都离不开水 , 没有水 “ 就没有农业 ,中国能以占世界 8 %的耕地养活 占全球 2 %的人 口, 水 和抗 旱 减灭 月 务 。 2 其 技 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有 4 %的耕地是灌溉农 田以及建立在灌溉条件下 0 结语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 的加深和农业水 资源稀缺性的增强 ,农业 的作物多熟制与高产栽培综合技术 。 联合 国粮农组织在 18 年出版 94 中国农业水资源配置中水 的《 发展 中国家土地潜 在供给能力》 估计在 无水利投入的情况下 , 水资源 的经济性和竞争性不断提高。目前 , 中 国的土地仅能养活 41 亿人 口。 中国成立以后 , .2 新 粮食产量有了大幅 资源短缺和用水低效率并存 的现状令人忧虑 。深入剖析农业水 资源 增长 ,而这个增长是和灌溉面积的增长同步的,所以说要达到 2 0 利用 中存在 的问题 ,探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的方法核技术具有重 00 水是人类生存��
喀什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内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34亿m 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水资源十分匮乏。
新疆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结构性缺水,空间上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山区多平原少,时间上存在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明显落差,其中喀什地区临近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水资源约束尤为明显[1]。
由于喀什地区推进农业发展和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需要,对水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
因此,对喀什地区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瓶颈问题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1喀什地区水资源利用特点1.1供水以地表水为主地表水是喀什地区供水的主要来源,其他水源利用量较少。
2021年,喀什地区供水总量为110.9亿m 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84.17亿m 3,占比75.90%。
喀什地区有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两大流域,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为118.48亿m 3,地表水径流量年内分布不均,春、夏、秋、冬季水量分别占全年的10.86%、64.54%、18.00%、6.60%,呈现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特点,时间上存在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明显落差,对农业灌溉不利。
1.2农业用水占比高新疆农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占比较大,其中喀什地区农业用水占比更高。
2022年,新疆总用水量为562.22亿m 3,其中农业用水量为511.76亿m 3,占总用水量的91.02%;2022年,喀什地区总用水量为99.05亿m 3,其中农业用水量为93.15亿m 3,占喀什地区总用水量的94.04%,高于新疆整体水平。
1.3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2022年,喀什地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1,低于新疆平均水平(0.57),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水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农业发展空间。
喀什地区农业用水占比高,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可突破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约束瓶颈,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支撑、水保障。
2喀什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存在的问题2.1水利设施有待完善1)渠系输水效率不高,渠道渗漏亟待改善。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p r tru eef i c mo gd f r n e in n i ee tco s a dt ema ri u st a e d t ef rh rsu idwe ep i tdo t aewae s fi e ya n i ee t go s d df r n r p , n h j s e h t e o b u t e t de r one u . cn f r a f o s n
利用评估时存在的问题 , 以及今后 的研究重点 。 关键词 : 农业水分利用效率 ; 影响 因素 ; 研究尺度 ; 计算方法 ; T管理 E
中图 分 类 号 : 3 3 2 3 TV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1 8 (0 0 0 —0 20 1 7 —6 3 2 1 ) 10 8—6
摘要 : 农业水分利用效率( E) 消耗单位水所获得的农产 品产量 , 农业水 资源高效 利用 的核 心问题 。综合 国内 WU 是 是 外研究成果 , 阐述农业水分利用效率 的研究尺度 、 计算方法 和影 响因素, 并讨 论提高 WU 的主要技术措 施 , 中引入 E 其
基于 ET的科学水管 理理念 ; 分析 WUE与灌溉 水量 、 有效降水量和有效灌溉面积的关系 ; 讨论利用 WU E进行水资源
B ii g 1 0 7 , h n ; . e ig Hu x n x lr t n Ne eh o o y C r oa in. e n 0 0 5 C ia e n 0 8 5 C ia 2 B i n a i g E p o a i wt n lg o p r t j j o c o B Oig 1 0 3 。 h n )
o g iut r l trhg fiin e Thsa tces n h sz dt el ea u erla e m ea da r a r p e e td t ers ac igs ae fa r— fa rc lu a wae ih efce tus. i ril y t e ie h i r t r ee sdho n b o d,e r sn e h ee rhn c lso g i t c lu a tru eefce y,swel st ec luain me h dsa d i l e cn a t r ;as hss n h sss mm a ie e h iu sofi r vn ut r l wae s fiinc a la h ac lt t o n nfu n ig f co s lo t i y t e i u o rzd tc nq e mp o ig W UE; trma a e e tc n e ae nET sp riua l n r d c d e ie ,h ea inb t e UE n riainwa e mo n ,f awa e n g m n o c ptb s do wa atc lryito u e .B sd s t er lto e wenW a d irg to tra u t e— fciep e ii to n fe t eirg to r awa n lzd i e alI o cuso t emanp o lmswe ed su sd whe igg UE oc m— e tv rcpt ina defci riain ae sa ay e nd ti n c n l in,h i r be r ic s e a v . nusn l t o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研究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农田灌溉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农田灌溉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但水资源的总量却是有限的。
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存在着水资源利用率低、土壤水分不均匀、土壤结构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开展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模式,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农田产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开展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保护水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背景】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现状,并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约水资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日益紧张,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的使用,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减少浪费,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有效应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市场需求。
3. 减轻环境压力: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土地沙漠化等问题,而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以减少土壤盐碱化的风险,改善土壤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提升农民收入: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农田产出,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正文2.1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概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农田的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达到节水减排的目的。
这一工程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中的高效节水,促进农田生产力的提升,同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田灌溉技巧高效利用水资源

农田灌溉技巧高效利用水资源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农业灌溉是用水最大的部门之一,因此,采用高效的农田灌溉技巧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农田灌溉技巧,并探讨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一、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将水直接送达植物根部的方式,以最小的浪费达到最大的效益。
滴灌系统由一系列的滴头和输水管组成,可以精确地控制水量和灌溉频率。
相比于传统的洪水灌溉方式,滴灌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水的蒸发和土壤侵蚀,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此外,滴灌技术还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并减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
二、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利用高压水流将水喷洒在农田中,使水能均匀地覆盖整个土壤表面。
通过调节喷灌系统的压力和喷头的角度,可以灵活控制灌溉的范围和水量。
喷灌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土壤侵蚀和气候变化对农田灌溉的不利影响。
此外,喷灌技术还可以帮助农作物的叶面肥的施用,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
三、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水是一种免费的自然资源,可以通过收集和储存来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
雨水收集系统一般由屋顶、雨水管道、过滤器和贮水装置组成。
通过使用雨水收集系统,农民可以将降雨期间的水资源储存起来,以便在旱季时使用,从而达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
此外,雨水收集与利用还可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并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四、精确灌溉系统精确灌溉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根据土壤和植物的需求,精确计量和投放灌溉水量。
这种系统通过感应和监测土壤湿度、气象和植物生长的情况,以最优化的方式调控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
这种系统可以减少灌溉水的浪费,并避免水分过量或不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不利影响。
精确灌溉系统可以采用自动化管理,帮助农民节约时间和精力,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
五、土壤改良措施土壤是灌溉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它可以影响水分的渗透能力和保存能力。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土壤改良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透水性,从而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农民充分发挥农田水资源的效益。
一、进行合理的田间灌溉田间灌溉是农田水资源利用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应采取适当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 井灌技术井灌技术是一种将水从井中抽取,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进行灌溉的方法。
利用井灌技术可以精确计量用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
同时,可以利用滴灌、喷灌等方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2. 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一种以小水流量、低喷灌强度进行灌溉的方法。
通过微灌技术,可以将水精确地输送到农作物根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的蒸发和流失,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
3. 洞洞灌技术洞洞灌技术是在农田中埋设一定深度的塑料水管,通过水管分段向下设置水孔,将水平灌溉改良为纵向灌溉,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
二、实施节水灌溉措施除了改变灌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实施节水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 土壤保水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秸秆覆盖和保持土壤结构等方法可以改善土壤水分保持性,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2. 利用雨水通过设置集雨设施,收集雨水用于田间灌溉,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农民可以利用屋顶和房屋周围的排水系统收集雨水,设置储水设备,用于农田灌溉。
3. 科学制定灌溉计划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状况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合理制定灌溉计划,避免过度灌溉和不足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1. 温室大棚种植利用温室大棚进行种植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温室大棚还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护作物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2. 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等设施,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农田水分的利用率。
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农业生产也因此受到了很大挑战。
农业作为全球最大的用水行业之一,是影响全球水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因此,如何实现农业节水、提高用水效率成为了当前农业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
二、农业节水技术的分类1. 高效灌溉技术高效灌溉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灌溉方式,减少用水量,提高灌溉效率,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常见的高效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喷洒灌和地面滚筒灌等。
这些技术主要还是通过减少水的流失和蒸发,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提高了农业用水的效率。
2. 节水栽培技术节水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减少作物对水的需求,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例如,选择具有耐旱性和抗干旱性的作物品种,选用合理的栽培方式,如间作、套种、插花和中耕等减少水分蒸发等,节约用水,降低灌溉强度,提高农作物的利用效率。
3. 精准灌溉技术精准灌溉技术是指通过实时监控作物生长和土壤水分情况,精准控制灌溉量,减少用水量并提高灌溉效率的一种灌溉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在种植区域内设立各种传感器,如土壤水分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等,收集土壤水分和气象信息,从而实现精准灌溉管理。
精准灌溉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过量灌溉、缺水浇灌等情况,从而避免水分资源的浪费。
4. 远程遥感技术远程遥感技术是指通过遥感卫星、飞机和无人机等平台获取水资源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农业监测和管理,为农业节水提供数据支持。
利用远程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得大面积耕地的植被指数、作物估产、土壤水分、灌溉用水情况等数据,从而实现农业用水情况的动态管理。
三、应用情况及前景展望近年来,农业节水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我国自实施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来,推广应用高效灌溉、滴灌等技术,有效降低了农业用水的单位产值,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美国等发达国家也采用新一代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了节约用水和提高农业效益的目的。
农村灌溉系统的效率提升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农村灌溉系统的效率提升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灌溉系统的效率提升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农村灌溉系统的效率,以及如何优化配置水资源,以提供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
一、农村灌溉系统的效率提升农村灌溉系统的效率提升是确保农田灌溉水利用合理、高效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提高农村灌溉系统效率的方法:1. 引入智能灌溉技术:通过传感器和自动化系统监测土壤水分、气象和作物需水量,实现精准灌溉。
智能灌溉系统可根据实时条件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时机,避免浪费和缺水情况的发生。
2. 推广滴灌和微喷灌技术:滴灌和微喷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将水直接供给作物根系,提供更高效的水利用效率。
3. 建设节水灌溉设施:修建水井、水塘和水渠等灌溉设施,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漏损。
同时,加强设施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使用效益。
二、水资源优化配置优化配置水资源是确保农村灌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方法:1. 实行灌溉排水综合利用:将灌溉水与排水混合利用,将排出的农田径流水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物作为灌溉或循环利用。
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降低农田排水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制定水资源分配准则: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采用优先级分配的原则,将水资源分配给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不同需求的部门,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 提倡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业生产方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业生产方式,如雨水收集利用、粒水肥一体化和耕作制度调整等,以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农村灌溉系统的管理与监测良好的管理与监测是保障农村灌溉系统效率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种管理与监测措施:1. 建立灌溉用水定量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灌溉用水配额制度,限制农户的水资源使用量,促使其实施高效用水措施。
2. 加强灌区管理和社会监督:建立灌区管理机构,负责灌溉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前沿技术 ,还 与利用 现代高新 技术对水 资源 、土壤
水 分 和 作 物 水 分 进 行 监 测 调 控 、根 据 作 物 需 水 规 律 进
一 农业水资源 I 利用率高
资源利用效率高 ]
I
行精 确灌溉等关键技术 有关 。为此 ,农业水 资源高效 利用 必须 以学 科交 叉性 的重 大前 沿 性技 术 研 究 为基
一
件 下 少 投 入 水 资 源 获 得 同样 的 产 出 f 约 ) 节 ,或 同 样 投
入 水资源获得更 多的产 出 f 高效) 。衡 量农业水 资源高
效 利 用 的 标 准 是 : 节 约 利 用 水 资 源 ,水 资 源 利 用 率
高 ;有效利用水 资源 ,水资 源产 出率 高 ;投入少产 出
摘 要 : 述 了农 业水 资 源 的研 究现 状 、 概 概念 、 论 内涵 , 调 了实现 农 业水 资 源 高效 利 用 的条 件 和途 径 以及 重 要现 实意 理 强
义 , 出 了水资 源商 效 利用 研 究 中存在 的不足 , 指 以及 有待 进 一步研 究 的问题 , 农 业水 资 源高 效 利用 的进 一 步 的研 究提 供 为
参考 。
关 键词 : 业水 资 源 ; 效利 用 ; 究探 讨 农 高 研
中图分 类号 :V 1. T 23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码 :62 6 5(0 80 — 13 0 17 — 2 120 ) 0 4— 3 8
1 前言
我 国农 业 水 资 源 绝 对 量 大 ,人 均 相 对 量 少 .特 别 是 农 业 水 资 源 浪 费 严 重 ,利 用 率 和利 用 效 率 低 下 已成 为农 业 可 持续 发 展 的重 要 限 制 性 因 素 。 由于 灌 溉 及 管 理 技 术 落 后 ,我 国农 业 灌 溉 水 的 有 效 利 用 率 只 有 3 % 0
R E评价 U
础 ,研 究 开发 与农 业水 资 源 高效 利 用相 关 的 关键 技
术 ,开创适合我 国国情 的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之路 。
2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概念
农 业 水 资 源是 一 个 相 互 配 合 、彼 此 依 存 的耦 合 系 统 ,只 有 调 节 好 农 业 水 资 源 系 统 内 部 的 土 壤 一 水 分一
耗 、高 效 的 目标 。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农业水 资源 的高效利 用 ,相对 而言是指 在同等条
收稿 日 :0 80 — 1修 回 日期 :0 8 0— 9 期 20 — 52 ; 20 — 6 1 基金 项 目: 贵州 省水利 厅 主要农 作 物灌 溉试 验专 项资 金项 目 作 者简 介 : 军 (90 ) 男, 房 18一 , 工程 师, 究方 向 : 研 节水 灌溉 原理 研 究。
多 ,经 济 效 益 高 ;不 造 成 资 源 退 化 、枯 竭 ,可 持 续 利
4 % ,为解 决 农 业 缺水 问题 .我 国农 业 继 续 沿 用 传 统 0
用水资 源 :不污染 环境 , 持高质量的农业生态环境 。 保 由图 1 可知 ,农 业水资 源的高效利用 是高 的资 源
效 益 ( 、 经 济 效 益 ()和生 态 环 境 效 益 ( I 者 的 I ) I I I )三 I
另一方面水的利用效率低我国粮食作物的水分利用率在1kgm仅为发达国家的1244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在我国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为68183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26耕地表土流失量每年约为33亿t占世界每年耕地表土流失总量的1435是世界上耕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流失量看全国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0左右而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13
的高耗水种植模 式和扩大灌 溉面积 的外 延型增 长方式 是行不通 的 .对 于有限 的资源而言 ,只能提高其 利用 率 和利用效率 ,走 农业水 资源节约 、高 效 、可持续 利 用 的道路 。在提高农业 用水利 用效率 的研 究 中,不仅 涉及到与 土壤一 作物一 大气系 统 中的界 面的过程 ,水 分传输和系统反馈 的机 制 ,水 分调控 的途 径以及大气
经济效益高一产投比高
R E 评价 U ̄
肥料一空气和作物 生长之 间的关系 ,使 之处于最佳 状
态 ,才 能 最 大 限度 地 挖 掘 资 源 系 统 内在 的 潜 力 ,充 分
R n评 价 UE
发挥农业水资源 的效 益 ,减少外 部资源 的投 入 ,获得 低 投 入 、高产 出的 效果 ,最 终 实 现优 质 、高 产 、低
维普资讯
《 农业网络信息》08 2 0 年第 8 期 农 业科技 通报
农业水 资源高效 利用研究探讨
房 军 , 维刚 2张和喜 袁
(. 省水 利科 学 研究 院 , 1 贵州 贵州 贵 阳 50 0;. 县水 利局 , 州 黔 西 5 10 ) 50 2 黔西 2 贵 550
者 反 映 资 源 利 用 的 深 度 。 围绕 农 业 水 资 源 利 用 率 和 产
近 23的 北 方 地 区 ,水 资 源拥 有 量 却 不 足 全 国水 资 源 /
量 的 2 %。从单位面积土地水资源拥有量来看 .全国 0
水 、地 表 水 、地 下 水 、土 壤 水 转 化 关 系 等 相 关 领 域 内
统一 。从水 资源科学研 究 的角度 出发 ,结合 我 国农业 水资源有 限的基本 国情 ,农业水 资源高效利 用 的第一
含义应 该是水 资源利 用 效率高 ( 即水资 源效 益高) 亦 ,
其 次 才 是 经 济 效 益 和生 态 环 境 效 益 。
图 1农业 水 资源 高效 利用 示意 图
・--—
—
1 3 ・— 4 - - —
维普资讯
《 农业网络信息)08 ) 0 年第 8 农 业科 技 通报 2 期
3 农 业水 资源 利用效 率的 理论 内涵
效 率 是 一 个应 用 的概 念 .广 义理 解 .农 业 水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一 般 是 指 农 业 水 资 源 利 用 的程 度 和 有 效 性 , 至 少 包 含 两 层 含 义 ,农 业 水 资 源 利 用 率 与 水 资 源 产 出 率 。 从 一 定 意 义 上 讲 ,前 者 反 映 资 源 利 用 的广 度 .后